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养老模式

2012-01-17 2页 doc 19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3866

暂无简介

举报
养老模式关注社会养老 创新养老模式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26 10:15:00 ] 作者:于璞 摘要 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能不能做到“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养老问题成牵涉到 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怎样合理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现行养老模式及弊端,也提出了发展公寓养老事业的建议。 关键词 特点 弊端 公寓化 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国家统计...
养老模式
关注社会养老 创新养老模式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26 10:15:00 ] 作者:于璞 摘要 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能不能做到“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养老问题成牵涉到 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怎样合理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现行养老模式及弊端,也提出了发展公寓养老事业的建议。 关键词 特点 弊端 公寓化 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按照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这一国际上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三千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 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 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这种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之下,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照料、精神慰藉功能逐渐弱化。虽说“百善孝为先”,但面对老人所需要的长时间与专业的护理,子女也会觉得分身乏术,产生“照料疲劳”的感觉。且面对着越加激烈的竞争,一些青年夫妇更重视子女的照顾和教育,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子女身上, 而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却有所忽视。所以,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也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 三、 公寓化养老模式初讨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化养老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和政府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保证“老有所养”,还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把养老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讨新的养老模式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拥有分散的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各类保障服务设施,让老人居住得安心、舒心,又拥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氛围。所以,其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减轻子女养老压力,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专门化、系统化,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新型老年公寓起点高、理念新、融入市场会很快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变老年人“望寓生叹”为“养老首选”,让养老产业的经营者看到了光明的前程。老年人养老观念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年轻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生育观和事业观,将拓宽更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激活“老年经济”,形成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新型老年公寓是一个探讨养老社会化的实验平台。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加速养老福利型向社会化养老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注入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 第三,新型老年公寓对促进本地区文化水平和服务形象对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新型老年公寓用一种新的理念指导软硬件建设,将更多的老年人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家”的温暖和优质的服务,将更多的资源集约化、精简化,从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人口老龄化使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会养老模式亟待创新和完善。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新型老年公寓管理不仅追求硬件设施的优质,更注重在养老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独具匠心地把现代服务业引入传统养老业,使养老在传统意义上实现质的变化和飞跃。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
本文档为【养老模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