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2012-02-06 5页 doc 73KB 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3869

暂无简介

举报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华枝睾吸虫生活史:虫卵(水)--毛蚴(螺)--胞蚴(螺)--雷蚴(螺)--尾蚴(由螺进入鱼虾)--囊蚴(在鱼中形成,人误食后转入人体) 人直接食用螺类,可通过毛蚴阶段感染. 人在水田工作时,尾蚴可从皮肤侵入人体,被感染. 蚊子 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1. 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 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吸管呼吸。摄...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虫卵(水)--毛蚴(螺)--胞蚴(螺)--雷蚴(螺)--尾蚴(由螺进入鱼虾)--囊蚴(在鱼中形成,人误食后转入人体) 人直接食用螺类,可通过毛蚴阶段感染. 人在水田工作时,尾蚴可从皮肤侵入人体,被感染. 蚊子 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1. 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 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 3. 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 经二天完全成熟。 4. 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 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蚊子的生活习性 蚊子还有着以下的生活习性 1. 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水体类型 主要孳生蚊种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 骚扰阿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 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 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 白纹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内外的器,如水缸、椰子壳积水等 埃及伊蚊 2. 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3. 栖息习性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据吸血后栖息习性不同把蚊分为以下三种:家栖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栖型: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内,有些到室外栖息。野栖型:如大劣按蚊、白纹伊蚊等吸血后要飞到室外消化胃内的血液。 蚊子的寿命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 雌蚊至少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可恶的蚊子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任意给1万只蚊子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 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 蚊子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人体的呢?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象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 蚊子咬吸了合有本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可以使被咬者发病。传染这种病的蚊子叫库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传染外,必须大力进行灭蚊,消灭传播者。此外,库蚊和按蚊还传播丝虫病(象皮肿)。 我国能传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在夏天适宜的环境里,雌蚊将卵产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孓。孑孓经过四次蜕皮后变成蛹,蛹继续在水中生活两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发育大约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科学家们从很早以前就发现二氧化碳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作用, 但是,仅仅是二氧化碳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为事实表明毕竟蚊子更爱叮咬人们的手臂和腿脚。因此,二氧化碳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皮肤肯定还释放了其他对蚊子更充满诱惑力的物质。 科学家发现蚊子对一些混合物的反应非常剧烈,在他们所实验的346种物质中有三种特殊化学物质的混合在实验中每次都能吸引90%的蚊子。而伯尼尔发现他自己的胳膊和手却只吸引7只蚊子。“而有时候将30种物质混合蚊子却一点都不被吸引”,伯尼尔说。但是,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可以100%吸引蚊子的引诱剂。 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释放出类似人的体味的混合物对蚊子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这离制造出更好的引诱剂还差得很远。因为引诱剂必须得比在它附近的人体对蚊子更具吸引力才能达到效果,伯尼尔等人说“接近人体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到现在还无法做到。” 