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肝病知识100问

2012-02-01 28页 doc 123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7953

暂无简介

举报
肝病知识100问肝病知识100问 1 肝脏的解剖部位如何? 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部,分左、右二叶,右叶大,左叶小(部份在腹腔左上部)。一般重约1200~1500克。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肝上界在右侧第5~6肋间。肝的下面有一肝门,是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肝胆管以及淋巴管、神经出入口,在肝下面右侧有一个胆囊。肝脏有一定活动度,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缘,因此,正常时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和剑突下摸到。 2 肝脏有哪些重要功能? ...
肝病知识100问
肝病知识100问 1 肝脏的解剖部位如何? 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部,分左、右二叶,右叶大,左叶小(部份在腹腔左上部)。一般重约1200~1500克。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肝上界在右侧第5~6肋间。肝的下面有一肝门,是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肝胆管以及淋巴管、神经出入口,在肝下面右侧有一个胆囊。肝脏有一定活动度,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缘,因此,正常时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和剑突下摸到。 2 肝脏有哪些重要功能?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站。食物消化后,经肠道里的门静脉进入肝脏,有关营养物质的代谢几乎都需要有肝脏参加。失去了肝脏,生命就不能维持。 肝对糖的贮存、分布和调节起重要作用。食物经分解成为葡萄糖后,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大部分则经肝细胞合成为肝糖元,贮存于肝内。当饥饿、劳动、发热时,肝细胞可将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供人体利用。在机体营养状况好肝糖元贮备丰富时,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全身合成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其中主要是白蛋白,还有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当肝脏损害严重时,血浆白蛋白就会下降,可出现浮肿、腹水。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减少,可引起出血。 肝脏能将衰老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间接胆红质,加工为直接红质,再从胆道排出到肠道,帮助脂肪的消化,肝脏受损,加工间接胆红质和排泄直接胆红质的功能下降,血液中二种胆 红质(称总胆红质)的浓度上升,就会出现黄疸。 脂肪的消化、吸收、利用与肝脏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脂的各种成分是恒定的,靠肝脏来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时也可引起肝脏病变,如脂肪肝。严重肝病胆固醇会明显下降。 肝脏是维生素A、B、C、D、E、K和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场所。 肝脏参与激素代谢过程。正常时,体内的激素含量保持平衡,多余的激素被肝脏破坏。肝脏有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因雌激素破坏灭活发生障碍,体内含量就增加,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如蛛蜘痣,又如醛固酮的抗利尿激素灭活障碍可发生水肿、少尿。 肝脏通过氧化还原、结合等方法把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外来毒物、毒素,包括药物进行解毒处理。肝内还有一种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异物的作用。肝脏通过解毒和吞噬作用来保护人体的健康。 3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以侵犯肝脏为主并导致肝组织发炎、坏死的病毒所引起的。根据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六个型。甲型肝炎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贝类水产品和食具等可引起流行,甲肝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会变成慢性;乙型肝炎危害较甲型肝炎大,易变为慢性,还可导致肝硬化、肝癌;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乙肝相似,主要通过血行传播和母婴传染,感染后成为携带状态和变为慢性的机率与乙肝相似或略高;丁型肝炎病毒只有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才能完成其繁殖周期,感染丁肝病毒后可加重病情或更易致慢性;戊型肝炎也是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病情与甲肝相同,但病死率较甲肝高,尤其是孕妇。庚型肝炎也是经血传染的,多数人认为它可能不致病或 病情较轻,但也有认为可致慢性和导致重症肝炎。最近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TTV,对其致病性尚有争议。此外,其他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埃可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均可引起肝炎,但多有其特征性现,故不包括在本病之内。因此,临床上有时有典型的肝炎表现,但六型肝炎病毒标记化验都阴性的情况是存在的。 4 常用肝功能化验的临床意义如何? 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赞 0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2楼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癌、均可使ALP上升。正常参与值为30一90u/L。 4、γ-谷氨酰转移酶(γ一GT):健康人血清γ-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γ-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为20一30克/L,A/G为1.5-2.5:l。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5 检测血清胆红素有何临床意义?