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3抗原

3抗原

2012-02-08 48页 ppt 42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1693

暂无简介

举报
3抗原nullnull 抗 原 (antigen,Ag)null 抗 原[教学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及抗原决定基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掌握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4、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5、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null一、抗原的定义 抗原(antigen,Ag):凡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null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分子能...
3抗原
nullnull 抗 原 (antigen,Ag)null 抗 原[教学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及抗原决定基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3、掌握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4、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5、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null一、抗原的定义 抗原(antigen,Ag):凡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null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null 2.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抗原性null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1.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2.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 无免疫原性,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3.载体(carrier) 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半抗原 + 蛋白质  完全抗原null半抗原 +载体抗体完全抗原null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 C + nHnull 第一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 一、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异物性 核心 2.理化特性 (1)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2)化学性质(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4)物理状态:聚合null 1.异物性: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 null抗原与宿主的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分为: 1、异种物质 2、同种异体物质 3、改变或隐蔽的自身物质 null2.抗原分子的理化状态 (一)分子量大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但要兼顾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null (二)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 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化学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 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芳香族氨基酸),其免疫原性就强。 null(三)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中分布的部位有关。 null返回免疫原性null(四)物理状态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null (二)宿主因素 1.宿主的遗传性 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 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2.年龄等 (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1)剂量 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 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 (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 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和腹腔等途径诱导正性免疫应答。消化道摄入的抗原更倾向于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免疫应答)。二、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二、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以及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发生反应。null 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 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又称表位。不同的抗原其特殊化学基团的种类和排列不同。 null抗原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相应抗体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null抗原结合价 能和相应抗体结合的决定基的总数。 半抗原为单价,天然抗原表面具有多个相同和不同的抗原决定基,为多价。null种类 构象决定基与顺序决定基 1、构象决定基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 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null 2、顺序表位(决定基) ①一段顺序相连的氨基酸序列,又称线性决定簇; ②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 ③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为隐蔽性表位。null B细胞表位与T细胞表位 1. B细胞表位 ①构象决定基或顺序决定基; ②一般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呈三级结构。 ③可直接与B细胞抗原受体(BCR)结合,被B细胞识别。null2、T细胞表位 ①顺序决定基; ②存在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 ③需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并与其MHC分子结合后,才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结合,被T细胞识别。null表3-1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面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 表位大小 8-12个aa (CD8+Tc) 5-15个aa,核苷酸 12-17个aa(CD4+ Th) 或5-7个单糖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和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抗原种类 TD-Ag TD-Ag + TI-Agnull半抗原-载体效应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人工复合抗原 免疫 动物 T细胞识别载体表位B细胞识别半抗原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识别载体表位。并以此将T、B细胞连接起来,共同发挥效应。null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1.含有不同化学基团的复合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2. 同种化学基团由于连接位置不同所获得抗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强结合反应。 3. 同种化学基团的空间构象不同特异性亦不同。 nullnull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 两种不同的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其他抗原之间的反应,称交叉反应。null特异性 反应null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 2.异种抗原 3.同种异型抗原 4.自身抗原 5. 独特型抗原 null同种异型异种抗原null二、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null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1. 外源性抗原 2. 内源性抗原 null三、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 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 2.根据抗原性质分完全抗原、半抗原 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复杂,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复合物。 细菌的代谢产物有些也是良好的抗原,如细菌外毒素。 外毒素机体产生抗毒素注入甲醛脱毒类毒素(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 二、动物免疫血清 二、动物免疫血清 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两重性。 ①提供了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 ②是异种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 类毒素免疫动物(动物免疫血清)注入人体动物血清中含大量抗毒素( 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用)null 三、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 概念: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抗原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 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的结肠粘膜之间; 肺炎支原体与链球菌MG株之间等。null 四、同种异型抗原 1、红细胞血型抗原(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 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null五、自身抗原 能引起自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1、隐蔽的自身抗原 2、修饰的自身抗原 null六、肿瘤抗原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 null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超抗原。null作用特点 (1)无需抗原加工与提呈,无MHC限制性 (2)诱导的T细胞应答是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而完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八、丝裂原(mitogen)八、丝裂原(mitogen)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作用于T细胞的常用丝裂原有刀豆蛋白A (Con A)、植物血凝素 (PHA)及美洲商陆 (PWM);作用于B细胞的有PWM及葡萄球菌蛋白A (SPA);脂多糖 (LPS) null 佐 剂 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一、种类 1.无机佐剂 氢氧化铝、明矾 2.有机佐剂 微生物极其代谢产物 3.合成佐剂 多聚肌苷酸、胞苷酸 4.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完全佐剂 5.新型佐剂 C3d、Cpg基序、纳米颗粒null佐剂的作用机理 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 2.使抗原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3.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抗原(Ag)、抗原决定基、半抗原 、超抗原、异嗜性抗原、类毒素、抗毒素 2、何谓抗原的特异性与异物性? 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
本文档为【3抗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