消灭蚊子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蚊子的-生经过卵, 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就是蚊子)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卯,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与繁殖场所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大力灭蚊。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血,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黄昏天暗蚊子开始往屋内飞,所以这时灭蚊效果最好。而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等是蚊子最喜欢躲的地方,因此,喷射气雾剂的时候,要特别留意。 对付蚊子的好 在我们了解了蚊子的生活习性之后,那么有什么对付蚊子的好方法呢?下面就教大家几招: 物理驱蚊第一招 :消灭蚊子生存环境 (对于在宿舍就无办法啦,下面太多草同垃圾) 有的居住环境差,周围死水多,需要经常喷药,这不仅灭蚊难度大,还会因此花费很多钱。所以不妨用一些物理方法灭蚊。 解决办法:及时清理垃圾,不要留死水。 物理驱蚊第二招 :肥皂水 关上门窗,在窗前放置一个盆子,盆中加点混合洗衣粉的水,第二天,水盆中就会有一些死去的蚊子”。 每天持续使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不用再 喷杀虫液去杀蚊子了。而且 蚊子也会越来越少。 物理驱蚊第三招 :大蒜、维生素B 还有两件驱蚊的制胜法宝,您不可不试,这就是大蒜、(花生)维生素B 。 物理灭蚊第四招 :盐水、牙膏 如果你一不小心还是被蚊子给咬了,也不要急着用手抓。来一点盐水或牙膏,图在患处可以迅速帮你止痒。 我们看看另一种办法——把用过的失去药力的蚊香药片,轻轻滴上几滴风油精,插上电源,就能达到较强的驱蚊效果,又节约药片。遇上停电还可以把用过的一两片药片,一块点燃,几分钟后,就能起到驱蚊灭蚊的效果。 非洲人类锥虫病也称为昏睡病,是一种媒介传播寄生虫病,由锥虫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和组织引起的疾病。。这种寄生虫属于锥体虫属原生动物。它们通过采采蝇(舌蝇属)的叮咬传给人类,采采蝇从人类或人类致病寄生虫的动物宿主身上获得感染 非洲人类锥虫病可分为非洲锥虫病与美洲锥虫病两种。①非洲锥虫病,又称昏睡病。流行于非洲的严重寄生虫病,由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引起,前者的症状较后者为轻。传播媒介为舌蝇(俗称采采蝇)。临床上表现发热、淋巴结炎,后期以脑膜脑炎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特征。诊断依据血片、淋巴结穿刺液或脑脊液中找到锥虫,血清免疫学检查也有一定价值。早期治疗可用苏拉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需用硫胂蜜胺。 卵裂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受精卵卵裂方式不同,可分为: ●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见于少黄卵。 ●均等卵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卵裂时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 ●不均等卵裂:卵黄少,分布不均匀卵裂时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均匀,如蛙。 ●不完全卵裂:卵裂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见于多黄卵。 ●盘裂:卵裂只限于动物极的细胞质部分,如鸡。 表面卵裂:卵裂只限于卵的表面,见于中黄卵,如昆虫。 2.3 原肠期 出现了原肠腔、内胚层、外胚层、原口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口的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 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属于后口动物。 2.4 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继续进行,大多数动物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同时伴随着体腔的形成。 中胚层的形成和体腔的出现有两种方式: ●端细胞法 ●体腔囊法:又称肠体腔法 动物机体的一切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胚胎的三个胚层分化而的: ●外胚层:全部神经组织和部分上皮组织 ●中胚层:全部结缔组织、循环组织和肌肉组织,大部分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 ●内胚层:大部分消化管上皮、消化腺和呼吸上皮、内分泌腺。 动物四大组织的基本特征 根椐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细胞间质的多少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将动物的组织分成四大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1 上皮组织 形态特点:●细胞形态规划,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 ●有极性 功能:保护、吸收、感觉、排泄、分泌和生殖 来源:外、中、内三个胚层 ——根椐形态可分成单层和多层结构二大类 5.1.1 单层上皮:仅有一层细胞组成 ●扁平上皮:细胞扁平,——分布在血管壁和体腔内表面 ●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核位于细胞中央。——大多组成腺体 ●柱状上皮:细胞柱形,核卵圆形,常位于细胞基部。——组成胃、肠的内壁、呼吸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5.1.2 复层上皮: 由一层以上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组成。 迁移上皮:细胞和层数随所在器官生理状况的改变而变迁—— 组成膀胱和输尿管上皮 ——依椐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 ●被覆上皮:彼覆在机体内外表面的上皮组织。 ●腺上皮:由特化的上皮细胞组成,具有制造和分泌物质的功能。 ●感觉上皮:为特化的上皮细胞,具有感觉功能,如听觉上皮、嗅觉上皮等。 