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检查胆红素情况不仅能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尤其对黄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前者是后二者之和。正常范围总胆红素为4~20μmol/L,直接胆红为0~7μmol/L,二者之差即为间接胆红素正常值。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是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Gilbert病的旁路胆红素血症。而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因为同时有摄取、结合、排泄的障碍,因此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但一般直接胆红素升高比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幅度大。                6 出现黄疸是不是一定得了肝炎? 肝脏受损可以引起黄疸,但引起肝脏受损的不仅仅是肝炎一种,其他肝病如肝癌、肝脓肿、药物性肝损等,均可以出现黄疸,而且不是肝脏受损、如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败血症、蚕豆黄(溶血性黄疸),胆道阻塞的胆石症、胰头癌、胆管癌(阻塞性黄疸)等均可出现黄疸。还有一种属于遗传或先天性的黄疸,主要是机体对胆红质的代谢、加工,转运功能不全,而使血中胆红质增加而出现黄疸,有很多类型,统称为体质性黄疸。由此可见,出现黄疸的病很多,不一定是肝炎,要细细。                                    7 单项转氨酶升高是不是就可以诊断为肝炎?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肝、心、肾、胰、肌肉等组织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多,肝细胞受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就从肝细胞中逸出到血中,血中的含量就增加。因此,ALT增加是诊断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非特异。因此除肝脏外,心、肾、胰等脏器受损也可使转氨酶升高;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活动后,孕妇在妊娠后期都可使ALT增高,即使是肝细胞受损,也不一定是肝炎,如药物性肝损、肝脓肿、脂肪肝、肝结核、胆道阻塞等均可引起ALT增高,心肌炎、胰腺炎、胆囊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发热性疾病,如伤寒、肠炎、出血热、流性感冒等均可使ALT增高。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3楼 8 新近开展的一些肝功能项目意义如何? 新近开展的一些肝功能新项目主要有:①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汗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谷丙转氨酶(ALT)等更为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正常值:106(±70)ug/dl;②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贮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正常值<250ng/ml;③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正常值:25-38ng/dl,病愈重,值愈低;④转铁蛋白(TF),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正常参考范围200~400mg/ml。⑤胆汁酸(TBA),是由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正常值为0~10μmol/L。 9 检则甲胎蛋白(AFP)的意义? 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了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一过性升高。因此,对AFP升高要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检查(B超、CT等)进行分析。     10 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 肝脏有炎症破坏,必然伴随纤维组织的增生。同时,机体也不断降解这些纤维组织,如果增生大于降解,长期下去就有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可发现肝纤维组织增生的趋势,升高不一定是肝硬化,肝硬化静止期也不一定升高。常用的肝纤维化标志物有下列:   ①透明质酸(HA):由间质细胞合成,大部分在肝内被代谢。但肝病患者,肝间质母细胞增生,合成HA明显增多,同时肝细胞受损,对血中的HA摄取及降解障碍。HA随着肝病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同时又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正常参考值为2~115ng/ml;  ②层粘连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与Ⅳ型胶原结合形成基底膜骨架。肝纤维化倾向时,LN合成和沉积大大增加。正常参考值为48~114ng/ml;  ③Ⅲ型前胶原(PCⅢ):是肝细胞对外基质的构成成分,血清中PCⅢ含量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和活动性。正常参考值为41~163ng/ml;  ④Ⅳ型胶原(C-Ⅳ):是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倾向时,血中Ⅳ型胶原明显增加,可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使肝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正常参考值为13~74ng/ml . 11 怎样对待各种化验结果? 各种化验,如肝功能试验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肝功能试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故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到各种因素,如γ-GT(血清γ谷氨酸转肽酶)在大多数肝胆疾病都有不同程度增高;又如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可明显升高,但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也可升高,胚胎癌、正常孕妇也会升高;血清蛋白和球蛋白比例(A/G),正常值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比例可以接近,甚至倒置,但并非为肝病特有,营养不良、贫血、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等均可使白蛋白减少,而血吸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球蛋白增高。而且还需考虑到试验方法的灵敏性,如用A方法阴法,而B方法阳性,用对流电泳法、反相凝血法、酶标法、放射免疫法、基因扩增法分别检测向一病人的病毒标志,结果是不一定会相同的,因为其检测的灵敏度越是后者越高。