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_小说月报_的前前后后

2012-02-03 3页 pdf 624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9843

暂无简介

举报
_小说月报_的前前后后 商务印书馆的 《小说月报 》创刊于 年 月 , 到 年 “一 · 二八 ” 因商 务印书馆遭战火而停刊 , 历时二十一年 。 《小说月报 》是商务印书馆在文学方面的 一个重要刊物 。 这份刊物不仅培养出中国 现代著名的编辑家 , 而且也是中国现实主 义新文学的摇篮 , “ 五四 ” 以后的中国现 实主义新文学巨匠们许多是从那里走出来 的 。 保守的初期 《小说月报 》第一任主编王药农 , 名蕴 章 , 别号西神 , 南社社员 , 善骄文 、 词曲 , 无锡人 。 王蕴章在创刊号中的编辑大意是 这样说的 “ 本报...
_小说月报_的前前后后
商务印馆的 《小说月报 》创刊于 年 月 , 到 年 “一 · 二八 ” 因商 务印书馆遭战火而停刊 , 历时二十一年 。 《小说月报 》是商务印书馆在文学方面的 一个重要刊物 。 这份刊物不仅培养出中国 现代著名的编辑家 , 而且也是中国现实主 义新文学的摇篮 , “ 五四 ” 以后的中国现 实主义新文学巨匠们许多是从那里走出来 的 。 保守的初期 《小说月报 》第一任主编王药农 , 名蕴 章 , 别号西神 , 南社社员 , 善骄文 、 词曲 , 无锡人 。 王蕴章在创刊号中的编辑大意是 这样说的 “ 本报以趋译名作 、 缀述旧闻 、 灌输新理 、 增进常识为宗旨 ⋯⋯” 设立的 栏目有图画 、 长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译业 、 笔记 、 文苑 、 新智识 、 改良新剧等 , 题材 丰富 , 多样 。 从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 可以看出 , 王药农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 对新知识的需求 , 加上他本人略懂英文 , 所以想通过《小说月报 》传达一些国外的 新东西 。 但是 , 王蕴章本人属于当时封建思想的旧文人一类 , 总体 趋于保守 , 并且当时他和鸳鸯蝴蝶派作家联系较多 , 也欣赏他们的 作品 , 因此 , 初期的《小说月报 》便成了鸳鸯蝴蝶派的阵地 , 读者 对象是小市民阶层 。 第二任主编浑铁樵 一 , 江苏武进人 , 青年时代进人 南洋公学 , 学过英文 , 翻译过西洋文学作品 。 他和王药农不同 , 爱 好现实主义文学 , 主张文章要简洁 , 反对陈词滥调 , 无病呻吟 。 他 说 著译小说是为了 “变国故 ” 。 他还认为清末民初的小说很杂 , 对 “大抵为鸳鸯蝴蝶派 ” 的作品 “ 一切摈之 , 而雅杰者是取 ,’他很注 意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 “佳者虽无名新进亦厚利 , 否则 即名家亦摈而勿录 ,’ 他也很有鉴赏力 。 年 月 , 他在 《小说 月报 》第四卷第一号上以首版的位置发了署名周卓的文言小说 《怀旧 》, 并对文中佳妙处加了十来处圈点 , 又在文末加了评语 “ 曾 见青年人才解握管 , 便讲词章 , 卒致满纸悦仃 , 无有是处 , 极宜以 此等文字药之 。 —焦木附志 ” 热情地向社会推荐他并不认识 , 当 时还默默无闻的一位投稿者的佳作 。 后来知道 , 这位周卓就是年轻 时代的鲁迅先生 , 而《怀旧 》则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 。 库铁樵的眼 力和善于发现新人的伯乐精神 , 的确值得称赞 。 可是 , 《小说月报 》 整体面貌上并没有太大突破 ,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够大 。 年浑铁樵离开《小说月报 》, 王蕴章又回来主编刊物 。 到 了 年 , 五四运动在国内兴起 , 商务领导人在新文学运动面前 , 感到落后于时代 , 不满意 《小说月报 》的旧格调 , 引人新人 , , 中国编辑 〔 胜 】〕 氏 人 识史馆 盯「 万卜 仁 厂屯 改换和调整栏目 , 《小说月报 》的改革势在必行 。 改革的中期 。年初 , 文学新人沈雁冰被吸收到《小说月报 》编辑部 , 负 贵 ‘ ,, 、说新潮 ” 栏目 , 这标志着《小说月报 》从第十一卷开始半革 新 。 这说咀 十年之久的一个顽固派堡垒终于打开缺口而决定了它 的最终结局 , 即第十二卷的全部革新 。 而沈雁冰则是改革的实施 者 。 “小说新潮 ”栏目先后刊载了谢六逸的《文学上的表象主义 象 征主义 是什么 》和佩之的《红楼梦新评 》等 , 这引起了读者的 反应 , 海内外人士纷纷写信参与讨论 , 发表意见 。 