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西藏傳統寺院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_許德存著_中國藏學1999年3期_6頁

西藏傳統寺院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_許德存著_中國藏學1999年3期_6頁

2012-01-19 6页 pdf 296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5916

暂无简介

举报
西藏傳統寺院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_許德存著_中國藏學1999年3期_6頁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 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许德存 教育是传递和延续文化的主要形态 , 它 “ 使文化得以继承而连贯为历史 , 并成 为每个人作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点 ” 。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 。 年以前 , 西藏的主要教育是寺院教育 , 寺院既是僧人学习 、 研究佛教...
西藏傳統寺院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_許德存著_中國藏學1999年3期_6頁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 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许德存 教育是传递和延续文化的主要形态 , 它 “ 使文化得以继承而连贯为历史 , 并成 为每个人作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点 ” 。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 。 年以前 , 西藏的主要教育是寺院教育 , 寺院既是僧人学习 、 研究佛教经典和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 , 同时也是传递文化和培养地方政府官员 的教育机关 。 寺院教育在旧西藏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宗教神学的范围 , 广泛涉及各个方面 , 对 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确是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今天 , 研究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并不等 于 留恋过去 , 而是为了从它的形成 、 、 内容和去认识寺院教育的社会地位 和功能 , 揭示它的发展规律 通过古今相互的联系 , 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过去 和现在 , 把握西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 了解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 以推进现行寺院教育和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 更好地为西藏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 西藏寺院教育是在本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 的 , 它基本上借助于翻译佛教经典和进行其他宗教活动而起 。 桑耶寺的建成是寺院 教育形成的重要标志 , 如果从整体上考虑 , 桑耶寺的教育只是西藏传统寺院教育的 雏形 , 其规模不大 , 内容单调 , 方法单一 。 世纪 , 随着佛法复兴 , 地方权贵资助 兴建寺庙 , 学问僧们从经典中寻找根据 , 逐渐发展以寺院为中心的佛法教育 , 提出 了初步的教育规制 , 各教派基本上了适合于本派学 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 例 如 , 噶当派重视理论教育 , 以实践教育为辅助 , 把 《菩提道灯论 》 、 《菩萨地 》、 《经 庄严论 》、 《集菩萨学论 》、 《入菩提行论 》、 《本生蔓论 》和 《集法句经论 》作为必修 的根本六论 , 并吸取吐蕃佛教偏重实践教育 , 轻视理论修养的缺点 , 加强了对学僧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 · 整体素质的教育 , 为以后格鲁派的寺院教育提供了可籍参考的教育模式 。 宁玛派以 继承吐蕃密法而重视实践教育 , 虽然有重点学 习的经论 , 尚无严格的学制 , 学僧 中 一部分以寺院为中心开展各种活动 , 另一部分人则游学寺外 , 过着与俗人一样的生 活 。 噶举派由于支系繁多 , 教学方法互不统一 , 教学 内容也略有差异 。 但学僧思想 活跃 , 学术 自由 , 勇于创新 , 其开放式的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 , 实践经验 丰富 , 学术成就显著的僧才 , 在西藏佛教界享有盛誉 。 教学方法上 , 噶举派基本上 采取启发式教育 , 师徒通过吟唱道歌表达法 旨 。 萨迎派的教育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 修身习法为主宗的人格教育 , 另一种是以修行求证为主的教育 。 同上述三派比较 , 萨迎派基本上采取封闭教育 , 不论在选修的教材 , 还是方法上都有严格规定 , 制度 较健全 。 