有时还应想到实验误差的影响。因此,患者不必为一次化验升高几个单位而担忧,下降几个单位而满足。各种化验应结合病史、临应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看它的总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比较确切。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4楼 12 怎样看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的检验报告? 检验血中乙肝病毒标记(HBVM)方法很多。简单的用对流电泳或反相血凝法检测HBsAg,进一步可用酶标法检测乙肝三系,以上的检测只报告阴性或阳性。用放免和先进的酶联法检测乙肝三系不仅报告阳性或阴性,而且能标出具体数值,更为精确。 现就上述标记的临床意义作进一步解释。   ①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前也称HA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本身不具传染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传染性的标志。HBsAg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放免法定量检>2.l为阳性。   ②抗一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对乙型肝炎感染后获得免疫力的标志。是乙型肝炎治愈或趋向治愈的象征。用乙肝疫苗预防乙肝,也要产生抗-HBs,才能算是预防成功。放免法定量检测 >2.l为阳性。   ③HBeAg(e抗原)HBcAg(核心抗原)、HBVDNA,均是乙肝病毒内核中的结构成份,它们的存在,表示血中仍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因此有传染性。放免法定量检测e抗原2.1为阳性,核心抗原<0.5为阳性。其中HbcAg因试剂质量并未过关,因此其结果并不一定正确。   ④抗HBC(核心抗体),其主要成分为核心抗体中IgG型。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型病毒标志。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放免法定量检测<0.5为阳性。   ⑤ 抗HBCIgM(核心抗体I gM型),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有传染性.放免法定量检测>2.1为阳性。但因试剂并未标准化,因此其结果并不可靠。  ⑥ 抗HBe(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放免法定量检测<0.5为阳性。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13 体检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是得了乙型肝炎? 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检时也没有肝、脾肿大等体征,各项肝功能化验正常,望不应作为肝炎病人对待,而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简称A、S、C)。              14 乙肝三系的化验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是否病情很重?  乙肝三系阳性与肝损害是两回事,所提的三项阳性(俗称大三阳)只能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且病毒数量也较多,但不等于肝脏的炎症和损害就重,肝脏有否损害及其程度要看肝功能的化验结果。而且一般情况下,HBsAg的滴度与肝脏病变是呈反比的,滴度高肝脏可无明显病变,滴度低肝脏可能有严重损害,一般肝硬化病人的滴度并不很高。       15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中哪些是传染性强的指标? 传染性强弱并不决定于HBsAg,而是由是否存在病毒复制标志,如HbeAg、DNA-P(聚合酶)活性、抗-HBCIgM、HBVDNA,HBCAg而定。当然HBsAg滴度高的人常常伴随HbeAg阳性,但二者不是绝对一致。必须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标志阳性的人,也不能认为是肝脏损害重,更不能认为是肝炎活动期。仅只说明血中病毒较多,有传染性。前已叙述HbcAg及抗HbcIgM二项化验,因试剂尚未标准化。因此,所得结果并不一定正确。                     16 什么是聚合酶链反应(PCR)?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在试管中,能在几小时内使极微量的特定核酸扩增百万倍(106-109),故又称基因扩增技术,其敏感性远远超过包括放射免疫在内的所有血清学检验方法。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基因检测、基因突变的最先进技术。 只要患者体内极微量的乙肝病毒和丙肝、庚肝病毒存在(即HBVDNA和HCVRNA、HGVRNA)就能被检测出来,使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检测阳性率大为提高。但也因其太敏感了,可以因标本的污染等原因出现假阳性。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5楼 17 为什么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在多个医院检测的乙肝病毒标记有不同结果?  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的方法很多,从低级到高级,其敏感程度和正确性不断提高。最初的方法是琼脂扩散法,以后用对流电泳法,反相血凝法,进一步用酶标法和放免法。后二种的方法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但即使是同一种方法由于检测的仪器好坏及试剂的标准化程度不同,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再加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认真程度有别,因此往往出现不同的结果,有时导致更多的混淆,令人难以解释。因此,到有先进仪器并采用国际标准试剂的医院去检测,虽然贵一点,但还是值得的。检测HBVDNA,一般的方法是用斑点杂交法,体内有多量的乙肝病毒,用这个方法检测就能出现阳性,但如果体内只有少量,甚至微量的乙肝病毒存在,那只有用PCR(酶链聚合反应)来检测 HBVDNA了。 此外确定存在HBV基因变异,HBV基因变异可使HBeAg阴性;也有的HBeAg阴性,但病毒还是大量存在,并不断复制,而HBVDNA始终阳性。       18 乙肝表现抗原携带者应注意的问? 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一般不必治疗,因为目前所有的抗病毒疗法及免疫调节疗法对他(她)们都无明显疗效,盲目的地服用"转阴"药物,有时不仅达不到目的,反可诱发肝炎,使携带者变为肝炎患者。但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l)定期( 3-6月)复查,包括肝功能,B超、AFP(甲胎蛋白)及白细胞、血小板。一旦发现异常,就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虽然肝功能检查正常,但肝、脾肿大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应引起重视。