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河南偃师商城第_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河南偃师商城第_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2012-02-01 20页 pdf 3M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3669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南偃师商城第_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华夏考古 � � 刃 年第 � 期 河南堰师商城第 �� 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王 学 荣 �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 , 北 京 ��� ��� 关键词 � 僵 师商城 第 � 号建筑群 布局 年代 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偃师商城第_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华夏考古 � � 刃 年第 � 期 河南堰师商城第 �� 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王 学 荣 �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 , 北 京 ��� ��� 关键词 � 僵 师商城 第 � 号建筑群 布局 年代 性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哪��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罗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堰师商城第 � 号建筑群遗址是堰师 商城发现以来 , 继 �� 年代第 工号建 筑群遗 址第四号和第五号宫殿基 址大规 模发 掘之 后 , 又一次大规模 、 连续 性发 掘 , 影 响较 大 , 意义深远 , 成果丰硕 � 。 有关对第 �� 号 建筑群 遗址及具 体大型建筑基 址遗迹 的解 释 , 参加该项工作 的同志还有 一些 不同认 识 。 本人有幸参加了该项工作的全过程 , 想 试通过本文阐述 自己的拙见 , 不周之处 , 望 诸先生和 同仁们指正 。 一 、 概况 惬师商城第 � 号建筑群遗址位于僵师商 城内西南隅 。 �图一 � �� �� 年春 , 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在配 合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堰师商城 , 经初步勘 探 , 于城内南部发现 �处建筑群遗址 , 居 中 的编号为第 工号 , 第 班号建筑群遗址位于其 东北 , 第 �� 号建筑群遗址位于其 西南 � 。 原 《简报》� 认为 , 第 ��号建筑群遗址由南 北 两 之之畴畴护护护””矍�。�减飞飞 图一 僵师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考古 文物研 究 大块夯 土基址组成 , 两 者相距约 �� 米 。 北 组基址南北 长约 � �� 米 , 东 西宽 约 �� 米 � 南组基址南北长约 �� 米 , 东西 宽约 �� 米 � 夯土厚度约 � � �� 米 。 �� �� 年秋 , 中国 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正式组建考古所河南第二 工作队 �即堰师商城队� 对堰师商城进行专 门发掘研究 。 通过进一步细密复查 , 可知第 �� 号建筑群遗址主体由排列整齐 的夯土基址 组成 , 其外围是宽 � 米左右的围墙 , 实为 自 成一 体的 小城 , 编 号 为 ��� � 。 原 《简报》 认为的第 �� 号建筑群遗址北组基址在小城外 的北部 , 南组基址为小城内北部基址 中位置 大致居中的数组 。 因而重新确认 的第 � 号建 筑群遗址实则不包括原 《简报》所称的北组 基址 。 �� �� 年 冬季 , 笔者在 发掘第 � 号 建 筑群遗址的间隙 , 带队在小城北部及其以北 钻探 , 又进一步确认了第 � 号建筑群遗址北 部围墙及原北组 的位置 , 证 明 �� � 年秋 季 对该遗址的复查结果是正确的 。 同时 , 还大 体了解了第 �� 号建筑群遗址内成组成排的夯 土基址之总体状况 。 第 �� 号建筑群遗址实则是一处被围墙包 裹的特大 形 院落 , 整 体 布局 大 致 为 方 形 , 长 、 宽各 ��� 多米 , 围墙 内诸大型排 房式建 筑夯土基址整齐排列 。 西围墙紧靠商城西城 墙 , 南围墙距商城南城墙 约 � 米左 右 , 东 北距 “ 宫殿区 ” �即原 《简报》所称 的第 工 号建筑群遗址 � 不足 ��� 米 。 目前 , 该遗址 大部分已被塔庄村民宅所压 , 仅剩下北部不 足百米 �南北向 �。 ��� � 年秋 至 ���� 年春 , 为配合 塔庄村 民宅规划 , 对第 � 号建筑群遗址分两次进行 了大规模发掘 。 发掘区位于 遗址 的东北部 , 总面积达 �� �� 平方米 , 发掘出商代大 型建 筑夯土基址共 巧 座 , 其 中发掘完 整的有 � 座 � 同时发掘 出遗址 的东 围墙一段 , 长 约 �� 米 � 发掘出 � 座商代墓葬 , �� 个商代 灰 坑 , � 处早期遗迹 , 以及一批晚期遗存 。 由 于遗址被废弃后遭到后水不断的严重 破坏 , 给我们重新认识其原貌带来极大困难 。 