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努比亚的回声

努比亚的回声

2012-02-10 12页 pdf 2M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5209

暂无简介

举报
努比亚的回声 努比亚的回声   ——苏丹人眼中的中国     严俊   周嘉宝   杨昭   何松霖     地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 2008 级       摘要:苏丹,努比亚走廊绵延之地,在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命运更迭后,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生 命力。这个兼具非洲、伊斯兰等文明体系于一身的国家,古老又年轻。如今的苏丹人尤其是 年轻人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姿态诠释着他们眼中的中国。 关键词:苏丹 中国 文化 差异 碰撞 交融 问题 挑战 英文摘要:S...
努比亚的回声
努比亚的回声   ——苏丹人眼中的中国     严俊   周嘉宝   杨昭   何松霖     地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 2008 级       摘要:苏丹,努比亚走廊绵延之地,在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命运更迭后,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生 命力。这个兼具非洲、伊斯兰等文明体系于一身的国家,古老又年轻。如今的苏丹人尤其是 年轻人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姿态诠释着他们眼中的中国。 关键词:苏丹 中国 文化 差异 碰撞 交融 问题 挑战 英文摘要:Sudan, a country stands where Nubian Corridor lies, is still very much alive after centuries. It is a combination of African and Islamic culture and other civilizing systems. Nowadays the Sudanese, especially the youth, are reading China in a quite different and unexpected way. 英文关键词:Sudan China culture differences conflicts challenge 一、项目背景   大学之前,对于苏丹的认识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一个炎热贫瘠的非洲国家; 更多的认识,也不外乎停留在“马赫迪起义”这个单纯的历史事件:英勇的马赫 迪军是如何杀死当年镇压太平天国的英军头目戈登的——倘若在中学时代问我中 苏两国之间有何联系,便唯有如此了。可以这样说,对于苏丹这个国家的认识一 直停留在书本上。大学之后,学习了阿拉伯语专业,作为对象国的它才渐渐变得 立体;直到亲自去到了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度,它才真正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 大多是中国人对于苏丹是没有准确认识的。当朋友听到我要去苏丹留学的时 候,会有人十分诧异的问道:“苏丹在哪儿啊?”或是:“苏丹,听说它十分落后, 是不是还是原始社会啊?”。当时的我在热心解答一番之后心里多少有些尴尬。同 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对于它竟如此地知之甚少。于是,心里便产生了 强烈的冲动去研究苏丹。 当初选择这个“苏丹人眼中的中国”研究课题是基于这两点考虑:第一,心 中确实是有强烈的冲动去研究苏丹;第二,自己将有机会去到苏丹,可以零距离 地去解析它。如是,动机和条件都有了,这个多少有些浩繁的研究调查就不至于 那么艰涩了。此外,这项工程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有赖于研究小组成员和同学 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苏丹的老师朋友的广泛协助。 二、苏丹概况 对于苏丹,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这样赞美它:“那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是人类最 公正的地方,也是诸神最宠爱的地方。”1 苏丹,非洲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011 年 7 月 9 日南苏丹独立前),古老而 又年轻的美丽国度,曾被历史学家称为“努比亚走廊”。但是,由于几个世纪以来 的战火和压迫,又伴随着持续的内战,尽管现在已经摆脱动荡,但依然是世界上 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于是乎,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度就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留下 了贫瘠的烙印。所以,研究苏丹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无论是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上,苏丹都有其研究 价值。地理上,苏丹内陆海洋二元并存,青白尼罗河在此交汇;历史上,它的种 族与文化形态多元并存,既有非洲黑人文明,又兼有北方埃及文明、小亚细亚古 代基督教文明、中东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以及西方现代文明;政治经济上曲折发展, 达尔富尔、南北冲突皆是跌宕起伏、曲折徘徊。正如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 所说:“这片深藏在尼罗河上游深处的土地,其实是世界上最富神奇历史与精神传 统的地方”。 三、中苏交往简史 中苏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唐代的《酉阳杂俎》中就有中苏来往的记载。远在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即互有往来。据《史记》的《大宛传》记载,汉武帝时 已派使者前往,此后历时 2000 年,双方关系从未中断,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更是大大发展2。