进行必要的治疗; (2)忌酒; (3)生活规律,勿过累; (4)注意个人卫生和月经卫生,防止唾液、血液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应与别人分开; (5)如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则不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食具和婴幼儿工作。 要知道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中有一部分人的肝脏可能有炎症,实际上慢性肝炎;也有一部分携带者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发病,母婴传染的携带者常常在青春期前后发病。一般认为30岁以上携带者发病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19 对HBsAg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  由于人们对HBsAg携带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一些HBsAg携带者中的青年在升学、就业、结婚、甚至出国等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HBsAg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中不乏有科学家、名演员和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除了某些学业,如幼儿师范、护士、饮食服务行业等外,对升学、就业,甚至出国不应有太多的限制。这是因为乙肝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偶而通过唾液、精液传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是不太可能传染给别的人。至于结婚,只要对方抗HBs阳性,或HBsAg阳性,就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如果对方乙肝标志全部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后再结婚。                        20 HBsAg和 HBeAg能否转阴?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阴转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肝炎和携带者的HBSAg转阴是很少了,年转阴率仅为1- 2%,现有的药物也很少有能使它消失的。至于HBeAg,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50%以上的人将会阴转,并产生抗一HBe。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法昔洛韦等都有可有使e抗原转阴,HBeAg转为抗HBe是潜伏感染的证据。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乙型肝炎只有当出现表面抗体(抗一HBS)阳性时,才可被认为病毒基本消灭或完全消灭。      21 e抗体阳性是不是一定好? e抗原阳性转变为e抗体阳性,可能有二种情况。一种是随着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HBVDNA也转为阴性,继而肝功能也正常,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预后良好,传染性没有的表现;另一种情况是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但HBVDNA仍阳性,或者血中HBVDNA阴性但肝组织中的HBVDNA仍阳性,虽然病毒复制降低,但仍在复制,仍有传染性,肝脏仍在受损,病情仍在发展。因此,e抗体转阳并非都是好事。此外,还有一种变异的乙肝病毒,始终不出现e抗原阳性,但HBVDNA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从未减少过,这种类型的乙型肝炎对人的危害更大。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6楼 22 为什么感染肝炎病毒后会有急性、慢性和无症状等多种临床表现? 肝炎病毒侵犯人的肝细胞,在那里生长和复制,除了某些肝炎病毒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外,多数肝炎病毒是不直接破坏肝细胞,这在乙型肝炎病毒表现更为明显。造成肝细胞破坏的原因是机体的免疫反应,就是机体对受感染的肝细胞的免疫清除反应所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清除反应越强烈,病毒清除越彻底,肝细胞损伤也越大,病情就越重;相反,若机体不发生免疫清除反应,肝细胞也不会损伤,但病毒也不会被清除。由于每个人感染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感染程度,病毒类型以及机体免疫反应强弱不同,疾病的表现也会不同。  1、强反应型:免疫清除反应过强、过猛,加之肝脏受病毒感染的范围广泛,短时间内可出现大片肝细胞坏死,表现为重型肝炎。如能渡过生命的危险期,愈后病毒多能被清除。但因肝细胞损伤太严重,常常演变为肝硬化。  2、中反应型:表现为典型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和部分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经过适当的治疗、休息、半年后多能痊愈。如果是乙型肝炎,则其中70-80%的病人能将病毒清除.而少数患者变成慢性肝炎(病毒未能彻底清除)。  3、弱反应型:主要是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人体清除这些病毒的免疫反应低下.症状不明显,有时转氨酶异常;也有的肝功能反复异常。有多种表现,如亚临床肝炎,慢性肝炎共同的特点是病毒未能被清除,而肝细胞持续的遭受损伤。  4、无反应型;典型的例子是新生儿时期发生的乙肝病毒感染,虽然病毒在新生儿肝细胞和血液中大量存在,但孩子幼小的机体却不能识别,不发生免疫清除反应,与病毒和平共处,肝细胞也不会受伤害。医学上称为免疫耐受,称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3 乙肝患者是否多数要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我国有一半人口受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近一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人体在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后,80%以上能自行治愈,只有10%-15%变为慢性,其中绝大多数为迁延性慢性乙型肝炎,迁延几年自行痊愈。只有少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其中一部分人可演变为肝硬化,极个别的变成肝癌。在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在10/10万左右,归因于乙型肝炎者也只不过占2/3。因此,对慢性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本人或家属不必紧张,更不用悲观。   24 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措施是什么?  