二 、 单体建筑 第 且号建筑群遗址中的诸大型建筑夯土 基址皆为长方形 , 南北向窄长 , 方 向南略偏 西 。 除部分建筑保留有上 、 中 、 下叠压 的三 层建筑遗迹 以外 , 大部分仅残存有两层建筑 遗迹 。 下面我们综合 巧 座 基址的发掘状 况 , 试就每层建筑的特征进行 。 �一 � 下层建筑 为了更全面 、 准确地了解下层建筑的特 征 , �� 座建筑基址 中 , 我们采取不同方法 , 在不同地点选择 � 座建筑使其下层基址完全 暴露出来 。 这 � 座建筑下层基址的布局和特 征基本一致 。 残存 的下层基址台基全部仅剩 下 �� 厘米高左右 , 约有一个 夯层 厚 , 并且 该夯层 皆为台基的底层夯土 。 �注 � 我们将 基址分为台基和 基槽两部分 , 高出地面的部 分为台基 , 在地 表 以 下 的部 分为 基槽 � 以 �� � �� 为例 , 基槽 为一 长方形斗状大坑 , 底 部平坦 , 坑 口南北长 �� � � 米 , 东西宽 � 米 , 槽深 � � � 米 一 � � � 米 � 台基和 基槽相 比 , 东 、 西两侧 各 内收 � �� 米 一 � � �� 米 , 南 、 北两 端各 内 收 约 � � � � 米 � 台基 南 北 长 约 �� � �� 米 , 东西宽 � � � 米 。 �图二 � 图三 � 兄�� � 下 层建筑的台基原始高度已失 , 我们不好就此 推断 。 在 紧 挨 台基 的 四 周 发 现 两 排 柱 洞 �穴 � , 外侧一排较大 , 内侧一排较小 , 这无 疑是木骨 墙 的残存 。 大 的柱子应 是墙 的护 柱 , 小 的柱子应是 墙 中的木骨 。 由此 可推 知 , 墙的结构应是以粗大的护柱为依托 , 以 稍小的木柱为主骨 , 结 网成形 , 垛泥 而就 , 由护柱承托屋顶重量 。 �这种工艺直到现在 在一些地方仍可见到 � 由墙的位置 , 可知残 存的台基实则原来的室 内部分 , 其长度和宽 度应是原建筑室内的横跨和进深 , 同时室内 的地面远高出室外 。 《墨子 · 辞过》� “ 古之民 未知有宫室之时 , 就陵阜而居 , 穴而处 , 下 河南僵师商城第 � 号 建筑 群遗址研 究 声声声者热������磷磷薰攀瓤 �����日日日 公公公召召召�����霸霸霸霸奎纲纲纲 、卜�叹�。。。。种卜馋仁曰作�曰伙沁宫 龚, 。 燕 � 。 。 。 沪一一 一、� � � 鸡州介讯巾日献�昨妙门叫介 匆 乞 � �可 于�‘��。 � � 会� 洲� � � ,� 八 。 � �� 甘 � � 八 � 含 二� 。 多之 笔 � � � � � ���只� 一�‘、‘�·���叼。叭�比时哪� �讨少��一.孟-r沽一K。。0一”朝 o飞oo卜8O 色石 热中扮淤.林争曰 :二二二二二二全三止.二0 2米 图二 尺仄阵 下层建筑基址平 面图 G , 明水沟 W K .晚期坑 W G .晚期 沟 JM .近代墓 湿伤民 , … …为宫室之法 , 曰 : 室高 , 足以 辟润湿 · · , , , , ” 由此 , 台式建筑无疑是出于室 内防水和 防潮的构思考虑 。 室内南北纵 向发 现两排较大的柱洞 (穴 ) , 这两排柱洞 (穴) 将室内分为南北纵 向窄长的三部分 , 三部分 的面积相仿 。 对于 这两排柱洞 (穴 ) , 我们 以为有两种可能性 : 一是 室 内隔墙 木骨 残 迹 , 处于该位 置的柱子 同时承托 屋顶 的重 量 , 另还兼作它用 ; 二是室内无隔墙 , 木柱 图三 尺仪H 下层建筑复原构想示意 (剖面简图 ) A . 排水沟 B .檐柱 C .房屋外墙 (木骨泥墙 ) D .室内设施 (架子) E .室 内柱 F .重檐 G .屋顶 H 夯土基础 主要是承托屋顶 的重量 , 同 时还兼作它用 。 在台基的外侧四周约 1 米左右处 , 发现一圈 柱洞 (穴 ) , 从所处 的位置考虑 , 原建筑四 周应有廊 。 由廊柱 、 墙柱 、 室内柱 的位置状 况 , 参考安 阳殷墟 、 二里头遗址 、 湖北黄破 盘龙城遗址 中的大型建筑结构¼ , 以及河北 箕城 台西商 代遗 址 中的房 屋½ , 我们 认 为 陀004 下层建筑的屋顶很可 能是 “人 ” 字形 架构 , 通过 四面坡顶出水的 “ 重檐 四阿式 ” 。 屋顶的重量 主要由室内两排柱子 、 东西两侧 的护墙柱承托 , 墙外四周的廊柱支撑伸 出的 屋檐 , 形成廊 的空 间 , 这样 , 雨水就无法直 接对泥墙和台基造成冲刷伤害 , 从而起到保 护作用 。 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独特的是于 F2 004 下 层建筑室内发现南北向 、 基本平行排列的 6 排柱洞 , 其位于室内两排大柱洞的东 、 西两 侧及东 、 西墙的内侧 , 参考其它基址的发掘 状况 , 我们 以为在建筑的南 、 北两道墙之 内 侧 , 也零星有类似的小柱洞 。 柱洞的直径一 般在 0 .08 米 一 0 . 1 米之间 , 深度一般为 0.05 米 一 0 . 1 米 , 洞与洞 的间距不定 。 墙 内侧 的 柱洞距墙 的距离 为 0.75 米左右 ; 室 内大柱 洞两侧的小柱洞相互距离为 0 .75 米 一 1 米 , 稍窄于前者 。 基于这种现象 , 我们有如下推 断 。 第一 , 室内的这 6 排小柱洞 , 不排除是 木桩 的可能性 。 因为其无槽穴 , 直径小 , 深 考古文物研究 度较浅 , 而且又排列密集 。 我们曾解剖了一 些 , 发现洞 内的填土较松软 , 且较脏 , 柱洞 的剖面以尖锥状不规则形为多 。 第 n 号建筑 群遗址 中所发现的较大柱洞 皆有柱穴 , 柱穴 内填土 稍硬 , 只有柱子痕 迹部分 才土质 松 软; 一般的柱子也多有类似大柱洞 的情况 。 由这些小柱洞 的位置 、 大小 、 深度 、 密度等 等情况推测 , 其应是在台基夯筑完成以后才 被安置的 。 第二 , 这些小柱洞非墙柱或木骨 。 墙 内 侧小柱洞的位置 已经远离墙所在的位置 , 大 柱洞 (穴 ) 两侧 的小柱洞 也分别距 洞 (穴 ) 有一定距离 。 