觉囊派等其他教派也各有教育特色 。 从这一时期的寺院教育看 , 各派初步形成 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模式 , 重点突出 , 特点明显 。 噶当派以 《菩提道灯论 》等六论为主修教材 宁玛 派以 《佛说密意集 经 》等为重点 噶举派重视 《胜乐根本续 》 、 《大手印明点续 》等无上瑜伽部母续经 典 萨迎派主修 《喜金刚本续第二品 》等 , 都以直接教育为主导 , 通过逻辑辩论提 高应变能力 。 同格鲁派寺院教育比较 , 这一时期的寺院教育采取半开放半封闭 , 学 僧思想活跃 , 言论 自由 , 具有 自我选择 、 自我发展的能力 , 创新意识强烈 。 每个教 派设立 了闻思院和修行院 , 但尚未形成一套 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和统一可行的教学 模式 , 各 自为阵 , 处于发展探索阶段 。 世纪 , 格鲁派在广泛吸取各派特点的同时 , 兼顾大小乘佛教思想 , 规定 《现 观庄严论 》、 《中观论 》、 《俱舍论 》 、 《释量论 》和 《律经本论 》为必修书 , 甘丹 、 哲 蚌 、 色拉等三大寺院从建立初期开始就加强了对五部大论的学 习 。 学程严格 , 教材 固定 , 学制严谨 , 机构齐备 , 组织健全 , 方法独特 , 从初级到高级有一整套严格的 考试制度和学位晋升制度 。 随着格鲁派统治地位的确立 , 他们的教育方法 、 模式逐 渐得到推广 , 本派的不少寺院效法拉萨三大寺开设了显宗学院 、 因明学院 、 密宗学 院 、 时轮学院 、 医药学院等 。 像甘肃拉 卜楞寺是格鲁派在藏区的六大寺院之一 , 也 是设立扎仓 学院 最多的一座寺院 , 有闻思学院 、 续部下院 、 续部上院 、 喜金刚 学院 、 时轮学院和 医药学院 。 寺院不仅是宗教 、 政治 、 经济的中心 , 同时也是一个 文化教育中心 , 一所寺院就如一所综合性大学 , 各学院是下设的系科 , 享有相对独 立的权力 。 寺院僧 人因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分成几类 , 既有行政管理人员 、 后勤服务 人员 , 也有专门从事佛法教育的喇嘛和接受宗教职业训练的学僧 。 贝恰哇是寺院里 的专门学经僧 , 一般他们入寺后择师从 《释量论 》学起 , 在规定的年限内学完全部 课程 , 通过辩论考试晋升 , 其最高 目标是考取拉仁 巴格西学位 。 事实证 明 , 在僧人 当中学完各门课程 只是极少数人而 已 , 格西学位的获得者更是寥寥无几 。 因为 , 在旧西藏能否取得格西学位 , 起决定因素的不仅是学识水平 , 在很大程度上政治地 位和经济基础也非常重要 。 如果一位品学兼优的学僧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靠 山 , 很难拿到格西学位 。 格鲁派按照宗喀巴创立的佛学体系制定了学习程序 , 这不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 中国藏学 年第 期 仅在格鲁派寺院中基本得到贯彻落实 , 而且影响到其他教派 。 可以说 , 世纪 以 后 , 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几乎成了各教派的统一模式 。 总而言之 , 西藏寺院教育发端于公元 世纪 , 其发展过程中得到 了地方权贵的 大力支持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 寺院教育制度渐渐形成了文化教育体系 , 除了佛 法知识外 , 语言文法 、 书法绘画 、 音乐舞蹈 、 天文历法 、 历史法律 、 伦理道德 、 文 学艺术 、 美术 、 医药医术等都由寺院教育承担 , 并通过它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社 会生活 。 但是 , 有些学科被宗教神学的烟雾所笼罩 , 无法体现其本来面 目和价值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由于西藏特殊的历史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 淀 , 传统寺院教育形成了许多独 自的特点 , 它对于稳定社会 , 维系人际关系 , 促进 文化繁荣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它 , 实事求是地分析它 , 不 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 一般说来 , 宗教教育完全是以宗教神学为主要 内容的教育 。 西藏寺院教育已超 出了佛法教育规定的范围 , 它以规模宏大 , 体制严格 , 方法独特 , 涉及广泛而著 称 。 与其他宗教教育比较 , 西藏寺院教育在教学 内容 、 教学组织 、 教学方法 、 学制 考试 、 管理体制等方面都颇具特点 , 而且它所发挥的特殊功能和对发展藏族传统文 化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宗教教育无法相 比的 。 不能彻底否定传统寺院教育的存在 价值与历史地位 。 但它也有消极和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 ,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 ,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体系 , 几乎没有选择性和竞争性 , 始终徘徊在一种极固定的模式中 。 西藏寺院教育是一种佛法教育 , 佛法教育本身是 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封闭性 , 尤其是密法教育 , 它的传讲不是在随便 、 公开的场所进 行 , 而是严格按照仪轨在绝对严密的佛殿 中传授 。 各派都有本派严禁外传的绝密 法 , 如宁玛派的大圆满法 , 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 萨迎派的道果法 , 所使用的教材都 是由各派开派祖师或高僧规定 , 不能更改和选择 。 