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4章婴儿心理

2012-02-16 20页 doc 6M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7323

暂无简介

举报
4章婴儿心理第4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婴儿指0-3岁的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第1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生理发展是指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脑发展 1. 大脑的形态发展 (1)脑重 出生时脑重量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而这时体重只占成人的5%。此后第一年内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2倍,达到800-900克,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体重要到10岁时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婴儿大脑发育大大超过身体发育的速度)。第一年末时...
4章婴儿心理
第4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婴儿指0-3岁的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第1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生理发展是指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脑发展 1. 大脑的形态发展 (1)脑重 出生时脑重量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而这时体重只占成人的5%。此后第一年内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2倍,达到800-900克,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体重要到10岁时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婴儿大脑发育大大超过身体发育的速度)。第一年末时婴儿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达800-900克。到第二年末时脑重约为出生时3倍,约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达成人水平。 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是上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 (2)头围 头颅的大小,是以测量头围来判断的。测量时,用一根皮尺沿着头后枕骨处向前经眉毛绕一周,在皮尺上见到的数字就是头围。 新生婴儿头围平均为34厘米(为成人的60%),6个月时为42厘米,1岁为47厘米,2岁时为48—49厘米。10岁时达到成人头围,平均为52厘米。 如果孩子的头围明显地超出上述数字,如新生儿的头围超过37厘米,就属于“大头”。其实,头大有时候还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例如,佝偻病的患儿头颅不但大,而且颅骨软,脑积水和巨脑症的患儿头围比正常孩子大,脑的重量也比正常小孩重,但他们的智力却比正常孩子低。 如果新生儿的头围小于32厘米,或3岁后小于45厘米,则为“小头畸形”。 (3)大脑皮质 A.神经元是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是处理信息的神经细胞。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于胎儿第5个月即开始增殖分化,到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据估计,你的宝宝从脑开始发育时算起,神经元的数量就以每分钟25万的速度递增,到出生时最多,达到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的形态大小各异,标志着它们最终将要行使的不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确认出大致二十五种神经元。 一个神经元一旦发育成熟,本身会发生几个重要变化: 轴突分叉:轴突发出几个分支和其它的神经元发生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以传导信息。 树突生长:树突位于神经元的末梢,和其它的神经元发生接触。它们看上去象一棵树的分叉,但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永远不会发生接触。 传导信息:两个神经元的树突快要接触的地方有一点很小的缝隙叫突触,化学物神经介质就在这里流动。这些神经介质携带着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神经元、树突和突触之间相互协作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突触的构成将最终决定信息在脑部的传递方式。而人早期的经历恰恰决定其突触的构成。 B.突触 婴儿在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个数目相当于成年人的1/10。 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 到了14岁,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人大致相当。 出生时,突触密度远低于成年人,生后几个月内,突触数量迅速增加。4岁左右儿童,其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达到顶峰,在整个儿童期,突触密度保持在显著高于成年人的水平,到青春期,突触数目逐渐减少,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为什么一个婴儿拥有的突触连接会超过他最终所需要的数量呢?答案似乎是,只有有了大量丰富过剩的突触连接,婴儿才能学会处理他所面临的新环境。最终,大脑学会了使用俄语或波斯语,学会了用筷子或刀叉吃东西,学会了在南美丛林中跟踪猎物或者在纽约的大街小巷中穿行。那么,为什么后来突触连接的数目又会减少呢? 生时 6岁时 14岁时 人类脑的突触密度图 在早期,每次新的体验都会导致他脑内突触连接数目的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当经验越来越丰富时,他的脑部就通过一次突触筛选的过程来塑造自己。研究证明,突触之间存在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经验。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多,它就越有可能被永久保留下来。例如,每听到一次父母的声音,他脑部的某些突触就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工。在多次听到父母的声音之后,处理这个信息的突触连接就会加强,这部分突触就会存活下来。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的突触通常就会枯萎或死亡。这个过程,科学家们称之为突触演变。通过突触演变,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变得效率非凡。 有证据表明,如果不能去除脑内多余的突触连接,会导致发育紊乱,甚至还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 C.髓鞘化 髓鞘是一层包裹在神经元外部以使神经元之间彼此隔离的髓磷脂。