若室内两排大柱洞 (穴 ) 两侧 之小柱洞为墙柱或木骨 , 那么 , 室内的两道 墙至少各有 1 米宽左右 , 这样其几乎 占满 了 室内的所有空 间 , 建筑物本身也就失去了意 义 。 第三 , 这 6 排小柱洞是室内固定陈设遗 迹的残留 。 无论小柱洞 中的原有物是柱子或 是木桩 , 由以上的分析可 知 , 其位置在室内 应基本是 固定 的 , 不能随意搬挪 。 柱子上端 的附属物除柱子本身以外 , 还必须另有一个 支撑点或依托体 。 那么 , 它是什么呢 ? 相对 而言 , 小柱洞 距墙 的距离 以及其距室内大柱 洞的距离皆较近 , 而两排小柱洞间的距离则 较远 , 分别 为 1 米 一 1 . 2 米 、 1 . 3 米 一 1 . 5 米 、 1 . 3 米 一 1 . 7 米 。 若 以每两排 小柱子 为 一组设施的支撑点架设一些设施 , 那么 , 室 内的可活动空 间几乎全无 , 连走 动都非常困 难 。 反之 , 如果 以东西两侧的墙及室 内的两 排大柱子为依托体或支撑点 , 那么室 内就可 以有较为宽松的活动空 间 。 故此 , 我们以为 小柱子上端的附属物是以两外墙和室 内的两 排大柱子为依 托体 , 以 小柱子 为支撑点 架 设 , 坚实的依托体保证设施的牢固 , 支撑点 的 位 置 决 定 设 施 的 使 用 面 积 。 换 言 之 , n 加4 下层建筑的室 内结构 为由依墙和依室 内两排大柱子的两侧 架设可供陈放物 品的 6 列架子组成 。 ( 二) 中层建筑 中层建筑是发掘的重点之一 , 但由于被 破坏得较多 , 不尽人意之处也颇多 。 中层建 筑与下层建筑两层关系的确立和 区分 , 是首 季度发掘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突破 口 和转折 点 。 在发掘的初始 , 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是多 层建筑 , 故而曾被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 困顿一月之久 。 从观念上对建筑遗迹由一层 到两层或多层的认识的转变 , 困顿我们 的难 点迎刃 而解 。 中层建筑建在下层建筑的废墟 之上 , 严格 地说 是建在 下层建 筑 的台基 之 上 , 以下层建筑的台基为基础 , 再在其上夯 筑新 的台基而筑成 。 有的中层建筑台基正坐 落于下层建筑台基的中部 , 四周皆均衡地回 收 50 厘米左右 ; 有 的虽有稍微错位 的现象 , 但 中层建筑 台基 的某一边或某一端与下层建 筑台基相应 的部位基本吻合 , 未发现有过多 相错现象 。 中层建筑台基的方 向仍为南略偏西 , 南 北长 25 米左 右 , 东西 宽 6.25 米 ~ 6 .5 米 , 残存高度为 0 .3 米 一 0 . 5 米 。 从台基 四周发 现 的柱洞 (穴 ) 状况看 , 现存的台基面积基 本被认为是建筑原有室内面积部分 , 惜室 内 原始的地面已荡然无存 , 台基的原始高度不 知 。 ( 图四 ; 图五) 与下层建筑相 比 , 两者 的构造有若 干不同之处 。 第一 , 从 已知 的遗存分析 , 有的中层建 筑台基外侧墙的部分 高度采用 了夯筑之法 。 孔004 中层 建筑 台基 的西侧 , 紧靠 台基 边 缘 , 南北 向发现一宽 0 .1 米 一 0 . 2 米 的夯土 带 , 长度与台基相同 , 土质呈黑褐色 , 与 中 层建筑的台基颜色迥然不同 。 解剖结果表明 其原为一夯土墙的残存部分 。 残墙的下部较 中层建筑台基底层深 , 它打破残存 的下层建 筑夯土台基 , 墙体下宽 0 .4 米 一 0 . 5 米 , ( 残 存的中、 上部被整齐地切削掉 , 这可能与修 筑上层建筑时对残破 的中层建筑台基进行修 整有关) 在残破 的夯土墙 以及墙体被削去的 部位 , 发现一些较小 的柱洞 , 推测这是夯土 河南惬师商城第 n 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北今、、、. 才才壁眯眯____急靡纂念 ___‘‘乓必矛嗯狮霍型霍垂氢涯套叁叁呀呀恢欢{呀炭方粥疚万牙厉万万茸杯夕 ‘ //// 图四 F2 〕M 中层建筑基址平 面图 D D I 一 D D S . 东排带础石往洞 ND I 一 N D2 . 南排带础 石柱洞 X D I 一 X D S . 西排带础石柱洞 W K .晚期坑 W G , 晚期 沟 JM .近 代墓 G 明水沟 墙内的木骨 (柱 )。 另外 , 在清理 兄00 4 中层建筑台基外 的 堆积时 , 于 台基 的西侧南半 部紧靠台基处 , 发现一结构 “ 特异 ” 的堆积 。 它的平面形状 为长方形 , 东西 宽 约 0 .7 米 , 南 北 长约 1 米 , 堆积残存厚度约为 0 .2 米 。 特殊的是其 为夯土质地 , 平面上可被均匀地划分 出南北 图五 FZ仪只 中层 建筑复原构想示意 (剖 面简 图) A .排水沟 B .檐柱 C .房屋外墙 (木骨泥墙) D .室 内设施 (案子 ) E . 石头 F.重檐 G .屋顶 H .夯 土基 础 纵向的 6 个窄长条 。 起始我们以为它是房屋 的台阶踏步残迹而予 以保留 , 后来在台基西 侧靠北 , 紧靠台基部位又零星发现一些夯土 条带状堆积 , 其残存状况远不如前者 。 随着 对台基外边缘西侧不同颜色夯土的划分 、 解 剖和夯土墙体的确认 , 我们判定台基西侧北 部紧靠 台基 的零星条带状夯土堆积和台基南 部原先所认为的 “ 台阶 ” 都是台基西侧夯土 墙 的倒塌堆积 。 程00 4 中层建筑的南 、 北 、 东三面外墙 的作法是否也类似于其西墙? 对此 , 由于中 层建筑被破坏太甚 , 遗迹保存很差 , 所 以我 们还不能较准确地 回答 , 但可肯定的是我们 在台基 四周除西侧 以外 , 其它三面未发现有 夯土墙体的残迹 。 其它基址相应 的中层建筑 也未发现有类似 F2 004 基址 中层建筑西墙的 特征 , 其原本是否和 几004 基址 中层建筑一 样或相似 , 就 目前掌握的 , 我们也难以 得出准确 的答案 。 第二 , 承重和护墙柱经过严格的布 置 。 