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

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

2012-01-24 16页 pdf 315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055

暂无简介

举报
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 ·特稿 1 这是一篇迟到的稿件,它完成于 1990 年。当时,唐晓宏刚刚开始自己的传奇旅程,在九江一位棋友 的家中,他暂住下来,在一种强烈的冲动之下完成了自己的围棋思考的总结。对于唐晓宏而言,文章的内 容对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正是这些苦苦思索使他完成了从一名普通业余棋手到顶尖业余高手的蜕变。 之后的几年中,他又持续批阅修订凡五六次之多。 又若干年后,这篇稿件辗转来到了天地手中。是否刊登这样一篇稿件,天地...
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
·特稿 1 这是一篇迟到的稿件,它完成于 1990 年。当时,唐晓宏刚刚开始自己的传奇旅程,在九江一位棋友 的家中,他暂住下来,在一种强烈的冲动之下完成了自己的围棋思考的总结。对于唐晓宏而言,文章的内 容对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正是这些苦苦思索使他完成了从一名普通业余棋手到顶尖业余高手的蜕变。 之后的几年中,他又持续批阅修订凡五六次之多。 又若干年后,这篇稿件辗转来到了天地手中。是否刊登这样一篇稿件,天地也曾经踌躇再三。客观地 说,阅读这样一篇文字,其表层体验绝对是不轻松的,甚至是痛苦的,它的行文风格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 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独特烙印,唐晓宏自己也承认,当时年轻气盛,行文过于追求辞藻的 堆砌,使得文章近于艰涩。 然而,天地最终还是做出了刊登的决定,因为剥开艰涩语言的外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是一份 难得的瑰宝。这可以说是唐晓宏作为一名围棋人迄今为止的最重要的作品,而且它还很可能是一部对于围 棋,尤其是中国围棋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作为一名有相当水平的棋手,对围棋本身进行真正深入的思索, 并且将思索的成果形诸文字,实属凤毛麟角,只要是真正严肃地和投入地对围棋进行过思考的人,只要以 同样的严肃和投入的态度进行阅读,就能够明白这些文字的价值。 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 □ 唐晓宏/文 一、胜负世界与艺术世 界的分界与交叉 从主体,即棋局对弈者的最初愿 望出发,支配并驱使主体去参与和完 成对弈过程的,是人的竞争意识,而 其间骚动和蛊惑人的因素,则来自于 棋局的胜负归属,或曰来自于人类的 争胜本能及观念。而在这过程中,对 局者以及观弈者却常常忘记胜负的 确立不过是人为的规定。直到今天, 无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到了 怎样的高度,围棋的奥秘都仍然存在 着大量的空白和浑饨,远远没有形成 科学的体系和结构。它仍然作为一个 竞技项目而为人们所接受,对其研究 也围绕着棋的胜负归属而展开。绝大 部分的棋手以及爱好者所关注的大 都是棋局的最终胜负结果,而多多少 少地忽略了胜负倾斜起伏的原因以 及构成胜负的诸多复杂的因素。可以 理解,他们通过棋的胜负来寻求刺激 或解脱,高雅一点的则是寻求情趣或 展示棋手本人的性格、气质等等。无 论如何,总是很难摆脱竞争本能的干 扰和牵制,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的媒 质仍是竞争的欲望。对棋手来说,为 了在棋局的无形或有形的竞争中处 于有利的地位,仅有单方面的主观愿 望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像其他竞技 项目那样,进行刻苦的训练,掌握一 些技巧和手法。具体就围棋而言,就 需要培养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如布局 的类型和展开图景,定式的来源及形 成过程,选择方式,各种形状的死活, 对杀技巧,官子的定量计算,顺序安 排等。棋手基本功的培养需要动用其 单向而收敛的记忆方法,在相当时间 的累积下方能完成,实现了大信息的 思维网络中的合理分布和渗透。当 然,这也离不开棋手的实战经历,通 过大量的对局,对外部信号进行分 析,综合并完成其反馈循环,使得已 有信息物化并真正溶解于脑海之中, 最终带动棋手技术水平的上升及形 成稳定的基本素质,并为其在棋局胜 负场的竞争中提供实在的立足点。 棋手随着技术水准上升和胜负 经历的充实,将逐渐适应胜负的刺 激,对弈时的心理状况不再由于胜负 的扰乱而大幅度波动。心理素质的提 高有助于改变单纯的胜负观念,并随 ·特稿 2 之从竞争的棋局中领悟到胜负以外 的情趣,不同生活经历、学习经历、 文化层次、艺术层次、性格、爱好、 气质等的棋手将领悟到不同的情趣。 也许在这诸方面的领悟之中,最为相 似的该是棋局的价值和情趣,而且棋 的艺术性似乎也为棋界人士和艺术 界人士所承认而有了棋之外的艺术 探讨。 棋之内涵与艺术本质交融的具 体过程不是本文所能解决的,而且受 到棋局质量,棋手的修为、素养、技 术水准的制约。开始大致是单一或零 散的艺术晶亮闪烁,随着艺术的光度 和节点的增加,遂构成连续的光环, 其分布空间与竞争的乐趣或曰刺激 空间交织在一起,双方各自的适度扩 散与收敛最终构成胜负空间和艺术 空间的明显分界和交叉。如果我们假 定棋手的技术水准是统一的,对行棋 双方来说,对局的进程是公平而对称 的,那么,胜负应该是对称的。在这 样的约定下,恐怕导致胜负的原因和 形成胜负的过程比胜负结果更为重 要。