这个栏目引起了 进步青年的注意 , 同时也与以小型刊物《礼拜六 》为代表的 、 在当 时的小市民阶层中有相当影响的鸳鸯蝴蝶派文人结下了不解的深 仇 。 半革新力图冶新旧于一炉 , 但这势必两面不讨好 。 当时新旧思 想斗争剧烈 , 不容许有两面派 , 所以 , 这段时间的《小说月报 》既 得罪了 “礼拜六派 ” , 亦未能取悦于思想觉悟的青年 。 商务领导人 也感到半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新意不够 , 不能适应新时代文化的 需要 , 遂决定任用沈雁冰担任主编 。 沈雁冰从第十二卷第一期起对《小说月报 》进行全面改革 , 这 时文学研究会正好在北京成立 。 于是 , 沈雁冰在郑振铎的协助下 , 组织了冰心 、 叶圣陶 、 许地山 、 瞿世英 、 王统照的创作 , 加上周作 人的文章 , 耿济之等的翻译 , 还汇编了 “海外文坛份肖息 ” 六则 , 刊 物总算及时出版了 。 沈雁冰在《改革宣言 》中提出 “ ‘ 一国文艺为 一国国民性之反映 , 亦惟能表见国民性之文艺能有真价值 , 能在世 界的文学中占一席之地 ’ ‘ 中国旧有文学不仅在过去时代有相当之 地位而已 , 即对于将来亦有几分之贡献 ’ 主张广泛介绍欧洲各派 文艺思潮以为借鉴 , ‘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生的艺术 , 两无所 祖 ’。 ” 宣言充分表达了现实主义思想 , 反对封建主义 , 反对旧礼教 , 反对旧文学 , 希望通过文学能提高中国之地位 , 也让国人了解世界 之情况 , 表现出追求理想 、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 改革后的《小说月报 》基本上采用了白话文 , 刊登了许多有现 实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品 。刊物十分重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名 著 , 尤其是着重介绍许多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 在沈雁冰主编期 间 , 又出版了 《俄国文学研究 》和 《被损害民族的文学 》等专号 , 整个《小说月报 》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 新格局 。 所谓新气象 、 新格 局主要指《小说月报 》此时与广大新文学 家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 , 凡在新文学创作 与批评上稍有成就者 ,《小说月报 》无不设 法与之建立联系 。 事实上 , 《小说月报 》以 刊发他们的文章为主 。 这批新人新作 , 就 当时所具有的水平而言 , 很难说达到了成 熟的境地 , 但他们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与 “五四 ” 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建立现代中 国新文化的要求 , 在精神底蕴上是合拍 的 。 所以 , 全面改革后的 《小说月报 》一 经刊出 , 便得到北京新文学运训昌导者的 积极肯定和热情帮助 。 鲁迅 、 周作人除了 将自己的稿件交给《小说月报 》发表外 , 还 与主编沈雁冰建立了通信联系 , 他们不断 给《 , 、说月报 》出谋划策 。 文学研究会成 员李石岑也在《时事新报 》上撰文 , 充分 肯定《小说月报 》全面改革后在文学上取 得的成绩 。 改革后的《小说月报 》第一期印了五 千册 , 立即销完 , 第二期七千册 , 到当年 最后一期印到一万册 , 可见社会上对刊物 一一 一玺 的改革是欢迎的 。 后来沈雁冰在《小说月报 》第十三卷 第七期上发表了《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 说 》一文 , 点名批判了 “ 礼拜六派 ” , 商务 当局中的保守派便对他施加压力 , 不久又 改变方式 , 要求对《小说月报 》发排的稿 子实施馆方检查 。 沈雁冰发觉后 , 便向王 云五提出抗议 , 指出馆方违背了不干涉主 编的编辑方针的约定 , 要求取消内部检 查 , 或是主编辞职 。 后经研究 , 允许沈雁 冰辞职 , 改由郑振铎任主编 。 出新的后期 商务领导人这样考虑 郑振铎是文学 研究会的人 , 让郑振铎接沈雁冰 , 可以让 赞成新文化的人认为《小说月报 》的宗旨 并没有变 另一方面 , 又可以消除 “礼拜 六派 ” 的火气 。 这是一个 “ 两全 ” 的办法 。 郑振铎接编《小说月报 》, 继续了沈雁 冰的编辑方针 , 于是 , 新文学阵地又推出 了不少当代著名作家 。 