而自从 1959 年 2 月 4 日中苏建交以来,两国的政治经济外交 各领域的发展速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此次研究旨在通过中苏两国人民之间 的互相了解,给与当代大学生和中国青年一些清醒的认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 个国家,进一步加深两国互信,给未来合作展开更广阔的前景。 因此在研究开始之前,有必要了解中苏关系简史 (部分): 1956 年 1 月 1 日,苏丹宣布独立,1 月 4 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致电苏丹总 理阿扎里表示祝贺,并宣布中国政府承认苏丹独立。 1958 年 11 月 28 日,苏丹政府发布声明,宣布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1 月 30 日,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外长艾哈迈德·赫尔 分别致电毛泽东主席和陈毅外长通知此事。 1959 年 2 月 4 日,两国正式建交。 1962 年 5 月 23 日,中苏签订贸易协定。 1970 年 8 月 6 日~13 日,苏丹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加法尔·穆罕默德·阿里 访华。8 月 12 日 ,双方签署《中国、苏丹科学、技术和文化合作协定》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苏丹投赞 成票,它与其它阿拉伯六国为主张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提案的参加国。 1971 年 12 月,苏丹副总统、国防部长兼人民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巴斯率政府高 级代表团访华。 1971 年 12 月 20 日,中国和苏丹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1973 年 10 月,苏丹外长哈立德率友好代表团访华。 1977 年 6 月 6 日~16 日,苏丹总统尼迈里第二次访华。                                                                                                                           1   Dale M. Brown 《African’s Glorious Legacy》   2   《中阿关系史》序言 1979 年 11 月,苏丹第一副总统哈利勒访华。 1984 年 5 月,李鹏副总理访问苏丹。 1984 年 12 月 10 日~15 日 苏丹总统尼迈里访华 1990 年 11 月 7 日~13 日,苏丹救国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奥马尔·哈桑·艾哈 迈德·巴希尔中将对华进行国事访问。 1993 年 1 月 28 日~31 日 苏丹外长阿里·萨赫卢勒访问。 1994 年 11 月 6~14 苏丹外长阿布·萨利赫访华 1995 年 9 月 24 日~29 日 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访华 1996 年 3 月 2 日~5 日,苏丹总统特使、外长阿里·奥斯曼·穆罕默德·塔哈 来华进行工作访问 1997 年 5 月 29 日~6 月 4 日 苏丹第一副总统祖贝尔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98 年 2 月 22 日,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致函江泽民主 席,3月 17 日,江主席复函。双方强调愿进一步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 1998 年 8 月 15 日 苏丹总统巴希尔就中国部分地区遭受水灾致电江泽民主席 表示慰问,苏丹外长穆斯塔法向唐家璇外长表示慰问。 1999 年 4 月 26 日~27 日 苏丹外长穆斯塔法·伊斯梅尔访华 四、本次科研立项情况 1.我们把此次研究的主要观点归纳为: 第一,苏丹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拥有极其类似的文化历史发展特点; 第二,两者又由于其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性; 第三,两个独具魅力的“大国”的对比,加深双方的认识,面对未来的机 遇和挑战。 2.研究方法介绍:我们在苏丹发放了 200 份调查问卷,回收 187 份,有效问 卷 179 份。 男女各占一半,年龄从 14 岁到 65 岁不等,主要集中在 18-25 岁青年人, 涉及教师、学生、工人、司机、公务员、家庭主妇、清洁工等。我们还选取了 苏丹某中国公司的苏丹司机、喀土穆大学中文系学生、非洲大学的教授作为个 别调查对象进行了采访。 3.问卷的问题设置包含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媒体各领域。 70%为客观不定项选择题,30%为主观简答题。参与调查人员对此问卷表现出了 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4.问卷题分析 1)中国的地理位置 东亚 77% 西亚 3% 东南亚 20% 著名阿拉伯俗语, 先知穆罕默德说过“求知不怕远中国”,这句话也是著名 阿拉伯俗语。因此多数阿拉伯人、苏丹人对中国的印象是“远”,位于“亚洲”。 2)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 3)台湾是一个: 举例:学院的老师曾经有一次带着友好却疑惑的神情问问我们:台湾 是中国的一部分吗?我们微笑着回答:“当然!”些许有些尴尬的我们每次 都是不厌其烦的跟他们解释,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中国的首都是: 所有的人的回答都是:北京 5)你所知的其他中国城市: 苏丹人知道香港和上海是因为其地区经济发达,因而影响力大;知道 1500年前 2%   2000年前 10%   3000年前 59%   5000年前 29%   国家 67%   中国的一部分 13%   其他 20%   香港 43%   上海 39%   其他 2%   银川 16%   银川是因为其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穆斯林聚集地,同苏丹有一定的 宗教联系。 