这时,胜负的自然归属不过是棋 局演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其倾斜和归 属更多地归因于对弈者的艺术修为 和境界以及实战中的心理控制能力。 显而易见,促使对弈者的心态失衡的 砝码,绝非仅仅来自于自己所承受的 胜负压力。 一旦在思维的河渠中开掘出了 艺术的小溪,围棋便绽开了艺术的水 花,同时辐射出它的艺术光华和魅 力,并显示了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弈棋的过程与艺术创作和展示具有 许多相似之处。在其间,在展示棋手 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的同时,也显 现出他的艺术才能,包括形象思维能 力以及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中提炼出 跳跃性思维的能力。棋手根据自身的 艺术境界和修为,静静地享受围棋中 的艺术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 偏好将棋局视为一件艺术创作作品 的展示。此时,棋局可以是一幅画、 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一曲 交响乐等等,向周围散发出艺术均芬 芳,动人地为观弈者施展围棋作为一 种艺术而具有的妩媚和诱惑。每一个 棋子都作为一个艺术元素而存在于 棋盘上,可以当作一种原色,一个标 点,一个音符,其和谐的联结和组合, 搭配成一件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棋子 的分布不仅仅用来满足竞争的需求, 也遵循着艺术创造和展示的规律。每 一个棋子都在艺术的光环中发放着 自身热量和辉亮。 作为棋局的参与者,应该说对弈 双方都自动地参与了艺术的创作的 展示过程。因此,他们既是竞争对手, 也是艺术上的合作者,所以对立又统 一。不排除心理上的敌视,但更多地 则是理智上的敬重吧!只有通过对方 的协同努力,才能促成艺术过程的延 续,保证其完整。对弈双方是一对矛 盾,黑白子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合 乎规律的辩证演化;保证了棋局在更 高的层次中展开,在更广的领域中渗 透并充实更为深刻的内涵,为对弈双 方提供艺术的真谛。下出一手坏棋将 令棋手深深地自责。一方面由于坏棋 的出现导致棋局平衡的破坏,影响了 棋局各个结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 面,则是搅乱了棋局的自然流程,干 扰了棋局的和谐及韵律,无异于艺术 展示过程中的败笔和杂音。为此,将 为对弈双方带来一定程度的遗憾,感 觉到棋局质量的降低。棋局平衡的打 破,应使棋局自然而合理地进入紊乱 和动态之中,从而自然而合理地划分 出胜负的界限。 众所周知,在围棋的传统约束 下,真正能在胜负场上彻底洒脱的棋 手毕竟罕见。而艺术的光辉也多多少 少地需要借助于胜负的归属来衬托。 至少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还不具 足够的内能,能挣脱胜负的约束。尤 其对职业棋手来说,对艺术的执着追 求与对胜负的争夺是一时难以调和 的矛盾。他们当然希望成为一个作为 艺术家而存在的棋手,进入高层次的 境界;而胜负结果对其生存条件与生 活方式的直接影响多少制约了艺术 的展示。在现在的经济环境及社会环 境中,竞争的欲望和刺激还难以为艺 术的光体掩盖,无论如何追求,亦无 法达到纯真的执著。棋手对自己的要 求大都限于在事业途中尽力拓宽艺 术的路。专家棋土登峰造极之时,即 其棋艺成熟和完善之日。这时,他们 往往具有鲜明的胜负观和特有的棋 风。要么作为一个胜负师而拼搏在竞 争场所,其行棋心态多为竞争意识控 制,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争胜负的机 会,而不大计较所使用的手法和棋形 ·特稿 3 的美学价值;要么以艺术家的风采而 活跃于棋坛,以恬淡、温馨之情对待 胜负,注重棋局展开的自然序列和连 续性,强调构思的艺术效果和棋形结 构的艺术价值,仅将胜负的结果视为 棋局构成的一个成分,一种自然结 果,而不要求以意识来规范行棋心 态。两种类型的棋风和胜负观不该有 优劣之分,属于矛盾的两个方面。笔 者总是向往后者,并希望能改变棋局 的人为胜负规定,以完成艺术价值在 行棋过程中的独立性。 二、棋局的构成和进程 黑白棋子落到盘面上以后,棋局 便进入了状态之中,开始了棋局的进 程。黑白子按一定的规律展开,分布 在盘面上,建立起棋子间的搭配关 系,完成棋子间的内在联络而形成棋 形构图,组合为定型或非定型的结 构。棋子的展开及分布不是任意的, 其位置的选择,次序的安排及时机的 确定均在一定的价值度量规范下实 现。这里,单一的棋子的价值必须在 一定的参照条件下,并通过搭配关系 的确立和稳定而体现其综合效果,并 通过棋形结构的建立而实现搭配关 系的定量化和功能的定向性。棋子间 的搭配关系可以视为构成棋局的血 液,而单个的棋子则是细胞了,这样, 棋局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搭配关系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很难 仅仅从棋的角度寻找出它的价值衡 定标准。它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的物化 能力,实施了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 展开了棋手对行棋价值的高难理解。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搭配关系的作用 绝非各个单一棋子简单相加的结果。 在棋局进程中,棋盘不再是一个几何 意义上的平面,其上的 361 个交叉点 亦具备了多重功能。棋盘与置于其上 的棋子共同组合成一种有机体,在棋 局展开过程中,显示了多方面的内涵 和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感觉视角 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可以将其视为 一个生命体,一件艺术作品,一个运 动物体,等等,对应着便可将棋局的 展开过程理解为生命过程,物理过 程,艺术创作和表现过程,乃至于更 高意义上的哲学过程,按照辩证法的 规律进行演化。 