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2012-01-27 50页 ppt 11M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0491

暂无简介

举报
足太阳膀胱经null膀胱1膀胱1足太阳膀胱经膀胱2膀胱2七、足太阳膀胱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膀胱3膀胱3(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
足太阳膀胱经
null膀胱1膀胱1足太阳膀胱经膀胱2膀胱2七、足太阳膀胱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膀胱3膀胱3(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三)主要病候 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股、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脏腑、神志病。null膀胱4膀胱4(五)腧穴(共67穴,左右134穴) 1、晴明* (BL1)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 (1)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目翳。 (2)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目眩。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膀胱5膀胱5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上泪小管上方、内直肌与筛骨眶板之间。浅层布有三叉神经眼支的滑车上神经,内眦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眼动、静脉的分支或属,眼神经的分支和动眼神经的分支。 [现代研究](1)据报道,针刺睛明穴治疗功能性遗尿有较好疗效。(2)针患侧睛明、听宫,配合活动患肢,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取得较好疗效。(3)有报道,电针睛明治疗色觉障碍300例有较好疗效;针睛明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治疗视网膜病变150例,均获良好疗效。膀胱7膀胱7 2、攒竹* (BL2)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 (1)头痛,目眩,眉棱骨痛,目赤肿痛。 (2)目视不明,流泪,眼睑瞤动,近视。 (3)口眼喎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治疗眼病,可向下斜刺0.3~0.5寸;治疗头痛,面瘫,可平刺透鱼腰;可灸。膀胱7膀胱7 3、眉冲 (BL3)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主治](1)头痛,眩晕。 (2)目视不明,鼻塞。 (3)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膀胱8膀胱8 4、曲差 (BL4)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主治](1)头痛,头晕. (2)目视不明,目痛。 (3)鼻塞,鼽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膀胱9膀胱9 5、五处 (BL5)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主治](1)头痛,目眩。 (2)目视不明,鼻衄。 (3)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膀胱10膀胱10 6、承光 (BL6)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7、通天 (BL7)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8、络却 (BL8)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主治] (1)头痛,目眩,目视不明,鼻塞。 (2)承光和络却还可治疗癫痫。承光和玉枕还可治疗呕吐。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膀胱11膀胱11 9、玉枕 (BL9)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1)头痛。 (2)目痛,不能远视,目视不明。 (3)鼻塞。 (4)呕吐 (5)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膀胱12膀胱12 10、天柱* (BL10) [定位]正坐或俯卧。正坐,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1)头痛,眩晕。 (2)项强,肩背痛。 (3)目赤肿痛,鼻塞。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膀胱13膀胱13 11、大杼 (BL11)八会穴之骨会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咳嗽,发热, 头痛。 (2)颈项拘急,肩 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 膀胱14膀胱14 12、风门* (BL12)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伤风,鼻塞流涕,咳嗽, 发热头痛,目眩。 (2)项强,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 膀胱15膀胱1513、肺俞* (BL13)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满。 (2)骨蒸,潮热,盗汗,咯血。 (3)鼻塞。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膀胱16膀胱16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现代研究](1)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针肺俞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小气道阻力。还有研究表明,针肺俞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用洋金花、甘遂等贴敷肺俞、心俞等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98例,有较好疗效。还有人用白芥子、甘遂等贴敷肺俞、大杼等穴(夏发者在三九贴,冬发者在三伏贴)治支气管哮喘3700例,也有良好效果。膀胱17膀胱1714、厥阴俞 (BL14)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心痛,心悸。 (2)胸闷,咳嗽。 (3)呕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深层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18膀胱18 15、心俞* (BL15)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心痛,心烦,惊悸,失眠,健忘,梦遗,癫狂痫。 (2)咳嗽,胸背痛,吐血,盗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膀胱19膀胱19[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下缘、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现代研究](1)有人报道,温灸心俞、厥阴俞等治疗冠心病44例,对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还有人在心俞、巨阙等穴贴药治疗冠心病420例,也有较好疗效,对心电图有一定改善。(2)针心俞、足三里治疗多寐症26例也有一定疗效。(3)实验研究资料表明、针心俞、膻中等穴可使左室壁振幅增强。还有实验证实,在“心俞”、“肺俞“、”厥阴俞“埋针20周,结果针刺组动物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和全心肌中小动脉及左心室肌中小动脉的粥样斑块均少于对照模型组,认为上述“穴位”似有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和参与有关。膀胱20膀胱2016、督俞 (BL16) [定位]正坐或俯卧,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心痛。 (2)腹痛,腹胀,肠鸣,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21膀胱2117、膈俞* (BL17)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吐血。 (2)咳嗽,潮热,盗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22膀胱22[配伍] (1)、配中脘、内关,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呕吐,肠炎。 (2)、配肺俞、膻中,有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肺炎。 (3)、配肝俞、脾俞,有健脾统血,和营补血的作用,主治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4)、配曲池、三阴交,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现代研究](1)有实验表明,对家兔因人工放血所致的贫血状态(红细胞4×10¹²升以下,血红蛋白在65%以下),针“膈俞”、“膏肓”,结果针刺组比对照组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并迅速恢复正常,差异非常显著。(2)还有实验表明,针“膈俞”对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加速恢复的作用。(3)针膈俞对Ⅰ、Ⅱ期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4)据报道,针膈俞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尤其对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的有效率有时高达90%左右,但对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疗效较差。膀胱23膀胱2318、肝俞* (BL18)背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当第九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 (1)黄疸,胁痛,吐血。 (2)目赤,目 视不明,眩晕,夜盲。 (3)癫狂痫证,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九、十胸神经的后支的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24膀胱2419、胆俞 (BL19)背俞穴 [定位] 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口苦,胁痛。 (2)黄疸,呕吐,食不化。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现代研究](1)有人报道,取胆俞、肝俞交替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57例,疗效良好。还有人以胆俞为主埋线治疗胆囊炎、胆结石128例,也有较好疗效。也有人按摩胆俞穴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一定疗效。(2)针胆俞,在X线下观察可见到胆囊阴影缩小、收缩及奥狄氏括约肌舒张。还有人报道,针胆俞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3)临床观察表明,针胆俞对无黄疸型慢性肝炎,无论甲肝、乙肝均有一定疗效,是治疗肝炎的常用穴之一。 膀胱25膀胱2520、脾俞* (BL20)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 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腹胀,腹泻,腹痛。 (2)胃痛,呕吐,消化不良。 (3)黄疸,水肿。 (4)背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肋间、肋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章门,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 (2)、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3)、配足三里、三阴交,有清热利湿,健脾养肝的作用,主治黄疸,肝炎。膀胱26膀胱2621、胃俞* (BL21)背俞穴 [定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胃脘痛,呕吐。 (2)腹胀,肠鸣,完谷不消。 (3)胸胁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上巨虚、三阴交,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2)、配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3)、配内关、梁丘,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痉挛,胰腺炎。 膀胱27膀胱2722、三焦俞 (BL22)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胃脘痛,呕吐。 (2)腹胀,肠鸣,完谷不化,泻 泄,痢疾,水肿。 (3)胸胁痛,肩背拘急。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膀胱28膀胱2823、肾俞* (BL23)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主治] (1)阳痿,遗精,早泄,不孕,遗 尿,月经不调,白带。 (2)小便不利,水肿。 (3)腰背酸痛。 (4)头昏,耳鸣,耳聋,喘咳少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二、三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股门、委中,有行气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腰膝痠痛。 (2)、配京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3)、配听宫、翳风,有益肾气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4)、配关元、三阴交,有壮元阳,助运化,利水湿的作用,主治肾炎,小便不利,水肿。 膀胱29膀胱2924、气海俞 (BL24) [定位] 俯卧,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腰痛,痛经。 (2)肠鸣,痔疾。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三、四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三、四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30膀胱3025、大肠俞* (BL25)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2)腰脊疼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四、五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四、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有关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至阳、腰阳关,有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 (2)、配天枢,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积滞的作用,主治胃肠积滞,肠鸣腹泻。 (3)、配上巨虚、承山,有调肠腑清积热的作用,主治便秘 膀胱31膀胱3126、关元俞 (BL26) [定位] 俯卧,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腹胀,泄泻。 (2)小便不利,遗尿。 (3)消渴,腰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五腰神经和第一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膀胱32膀胱3227、小肠俞 (BL27)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主治](1) 腹痛,泄泻, 痢疾。 (2)遗尿,尿血。 (3)痔疾,遗精, 白带。 (4)腰腿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内侧缘、竖脊肌腱。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布有臀下神经的属支和相应脊神经后支的肌支。 膀胱33膀胱3328、膀胱俞* (BL28)背俞穴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 寸,平第二骶后孔。 [主治] (1)遗尿,遗精,小便不利。 (2)泄泻,便秘。 (3)腰骶疼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腱。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布有臀 下神经的属支和相应脊神经后支的肌支。 [配伍] (1)、配中极,为俞募配穴法,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水道不利,癃闭,小便赤涩。 (2)、配筋缩、犊鼻,有通经活络,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强痛,下肢无力。 (3)、配阴廉、血海,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阴部瘙痒,淋浊。 [现代研究] 实验证明,针膀胱俞等穴可使平静状态的膀胱收缩,或使其节律性收缩增强,与非穴位对照点有显著差异(P<0.05)。 膀胱34膀胱3429、中膂俞 (BL29)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主治](1) 腰脊、骶部强痛。 (2)泄泻,痢疾,腹胀。 (3)疝气,消渴。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臀下神经的属支。 膀胱35膀胱3530、白环俞 (BL30)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 1.5 寸,平第四骶后孔。 [主治] (1)遗尿,疝气,遗精,月经 不调,白带。 (2)腰骶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骶结节韧带、梨状肌。浅层布有臀中和臀下皮神经。深层布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骶神经丛和骶静脉丛。 膀胱36膀胱3631、上髎 (BL31)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主治] (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阳痿,遗精。 (3)大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第一骶后孔。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第一骶神经和骶外侧动、静脉的后支。膀胱37膀胱3732、次髎* (BL32)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 对第二骶后孔处。 [主治] (1)遗尿,遗精,小便不利,疝 气,痛 经,月经不 调,带下。 (2)腰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竖脊肌、第二骶后孔。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第二骶神经和骶外侧动、静脉的后支。 [配伍] (1)、配关元、三阴交,有调理下焦,活血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2)、配商丘、涌泉,有健脾补肾,暖胞宫的作用,主治痛经,不孕。 膀胱38膀胱3833、中髎 (BL33)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当第四骶后孔处。 [主治] (1)泄泻,便秘,小便不利。 (2)月经不调,带下。 (3)腰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臀下神经,第四骶神经和骶外侧动、静脉的后支。 膀胱39膀胱3934、下髎 (BL34) [定位] 俯卧,在骶部,当中髎下内 方,适当第四骶后孔处。 [主治](1)腹痛,腰痛,便秘。 (2)小便不利,带下,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臀上、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臀下神经,第四骶神经和骶外侧动、静脉的后支。 膀胱40膀胱4035、会阳 (BL35) [定位] 俯卧,在骶部,尾骨旁开 0.5寸。 [ [主治](1)阳痿,遗精,带下。 (2)泄泻,痢疾,便血。 (3)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null36、承扶 (BL36) [定位] 俯卧,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 (1)腰骶臀股疼痛。 (2)痔疾。 [刺灸法]直刺1.5~2.5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及臀下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股后皮神经本干,坐骨神经及并行动、静脉。 null37、殷门 (BL37) [定位] 俯卧,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主治] 腰腿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1.5~2.5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坐骨神经及并行动、静脉,股深动脉穿支等。膀胱43膀胱4338、浮郄 (BL38) [定位] 俯卧,在腘横纹外侧端,委 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腱内侧、腓肠肌外侧头。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腓总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 [主治] 膝腘疼痛,麻木,挛急。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膀胱44膀胱4439、委阳* (BL39)三焦下合穴 [定位] 俯卧,在腘横纹外侧 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腘肌起始腱和腘肌。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腓总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 (1)腹满,小便不利。 (2)腰背强痛,腿足挛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膀胱45膀胱4540、委中* (BL40)合穴 [定位] 俯卧,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 (1)腰痛,下肢痿痹。 (2)中风昏迷,半身不遂。 (3)腹痛,呕吐。 (4)遗尿,小便不利。 (5)丹毒。 [刺灸法] 直刺0.5~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膀胱46膀胱4641、附分 (BL41)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项背强痛,肩背 拘急。 (2)肘臂麻木。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胫脊肌。浅层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47膀胱4742、魄户 (BL42) [定位] 俯卧,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咳嗽,气喘,肺结核。 (2)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膀胱48膀胱4843、膏肓* (BL43) [定位] 俯卧,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咳嗽,气喘,咯血。 (2)盗汗,肺痨。 (3)健忘,遗精。 (4)肩背疼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足三里、膈俞,有健脾生血补虚的作用,主治骨蒸劳热,盗汗。 (2)、配天突、大椎,有理肺降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支气管哮喘。 膀胱49膀胱4944、神堂 (BL44)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咳嗽,气喘。 (2)胸闷,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直肌。浅层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背神经,肩胛背动、静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膀胱50膀胱5045、譩譆 (BL45)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咳嗽,气喘。 (2)疟疾,热病。 (3)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支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和属支。 膀胱51膀胱5146、膈关 (BL46) [定位] 俯卧,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呕吐,嗳气,食不下。 (2)胸闷,脊背强 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和属支。 膀胱52膀胱5247、魂门 (BL47) [定位] 俯卧,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胸胁痛,呕吐,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股支和相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和属支。 