5.2 结缔组织 形态特点:●细胞间质特别发达 ●细胞数量少,排列分散 ●没有极性 功能:●联接、固缚躯体各部分 ●填充体内空隙,保护体内柔软组织 ●支持动物机体 ●制造血球 来源:中胚层 5.2.1 细胞间质 由含糖较多的基质和纤维组成 纤维有二种:●胶元纤维:由胶元蛋白组成,有韧性,常集合成束 ●弹力纤维:由弹力纤维组成,有弹性 5.2.2 结缔组织的分类 依椐生理功能的不同和细胞间质的性质、分散在基质中的纤维成分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状态的结缔组织: ●液态结组织 ●粘胶态结组织 ●固态结组织 5.2.2.1 液态结缔组织 包括血液和淋巴 5.2.2.1.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为一种液态的细胞间质,是含有各种溶解物质的胶状物质。 溶解物质包括: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酶、糖、脂肪等 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处于溶解状态,在一条件下可凝结成纤维状从血浆中析出,使血液凝固。 除了纤维蛋白的血浆成为一种黄色液体,称为血清 ●血细胞:包括红血细胞、白血细胞、血小板 1)红血细胞: ——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能与氧结合,具输氧功能 人的红血细胞无细胞核,圆形,两面凹陷 2)白血细胞:具吞噬功能,可清除细菌、体内异物和坏死组织 ——白血细胞根椐形态可分成二大类: ●多形核白血细胞:包括: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碱性白血球 ●单核白血球:单核白血球、淋巴细胞 3)血小板:为形状不固定的小体,具凝血作用 5.2.2.1.2 淋巴 淋巴由淋巴液和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大部分是淋巴细胞)和脂肪小滴组成。 ●淋巴液:进入淋巴毛细管的组织液即称淋巴液。为一种不透明的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组织液:毛细血管中的渗出物形成的液体。 5.2.2.2 粘胶态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形态特点:有排列疏松的纤维和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组成 ●纤维排列不整齐 ●基质丰富 功能:填充、联系、固定、营养、保护 ●致密结缔组织: 形态特点:由大量胶元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 ●纤维排列整齐 ●基质少 功能:能承受机械压力 具支持、保护功能 ●脂肪组织: 形态特点: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由疏松结缔组织将脂肪组织分隔成许多小体 功能:贮存营养物质,维持体温,具支持保护作用 参于能量代谢 5.2.2.3 固态结缔组织(支持结缔组织)——依椐基质的强度、分布部位及功能,可分为 软骨和硬骨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 ——依椐基质中纤维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透明软骨:基质为透明的凝胶状固体 软骨细胞埋下基质的胞窝内基质内有少量胶元纤维 分布:关节,软肋,气管 ●纤维软骨:基质内有大量成束的胶元纤维软骨细胞分布在纤维束之间 分布:椎间盘、关节盂 ●弹性软骨:基质内有大量弹力纤维 分布:耳廓、会厌 ●骨组织(硬骨) 由骨细胞、骨胶纤维和基质组成 基质内有大量固态无机盐沉积,使骨组织坚硬 骨胶纤维平行排列在基质内,形成骨板 哺乳动物的骨板有二种: ●骨松质:构成硬骨的外层 骨板形成有许多较大空隙的网状结构,网孔内有骨髓 ●骨密质:构成硬骨的外层,由骨板排列而成,形成下列结构: ┌外环骨板:排列在骨表面的骨板 │内环骨板:围绕骨髓腔排列的骨板 │哈氏板: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呈同心圆排列的骨板 │哈氏管:同心圆中央的管道,内有血管、神经分布 └骨陷窝:骨细胞位于其中 5.3 肌肉组织 形态特点:细胞细长呈纤维状 一个肌细胞即一根肌纤维 功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 ●具强烈的收缩作用 来源:中胚层 ——依椐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肌肉组织分三种类: ●横纹肌 特点:●具横纹 ●肌肉收缩受意志支配,又称随意肌●收缩力强,易疲劳 分布:主要附着在骨骼上,又称骨骼肌 ●平滑肌 特点:●细胞呈梭状 ●无横纹 ●不受意志支配(不随意肌) ●收缩力较弱,不易疲劳 分布:内脏壁 ●心肌 特点:●有横纹 ●细胞短柱状,有分支, ●细胞联接处有闰盘 ●收缩有自动节律性 分布:心脏 5.4 神经组织 结构特点: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质细胞组成。 功能:神经细胞能感受刺激,传导兴奋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修复作用 来源:外胚层 5.4.1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形态特点: ●由胞体和胞突起组成 ●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中 ●细胞质内含有神经原纤维和尼氏小体 ●细胞突起分成二类: ┌轴突:细而长,单根,传导冲动离开胞体,无尼氏小体 └树突:呈树枝状分支,接受刺激传导冲动至胞体 5.4.2 神经胶质细胞 形态特点: ●呈星形,有突起 ●细胞质内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小体 ●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 蟑螂或称蜚蠊,俗称茶婆子、偷油婆、货郎、灶蚂子等;在古《尔雅》上,称蟑螂为蜚、香娘子、负盘;《本草》上则称它为石姜、滑虫。在昆虫中,蟑螂是最古老的种类之一,远在35000万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 由于它们适应性强,早已从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运商船、货物等,被带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的港口城市,以后逐步扩散,传入温带地区,甚至到北方寒冷地区,现已遍布全世界,成为当今重要的城市害虫。 一、形态特征 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已知种类达5000余种,有家栖和野栖两类。