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2012-01-29 43页 doc 387KB 9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0871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世界古代史 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要点: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 要点: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也被称为“钉 头文字” (3)《汉穆拉比法典》 要点: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历史意义:比较清楚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世界古代史 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要点: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 要点: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也被称为“钉 头文字” (3)《汉穆拉比法典》 要点: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历史意义:比较清楚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法老专制统治 要点:位于非洲东北部,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要点: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 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3)象形文字: 要点:公元前3500年以前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书写为纸草。 第3课 古代印度 (1)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 要点: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为“吠陀时代”;吠陀是当时的宗教经典。 种姓制度即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其特点为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 (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 要点: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 佛教经典为《大藏经》,由经、论和律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1)印第安文明杰出代的名称3个: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2)玛雅文化: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要点:玛雅被誉为“非洲的希腊”,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 要点: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区域涵盖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 (2)希腊城邦的形成: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典时代” 要点:古代希腊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特征。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 要点: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结果。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公元前5世纪以后,“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 优点: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 缺点: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史诗和戏剧:《荷马史诗》 要点:《荷马史诗》包括两个部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雅典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 (2)建筑艺术: 要点:古希腊建筑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型为基本特点。神庙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 (3)哲学与史学 要点: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哲人。 史学成就:“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写下《历史》。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要点: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贵族寡头政治。 (2)罗马帝国 要点:通过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等,确立地中海霸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实行元首政治。 公元2世纪初,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1)“十二铜表法” 要点:实质是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 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 滥用权利,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2)“公民法” 要点:背景:为进一步有效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团结稳定 内容: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经典 要点: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产生于公元7世纪,宗教经典为《古兰经》。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要点: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后,奥斯曼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第12课 封建制度 (2)中世纪庄园:自给自足、人身依附 要点: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农奴和土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明显。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1)等级君主制 要点:背景: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英法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实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力图 打破封建割据。 地位: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央集权取代了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确立:1265年英国议会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2)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要点:兴起: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自治原因: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 自治目的:夺取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自治手段:采用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手段。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要点: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服从神学; 目的在于使得基督教信条系统化,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基本体裁,代表作罗兰之歌。 [提醒]:第一分册中A档记识性内容较多,请同学们注意记忆,此外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和中世纪西欧为三大重点,注意理解。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单元核心概念: (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B) 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C) 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的象征意义(B)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三、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与纸草(A)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种姓制度(B) 古代印度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1、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佛教的创立和发展: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地点和经典(A) 1、佛教创立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 2、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 3、佛教创立的地点:北印度 4、佛教的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5、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二单元 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一、印第安文明的代表:(A)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是美洲印第安文明中的杰出代表。 二、玛雅文化:(A) 玛雅人长于农耕,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 单元核心概念:(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与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相适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以“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共和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基督教。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城邦的形成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A)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古希腊城邦制度特点: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B) 3、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B) 二、雅典民主政治:(D) 1、特点: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2、形成原因: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3、形成过程:(1)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2)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引来了全盛时期,即“伯里克里时代”。 4、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一、史诗与戏剧:(B)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二、史学与哲学:(B)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罗马共和国:(A)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二、罗马帝国(B)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三、基督教的兴起(B) 1、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 2、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3、基督教创立的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4、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5、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一、“十二铜表法”(B) 1、颁布: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2、特点: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意义: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二、公民法(B)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由于它们仅适用于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因而被统称为“公民法”。 三、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作用与影响(D)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当然,罗马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 第四单元 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产生(A) 1、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公元6世纪前后 2、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阿拉伯半岛 3、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 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5、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二、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C)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逃离麦加,前往雅特里布(后更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不久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他本人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首脑,集各种权力于一身。7世纪30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初具形态。 三、阿拉伯帝国(A) 661年,阿拉伯进入帝国时代。8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覆亡。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A)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A) 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率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进入16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B) 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单元核心概念: (1)中世纪西欧社会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自给自足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2)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过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3)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斗,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教权由盛转衰。 第12课 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B) 1、采邑改革 时间:8世纪上半叶 推行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内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后来,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2、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 产生:6世纪下半夜 基本确立:11世纪前后 二、中世纪庄园:庄园的特征(C)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一、 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A) 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不断,争斗时起。