格鲁派的教育尤其是这样 , 宗喀 巴以印度中观学派的更高抽象思辨作为理论基础创立格鲁派 , 各寺院辨经活动的广 泛开展也是对这种思辨学说的重复解释 , 不断问世的新作千篇一律 , 都是些细琐的 注释和无关宏 旨的争议 , 即使是有少量的创新 , 也只能在固定的模式中进行 , 绝对 信从 , 不敢违越 。 由于受这一体系内的价值指导 , 学僧们丧失了自我评价 、 自我选 择和 自我创新的能力 , 缺乏竞争意识 , 思想僵化 , 观念落后 , 排斥异见 , 拒绝接受 新见解 , 固守传统而 自乐 。 封闭教育使人容易产生 自满感 , 妄 自尊大 , 萌生狭隘的 民族主义思想 。 第二 ,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只重人文教育 , 缺乏科技教育 。 我们前面谈到了寺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 教育的内容 , 一个学僧从小到老 , 主要接受佛法 、 宗教伦理和语言文法等教育 , 像 医药学 、 天文历法 、 建筑 、 工艺 、 舞蹈等教育未能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 , 而是把它 们作为佛教的辅助工具或服务于实用的东西而附带传授 , “ 并没有当做应用性的学 科加以重视 ” 。 因此 , 科技教育的缺乏 , 使得西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 , 导 致社会经济落后 。 第三 ,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是一种教条的教育 。 在谈寺院教育的封闭性时 , 我们 谈到了教育的内容 。 寺院教育 自开始以来 , 以佛法教育为主导 , 具体学些什么 , 学 哪部经论都是 由祖师或师长筛选而定 , 只要求随学者无条件地信从 。 尤其在理论 上 , 不容许批评怀疑 。 像格鲁派更是如此 , 没有人敢对宗喀巴的 “ 缘起性空 ” 见提 出批评 , 只凭信仰 , 不加思考而盲 目接受 。 在因明辩论中 , 严格按照 已定的格式进 行 , 只要是经书上说的 , 不辨其真伪是非 , 无条件地遵守 , 人格中的意志力 、 创造 力和 自主能力受到严重压抑 。 教育的教条 , 使思 、 想僵化落后 , 聪明才智被扼杀 , 失 去创造精神 。 近代著名学者更敦群培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年青僧人 , 他因不满传统的 思维和教条的寺院教育 , 试图创造一种新价值 , 向旧思想旧教育宣战 , 结果几遭囚 禁 、 驱逐 。 第四 ,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的复杂性和漫长性 , 扼杀了人性 。 就各教派的密法教 育来说 , 从择师受戒灌顶 , 到学 习各种仪轨进入正式修炼 ,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最 后能否功成名就 , 很难预料 。 格鲁派显宗学院的僧人完整地接受完五部大论教育需 要人生的多半时间 。 以色拉寺为例 , 显宗学院共设十三个班级 , 学完全部课程 , 正 常时间需要十七年 , 毕业后成绩优秀者选入 “ 名达僧扎 ” 班 , 学 习六到七年 。 如果 继续进入上下密院深造 , 需要更长时间 , 何况上下密院学 习本身就无终了年限的规 定 , 大多数人到 了生命终结也混不出个名堂 , 而对极少数人说 , 可以通过捷径很快 功成名就 。 寺院等级森严 , 贫富差别悬殊 , 一位成绩优秀的普通僧人 , 如果没有政 治地位 、 经济基础和宗教地位 , 难以获得功名 。 这种教育的极度复杂和漫长使许多 人失去毅力 , 没有奋进 向上的精神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惰性 日益加重 。 实践证明 , 一个国家或民族 , 社会经济发达与否 , 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 经济 的竞争 , 就是人才的竞争 , 人才需要依靠教育培养 , 如果教育办不好 , 就会影响社 会经济的发展 , 由于受传统文化价值和教育的影响 , 现行的西藏教育仍然存在着许 多弊端 。 第一 , 深受传统寺院教育只尊重人文教育 , 轻视科技教育的影响 。 现在的西藏 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 , 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人文科学为重点 , 忽视 对学生的科技教育 , 实用性人才极度缺乏 , 而文科人才又过剩 , 出现了分配难的现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 中国藏学 年第 期 象 。 特别是藏文教学 , 内容陈旧单调 , 方法落后 , 教师衡量学生的学识水平 , 主要 看学生能否按照传统风格写出一首好诗 , 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这种现象在 一些民族院校十分普遍 。 多数大学生科技知识贫乏 , 抽象思辨能力差 , 以传统的价 值作为衡量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 如果长此下去 , 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 也影响 藏民族智力的提高 。 第二 , 受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现行西藏教育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 个 性 的核心是创造精神 , “ 具有个性的人是积极改造世界 、 创造世界又创造 自己的 人 , 缺乏个性的人是服从环境支配 ” 。 