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陪孩子长大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2012-02-12 27页 doc 100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2495

暂无简介

举报
陪孩子长大第三章成长的烦恼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理解万岁 ——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术 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医生和研究青少年的专家,都会谈到“青春期”的概念,一般会把孩子从少年到成年这个阶段定位为“青春期”。现在孩子成熟都比较早,青春期会从十一岁半到十四五岁,女孩比男孩早一点,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别。提出青春期的概念,是为了在青少年教育上起作用,但实际上,过多的关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问题变得明显,因为人的视觉有一种创造力,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明显,容易被扩大。在50年或60年以前,没有提青春期的概念,国际上也没有谈到青春期,但很多青少年都在健康...
陪孩子长大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第三章成长的烦恼 理解万岁 ——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术 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医生和研究青少年的专家,都会谈到“青春期”的概念,一般会把孩子从少年到成年这个阶段定位为“青春期”。现在孩子成熟都比较早,青春期会从十一岁半到十四五岁,女孩比男孩早一点,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别。提出青春期的概念,是为了在青少年教育上起作用,但实际上,过多的关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问变得明显,因为人的视觉有一种创造力,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明显,容易被扩大。在50年或60年以前,没有提青春期的概念,国际上也没有谈到青春期,但很多青少年都在健康成长。现在有了这个概念,医生、青少年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便开始对青春期的孩子作研究,总结出了很多问题。 研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会突然恶化,过去非常依恋,跟爸爸妈妈都很亲密,现在爸爸妈妈碰他的头不行,进他的房间不行,碰他的东西也不行,他开始为自己的权力较劲。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常常有攻击性,有敌意,带有批判性,看什么都不惯,都觉得不好,不完美。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有完美主义的内心追求,只不过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来表现的。 第二个问题是双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视权威,又盲目崇拜,两个倾向同时存在。比如说,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后期的孩子,他们内心藐视权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们有时有极端的道德感,喜欢谴责,有时又极端无视道德,会做一些违背公众道德的事;他们勤奋,同时又懒惰,遵守纪律,又破坏纪律。在遵守纪律和破坏纪律里都找到快乐,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权威里都能享受到快乐。其实,孩子的成长动力正隐藏在这种双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坏还是创造,孩子都充满激情,这是快乐的动力。 第三个问题是追求神秘主义,有的孩子会神神怪怪的,喜欢看侦探片、鬼片,嘴里会谈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会把两个笔捆成十字架,做祷告。追求神秘主义的背后是对世界好奇,从书本和父母教导中看到的世界太过乏味,孩子通过追求神秘来自娱自乐。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夸大自我的、获得超能力的、成为权威人物的青春期梦想。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内心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小的时候只是跟父母或者同学接触,跟现实的接触有限,他的感觉更多来自内心世界,基本上,主要情感、生活都依赖家庭,而家庭本身就是和社会有边界的。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要开始社会化了,他知道家庭待不住了,他要到社会去寻找朋友、情感、事业,要学习,要成功。因此,青春期就成了边界地带,在这个边界地带,孩子有一半是内心的,有一半是外在的,两方面一直混杂在一块儿,这就是他的双向性的来源。 因此,心理学一般认为青春期更好的说法叫“过渡期”,过渡期是流动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过一个阶段,处在过渡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形成了结果,它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更不是定型的。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技术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 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往往尝试着攻击家庭的成员。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既然孩子不再想当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从家长的角色中引退,在某些家庭,父母也可以来扮演孩子。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有些看起来是很荒诞,但是要倾听他、尊重他,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大人,他慢慢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家长采取查书包、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华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当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他的情商差。另一种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他就不好好学习,看父母怎么办。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做决定,但无法替代他学习。当然,并不是孩子有意识这样想,而是他不上学引发父母改变了权威的角色,愿意开始倾听并满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现象,引发了孩子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中得出上面的判断,大约有10%的孩子会这样做。 