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影《红河激浪》前前后后

2012-02-12 5页 doc 37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442

暂无简介

举报
电影《红河激浪》前前后后 电影《红河激浪》诞生记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09-01-22 04:03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袁志军       电影《红河激浪》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高尚的革命情操,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下的陇东红河两岸人民武装起来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地方土豪劣绅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历史。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影片中的故事所吸引,无不...
电影《红河激浪》前前后后
电影《红河激浪》诞生记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09-01-22 04:03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袁志军       电影《红河激浪》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高尚的革命情操,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下的陇东红河两岸人民武装起来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地方土豪劣绅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历史。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为影片中的故事所吸引,无不为电影中的主人公张铁娃和他的战友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这部诞生于陇东庆阳的影片,从写剧本到拍摄、放映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磨难,才正式和观众见面。   主人公原型   影片中最主要的英雄人物名叫张铁娃。张铁娃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他革命意志坚定,道德高尚,在同敌人进行的无数次斗争中,足智多谋,顺应万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成为影片最重要的英雄人物和主人公。张铁娃的形象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赵铁娃。赵铁娃是正宁县三嘉乡锦章村人。“铁娃”是他父母给他起的乳名。他参加革命后不久,给自己起了一个大名叫赵德荣。但是,由于他长期在本地闹革命,乡亲们叫“铁娃”叫惯了,仍长时间叫他赵铁娃。所以在正宁县,知道赵铁娃的人很多,而知道赵德荣的人却很少。赵铁娃1913年农历9月5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小性格倔强刚烈,喜欢使枪弄棒,好抱打不平。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县三嘉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时,他和本乡10多名青年农民报名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后来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他在该部二团当战士。1933年6月,赵铁娃随军南下渭华作战失利,全军被打散。于是他回到原籍三嘉乡,在那里组建了红军第三路游击队第八支队,自己先后任支队长、指导员等职。1937年初,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成立第四游击队,他任大队长。1938年后,他又任新正县一区游击队长,解放战争中任警一旅四团二连连长。在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赵铁娃领导红军游击队转战南北。他以子午岭为依托,出没于子午岭山下的红河两岸,反复与敌人较量。他曾带领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地偷袭敌营;他曾化装成敌军入城,袭击敌人指挥部,或化装成老百姓跟集赶会,撕标语,打黑枪,搅得敌人心神不宁,束手无策;他曾趁着漆漆黑夜,深入虎穴,活捉了当地大恶霸万盈山;他曾率军夜行百里,出其不意地去打敌人据点,击毙保安团头子、恶霸地主郭相堂和地头蛇马宏德;他曾在永和集上大摇大摆地去捉伪镇长姚秉辉,并对姚秉辉说:“我就是游击队长赵铁娃”;他曾以少胜多,深入敌后袭击敌人兵工厂;他曾带领少量游击队员夜间从敌人镇守的据点下大摇大摆的经过,并向敌人说清:“我是关中游击大队长赵铁娃,今晚路过此地,如果不让过,就让你们坐土飞机”,敌人示意让过,一枪未发。由于他的杰出表现,使他成为电影《红河激浪》的主人公原型。   风雨中诞生   《红河激浪》电影文学剧本的初稿是作家刘万仁写的。那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正宁县来了一名甘肃日报社记者,名叫王鸿雁。她是最早采访赵铁娃的新闻记者。当时,赵铁娃还在榆林子公社当社长。有一天晚上,县上电话通知让他紧急返县,赵铁娃以为是自己工作右倾,害怕县上领导找他谈话,拔他的“白旗”,于是他接到电话后,立即连夜动身步行四十多里,走走歇歇,赶东方发白时就到了县城。他到正宁县委大门口时,县委机关的人还没起床,他站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大门才开。进门后,县委记张一阁对他说,甘肃日报记者要见他。那时,因处在大跃进年代,工作项目繁杂紧张,他无心再讲当年的革命事迹,只和王鸿雁略谈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就草草结束了谈话。不料这位女记者一听,大受教育。她回省城兰州后,立即向当时的省话剧团团长刘万仁介绍了赵铁娃的故事。刘万仁听后很感兴趣,立即决定来正宁采访。1958年底,正宁并入宁县。刘万仁于1959年春节过后来到宁县县委宣传部。当时,担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关立宪非常重视,遂决定由县委宣传部、宁县报社和文化局等单位派员陪同刘万仁采访。根据刘万仁的建议,县上在宫河公社召开了老红军游击队员座谈会。会议由关立宪亲自主持,参加会议的除赵铁娃外,还有他的战友唐致祥、王德义、刘富奎、高武等人。座谈会共历时11天,每个与会老游击队员都详细认真地边回忆边谈,介绍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庆阳老区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大家又互相补充,讲述革命战友的英雄事迹。其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赵铁娃,他成为这次采访的重点人物。最后,根据整理,形成文字材料足足有3万字。在这次座谈会上,刘万仁原打算写歌剧,可是,他回到兰州后,经和程士荣、吴乙磋商,认为这样大的场面,歌剧不好写,决定三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红河激浪》。第一稿写出后,发到宁县征求了意见。1960年,《红河激浪》文学剧本修改后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新华书店公开发行。1962年这部电影在原西北革命根据地老同志的支持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功。导演魏荣,主要演员有李明杰、杨建业、邱淑贞、鲁非、李景波等。影片中的许多外景镜头都是在庆阳老区的黄土高原和子午岭山区拍摄的。当时,庆阳地区庆阳一中和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扮演了部分群众,参加拍摄。原庆阳地委副书记王立成被聘任为顾问。赵铁娃还和扮演张铁娃的著名演员李明杰合影留念。由于素材真实,主鲜明,地方特色突出,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被誉为是一部对人民和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和优秀影片。   又见彩虹   影片于1962年底摄制完成,1963年1月发了公告,还没有公开发行,只在首都试放了几场,就立即遭到不幸,被污为“反党毒草”。接着就是大追查、大批斗,甚至大逮捕。凡是和《红河激浪》有牵连的人员都程度不同地遭到了政治迫害。参与《红河激浪》创作的刘万仁、程士荣、吴乙等作家在“文革”中都被打成反党分子、“黑帮黑线”人物,一直被关在牛棚,数年翻不了身。《红河激浪》在庆阳地区和正宁县也株连了许多人。曾担任顾问的原地委副书记王立成,“文革”中被群众专政,批斗殴打。协助刘万仁一同采访、开会做记录的王长明、高俊峰、路迪也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的黑爪牙,对他们进行批判,并打入“黑帮队”进行劳动改造。更可悲的是,《红河激浪》中主人公张铁娃的原型老英雄赵铁娃,在“文革”中含冤跳水而死。   1978年,随着对各种被禁锢的文艺作品的平反、发表、出版和上演,《红河激浪》也开始同群众见面,原庆阳地区和正宁县以及原陕甘宁革命老区是首先放映之地。影片每到一处,群众翻山越岭、远奔数里前来观看。许多老干部、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在看电影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这个演我们当地革命斗争生活的影片,明明是说共产党的好话,怎么会成为反党毒草呢?真是岂有此理!”从此,这部电影在全国放映,到处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好评。
/
本文档为【电影《红河激浪》前前后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