神经髓鞘形成以后,就像电线加上了包皮一样,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神经纤维髓鞘是逐步形成起来的,全部皮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还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它的作用在于使神经元:(1)更快传递信息。(2)分工更加明确。(3)效率更高。(4)一旦受激发就发生连锁反应 保证神经兴奋迅速传导的神经髓鞘的形成,是脑内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孩子到了3岁,髓鞘化的过程完成。 D.能量消耗量 脑部不同组织在不同时期的能量消耗量是不尽相同的。韦恩大学的儿童神经生物学家哈里·丘金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的头一年的不同时期,婴儿脑器官消耗能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里,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反射的基础上。这时,大脑皮质区域消耗的能量最多。比如脑干,它是负责控制反射行为的脑组织。 3个月后,开始伸手去触摸一切能看得到的物体。这时,丘脑周围的组织活动更加频繁,即负责抓取运动的脑组织需要消耗的能量增加。大约8个月时,开始有更高智力水平的表现(比如对固定事物的认知)。这时,额叶前部的大脑皮质的活动增加,即负责处理更高智力水平信息的脑组织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 综上所述,要无视婴儿发育与脑部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多数的神经学科学家都相信,婴儿脑部容量的增加不仅与其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步,而且似乎还是促使婴儿发育的源泉。 2.大脑的机能发展 (1) 脑电 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从安放在头皮上的电极的脑的电活动,广泛应用于临床儿童神经病,是诊断癫痫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儿童脑发育的一个重要且使用较早的指标,它随年龄的变化可反映皮层的发展,可用来评价认知功能并加深我们对脑成熟和行为发展的关系的理解。 脑电可分为不同频段,即δ波(﹤4Hz)、θ波(4-7Hz)、α波(8-12Hz)、β波(13-30Hz)、γ波(30-70Hz,以40Hz为中心),它们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有研究证实,5个月的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新声儿觉醒时的脑电波大部分是δ和θ慢波,快波(α和θ波)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发展的重要阶段。低频段从第1年开始逐渐减少,α波的增长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12~36个月期间,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以同步节律波α波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有研究表明,在婴儿期,婴儿脑电图的δ波减少,θ波增多,出现少量α波;4岁时θ波减少,α波增多;8~12岁θ波开始从枕叶、颞叶、顶叶消失,α波占主要地位。 (2) 大脑单侧化 看起来似乎是完全对称的大脑两半球,实际上在大小和重量上,尤其在功能上是差异的。这种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称为“单侧化”。主要表现在左、右两半球在实现语言、逻辑、数学和空间认知、雕刻、音乐等方面功能的差异。单侧化的研究为人们认识脑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知识和开辟了新的途径。 早在上个世纪,布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以来,大量研究已向人们揭示了左半球的语言功能。因此,对右利手者来说,左半球为言语优势半球。然而对右半球的功能,长期以来一直不很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右半球也有着单侧优势的重要功能。右利手者在右半球受损伤时,他们的空间和形象认知方面产生障碍,尤其在空间定向和对复杂图形的知觉中,只能知觉局部细节而不能把握整体。有的患者不能识别人的面孔,有的患者不能确定地图坐标。这些不正常现象在右半球受损伤中常见。 但是,这种现象在左利手患者中有时并不十分清楚。有的左利手者,与右利手者正相反,他们的右半球为语言优势,左半球为空间知觉优势。但是,有许多左利手者的两半球功能全然没有单侧化现象。他们的两半球的功能是均衡的,任何一侧受损伤均可导致失语症,而且,未受损伤的半球能较好地补偿受损伤半球的语言功能。这种现象使人迷惑不解,增加了认识两半球功能差异性的难度。 单侧化的进一步研究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从“割裂脑”技术中进行的(R. Spery,1960)。正常人的脑是作为一个整合的整体起作用的。两个半球各自获得的外界信息,均可立即通过脑中心的胼胝体内连接两半球的神经互相传送到对边半球。但是在患某癫痫发作的病人中,由于胼胝体连接桥的作用,使一边半球的神经发作引起对边半球放电,从而导致两个半球的普遍放电,加剧了癫痫发作。通过割裂脑手术——割断胼胝体在两个半球之间的连接侨,可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的严重情况。 割裂脑的研究为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之差异提供了许多证据,但仍不能认为已经十分清楚。已经明确知道的是,左半球支配着言语表达能力,数学运算以及连续的分析综合思维活动,并符合逻辑;右半球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如摸出一个螺母表明对“螺母”词作出了反应。但是右半球不能理解抽象的语言形式和进行抽象思维。从语言功能上说,对右利手者,左半球为优势半球,右半球为非优势半球。 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右半球有着它的特殊功能。右半球支配着空间方位定向和图形认知。它比左半球更好地完成三度空间辨认和绘画立体图形,在按照图案构造立体模型上,比左半球显示更有效的形象构思和形象透视能力。由此推论右半球有着方位知觉、触摸觉、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方面的优势。还有些研究者认为右半球比左半球更多地支配情绪和梦,从而把与情绪活动密切联系的艺术才能归结为右半球优势。这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予以确定。 两个半球的专门化在个体发展中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而且它是随着个体掌握语言和言语能力完善化而显示。 1岁之前,左右脑的功能尚未分化,而左右手也尚未分工,所以这个阶段的婴儿经常用双手来拿奶瓶,用双手、双脚来爬行。 到了2岁时,左右脑逐渐分化,可以隐约看出宝宝习惯用哪一只手拿东西,用哪一只脚做动作。 3岁,婴儿的动作更协调,身体的各种动作反应变成反射性行为,不再需要大脑皮质来控制,因此,大脑皮质转而负责较高层次的学习认知工作了。 4岁,婴儿惯用手的习惯很明显,主动以惯用手来操作,对应到就是大脑功能比较优势的一边。 儿童时期,左半球受损伤,右半球代偿语言功能将没有多大困难。成年人左半球受损伤,随其受损程度,语言缺陷将是不可避免的和无可取代的。 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1) 脑的可塑性 孩子大脑的可塑性极强。早期学习的知识,即使他以后不能很清楚地回忆起来,这些知识也会永远保存在他的脑海中而不会消失。如果一个孩子大脑的语言中枢不幸受到了损害,他可以重新学会说话,因为在几个月内,他的大脑可发育出另一个语言中枢。如果成年人的言语中枢受到同样的伤害,则很难恢复,因为成年人的大脑失去了可塑性。 