乙肝的预防在采取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管理、杜绝医源性感染(针头、针管、医疗操作时污染)及改善卫生条件、去除不良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施行乙肝疫苗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乙肝最有效的办法。从1992年1月开始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的开始大规模地对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实施这一战略,近期的效果是阻止每年100万新生儿童受乙肝病毒的感染。50年以后,将使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的从10%降至0.5%。这将是造福人类的大好事,其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乙肝重组疫苗在我国也已试用,其优点是克服了血源疫苗来源的限制,而且产量高,足以满足人民预防乙肝的需要。        25 注射乙肝疫苗后,有几年的的预防效果? 乙肝疫苗要注射三针(出生时,一个月,六个月),母亲HBeAg阳性婴儿在注射乙肝疫苗前最好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第一针乙肝疫苗可在注射免疫球蛋白l-2周后注射)这样效果更好。疫苗接种是否成功,主要看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一般在注射最后一针后一个月化验,如果抗HBS阳性值在10以上,就说明接种成功,获得了免疫力。一般这种高的值可保持5年左右,故5年后可再加强接种一次。也有人主张不必再加强接种,因为如果又感染乙肝病毒可再次激发免疫力。有的人注完三针后仍未产生抗-HBS或值在10以下,可再注射1-3针,促使抗体产生。儿童和成人如果乙肝标志化验全部阴性,也可用上述方法注射乙肝疫苗二针(间隔为0、1、6个月)进行预防。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7楼 26 乙肝疫苗的剂量怎样掌握?  一般对母亲HBsAg阴性所生的新生儿注射三针10ug;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第一针为30ug,第二、三针为各10ug;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对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生的新生儿注射三针30ug,或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再注射三针30ug疫苗。在不做孕妇HBsAg筛选化验的地区,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他易感人群(乙肝病毒标志全部阴性的人)均可采用10ug三针进行预防。注射间隔时间已在第25问中回答了。五年后的一次加强接种,10ug剂量就够了。对于乙肝病毒标志中有一项以上阳性的人,因为已感染过乙肝病毒,就没有必要再注射乙肝疫苗。目前生产的基因重组疫苗,每支5ug,相当于血液疫苗10~20ug。         27 什么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抗HBs阳性的健康献血员的血清,经过浓缩工艺制成的,内含高效价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在下列情况下应用: ①阻断母婴传播: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后再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对预防母婴传播更有效; ②预防特殊情况下的乙肝病毒感染:乙肝易感者在某种场合,意外地遇到乙肝病毒感梁的危险时,可单独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护理、治疗乙肝病人时刺破皮肤,应在12小时内给可能受染者注射一支,一个月后再重复注射一次。 28 孕妇可否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孕妇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多种标记均阴性),为预防孕妇得肝炎,并使胎儿免遭乙肝病毒侵害,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乙肝病毒外面一层表壳,即表面抗原(HBaAg)制作的,不是乙肝病毒。因此,注射乙肝疫苗不会导致乙肝。也不会影响胎儿。 29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的。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次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广,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率高。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助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助血员。                          30 有没有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有一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肝功能化验也正常,但抗HCV阳性。对这一部人必须进一步检查及观察。因为单纯抗HCV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或丙肝已经痊愈者。有文献报道,丙肝痊愈后,个别病人其抗-HCV阳性时间可达9年之久。因此最好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人血中HCVRNA,如阴性,即可继续观察其肝功能,如肝功能持续正常,则不必治疗。如肝功能异常并伴HCVRNA阳性则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31 什么是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需要在乙肝病毒(HBV)输助下才得以复制,所以丁肝要在感染乙肝的基础上才能感染。临床上可表现为HBV和HDV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先感染乙肝,后感染丁肝)可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在乙肝基础上感染丁肝,往往导致病情加重,易发展为肝硬化。因为丁肝也是通过血液传播,而且乙肝疫苗也能预防丁肝,所以预防措施同乙肝一样。 32 什么是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进食被戊肝病毒(HEV)污染的水源和食物而引起的,易在雨季和洪水过后流行,多见于秋冬季(10-11月)。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会有散发病例。经实验室检测证实,浙江、宁波地区也有戊肝散发病例的存在。戊型肝炎发病年龄大多为15-49岁,儿童发病率较低,孕妇发病率高。一般病人中病死率为2.7-4.0%,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10-39%。感染戊肝病毒后,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可表现为无黄疸型和黄疸型,两者之比为13:1,因此极大多数为无黄疸型。也有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时,不论是否出现黄疸,均要及时检测甲肝和戊肝抗体,以明确病原的诊断。