许多作家的处女作 或早期作品 , 一开始就是登在那时的《小 说月报 》上的 。 比如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 说《老张的哲学 》就是通过许地山介绍 , 到 郑振铎手里 后来的《赵子日 》等也是写 在练习本上从英国寄给郑振铎的 。 老舍回 国后 , 曾在上海郑振铎家小住 。 他的《小 坡的生日 》的最后部分 , 就是在郑振铎家 里写完 , 又由郑拿到 《小说月报 》上去发 表的 。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 》, 最初也是发 表在郑振铎任主编时的《小说月报 》上的 。 这期间 , 郑振铎自己也在《小说月报 》 上发表了不少作品 。 他的 《俄国文学史 略 》、《文学大纲 》等都曾在《小说月报 》上 连载 。 郑振铎也很重视介绍被压迫民族 所谓弱小民族 的文学作品 。 他在主编《小说月报 》期间 , 先后编印 了 “泰戈尔 ” 、 “拜伦 , , 、 “ 安徒生 ” 等文学专号 。 这些工作 , 在当时来 讲 , 对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 年 月 , 郑振铎去欧洲游历 , 叶圣陶担任主编 。 这时正是大 革命之后 , 时代的激荡也反映在文学的领域里 。 以往沈雁冰和郑振铎 主要是文学批评家 , 所以在他们主编时期 , 力、得最有特色的是文学批 评及外国文艺思潮的翻译介绍 。 而当叶圣陶当主编时 , 文学创作栏目 才真正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 推出了丁玲等更多的作家 , 《小说月报 》也 一直是他们活动的土壤 。 等到 年上半年 , 郑振铎从欧洲回来 , 叶 圣陶又把工作交给他 , 于是郑振铎干到 年底因去北京燕京大学代 理中文系主任而离开商务印书馆 , 《小说月报 》也在 年的战火中 停刊 。 《小说月报 》是同时代刊发新文学作品最多 、 持续时间最长 、 影响 最大的大型文学杂志 , 培养成长起了沈雁冰 、 郑振铎 、 叶圣陶这样的 大编辑家 它对中国现实主义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 绩 , 推出了许多当代著名作家 老舍 、 冰心 、 巴金 、 丁玲等 。 正如茅 盾后来所说 ‘哎小说月报 》记录了我们老一代文学家艰辛跋涉的足迹 , 也成为老一代文学家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吮吸滋养的园地 。 ”它为中国文 学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 茅质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革新 《小说月报 》的前后 · 见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湘京 商务印书馆 , 【 郑尔康 郑振择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 · 见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舒 乙 老舍和商务印书馆 见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了 〔 叶圣陶 我和商务印书馆 见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飞 【 陈江 香迅与商务印书馆 —香迅在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著译 见 商务印书馆 九十年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杨扬 商务印书馆与二十年代街文学中心的南移 见 商务印书馆一百年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丁 〔 陈应年 洒芬楼的文化名人 见 商务印书馆一百年 · 能京 商务印书馆 , 了 【 汪宁本 百年回顾话商务 见 商务印书馆一百年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飞 了 【的 杨扬 商务印书馆 —民间出版业的兴表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中国编辑 〔 卜压几 仁气 ‘ 夕丈 八 识史馆 下 蛋下 心〕几
/
本文档为【_小说月报_的前前后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