膀胱53 膀胱5348、阳纲 (BL48)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十胸椎刺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肠鸣,泄泻,腹 痛。 (2)黄疸,消渴。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膀胱54膀胱5449、意舍 (BL49)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食不下。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55膀胱5550、胃仓 (BL50) [定位]俯卧,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胃脘痛,腹胀,消化不良。 (2)水肿,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腰主肌。浅层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的第一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膀胱56膀胱5651、肓门 (BL51) [定位]俯卧,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腹痛,便。 (2)乳疾,痞块。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浅层布有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一、二腰神经的支的肌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膀胱57膀胱5752、志室* (BL52) [定位]俯卧,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1)遗精,阳痿,阴痛,小便不利。 (2)水肿。 (3)腰脊强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浅层布有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肾俞、关元,有补肾益精,壮阳固涩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 (2)、配命门、委中,有强壮腰膝,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腰膝疼痛。 null53、胞肓 (BL53) [定位]俯卧,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1)肠鸣,腹胀。 (2)腰痛,小便不 利,阴肿。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臀中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和臀中皮神经。深层有臀上动、静脉,臀上神经。 膀胱59膀胱5954、秩边 (BL54) [定位]俯卧,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1)腰骶痛,下肢痿痹。 (2)便秘,痔疾,小便不利, 阴痛。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null[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和臀下皮神经。深层有臀上、下动、静脉和臀上、下神经。 [现代研究](1)针灸秩边、殷门等穴治疗截瘫374例,有较好疗效。还有人用先暗示再以粗针直刺秩边穴的治疗癔病性瘫痪,也有较好疗效。(2)芒针刺秩边透归来,治疗尿路结石32例,有一定疗效。还有人针秩边、三阴交治疗前列腺炎100例,有很好疗效。(3)有人针秩边、养老穴配合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62例,疗效较好。也有人针秩边、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285例,有很好疗效。 膀胱60膀胱6055、合阳 (BL55) [定位]俯卧,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跖肌。浅层布有小隐静脉,股后皮神经和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动、静脉和胫神经。 [主治] (1)腰脊强痛,下肢痿 痹。 (2)疝气,崩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膀胱61膀胱6156、承筋 (BL56)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主治] (1)小腿痛,霍乱转 筋,腰背拘急。 (2)痔疾。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膀胱62膀胱6257、承山* (BL57)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 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 (1)腰背痛,小腿转筋,下肢瘫痪。 (2)痔疾,便秘。 (3)腹痛,疝气,脚气。 [刺灸法]直刺0.7~1寸;可灸。膀胱63膀胱6358、飞扬 (BL58)络穴 [定位]俯卧,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主治] (1)头痛,目眩,鼻塞,鼻衄。 (2)腰背痛,腿软无 力。 (3)痔痿。 (4)癫狂。 [刺灸法]直刺0.7~1寸;可灸。膀胱64膀胱6459、跗阳 (BL59)阳蹻郄穴 [定位]俯卧,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主治] (1)头重,头痛。 (2)腰腿痛,下肢 瘫痪,外踝红 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膀胱65膀胱6560、昆仑* (BL60)经穴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1)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2)肩背拘急,腰痛,脚跟痛。 (3)小儿痫证。 (4)疟疾,难产。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膀胱66膀胱6661、仆参 (BL61)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 (1)足跟痛,下肢痿 弱,霍乱转筋, 膝肿。 (2)癫痫。 (3)脚气。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膀胱67膀胱6762、申脉* (BL62)八脉交会穴通阳蹻脉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1)痫证,癫狂,失眠。 (2)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3)项强,腰腿酸痛。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膀胱68膀胱6863、金门 (BL63)郄穴 [定位]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主治] (1)癫痫,小儿惊风。 (2)腰痛,下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膀胱69膀胱6964、京骨 (BL64)原穴 [定位]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1)头痛,项强, 目翳。 (2)癫痫。 (3)腰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膀胱70膀胱7065、束骨 (BL65)输穴 [定位]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小趾对蹠肌腱、小趾短屈肌。浅层主要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背静脉弓的属支。深层主要有趾足底固有神经和趾底固有动、静脉。 [主治] (1)头痛,项强,目眩。 (2)癫狂。 (3)腰背痛,下肢后侧 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膀胱71膀胱7166、足通谷 (BL66)荥穴 [定位]在足外侧部,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1)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2)癫狂。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膀胱72膀胱7267、至阴* (BL67)井穴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 (1)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难产。 (2)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刺灸法]针0.2寸;可灸。
/
本文档为【足太阳膀胱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