在中层建筑台基的边缘 , 有的是跨 台基 的边缘 , 发现排列整齐的柱洞 , 和众多 的建 筑综合 比较可知 , 每个单体中层建筑原应有 这类柱洞至少 20 个 。 台基的东 、 西两侧南 北纵墙之内侧 , 这类柱洞的设置很严格 。 每 边 (加上两端角柱 ) 有 8 个柱洞 , 其中顶端 第一个到第二个之间距 和第七个到第八个之 间距 皆为 2.5 米 , 其它诸洞 的间距为 3 .7 米 考古文物研究 一 3 . 8 米 。 在 台基的南 、 北两墙 内侧 , 至少 每边有 2 个这类 柱洞 , 有 的甚 至发 现有 4/i、 , 主要分布在室内墙槽 的端头或端头的两 侧部位 。 另外 , 这类 柱洞 绝大多数 比较深 , 槽穴较大 , 槽穴底部平置有柱础石 , 以现存 台基面 为准 , 一般础石 的埋置深度为 0.8 米 一 0 . 9 米 , 柱 子 直 径 为 0 .12 米 一 0 . 巧 米 。 参考 《考工记 · 匠 人》 “ 殷 人 , 堂修 三尺 ” , 我们推断 中层建 筑 台基 的高度不 会超 过 1 米 。 这类柱子紧挨夯土墙 , 有的 柱子痕迹甚 至嵌人墙体 , 它们应是护墙柱 ; 由柱子底部 垫有较大 的础 石 , 柱子下 部埋置 较深等 现 象 , 推断其可能又为屋顶 的承重柱 。 第三 , 室内设置案类设施 。 中层建筑的 室内 , 皆发现有南北纵 向平行排列的两道墙 槽 , 该槽将室内分为南北纵 向的三部分 。 一 般两边部分东西宽 皆为 1.7 米 一 1 . 9 米 , 中 间部分宽约 2 米左右 。 墙槽的两端皆与台基 齐平 , 宽度一般为 0 .4 米左右 , 深 0 .3 米 - 0.4 米 , 底部至下层建筑夯土台基残 面无挖 破现象 , 槽的横截面为 圆角方形或 圆弧状 。 我们有如下理 由认为其可 能是室内的案类设 施遗迹 。 其一 , 该墙非室 内承托屋顶的墙体 。 为 弄清这个 问题 , 我们曾对 4 座建筑的中层墙 槽及夯土 台基部分进行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 面 的近似切 片式 的解剖 和 清理 , 未发现 土 质 、 土色有异常现象 , 也就是说 , 未发现可 以栽立柱子的柱洞或柱穴 。 虽然说该墙槽恰 好分别位 于下 层建筑 台基 室 内两 排大柱 洞 (穴 ) 的位置 上部 , 但墙槽 内的填土和柱洞 (穴) 内的填土截然不同 , 前者为浅红黄色 土 , 土质细软 , 后者为浅灰色土 , 土 中夹杂 夯土碎块 , 硬度 明显较前者大 。 另一方面 , 墙槽直接打破 中层建筑台基 , 且墙槽 的深度 仅同中层建筑台基厚度等同 , 而对下层建筑 的台基面没有打破现象 。 其二 , 该墙槽 内土 质细 腻 , 纯净 , 较 软 , 硬度远比 台基的夯土小 。 同时 , 槽内的 土质较单纯 , 也决没经过夯打 。 其三 , 中层建筑的屋顶之重量由台基四 周的大柱子承托 。 中层建筑对屋顶重量承托 的设计一改下层建筑由室内大柱和外墙护柱 为支撑点承托的构思 , 而改用直接由外墙护 柱承托 的方法 。 这 由台基四周设计周密 、 精 确 , 下部平垫础石的柱子洞 (穴 ) 之结构可 反映出 。 柱穴底部平置础石 , 显然以该处柱 子承重份量较重为第一考虑 。 再者在中层建 筑修筑的时期 , 僵师商城 已延用了多年 , 商 人的势力无 疑壮 大并 已牢 固地在此 扎稳脚 根 , 其权 势足 以掠夺 长度为 7 米左右 的木 材 。 同时 , 从 新石器 时代 至商代 的几千 年 里 , 洛 阳地 区 气候 温暖湿 润 , 长期 比较稳 定¾ , 商 城 北侧 的 邝 山植 被 茂 密 , 郁 郁 葱 葱 , 也足 以提供如此高大的木材 。 ( 唐代文 献中记载 , 至唐代时 , 邝 山的植被仍很好) 其 四 , 在墙槽的两侧 , 发现一些垂直镶 嵌在土 中的石片 , 大小形状不一 。 石片一面 紧贴着 台基夯土 , 一面紧贴墙槽填土 , 这种 状况尤以 F2 008 和 兄00 9 最为 明显 , 说明在 原始的墙槽两侧 , 应包嵌有石片 。 这也说 明 在相当于 中层建筑时期 , 商人还未熟练掌握 窄小承重墙体 的夯筑工艺 , 为节约和充分利 用室内空 间 , 保持上 、 下通风 , ‘在室内挖槽 后再填充土料 , 然后 , 上部用石片镶嵌 、 包 裹 以维持墙体 的高度 。 用 石片包裹 后 的墙 体 , 一方面外形整齐 、 美观和 洁净 , 不易老 化坍塌 , 也保 持 了两 墙间 的通畅 ; 另一方 面 , 墙体之中加人石料 , 从而增强了该墙体 的承重能力 。 墙体的高度依靠所镶嵌的石片 之高度来保持 。 以当时人们所掌握的有 限的 石料对接 和焊接技 术 , 再 结合各 种迹象判 断 , 这种外用石片包嵌 的墙体 当不会太高 。 参考下层建筑的结构以及中层建筑整体布局 和 单体建筑 的结构 , 我们推测室 内两道墙体 应是中层建筑室内的案类遗迹之支体 , 在墙 体之上原 应东 西 向横铺 木料 , 木料之上 陈 (或堆) 放物品 。 河南僵师 商城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OO叫叫川!竺洲0000 丁{wK 一K、Ž产W、汁气@ 一z价/卜叹”一夕?卜W”|J短ŽŽ从伟 O一OO 邵1一K”rl.1认!‘片曰、 吐..丢毛 : ,J尹 长W ....‘口. .几.‘吸1. 排除室 内存在屋 顶梁架 支撑点 的可 能 性 , 那么 中层建筑 的屋顶结构又是怎样 呢? 在 中层建筑台基边缘外侧 1 , 4 米 一 1 . 5 米的 地方 , 发现一周柱洞 , 推测这些位置可能原 本应置有檐柱 , 房屋 的墙外 四周应有 回廊 。 从这种角度考 虑 , 我们仍 不能排 除房顶 为 “ 人 ” 字形四面顶坡出水的 “ 四阿式 ” 结构 。 ( 三)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发现得较少 , 除个别建筑外 , 多数建筑仅只发现零星的遗迹 。 同时 , 上层 建筑保存得更差 , 几乎被破坏殆 尽 。 几005 (图六 ; 图七 ) 算是这些残迹 中保存最好的 。 