技术二,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如果在一个部门当领导,对大家保持兴趣、好奇,就会是受欢迎的领导,如果满脸都是价值判断、好恶,别人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不舒服。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不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倾向,结果是觉得是在为别人活着,为别人学习。让青春期的孩子品尝逆反情绪给他带来的痛苦与麻烦,好奇地、用欣赏的眼光分享他自我选择的价值观、美感、哲学概念与逻辑。当然,幼稚在所难免,但这些幼稚的思想打着孩子自己的标识,属于他自己的天地。尊重这些就是尊重孩子。 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社会规则:“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来接纳自己。成年人很多心理痛苦正来源于搞不清内心与现实的边界在哪里。 技术三,学会对孩子示弱。 示弱就是要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如果孩子游戏打得好,你要说:“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孩子肯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我遇到过一个咨询者,他女儿是哈韩族,家里摆满了韩国的东西,韩国影星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女儿染着黄头发,吃韩餐,学韩语。一有韩国歌星演唱会,女儿旷课也要去听。父亲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非常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就向他建议,你也装着是哈韩族,也把韩国明星照片贴在卧室里,也放韩国歌星的歌,也装着学韩语。结果他女儿就把韩国明星照片收起来了,头发又变成黑色的了,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区别,他一放韩国歌星的歌,女儿就特烦,“怎么又放韩国的歌啊?!”知道为什么?孩子其实是在表现逆反情绪,爸爸不让我哈韩,我偏喜欢,看你怎么办。这表示她在长大,有了全新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压制她,反而认同她,她逆反的动力就会终止。 技术四,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 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要说:“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啊,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如果这时驳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实施。家长可以先说“yes(是的)”,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maybe(也许)”,尽量不说“no(不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 17.重视孩子的需要 爸爸妈妈不爱我 我是河北农村的,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完全控制在父母手里(我家是君主)。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我显得很沉默,不爱说话,所有的悲伤与快乐都是一个人独自承受。 很小的时候我就令所有的人不喜欢,长辈们对我失望到极点,经常无缘无故或是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让我爱尽屈辱、嘲笑和讥讽。这一点让我心痛无比。我的自尊心很强,最怕的是父母一次次的辱骂我,所以经常夜里独自流泪,痛哭失声,他们不理解我让我非常痛心。这个倒也算不得什么,可是今天他们开始狠狠地指责我的性格,经常因一件小事就拿我的性格不好、不适应社会来强迫我,如果我不高兴他们就说都是在教育我,为我好。他们总拿我和别的女孩相比,当然对比的主要是开朗的、会说话的,总说我怎么怎么不行,他们为有我这样一个性格的女儿经常觉得苦不堪言,甚至会说因为造孽才生下我。他们要求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社会交方面也要拿得出去。 其实我不是那种软弱的人,我只是什么都很信赖别人,没有主见,但是我总觉得世界上再没有谁比我更失败了。面对父母的这种爱,他们所给予我的,我觉得非常无助,经常做噩梦,请老师帮一帮我!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比较纠结,孩子太在意爸爸妈妈的看法,爸爸妈妈太卷入孩子的行为。实际上,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家庭,每个人都有独自的个性,并不那么追求一致,但发展不好的家庭因为都缺乏独立的个性,就会高度追求一致性,要求大家都一样,彼此没有界限才会让人感觉亲密。这个家庭的父母希望彼此一样,大家都纠结在一块儿,不要有区别,不要有差异。所以孩子表现内向爸爸妈妈就不认同,觉得孩子应该开朗些好,殊不知越希望孩子外向,就越对孩子内向行为敏感。其实孩子在某一年龄,内向和外向是同时存在的,父母关注内向,孩子的内向就被稳定地发展了。父母内向,感觉内向不好,对孩子的内向就更敏感,结果会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还在于父母,他们不知道每个人都会慢慢地选择自己怎么生活,以什么方式来生活,父母的介入干扰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并削弱了孩子作决定的心理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个性作评价要非常小心,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中存在一种双重束缚。什么叫双重束缚呢?比如爸爸妈妈批评孩子不开朗,会导致孩子更不开朗,由于孩子更不开朗,父母就更批评她。所以孩子怎么做都不行,如果努力地表现开朗那一面,爸爸妈妈又会说他不够或者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开朗。父母不明白,正是他们过多的要求,才使孩子变得不开朗和内向。在这样的批评中,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感觉被伤害,在观念上是为孩子好,在心理层面却挫伤孩子,就像是一种悖论。这就是亲子教育的陷阱,这样的陷阱是掩藏着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实际上孩子时时刻刻能体会到挫败。 很多学者强调要夸孩子,但不能胡夸,让孩子觉得夸奖不那么“值钱”。夸奖孩子是一个心理技术,夸奖不只是语言的夸奖,更多的是表现出美好的态度——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认同态度,比如信任,对他充满着兴趣,而且对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如果父母喜欢说“不管你怎么样,只要你健康快乐的活着,我们就觉得很满足”,孩子就会无意识地想让父母满足,会有事没事也喜滋滋的,凡事都愿意往好的方面想。父母喜欢说“孩子你必须好好学习”,虽然是表达关心和督促,态度上却让孩子读到“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那么,学习在本身的意义之外,有了更多的意义与压力,孩子对学习厌烦就会是早晚的事。