棋局进入状态以后,伴随着棋局 的展开实现着不同状态间的过渡。这 里,先作一个定义,棋局的状态── 棋局过程中具有鲜明特征的某一时 刻或相对稳定的某段时间。在这一时 刻下或这段时间中,棋局的演化主要 呈量的增减;得失对比相对稳定;基 本不出现攻防关系的得失和转化,不 出现厚薄关系和厚薄地位的转化;结 构的形态显示一定的明确性,以固有 的平衡关系维持其稳定。在确定的状 态下,棋形的结构具有较为具体的价 值和定性的功能,具有相对清晰和稳 定的结构背景。状态的变化,必然伴 随着得失转换和得失差异,从而导致 结构的形态、功能、背景发生相应的 变化,进而呈现棋局的新状态,即实 现棋局演化中的状态过渡。这里的搭 配关系和结构的建立与稳定也对状 态的稳定及过渡起着重要作用。但状 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全局平衡关系 的改变,只不过是局部平衡关系的重 新分配和转移。一旦行棋价值在得失 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重新平衡的 得失差异,便预示着状态的过渡,在 紊乱和变幻中寻求弥补已有的得失 差异。 棋局的展开和演化在主客观两 个方面同步进行。从客观上来讲,棋 局的展开仅仅是棋子按一定顺序在 盘面上分布,完成棋形结构,划分地 域范围以及最后确定双方各自占据 的地域。如果意识到棋子的分布与展 开受到对弈者的感觉及思维的约束, 并遵循着相应的棋理原则和逻辑思 维规律。在思维逻辑的引导下,单调 而枯燥的棋局进入了思维空间,具备 了多方面的特征,多维而多层次地显 现着价值形态,在正常的节奏和韵律 下深化展开。 从棋局的胜负规定出发,可以笼 统地将棋局视作为争夺地域的过程, 其间有多种形态的过渡及交替,多种 手法的交叉使用,并在思维脉络中出 现多维波动,而最终目标总是对地域 划分的计较,出于围棋自身的规定 (如两眼活棋、一方一次只能着一手 棋等)以及盘面的特性,规定了棋局 的展开在行棋选点位置、区域的时间 安排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即从 边角出发向中央地带辐射,再于局部 完成地域界限的最后圈定。基于以上 特征将棋局划分为布局、中盘和收官 阶段,不同的阶段各自具备对应的形 态特征及结构功能特征,盘面的状态 ·特稿 4 特征,同时,遵循着各自的行棋基本 法则和手法。必须承认,将围棋划分 为布局、中盘、收官三大阶段是现代 围棋理论的基本线索,对各阶段的技 术性论述已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 这种划分对客观而准确地从理论上 探究棋来说具有其难以比拟的优越 性,对棋手进入行棋构思的完成和修 订,行棋着点和顺序的选择都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盘面的位置做出 了令人信服的描述,揭示出行棋价值 的变化规律。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行 棋价值按以上划分由大到小地排列, 亦为完美棋局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我们对棋局的内涵进行 更为深刻的揭示,在更高层次上 棋局的构成要素,定会发现棋局的充 实和丰满绝非其胜负价值所能胜任 的。譬如,我们将棋局比喻为一个生 命体,棋子为其细胞,搭配关系为其 流动的血液,结构是其骨骼和肉体, 盘面是其存在和活跃的空间场所,如 此,完全可以从生命的过程来分析棋 局的演化展开。当然,还可以从更广 阔的学术领域来探究和描述棋局,都 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学术本身的局限 而不能概括之处,棋的深奥和广瀚就 在于此。 从形态上来看,我们将棋局看作 是由具有一定搭配关系并具有内在 综合价值的结构而构成的,于此便将 棋局的展开和进程进行重新划分,从 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棋局。在时间顺序 上交替地呈现以下状态过渡和形态 特征: (1)棋子独立地呈现其行棋价值; (2)棋子间建立起一定的搭配关 系; (3)形成初步稳定的结构; (4)结构价值的最后确定及结构 价值的转移; (5)结构的确定和结构价值的静 态稳定。 就主观而言,棋局的进程与大脑 的活动同步进行,即同步进行着一系 列的逻辑过程,诸如演绎推理,分析 综合,计算,判断,选择比较。就具 体的棋局而言则更多地是计算、判断 和选择比较三大要素行使职能和融 会贯通的过程。各个过程均有其独立 的信息来源特征以及相对应的信息 处理方式、接收方式。三个过程往往 是交替进行的,难于孤立进行。计算 的深化以选择为线索而终止于判断, 选择的确定借助于计算和判断,判断 的结果以计算展开并引导选择的方 向和场所。除以上三个主要思维过程 之外,还有一个信息反馈及搜索记忆 的过程。记忆信号综合搜集了棋局展 开过程的相同或相似形状的已有定 型计算、判断准则,属于过去的合乎 棋理的计算、判断结果,具有稳定的 准则和得失分析,可以借鉴和套用, 并成为实战中的选择和判断的重要 凭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精确了计算结 果,加深了计算层次,也简化了计算 过程,诸如定式死活,官子大小等等。 以上所有过程均为复杂的思维过程, 包括了各种大脑机制,循环进行着信 号的接收与反馈。而围棋的另一个诱 惑之处在于,不同的棋手在同一过程 中接收相同的信号,而其反馈信号往 往出现偏差,有一定程度的蜕变,从 而对人的思维映射能力提出了高要 求,要求对弈者在棋局中防止主客观 的分离,避免由主观因素而带来的客 观不结合,并要求他在棋局中不断调 节思维路线及方式,以保证合理地调 节棋局。 三、棋局的动态和静态 进入状态后的棋局当然是一个 独立的体系,并且是一个完整的体 系。在主体和棋局的联系和分离中完 成棋局形态的变化过程,更确切地说 来是静止与运动的相互转化和过渡, 同时衍生出棋局形态的变更替代和 棋局中的得失转换,以及价值分布、 攻防地位、厚薄地位等方面的变更替 代。