戊肝的治疗同甲肝,重要的一条是卧床休息。目前还没有预防戊肝的疫苗。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做好饮水、饮食卫生管理。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8楼 33 什么是庚型肝炎? 庚肝病毒主要经血传播,多次受血者,静脉毒瘾者感染率高,也可经性传播、母婴及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播。至今,在电镜下尚未见到庚肝病毒,一般病情较轻,可能也会引起慢性和重症肝炎。 34 怎样诊断甲型、丙型、戊型和庚型肝炎? 除了症状、肝功能化验、体征(肝脾肿大)外,还须结合病人有否感染史、如潜伏期前有否进食不洁食物史(甲型和戊型),有否输血、手术、不严格消毒的注射史等(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而特异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如甲型肝炎抗-HAlgM阳性,丙型肝炎抗-HC伴HCVRNA阳性,丁型肝炎抗-HD或HDAg阳性,戊型肝炎抗-HElgM或抗HEIgG阳性,庚型肝炎抗HGV或HGVRNA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35 为什么毛蚶与甲肝流行常常相关? 毛蚶、牡蛎、哈蜊、蛏子等海鲜,生长在河口和海湾的泥沙中,以海水中浮游生物为生,它们栖息的近海水域常常受到沿海城市污水的污染,使海水中含有肝炎病人排泄的肝炎病毒。一只蚶每小时可滤5升海水,通过滤食活动,海水中的肝炎病毒在贝体内浓缩储积。当这些含有病毒的海鲜成批供应市场时,如果是生吃或半生吃,就易于导致甲型肝炎流行。因此,在食用这类食品前应反复在清水里浸泡,透洗,并煮沸15一30分钟食用才是安全的。同样,很多戊型肝炎病人也是因进食这些半生的水产品而得病的。                          36 为什么同样进食毛蚶,只有少数人发病? 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进食被甲肝病毒污染的东西,其中只有少数人会发生典型的甲型肝炎表现(称为显性感染),而多数人则没有症状,或可能只有短暂的谷丙转氨酶(ALT)上升(称为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不管发病的或不发病的,只要感染了甲肝病毒,都会产生甲型肝炎的抗体,有了这种抗体(抗HAVIgC),即使进食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也不会再患甲肝了。所以进食污染食品后不发病,可能是你已经有甲肝抗体,具备免疫力,也可能你是亚临床感染或稳性感染。 据调查,我国抗HAVIgG的平均阳性率为79%。极大多数人血中有甲肝抗体,故市售丙种(胎盘)球蛋白所含的甲肝抗体较高,可以用来预防甲肝(被动的、短暂的)。甲肝抗体阴性的人,没有甲肝免疫力,称为易感者。年龄越小,阳性率越低,易感者越多,所以甲肝的发病以儿童和青年为多。一次甲肝流行后,人群中易感者明显减少,但若干年后,易感者增加,为甲肝再次流行蕴藏了条件。故甲肝流行往往是周期性的。                 37 孕妇患甲肝对母婴有哪些影响? 怀孕早期得了甲肝后,对胎儿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受到子宫、胎膜等的层层隔离和保护,孕妇和胎儿之间的血液不是直接沟通的,而且甲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所以胎儿不会受到感染,也不会发生畸形,当然也不必行人工流产了。 然而甲肝对孕妇本身会带来一定影响。容易演变为重症肝炎。越是妊振后期,影响越严重。分娩时易导致大出血,产后易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演变为重症肝炎不但危及孕妇生命,胎儿也常突然死亡。因此,妊娠时患了肝炎必须住院治疗。产 妇得了肝炎,不能再给婴儿哺乳。             38 预防甲肝有否好的办法? 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我国学者一浙江医学科学院毛江森研制成功甲型肝炎H2减毒活疫苗。这种活疫苗失却了致病力,却保留着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 从1987年开始,先后三次对万人的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活疫苗既安全又有效。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在相当长的年份内不会感染上甲肝。这种疫苗已在浙江各地开始应用,相信不久后我国各地都能普遍应用(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已有基因工程制作的甲肝疫苗,其安全性及预防效果更好一些,但价格较贵。      39 肝肿大就是肝炎吗? 正常人的肝脏位于右侧胸部肋弓里面,平卧时在右肋缘下,一般摸不到,在胸骨剑突下仅能摸到一点边缘(7岁以下儿童肝下界可超出肋弓,但一般不超过2cm)。但身体瘦长或多次生育的妇女,肺气肿患者,由于内脏下垂、腹壁松弛,有可能摸到肝脏,还有歌唱家、吹乐演员、运动员等横膈肌运动量大,有时也能摸到肝脏,但质地较软、无压痛,以上均属生理性肝大。在右肋下摸到超过1.5cm,或上、下界超过11cm,并且有质地、边缘、表面改变和触痛的肝脏,应认为是疾病引起的肝大。在左肋缘下能摸到肿大的脾脏也是不正常的。均应进一步检查,查明病因。肝脏肿大不仅仅只有肝炎,肝炎也不一定都有肝肿大。重症肝炎、肝硬化往往肝脏缩小。因此,仅凭肝大一项判定为肝炎是不全面的。                            40 蜘蛛痣和肝掌是怎么产生的? 人体性激素的代谢调节与肝脏有关。雌激素持续的分泌(包括男性也有少量雌激素的分泌),如不把它灭活,势必使雌激素在体内过多,这个灭活的功能由肝脏负责,使之雌激素在体内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当肝脏较长时期受到损害时,雌激素的灭活就发生障碍,体内的雌激素积聚,引起小动脉血管的扩张,出现蜘蛛痣和肝掌。显露在皮肤上酷似蜘蛛,用笔尖压之即消失,放开又恢复原状。肝掌主要表现在手掌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及手指基部呈粉红色,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雌激素增加还可出现月经失调,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增大及面部色素沉着,这些往往是肝病时间已久或已演变为肝硬化的一种表现。   2005-4-20 20:17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9楼 41 肝炎病人为什么容易出血? 炎患者,特别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可出现牙龈渗血、流鼻血、皮肤淤斑、注射针孔流血,血性腹水以至便血、呕血。出血的原因很复杂,但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血管内皮损害,血小板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以及胃炎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原因有关。                           42 什么是肝性脑病? 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损害,不能将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解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常可因出血、感染、大量放腹水、利尿,摄入过多蛋白质等诱发。