野栖种类占本目的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生活在草丛、枯枝落叶堆、碎石或树皮下,也有生活于蚁、白蚁、蜂类等巢穴中,一般与人类关系不大。成为卫生害虫的家栖种类约占本目的0.5%,主要属于蜚蠊科、姬蠊科和折翅蠊科,我国已知有13种(未包括地鳖类)。 本目的形态特征是体形大小不一(2-90毫米),色泽也多不同。虫体背腹扁平。头上而向前下方倾斜,触角长丝状。口器属原始的咀嚼式,上颚坚硬,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复眼发达,肾化或消失;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足发达,适于疾走。 雌雄虫腹部的第X背板称为肛上板(如下图),在其基部两侧长1对多节尾须。雌虫的第VII腹板和雄虫的第1X腹板称为下生殖板。雄虫的下生殖板末端两侧具有针突(腹刺)1对,是区分两性成虫的重要特征。 二、蟑螂与传播疾病的关系 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染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蟑螂沿可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种致病菌,除了上述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外,尚有如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粪链球菌等。 此外,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 蟑螂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它们还可以作为念珠棘虫、短膜壳绦虫、瘤筒线虫等多种线虫的中间寄主。 蟑螂也可以携带多种原虫,其中有4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马、肠贾第虫等。 实验研究已确证,蟑螂能携带,保持并排出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蟑螂也可携带真菌。我国在江苏南京和南通,也曾在室内捕获的蟑螂体内分离出多种真菌,包括大量黄霉曲病菌。 虽然蟑螂携带多种病原体,但一般认为病原体在它们体内不能繁殖,属于机械性传播媒介。然而由于它们的侵害面广、食性杂,即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等场所活动,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们引起肠道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不容忽视。此外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的事例也有报道。 再者,工厂产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各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电脑等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三、蟑螂的生态习性 (1)生活史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 <1>交配和产卵 雌雄成虫在羽化后的一周左右就能进行交配。雄虫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虫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终生产出受精卵。 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生成,光滑,质较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其内胚胎的发育。卵鞘的形状、雌虫一生所产卵鞘数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就是同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 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虫。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个别种类有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未经交配可产生能育的卵。 蟑螂产置卵鞘的行为因种类而不同,室内的蟑螂主要有3种方式。 ①雌虫在产出卵鞘后1-2天,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先在物体表面咬成凹陷,将卵鞘产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纸片等碎末把卵鞘盖住。它们有时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栖息场所,如橱、木(纸)箱及桌子的角落或杂物堆中。这类卵鞘含有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产置卵鞘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②雌虫产出卵鞘后,一直拖带在腹端,并不产下,直到若虫将从卵鞘出时,才从母体脱落。卵中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获得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加上卵鞘由母虫携带,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卵鞘早期脱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国小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③雌虫先产出壁薄而柔软的卵鞘,产卵在其中。产卵完成后,卵鞘又收缩进体内的“育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虫孵出。这是蟑螂卵胎生的一种形成。蔗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2>卵期 卵呈窄长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齐的两列。胚胎头向孔缝。孵化时,若虫向上顶,使闭合的卵鞘缝裂开而逸出。 卵鞘中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即同一种蟑螂卵鞘中的卵数也可因环境条件以及产卵次数而在所差异,少则几粒,多则达50多粒。 卵鞘在温度25℃,相对温度60—80%条件下,卵期约28—90天。 <3>若虫期 刚从卵鞘孵出的若虫都聚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若虫形状类似成虫,只是虫体小,无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虫发育缓慢。必须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节数也随龄期而增长。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也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因而在一个种群中,可见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而变化。若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450天。若虫在丧失附肢或损伤触角之后,可经蜕皮在下一龄重又再生。这类损伤再竹也会增加蜕皮的次数。 <4>成虫期 我国常见的6种蟑螂成虫都具有发达或不发达的翅,可与若虫相别。 雌雄两性成虫可凭他们的外部形态很容易区分: ①雄蟑螂的尾端具有两对附器,1对为分节状尾须,还长有1对细小的针突(腹刺);雌蟑螂尾端只有1对附器,即尾须,无针突。 ②雄蟑螂的体形一般都比较瘦小、细长、而雌虫螂则肥厚,宽大。 ③在少数种类中,雄蟑螂的翅发达,伸及尾端,但雌蟑螂的翅仅覆盖到腹部的前半部,或无翅。 蟑螂生活史的特点之一是周期长。以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论,一般完成一个世代也需2个多月,最长的美洲大蠊等历时1年有余。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种类而异,而且因不同温度、营养等条件而不同。 成虫寿命也较长,德国小蠊最短约为100天左右,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寿命长短也同样因种类以及环境条件而不同。 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长,它们的寿命也长。因此,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产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产50多个,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强。 五种蟑螂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天) 种类 卵期 若虫期 产卵前期 (2)栖息习性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喜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不管在饭店、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总是侵害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在厨房,它们一般也喜欢栖居在靠近炉灶、水池的地方。 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如室内的家具、墙壁的缝隙、洞穴中和角落、杂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别在灯闭人睡之后才出外活动,或觅食,或寻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时中,约有75%的时间都是处于休息状态。 蟑螂体扁,适于钻缝藏洞,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洞中。例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躲进仅1.6毫米的缝隙,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足紧贴着身体,尾须平伸或与支撑面接触,触角常伸向外面,不时挥动,保持警戒状态。 不同种类的栖息场所有所差异。德国小蠊多见于各类缝隙中,如管道周围、墙缝、护墙板等的缝隙和地板之间的裂缝中。美洲大蠊亦喜栖息于大的洞孔,偏爱湿热的环境,例如酿造厂发酵车间、豆制品加工场等,也常在阴井、下水道、地下室等处群居。黑胸大蠊多见于碗菜柜、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处。 在冬天,它们多集居于厨房,紧挨炉灶和暖气片等热源附近栖居和活动。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厨房温度过高,它们分散迁移到别处,因而厨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扩大。 蟑螂还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治中,搞好卫生、清除蟑迹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3)食性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 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 但是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德国小蠊爱吃发酵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喜食腐败的有机物,而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等等。 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如表2-3所示,美洲大蠊在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无食,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 当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食又无水时,蟑螂间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虫子,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 (4)扩散 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1>主动扩散 蟑螂的主动扩散是通过它们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场所。它们的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食物以及隐蔽场所等。