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管他聪明也好,愚笨也罢,都无条件接纳,孩子就会按照天赋的能力顺利发展,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和自我感。即使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能干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就需要把自己割裂,分出什么是好的,父母喜欢的,什么是坏的,不被喜欢的。他要花出精力来处理,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成长与学习。那么,是不是可以老夸孩子?不!孩子不能无条件地夸,夸也会夸出毛病来。夸什么往往也意味着在否定孩子另外的什么。所以,接纳、欣赏孩子比语言的夸要好,夸是寻求孩子与父母价值观念的一致,接纳、欣赏可以存在双方的价值差异。语言上的表达会给孩子误解与错觉,接纳他、信任他的态度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信中这个孩子说了很多父母如何不喜欢自己,其实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父母总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样子去塑造她,实际上是父母太喜欢她而失去了理智。其实,爸爸妈妈拼命地批评她,从内心来说是焦急,他们觉得孩子内向不符合社会要求和人际原则,担心孩子的竞争力会比较弱,实际是在担心孩子,只是爱得过度了。他们无意识地想替代孩子去生活,希望孩子像自己这样,或者像他们心中想象的那样去生活,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权利。从动机来讲是非常好的,是爱孩子。女儿一定要觉察到爸爸妈妈不是讨厌她,不喜欢她,恰恰是太喜欢她才会变得焦躁不安,没有办法。 这个女孩真正的问题是过度认同父母,试图让父母满足,忽视了自己的需要,也忽视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来抱怨父母是缺少对自己的觉察,其实只是她一直在让权,让父母对自己的介入太多,现在她又把全部的责任推给父母。心理医生可能会引导她意识到要摆脱困境,需要重建一种观念系统,看到自己个性中的优势,并把这封信看成自我觉察与分析,与过去告别,重新发展和评价自己。 有些时候,孩子可以在父母亲面前表现得更加主动一些,让爸爸妈妈的担心减弱,给他们传递与以往不一样的信息,表现出认为爸爸妈妈说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态度。比如,主动和爸爸妈妈交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现出有些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决断,让父母听从自己的安排,让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是可以信赖的。信中谈到爸爸妈妈越批评她,她就越弱,这是一种让权,她放弃了自我的决策能力,转而依赖父母,以为这样会好,结果却更糟。她表面上一直在服从,内心却在不满、痛苦,结果是更有压力、更弱、更内向、更不能作决定。她什么都让爸爸妈妈来决定,什么都不说,等爸爸妈妈说了她才动。这种做法看起来是顺从父母,实际上却让自己与父母卷入一种循环关系,越来越糟糕。结果爸爸妈妈还认为自己预见对了,孩子真的被她的内向给害了,甚至为了帮助她再加一把劲,反而火上浇油。其实孩子不是被内向害了,而是被父母执著的观念害了。 18.创造独立空间 男孩和继母的冲突 有一个男孩在节目组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他说我的问题不是跟亲生父母的关系,而是跟继母的关系。他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由于生病过早地就离开了他,爸爸其实很爱他,继母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自己缺失太多,爸爸既当爸爸又当妈妈,很多需要都可以满足他,爸爸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事业不错,他觉得挺幸福的。可是爸爸肯定不能一直这样,后来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性出现在爸爸的生活里,爸爸就跟他说,我可不可以再婚?男孩说,当时我非常开明,我说爸爸也要有自己的幸福,没有关系,可以。我很痛快,爸爸于是很感激我。我原以为跟这个陌生的女人相处挺简单,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很年轻的女性以前没有做过妈妈,进入到我的家庭之后,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脾气,所以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冲突。比如说有的时候,可能餐桌上有一盘两个人都喜欢吃的菜,就会出现一些挺尴尬的局面。爸爸就像带着两个孩子,这个儿子一方面就觉得这个女性怎么可以这么像小孩?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长辈。另外一方面就觉得爸爸太累了,太辛苦了,凭什么要找这样的女性?爸爸好像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更加累了。 除此之外,这个男孩还说,跟继母相处的确不太容易,不是简单地以心换心就能够相处好。他说他曾经做过很多努力去接近继母,关心她,尊敬她,但得到的结果并不好。他说是不是继母的人格有问题?个性有问题?还是和继母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呢?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里面住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密的人。相对而言,继父、继母则像家庭的一个闯入者,是陌生人。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首先会使家庭的亲密关系发生变化。本来在母亲离开后,爸爸和儿子慢慢会建立一种亲密核心,维系家庭内部的稳定。继母来了以后,爸爸和儿子就得分开一些,总得有一个空间让继母进来。孩子因此必须放弃一些权利,他要意识到继母来了以后生活是会变化的,假如他希望继母来了不变化,还像过去跟爸爸那样好,这个想法显然不成熟。实际上,一旦继母来了以后,这个孩子就应该退出来,让爸爸和继母有足够的空间来过他们的爱情生活。 电话里讲到继母比这个男孩大不了多少,她跟男孩的爸爸在一起,容易在男孩心中引起混乱。十七岁的男孩正处于内心很复杂的时期,性的好奇与冲动常常会被激发。一方面他要维系对母亲的尊重,不会那么快地接受继母;另一方面需要感觉安全,压抑对继母的好感。这些都是伦理焦虑,为了平息这些焦虑,与继母保持边界就很重要。对继母的不喜欢,攻击或贬低,都可以获得边界感。 加上继母跟男孩差不多是同龄人,男孩要叫她阿姨,这也会引起男孩的愤怒。继母作为妻子来讲,会跟男孩的爸爸开玩笑,疯、闹、撒娇、调情等等,本身是夫妻间的正常行为,但在男孩看起来则不正常。如果是爸爸和自己的妈妈这样闹,他也许能接受,但是跟另外的女性,他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角色混乱,男孩不容易把继母看成长辈,他的内心就会分裂成两面——接受或否认,这样他的视觉就会受内心影响,特别在意继母的行为。假如继母的行为不像长辈,那么她作为长辈的角色就更加不能建立起来,混乱就会继续。因此男孩对继母很挑剔,把愤怒投给她,看到她很多缺点,都非常自然。通过攻击来表达态度,设立边界,男孩就会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 继母走进家庭后,父亲应该和她有独自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和继母的情感生活不会受到儿子的影响,也不会被儿子感觉到。同时儿子也要有空间,可以不受继母存在的干扰。父亲要把握好这两个空间,不能让它们过多交融在一块儿,交融会有象征意义,即家庭中的两个男人需要娶一个女人回家,父亲需要爱与性,儿子需要照顾关心。