表现为神志恍惚、沉默、讲话缓慢、口齿不清、计算困难;也有出现欣快,多言多动或妄想,思维紊乱,随地小便,双手抖动,倦睡,烦燥不安等,严重的进入昏迷不醒。 43 肝炎病人看电视后为何眼睛发干? 肝炎病人血清中锌的浓度降低,维生素A的合成也受影响。而维生素A是营养角膜及结合膜,参与视紫质合成,增强 视网膜感光性能的物质,而维生素A的利用,运输及正常浓度的维持,须有适量锌元素的参与。所以肝炎病人如经常较长时间的看电视,会使维生素A不足的局面更趋严重,致使视网膜感光功能失调,出现视力疲劳、眼睛干燥等症状。因此,肝炎病人不要较长时间看电视,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感到疲劳时应立即休息,同时注意食用含维生素A及锌元素较多的食物。 44 为什么有些病人出现肝区疼痛? 一部分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疼痛,在急性期有的病人因肝细胞发炎、肝实体肿胀,致使肝脏外的包膜扩张、刺激了包膜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因而产生隐痛或胀痛。一旦病情稳定,肝脏回缩,痛就会减轻或消失。但有一部分病人病已愈,或病情已稳定、肝脏也不肿大,仍诉肝区隐痛。这可能与肝包膜曾发炎胀大,而今有些粘连有关;也有一些人是由于对疾病顾虑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疼痛是能忍受的,当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时,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因为肝细胞没有感觉神经分布,所以即使肝细胞坏死得很严重,肝脏也不会痛。因此,肝区疼痛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不一致的。如果没有肝脏肿大、肝功能化验也正常,就不必忧虑,保持心情舒畅,适当服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如逍遥散),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若痛续不缓解或阵发性加剧者,须到医院详细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石症、蛔虫症、肝肿瘤等疾病。                45 为什么肝炎会反复发作? 最根本的原因是病毒在体内未被清除,而这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缺陷所致。据本人长期临床观察,下列因素可能是反复的诱因:因劳而发,约 3/5的慢性肝炎病人常常是超负荷的劳累而复发;因食而发,大鱼大肉,食量过多消化不良,有的进食热性食品过多(如羊肉、狗肉、鸡肉等)或饮酒使病复发;因药、因补而发,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有的因服用激素而使肝炎复发,亦有吃胎盘、人参、阿胶等补药使病情反复;因变更环境而发,出差旅行、生活规律破坏而使旧病又起;因季节变化而发,一年四季中以春、夏两季波动的比例为高;因情志而发,怒、郁、闷、悲过度均可使肝炎发作;因病而发,肝炎病人常可因感冒、腹泻等其他疾病使病情复发。 46 肝炎病人用药注意哪些? 肝炎无特效药,不要乱用药,药物要少而精。治疗肝炎的药物不下五、六百种,各种"保肝"、"降酶"、"转阴"的药物辅天盖地,还有什么仪器疗法等等。广告上说的好,其实迄今尚未找到一种能根治肝炎或彻底清除肝炎病毒的药物。要战胜肝炎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内在力量和自我调整。很多药品往往经不住重复的考核.有的只风行一阵子。而用药过多、过杂,已成为增加肝脏负担、其副作用损害机体健康,从而阻碍肝炎痊愈的一种祸害。当然不是说没有一种比较有效的药物,恰当的选用某些药物还是必要的.少而精,对症合理是一条重要原则。目前治疗肝炎药物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清除病毒的药物,如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法昔洛韦、拉米夫定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决非特效,不是每个漫性肝炎病人都适用,并且有一定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在病情适合、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试用;第二类是调整免疫的药物,慢性肝炎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失调,所以用药物来帮助调整免疫有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胸腺肽(胸腺因子D),左旋咪唑涂布剂、猪苓多糖、苦参素、冬虫厦草的各种制剂、华蟾素、强力宁和甘利欣(甘草甜素)、葫芦素片、肝必复等;第三类是保护肝细胞,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肌苷、阿卡明、齐墩果酸、垂盆草、水飞蓟、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选择1-2种应用,肝炎灵针(山豆根)对降转氨酶的效果还是好的,王味子制剂和联苯双脂仅对长期谷丙转氨酶升高,其他肝功能化验正常、病情较轻的病人可考虑使用,有黄疸或蛋白例异常和急性肝炎病人不宜应用。此外非药物的血光量子疗法对退高黄疸的疗效还是比较确切。我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有独到之处,所以请中医辩证论后、间歇服用中药、活血化淤、调整机体各方面的功能,对肝炎的治疗是很有效的。 2005-4-20 20:18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10楼 应该提出盲目进补、有害 无益。人参、胎盘、阿胶等都不能随便吃。少量的蜂乳可能有益,阴虚火旺时西洋参可以服用  47 干扰素治疗乙肝有特效吗? 干扰素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抗细菌、原虫、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感染和抗肿瘤的作用。用干扰素治 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继而促使肝功能恢复。因此应用的对象是HBeAg、HBVDNA等病毒复制标志 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根据各地的报告,用普通剂量(每周三次,每次300万单位),疗程六个月左右,约有40%病人的HBeAg及HBVDNA能阴,同时伴随肝功能的恢复和好转。 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半年后HBeAg等复制标志又阳转。目前 认为干扰素对部分病人中止乙肝病毒(包括丙肝病毒)感染是有效的,但对多数病人仅仅只是起病毒的暂时抑制作用。 还可能因体内产生干扰素抗体和不能诱生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无效。因此不能说是特效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肌痛,乏力及神经症状、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部分人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高血压、心肌梗塞者禁用。此药价格昂贵,目前不宜普遍推广使用。新近推出的一种口含干扰素服用方便,价格低,而且副反应很少,值得推荐,如与其他免疫增强剂或抗病毒药物合用,效果较好。