夯筑基址坐落于经整治后的中层建筑 台基之 上 , 其面积稍小于中层建筑 , 方 向与中层建 筑相仿 。 南北 长 24 .9 米 , 东西 宽 6 .7 米 - 6 .75 米 , 残存 的 台基高度仅 剩下 0.1 米 - 0.2 米 , 即新夯筑部分最厚 的地 方被破坏得 仅剩下有两个夯土层厚 。 在台基 的四周发现 有众 多柱洞 (穴 ) , 直径 一般 为 0.25 米 - 0.5 米不等 , 这些柱洞 (穴 ) 分 有明显柱子 痕迹 和 无 明显 柱 子 痕 迹 两 类 , 两 类 柱 洞 (穴 ) 交替 出现 。 依柱子痕迹判断 , 柱子的 直径一 般为 0.14 米 一 0 . 18 米 , 柱 洞 (穴 ) 内皆无础石 。 依据这种状况 , 我们推测前者 应为墙的主骨 , 并且承托屋顶 的重量 ; 后者 为墙 中的夹柱 , 墙体 为木 骨泥墙 。 由此 可 知 , 现存台基的面积理应是原上层建筑的室 内部分 。 室 内柱发现于台基的中部 , 南北 向 呈 “ 一 ” 字排列 , 应设置有柱子 6 个 , 有 明 显的柱穴 , 柱穴大致呈 圆形 , 直径 0 .35 米 一 0 . 5 米 , 残存深度 0 .32 米 一 0 . 5 米 , 由柱 子痕迹判断原柱子的直径 约为 0 .2 米 , 埋置 的残存深度为 0.4 米左右 。 这一排柱子设置 考究 , 南 、 北两头的柱子距离台基的南 、 北 两边缘分别为 3 米和 2 .8 米 , 其余 的间距在 3.5 米 一 3 . 6 米之 间 。 从 这些 柱 子 的位置 、 直径大小 、 埋置的深浅来分析 , 它们应是室 内的梁柱 , 即屋顶 的承重柱 。 据此我们大体 可推测 兄005 上层建筑 的屋顶也应是 “人 ” 瞥:厂腐分妙月 K 万石 已 巴 0 粉 2 米 图六 咫加5 上层建筑基址平 面图 w K .晚期坑 w G .晚期沟 JM , 近代墓 字形 四 面 坡 顶 出 水 的 “ 四 阿 式 ” 结 构 。 FZ oo s 上层建筑 的墙外 四面路土之上 , 暂没 有发现可能是檐柱遗迹的遗存 , 但与其相邻 的属于 兄00 4 上层建筑时期的路土层上 , 则 发现排列较为规整 的柱洞 (穴 ) , 其填土 中 夹杂大量的料僵石粒 。 由 儿加4 上层建筑路 考古文物研究 {{{ ccc 口口, 」留二二二二 图七 几叨5 上层建筑复原构想示意 (剖面简 图) A .排水沟 B .檐柱 C .房屋外墙 (木骨泥墙 ) D .室内设施 (架子 ) E . 室 内设施 (案子 ) F .室 内柱 C .重搪 H .屋顶 I, 夯土基础 土上的柱洞 , 可 以推知 F’2 005 上层建筑时期 路土上也应有柱洞 , 即 几005 上层建筑 的四 周同样有 回廊 。 和 下 层 建 筑 及 中 层 建 筑 相 同 的 是 , 咫加5 上层 建筑 室 内 台面靠 近 四 周墙 的部 位 , 发现一 些小 的圆形柱 洞 , 基本 成排 分 布 , 距离 台基边缘约 0 .35 米 , 相互 间距在 0.朽 米 一 0 . 55 米之 间 , 小洞的直径一 般为 0.1 米 一 0 . 1 2 米 , 深 0 , 2 米 一 0 . 2 5 米 , 内填 灰黄色虚土 。 在室内中部发现两道南北纵 向 平行的墙槽 , 将整个 台基分成三部分 , 中间 部分东西 宽 1.9 米 一 2 米 , 两 边部 分各 宽 1.7 米 一 2 米 , 墙槽 的南北两端 基本和 台基 齐平 , 槽 内填灰白色碎夯土 , 杂少量红褐色 土 , 未经夯打 , 残存 的槽底宽 0 .45 米左右 , 保存最深处仅 0.25 米 。 参考下 层和 中层建 筑的结构特征 , 我们以为 几00 5 上层建筑的 室内除具有类似中层建筑低矮的案类遗迹以 外 , 还同时具有类似下层建筑室内沿墙 内侧 架设设施之特征 。 ( 四) 建筑工艺 这里所要谈的建筑工艺 , 主要是指建筑 基址 的夯筑工艺 、 墙的加工工艺 、 室内设计 布局及施夯所用工具等 。 1 . 房屋的建造及其工艺程序 (l) 下层建筑主要建于原生土之上 , 夯 筑基址所用之土的主要成份为原生土 。 基址 的夯筑程序为 : a. 按照事先设计好 的 , 在指定 的地点 , 按照严格的长 、 宽尺寸 , 遵 照规定 的方向挖掘一长方形斗状大坑 (槽 ) , 坑 (槽 ) 的深度一概统一为 1.1 米 一 1 .2 米 。 b . 在 挖成 的坑 (槽 ) 底部 直接 遍施 底 夯 , 使底 部坚硬 , 不至下 陷 。 。 . 逐层均匀 地铺 垫土 , 逐层施夯 。 所铺垫的土主要是开挖坑 (槽) 时挖 出的土 。 对铺垫土的厚度也有一 定 的要 求 , 经 夯 打 而 成 的铺 垫 层 每 层 厚 0.12 米 一 0 . 16 米 。 由于 夯 打不 透 的缘 由 , 我们发现每一铺垫层可划分 出薄厚基本相同 的两小 层 , 上 面一层 即施夯 面 , 土呈 浅青 色 , 硬度极高 , 密度大 , 表面夯窝密集 , 从 剖面观察 , 夯窝的层层弧度很明显 ; 下面一 层土为带褐 色斑 土块 的浅黄 色土 , 沙性较 大 , 硬度远 较上面一层 小 。 d . 通 过 c 道 工 序后 , 坑 (槽 ) 被 从底 部夯 至与地 面持 平 时 , 按设计规定 , 将铺垫层 的面积缩小一定 范围 , 主要集中于基址的中部 , 仍逐层铺垫 逐层夯打至设计的高度 , 然后 , 再按设计尺 寸大小之要求来修整台基 四边 , 通过切削的 方法一方面规整台基 的平面形状 , 另一方面 使台基的四边缘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整 齐划 一 。 e . 在 台基 的 四 周挖 坑 (穴 ) , 立 柱 , 筑墙 ; 埋置室 内柱和檐 柱 ; 搭造屋 顶 。 f . 架设室内设施 , 平整基址周围的路面 。 ( 2) 中层建筑坐落于下层建筑的废墟之 上 , 其建造程 序为 : a. 修整残 破 的下 层建 筑基址 , 使其保 留有一 个经夯 打过 的铺垫 层 。 ( 我们推测这是为使新夯筑基址部分的 定位准确考虑 ) b .