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兴奋

2012-02-18 8页 doc 42KB 1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2495

暂无简介

举报
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障碍的结果,可由各种原因产生。通常按其表现分为精神运动性抑制与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类。   (一)精神运动性抑制   指不但有动作阻滞,还有言语抑制。主要表现有:   1.木僵(stuper) 指患者动作明显减少、姿势刻板固定、不言、不动、不食、不解大小便。程度较轻者为亚木僵。严重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器质性病变。偶有抑郁症病人精神运动性抑制可达到近似木僵的程度。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的木僵,称为“心因性木僵”,一般时间不长,多有意识障碍。 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
精神运动性兴奋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障碍的结果,可由各种原因产生。通常按其表现分为精神运动性抑制与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类。   (一)精神运动性抑制   指不但有动作阻滞,还有言语抑制。主要表现有:   1.木僵(stuper) 指患者动作明显减少、姿势刻板固定、不言、不动、不食、不解大小便。程度较轻者为亚木僵。严重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器质性病变。偶有抑郁症病人精神运动性抑制可达到近似木僵的程度。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的木僵,称为“心因性木僵”,一般时间不长,多有意识障碍。 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常在木僵基础上发生。患者肢体、头部任人摆布成各种不舒服的姿势,仍能维持很长时间,如蜡塑成一般,故名。有时把患者的枕头抽去后,头仍悬空不动,称为空气枕头(图23-8)。   2.违拗症(negativism)指患者对要求做的动作表现抗拒,如要他张口,他反而咬得更紧;要他坐时,他偏站立。口中唾液积聚不吐出、小便潴留很多亦不解,称为生理性违拗,亦以精神分裂症多见。   3.刻板言动或刻板症(stereotypey)指患者不断重复其言主和动作,目的不明,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与持续言动(perseveration)不同。持续言动是诱发的言语动作重复,当询问的问题已经改变时,他仍然重复前一句话来作答。如问“您几岁”,答称:“50岁”,再问“您住在哪里?”仍答50岁。重复语尾(logoclonia)和重言症(palilalia)是持续言语的特殊形式。前者指病人不断重复一句话的尾音或最后一个字;后者指重复言语频率越来越快。持续言语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4.模仿症(echolalia)指患者对他人的言语动作进行毫无意义的模仿。见于儿童、低能、器质性脑病与精神分裂症。   5.作态(mannerism)指以特殊表情、姿态、动作表示某种意义,难于为别人了解。通常用来描述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脑病变。但作态亦可见于某些并非精神病的人。 (二)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言语动作均见增多者,运动性兴奋症状可见于多种精神病人。其兴奋症状绝大多数是在病理基础上发生的。临床上根据病人的言语、动作增加与其思维、情感是否一致,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而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分为: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言语动作协调有序,动作有目的,与现实不脱节,以轻躁狂性兴奋最有代表性。 这类兴奋状态中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为主症,同时伴有自身感觉良好的舒适感。临床特征为:兴奋遍及精神活动各方面,以情感高涨更为突出,病人在精神活动中知、情、意各个过程和三者之间且与周围环境也是配合的,是协调一致的。因而这种语言、动作的增加是有目的和意义的,能够被人理解,可以感染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鸣。轻躁狂状态是这类兴奋的典型表现。除了躁狂症以外异烟肼、激素、合霉素、等药物中毒也可引起类躁狂样表现,但其内容不如躁狂症丰富,协调性较差。 2.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表现言语动作紊乱,动作缺乏目的,常有突然冲动行为,不能与周围人进行适当的接触。如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兴奋可有突然的冲动伤人行为,而言语却呈缄默或刻板言语,令人费解。幻觉妄想性兴奋由于不能为现实检验纠正,行为受幻觉妄想支配,也常是不协调的。意识模糊时感知、思维都有混乱,与环境失去接触,通常如有兴奋都是非协调性的。 这类兴奋是指病人言语、动作和行为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统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与其思维情感不一致,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不密切。病人的言语、动作显得单调而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以至杂乱无章,令人难以理解。