这里,所完成的过渡和变更除了 棋局本身的特征之外,还具有更为深 刻的哲学内涵。其静止和运动与物理 场中运动质点及质点组的运动和静 止有所不同,而泛指辩证的对立统 一、多种矛盾的冲突、干扰和转化, 对应着各自的辩证法原则和规律。由 此,引申出棋局的静态和动态的概 念,并分别对应其静态特征和动态特 征。 所谓静态,指具有确定状态特征 的棋局状态。在该状态下,棋形结构 稳定,功能明确,背景和结构功能执 行环境确实,结构和环境空间的制约 关系主要体现在力量对比的量的增 减上。维持静态存在的要素主要是静 态结构及其静态搭配关系。 ·特稿 5 而动态的棋局状态没有明确而 稳定的状态特征,全局呈现紊乱的趋 势,结构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 可塑性,且一般尚未达到最后定型。 局面存在明显的厚薄差异和攻防关 系。动态形成的原因来自于盘面着点 争夺的价值不平衡和不对称。而围棋 中最为特殊的是劫的存在,使得绝大 部分的静态棋局都呈现一定范围的 相对意义和瞬时性,如果劫的争夺足 以左右全局平衡的倾斜时,往往引导 出新的矛盾对立和攻防接应。 更具体而详细地分析棋局,可以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描述动态与静态 的关系和特征; l、棋形结构及搭配关系显示出 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结构相对稳 固,弹性范围小,其价值厚度伸缩性 小,功能明确,形态演化图景清晰。 局部区域的势力对比以及平衡关系 大都靠静态结构和平衡关系维持,并 由结构和搭配关系的定向功能来规 范局部区域的行棋选择和定型趋势。 诸如确定的地域,完整的外势,具有 威慑作用的厚味等可视为静态结构。 动态结构一般指松散的外势,不安定 的搭配关系以及未成形的模样等、其 特征是弹性范围大,可塑性强,本身 的定型尚存动态选择的矛盾和困惑, 且很难简单定型,从而导致价值和功 能的波动和多向性,存在一定幅度的 多变性和转移对象,并制约了区域的 不稳定性。由于在定型和功能及价值 等的确定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阻力,使 对局者双方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动态 区域中调节各种矛盾和攻防关系,加 之结构和搭配本身受到全局平衡关 系和局部空间条件的制约,交叉行使 着攻与防,厚与薄的职能,并在实地 与厚味的转化中徘徊,其协调并借助 于多方面的矛盾解决。 在棋局中某一局部完成选择,便 同时将该局部所影响的区域纳于状 态之中,伴随对应的状态特征,开始 了状态的变化与过渡。只要结构的功 能具备了一定的自由度,局部的状态 特征便呈现出动态,并延续下去直到 结构功能的自由度稳定为止,同时实 现动态向静态的过渡。动态结构的存 在出于选择的困惑以及空间环境条 件的多维功能特征。自然演化为动态 而富于变幻,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并 不是杂乱无章、不可捉摸的。 2、行棋价值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所谓静态价值指那些可以用具体的 量数而定量确定以及具有定向功能 的着手价值。即便在量的精准上留下 一定的伸缩幅度,也不影响局部的平 衡关系以及相应的行棋选择。与之相 对应,性能效果的多维性与不确定性 引导出行棋的动态价值。着子的价值 在其特定时空条件下具备一定数目 的自由度,蕴涵多少变化并决定不同 的选择,行棋价值难以通过即时的状 态特征而定量显示,而仅仅在调节攻 防关系、厚薄关系、结构稳定性等方 面起作用。充实而维持即时所固有的 平衡关系,当然也可以是改变。在完 成一系列的充实和调节之后,再重新 进行量的变化与转移。动态价值与静 态价值的主要差别在于,静态价值一 般是含目的性的,而动态价值的作用 并不一定吻合于对弈者本人的主观 愿望,甚至可能走向反面。尤其在结 构的潜在价值(功能)制约局部变化 趋势和行棋选择时,随着环境空间背 景及制约因素、对象的变化,潜在价 值一方面有可能从多种渠道,以多种 方式和功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则有 可能波及局部以外更为广阔的领域, 分散转移为静态价值,难以进行定量 的计算。有时潜在价值也许不增加己 方的目数,只是用来低消对方的潜在 价值,或控制对方目数的扩大,因而 出现异于最初愿望的效果,那不足为 奇,正好是矛盾一方向其对立面的转 化。 3、从主观上来看,行棋目的有 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的目的不为选 择所困惑,直截了当地实施与目的一 致的行棋手法,对应合目的性的效 果。或攻击,或防守,或围空,或打 入等等,不存在选择的矛盾,结构的 功能确实地显现出来,与目的一致。 而棋局中战场较多并均有一定的空 间和存在着制约因素,任意选择无法 独立地实现目的,当然指明确的目 的,任意巧妙手法的应用及时机的捕 捉也不会导致单方面的得失关系,总 会失去其他可以利用的手法和机会, 该状态下的行棋目的则呈动态,需要 在行棋对应中根据得失对比以及对 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来不断调整和 修订原有设想,同时揣摸对方的行棋 意图,根据棋局的展开形态,在一定 ·特稿 6 的状态中把握住瞬间即逝的时机,完 成一定的行棋意图和设想,再试图兑 现更为完善的、多层次的、深刻的行 棋构思。显然,动态目的的出现以选 择机会的存在为前提,如果有多种机 会和选择存在时,却执着而单一地以 某种固定目的(静态)行棋,很难使 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着手效力亦相应 受到限制。为避免这种主观的矛盾, 不妨保留选择,在局部以外着手,多 少为自己提供确定的参考条件,提供 更有效的选择时机,伺机而动。或以 静制动,视对方的选择而动。 4、劫的存在对棋局的稳定与否 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往往制约着行棋 的正常程序和原则,制约行棋手法的 使用,干扰对弈者进行正确的判断。 