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2012-02-11 47页 ppt 3M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6633

暂无简介

举报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null第三章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的特性*第三章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的特性 §3-1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3-2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3-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null一、基本概念变矩器处于液力工况1. 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3-1 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null*2、发动机的三类典型工况(1)恒速工况:发电工况或农田耕作工况。(2)螺旋桨工况:船用发动机工况。(3)车用工况:...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null第三章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的特性*第三章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的特性 §3-1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3-2 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3-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null一、基本概念变矩器处于液力工况1. 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3-1 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null*2、发动机的三类典型工况(1)恒速工况:发电工况或农田耕作工况。(2)螺旋桨工况:船用发动机工况。(3)车用工况:发动机有效功率和转速都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它们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关系。null*3、发动机负荷特性与速度特性(1)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性能指标与负荷变化的关系。横坐标可用有效功率、有效转矩或平均有效压力来示,纵坐标为有效燃油消耗率、每小时燃油消耗量、排气温度等。主要用于评价发动机工作的经济性。(2)速度特性: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或油门保持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横坐标为发动机转速,纵坐标为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等。主要用于评价发动机的动力性。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或油门最大时的速度特性叫发动机的外特性,又称全负荷特性。一般可作90%、75%、50%、25%的部分负荷特性。(3)万有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其性能指标与负荷变化的关系。横坐标为发动机转速,纵坐标为平均有效压力或转矩,绘制等燃油消耗率、等功率等等值线。null*4、全程调速和两极调速发动机全程调速:油门置于某一位置时,在调速特性曲线上,负荷变化,而转速基本不变;当负荷超过最大转矩时,发动机将沿外特性工作。两极调速:油门置于某一位置时,发动机的供油量将固定不变。当负荷过大,发动机转速有低于最低稳定转速的趋势时,调速器自动增大油门。当负荷过小,发动机转速有高于额定转速的趋势时,调速器自动减小油门。null 指在不同的液力变矩器速比时,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转矩 和转速 的变化特性。 5.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null6. 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用途1)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匹配的基础。2)它是研究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基础。 二、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的绘制 二、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的绘制1. 所需已知条件 循环圆有效直径D 发动机到变矩器传动比iq 原始特性 发动机净转矩特性 工作油密度r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在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上选取典型工况点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第1i0i0.1i*iMimaxi0.3i0.5i0.9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根据所选定的工况点,在原始特性曲线上找出对应的 值 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第2步i0i0.1i0.3i0.5i*iMi0.9imax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作泵轮的负荷抛物线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第3步D负荷抛物线null不同转速比的泵轮负荷抛物线nBM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作发动机净转矩特性曲线2.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确定步骤第4步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1.负荷抛物线与发动机转矩净特性的交点是最大油门开度时,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稳定点。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三、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分析 2. 和 对应的两条负荷抛物线和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包围的扇形区域是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全部范围。null§3-2 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一、概念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是指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输出转矩-MT输出功率-PT每小时燃料消耗量GT比燃料消耗量geT泵轮转速nB与涡轮转速nT的关系 二、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的绘制 二、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的绘制1. 所需已知条件①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null②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null确定不同传动比时,负荷抛物线与发功机转矩特性交点坐标(nB, MB)第1步null求取不同转速比i对应的变矩比K 及 。第2步null第3步根据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交点的转速、转矩值,计算涡轮上的转速、转矩值.(nB,MB)(nT,-MT)(nT,PT)null第4步 以涡轮转速为横坐标,绘制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null三、发动机串联液力变矩器后特点发动机液力变矩器自动无级变矩变速特性null扩大了发动机工作的范围。同时,大大提高了 发动机可以稳定工作的转速范围。 三、发动机串联液力变矩器后特点2. 共同工作后的适应性远比发动机的适应性强。3. 比燃料消耗量上升。§3-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3-3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一、共同工作性能的评价参数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 评价参数 功率输出参数jP:表示涡轮轴平均输出功率PTP与发动机额定功率Pe的比值 单位燃料消耗量参数jge:表示平均单位燃料消耗量geP与额定工况下单位燃料消耗量geN的比值 起动转矩MT0:表示车辆起动、加速和克服重负荷的能力 液力变矩器高效范围内涡轮转速工作范围 液力变矩器高效工作范围,涡轮输出转矩变化范围二、理想的共同工作输入特性1. 液力变矩器高效区共同工作点在发动机最大净功率点附近二、理想的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提高功率利用率,保证较高平均车速 2. 低速比工况的负荷抛物线,通过发动机最大转矩点附近零速或低速获得最大输出转矩 二、理想的共同工作输入特性 3. 共同工作范围处于发动机比燃料消耗量的最低处 燃油经济性好二、理想的共同工作输入特性null三、理想的共同工作输出特性 在发动机外特性时,共同工作输出特性在高效区工作范围或整个工作范围内,应保证获得最高的平均输出功率。4. 在共同工作的高效区范围或整个工作范围,应有 较低的平均油耗量。2. 高效区工作范围应较宽。3. 在起动工况下的起动转矩越大越好。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D1.3.2.透穿性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1. 液力变矩器的透穿性 正透穿 负透穿 混合透穿 不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① 正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② 负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i0imaxi*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③ 混合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④ 不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null负透穿正透穿不透穿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2.循环圆有效直径 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nBMinBMi* nBMnBMnBMimax3.发动机到变矩器的传动比 i0四、影响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因素 五、确定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的基本原则五、确定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的基本原则以液力变矩器的最高效率工况来传递发动机的最 大净功率。若发动机和变矩器之间有传动箱 六、匹配实例六、匹配实例1.变矩器原始特性null2.发动机净外特性(最大净功率580kW)null3. D=400mm变矩器和发动机匹配前传动比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前传动比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原匹配前传动iq=0.6684无前传动前传动比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前传动比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影响D=400mmD=450mmD=500mm原匹配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有效直径D对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影响null已知发动机净转矩特性(见表1)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见表2),发动机至液力变矩器泵轮为两级齿轮传动,传动比为0.67,效率为0.95。液力变矩器有效圆直径,工作液体密度为。试求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表1 发动机净转矩特性 发动机至液力变矩器泵轮轴传动比为0.67,效率为0.95。液力变矩器有效圆直径工作液体密度为 。求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
本文档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