临床中可见于青春性兴奋、紧张性兴奋和器质性兴奋。这类兴奋的言语增多但支离破碎。内容荒诞,杂乱,是破裂性思维。病人虽又唱又跳但没有相应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自身感觉,情感到错而不稳定,他的欢乐不能引起旁观者的共鸣。动作增多但缺乏目的,带有冲动性。青春型带有愚蠢性,紧张型常突然爆发暴烈而杂乱,单调而刻板的冲动行为。器质性兴奋这是一类大脑器质性病变所出现的兴奋状态。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病人的言语和动作增多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一致,并与环境保持协调。这种活动增多是有目的的和可以理解的,多见于躁狂症。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增加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病人的动作和言语单调杂乱,缺乏目的和意义,令人难以理解,因此的整个精神活动显得不协调。分裂症的紧张型和青春型,及谵妄状态均可出现非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但谵妄状态病人的意识障碍明显。 常见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 1.分裂症,如紧张型或青春型分裂症病人可以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而偏执型病人在幻觉、妄想影响下,可发生情绪激动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2.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一般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①情感高涨;②联想加速;③动作很多; 3.癔症性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刺激后发病,表现夸张表演的姿态诉说他们的委屈和愤怒,带有发泄的特征。一般持续1—2个小时。由于癔症样发作可见于多种疾病,故需要仔细予以排除; 4.严重应激障碍: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刺激下突然起病,表现为情绪兴奋,躁动不安。病人的言语内容易理解,多与精神因素或本人经历有关,持续时间不长; 5.人格障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具有冲动性,易与人争执,甚至发生斗殴伤人行为。虽然事后会承认错误,但缺乏罪责感,因此屡教屡犯,发作呈阵发性; 2)冲动型人格障碍:为阵发性发作的难以自控的情感冲动,以致突然暴怒甚至暴行,事后后悔,但下次又同样发作,为阵发性发作,冲动型人格障碍病人平时与人保持较好的关系; 3)表演型人格障碍:多为女性,喜欢追求新奇、自我中心、文过饰非,甚至发生病态说谎。开始于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病人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如情感不稳,过度警觉,行为或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能自控,因此明显影响社会功能,使得病人环境适应不良并感到痛苦。病人缺乏自知之明,虽重复发生严重后果,仍不能使其自行纠正; 6.精神发育迟滞:病人自我控制能力减低,因此容易出现冲动行为,这种兴奋状态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便可平息; 7.癫痫,如有些病人在癫痫发作后出现意识模糊和兴奋,另有些病人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天,突然中止,醒后多完全遗忘,脑电图检查异常; 8.躯体疾病、中毒的谵妄或类躁狂状态也常有精神运动性兴奋。 控制兴奋 1.BZ类药物:高效价BZ草类如氯硝安定、氯羟安定等的效果较好,而且可以口服或肌注。因副作用小,也可用于躯体疾病、中毒或脑器质性疾病的兴奋病人,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的用量; 2.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和氯氮平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以口服给药,首次剂量不宜过大,可视病情逐步增大口服量。为了较快地控制兴奋,可用氯丙嗪25—50mg肌注,或氟哌啶醇 5—20mg肌注。如兴奋程度较重者可采用静脉给药; 3.癫痫病人的兴奋:可用卡马西平0.1—0.2mg,每日 3次,或用BZ草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给予氯丙嗪25—50mg或氟哌啶醇5—10mg肌注; 4.躯体疾病、中毒所致的类躁狂发作:可给予卡马西平0.1—0.2mg,每日3 次,或氯丙嗪或氟哌啶醇,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5.电痉挛治疗:控制躁狂发作和分裂症的严重兴奋状态,对紧张性兴奋尤其有效。 6.其它治疗:如病人有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衰竭,应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给予营养治疗。有感染者,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注意事项 镇静药的选择取决于原发疾病,并应在诊断及用药史明确后才用。所以对兴奋躁动的病人的控制是需要时间的,在药物未达到起效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护士就要加强护理工作 [ 应注意的护理诊断] 1.有自伤的危险 2.有冲动的危险 3.有外走的危险 4.营养不足 5.失眠 6.焦虑 7.幻觉妄想 8.不合作 9.自知力不全或缺乏 10. 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会功能障碍 11. 