加之劫的形态本身亦多种多样,如轻 重程度,涌动方式,寻劫状况,消劫 方式等,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棋 手的计算量,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 求,亦对棋手本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盘面的变化亦难捉摸。 因此,一般地说来,在劫的影响和制 约下,局面多属动态(但那些小官子 的劫除外,这些的解决由劫材决定, 而不改变全局的状态特征)。但劫的 存在决不意味着思维的杂乱,而其影 响和干扰总是相对的,在准确的计算 和判断下,对劫的处理也能用合乎规 律的手法来解决,总是有内在逻辑原 则来规范棋局的自然进程。棋手在实 战气氛下能否把握它那是另一回事。 但劫的存在总会对棋手的心情施加 影响。 四、棋局的平衡和棋手 的心理平衡 棋局的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含 义:其一是就盘面形态而言的全局平 衡状态,它表明在棋局展开中的某一 特定时刻盘面的形态特征和约束内 因,具有一定范围的相对意义和瞬时 性;其二是指局部的平衡关系,主要 指局部初步定型以及完全稳定后结 构棋力致力的对等关系。一般地说 来,平衡状态的确立以平衡关系的建 立为前提,并要求平衡关系在盘面上 进行合理而均匀地分布。 平衡关系的确认基于以下几项 条件: (1)对方子力效率的发挥及限制 的对等; (2)双方行棋综合价值及得失关 系的局部对等; (3)棋子间搭配协调关系的对等; (4)结构及搭配功能执行条件和 背景的合理。 以上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便在一 定的区域范围内制约着双方的行棋 手法和选择,并维持一段时间。与全 局平衡状态有所不同的是,只有在平 衡关系建立完毕并进行了一定范围 内的调节和充实之后,使之得以在盘 面上完全合理地分布,不能引导出内 容确实的平衡状态以及对应的状态 特征,在平衡状态下,局面形状呈现 以下特点: (l)双方势力范围基本划分确定, 势力界线相对稳定和清晰; (2)双方厚薄地位和厚薄关系基 本稳定; (3)盘面上行棋价值和行棋选择 相对并呈现一定的对称性; (4)双方实地和厚味的转化呈定 量和等值趋势; (5)双方行棋得失关系的综合对 比呈对称稳定趋势。 严格地说来,以上特点任意一种 不能满足时,即可认定平衡状态的破 坏和丧失,并进入状态的动态阶段实 施状态过渡。 在平衡关系所影响的区域内,棋 形结构及搭配多呈静态特征,选择路 线清晰明确,接应演化过程中具有相 对规则的逻辑关系,得失对比一般没 有跳跃性的差异变动。 只有在棋局展开到了一定的深 度和广度之后,才能为盘面带来内涵 深刻且充满活力的局部接应关系和 全局状态特征,保证结构的功能及行 棋价值度量具有确实的参照背景及 其走向作用对象,同时保证了局部平 衡关系制约全局平衡状态所需条件 的充实与完善。稳固平衡关系在平衡 状态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促使全局 状态特征的独立性以及状态过渡之 演化规律的合目性。此时,对弈双方 各自完成了子力的分布和结构的确 立,并赋之于子力间的有机搭配关系 及搭配功能特性,伴随着对应的时空 条件,合乎规律地划分出双方各自的 地域疆界,势力范围轮廓以及战场重 心等。在棋局状态特征规范了自觉调 节对弈者的行棋选择,刺激对弈者的 思维脉络,并在思维的能力作用下, ·特稿 7 不断调节搭配中的缺陷和结构的不 安定成分,从而为搭配的效率及结构 的功能提供最为充分的执行环境和 时机,寻找最为恰当的目标及方向、 区域、门路、规模、手法等。总之, 局部平衡关系内涵的确定与外延的 充分的实现,方能引导出高层次的全 局平衡状态及对应的状态特征,无论 从形态上来看局面如何混乱。否则, 思维的盲目性和判断的畸变就很难 避免。 平衡状态的持续时间亦受到多 方面的干扰和制约。一般说来,更多 地取决于局部平衡关系的稳定程度 和维持局部区域行棋选择的能力。当 局部平衡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呈静态 特征,双方势力区域和地域界线成交 织状态时,便不易出现重要的作战场 所以及规模较大的攻防战斗,加之得 失关系的大致对等,容易在较长的时 间内维持平衡状态。以致直到小官子 阶段,由于机械计算的疲劳失误才丧 失平衡的完全对等。如果平衡关系呈 动态特征,显示出相应的弹性和形态 定型的可塑性,并在局部区域具有一 定的厚薄差异以及地域界线争议,厚 味间实地的转化没有直接的手法和 途径,或在局部区域向实地转化与子 力效率的充分发挥有悖,从而必须借 助于一定现模的攻防关系展开来寻 求厚味及子力效率充分发挥的途径, 以解决选择的困惑。于此,平衡状态 多显示为动态性或瞬时性,一旦发生 了影响全局状态特征且无法清晰定 型的攻防战斗,即认为原有的平衡状 态消失,棋局向新的状态过渡。 棋局的平衡一方面通过棋局的 具体形态外在地显现出来,而其内在 因素则是对弈者的心理状态。看棋局 的客观内容和规律能否正确地映射 到棋手的思维空间网络。棋手作为行 棋过程的主体而存在棋风、构思、计 算层次、性格、气度等差异,而必然 影响到他们对局面分析判断的正确 性与深刻性,导致一定程度的失真, 尤其是棋风的约束,导致其对攻防地 位不同,厚薄差异,外势和实地间得 失对比等方面的不同偏好与判断。不 同的棋手对局面往往会有不同的理 解,怎么分析和计算,其间的失真和 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并引起主客观 的分离。譬如,棋手对厚势作用的理 解差异,喜欢实地者与喜欢厚味者之 判断差异,擅长攻击者和喜欢治孤者 所采用手法的差异等。喜欢厚味者着 眼于中腹的潜力及攻击的深远效果, 并对自己的攻击手法充满自信;而喜 欢实地者讲究现实利益,并有相当自 信的治孤能力。两者在利用厚势和限 制厚势方面大部采用很不相同的方 法,有时甚至是不恰当的方法,从而 人为地破坏局面的平衡关系和干扰 平衡状态。在实战中,当局人根据对 方的棋风特点,力图促使局面向对方 所不擅长的形态展开,人为地设置障 碍,扰制对方的手法的施展,以造成 其心理状态的失衡,让他感到心情坏 透了,即便是局面还没有坏,迫使他 采用一些不正常的手法,很难保证局 面能合乎棋局内在规律地展开。