例如在室温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中等温暖的环境。在酷暑高温季节,在南方地区,它们可作远距离的滑翔,躲在较阴凉的场所栖息,以避免过高的温度。 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里,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水管上。 室内蟑螂可以通过墙洞以及门、窗缝隙扩散到周围邻居,虽然扩散的范围不大。在温暖地区,它们可迁居室外,已如上述。 蟑螂很少发生大量迁移,只在环境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如洪水泛滥时,可见成群的美洲大蠊从下水道迁移,分别寻长适宜的新处所。 <2>被动扩散 蟑螂的广泛分布,有的种类遍布全球,这是它们被动扩散的结果。在当今交通日益发达,运输更加频繁的时代,这种扩散方式尤其突出。 火车受蟑螂的侵害极其严重。卧铺车厢的侵害率可高达40%,餐车更高。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可能把蟑螂带上火车。反之,火车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货物带到各地。飞机通常携带蟑螂较少,但也有发现。飞机上的蟑螂,和远洋轮船一样,可造成国际间的扩散。 (5)活动的昼夜节律 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据观察,德国小蠊从19点开始活动,21—22点为活动高峰,在次晨2点出现小高峰,5点消失。黑胸大蠊自19点开始活动,20点即现高峰,到23点和次晨2点又会出现2个小峰,晨4点活动终止。 (6)季节消长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 不同地区蟑螂的季节消长略有所不同。上海和江、浙地区,黑胸大蠊是居民家的优势种群。在4月中旬开始见活动,随着气温逐月上升,活动增强、密度明显上升,7-9月为活动盛期,8月为密度高峰。从10月起,随气温下降而活动减弱,12月到翌年3月为越冬期。这一地区美洲大蠊季节消长与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南方地区的福建、广西因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室内终年有蟑螂活动,但还有明显的消长规律: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都在6月为高峰期。南宁市美洲大蠊在6月和8月呈双峰型。 东北地区的日本大蠊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密度明显上升,6月出现高峰;7月中旬密度有所下降,到8月又出现第二高峰,9月又见下降,10月下旬活动明显减弱,进入越冬期。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 附录:蟑螂的防治 蟑螂是夜行昆虫,繁殖力极强,若气候温和适中,十几天就能繁殖一窝,每窝40到50个。春天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变暖,是蟑螂繁殖最强的季节,此时消灭一只蟑螂就等于夏秋季节消灭数百上千个。那么,又该怎样消灭蟑螂呢? (一)蟑螂主要聚居于厨房,在橱框与墙之间所有的缝隙之内,墙壁裂缝,厨房排水道内都是它栖身之地,可向这些地方喷洒杀虫剂,堵塞其缝隙,用开水烫。 (二)装修室内若蟑螂过多,最好将门窗关严,用酒精灯烧10%的滴滴畏,烧它一两个小时能将大量蟑螂熏死。但应记住,蟑螂生命力极强,有时只是昏迷,并没真死。所以不能把它当垃圾倒掉,最好用开水烫一下。否则十几分钟以后很多蟑螂会苏醒过来,等于“放虎归山”。 (三)将黏粘纸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这种方法见效甚微,等于“守株待兔”。 (四)蟑螂不可用蝇拍拍打更不可用脚踩死。最好用蟑螂纸见一个粘一个,十分准确有效。用脚踩会使蟑螂体内的大量病菌病毒到处扩散。 实践证明,要彻底消灭蟑螂,只靠一家效果不大,邻居家的蟑螂还会爬进来,须靠大范围的集体行动。 消灭蟑螂必须家家动手、统一行动,采用环境治理与化学防治并重的措施; (1)对杂、乱、破、脏的环境,做到“三清、一堵”(清杂物、清卵鞘、清蟑迹、堵墙缝),减少蟑螂孳生栖息场所。 (2)应用化学药物,用投毒饵、药笔封涂、滞留喷洒、喷药粉等方法消灭 如何灭蟑螂 1,洗衣粉是一种高效的诱杀蟑螂的药剂,其作用甚至胜过一些化学杀虫剂。做法是 洗衣粉撒在蟑螂可能出没之处,它吃掉洗衣粉后就会死去。 2,取硼砂、面粉各一份,糖少许,调匀做成米粒大小的丸子,撒在它出没处,吃后即被毒死。 3,是热肥皂水杀蟑法,将一块肥皂加入4升的热水中,溶解后直接喷在蟑螂身上,可有效杀灭蟑螂。 4,是苏打除蟑法,糖和苏打粉各半混合,置于蟑螂出没地,约3-14天后,蟑螂就会消失不见,据说这也是美国人最常用的防蟑秘方。 5,是硼酸拖地防蟑法,用热水溶解适量硼酸后,用拖把或抹布擦拭地板,干燥之后,白色硼酸结晶会渗入地板隙缝,可防蟑螂、蚂蚁等。 6,是橘子、柠檬皮防蟑法,将橘子、柠檬的皮晒干或烤干后,放在各类橱柜中, 不仅有香味剂的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蟑效果。 7,硼沙、面粉、香油糖)。将少许硼沙与面粉混和,然后滴入几滴香油。做成团。用纸卷成筒状、再将做好的药团置于纸筒中。 8,糖水瓶子捕蟑螂取罐头瓶1-2个,放3匙食糖水,加开水半碗冲化作诱饵,将瓶子放在蟑螂活动的地方,蟑螂闻到香甜味后,就会爬入罐头瓶“陷阱”中。 9,桐油捕蟑螂买100-150克桐油,加热熬成黏性胶体,涂在一块15厘米见方的木板或纸板周围,中间放上带油腻、带香味的食物作诱饵,其他食物加盖,不使其偷食。在蟑螂觅食时,只要爬到有桐油的地方,就可被粘住。 蟑螂的弱点: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它耐饥不耐渴。市民们在家中灭蟑螂时要封锁水源,将水龙头关死,擦干水迹,在水池、便池、电冰箱底座周围用药笔划痕或布放毒饵以使蟑螂在取水、取食时接触中毒。 驱蟑螂妙法三招 1、将新鲜夹竹桃叶置于蟑螂活动之处,蟑螂便不再靠近此处。 2、把鲜黄瓜放在食品橱里,蟑螂即会远离。 3、在室内放一盘切好的洋葱片,蟑螂闻其味便会立即逃走。 家庭自制灭蟑药 原料:土豆和硼酸。这种硼酸在化工商店就可以买到。 首先,将土豆洗净,放在锅里蒸熟,大概15分钟就可以了,取与土豆相同体积的硼酸,将土豆碾碎,使之与硼酸充分混合,注意,一定要使二者混合均匀。接下来就是要把混合好的硼酸土豆泥捏成块,这样,家庭自制灭蟑药就做好了,下面要做的就是将其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等着它来吃了。 最后还是要提醒您一下,如果您家里养着其他的小动物,可一定要照顾好您心爱的宠物,以免对它造成伤害,好了,家庭自制灭蟑药,如果您的居所饱受蟑螂的烦扰,就不妨试试吧。 第 5 页 共 5 页
/
本文档为【华枝睾吸虫生活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