夯筑 台基至设定 的高度 , 然后在台基 的四周边缘按照严格的设计要求 挖柱坑 (穴 ) , 置础石 , 立柱 后施 夯填 实 。 。 , 修 整台基 的四 边 , 将其切 削整齐 , 紧贴 台基边缘开挖 “浅槽 ” 并安置木骨后 , 逐层 铺垫逐层夯打以修造墙体 。 ( 估计墙体 的下 半部分是经过夯筑而成 的 , 上半部分可能为 木骨墙 。 因为从墙体下部夯筑部分的状况及 墙的宽度推断 , 此种方式不能足以使夯土墙 体维持一定的高度 。 另外 , 我们之所 以推测 河南惬师商城第 n 号建筑群遗址研究 是先埋柱 , 后修整台基四边 , 然后夯筑墙体 的理 由是 : 在发掘过程中 , 我们发现几乎所 有住子的痕迹都嵌人夯土墙内一部分 , 而未 发现柱穴挖破墙体 的痕迹 ) d . 修治 室内的 矮墙 , 埋置檐柱 , 搭建 屋顶 。 e . 完善室 内 设施 , 修整室外路面 。 ( 3 ) 上层建筑建造于废弃后的中层建筑 之上 , 对中层建筑的废墟进行修整后重新夯 筑加高 , 其建造程序和下 、 中层建筑大同小 异 。 2 . 夯筑工艺及工具 (1) 上 、 中 、 下三层建筑基址 的夯土土 质 , 以下层建筑最硬 , 质量最好 , 故而观察 得较为细致 。 下层建筑的夯层平面上布满大 小不等的夯窝 , 经过仔细观察 , 这些夯窝可 大致划分为大 、 中 、 小三种 , 皆圆形 。 夯窝 的数量 , 以小夯窝占绝对多数 。 平 、 剖面显 示 , 大 、 中 、 小三种夯窝的直径大致分别为 0.15 米 、 0 . 1 米 、 0 . 0 5 米 一 0 . 0 6 米 , 夯窝的 深度一般在 0.05 米 一 0 .08 米之间 , 往往大 夯窝的深度较深 。 剖面显示 , 较大的夯窝剖 面为圆弧状 , 周围的土质硬度和密度远远不 如小夯窝周 围的高 。 小夯窝 的剖面呈 尖锥 状 , 夯窝周围的土质硬度和密度极高 , 而且 被夯打过的土呈现出 “爆炸式 ” 一层层向外 扩张 , 有的可明显看出有五六层 (圈 ); 平 面则显示出为多个同心 圆圈 。 由夯窝的痕迹 判断 , 较大的夯窝可能系一种顶端较尖圆的 单个粗状物 打砸 所致 , 这类 物 品或许是木 棒 , 抑或卵石 ; 小夯窝极可能是经削尖 的棍 棒负重后所捣而致 。 这类小棍棒有单根 的 , 也有错乱的现象 。 笔者曾对一群小夯窝进行 过清点 , 发现其竟然多达 16 个 , 这 16 个小 夯窝密集排列 , 相互紧凑 , 无错乱痕迹 。 由 此可以推测 , 夯打形成这群小夯窝的工具至 少是 由 16 根尖状棍棒捆绑 而成 。 小夯窝周 围形成的层层同心 圆圈 , 极可能是工具在同 一地点多次重复夯打所致 , 每夯打一次形成 一个同心圆圈 。 由此足见夯筑水平之高 , 技 术之娴熟 。 另外 , 在 Fl oo Z 下层建筑解剖沟 南壁上 , 发现一串共 8个夯窝 , 一个连一个 地 出现 , 无重复叠压和扰乱现象 , 这也同样 说明当时存 在着 一种 “ 集群状 ” 的夯筑 工 具 。 ( 2) 中层建筑基址的夯打质量远不如下 层建筑 , 这恐怕与中层建筑台基夯筑时所用 的土料与下层建筑基址不同有关 。 其一 , 中 层建筑 台基 的土质为红褐色粘土 , 干燥后硬 度极大 , 这种粘土在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中没 有发现 , 可能取 自其它地点 。 其二 , 从夯土 中夹杂有夯土渣分析 , 我们以为其取土地点 原来也应有夯土建筑 , 即取来的部分土本身 就已被夯打过 。 这种 已被夯打过 的土硬度较 大 , 颗粒较多 , 而且也较为松散 。 从剖面观 察 , 中层建筑台基夯土水平层状较明显 , 而 夯窝则不 明显 , 估计建筑时施夯所用工具为 一种接触面 比较大的器物 。 当然我们也不排 除是用一种较大的石块 , 由多人抬起施打铺 垫土所致 , 因 为这 种工具 和 早期 的工具 比 较 , 其使用和做工效率更高 。 用较大的石头 作为夯筑基址的夯具 , 由多人抬起来夯打土 层 , 这种夯具及其使用方式 目前在 中原及北 方广大地区仍较普遍存在 。 ( 3) 咫00 5 上层建 筑基址是用一种 灰 白 色粘土夯筑而成 , 土内掺杂有大量 的料僵石 碎粒 , 经过夯打后 , 其硬度 和密度都极高 。 其夯筑方法 与夯筑所用 工具类似 于下层建 筑 。 三 、 第 且号建筑群遗址的布局 (一 ) 围墙 第 n 号建筑群遗址诸大型建筑基址群的 外 围 , 有一 周建造 十分 规整 、 考 究 的 “ 围 墙 ” 状遗 迹 , 但 残存状 况较 差 。 从发 掘可 知 , 残存的墙体可分上 、 下两层 , 即不同时 期两次修筑的残迹 。 上层围墙坐落于下层围墙之上 , 以原有 考古 文物研究 残围墙为基础 , 经修整 , 部分地方又重新铺 垫 、 夯实之后 , 再重新夯筑加高而成 。 墙体 沿基槽走 向 , 建 于基槽 的 中间部位 , 宽约 2 .2 米 , 残存 高约 0.3 米 。 墙体两侧各有一 斜坡状附属堆积 , 紧贴墙体根部 , 土质较墙 体部位松散 , 残存 部 分宽 0 .4 米 一 0 . 6 米 , 厚 0 .1 米 一 0 . 35 米 。 在墙体中部 , 发现两排 依墙体走势排列的圆形柱洞 , 柱子痕迹直径 0.巧 米 一 0 . 2 米 。 其相互位置平行 , 排列工 整 , 两两对应出现 , 如以不同排 中相互对应 的两个柱洞 为 一组 , 两洞 间距 为 0 .7 米 - 0.8 米 (以柱洞中心为准心计); 同一排中 , 洞 与洞 的间距为 1.5 米 一 1 . 55 米 。 解剖后我 们得知这些柱洞原本有柱穴 , 柱穴开 口 于墙 体之 下 , 打破墙基 , 即在 墙基 工程完 成 以 后 , 于墙基 中部按设计要求开挖柱穴 , 埋置 柱子并且夯实柱穴 , 柱子埋置的深度一般为 0.7 米 一 O , 8 米 , 在夯筑墙体 的过程 中 , 柱 子被紧紧地夹在夯土之内 。 柱穴平面一般 为 圆形 , 直 径 为 0 .45 米 一 0 . 5 米 , 深 约 0 .8 米 , 剖面 多为长方形和倒置三角形 , 柱穴底 部无柱础石 。 