与身体的其他器官相比,人脑由于具有可塑性,因而有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使用、刺激、停用、压力、损伤和疾病都可能影响大脑的形成,个人的周围环境也能影响大脑的定型。虽然在我们的一生中,神经细胞都在不断分枝,产生联结,从而使我们能继续学习。但是,我们的很多才华、能力和态度却在儿童早期就已基本定型,并成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突触连接的修整过程是由早期的经历控制的。(还记得由雪覆盖的路径吗?那些被人走的路径仍然留着,继续让人使用)。科学家称这个过程为“突触演变”。演变的结果是形成一个能应付周围环境的高效大脑。 孩子经历得越多,突触连接保留得也越多,大脑处理信息也越好。 突触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其信息传递效率,而突触传递效率受神经或经验的支配。学习过程可以丰富神经细胞间的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众多信息的交换和处理。当脑细胞没有被充分地利用时,它们就会凋亡或者其树突分枝受体面积减少。 (2) 脑的修复性 对婴儿脑损伤的案例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婴儿可以通过某种类似的学习过程使损伤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例如,5岁以前大脑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丧失,因为语言中枢可以很快地移向另一半球,以克服语言障碍。 (二)婴儿生理发展 1. 体重 2. 身高 男````````````````````` `````女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初生 3.21``````````` 50.20 ```````` `````3.12````````` 49.60 1月`````4.90````````````56.50````````` `````4.60``````````55.60 2月`````6.02````````````60.10````````` `````5.54``````````58.80 3月`````6.74````````````62.40`````````````` 6.22``````````61.10 4月`````7.36````````````64.50```````````` ``6.78``````````63.10 5月`````7.79````````````66.30```````````` ``7.24``````````64.80 6月`````8.39````````````68.60```````````` ``7.78``````````67.00 8月`````9.00````````````71.30```````````` ``8.36``````````69.70 10月````9.44````````````73.80``````````` ```8.80``````````72.30 12月````9.87````````````76.50``````````` ```9.24``````````75.10 15月````10.38```````````79.20``````````` ```9.78``````````77.90 18月````10.88```````````81.60``````````` ```10.33`````````80.40 21月````11.42```````````84.40`````` ````````10.87`````````83.10 2.0岁```12.24```````````87.90`````````` ````11.60`````````86.60 2.5岁```13.13```````````91.70````````` `````12.55`````````90.30 3.0岁```13.95```````````95.10```````` ``````13.44`````````94.20 3.5岁```14.75```````````98.50 ``````` ``````14.26`````````97.30 4.0岁```15.61```````````102.10`````` ```````15.21`````````101.20 4.5岁```16.49```````````105.30``````` ``````16.12`````````104.50 5.0岁```17.39```````````108.60``````` ``````16.79`````````107.60 5.5岁```18.30```````````111.60``````` ``````17.72`````````110.80 6-7岁```19.8````````````116.20``````` ``````19.08`````````115.10 3. 胸围 看教材 4. 牙齿与骨骼发育 看教材 二、婴儿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 1.婴儿动作发生 最早产生的动作是无条件反射。新生儿的反射活动: (1)对新生儿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的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定向反射等。 (2)对新生儿无明显生物学意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走步反射、游泳反射、摩罗反射(惊吓反射)等。抓握反射: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新生儿的掌心,他人用手指紧握笔杆不和,甚至可以把他的身体悬挂起来。摩罗反射(惊跳反射):新生儿对突如其来的刺激的反应,新生儿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 (3)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反射。用手指由新生儿脚跟部轻轻向前划足掌外侧,新生儿的表现是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因为这种反射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故得此名。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2岁后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新生儿出生后如果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有颅内出血或其他脑疾病,上述反射就会受阻。因此,这些新生儿反射可视为判定新生儿脑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标志,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后,当脑神经发育较成熟时,这些反射自行消失。 2.新生儿动作研究 新生儿有躲避来物、够取物体、同步模仿能力。 (1)躲避来物:新生儿对迎面来物可表现为缩头或后仰、眨眼或侧身等。 (2)够物行为:新生儿注视某一物体时,产生相应的朝向该物的够取动作。 (3)同步模仿:新生儿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有人认为是本能,有人认为是不自觉、无意识的模仿行为。5-6周后消失。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1.行走动作的发展(教材151) 表 5-2 1 — 3 岁儿童行走动作发展顺序 顺序 动作项目名称 达到年龄(月) 顺序 动作项目名称 达到年龄(月) 1 独走几步 15.6 13 一手扶栏下楼 25.8 2 自蹲自如 16.5 14 独自过障碍棒 26.0 3 独走自如 16.9 15 一手扶栏上楼 26.2 4 扶物过障碍棒 19.4 16 扶双手双脚跳好 26.7 5 能跑不稳 20.5 17 扶一手单足站不稳 26.9 6 双手扶栏上楼 23.0 18 扶一手双脚跳好 29.2 7 双手扶栏下楼 23.2 19 扶双手单足站好 29.3 8 扶双手双脚跳微跳起 23.7 20 独自双脚跳好 30.5 9 扶手双脚跳稍微跳起 24.2 21 扶双手单脚跳微跳起 30.6 10 独自双脚跳稍微跳起 25.4 22 扶一手单足站好 32.3 11 跑能控制 25.7 23 独自单足站不稳 34.1 12 扶双手单足站不稳 25.8 24 扶一手单脚跳微跳起 34.2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4)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教材154) 第2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视觉 1.