6)中国在你眼中的形象: 7)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著名人物 苏丹人队中国领导人和功夫明星,了解功夫明星,说明在苏丹功夫已 经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对于中国领导人的了解说明中苏交往频繁,两国 关系友好。 8)对中国商品的看法: 10.00%   100.00%   人口庞大 历史古老 国土面积大 经济强大 100.00%   26.25%   71.25%   68.75%   30.00%  50.00%   70.00%  90.00%   成龙 毛泽东 李小龙 胡锦涛 83.75%   82.50%   70.00%   40.00%   便宜 52%   昂贵 48%   高质 14%   质量不 佳 86%   中国商品价格低,质量不佳,随处可见但不经常购买。其原因:出口 产品质量不高,大部分为地摊货;性价比相当低。我们应当调整出口产品 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做到真正的价廉物美。 9)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中国: 10)接受调查的 8%学过中文的人认为:中文非常难,尤其在书写上。 11)从经济角度,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12)政治方面 经常买 31%   很少或 者不买 69%   随处可 见 74%   难觅踪 迹 26%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亲朋好友 教科书或老师 报纸杂志 电视和网路 55.00%   25.00%   75.00%   100.00%   0.00%   50.00%   100.00%   农业 工业 发展中 先进 第三世界 其他 0.00%   95.00%   0.00%   77.50%   93.75%   28.75%   13)中国人的信仰: 14)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 73%   否 27%   是否注重人权 是 52%   否 48%   是否注重新闻自由 是 25%   否 75%   是否注民主 一个宗教 12% 多宗教 50% 没有宗教 12% 有信仰不信教 13% 其他 13% 0.00%   50.00%   100.00%   人口 自然灾害 其他 100.00%   66.25%   15.00%   15)近几年来对于中国发生的事件,印象最深的是 16)对中国感兴趣的话题 5.我们来看一下两位组员基于对问卷的阅读和分析得出的结论: (1) 本次社会调查大多数数据来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人们对中国的看法各不 相同,但是其中也不乏共同点。 ①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苏丹人对中国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他们觉得中 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是对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很明确,大多数人认 为中国的历史就只有两三千年; ②苏丹人公认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国是一个 发达国家;对苏丹人民来说,最熟悉的中国城市是北京和上海 ③绝大多数苏丹人认为中国在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过大的问题; ④对中国出口到苏丹的产品的认识是:价格低廉,随处可见,但是品质不 高,所以人们不是经常买中国货; ⑤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2008 年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此可见中国举办 的奥运会是中国的一张名片,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了中国; ⑥在苏丹人眼中,中国的天气很冷,这一点应该是因为苏丹当地全年高温 的影响; ⑦成龙和李小龙在苏丹的知名度很高,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 度; ⑧苏丹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是很了解;大多数的苏丹人认为中国的古迹 很丰富;中国的饮食在苏丹人眼中就只是吃米饭而已,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当地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汶川地震 奥运会 其他 78.75%   66.25%   7.5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政治 经济 历史 社会 贸易 体育 科技 文化 农业 教育 艺术 宗教 休闲 其他 52.50%  56.25%   12.50%  12.50%  25.00%   62.50%  75.00%   31.25%   12.50%   56.25%   25.00%  41.25%   76.25%   8.75%   人的主食是面食的缘故; ⑨部分苏丹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对现在的阿拉伯世界问题的看法。 (2)本次问卷调查是小组成员在苏丹留学期间完成的。问卷内容从中国 基本国情、中文、中国经济、中国宗教以及其他方面入手,对多名 18 至 25 岁 的苏丹青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中包括中文学院的学生。大部分青年是通过 学校教科书、网络以及杂志了解的中国、还有部分是通过亲戚或者老师的讲述 而了解的。 ①基本国情方面,所有受调查苏丹青年基本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了解中国 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现任国家领导人等问题,也知道中国首都是北京并能列 举数个其他城市。在对待台湾问题以及西藏问题上,很多苏丹青年态度以及想 法都很片面,认识不足。问卷还反映出一个问题,中国产品在苏丹随处可见, 但是很多青年认为这些产品虽然价廉但是不物美。 ②中文方面,接受调查的苏丹青年均认为中文发音很难,是门奇特的语言, 但当地的青年们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语。 ③经济方面,所有接受调查的苏丹青年均认为中国是个工农业国家,在其 印象中,中国虽然来自第三世界,但是经济等各方面均不落后,是发达国家。 ④政治方面,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苏丹青年一致认为中国重视人权以及民 主,少部分青年在新闻自由方面颇有微词。 ⑤宗教方面,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苏丹青年认为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⑥其他方面,接受调查的苏丹青年对中国饮食、教育、文化、影视娱乐等 方面持赞赏态度,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他们都很想到中国旅行。 ⑦总的来说,受访苏丹青年对中国各方面基本情况的认识较正确,对中国 态度也较为友好。 五、总结 任何问题的表象,从深层次来说,都是文化问题。中国和苏丹作为两个文化 体,其中有相似点,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东方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岁月中,东方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 文化。东方是世界主要古代文明起源地,正是这些古代文明为近现代西方文明的 兴起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东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世界学术 界的普遍关注,包括西方学者所撰写的论著中,都经常把东方的埃及、两河、巴 比伦和以色列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滥觞。3 由此可见,中国和苏丹都可归为东方文明。但是非洲国家情况复杂,由于北 非地区的埃及与古代迦太基即突尼斯对于地中海国家一直是东方民族,尤其是伊 斯兰教传播以后,使得苏丹更显示出它的多元化。但总体上来说,中苏两国之间 的差异源于伊斯兰文化与儒教文化的不同。 文化往往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历史。历史学家们常说,历史的作用是:“网罗天 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或者说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于是,就发展出了“文化史”这门学科,它包括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 1.政治、经济、军事,这是基础的文化层次。包括国家与社会政治沿革, 国民经济与生产的基本状况,内政与外交关系。苏丹与中国,广义上来说,一个 是宗教社会,一个是世俗社会,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3方汉文《东方文化史(a history of oriental cul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7 2 宗教与信仰。民族宗教,也有非宗教的思想信仰,也包括哲学与思想观念。 苏丹作为一个阿拉伯国家,我们不得不谈论它的宗教——伊斯兰教,谈到伊斯兰 教,又不得不说《古兰经》。中国著名学者马坚曾这样高度评价《古兰经》:“凭着 这部《古兰经》, 穆罕默德在 23 年之中,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铸成一个坚强 的民族。凭借这部《古兰经》,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亚、非、欧三洲上 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奴役的几百万人民。后来,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而苏丹人对于诸如孔子、儒家思想、佛教的认识仅 局限于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如采访对象中的非洲大学的教授),或者是学习过中文 的人(如喀土穆大学的中文系学生),而其他人几乎不知道。 3 文学艺术。包括文化、绘画、音乐、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也包括民间艺 术的内容,有时还有民风民俗的研究。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导致了中苏两个大国 在这些方面的不同。在我们游览喀土穆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对其中 的巨大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人形大雕塑和埃及的几乎无异:头部都是直 挺挺的,双臂紧贴身侧。石灰石雕像通常要着色,男子躯体涂红棕色,女子躯体 涂成黄色,这是因为男子常在户外,风吹日晒,皮肤色深,女子深居简出,保持 了皮肤的白皙。苏丹人都骄傲与努比亚文明,这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连我都会驻 足遥想那些曾经在这条“努比亚走廊”上演绎的动人心魄的故事。 六、以下为中苏两国建交后的文化交流 1956 年 4 月,以包尔汉为团长的中国文化艺术团一行 76 人出访埃及、苏丹、 叙利亚和黎巴嫩。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派往阿拉伯国家的最重要的一个文化艺术团, 受到有关国家热烈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 1960 年 1 月,以对外文委副主任屈武为 团长的中国艺术团访问苏丹和摩洛哥。苏丹总理观看了演出。 1963 年,对外文委副主任朱光率文化代表团访问了埃及、苏丹、索马里 1966 文革期间,都同苏丹签订了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 1970~1975 文化 交流项目议定书。 1974 年,苏丹教育部长奥斯曼来访。 1971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 1972.11~1973.3 北京杂技团访问了苏丹、埃及、突尼斯等 1976.5 应苏丹总统尼迈里邀请,中国艺术团到苏丹访问演出,尼迈里亲自出 席观看。之后派杂技教练到苏丹培训杂技演员。中国杂技团出访苏丹三次以上 1975 年到 1990 年,中国武汉杂技团共派出七个杂技教练组,为苏丹培训 78 名杂技演员,使苏丹从无到有,组建了苏丹国家杂技团,能演出 20 多个节目。苏 丹人称赞这是中国、苏丹友谊的象征和文化合作的结晶。 