父亲要学会在跟这两个人同时交往的时候,设立边界,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太太打情骂俏。当然继母也要学会有孩子在的时候,要像成年人一样生活,继母要矜持、庄重一些,避免让男孩受诱惑,产生反感。当然,在他们夫妻自己的空间里,想怎么疯怎么闹都可以。孩子与父亲和继母在一起的时候,也要摆出小辈的身份。单独和继母在一起时,要有分寸与节制,不要希望继母来讨好自己,也不要去讨好她,平等对待就可以。单独跟爸爸在一起时则还可以像哥们儿一样很亲密,这样的话这个家庭就容易和谐。 父亲要做到这些是需要精力和时间的。实际上在很多家庭里,父亲在工作、挣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娶来一个太太放到家里,儿子只能和继母作伴,他们不是做朋友就是做敌人。但是做朋友会有伦理问题,比如说,十七八岁的男孩有性意识了,而继母常常是一个年轻、漂亮、有情感的女性,他跟继母太近会不太好。因为他跟继母很近,就会产生焦虑,担心自己会不会产生坏念头、坏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男孩会有罪恶感,害怕这些本能意识。同样,继母也要考虑这样的禁忌,实际上这是一种乱伦禁忌。一般来说如果男孩大了,就不会鼓励他和年轻继母有特别亲近的关系,而是应该保持距离。 大概在半年前,节目组还接到过女孩的来信,也是类似的问题,说和继母相处不好。她说,开始,表面上两个人处得都挺好,继母愿意对她好,她也愿意对继母好,可是后来她就发现继母总是在邻居面前说她坏话,有时还会在父亲面前说自己如何不好。她听到后觉得继母很虚伪,从前对她好都是假的,那以后两个人就很难再相处了。 其实女孩和继母的关系和男孩的不一样,女孩的爸爸带来另一个女孩,家庭关系更加混乱。为什么?由于这里没有伦理的禁忌,竞争和控制父亲会更加白热化。同样,父亲对女孩的情感和对继母的情感有时也很难分清楚。有时,父亲也是因为分不清对女儿的感情,才匆匆地娶个女人回家。继母来了竞争自然开始,基本上没有协同的地方。如果两个女人年龄差距大还好平衡,差距不大的话,父亲自己有时也会混乱,仿佛两个都是女儿。有些时候他会不清楚对妻子的爱和对女儿的亲密感。因此有时父亲会对女儿很厉害,这并不是不爱女儿,而是要澄清自己。 对女儿来讲,天生和妈妈有对父亲控制的竞争,妈妈要是离开了,她失去了对手,继母会成为新对手。对男孩来讲,和继母的关系会与女孩稍稍不同,男孩都渴望女性的温暖,希望得到女性的照料,这种渴望会比对父爱的渴望高得多。所以,如果继母像妈妈,男孩很容易和她搞好关系。 一般来说,男孩容易和继母搞好关系,尤其是继母主动接近他的时候。男孩都比较宽容,容易接纳,除非继母完全无视他,在父亲面前撒娇,或者干一些孩子气的事情,男孩才会瞧不起她,会因为瞧不起而不愿意接受她。如果继母的行为很大方、得体,对男孩关心也很得当,既不过分,也不疏远,那么男孩就比较容易和继母相处。尤其是继母关心照料孩子的生活,比如帮他做饭、买衣服,点点滴滴的很多方面都照顾到,男孩就容易和她很亲。女孩就不容易和继母相处好,因为女孩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很多女孩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不好,就是因为妈妈管得过多,所以反感妈妈。女孩从小就会管理自己,继母来了以后,对她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从文化角度来看,女性的内心和男性也不一样,虽然表面上看女性是弱者,但实际上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女性其实是强者,她的内心就是一个家。 但不能因此就说女孩和继父的关系一定容易相处,为什么呢?因为继父带有危险性。每一个有性觉醒的女孩,在有性意识的时候,任何男人对她而言都有危险性。一个陌生男人走进她的家,本身的危险就非常高,女孩为了使危险等级降低,常常对继父产生攻击性的欲望。比如,对自己说“我讨厌这个人”,内心就能安定下来,会觉得不那么危险,也会认为继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尤其是青春后期的女孩,十六七岁到十八岁,还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性意识的时候,和继父的关系容易出现混乱。如果她和继父太亲密了,也会产生伦理焦虑,减低焦虑的心理策略就是把继父当作敌人。 跳出这个家庭,从普通意义说,父亲也不能够希望继母爱自家的孩子像亲身的孩子一样。尽管很多道学家都认为,继母应该比对亲生孩子还要好地对待过继来的孩子。但站在人性立场上,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实上,自己生的孩子和别人生的孩子,内心感觉肯定不一样,所以不能够强调继母一定要对孩子好到像他爸爸一样,这样做其实对继母不公平。 李子勋支招:如何与继父继母相处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跟继父继母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尊重。要尊重这个人,接纳他(她)的身份。第二,善待。除了竞争之外还要学会关心他(她)。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有距离。因为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应该保持距离。保持距离是为了减轻内心焦虑,和继父或继母过度紧密会使问题出现更大的麻烦,保持一定的距离很重要。总之,善待他(她),关心他(她),知道分寸,明白他们和亲生父母不一样。 对孩子来讲,心里难免会失落,没有陌生人的时候,跟自己亲生父母的关系很密切,继父继母来了,好像有一部分 爱就失落掉了,这是必然的。建议孩子在父亲或母亲再婚以后,学习放弃一些权利,更加独立自主,更懂事,替自己的亲人争争面子。在继父继母面前有礼有节,父亲或母亲一定很高兴,很感激。当他们在一块儿有些显得亲密的时候,就找个合适的理由回到自己的房间。肯定要有一段时间感到失落,普通的孩子一般要经过三到六个月,自己就处理好了,新的家庭生活也变得自由和满足。如果三到六个月以后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跟自己的亲人谈一谈,看看怎样来解决。孩子也可以逐渐寻找社会情感,学习过积极的自我管理的生活,把亲人托付给继父继母,加快自己的社会化。 实际上,单亲家庭有一个“纠结”的危险,如果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害怕失去亲人就会牢牢地控制亲人。孩子会放弃很多东西来讨好亲人,这种纠结会使他完全失去社会化的动力,不愿意和人交朋友,总是回家看爸爸回来了没有,妈妈回来了没有。父亲或母亲重新结婚,则可以破坏这样的纠结,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立的,最终还是要和爸爸、妈妈分开,单独生活。来了新的家庭成员以后,“纠结”自然松开,对孩子是好事。 19.无条件地接纳 我在伯父家长大 我是一个人前活泼、人后流泪的女孩,在家里是老大。因为我不是男孩,所以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为了生男孩,让奶奶带着我到处躲,结果后边几个也都是女孩,后来为了保住父亲的工作,他们把我送到了伯父家,这样我就一直喊着伯父爸爸,喊伯母妈妈。 伯父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而我就成了第三个孩子,他们非常宠我、疼我、珍惜我,以至于养成我现在很霸道的性格。在那里我生活了六年,可以说这六年是我人生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光。七岁的时候我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他们告诉我这才是你的爸爸妈妈时,天真幼稚的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叫他们爸爸妈妈,不过,我还是得生活在他们身边。在六年级时,我告诉他们想回到伯父家,但是被他们说服了,又不情愿地留在了他们家里。后来有好几次我想偷偷回去,都被他们阻止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去年,我又说出了这种想法,结果挨了一巴掌,还被踹了一脚。