视觉发生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 2.婴儿在6个月内具有了立体觉。 3.2-4个月的婴儿色觉发展很好,4个月能表现出颜色偏爱。 (二)听觉 1.新生儿有听觉。胎儿已有听觉,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1000Hz以下的声音。 2.听敏度:1个月的婴儿能鉴别200-500Hz纯音的差异,5-8个月的婴儿在1000-3000Hz内的2%的变化(成人是1%),4000-8000Hz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3.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就有视听协调能力。3-6个月的婴儿对于声、像刺激相吻合的物体注视的时间更长一些。4-7个月的婴儿对说话声音阈面部口唇运动相符的人脸注视时间较长。 (三)味觉、嗅觉、触觉 1.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6个月时形成,出生时已发育完好。新生儿偏爱甜食。 2.嗅觉感受器在胎儿7、8个月时发展成熟,能区别几种气味。新生儿可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偏爱某些气味,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3.4-5个月的胎儿已建立触觉反应,新生儿可表现手的本能触觉反应(抓握反射),0-3个月的婴儿有无意识的原始的够物行为,4-5个月的婴儿获得了成熟的够物行为。 (四)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1.方位知觉:以自身为中心、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定向。 2.距离知觉: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alk)发明了一种叫“视崖”(visual cliff)的装置,用于探索儿童这种知觉的发展。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6.5-14个月的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 视觉逼近(visual looming) 0-1个月的新生儿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反应。 2-3个月的婴儿已具备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 4-6个月有明显的躲避反应。 (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 1.形状知觉:3个月婴儿具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8-9个月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2.大小知觉:4个月的婴儿有大小恒常性,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一)注意发生:定向反射 (二)注意发展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在范茨的“偏好(preference method )”中,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出现“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的主动需求。原因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婴儿运用视觉能力的先天倾向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原因二,可能在于婴儿所倾向于注意的环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如母亲的面孔等。 1-3个月婴儿的注意已经明显地偏向曲线、不图形,对称的、集中的或复杂的刺激物以及所有轮廓密度大的图形。这些事实支持了“轮廓密度理论”和“图形视觉理论”。 卡默尔的轮廓密度理论:婴儿的注意受视野中物体轮廓出现与否的制约和影响。婴儿视觉系统中哟感知轮廓的初级单元那种最受皮那爱的轮廓密度会引起视觉接受区的最大神经兴奋,产生偏爱。汉字是轮廓密度最适合于婴幼儿认读的图形刺激之一。 班克斯等的图形视觉理论:人有一个对视觉系统特点进行分析的系统,就象声音的频谱分析。 3-6个月婴儿的视觉注意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而且偏爱更加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 6个月以后婴儿的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经常处于警觉和兴奋状态。注意不再象以前那样只表现在视觉等方面,而是以更广泛和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在吸吮、抓握、够物、操作和运动等日常感知活动中。 l岁以后,言语的产生与发展使婴儿的注意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广阔的领域,使其注意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说,物体的第二信号系统特征开始制约、影响着婴儿的注意活动。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一)记忆 1.记忆发生:胎儿末期有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 2.记忆发展:新生儿末期已有长时记忆能力,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达4周。言语的产生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 (二)学习 1.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是一种广泛用于研究生命第一年内婴儿知觉能力发展的方法。它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感觉道的知觉。 给婴儿呈现一个刺激,监视婴儿对刺激的注意情况。如果将刺激不断重复呈现给婴儿,婴儿对刺激的注意力就会下降。注意力的下降表明婴儿已经对其习惯化了。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如在婴儿对一个刺激习惯化后,再呈现一个新的刺激,就会重新激发婴儿对新刺激的注意,并能将注意力恢复到先前的水平。 习惯化的产生包括两个心理加工过程:第一,婴儿对刺激产生了内部心理表征;第二,婴儿不断将正在呈现的刺激与内部心理表征进行比较,如果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表征完全匹配,则表明婴儿已经知道了该刺激,他就没有理由再继续注意它了。然而,当出现外部的刺激与内部心理表征不匹配时,就会使婴儿继续维持他们的注意力。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有两种形式:第一,试验者可以根据婴儿对一个刺激物注视的时间,来看他是否对该刺激物感兴趣。第二,实验者给婴儿呈现两个刺激物,其中一个保持不变,变化另一个刺激物。婴儿一般偏爱看新的刺激物。