干扰素治疗效果与选择合适的对象关系极大,一般谷丙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病人效果较好.病毒血症水平低者(HBVDNA200pg/ml)效果较好。 48 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乙肝的疗效如何? 拉米夫定(Lamivudine)(贺普丁)由于它主要作用于逆转录酶,故对HBV-DNA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100mg/日,口服, 2-4周时HBV-DNA即明显下降,12周时HBV-DNA阴转率可达90%以上。但其e抗原阴转率较低(因其既不作用于病毒mRNA,又不作用于病毒蛋白合成),一年时e抗原阴转率仅为 5-8%。本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口服,每日1片即可,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52周)时肝脏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纤维化进展也较少。缺点是必须长期用药,应用1-2年后停药也有不少复发。另外就是较易使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治疗48周时变异率约为12%。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增加。变异多发生于治疗6个月之后,变异株的毒力似较野毒株为弱,故发生变异后病情亦多较轻,约70%的病人血清ALT仍可正常。拉米夫定使乙肝治疗了一个新的突破,如能配合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49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乙肝有效吗? 左旋咪涂布剂 左旋咪唑原为一种驱虫药,后发现其有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但由于口服后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改为涂布剂之后,经皮吸收,作用较持久。不良反应极少。据报告对儿童及成人乙型肝炎均有一定作用,e抗原阴转率可达34.60%-44.68%,HBV-DNA的阴转率可达41.30%-60.46%。本制剂的最大优点是使用方便,很小痛苦,特别适用于儿童。 50 丙型肝炎治疗有什么好方法? 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和乙型肝炎基本相同,在发病早期用干扰素疗效相对较好。目前认为干扰素(3~5百万单位),每周三次,共6个月,合用病毒唑(利巴韦林)1000~1200mg一日,口服,共6个月,是治疗丙肝的较佳方案。对转入慢性期患者,疗效相对差了。 2005-4-20 20:18回复 小志2001 76位粉丝 11楼 51 怎样发现重症肝炎?  重症肝炎起病时与急性肝炎的症状相似,但急性肝炎出现黄疸后,绝大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渐改善或消失,而重症肝炎在出现黄疸后,一方面黄疸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也继续加重,有的在黄疸出现后,发热持续不退。上述情况提示该病人很可能是重症肝炎,如果出现持续腹胀,并有腹水或神志不清,诊断更为明确。临床化验最为实用的指标是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52 什么是淤胆型肝炎? 在病毒性肝炎类型中有一种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 化道自觉症状较轻,常常有肝肿大,皮肤明显搔痒。肝功能化验胆红质明显增高,以直接胆红质为主,各种化验提示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磷酸酶(AKP),胆固醇等均可明显增高,但B超等检查能排除胆管,胆囊等肝外梗阻的存在,这种以肝细胞排泄胆红质的结构损害为主要原因的肝内梗阻性黄疸,并持续三周以上,临床上称为淤胆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虽然临床症状比较轻,但黄疸持续时间长,不可能很快退下来。应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治疗。不能心急,多数病人经过三个月左右黄疸会退下来,最长的可持续半年以上。                    53 怎样安排肝炎病人的活动和休息? 肝脏是体内各种有用、无用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工厂,是机体能量的总供应处。肝脏有病,我们就要尽量减轻它的负担,所以避免体力劳动和紧张的脑力劳动,包括长时间看电视和打牌、搓麻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急性期和肝功能损害明显的时候更为重要。人站立活动时,通过肝脏的血流量比卧床时少20-50%。"人动则血行绪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脏血流多了就给肝脏带来了营养、及时带走废物和有毒物质,药物也易发挥效用。进餐后正是胃肠和肝脏加强工作的时候,迫切需要增加肝脏血液流量,如果这时候去活动、看书学习;则血液就到四肢和脑中多了,肝脏就少了,所以肝炎病人饭后应休息一小时左右,饭后散步是不适宜的。对于肝功能基本稳定或轻微损害的病人,长期卧床不活动,就可能导致身体各种机能减退,体重增加,也不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对病情轻的病人在白天散散步,打太极拳和做些轻微的劳动,调节机能是十分必要的。 54 为什么肝炎病人一定要保持乐观情绪? 思想负担重重、郁闷不乐,祖国医学称为"肝气郁结",破坏人的心理平衡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久之,导致身体各部分的机能紊乱,严重妨害了肝病的治愈而且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而心情愉快,气血通顺,就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功能,大大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心情开朗者往往治疗效果好。因此要学会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自寻乐趣,遇事坦然,保持宽松的心理状态。既然是慢性病,心就不能急,病情持续时间长,反反复复是规律,多数人经过若干年后是能够康复痊愈的。因此,速胜论和悲观论都是不可取的。               55 肝炎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慢性肝炎病人在一般情况下,饮食跟平常一样,不要特别营养,也不必特别忌嘴。新鲜的水果、蔬菜、鱼(青占鱼除外)、蛋、肉、牛奶都可以吃,但切忌太多。过去曾强调三高,即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事实证明是不恰当的。因为肝有病,肠胃消化力减弱,大量营养、消化吸收不了,反而加重肝脏的负担,有的甚至引起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当舌苔厚腻、腹胀、体重增加者,或肝功能明显异常时,应吃清淡饮食,以蔬菜为主,少量鱼、肉。忌嘴的食品也是有的,如酒、烟、油腻食品、辛辣和我们宁波人讲的'发"食(如羊肉、狗肉、麻雀肉)。牛肉、鸡肉少量可以,但切忌太多。这些食品性热助火,可致肝炎复发,不洁的食品,如咸蟹、毛蚶等生吃的贝类海鲜也不要吃。有
/
本文档为【肝病知识100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