但是当时我非常坚持,气得他们要跟我脱离关系,那时我想无论怎么样,都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感觉,就算伯父不要我,我也一定要脱离他们。我以此相逼,最后他们才将我送到了伯父家。虽然说现在回到伯父家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痛苦,因为伯父每天都劝我,让我回去,所以我现在整天都哭。 我想问一问李老师,像我这种情况的孩子多吗?我该怎么面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冲突呢? 其实,她的亲生父母应该能理解,这个孩子生下后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她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和伯父伯母在一起,自然会和伯父伯母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 孩子在两岁或者五岁以前,和谁接触,就最容易和谁形成亲密依恋,这个亲密依恋在自然界有一种“印刻”作用。比如,经常看到电视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只小鸭子或一只小鸡,它孵出来,睁开眼睛看到是人,就会把人当妈妈,会跟人走,闻人的气味,跟着人就像跟着妈妈一样。孩子在两岁以前也会有心理印刻的效应,一些孩子一岁前就请保姆,被保姆天天带着,以后他会离不开保姆,保姆走了孩子就变得很沉闷,很痛苦,甚至没有活的欲望。 这个女孩的伯父伯母一直带着她到六七岁,陪她度过了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她所有的亲密依恋和她所形成的情感对象,都指向伯父伯母。突然让她转到父母亲身边,任何人都不容易做到,除非她没心没肺。她和爸爸妈妈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样,只能在以后的生活里慢慢培养。随着她一天一天慢慢长大,明事理了,会懂得尽管在伯父伯母家长大,但是爸爸妈妈一直爱着她,思念着她,也给她抚养费。现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对她很好,这时候她慢慢会把一些情感投到父母身上。但伯父伯母依然是她心里的父母。在关键时刻,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伯父伯母。孩子小时候不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要真正和爸爸妈妈产生亲密会在十六岁以后,度过逆反期,爸爸妈妈仍然温柔坚定的爱她,她会慢慢表现出一些深层次的亲密与依恋。 孩子在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心理发展是比较安定的,没有很大的起落。六岁以前很多东西都已经完成了,包括决定他终身的个性、行为色彩、情感模式、亲密需求等。七岁以后,即便她和亲身父母发展一点情感,那种亲情并不深刻。爸爸妈妈要认同孩子,必须明白孩子有困难,不能要求孩子在身边就一定要依恋自己,就要跟自己亲密。要学会等待,最好的等待就是让孩子慢慢地度过心理认同期,等他慢慢把父母亲认同为自己的父母。 比如说,写信的这个女孩首先要和伯父伯母产生距离,虽然现实距离已经产生了,女孩走开了,但心理方面还要接受分离。伯父伯母不能像以前那样关心她,她内心会很困难,也许还会不停打电话联系,无意识地想保持亲密感。要应对类似的情况,爸爸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对伯父伯母的感情,甚至鼓励孩子去那个城市看望伯父伯母,放假的时候给她机会,让她满足亲密的需求。他们要明白孩子见伯父伯母不等于不爱亲生父母,见伯父伯母是因为她有亲密需求,这个亲密需求决定她内心的完整与安全感,周期性地回到伯父伯母身边黏一阵子,内心可以得到满足。如果父母完全拒绝她跟伯父家来往,封锁伯父家的消息,反而会使孩子不安,她会慌乱,不能踏踏实实地,有可能每一天都过得不好。爸爸妈妈一方面鼓励孩子和伯父伯母保持亲密,另一方面还要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给她很多关爱,尤其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她。这样,孩子的情感就会慢慢重建与回归。真正的回归有一个前提:孩子没有与父母产生隔阂。如果她回到家的这段时间跟爸爸妈妈不亲近,爸爸妈妈就伤害她,比如像刚才说的爸爸妈妈踢她打她,再想回归就会很难。孩子的内心永远会有孤独感。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有个妈妈因为“文化大革命”必须到山西劳动,就把孩子寄养在姥姥家,孩子当时还不满一岁,在姥姥家一直待到十三岁,要读中学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在山西劳动时还生了一个女儿,妹妹从生下来跟爸爸妈妈一直没有分开,和父母特别黏糊,感情非常好。姐姐十三岁回到北京读初中,感觉跟他们三个人不是一家人,自己像个外人,从来不叫爸爸妈妈,一直到她二十五岁结婚都没有叫过。女儿在外面说“妈”说得很自然,一见了面,“妈”字就吐不出来,莫名其妙地内心特别紧张,非常焦虑。每到放假她就跑去看姥姥,叫姥姥叫得很亲,一直到姥姥去世。 这个个案中的那位妈妈后来对两个孩子非常平等,给妹妹买什么就给姐姐买什么,而且还更关注姐姐。否则姐姐永远会觉得不平等,认为爸爸妈妈就是爱妹妹,不爱她。 写这封信的女孩处在“双向情感”里,当她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会想亲生父母,觉得这样做对亲生父母有点残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又觉得对伯父伯母不公平,没有报答养育的恩情,孩子内心希望对两方面都好。如果她真的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也不一定还会那么安定,因为她已经知道真相,不可能像过去那么坦诚与简单。孩子在把亲密感分给爸爸妈妈和伯父伯母的过程中,会有摇摆,一会儿会这样,一会儿会那样,父母得允许她摇摆,给她支持。实际上,这个女孩并不是完全排斥父母的,她只是需要时间。她现在摇摆在两对亲人之间,但这种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她会慢慢选择主导,在那个地方待下来。一方面,会保留对伯父伯母的情感,关心他们,报答他们。另一方面,她会稳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结成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不要着急,也不要沮丧,往往越想努力改善关系,孩子回归的时间越延长。换一个角度想,有两对父母在疼爱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这种幸福感建立起来,女孩就可以接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学着把两边的父母都当亲人,人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李子勋支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的,如果小时候知道被爸爸妈妈遗弃,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放在另外一个亲人甚至陌生人那儿,在他慢慢懂事的时候,就会有自我挫败感。孩子会对亲近关系不信任,不信任爸爸妈妈,埋怨爸爸妈妈不能够保护他,把他扔给陌生人或者年老的亲人。这种感觉是对亲密关系的怀疑与否定。一个孩子缺 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就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不信任亲人,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自己,或在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紧张,甚至出现社交的恐惧。 