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10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2012-02-03 50页 ppt 562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349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10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null第十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十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null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即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是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 null信 用 货 币 特 征是价值符号 是债务货币 具有强制性 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null信用货币的沿革 信用货币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金银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银采掘量有限,...
第10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null第十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十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null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即币材的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是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 null信 用 货 币 特 征是价值符号 是债务货币 具有强制性 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null信用货币的沿革 信用货币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金银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银采掘量有限,且由于信用的扩大,使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随之扩大。这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发展的基础上,银行券、期票、支票以及汇票等形式的信用货币,便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 null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了非实体化的存款货币的形式,人们的货币只有一小部分以现金(钞票和铸币)的形式持有,大部分以记账符号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的账面上 null信用货币的形态 银行券 金属辅币 纸币 商业票据 银行存款 (主要是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 电子货币null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文书 信用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信用关系中的债权债务一般都是以一定的文书形式来体现的。 只有那些具备法律规范、并且容易作为债权债务转移工具的规范文书,才能被社会普遍接受,成为信用货币。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一、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银行在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了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银行称之为存款货币银行 存款货币一般是指流通中使用的支票货币,是商行对活期存款客户的负债,支票是无条件的支付凭证。 null二、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  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  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即通过贷款、贴现等资产业务所形成的存款。 null存款货币的创造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定的方式,规定存款货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比率。 法定准备金 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一般只有银行库存现金和在央行存款帐户的存款余额才可以作为法定准备金 null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 假设:   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E = 0)   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发生(C = 0)   银行没有定期存款(Dt = 0) null 另假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  因此:  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0元,而甲在A银行帐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00元;  同时,  A银行在满足10% 的法定准备后,其余全部放贷给客户乙。  那么A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变化状况如下:null A银行资产负债的最初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法定准备金 存款  100  活期存款1000 超额准备金存款       900         A银行资产负债的最终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法定准备金 存款 100 活期存款1000 贷款  900     null 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900元的应付款,客户丙委托B银行收款;  因此:  B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900元,而丙在B银行帐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900元;  同时,  B银行在满足10% 的法定准备后,其余全部放贷放给客户丁。  那么B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变化状况如下:null B银行资产负债的最初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法定准备金 存款 90    活期存款 900 超额准备金810         B银行资产负债的最终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法定准备金 存款 90 活期存款 900 贷款 810     null   如此类推下去,即C、D、E、F等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过程与上述过程是一样的,并且在整个存款货币银行系统继续进行下去。    那么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如下:null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如下: 银行  存款增加额 法定准备(10%) 贷款增加额 A 1000 100 900 B 900 90 810 C 810 81 729 D 729 72.9 656.10 E 656.10 65.61 590.49 F 590.49 59.05 531.44 G 531.44 53.14 478.30 H 478.30 47.83 430.47 I 430.47 43.05 387.42 J 387.42 38.74 348.68 其他 …….. ………. …….. 银行系统共计 10000 1000   9000 由此可见,存款货币量 = 1000 + 900 + 810 。。。。。。 = 1000[1 + (9/10) + (9/10)2 + 。。。。。] = 1000[1 + (1 - 10%) + (1 - 10%)2 + 。。。。。] = 1000{ 1/[1 -(1 –10%) ]} = 10000 null存款货币扩张的模型 假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准备金总额R, 活期存款总额为Dd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 则: Dd = R [1 + (1 - rd)+ (1 - rd)2 +(1 - rd)3 + 。。。。。] = R . /rd 1null  R = Dd .rd Dd = R . 1/rd 另外,也可根据存款准备金定义推导出上式:  假设:      准备金总额为 R,活期存款总额为Dd,       若以Δ表示增量的概念 则活期存款扩张的基本模型:ΔDd = ΔR . 