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2012-01-27 23页 ppt 3M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0491

暂无简介

举报
足太阴脾经null脾1脾1足太阴脾经脾1脾1四、足太阴脾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null脾2 脾2 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
足太阴脾经
null脾1脾1足太阴脾经脾1脾1四、足太阴脾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null脾2 脾2 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三)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脾3脾3(五)腧穴(共21穴,左右42穴) 1、隐白* (SP1)井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大趾末节内 侧,距趾甲角0.1(指寸)。 [主治] (1) 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 (2)癫狂,多梦惊风,昏厥。 (3)胸痛, 腹胀。 [刺灸法]斜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脾4脾4 2、大都 (SP2)荥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1)腹胀,胃痛,消化不 良,泄泻,便秘。 (2)热病,汗不出,体重肢肿。 (3)心痛,心烦。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脾5脾53、太白* (SP3)输穴;原穴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 1)胃痛,腹胀,腹痛,肠鸣,泄泻, 呕吐,痢疾,便秘,痔疾. (2)脚气,体重节痛。 [配伍] (1)、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2)、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脾6脾6 4、公孙* (SP4)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冲脉 [定位]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 (1)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 腹痛,肠鸣,泄泻,痢疾。 (2)心烦失眠,发狂妄言。 (3)嗜卧,水肿。 (4)足痛,足肿,脚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脾7脾7 5、商丘 (SP5)经穴 [定位]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内侧(三角)韧带、胫骨内踝。浅层布有隐神经,大隐静脉。深层有内踝前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1)腹胀,肠鸣,泄泻,便 秘, 饮食不化,痔疾。 (2)黄疸,倦怠嗜卧,咳 嗽。 (3)癫狂,小儿癫痫。 (4)足踝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脾8脾8 6、三阴交* (SP6)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长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 (1)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 良。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赤白带下,阴挺,产后血晕,滞产,不孕。 (3)阳痿,遗精,遗尿,疝气,小便不利。 (4)下肢痿痹,脚气。脾9脾9 [配伍] (1)、配天枢、合谷,有清热除湿,健脾和中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性肠炎。 (2)、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配阴陵泉、膀胱俞、中极,有渗湿利尿的作用,主治癃闭。 (4)、配中极、天枢、行间,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5)、配阴陵泉、四白、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光明,有益气健脾生津,滋养肝肾,补肾填精的作用,主治神水将枯。 (6)、配外麻点、切口旁针;太冲、下巨虚;内关、足三里,均有良好的镇痛的作用;是剖腹产麻醉最常用的基本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现代研究](1)三阴交分别配外麻点、切口旁,太冲、下巨虚,内关、足三里,均有良好镇痛作用,是剖腹产针麻最常用的基本处方。(2)电针犬的“三阴交”、“照海”、“膀胱俞”、“肾俞”等穴可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强和尿量增加。(3)有报道明,用三阴交配气海、肾俞治疗痛经125例,取得良好效果。(4)有报道、针三阴交、肩外俞等穴妇女避孕率可达66.6%。另有报道,针三阴交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并可使继发性闭经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脾10脾10 7、漏谷 (SP7)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皮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1)腹胀、肠鸣。 (2)小便不利,遗精。 (3)下肢痿痹,腿膝厥冷, 足踝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脾11脾11 8、地机* (SP8)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 (1)腹痛,泄泻。 (2)小便不利,水肿。 (3)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1)、配血海,有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2)、配肾俞、中极、三阴交,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痛经。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现代研究](1)地机配血海,埋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2)有实验资料表明,针曲池、地机等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增强,但针足三里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地机等穴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 脾12脾12 9、阴陵泉* (SP9)合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当胫 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和膝降动脉分支。深层有膝下内侧动、静脉。 [主治](1)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泄 泻,尿失禁,黄疸。 (2)茎中痛,遗精,妇人阴痛。 (3)膝痛。 [配伍] (1)、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2)、配水分,有利尿行水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3)、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冈,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脾13脾13 10、血海* (SP10) [定位]仰卧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2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股。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股动、静脉的股支和股神经的肌支。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 漏。 (2)瘾疹,丹毒,皮肤瘙痒。 (3)小便淋涩。 (4)股内侧痛。 [配伍] (1)、配带脉,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2)、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3)、配合谷、曲池、三阴交,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脾14脾14 11、箕门 (SP11) [定位]正坐或仰卧伸下肢。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股动、静脉,隐神经和股神经肌支。 [主治](1)小便不利,遗尿。 (2)腹股沟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脾15脾15 12、冲门 (SP12) [定位]仰卧。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腰肌。浅层有旋髂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深层有股神经,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肌支,旋髂深动、静脉。 [主治](1)腹痛。 (2)疝气,痔疾。 (3)崩漏,带下。 [刺灸法]直刺0.5~0.7寸;可灸。脾16脾16 13、府舍 (SP13)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旋髂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1)腹痛,疝气, 腹满积聚。 (2)霍乱吐泻。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脾17脾17 14、腹结 (SP14)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大横 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15、大横 (SP15) [定位]仰卧。在腹中部,距脐 中4寸。 16、腹哀 (SP16)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 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主治](1)腹痛,腹泻,大 便秘结。 (2)腹哀还可治疗泄 泻,痢疾,消化不良。 [刺灸法]直刺0.8~1.2寸;腹哀直刺0.5~0.8寸;可灸。脾18脾18 17、食窦 (SP17)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浅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深层有胸长神经的分支,第五肋间神经和第五肋间后动、静脉。 [主治](1)胸胁胀痛。 (2)嗳气,反胃,腹胀。 (3)水肿。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脾19脾1918、天溪 (SP18)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 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浅层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胸肩峰动、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1)胸痛,咳嗽。 (2)乳痈,乳少。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脾20脾2019、胸乡 (SP19)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三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6寸。 20、周荣 (SP20) [定位]仰卧。在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主治](1)胸胁胀痛。 (2)周荣可治疗咳嗽,气喘。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脾21脾21 21、大包* (SP21)脾之大络 [定位]侧卧举臂。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前踞肌。浅层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长神经的分支和胸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1)胸胁胀满,胁肋 痛。 (2)咳嗽,气喘。 (3)全身疼痛,四肢无 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
本文档为【足太阴脾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