当然,成长的选择是多种的,尽管早年生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亲密需求发展的弱点,但是人总是有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早年的生活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一生。童年只是给孩子一个基础,就跟小学是中学的基础一样,但是小学学习不好不意味着中学就学习不好。所以如果孩子五岁以前没有建立起来亲密感,或者安全感不够,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可以慢慢重获安全感,青春期,青春后期还有成年期,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面临重要的选择。孩子觉得以前对爸爸妈妈亲密感不够,就会更多地投情,更多地关心父母,内心就不再茫然了。慢慢地,他会发现在社会中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那么焦虑了。在心理治疗中,许多与家人处理不好关系的根子,就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现与家庭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时间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给孩子稳定的关怀、更多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接纳。时间可以帮助孩子觉察、感悟,并做新的选择 20.帮孩子建构乐园 迷上游戏的儿子 我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无所谓,如果在班里考得不太好,我们说他“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呢”,孩子会说“还有比我更差的”,好像没有什么上进心。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三了,但是最近在同伴鼓动下,开始迷上玩电脑,整天泡网吧,我们非常着急。后来他父亲害怕孩子由于总泡网吧会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在家里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这样孩子就不去网吧了。但是慢慢发展到孩子的生活全是电脑,整天在电脑上玩各种网络游戏,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一大帮网友,手机、QQ号总是不停的需要用家里的电话去充钱。他父亲觉得“这怎么可以,你上网已经很花钱了,而且费精力,现在又结识这么多没有见面的QQ上的朋友,花着大量的钱,又不挣钱,最关键的,这是不务正业”。于是他父亲非常生气,找孩子谈话:“你玩是可以的,为什么没有时间观念?!”父亲还说:“我最瞧不起的就是一个不能够管理自己的人,你应该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但是令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话以后,儿子变得不搭理父亲了,好像交流也不是很多,而且还开始装模作样了。父母钥匙一响,儿子就把电脑关了装作学习,父亲一走,儿子又把电脑打开玩。我们非常生气:难道我们的儿子天生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为什么他对学习是这样的态度? 我经常在诊室碰到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一个初三的孩子,玩游戏肯定入迷,因为游戏里有快乐体验、冒险体验、恐惧体验和很多愉快体验,现在的网络游戏做得美轮美奂,让人身临其境,格斗、冒险、T作战、战略、竞技等游戏都让人着迷。孩子在游戏里可以幻想自己是英雄,是一个世界与命运的控制者,这正符合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非现实狂想。人都是从自我中心发展来的,尽管十四五岁已经知道世界不是唯自己存在的,但内心仍顽固地存在一种梦想,认为自己对世界是最重要的。游戏让孩子重温孩提时代的梦,出现一种虚幻的自我求证,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和做统帅的能力,不要说孩子。在模拟世界里面驰骋疆场,杀死敌人,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做生活中不敢做和不敢想的事,连我也一样会对游戏着迷。 现在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美国都在讨论游戏的问题,担心游戏会毁掉一代孩子,希望像电影一样对游戏进行分级。游戏都是大人做出来的,是一种大人的神话,游戏中隐含的文化观念也是适合大人的。但是,对大人是一杯美酒的东西,也许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就是毒药。而且,每一个孩子长大都需要和环境结合,需要和同龄的孩子来往,需要在社会上或者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各种东西,比如说到农村看看庄稼,或者跟小鸟和动物玩等等,但目前的游戏可以完全把孩子控制在电脑面前,使他失去很多社会实践,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他的生活越来越超然,他会觉得周围的人跟他没关系,只有游戏里面的人物才跟他有关系,他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现在很多青年教育的学者也在谈游戏的问题,他们有几种观点,一种是对一些孩子说“不”,不让玩游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滋润心声的,游戏可以补偿孩子情绪,比如说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快乐,游戏会给他快乐,让生活很有意思。孩子有愤怒与攻击性,游戏帮助他释放这些情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一个社会,在游戏里照样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智力等等。其实,最重要的是,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系统发展。现实世界是法律与道德系统,游戏是强者与资源(装备、生命值)体系,取胜的方式不一样。 游戏的确有它的双面性。现在都市里自然环境很少,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游戏不仅弥补了部分社会功能,而且还开辟了新的规则,孩子可以在不完全符合主流道德的游戏里面为所欲为。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电脑道德能破坏现代人的道德水准,会让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意识方面出现问题。此外,游戏还给孩子带来了现实感问题,现在很多孩子相信信息,他不相信看到的、听到的,但相信电脑里或电视里出现的。孩子的思维和电脑一样,他宁可相信游戏里面的东西,相信电脑里面看到的而不相信生活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提醒孩子:“虚拟游戏虽然快乐,但它在很多方面都会妨碍你,削减你的能力,分散你的精力,使你变成一个不现实的人,变成价值观念有些混乱的人。” 怎么对待迷上游迷的孩子?具体来看信里提到的这个孩子,游戏成了主导他生活的快乐,他的父母可以考虑如何用别的快乐代替孩子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让孩子拥有多种快乐。孩子除了游戏以外还有其他欲望,比如说运动、打球、和孩子们玩、和爸爸妈妈交谈、学习成绩成为班上前三名等,这些快乐都是孩子需要得到的快乐,关键要看我们怎么鼓励。