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的两种手段。 二、等级君主制:(D) 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2、形成: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4课 王权与教权  西欧王权与教权的关系:(C) 法兰克王国立国之初基督教会就已得到官方承认,并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1)5—11世纪,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典型事例:加洛林王朝建立,丕平献土。此举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影响十分深远。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2)11—13世纪,教会权势膨胀,世俗权力软弱涣散,一度携手的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典型事例:卡诺莎觐见。卡诺莎觐见表明,教皇当时已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3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至高无上地位。 (3)13世纪末以后,教权开始走下坡路,英、法等国的中央政府权力则逐步得到加强。典型事例:阿维尼翁之囚。阿维尼翁之囚是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第二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单元核心概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 原始农耕(A) ⒈ 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⒉ 诞生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 ⒊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⒋ 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5. 意义: ⑴ 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⑵ 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 ⑶ 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6. 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 中华文明的起源(A) ⒈ 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⒉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 ⒈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⒉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世袭制、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是其具体体现。 二.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二里头遗址(C) 1.考古发掘显示: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2.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质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三.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D) 1.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2.实践: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建立(B)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内外服制 (B)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称“大邑商”或“天邑商”。“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称“四土”或“四方”。商王与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于商。 三.青铜时代 ⒈司母戊鼎(B)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表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甲骨文(B)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单元核心概念: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 周朝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 封邦建国制(B) ⒈ 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⒉ 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⒊ 影响: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三.礼乐制度(B)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 东周的建立(A)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二、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生产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2、社会政治领域:各国当政者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三. 百家争鸣(C)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 2.诸子百家 ⑴ 儒家 ① 创始人: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 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⑵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⑶ 道家:春秋时期,代表人物: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对财富权力的追逐,具有对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转化的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B)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废除世卿世禄、建县制和什伍连坐。 影响: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3、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内容: (1)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嬴政自称“始皇帝”。(2)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3)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3.巩固中央集权的 ⑴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⑵ 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⑶ 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 ⑷ 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⑸ 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4.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 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C) (1)秦朝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和严酷的刑律。 (2)秦朝统治者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3)秦朝统治者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亡。 二. 秦末农民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三. 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单元核心概念: 汉承秦制,革除前朝弊政,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加强集权,外御强敌,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 汉承秦制(B) 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但是,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文景之治(B)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B) ⒈ 政治上 (1)实行内外朝制: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使”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⒉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⑴ 手段: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建太学,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注重改正朔,易服色等礼仪制度,实质是“儒表法里”。 ⑵ 影响:儒学成为“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为儒学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3. 军事上: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柔道”政策和作用(B) 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内容)(1)他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并先后9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2)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3)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减轻农民负担。(4)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 作用·影响: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衰败: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A)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不少豪强拥有大庄园,拥有“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并把持地方舆论。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 割据和分立 一.三国鼎立(A) 1.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权、刘备。军事是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孙刘联军运用火攻打败曹操。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B) ⒈ 北方人口南移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⒉ 区域经济的发展 (1) 曹魏:诸葛亮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军屯、民屯),大力发展农业;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还致力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2) 孙吴: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使“山越”人与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南朝与北朝(A)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 东魏→北齐 魏 ↘ ↗五胡十六国 →北朝(北魏 ↓ 蜀 → 西晋 ↘ 西魏 →北周 —→ 隋 吴 ↗ ↘东晋 ——→南朝(宋 → 齐 → 梁 → 陈) ↗ 二. 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C) ⒈ 背景: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收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⒉ 内容: (1)政治: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全面推行汉化:迁都洛阳。 (2)经济: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4)风俗习惯: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姓为汉族单姓;促进胡汉通婚。 3.影响: 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单元核心概念: 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古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隋朝的建立(A)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2.唐朝的建立(A)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3.三省六部制(C) (1)内容: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时继承和发展。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2)影响: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严格执行该制度,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三.科举制(B) 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授爵制;汉朝:推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⒉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是明经、进士两科。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科举制,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地方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C) ⒈ 概念: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号贞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⒉ 内容: (1)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2)广招贤才,知人善用。 (3)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典型代表:唐蕃关系。将文成公主嫁给土蕃君主松赞干布) 二.开元盛世(A) 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713-741)。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三.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天宝年间),朝廷政治日益败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B) 1、范围: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2、开通:西汉张骞 3、全盛:唐朝(原因:唐朝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对外的开放、疆域的辽阔、国力的强盛),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 4、文明交流: (1)中国输往西方:丝绸、纸张、瓷器、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 (2)西方输往中国: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 5、人员往来: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贾、僧侣、使节,尤其是粟特人。 6、安全保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7、意义: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朝鲜、日本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丝绸之路东段终点的唐都长安,作为东西交通的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丝绸之路使唐文化对中亚、西亚文化的吸收、融合,内涵非常丰富,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8、国际大都会长安: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二、东亚文化圈(A) 1.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包括留学生和学问僧,吸收融合唐文化,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和渗透了儒家思想的社会风俗、伦理规范等。 2.东亚文化圈: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册 第五单
/
本文档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