下层 围墙 仅剩墙 基部 分 , 墙 体状 况不 清。 墙基直接建于原生土之上 , 在原生地表 按规划和设计要求开挖沟槽 , 沟槽的横截面 为倒置梯形 , 沟壁平整 , 沟底平坦 , 沟 口宽 约 3 .3 米左右 , 深 1.1 米左右 。 与大型房屋 建筑的基础部分类同 , 在施完底夯后 , 由槽 底逐层铺垫 , 层层夯实至与沟槽持平 , 夯层 厚度一般为 0 .08 米 一 0 .09 米 。 靠基槽两边 , 上层 围墙附属堆积下部 发现两排 圆形 (柱) 洞 , 间距约 2.4 米 , 同排 (柱 ) 洞 间距 0.5 米 一 1 . 2 米 , 多数 (柱 ) 洞直径较小 , 大的 (柱 ) 洞直径 0.3 米 一 O , 35 米 , 没有发现 明 显柱子灰痕 , 洞 内填散夯土 。 下层围墙和上层围墙的土质 、 土色截然 不同 。 下层围墙的土呈黄褐色 , 泛青 , 土质 细密 , 夯打十分坚硬 , 夯层 明显 , 夯窝小而 密集; 上层围墙土色呈红褐色 , 土质远较下 层围墙土 软 , 夯层 不甚规 整 , 夯 窝不太 明 显 。 与其它建筑相 比 , 下层围墙的夯筑特征 类似于 围墙 内大型 建筑夯 土基址 的下层 建 筑 , 上层围墙 的特征则与围墙 内大型建筑的 中层建筑工艺类同 。 观察 出土物 , 在下层围 墙夯土 中未发现有晚于相 当郑州二里冈下层 时期 的陶片 。 综合上 、 下层围墙的土质 、 土 色 、 夯筑工艺及出土物 , 再参考整个第 11 号 建筑群遗址的总体布局 , 我们推测下层 围墙 的建筑和使用年代应与遗址内诸大型 建筑基 址的下 层基址的年代一致 ; 上层围墙的建筑 和使用年代应与遗址 内诸大型建筑基址的中 层基址的年代相当 。 关于这段 围墙 的性质 , 有人认 为是廊 , 具有 围廊性质 , 理 由是上层围墙中部发现有 排列较规整的柱洞 。 实则不然 。 我们认为围 墙上层建筑 中部的柱子是 围墙 中的木骨 , 构 思出 自木 骨泥墙 之设想 。 木骨泥 墙 中柱子 (木骨 ) 设置的 目的 之一 , 在于 支撑墙体使 其能够立起 , 一方面使墙体牢固 、 坚实 、 不 致倒 塌或倾斜 ; 另一方 面 , 借助 于木 骨支 撑 , 墙体的制作才得以在收分很小 的情况下 保持一定的高度 。 堰师商城的城墙 由于地基 宽大 、 坚实 , 按一定 的收分足以修筑高大的 墙体 以达到隔离和 防御 目的 ; 而城 内小型墙 体则无宽大的基础 , 在这种情况下 , 既想使 围墙达 到一定 高度 , 具备 隔离和 安全的作 用 , 又要具有坚 固的性能 , 故此产生了这种 集城墙夯筑技术与木骨墙垒架技术为一体的 “ 复合形 ” 墙体 。 在墙基工程完成之后 , 按 设计 要求 , 在墙基 中部挖坑 埋柱 , 填 土夯 实 。 柱子分两排并行 , 排与排间的柱子相互 对应而形 成若 干组 , 以增 强稳定性和牢 固 度 。 墙体两侧的附属堆积是否为版筑 留下的 遗迹 , 作用是否类似郑州商城主体城墙两侧 的斜坡状堆积等 , 对此我们还不好作出肯定 回答 。 然而 , 墙体两侧附属堆积本身就能起 到保护墙体根部 的作用 。 下层围墙中部未发现类似上层围墙 中部 河南僵师商城 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研 究 排状的柱洞 , 但在墙基两侧顺沿着墙基各发 现一排排列不规整的洞 , 这些洞 中未发现明 显柱子痕 迹 。 它们 原本是挖 坑后栽 立 的柱 子? 抑或是镶立的木桩所留遗迹 ? 我们倾向 大多是木桩遗存 。 目前 , 这些小柱洞是否是 夹板筑墙时留下的用以加固夹板用 的木桩残 迹 , 还不能肯定 , 但至少从排列 比较密集这 点观察 , 其本身就具有加固的作用 。 中国 的版筑 技术在新 石器 时代 就 已 发 明 ,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 新近发掘的郑州西 山遗址中发现有经版筑的城墙遗存 , 时代为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 ; 郑州商代城址 的城墙在修筑时同样采用了版筑技术À , 其 时代与堰师商城相去不远 , 而且地域 相近 。 所以 , 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在修筑僵师商城 初始 , 人们已知道或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运 用版筑技术的可能性 。 而在相 当于修筑上层 围墙时期 , 版筑技术早已被商人所熟练掌握 并且广泛地运用于大型建筑工程 , 比如规模 庞大的郑州商城城墙 、 垣 曲商城和湖北盘龙 城Á 等已成功娴熟地运用 了版筑技术 。 上层 围墙夯筑所使用的土料和遗址 中诸大型建筑 夯土基址 中层遗迹所用的土料一样 , 具有粘 度大的特征 , 夯筑时更易成型 , 干燥后亦更 加坚硬 , 这同时也为版筑技术的成功运用创 造了必要条件 。 换个角度 , 从遗址的整体来考虑 , 围墙 内部布满大型 建筑基址 , 诸基址排列有序 , 整齐划一 , 气势肃穆威严 , 显然是一处重地 而非一般处所 。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 无疑 又是重点保卫之所 。 那么 , 对这样一处重要 地点之防卫 , 外 围封闭采取 的不是 深墙 高 垒 , 而是开放度极强 、 讲求华丽式样 、 造型 精巧的廊式建筑 , 显然不能达到隔离和防御 目的 。 ( 二 ) 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 内诸 建筑基址 的排列方式 在发掘的同时我们利用间隙 , 又对第 n 号建筑群遗址进行了复查钻探 , 可以说基本 上掌握 了其内部的布局状况 。 1 . 排列方式 就 已掌握的资料分析 , 第 n 号建筑群遗 址 的围墙范围以内 , 布满排房式建筑 。 已发 掘的 巧 座大型建筑基址 皆至少有两层建筑 遗迹 , 部分 建筑基 址有 明确的三层 建筑遗 迹 。 