如果孩子本身不快乐,游戏给他的快乐太多,就容易使他上瘾,但如果孩子本身是一个快乐的人,游戏就不可能把他拴住,因为他的兴趣太多了,他会觉得游戏打多了,好多事干不完,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欲望。 想让孩子不完全沉醉在游戏里,有三个方面要考虑。首先,要重新帮孩子建构更多兴趣。比如阅读、音乐、艺术,以及交往的快乐,可以跟邻居下下棋,打打牌,这也能增加快乐。第二,要增加孩子某方面的优越感,我们要带着孩子找到他的优越感。有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塌糊涂,谁都瞧不起他,但游戏里棒得很,他就只能从这里得到优越感。优越感是孩子成长必需的情绪,孩子需要觉得自己还行,父母就要帮他建构自己还行的感觉。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找到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优点,让他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比谁都强,一旦孩子形成了优越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游戏补偿情绪。第三,从建构开始就要树立规则。比如说,玩游戏可以,但要有时间概念,周末两个小时,爸爸不仅允许你玩,而且帮你玩,跟你一块儿玩,给你买好的游戏资料,但是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玩,不能开电脑,不能上网。在规定时间里可以和孩子讨论,跟他谈判:“儿子你究竟要上几个小时网,你现在是初三,马上面临中考,要满足你几个小时?”他说五个小时,好,我们按他五个小时,就这么安排,定下来这么监督,并要和他讲:“如果你不能实现,在某个星期破坏规则,本身应该玩五个小时却玩了八个小时,那么连续两周都不能碰电脑一次。”父母可以通过给电脑上锁来约束孩子,孩子开机时必须有父母提供的密码。 强制执行时,如何避免孩子在心理排斥父母呢?要管理孩子的话就需要通过和孩子谈判得到他的认同,而不是不听孩子的说法和想法去强迫他。比如说,孩子需要多长时间,能不能遵守,如果遵守这些时间怎么安排,是每天的下午还是晚上,需要几个小时。谈判好了以后,父亲和孩子达成协定,父母要对孩子说“你要这样达成你就要这样去执行”。实际上,这是锻炼孩子练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从小事情开始,如果他能够管理得很好,爸爸妈妈可以允许他一周玩五个小时电话,或者上五个小时网,这样就会达成交流。如果父母说“No”,完全拒绝孩子玩游戏,他就会偷着玩,结果反而不好,倒不如跟他谈判。 李子勋支招:远离虚拟世界 以上这些都是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会妨碍孩子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我也不敢说游戏的广泛发展给孩子带来的利多还是弊多。首先我们对人类还不甚了解,游戏的确在改变人的情绪与思维方式,这种改变是否存在一种更大的意义?是否在创建一种新的、适合高科技的、适合于一种更广阔的深达宇宙的思维方式呢?游戏与现实间的差别正在变小,不是现实变了,而是人对现实的感觉变了,人的感觉在主导现实的存在。什么是现实?被人感觉到的东西算不算现实?如果算,游戏世界是否也是现实世界?我们已经意识到,电脑改变了人,网络也在改变人,游戏同样也在改变人,现代人一代一代思维方式都很不一样,我不知道这里面是否也有电脑、网络、游戏这些成分在促进。 尽管有上面的疑虑,我还是要告诉孩子:游戏世界毕竟是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或者做一些平时在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但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面,一个是内心世界,另一个是现实世界。游戏只在精神世界里是有价值的,是取悦我们的,带给我们快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动力,从那儿学到要成为一个重要的人。但是,我们还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不以个人为中心,以整体为中心;现实世界有自己的规 则,有自己的秩序;在这里你必须有责任,获得和付出成比例;这样的世界是客观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玩游戏的时候是高手、玩家,周围人都喜欢你,但那只是在精神领域里,你在内心世界里是一个高手,如果要在现实社会里也做高手,就必须服从现实的规则和现实的秩序,做一个被主流文化所认同的人。 21.欣赏重于一切 女儿爱美 最近发现女儿有一个问题,以前都是我给她买衣服,但在她进入初中二年级以后,突然自己提出想穿什么什么样的衣服,而且总是说“同学们也有这样的服饰,所以我也要穿”。她每天早晨起来,待在洗漱间里半天都不出来,一开始我们很担心,以为她在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后来有一次当我们推开门的时候,发现她一直在镜子前面对着镜子微笑,做各种表情,给自己梳各种各样的发型。早上上学的时间非常紧张,她在镜子前面还这么浪费时间,我非常生气,当时就训了她。可是并没有奏效,一个月以后,她在书房里看书,我推门进去给她送牛奶,发现她正对着镜子咧着嘴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我非常担心,是不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都会这样?我做些什么能让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而不是自己的形象上呢? 照镜子有很强的心理学意义,是寻求主体(心)与客体(身)的对应。一个孩子接纳自己是从接纳自己身体外形、面部特征开始的。对着镜子笑,扮可爱的人是成功地接纳自己或正在努力接纳自己的人。对镜子愁眉苦脸或拒绝照镜子的人,同样是拒绝自己和不接纳自己。照镜子的象征意义是找自己,想知道“我是谁”,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意义觉醒。这个女孩从镜子里找自己可爱的样子,是在喜欢和接纳自己。有时候,年轻女孩开始照镜子也代表性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些美的东西。这个妈妈谈到孩子总是摆出各种姿势、发型、微笑,还对着镜子笑,其实对着镜子笑就是对着自己笑,这需要一定的勇气。我们看到很多人不敢对着镜子笑,那是他是不喜欢自己,不敢认同自己,甚至有人不敢照镜子,因为他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会很难过。太爱照镜子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自恋,自恋是青少年必需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是从自恋发展到去爱别人。如果她爱照镜子,就说明她喜欢自己,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位母亲把照镜子和学习对立起来了,其实这是两件事,尽管在时间上它们可能有冲突,但就事情本身而言并没有矛盾。喜欢自己的人会更追求完美,学习上也要求比别人强。不喜欢自己的人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学习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这样做,一是考虑该给她买漂亮的衣服,考虑她的形象,二是自己也要学着真正开始欣赏女儿,嘴上说出来对女儿的喜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喜欢女儿,女儿就不会太依靠镜子找自我好感。因此,要让她知道不一定照镜子,通过别人的眼睛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完美。 当然,在镜子面前停留的多,关注自己的形象太多,导致注意力从学习上游移的情况并不是没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照镜子就说孩子一定怎么样,很多事情是并存的,并不直接存在相互矛盾的关系。