同 样,有棋手容易盲目乐观,未能对棋 局进行客观而深刻的分析便匆匆做 出结论,心安理得地行棋,出现的战 机亦由此而放过,总是寻求最简明的 定型方式,醒悟过来时局势已难以挽 回了。还有的棋手过于看重视觉效 果,过于讲究结构形状的完整而影响 行棋子力效率的发挥,往往画蛇添 足,多费子力,得失关系达不到局部 对等,将来的结构潜力显示亦在未知 之中。平衡的确定是主客观的完美统 一及和谐,棋局展开包括主客观两个 方面内容统一,并要求棋局的客观形 态与对弈者的临场思维状态实现同 步,一旦发生脱节,思维的紊乱亦产 生,同时导致棋局形态的畸型。一句 话,棋局的平衡与否是棋手心理平衡 与否的重要标志。 必须注意,棋局中常常蕴涵着一 些不为人察的影响棋局的因素,使得 棋局的平衡显得尤为脆弱。真正的平 衡状态一方面是动态稳定,另一方面 理解为理想状态,绝对的平衡基本上 是不存在的,要保证主客观方面诸多 因素的合理和谐,对棋手亦提出了相 当高的要求。实际的棋局大都在平衡 附近动荡摇摆,而差异于振幅的微小 部分。真正静止的平衡似乎不大可 能,小幅振荡的形势变动亦视为平 衡。 五、棋局中的选择问 从棋局演化展开过程中主客观 两个方面考察棋局,选择问题几乎贯 穿棋局的全过程。行棋时,盘面上将 显现出多种多样的机会并且能导致 ·特稿 8 多种多样的定型结果,而其间的异同 分析要求相当深度和广度的计算与 判断,为棋手提供选择机会的同时亦 为棋手设置了相应的选择困扰和障 碍。在布局时间存在着点的选择,定 式的选择,厚味与实利的选择,定型 手法、次序、方向的选择等;中盘时 间围绕攻防关系的展开而带来矛盾 突出的选择问题,并左右着局部以外 的搭配结构作用的功能,制约着全局 的定型格局和状态过渡趋势。诸如打 入和侵消,封锁和搜根,攻击和防守, 以及作战场所、时机、方向、节奏、 规模、具体手法之类;终盘的选择矛 盾相对缓和,主要是指收官次序,一 些复杂官子的计算等。选择矛盾的存 在集中体现了主客观的距离及差异, 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和技 术问题,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棋手 的判断依据和计算层次与深度。选择 的简明性及必然性标志着棋局的稳 定,显示出棋局的静态;而选择的困 惑与随机性则标志了棋局的紊乱和 动态,同时意味着厚薄差异,攻防关 系等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就本文的体 系而言,选择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具有非常充实而深刻的理论价值 和实用性。严格地说来,传统的、实 用性的围棋理论难以触及选择问题 的实质,亦难以将选择的多维困惑的 内在原因挖掘出来,仅凭棋手的技术 水平及临场心态只能解决部分选择 难题,而远远不足以在思维中消除选 择的障碍。 对应着棋局展开后的具体形态, 临场状态下的选择仍然以静态选择 和动态选择两种形式显示出来。静态 选择哪些定型次序、形态,都容易假 设,且逻辑规律、价值得失关系明确, 从而可以认为是必然的选择。无论有 多少种可能的选择结果存在,而其间 并不出现明显的得失差异,仅仅在价 值与效能实现的时机和途径上存在 差异。动态选择则在定型结果、次序 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困惑。首 先出于结构形态的弹性及功能的多 维性,要求所做出的选择须有对应的 时机条件和背景条件;其次是动态目 的的制约,行棋时带有试探性,保留 了多种选择机会,根据对方的应手调 节思路,揣摸对方的意图,为选择寻 找最佳时机和场所等。动态选择过程 中,棋型价值不确定,效果模糊,得 失关系亦不清晰。主要出现在厚薄差 异明显,攻防关系将要展开或正在展 开的区域,且一般需要借助于一定规 模的中盘战斗来完成选择的稳定与 定向。 选择权的存在常常是对弈者制 约构思、调节思维方式、发挥棋风特 长和技术特点的先决条件,有助手棋 手在临场状态下控制局面展开趋势 和形态的演化轮廓,在局部攻防方面 与全局配置的合理协调上取得主动 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决定局 面的状态过渡及格局,决定作战的时 机和场所,引导作战的展开及发展之 方向。帮助对弈者在紊乱和单纯的临 场棋局中把握全局及局部的矛盾关 系,明确影响并制约局部状态特征和 演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减少或消除主 观因素造成的偏差,结合相应的计算 及判断,保证对弈者能合乎逻辑地对 局面进行分析,挖掘出棋局的主要矛 盾和实质问题。只有在选择机会存在 的前提下,判断以及对应的计算才有 其明确的依据和对象,才能真正将棋 局的过程纳入思维的轨道。当然,选 择机会及选择权的归属具备以上功 能仅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一 般要求选择的独立性,要么对他处的 定型选择没有直接影响或干扰,而仅 仅为他处的选择提供一定稳度的参 考条件;要么选择权的行使具有必然 和定向的趋势,对方难有回旋的余 地。 对于合乎规律的棋局进程,在技 术水准对等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权的 利用却能获得明显价值效益,体现明 显得失差异的实例并不多见,不应该 认为选择权与得失差异间存在着必 然而直接的联系,全局的平衡状态与 局部平衡关系亦难因为选择权的归 宿而受到破坏及大幅度波动。选择权 的应用除了本身所要求的技术手法 之外,还对时机和背景条件提出了相 当的要求,离开了恰当的时机和成熟 的背景条件,选择权的利益与对弈者 的主观愿望往往相去甚远,甚至有操 之过急或使对方安心之嫌,适得其反 的效果并不足为奇。尤其在作出一个 影响区域宽广、过程复杂的选择时, 还必须依靠计算和判断的严密与准 确,稍有失误便往往难以收拾。 如果在选择中不存在必然的手 ·特稿 9 法及次序,却无法预先确定唯一的选 择结果或定型,而大都是形态迥异, 功能亦均相去甚远的定型同时可能 出现,以至于在各个局部都有类似情 景。此时,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对称性 和偶然性。