此后, 双方开始互派留 学生 2001~2005 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成仁访问苏丹;《列国志》系列的出版; 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建立 2004 年 2 日 10 日至 16 日在喀土穆友谊厅举办了中国文化周。2月 10 日晚, 苏丹文化部长阿卜杜勒·巴斯德·阿卜杜勒·马吉德·巴希尔为开幕式剪彩,在 参观了展览以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我高度赞赏中国的锦绣河山,灿烂文明和巨 大进步,祝愿苏中友谊与时俱进,日益发展。”这实际上正是汉语系师生们共同的 心声。 七、结语 上述种种,都在苏丹留学期间得到了印证,这些外交概念也变成了一个个有 趣的小故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在喀土穆大学,我们见到了为“汉语桥”比赛 快乐地忙碌着的中文系学生;在使馆,我们观看了苏丹杂技团的表演;在友谊厅, 我们感受到了中苏两国间的友谊。 前段时间读了前驻苏丹、伊拉克大使张维秋写的《中国苏丹石油友谊之花盛 开 》 (《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 50 年外交历程》 主编:安惠侯 等), 忽略其中充斥着的外交辞令,情感还是真挚的。但是我又不禁思索,中苏现阶段 的友谊不光要靠石油贸易来维系,而更有赖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才能使 得中苏友谊一直像“友谊厅”一样屹立长存。 随着南苏丹独立,苏丹发展又迈向了新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当“阿拉伯之春”的蛩音响彻北非直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时候,苏丹,这个尼罗 河交汇孕育出的大国,又将何去何从呢。                                                                               参考文献:   [1] [埃及]阿依莎·拉赫曼《语言与生活》(ةﺓﺎﯾﻳﺣﻟاﺍوﻭ ﺎﻧﺗﻐﻟ)[M] 埃及知识出版社 1971 年 [2] [叙利亚]艾哈迈德·雅西尔·法鲁克(袁松月 译)《古兰经故事》[M]宁夏人 民出版 2004 年 3 月 [3]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赵台安 译)《尼罗传:一条河的传奇》[M]辽宁教育 出版社 1997 年 3 月 [4]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5] 刘鸿武 姜恒昆 《列国志——苏丹》[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6] [英]鲍登 (伊蓓玲 译)《尼罗河:大河之旅》[M]商务印书馆 2007 年 2 月 [7] 陈嘉厚 安维华罗国璋 顾巧巧 林丰民 《现代伊斯兰主义河——西亚、北非 文化编 (东方文化集成)》[M]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 年 3 月 [8] [美]菲利浦·西提 (马坚 译)《阿拉伯通史》[M]新世界出版社 2008 年 7 月 [9] 郭锦桴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0]郭应德等 《西亚、北非文化编》[M]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年 [11]郭依峰 《阿拉伯国家概况》[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 [12]何芳川等 《非洲通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4 月 [13]江淳 郭应德 《东方文化集成——中阿关系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14][埃及]克里姆·宰基·侯萨姆丁 《语言禁忌》[M] (ﺔﯾﻳوﻭﻐﻠﻟاﺍ تﺕاﺍرﺭوﻭظﻅﺣﻣﻟاﺍ) 埃及英吉 鲁出版社 1985 年 [15][英]科林斯 (徐宏峰 译)《世界历史文库——苏丹史》[M]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2010 年 6 月 [16]李伟健 《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M] 时事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17][埃及]穆罕默德·焦海利 《民俗学研究》[M] (رﺭوﻭﻠﻛوﻭﻔﻟاﺍ مﻡﻠﻋ ﻲﻓ تﺕﺎﺳاﺍرﺭدﺩ) 亚历山大大 学知识出版社 1992 年 [18]马骏《神奇的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地理》[M] 广东地图出版社 2006 年 9 月 [19]纳忠 朱凯 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比文化》[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20]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M] 昆仑出版社 2001 年 [21]吴云贵《穆斯林民族的觉醒——当代伊斯兰运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 11 月 [22]王晓朝 杨熙楠 《信仰与社会》[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23]王有勇 《阿拉伯语言风格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24]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 中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25]杨孝柏 罗林《世界文化故事大系——阿拉伯卷》[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2 月 [26]朱立才《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化比较研究》[M]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
本文档为【努比亚的回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