1/rd 对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null 由活期存款扩张的基本模型,还可以导出以下两个基本关系:增量派生存款总额应为增量活期存款总额减去增量原始存款额 令ΔR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增加额, ΔL为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额,则           ΔL= ΔD- ΔR  在法定准备金率一定的情况下,增量活期存款总额扩张变动和初始存款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存款货币创造乘数。令K 为存款货币乘数,由基本公式可以推导出: K = ΔD /ΔR = 1/rdnull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 各个银行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0 < rd < 1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null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 推导上述存款货币创造模型的以下三个假设:   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E = 0)   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发生(C = 0)   银行没有定期存款(Dt = 0)  都是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null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实有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差额 超额准备金率 (e) e = ΔE/ΔD   ΔE- 超额准备金增量   ΔD -活期存款额的增量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越多,其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K = 1/(rd + e)null现金漏损率 存款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就出现了所谓的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率( c ) c = ΔC/ΔD ΔC- 现金漏损额 ΔD-活期存款额的增量 现金漏损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成反向关系 K = 1/(rd + e + c )null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比例(t) t =  Dt /ΔD Dt——定期存款 ΔD——活期存款额的增量 提存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例    rt. t 或  rt. Dt/ΔD  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提存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例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成反向关系 K = 1/ (rd + c + e+rt. t) null三、存款货币的收缩过程 存款货币银行系统派生存款倍数创造原理在相反方向也适用,即如果原始存款减少,可以引起活期存款的收缩,并且呈现倍数紧缩的过程。 null 假设:   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E = 0)   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发生(C = 0)   银行没有定期存款(Dt = 0) null 另假设: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A银行客户甲需要从活期存款中提取1000元现金等。  因此:  由于客户提取活期存款1000元,而A银行法定准备金至多才有100元,所以A银行出现了准备不足-缺少900元;  那么,  A银行为了弥补准备金不足,就需要收回贷款900元。若A银行收到乙客户归还的由B银行签发的900元支票。  那么A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变化状况如下:null  A银行资产负债变动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法定准备金 存款   -100 活期存款-1000 贷款    -900     null 因为:  A银行收到乙客户归还的由B银行签发的900元支票,故B银行的活期存款相应减少900元;而其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只有90元;  所以:  B银行也出现了准备不足-缺少810元;  那么,  B银行为了弥补准备金不足,就需要收回贷款810元。   那么B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变化状况如下:null B银行资产负债变动状况  资产   负债和净值 在央行A法定准备金 存款  -90  活期存款 -900 贷款  -810     null   如此类推下去,即C、D、E、F等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过程与上述过程是一样的,并且在整个存款货币银行系统继续进行下去。    那么存款货币的收缩过程如下:null 存款货币的收缩过程如下: 银行位置 存款减少额 法定准备(10%) 贷款减少额  A   1000 100 900  B   900 90 810  C   810 81 729 D 729 72.9 656.10 E 656.10 65.61 590.49 F 590.49 59.05 531.44 G 531.44 53.14 478.30 H 478.30 47.83 430.47 I 430.47 43.05 387.42 J 387.42 38.74 348.68 3 其他 ……..    ………. …….. 银行系统共计  10000 1000 9000 由此可见,存款货币减少量 = 1000 + 900 + 810 。。。。。。 = 1000[1 + (9/10) + (9/10)2 + 。。。。。] = 1000[1 + (1 - 10%) + (1 - 10%)2 + 。。。。。] = 1000{ 1/[1 -(1 –10%) ]} = 10000 第三节 信用货币的货币创造过程第三节 信用货币的货币创造过程一、关于“现金”的再说明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 一般习惯将钞票和硬币统称为现金 null现金不能等同于货币根据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的定义: M = D + C 其中: D—活期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流通中的现金则是指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null二、现金是如何进入流通的 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办理存、取现金的业务,导致银行在日常经营业务活动中都有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当存款货币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以现金提取存款时,就需要到中央银行从自己的准备金帐户中提取现金作为补充。null流通中的现金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帐户上陆续提取所形成的 null三、现金的增发与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得到补充 现金发行与现金回笼 现金发行 当存款货币银行向央行提取的现金多余存入的现金,即现金发行量的增长。 现金回笼 当存款货币银行向央行存入的现金多余提取的现金,即现金发行量的减少。null由于经济增长导致现金增发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 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向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null例如 商业银行A向中央银行贷款1000元 则央行和商行的T型帐户分别如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A负债资产资产负债贷款 +1000商行存款 +1000在央行存款 +1000向央行借款+1000null商业银行补充后的准备存款最终表现为两个部分: 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的现金null例如 商业银行A的存款客户a要求从其存款帐户中提取现金500元,则其需要从准备存款提取现金。则其T型帐户分别如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A负债资产资产负债贷款+1000商行存款+1000在央行存款+1000向央行借款+1000a存款-500负债非银行公众a资产现金+500银行存款-500发行在外现金+500在央行存款-500库存现金-500商行存款-500库存现金+500null四、中央银行是否可以无限制地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 中央银行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特有的权力。 中央银行的任何资产业务均会有商业银行准备存款和通货发行与之对应。 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必须是适度的。 null五、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base money)即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总和,通常又被称为货币基础(monetary base )。 