对弈双方在某一处或几处 均拥有选择权,却无法同时决定其定 型,难于在二处或更多的局部决定其 展开趋势。某方在甲处拥有了选择 权,若付诸实施也就将乙处的选择权 交给了对方,以此类推,反之亦然。 尤其当甲乙两处的定型相互牵制时, 提前做出某处的选择反而容易使另 一处陷于被动之中。在甲处做出了一 个选择,便为对方提供了一个相对稳 定清晰的参考条件,使其能根据你的 选择来调整行棋构思,进行依据充实 的判断及对象明确的分析,并由此在 乙处做出合理而正确的选择,往往导 致你在甲处的选择不甚恰当,或在乙 处的应手困难,甚至甲乙两处的定型 效力受到压抑和限制,没有达到预期 目的,造成主客观的分离脱节。在这 样的局面下,任何带有盲目性或不够 缜密的选择都会为自己制造思维的 障碍,堵塞流畅的思维,导致棋局自 然流程的紊乱和畸点的显现。相应 地,棋局的弹性活力及变化幅度锐 减,从棋局现在结构及搭配关系的分 布特点和功能性质上看,难以实现棋 局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能将 棋局原有的内涵淋漓尽致地发挥出 来,亦会在棋局陷于混乱和不规划的 同时,而导致对弈者的心态失衡。 不言而喻,棋局中对弈双方的主 动与被动具有相对的意义,是具备充 实内涵的一对矛盾,不是绝对而孤立 的。在棋局够广阔和变化幅度充分 时,其间的主动和被动往往互为相容 并交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条 件不充分的形式上的主动从本质上 来看则是被动的,而周密计算后的被 动从内容上来看又何尝不是一种主 动?先发制人固然有好处,在某一区 域或某一段时间内显示为对局面的 控制,倘若对方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 备,且在实战中完成了一定的防备措 施,你所发的力量就犹如隔靴搔痒, 以至于石沉大海,不但不能有力地打 击对方,反而帮助对方建立稳定的结 构及其安稳的心态,给对方舒舒服服 地捶了捶背。有鉴于此,在条件不充 分时,有力的方法则是退后一步,推 迟选择时间,以利于积蓄力量,等待 机会,寻找最有效的时空条件。所谓 以静制动,收回拳头方能更有效地打 击对方。行棋时注意有效地保留选 择,保留一定手法的应用及方向,同 时牵制了对方的选择,还不妨给对方 提供一些选择机会,希望其计算的间 断和判断依据的不充分出现,从而陷 于盲目的行棋中。一句话,棋局中真 正的主动不在攻防关系的地位上,亦 不在选择权的归属上,而在其局面形 式上所蕴涵的棋局本质,根本上是对 棋局的控制程度。 六、行棋接应过程中的 得失关系及得失分析 棋局的展开,完成双方行棋的— —对应。结构和搭配的对应,行棋目 的的对应,功能和效果的对应。为完 成并促使对弈双方执行,承认这一系 列对应的内在本质和机制则是行棋 过程中的得失对应。由于行棋效果实 现的时间间隔以及所显现方式的深 刻性与复杂性,行棋价值的反映本身 就是矛盾同一转化的结果。其一,行 棋价值用以充实己方子力搭配或结 构之功能的平衡关系,加重对峙中的 份量,直接增加己方的地域面积或完 整原先不甚稳固的定型;其二,行棋 子力效用并不为己方的结构或搭配 提供能量,却有效而清晰地在维持全 局状态特征,改变厚薄地位,缓解攻 防矛盾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方的子 力效率,甚至直接减少对方的地域面 积等。在实际的棋局中,很难划分出 一个独立的过程,来判断出双方接应 的优劣,尤其在参考的时空条件是动 态时,更不容易进行严密而准确的计 算和判断,定量地分析厚薄转换的差 异,因此,必定需要依据一定境界, 一定技术水准,一定思维层次的得失 分析来实现棋手行棋的价值衡定。一 旦引入了得失关系这一准绳,容易发 现,对全局平衡状态和局部平衡关系 施加影响总能破坏行棋对应中的得 失关系,而使平衡丧失的砝码则是对 应中的得失差异。同选择问题一样, 得失关系及相关的得失分析准则亦 可视为本文体系的另一大支柱,贯穿 于棋局过程的,无一例外。 一方着一子,自然获得了一定的 价值利益,即为有得,紧接着由对方 ·特稿 10 着子,他亦有得,并视为你的失,一 方的得即为另一方的失。对于作为棋 局参与者的双方来说,得与失是一对 矛盾,其存在、出现和转化严格遵循 着矛盾的辩证法规律。棋局过程中不 断地发生着得失关系并进行得失交 换,并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得失差异。 从势均力敌的局面上考察,价值对等 的着点大都对称地于盘面上存在,在 一方只能着一子的规定下,行棋价值 大致呈均匀分布状态,行棋的利弊同 时出现,得失兼备,对整个棋局系统 而言,得与失的意义是相同的,单方 面的得失关系绝不存在,也无须去奢 望。任何一手棋都不能十全十美,都 附带着其本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差 异。这里,所有的遗憾和叹息都无济 于事,棋局展开后的自然流程并不完 全为对弈者的主观愿望所控制。对主 观而言,任何一种构思都无法面面俱 到,绝对准确的判断在实战中很难实 现。明确得失关系并客观地分析得失 差异的形式及内容,弄清得失转换规 律是进行正确分析的前提,也是衡定 对弈者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准的重要 标志。 在一定的境界下,得失转换过程 呈相当程度的客观必然并合乎对弈 者的思维逻辑,并为实现行棋对应中 的分布相容以及为各自完成建立交 叉或独立搭配的结构提供价值合理 的保障。只有当得失关系合理而顺其 自然地展开时,才有可能实现形式和 内容统一的局部平衡关系及全局平 衡状态,同样地,平衡状态的破坏从 根本上来说亦可归因于得失差异的 出现及得失转换的不对等。而得失差 异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会影响全局 平衡状态的维持与稳定。因此,为保 证平衡关系和平衡状态的正常维持, 必须保证得失关系合乎规律地展开。 行棋中的对应可能是瞬时的,也可能 针对某一持续的过程。具体地说来, 在整个漫长而复杂的棋局过程当中, 不能要求也难以实现严格顺从时间 延续中的行棋的—一对应和得失对 等,行棋效率和功能执行的对等。