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可以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刺激是否被婴儿发现。第二,婴儿能否对刺激进行区分。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法对此问题可以直接做出回答。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的优点:(1)可适用于岩据各种感觉道引起的知觉。(2)获得的结果比较好解释。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的缺点:(1)操作的时间持续较长,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来说,可能实验还没有完,他们就睡着了。(2)刺激的变化量不易控制。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整个过程便合称为习惯化范式。发展心理学以此范式揭示了婴儿早期就能辨别新旧不同的刺激,使他们能通过选择性反应来适应复杂的环境。 2. 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 3.学习发生于胎儿末期 学习的发展:3个月的婴儿可进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且能保持4周。(诺韦-科利尔的“踢腿-车动”实验)。6个月婴儿的“认生”现象,能进行数概念的学习,分类能力初步发生。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一)思维的发生 3个月的婴儿有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思维的发展 9个月的婴儿在用支持物够物时很少犯A、B错误。 A、B错误:婴儿只要先成功地在A处找到东西后,即使后来东西被移到B处,他也坚持在A处寻找,全然不考虑B处。 12个月前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有计划性。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1. 语言和言语 语言(language)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制造出来的,并为大家所公认。 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具有音、形、义三个基本特征。“音”和“形”是词的外在表现形式,“义”则是词的内容,即词所抽象、概括的客观事物。 语言具有社会性、生成性、结构性和意义性等基本特征。社会性和生成性是语言符号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的主要区别。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提出,应区分语言和言语,即区分社会性语言和个别性语言。社会性语言是指特定语言的抽象的语言系统,即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即心理学上的“语言”。个别性语言是指个体根据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即实际的话语,心理学称之为“言语”。 言语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包括听、读等感受和理解的过程和说、写等表达的过程。 关系: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它作为交际、交流工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而言语也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两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2. 言语分类 外部言语是用来进行交流的言语。 口头言语是指任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言语。 书面言语是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被永久保存和反复感知。 内部言语是伴随着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言语(但思维不等于内部言语)。是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2-3岁),在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外部言语的内化。 内部言语发展的3个阶段(维果斯基):自我中心言语、自我指导或有外部表现的内部言语、无声的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特点:外部言语服从于交流的目的,具有连贯、完整或严密等特点;内部言语不具备交流功能,只针对自己,因而结构松散,不连贯,不完整,不规范。 3. 言语过程——言语感知、言语理解、言语表达 言语发展就是这3方面能力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言语知觉是指通过对言语的感知以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言语能力的首要内容,也是言语活动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言语理解是指将感知到的语言符号(声、形)转换成其所代表的事物(义)的过程。即揭示出言语信息的意义。 言语表达是指个体以语言为载体,通过言语器官或其他部位的活动向别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说和写两种形式。 2、 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婴儿为什么能在1-4岁的短短几年中,不经过正式的培训而基本上获得了社会上通用的言语?他们是怎样获得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这是当代心理语言学和发展心理语言学中最尖锐最复杂的基本课题之一。 目前有4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假说: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言语获得的理论。争论的主要热点问题是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得,是被动学习(强化和模仿)还是主动地创造得,认知(思维)发展与言语发展得关系是什么等。 (一)强化说 无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还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都认为言语的化的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以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强化说。这种理论认为: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活动进行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所以乳儿期的咿呀语(babbling)也越朝着正确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二)模仿说 最早是由阿尔波特(1924)提出的,是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乳儿和父母从事相互模仿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个发出一种声音或咿呀,另一个则以同样的声音愉快地回答。在这样的游戏中,乳儿不仅仅练习了语音,也练习了相互谈话这种方式,还获得了语义。随着乳儿开始学会一个词或说有意义的语音,他的父母也得意地重复这个声音,使其更容易理解。