〔 ,教条主义的教育模式 , 陈旧落后的教育体 制 , 使教师没有积极性 , 学生缺乏创新力 教师上课就算完成任务 , 学生死记硬背 而 自满 , 没有自我选择和发展的主体意识 。 能者受到排挤打击 , 无能者受到提升重 用 , 懒懒散散虚度年华 。 第三 , 以僧为荣的价值观念是西藏传统文化和教育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 , 如 今这种传统文化的阴影不仅笼罩着家庭教育 , 而且也弥漫在学校教育中 。 家庭是社 会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单位 , “ 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形式 ” , 也是传统文化赖以生 存的土壤 ,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 由于现在西藏大部分家庭教育仍 以传统教育为主 , 所以宗教伦理教育仍占很大比重 , 寄希望于佛祖和来世 , 缺乏进 取精神 , 惰性思想严重 , 丧失了人格的独立性 。 第四 , 意识形态上的滞后与僵化 , 导致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和学科的重复建设 。 西藏人 口少 、 市场小 、 经济基础差 、 教育落后 , 尤其是基础教育和中师教育相对滞 后 , 高校学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 矛盾突出 , 越来越不适应实际需要 。 这种情况 , 酷似过去的寺院教育 , 这样的结果 , 既浪费财力 , 又浪费人力 , 而且给社会增加压 力 , 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 既然传统教育是由人创造的 , 那么人就有能力去改造它 , 创造出新的传统 。 西 藏教育要发展 , 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 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 , 优化教育结构 , 加快教 育管理体制改革 从西藏的实际情况 出发 , “ 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 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 ” 。 突出重点 , 优化学科建设 , 避免思想上的盲从性和 片面性 。 西藏人是西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现代化的主体 , 应该有主体意识 , 必须摆脱陈 旧传统的束缚 , 要有敢于正视文化教育已经落后的勇气 , 要有开放意识 , 彻底抛除 不适宜社会发展的旧观念 、 旧价值 , 要有敢子破坏偶象的勇气和决心 , 不应该拿 “ 特殊性 ” 作条件 , 增加人为因素造成的教育负担 不应该消极地等待别人学好了 来为你服务 。 传统的东西固然可贵 , 但是传统的不一定都是好的 , 它既存在有利于 现代教育的因素 , 又含有许多阻碍现代教育的成分 , 必须批判地进行改造 , 剔除其 糟粕 , 继承其精华 , 不能盲 目死守传统文化 、 教育而 自乐 , 拒绝与外界交流 , 拒绝 与他人合作 , 应以博大的胸怀 ,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 积极主动 、 开放地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 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办学经验 , 勇敢地 自我剖析 、 自我批判 , 实现 自身的现 代化 , 才能实现西藏教育的现代化 。 基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 , 但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 , 在西藏更应该如此 。 如 果要改变学 生的传统价值观 , 首先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 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 育 , 从小培养主体意识 , 逐渐从神佛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 思想 , 树立新观念 。 作为高等教育 , 首先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 合理规划 , 统 筹安排 , 更新教材内容 , 拓宽知识结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调动年青教师的积极 性 , 建立教学 、 科研 、 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 , 优化教学科研组织结构 , 创造出一种 适应西藏实际的现代教育和文化氛围 , 塑造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主体人格 , 培养出高 素质 、 奋发进取的合格人才 , 在提高办学效率的基础上 , 开展多渠道办学 , 力求走 “ 外延式 ” 和 “ 内涵式 ” 结合的发展道路 。 〔 〕丁钢主编 《文化的传递与嫂变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年第 版 , 第 页 。 〔 〕培根 《新工具 》 。 本文 责任编辑 央珍 作者许德存 西 藏 民族学院民族研 究所 副教授 。 陕西咸阳
/
本文档为【西藏傳統寺院教育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影響_許德存著_中國藏學1999年3期_6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