而 应着重于它们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过 程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局部区 域的得失关系及转换,看所建立起来 的平衡关系是否合理,矛盾对立的发 生及转化是否合乎规律,在全局状态 中是否分布合理。从而能从更广阔的 视野及更高层次来进行得失分析的 实现。局部的得失差异在棋局中作为 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说当然是矛盾,而 多个局部的矛盾集合却显示出一种 动态的稳定。其原因和机制的标准分 析体现了非常深刻的理论内涵,也许 不是竞技的现代围棋理论所能够解 决的。动态的行棋价值终究要充分实 现并展开于静态的结构中,而结构的 静态完成之成形条件,制约因素却大 都飘忽于动态环境中,一手棋的实现 价值亦多取决于一个完整的过程,无 论呈正值或负值,关键在于其在整个 过程及结构中的作用。例如,在自己 空中补一手或做眼,从瞬时效果来看 自填一目,行棋价值为负,但却保证 了结构的安全与稳定,作为必须的一 手,其瞬时的得失差异从结构建立的 全部过程来考察,自动调节得失关 系,其正常趋势仍是实现价值对等。 考虑更为广阔的区域和多个结 构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其间的功能执 行环境的制约特征,局部基本成型 后,双方结构的功能和效用亦有可能 不对等,仍然在局部区域显示出一定 集合的得失差异。显然,进行得失分 析和判断的根据前提是不能将所在 局部区域孤立起来,而应将其与有联 系的区域和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和判断,正常有规律展开的局部,在 多种制约关系的影响下,这种差异也 许是必然的,是维持平衡关系和平衡 状态的必要条件,回避这种差异或试 图消除它诚然是良好的愿望,而将其 视为客观必然则意味着主观的错误, 若固执地在行动上未规范引导则会 显示主客观难以调和的矛盾,以致出 现更大的得失差异。在正常展开下显 现的得失差异往往更能有效地展示 双方各自的结构功能内容,并描述在 一定制约条件下的价值实现途径。在 更高层次上体现棋局的辩证特征,只 有将子力致平及着子价值同所处的 环境条件相合等一体来进行分析,寻 求其间的内在联系的差异,才有可能 在整体上将得失过程和得失分析并 入思维的网络。 得失分析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在 对弈者的理性境界中也显示出一定 清晰度的轮廓,并进入到了一定的深 度。而该过程的严密及逻辑化,除了 棋局图景在大脑中的映射真实要求 ·特稿 11 之外,还要求对弈者的棋艺技术素养 和思维脉络的临时调节。在进行得失 分析时,制约并影响对弈者思维的特 性更多地在于主体的主观因素,诸如 棋风、性格、临场心理、形的外观干 扰、胜负份量等。也就是说,感性内 容更多地影响棋手的价值观念,从而 左右其得失分析和判断。很难抽象地 归纳出一个笼统的、具体的共为所有 棋手共同认可的得失分析准则。实用 而有效的理性分析过程总是针对具 体而明确的棋局演化图景而言,根本 的依据仍然是在局部平衡关系和全 局平衡状态中的份量及效率,综合考 虑行棋价值对平衡的维持和对结构 功能的充实,结构执行环境的完善, 同时力图同步于棋局演化展开的内 在规律,同步实现得失分析的规范化 与分析过程的严密性、科学化。 在实战中,我们不应汲汲于追究 选择的不定与难于弥补的缺憾,只要 在技术水准对称的情形下对弈,得失 分析终究会纳入思维。如果能在级别 不对称的对局中实现得失分析理性 化,那是进入了专家的行列,有助于 持续长棋。 七、时机 时机问题不但在各种竞技活动 项目中显示出其特有的重要性,而且 它足够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占有其 显赫的地位。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 内在的时间条件,而所谓的时间意识 及时机感完全可以视为大脑感觉的 一个重要功能和特征,而时机感的缺 乏及淡漠往往有碍于人类所参与的 各种必要的活动,竞技、政治、艺术、 商业、生产乃至战争等,带来一定程 度的困惑和遗憾。对我们的棋局而 言,时机的重要性不但具体地体现在 时间上,而且在更高层次上已物化为 一定量的价值利益。 棋局中的时机更确切地说来指 棋局演化过程的某一时刻,或盘面格 局的某一特定状态,在该时刻或状态 下,棋局的某一局部或整个盘面显现 出其内在的接应规律,对应着结构的 特定功能以及相对稳定的得失关系, 从而引导出相对明确的行棋选择,并 往往在混乱与浑饨分布中,提炼出某 一方面的清晰成分和定量分析依据。 此时,子力和结构、搭配的组合呈现 出特有的状态,有着其和成熟展开的 时空条件,或者是子力与结构、搭配 间的不合理、不协调的矛盾达到了不 可调和的程度,从而突出了其间的薄 弱因素或缺陷,某些手法可以在此时 得到充分发挥,收到效果,某些作战 意图亦在此时得到最清晰而直接的 贯彻。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刻,随着 外界条件的变更,将导致棋局状态特 征的演化与过渡,伴之局面和战场特 征的变化,使得原先的手法的实施, 构思的执行不再那么顺利。也就意味 着应得的利益或正常的得失差异随 着时间飘逝而去,棋局的内涵将发生 倾斜。也可以这样说,时机可以理解 为某种手段的最佳使用时刻,它与物 化的利益和得失差异有着内在的必 然联系。且与该特定时间的空间条件 同存。对弈者只有在敏锐的时机感支 配下,通过临场的正确分析及判断, 捕捉并把握住这样的时刻,果断地作 出抉择,结合一定层次的计算和一定 的技巧,才能合乎规律地获得相应的 价值利益,体现一定量的得失差异。 即便在这时刻不能定量地进行衡定, 却总能在将来的接应中得到应有的 补偿,而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和渠道。 事实上,实战中通过时机的把握而改 变形势优劣的战例并不鲜见。 针对具体的棋局形态的图景,时 机的内涵和外延总该是相吻合的,当 然建立在一定层次的技术水准之上。 根据所采用的手法和行棋意图考察, 大致可以列举出定型的时机,先手便 宜的时机,试应手的时机,打入和侵 消的时机,攻击的时机
/
本文档为【对现代围棋理论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