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后来,怀特赫斯特(Whitehurst,1975)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林崇德认为,在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有4种言语模仿行为,即即时的完全的临摹、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德结构、功能在新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 即时性模仿在言语发展初期起主要作用,但后来被延迟模仿所替代。这两种模仿在2岁前发挥重要作用。后来选择性模仿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婴儿能迅速掌握和运用大量语言材料和基本语法规则。 (三)转换生成理论 心理语言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探讨和研究语言产生、理解的心理活动中的有关现象、机制,以期从这个角度为深入理解人类本质开创一条新路。心理语言学发展的每一历史进程,都与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理论紧密相连。 乔姆斯基1928年12月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的一个俄国移民家庭,有着犹太人血统。父亲是希伯来语言学者,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语言学的熏陶,特别是对犹太教传统有浓厚兴趣。17岁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读语言学、数学和哲学,27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任教于MIT(麻省理工学院) 他在29岁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思想,由此奠定了他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划时代地位。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不仅对语言学和哲学,而且对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心理学、逻辑研究甚至教育理论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他主持开发的人机对译系统采用了他的转换生成语法原理,成功地实现了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之间的人机对译,被联合国用于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而他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提出的语言哲学思想,更使他成为当代哲学的重要人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就始终关注政治问题,特别是对美国政府的许多政策制定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发表了70多部政论和政治哲学论著,如1969年的《美国政府和新官僚》和《对亚洲的战争》、1971年的长文《呼救:公民不服从的个案》、1972年的长文《越南:政府是如何变成狼的》、1977年的《民主的危机》、1981年的《美国的防卫责任和合作的社会责任》、1992年的《遏止民主》、1996年的《权力与期望:对人权与社会秩序的反思》、1998年的《必要的幻象:民主社会中的思想控制》等等。 对“9·11”事件作出快速反应乔姆斯基是最早对“9·11”事件做出公开反应的哲学家。他在“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七天即9月18日就接受了南联盟贝尔格莱德一家电台采访,明确表示美国政府应当深刻反省自己的对外政策,认为事件的发生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伊斯兰文化的忽视以及外交政策上的实用主义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随后的两个月内,他的访谈录《9·11》正式出版。他指出,美国政府对民主政治已经变得越来越孤芳自赏,无法听取任何反对意见,并且竭力把这种政治制度贩卖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希望由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甚至警告美国政府,如果要对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对本·拉登还是对伊拉克)采取任何报复行动,那么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流血冲突。他对美国政府采取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外交政策给予了激烈的批评,认为这种大国霸权主义政策恰恰暴露了美国民主政治的虚伪。这些看法在当前的美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为普通美国人重新认识美国政府行为和政治文化的重要依据。 乔姆斯基演讲,听众排长队 自“9·11”事件之后,乔姆斯基接受记者采访的频率甚至达到了每月数次,有时是记者的当面采访,还有大量的是通过电子邮件。他还多次被美国各大学邀请做报告,听者如潮。1997年3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邀请他讲演,600多人的礼堂爆满,更多的人只能在舞厅收看现场转播。讲演的头三天,领取入场券的队伍延伸数百米,令当地人叹为观止。去年10月,田纳西州大学邀请他讲演,恐听众过多,组织者就把报告会设在学校广场,结果依然人头攒动。去年11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邀请他讲演,报告的题目就是“为什么是伊拉克”,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批评。在讲演前数月,肯尼迪学院就发出通告,希望听众尽早预定座位。果然,在讲演的数周前,听众席位就早已预定告罄。人们对乔姆斯基讲演的印象是,一个白发老者气宇轩昂,慷慨陈词,思路清晰,话语铿锵。这是一个已逾古稀之年的智者形象,堪称当代的苏格拉底。 观点: 1. 语言是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的,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获得的。 2. 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实现的。 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言语获得装置”。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言语的先天倾向,这是由于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获得语言的体系。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儿童运用这种普遍语法,就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言语,从而掌握这种语言。图示如下: 3. 每一句子都由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 (surface structure)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通过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可以把表面不同而意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如“约翰吃了苹果”和“苹果被约翰吃了”,表层结构不同,但深层结构却相同。 