由于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具有存款创造能力,因此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 (high-power money)。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其称之为“准备货币” (reserve money) null 基础货币的表达式: B = R + C B—基础货币 R—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库存现金) 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null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是准备存款加库存现金。 漏损的现金则是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即流通中的现金。 准备存款与漏损的现金紧密联系,二者可相互转换。 基础货币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比银行的准备金更容易为央行控制,因此掌握它与货币供给间的联系,央行就可以利用这种联系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行为:商行从央行借入一笔款项;该银行的客户用支票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试比较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的数量的影响:相同还是不相同? 央行从商行与其从公众购入同等金额的债券,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null六、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相比的比值 如果用m表示货币乘数, 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则可用公式表示为: Ms = m . B null货币乘数的推导 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B: B = R + C 根据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的定义: M = D + C 则根据定义,货币乘数m: m = M / B =( D + C )/ (R + C) null 分别设: 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 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t, 银行的超额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为e, 银行系统所持有的总准备金为R 则银行系统所持有的总准备金 为: R = D. rd + t. D . rt + e. D = D (rd + t. rt + e) null 又因为: 设定公众愿意持有的通货C活期存款的比率分别为c ,则: C = D. c 此时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为: B = R + C = D (rd + t. rt + e+ c ) 则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货币为: D = 1/(rd + t. rt + e+ c ). B null 根据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定义M = D + C ,可得: M = D + C = D(1 + c ) = ( 1+ c ) /(rd + t. rt + e+ c ). B 其中( 1+ c )/(rd + t. rt + e+ c )就是货币乘数 m = ( 1+ c ) /(rd + t. rt + e + c ) 因此,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决定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如何决定的。 null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仅仅在于它的分子上多了一个c 。这是因为货币包含了流通中的现金,即被除数中多了一项C。 m = ( 1+ c ) /(rd + t. rt + e + c ) 由上式可以看出,只要(rd + t. rt + e )< 1,货币乘数m 就大于1,而这一条件一般是会满足的。 因此,基础货币的增减将导致数倍货币供给增减。null 例如 假定: 流通中的现金同支票存款比率 c = 0.3 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t =2.5 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 0.15 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 =0.03 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同支票存款存款的比率 e = 0.02 求货币乘数mnull m = 这表明,基础货币每增减1元,货币供给将增减2 .385元。null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因为货币乘数m>1,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具有倍数(即乘数)的关系,主要是由于银行准备金R的多倍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M1)关系示意图RCD Cnull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首先从的角度来分析 由m = ( 1+ c ) /(rd + t. rt + e + c )可以看出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包括: 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 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e 流通中的现金同支票存款比率 c 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t null其中rd 、rt、 e、 t与货币乘数m成反方向变化 流通中的现金同支票存款比率 c,它对货币乘数m影响 m = ( 1+ c ) /(rd + t. rt + e + c ) = 1 + 一般情况下, 1 - ( rd + t. rt + e )> 0 c与货币乘数m成反方向变化null其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 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超额准备金率 e则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 流通中的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 c、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t,则主要是取决于非银行的公众行为。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的总体评价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的总体评价一、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节约了货币材料。 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 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减少货币的需要量。 null二、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 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根据“三性”经营原则,通过其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货币供给,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 第二层次是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 中央银行根据总量平衡的原则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货币供给可真正符合客观需求,其中控制基础货币量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手段。 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 创造 基础货币负债资产流通中的通货存款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贴现和放款外汇和黄金储备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基础货币 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 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 商业银行 创造 存款货币 null三、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存、取、借、贷),通过信用货币创造机制,形成了货币供给,导致了宏观经济的结果,体现了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 当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失衡,宏观经济也必须通过信用创造机制,调整微观主体的行为,这体现了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
/
本文档为【第10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