通过对 12 座基址局部解 剖 , 其 中有 4 座基址完全揭露至下层建筑基址残面 。 我们 了解到下层建筑 诸基址 的设 计构思 基本一 致 , 为四面出廊 , 内架设施 ; 中层建筑均是 四面 出廊 , 内设案类设施 ; 上层建筑整体情 况尚不太清楚 , 仅知 四面 出廊 。 兄00 5 上层 建筑集下层和 中层建筑风格于一身 , 并且有 所创新 , 除 四面 出廊外 , 室内不但有案类设 施 , 而且也发现有架子之类的设施遗迹 , 屋 顶的支撑 点位置 也移 至室 内中部 。 围墙 的 下 、 上层建筑遗迹 , 从布局 、 工艺 、 土质土 色上观察比较 , 应与遗址 内部诸建筑基址 的 下层和 中层相对应 , 分属不同的时间段 , 在 同一时间段 中为相应 的一个整体 。 上层建筑 遗存 由于遭到严重破坏 , 目前只在少数基址 上发现 , 还有个别基址仅发现零星可能属于 上层建筑遗存的现象 。 所以 , 目前还很难肯 定上层建筑整体状况如何 , 在整体上对其和 中层建筑的细微关系也难以全部澄清 , 问题 有待 日后工作 中解决 。 然而根据上层建筑发 现的总体情况 , 我们倾向于认为上层建筑 主 要是通过对部分中层建筑修缮和改造而形成 的遗存 , 这不 同于中层建筑的建造是将原有 的下层建筑全部统一进行翻新重建 , 在上层 建筑建成后 , 有的中层建筑可能仍在使用 。 发掘和 钻探资料相结合 , 针对遗址 内诸 基址整齐而有序的排列特点 , 我们借用数学 函数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 , 在第一 象限内对残存 的诸基址进行了定位编号 (已 经被 民宅完全覆盖的诸基址预置于第二象限 内) , 以东西 向的行为排 , 南北 向的行为列 划分 。 整个遗址围墙范围内有 6 排平行排列 的大型建筑夯土基址 , 每排一字排开 有 16 考古文物研究 座夯土基址 的预置位置 , 这 16 座夯 土基址 呈一直线分布 , 排列极为整齐 , 同排内基址 与基址间的距离 , 排首基址和排尾基址距东 面 、 西面围墙的距离 , 排与排间的距离都十 分接近 。 在下层建筑台基 的四边 , 这种距离 保持在 4.5 米左右 , 中层 5.5 米左右 。 我们 由此可以推算 , 在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围墙范 围内 , 原规划设计有 % 座 大型建筑的预置 位置 。 另外 , 根据发掘状况 , 我们考虑第 11 号 建筑群 遗址诸基址在 总 体结构一 致 的情 况 下 , 局部还有一些细小差异 , 这些是否和建 筑群内诸基址在具体用途上的分区有关? 即 遗址 内是否还有可能再根据更具体 的功用更 进一步划分出一些小 区? 这也是我们今后工 作的重点之一 。 2 . 排水设施及其它 与宫殿 区用石板垒砌 的排水 暗道设施。 不同 , 第 n 号建筑群遗址 内排水设施采用明 道浅沟的简易形式 , 即在每座建筑基址的四 周 , 约略基址与基址 间的中部 , 开挖 0 .8 米 一 1 米宽 , 深 0 .3 米 一 0 . 4 米的小沟 , 将 每 座建筑基址周围的小沟纵横相互贯通 , 形成 “棋盘 ” 状 网络 系统 。 下层建筑使用 的水道 是如此 , 中层建筑如法炮制 , 上层建筑排水 的构想仍源 出于此 。 下层建筑被废弃后 , 相 应地水沟也随之废弃 , 在建造 中层建筑 时 , 于原已废弃且 被基本淤塞的下层水道 之上 , 重新开挖浅沟 , 位 置与贯通方式仍沿 旧 制 。 从 已知状况判断上层建筑使用时期 的水沟状 况仍遵照此方式 。 第 11 号建筑群遗址围墙内排水设施布局 若是如此 , 这里就提出如下问题 : 围墙内的 水是怎样通过排水沟被排到围墙之外? 从哪 JL排 出去? 围墙内是否有渗水 、 蓄水设施 ? 对前一个 问题 , 目前 还不能 准确 地 回 答 。 发掘表明 , 这些排水沟非单个穿过围墙 而通向墙外 , 言外之意 , 我们推测极可能是 在某一或某几个地点汇总后 , 集 中排向围墙 外 , 也不排除在围墙内储蓄下渗的可能性 。 按规律 , 在发 掘区 西 部第二 排建 筑第 10 座建筑基址 (即 Y SJ2 F’2 010) 西边 , 应有 一座类似其它基址 的大型建筑夯土基址 。 但 经过钻探 , 此处非但未有夯土基址 , 相反却 发现一长方形 坑状遗 迹。 。 而在该坑 的南 、 北两个方位 , 分 属第一和第 三排的第 n 号 基址位置处 , 分别发现有大型建筑夯土基址 (编号 分别 为 YSJZF 10 ll 和 Y SJ2 r30 11 ) ; 和 其同一排 的东 、 西两边也发现有大型建筑夯 土 基 址 ( 编 号 分 别 为 Y SJ Z兄010 和 YsJ ZF2 01 2 ) 。 该坑的规模和 方向类似其它基 址下层建筑 台基 , 南北 长约 25 米 , 东 西宽 约 8 米 , 自深 1.2 米 一 1 .4 米 , 内填淤 积 、 沉淀土 。 局部边缘 解剖表 明 , 坑 边缘斜 下 缓 。 为什 么 会有 如此现象? 这个 坑有何 功 用 ? 1992 年郑 州商城东 北部 宫殿 区 附近发 现了被认为是商代 城址 “ 供 水系统 ” 的设 施 , 类似于堰师商城的石砌排水暗道 。 已知 不 同的是 , 在郑州商城连同水道一体 , 发现 了一处时代相当于商文化二里冈上层时期石 板砌 的池 状遗迹 , 水池长 约 100 米 , 宽 20 余米 , 深 2 米 多 , 被认为是 “ 蓄水 ” 设施 。 ( 注 : 僵师商城宫城北部现今发现了 “ 蓄水 池 ” )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 , 至迟在商代早期 , 都城内已 经采用 了人工 凿池 蓄水 的方式 。 。 参照 郑州商城这一发现 , 再具体到僵师商城 第 n 号 建筑群遗址 围墙范 围 内发现 的
/
本文档为【河南偃师商城第_号建筑群遗址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