乔姆斯基理论的“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很难得到证实。他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性。他后来也补充,这种先天机制,也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有三个事实支持这种理论:(1)所有健康的儿童获得本民族的语言无须专门训练;(2)没有任何动物可以获得与人类同等程度的语言;(3)大脑的某些区域显然有特殊的言语机能区。 (四)认知学说 以皮亚杰为代表,强调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前言语的发展 (0-1岁)prelinguistic stage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一般都把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0-12个月)划为前言语阶段。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发音能力逐步发展。婴儿在“真正”说话前(一般在一岁前)的早期发音行为。包括被引起的非发音行为,如转向声音、对成人的语言作出反应等;被引起的发音行为,如和成人交谈式的咿呀学语;自发的发者行为,如独处时或为引起成人注意时的发音等。此时为言语发展的准备时期,是在接受成人的意识活动信息和语言信息后逐渐形成的。 1. 言语知觉的发展 近20年来对婴儿言语知觉的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就已能区分出人的语声和其它声音,这种区分而且还是类别性的;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别出清浊辅音的不同。12个月时,婴儿区分、辨别各种语音的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辨别出各自母语中的各种因素,并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意义。 综合近20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妊娠中、后期(5-8个月) 这时胎儿已有了初步的听觉反应和原始的听觉记忆能力,能大致区分出乐音、噪音和语音,并表现出对母亲语音的偏爱。个别胎儿还表现出对语音的辨别和记忆能力。 (2)新生儿期(0-1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并能根据声音的物理特征来辨别各种声音的细微差别,表现出对语音(尤其是母亲语音)的明显的偏爱。有研究发现,刚出生l-2天的新生儿对成人的言语就有明显的“同步反应”。 (3)发音游戏期(2-3、4个月) 这时婴儿已开始理解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往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能够鉴别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并能辨别清浊辅音,获得了语音范畴性知觉能力。 (4)语音修正期(5-8、9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鉴别言语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开始根据其周围语音环境改造、修正自己 的语音体系。那些母语中没有的语音在这一阶段逐渐被丢失。 (5)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因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 代表的意义。这使他们能够经常地、系统地模仿和学习新语音,为言语的发生作好了准备。 2. 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我国吴天敏和许政援(1979)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 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和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我国吴天敏和许政援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发现4-8个月婴儿的“前言语活动”明显增多,会发出许多复杂的语音并发出连续音节,同时可听到不少近似词语的声音。如,这时期婴儿会发出[b][d][g][p][n]等声母(辅音),还会发出a-ba-ba-ba、da-da-da、na-na-na、等重要的连续性音节。他们发出的某些近似词语的声音,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还常会被家长误认为是在说话,但事实上这只是前言语阶段的发音现象。 朱曼殊和张仁俊(1987)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节阶段(0-4月)、多音节阶段(4-10月)和学话萌芽阶段(11-12月)。 以上阶段的划分,都反映了婴儿发音从最初的哭声,分化出单音音节,然后是双音音节和多音音节,最后到有意义的语音的发生发展顺序。 朱曼殊和张仁俊(1987)认为,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有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决定的,而婴儿发音器官的生理发展有共同的规律,所以婴儿的语音发展也有普遍的规律性。 3. 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在婴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婴儿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交流,这是“前言语交流”。 前言语交流也具备了言语交流的3个基本特征,即目的性、约定性和指代性。 (1) 目的性:为获得某物 (2) 约定性:很强的场合约定性(对指代关系的主体间认同受场合具体情境制约)。 (3) 指代性:代表某物 四、言语的发生 言语发生的标志:(欧美)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有特定指代关系的词或(我国)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 (1) 词的产生P173 有研究表明,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有很强的场合约定性(context-bound),指只能用来指代某个特定情景(场合)下发生或出现的某一特定事物,不具备概括性意义,只具备原始的指代性。 但也有研究表明,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的意义。 (2) 词语的获得与应用 婴儿词语的获得和运用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 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的词语。 发展的途径就是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表现为原来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运用到不同的场合。 五、言语的发展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 这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即儿童对成人所说的言语的理解在不断发展,但是儿童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发展得较慢。 儿童满l岁,就能懂得成人说出的某些词。当成人说出这些词的时候,儿童就用定向反应或运动反应来回答。例如,成人问:“小猫呢?”儿童就会注视小猫或转头去找小猫。成人问:“饼干呢?”