应对功能障碍 护理原则:     护理兴奋病人的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正确评估病人的兴奋状态,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其二,减少并尽量避免由于兴奋症状引起的伤害事故;其三,加速治疗,尽量缩短兴奋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治疗和预防相辅相成。中心问题是避免兴奋症状的恶性循还,接受住院治疗。 [ 应注意的护理目标] 1.不发生因行为不当造成的躯体或物品损害; 2.学会控制和疏泄自己的高亢或焦虑心境; 3.饮食和睡眠改善,穿着修饰得当,能自理个人卫生及衣食起居; 4.能描述躁狂发作的有关因素,认识和自己鲁莽、激越行为是病态;能恰当表达自己的需要及欲望,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 [ 应注意的护理措施] 要正确认识兴奋症状是疾病的表现,掌握病情和病人的特点,用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有些轻躁狂病人的表现看来似乎是有意恶做剧,惹事生非,动辄发怒,极易激怒他人。一些医务人员往往不能克制地表现出气愤,认为病人是“清清楚楚,有意捣乱”,以至在态度上不够冷静。要知道,任何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刺激病人兴奋加重。故对病人应多用阳性、强化、激励,多表扬,善引导,并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接触病人时要用安详、镇静及温和的语言,低声说话,轻步走路以减少激惹因素。 一般护理 1.努力改善病房环境。良好的环境对病人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安静本身就是良好的镇静剂,而拥挤就象一个恶性刺激,人们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中会感到烦躁不安,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兴奋病人所处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整洁、无噪音,病房的活动场所应宽敞、明亮,切实做到环境舒适、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通过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对病人起到安抚作用。并阻止他人围观和挑逗。(严重兴奋的时应住单间隔离,确保安全) 2.对病人态度良好,稳定病人情绪,保证休息。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刺激,鼓励参加个人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密切观察病情,力争将兴奋病人的症状消灭在未发生之前。因一旦发生兴奋症状,处理比较困难的同时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要针对病人情况,评估危险因素,制定护理计划,防范于未然。对躯体不适者及早处理,对幻觉妄想比较丰富的病人及其病理体验,应防止突然发生冲动行为等。 3.引导鼓励病人按时料理个人卫生,对病人异常的打扮和修饰给予婉转的指正,教会更好的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 4.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按时督促和协助病人进食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如果病人处于极度兴奋激越状态,可在数人协助或保护下耐心喂饭。选择适当的时机给病人讲解其饮食无节的原因和危害,引导病人自行控制过度活动,能自行正常进食饮水; 5.引导病人参与他喜爱的活动,如看电视、散步、观看其他人下棋等,并配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既增强病人的自尊,又使病人过盛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 6.不采取强制性言语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对其打抱不平行为必须婉言谢绝。在日常沟通、治疗护理,需要与病人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 当病人出现兴奋症状时,应及时与其他病人分开,以免互相影响。根据病情可将病人单独带到其他病房,进行说服劝解。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隔离居住,以防止其他病人的骚扰、攻击和伤害。对于躁狂症病人要防止很多人围观及招惹,因为该类病人越是处于人多的环境,兴奋性就会越高。 防止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逃跑等事故,对于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兴奋状态要防止跌伤。 7.在急性期应限制病人对外联络,目的在于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加强生活护理     1)兴奋期病人大多生活自理缺陷,因症状支配,病人甚至出现裸体、随地乱睡、乱坐、乱抓或乱食不洁的东西,为了有效预防皮肤感染或完整性受损及伴发消化道传染病等,应督促及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生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     2)供给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由于兴奋病人体力消耗较大,严重兴奋病人有时拒食、食欲不振或挑食、不安心进食及贪食等而引发营养缺乏。极度兴奋病人可能发生脱水、衰竭,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进食时可与他人分开,由专人管理,保证机体需要量,必要时喂水喂饭或鼻饲。