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滑疝修复术

滑疝修复术

2012-02-25 5页 doc 389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1177

暂无简介

举报
滑疝修复术滑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的部分疝囊壁由腹腔内脏本身构成时,即为滑疝。其发生率虽低,但如果处理不当,常损伤内脏或造成复发。手术时,除了要完成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手术步骤外,还需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对腹股沟滑疝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腹腔外和经腹腔两种。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Bevan)   此法适用于一般滑疝,脱出肠袢长5cm以上,但不超过10cm者。对有较长肠袢脱出超过10cm以上的滑疝,用此法修复会引起肠折曲而致梗阻或影响血运,应采用经腹腔法修复。   [手术步骤] 1-1 纵行剪开疝囊前壁 1-2 ...
滑疝修复术
滑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的部分疝囊壁由腹腔内脏本身构成时,即为滑疝。其发生率虽低,但如果处理不当,常损伤内脏或造成复发。手术时,除了要完成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手术步骤外,还需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对腹股沟滑疝常用的修复有腹腔外和经腹腔两种。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Bevan)   此法适用于一般滑疝,脱出肠袢长5cm以上,但不超过10cm者。对有较长肠袢脱出超过10cm以上的滑疝,用此法修复会引起肠折曲而致梗阻或影响血运,应采用经腹腔法修复。   [手术步骤] 1-1 纵行剪开疝囊前壁 1-2 切开疝囊,可见结肠构成的疝囊后壁   1.显露、切开疝囊 皮肤切口与“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相同。因脱出的脏器形成疝囊后壁,故疝囊的前侧即是脏器的腹膜反折。纵行切开疝囊前壁后[图1-1],如见到疝内容物和由结肠(或其他内脏)构成的疝囊后壁,即可诊断为滑疝[图1-2]。 1-3 离结肠边缘2cm处切开腹膜 1-4 拉出结肠   2.剪开结肠两边的腹膜 将精索从疝囊上分离后拉开。铺开疝囊壁,把疝内容物经疝囊颈部送回腹腔,看清构成疝囊后壁的结肠。然后,用几把止血钳夹住并提起结肠旁边的腹膜,在离结肠边缘2cm处剪开结肠两边及顶端的腹膜,直至疝囊颈部[图1-3]。提起脱出的结肠,在结肠后面轻轻分离至内环以上[图1-4]。   3.重建结肠系膜 撤除止血钳,用手提结肠,在结肠后面把两侧的腹膜切开缘拉拢缝合,形成一片新的结肠系膜,再缝合剩余的疝囊切开缘[图1-5]。 1-5 缝合两侧腹膜切开缘 1-6 将结肠送回腹腔,用3道荷包缝合高位缝扎并内翻疝囊   4.高位缝扎疝囊颈 将结肠送回腹腔。在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的疝囊,或在上半段疝囊作3道荷包缝合[图1-6],然后自内而外顺次结扎,将疝囊向内翻入[图1-7]。 1-7 内翻疝囊 图1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Bevan)   5.修复腹股沟管 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经腹腔滑疝修复术(LaRoque-Moschcowitz)   此法适用于滑脱肠管超过10cm以上的巨大滑疝。多用于左侧。   [手术步骤]   1.显露并切开疝囊 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切口及显露。分离、拉开精索后,将疝囊前壁切开线沿距肠壁1.5cm处延长至疝囊颈部,仔细分离脱出的结肠周围,但切勿损伤其血管。 2-1 纵行剪开疝囊前壁,拉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内斜肌 2-2 逐层切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   2.另作腹膜切口 再将腹外斜肌腱膜尽量向上拉开,充分显露出腹内斜肌[图2-1]。然后在髂腹下神经走向上方逐层切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图2-2]。   3.自腹膜切口提出疝内容物 切开腹膜后,术者一手示指自下方上推疝囊,另一手拇、示指在上方拉出滑疝内容物。双手配合操作,将滑出的内容物(部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并自上方切口提出[图2-3]。 2-3 推回疝内容物,再经上方切口提出 2-4 完全提出疝内容物   4.重建乙状结肠系膜 当滑疝被完全送回腹腔,又提出腹腔时,即可看到原来在[图2-2]中所示疝囊前壁切开时的两端方向已完全上下颠倒过来[图2-4]。切除乙状结肠系膜的多余部分,将两侧残留的游离缘用细丝线间断缝合。   5.还纳疝内容物 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与壁层腹膜固定[图2-5]。 2-5 部分切除后缝合乙状结肠系膜 2-6 缝合上方切口 图2 经腹腔,滑疝修复术(LaRoqVe-Moshcowitz)   6.缝合腹膜、修复腹股沟管 用中号丝线分层缝合腹膜、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完全闭合髂腹下神经上方的切开部分[图2-6]。然后修复内环口的腹横筋膜,并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Zimmerman)   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进步,利用腹横筋膜和修复内环口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而高位结扎疝囊原则已不被过分强调。这一新观点已被许多学者迅速应用于滑疝的修复。Zimmerman等1967年提出了一种简单技术修复滑疝。比LaRoque和Bevan两种方法大为简化,收到相当满意的效果。   [手术步骤]   1.切口、显露内环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显露疝囊后与精索剥离达内环口水平。在前侧切开疝囊,切除多余的疝囊,不必剥离与肠管紧密粘连的疝囊后壁和进行腹膜化。 3-1 切除多余的疝囊,用7号丝线作单纯的外荷包缝合 3-2 把精索从疝囊后壁钝性剥开至内环以上   2.缝合疝囊 用7-0号丝线仅作一单纯的外荷包缝合[图3-1],然后缩紧外荷包缝合打结。助手扶持疝囊残端,术者用剥离子仔细把精索从疝囊后壁钝性剥开,达内环口以上[图3-2]。 3-3 间断缝合内环口及腹横筋膜裂隙 图3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Zimmerman)   3.修复内环口 把疝囊残端返纳进内环口的腹膜外间隙。按常规用7-0号丝线间断修复内环口及腹横筋膜裂隙[图3-3]。其余可按Bassini法修复。   [术中注意事项]   1.滑疝的疝囊可大可小,也可没有,因此在未找到疝囊前切口不可开大,以免伤及内脏。对辨认确有困难者,应按经腹腔滑疝修复术切开上方腹膜,待伸入手指检查即可确定。   2.分离结肠时,除应避免分破肠壁外,还应注意在疝囊后面有脱出结肠的供应血管,慎勿损伤。在切除或高位缝扎疝囊颈时,尤应注意。   3.滑疝术后容易复发,除了因术中未能确认,未做恰当处理外,还可由于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未得妥善修复,未将结肠分离至内口以上就作缝扎,以及残留腹膜突起等原因。   4.脱出的阑尾一般不宜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5.脱出的乙状结肠的脂肪垂不宜切除,以免误切潜在的憩室,造成感染或肠瘘。   6.疝囊内侧缘分离或切开前应试行穿刺,避免误伤膀胱,一旦膀胱被误切开,应立即缝合,并放留置导尿管,引流至拆线后拔除。   [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
本文档为【滑疝修复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