儿童就会把饼干放到成人嘴里。1岁以后,儿童也能说出某些词,但是数量非常少,这只能算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开始。 从言语表达看,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例如,儿童说“帽帽”(儿童常用重叠词,如宝宝、咪咪、汪汪、灯灯等),这可能是说“我要戴帽帽”,也可能是说“我的帽帽给哥哥拿走了”,等等。因此,它不能很好地表达儿童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常有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去理解儿童的这种单词句也比较困难,即使是父母也包含着许多猜的成分,他们有时借助于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姿势、面部表情等去理解。 约从一岁半起,儿童对言语的积极性就大大高涨起来。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儿童也开始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活动。言语交际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从而使儿童的言语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 这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段。在儿童言语发展上是一个跃进的阶段。儿童的积极言语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 1.5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一般认为:1岁左右出现20个左右的词;2岁出现300~500个词;3岁接近1 000个词。我国有研究指出:2.5~3岁的词汇为860~1 065个。 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 1.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了多词句(电报句)。“更多牛奶”。 儿童运用句子能力的发生和发展。基本掌握了语法规则系统, 第4节 婴儿的气质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人特征。婴儿气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的个性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有重要意义。 一、婴儿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1) 传统的四种类型说 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神经过程特性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多血质 活泼型 强 均衡 灵活 粘液质 安静型 强 均衡 不灵活 胆汁质 兴奋型 强 不均衡 灵活 抑郁质 抑制型 弱 不均衡 不灵活 (3)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Thomas&Chess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 1.容易型 约占40% 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约占10% 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 3.迟缓型 约占15% 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象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逐渐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4)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1.活泼型 典型的活泼型婴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斗”地来到人世的。他不象一般婴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或用脚踢,用手推开护士。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度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2.安静型 从出生时起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给他第一次洗澡时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惊跳也不哭,甚至连打针时也较安静而不大闹。 3.一般型 介于前两类之间。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 活泼型和安静型婴儿的父母常常忧虑自己孩子的身心是否正常,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婴儿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婴儿都是正常儿童。 (5)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1.情绪性婴儿:表现出悲伤、恐惧、愤怒情绪 2.活动性婴儿:忙于探索世界,运动性游戏 3.社交性婴儿:愿与人接触,在社交中反应积极 4.冲动性婴儿:易冲动,缺乏控制,情绪不稳定 (六)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根据“抑制-非抑制”划分气质类型 抑制型: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 非抑制型:无拘无束,精力旺盛,自发冲动 二、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 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 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第5节 婴儿的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一、情绪反应 新生儿有初步分化的情绪反应,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有直接关系。伊扎德认为新生儿有5种情绪反应(惊奇、伤心、厌恶、初步的微笑和兴趣)。孟昭兰指出,新生儿有4种表情(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3-4个月时愤怒和悲伤,情绪进一步分化。6-8个月时婴儿出现依恋和分离焦虑。 二、社会性微笑 内原性的笑:新生儿就有自发性的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 诱发性的笑:轻拍、抚摩引起的笑。 反射性的笑:把婴儿双手对拍、看东西等,能引起婴儿微笑。 社会性微笑:婴儿在5-6周时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叫做社会性微笑。成人的声音和面孔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一直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分化的,即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从4个月后,出现有差别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对母亲、家庭成员和
/
本文档为【4章婴儿心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