由于病人说话滔滔不绝,可造成口干舌燥,须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3)睡眠形态紊乱:兴奋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睡眠,病人精力体力消耗极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应确保病人睡眠时间,晚间遵医嘱予安眠药,以延长睡眠时间。保证病房环境,做好生活护理,有条件下采取其他有效护理手段,例如睡前饮用牛奶、听轻音乐、温水泡脚等。 特殊护理 1.兴奋(包括躁狂)行为的防范: 1)对有严重躁狂发作的病人应安置重病室,并有专人护理; 2)遵医嘱给各种对症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副反应; 3)对持续躁动的病人要注意保证病人的营养,每日摄入的水份不应少于3000ml,并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4)对于兴奋病人,也应注意防冲动伤人、毁物和其它意外。检查和治疗时防止损坏器械和用品,不听劝说者应在约束之后进行检查或治疗;   2.一旦冲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如难以制止冲动,可隔离或保护约束病人,认真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 关于体力及机械控制问题:兴奋不合作、抗拒护理、攻击行为,常可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难以正常进行,需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即用体力控制或机械性控制以达到治疗目的和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的目的。所谓体力控制就是以人力控制其活动,机械性控制即使用约束工具控制病人的活动。注意此法只有在充分说服、争取合作而无效时才可使用。使用强制性措施要明确控制的目的是为病人的安全。护理人员操作力度合理,要充分考虑病人的痛苦,避免引发敌对情绪。     1)体力控制:移动不合作的病人时,应平稳的移动病人身体,不可强拉肢体,避免扭伤或骨折。过分躁动的病人要保证护理人力。工作人员要协调一致,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控制的步骤或其它有关问题。控制时要防止病人处于可能发生危险的位置,如站在床上、楼梯上、水边等。移动病人时要注意尊重病人、保护病人,不可将手扭在背后。注意不要损伤病人的重要部位如眼、颈、肋骨、腹部、睾丸、耳鼻等。年老病人要防止骨折。接触攻击性行为病人时,工作人员要站在病人的背后或侧面,以防遭到攻击。遇到病人手持利器自卫或攻击他人时,可由一人或数人在前面吸引病人的注意,另有一到两人从背后抱住病人。如果病人靠墙站立,可用棉被作为盾牌直接上前抱住病人,在抱病人时,应先控制其双手,并防止病人用牙咬或脚踢等。     2)机械性控制:多用于必须卧床实施特殊治疗的患者如电休克治疗,有躯体疾患必须卧床而又不合作者;严重自伤、伤人行为及冬季反复脱衣经其他方法处理无效者。     使用机械性约束必须十分谨慎。须填写约束保护卡,护士长签字。不可将病人约束在椅背上或双手约束后在病友中活动,目的在于维护病人尊严、避免对其他病人的刺激、避免受到其他病人的攻击、避免走路滑到跌伤。     控制器械国内目前以约束带为主。另外安全保护衣也较常用。控制的原则基本上与体力控制相同。     3)控制方法:     (1)控制卧床时,首先控制患者两上肢,由两人从两侧同时控制其手腕,然后用约束带将其约束。     (2)如果需要控制下肢,约束带应缚于两踝关节(必须先控制上肢后才可控制踝关节),使病人双膝及髋关节仍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3)必要时再控制肩关节,防止头部碰伤。     4)注意事项及护理     (1)约束带的结不宜过紧或过松,以能放进两指为宜。过紧容易损失皮肤,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病人解脱后易发生危险。     (2)密切观察,每2——3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适度活动肢体。保持床铺干净整齐,随时观察病人的皮肤有无擦伤、受压症状(水肿、青紫等)如病人已安静,可在密切注意下解除约束。 3.在冲动后,做好事后心理护理,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病人安静合作解除隔离或约束时,仍要解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对于受冲动损害的人应立即妥善处理。    约束病人应住重病室,由专人看护,防止受到其他病人的伤害或其他病人任意将约束带解开。必要时向其他病人说明约束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避免其他病友会同情被约束者擅自为其解除约束而造成不良后果。 供给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并做,做好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1.分析病人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求。注意对病人的品德和安全教育; 2.选择适当时机让病人认识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态,从主观上能够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 3.健康教育随着病情的好转,教会病人克服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掌握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1 8
/
本文档为【精神运动性兴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