同样,照镜子也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象征阶段,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失。事实上妈妈的担心来源于她太在意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没有什么想法的好女孩。但这不可能,因为现在的社会很丰富,一个十四五岁,已经上初二的女孩,正是联想很丰富的时候,每天她大脑里都会有很多丰富的想象。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没有想象的人是很糟糕的,不可能学习好。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一种是感性的形象思维,两种思维都好的人才可能是优秀学生,如果只有一种思维好,就有可能成为书呆子。一个女孩,十三四岁到十五岁的时候,会发展她对自我的想象,对社会的幻想,对人际的敏感,实际上就是在发展她的心理能力,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孩子没照镜子以前,家长的语言和眼睛就是镜子,家长应该很好地使用这面镜子,经常把孩子的优点投射出来,缺点隐藏起来。多提孩子的优点,他的优点就会被放大,孩子知道他有很多优点的话,会变得很优秀。如果总夸奖他是一个好孩子,他的行为就越来越偏向于好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标定为坏孩子,他的行为就越来越偏向于坏孩子,这是语言的雕塑功能。实际上这个妈妈应该感到高兴,女孩做作业时,对着镜子笑一笑,取悦自己,可以达成对紧张的缓冲。家长需要跟孩子讲的就是要协调好时间,比如说早上起来,梳妆的时候对着镜子笑一笑,睡觉以前照一照,平时在她的房间里不要放镜子,尤其是不要在书桌上放镜子。因为镜子有很多神秘体验,很容易把孩子的眼睛抓过去,与其预防,不如把镜子拿走。但可以在客厅里放一面大镜子,让孩子能够观察到自己的举止、面容和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缺点,希望孩子把缺点都屏蔽掉,变得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是家长为孩子着想,实际上家长是在“剥削孩子”。为什么叫“剥削孩子”呢?因为家长在利用孩子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包括他们的社会压力、人际压力、对自己的不满意、对事业的不满意。如果家长的很多愤怒没有安全的途径去发泄,那就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发泄点,通过孩子所谓的“缺点”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那是家长需要依赖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 如果家长用成熟的眼睛来看孩子,孩子会是幼稚的,总有很多问题,就像拿大树和小树比,总觉得小树长得不直或者长的位置不对。其实,孩子从幼稚到成熟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天生就很成熟或者很完美。而且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家长不能用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对小孩的教育总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欧美国家从孩子小时候起就鼓励他们骄傲,一定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前一段时间,我的哥哥带着他的孩子从加拿大回来,小孩来到我家唱的儿歌是“我比你棒,我跑的比你快,做事比你好……”我听了之后感觉文化的差异太大了,国内一定不会这样唱,不会说“我比你好”,只能说“你比我好”,都是大的东西送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所以我觉得,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鼓励他们信任自己,喜欢自己,认为自己很棒,这会使孩子更容易度过日后的心理困境,不容易发展成自我矛盾、自我冲突的人格。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到大都明白他的优点在哪儿,长处在哪儿,让他明白,不管他怎么表现家长都喜欢他,爱他,他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至于他有缺点也好,有弱点也好,学习不努力也好,只是某个时间段,某个年龄的问题,不是一辈子的问题。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比如说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或者跟别人吵架了,一定不要用“总是……”、“你就是这样……”、“你从来就怎么怎么……”这么绝对的词去评价他,否则会带有全盘否定的意味,意味着“你从来不是一个好东西”。家长要说“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不能老做这样的事”。强调他是一个好孩子,在这个定义下批评他,他会比较容易接受。家长也可以说:“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在学习上有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哦?”孩子听起来就不会引发逆反,心理上也不容易受到挫伤。如果家长用全面否定的话“你从来都不好好学习”,或“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就容易挫败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 心理知识:镜子的秘密 心理学一直把照镜子看成是人类体验自我的重要时刻,连猩猩照镜子都会出现很惊讶的样子,因为它看到自己了。人类在照镜子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尤其重要,他能通过照镜子发现自我。虽然空谈自我时并不知道自我在哪,但如果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形体,以后对自我的想象就是以自己的形象为代表的,自我人格的发展也以身体为边界。心理医生在治疗当事人时,如果当事人不能够认同自我,比如认为自己不聪明、不可爱,挑剔自己眼睛小了、个子矮了,脸不是瓜子形等,医生处理当事人的这些自我愤怒时,可以鼓励他去照镜子,学习对镜子微笑。但这样的孩子常常不会对镜子笑,他看镜子的时候满脸阴沉,眼里充满挑剔的目光,他讨厌自己。这时候就要让他走到镜子面前,试着露出微笑来看自己。 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如果家长经常用语言来挫伤他,就等于在灵魂上伤害他,灵魂就像杯子一样要盛满爱,盛满关心,盛满信赖。家长在孩子小时候老是拿话去伤害他,就等于给孩子心灵的杯子戳了一个洞,杯子永远盛不满, 孩子的心永远饥渴,没有自我满足,他的生活也就会永远焦躁不安。家长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保护他,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弱,很希望父母能够在语言上注意到他们的感觉,少提他们的缺点,少说过头的话,尽可能多地表扬他们的优点和好品质。其实给自己一个微笑,就是在讨好自己,安抚自己。上面个案里的女孩天天对着镜子微笑,应该是一个自我认同不错的可爱的孩子。 22.成长始于崇拜 追星的孩子 有一个特别苦恼的母亲,她说最近自己的女儿出现了一种让她觉得简直是得了精神病的情况:孩子疯狂地迷恋上了外国的偶像明星,受到韩流、日本文化的冲击,喜欢穿大肥裤子,耳朵上扎了四五个耳朵眼。妈妈非常担心,说现在这个孩子好像审美观也出现了问题,而
/
本文档为【陪孩子长大第三章成长的烦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