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科特点

2012-03-02 7页 doc 37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4421

暂无简介

举报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科特点 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学科特点 巴林左旗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贵义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重视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习资料;重视原始问题教学,学以致用。 【关键词】学科特点 物理实验 科学探究 问题情境 原始问题 高效的教学,应该是有个性、有特点的教学。作为教师个体来说,应该有与其他教师区分开来的教学个性与教学特点。作为一个学科来说,也应该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教学特点。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相应的学科能力、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 那么,...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科特点
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学科特点 巴林左旗教育教学研究室 王贵义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重视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习资料;重视原始问题教学,学以致用。 【关键词】学科特点 物理实验 科学探究 问题情境 原始问题 高效的教学,应该是有个性、有特点的教学。作为教师个体来说,应该有与其他教师区分开来的教学个性与教学特点。作为一个学科来说,也应该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教学特点。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相应的学科能力、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突出哪些学科特点呢?笔者在这里略作叙述。首先声明一点,本文不注重理论,只是重点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孔之见,见笑于大方了。 首先,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学起源于生活,是研究大自然的科学。这一点,决定了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的学习内容。物理实验在学习物理中的重要作用,怎么说也是不过分的,诸如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等等。这方面的论述,套用一句文词,就是“前人之述备矣”,本文只从下面两点做一下强调。 实验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更加喜欢物理。现在的学校生活,大家都晓得:一天至少八节课,如果是住宿生,那就得十到十一节课。再加上半个小时的早自习,也就是说,一个在校初中生,非睡眠时间中的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基本活动就是:坐在座位上,写字、听讲、与同桌讨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方式也不过是文字(作业)与声音而已。突然有了这么一个学科,给孩子们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离开束缚他们的座位,摆弄着生活中的、或者实验室中的小器具,验证着老师讲了好几遍但还似懂非懂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明晰;预料之外的实验现象不断地让孩子们惊呼,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向前。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知之深则爱之切,爱之切则知之深。孩子们对物理有了深厚的兴趣后,他就会主动地在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的蛛丝马迹,上课的时候就会聚精会神,做作业的时候就会认真对待。这样下来,还会担心孩子学不好物理吗? 同时,物理实验还会加深孩子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来源于对生产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归纳与抽象。虽然,成体系的物理知识作为一种间接经验,可以直接学习。但是,物理知识这种区别于其它学科知识的特点,就决定了实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异乎于其它学科学习的作用——让孩子们更加准确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孩子问我:把一个开头和小灯泡并联在一起,开关闭合,小灯会怎样呢?我纳闷,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啊,为什么会记不住呢?难道老师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吗?孩子说,老师已经讲了,但就是记不住,而且连带着正常连接的开关的作用也有点整不清了。这好办,恰好手头有现成的物理器材,让孩子做一次实验。开关闭合——小灯灭,开关断开——小灯亮,这个在成人眼中非常简单、没有任何疑问的现象,却是让孩子惊诧:“噢,原来是这样啊,我肯定能记住了!” 初中的孩子,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但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占优势,还与感性经验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思维特点,也要求物理知识这种间接经验的学习需要实验作为直接的感性的帮助。 第二,切实做好科学探究的教学。 关于在新课改中出现的科学探究,即使在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十年之久的情况下,大家的意见也没有真正的统一,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本文对科学探究持肯定态度,主要想述两个问题:科学探究的意义与作用、科学探究与实验的关系。 课标中说: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学方式。本文认为,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对它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探知未知的东西。 原来的教学,侧重于对知识的应用,但对如何获取新的、未知的知识,没有有意识地进行教学。然而,知识犹如从一点发出的波,它的范围是在急剧地扩大的。在学校学习阶段,是不可能把人生中能用到的知识都学习到的;同时,在工作中,也要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要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也即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但在具体的教学,其实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实施。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国家课程理念中没有相关的明晰的要求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现在,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要把学习方法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个重大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认真切实地做好科学探究的教学。 同时,学会科学探究,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变得更聪明了。他们不再只能沿着老师划好的道路中走,自己也能找到新的道路,有不少还是捷径,既有了鱼,也学会了渔。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会很重要,会学更重要。 科学探究与实验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本文认为,实验包含于科学探究之中,是重要的科学探究方式。 科学探究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对新知的探求。这种探求是在有问题的前提下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的。人们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了疑问,在这个疑问的牵引下,去主动地寻求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科学探究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对问题的可能进行猜想,对猜想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其他人交流问题的解决过程,评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没有疑问,没有问题,就没有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就没有科学探究。而实验,只是验证问题的一种手段。 实验只是验证问题的一种方式。人们有了问题,有了猜想,为了寻求答案,是会采取多种方法的: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寻求答案;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推断;利用物理实验进行证实;查阅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只是探究的一种,而不是探究的全部。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探究都是通过实验这种方式来进行的,所以,我们有时也把二者混同为一体,统称为实验探究。但我们老师要明白,实验不是探究的全部,要在重点关注实验探究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其它的科学探究方法。 目前,为了更加深入地实施课改,好多地方都是行政方式推行统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对于全面、立体式实施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消除了课改的死角,不可能还有哪个班或者哪个老师死抱着原来的方式不变。但要注意在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中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特点来,要用物理的方法来学习物理知识,而不是把对物理的学习和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混同为一体,一点区分也没有。通过听课、调研发现,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上。 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推行的都是“预习——展示——反馈”三段式的教学方式,而预习环节,有些时候是在课下完成的。而一般来说,预习的都是原来授课情况下一个课时的内容,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实验在预习任务中的。但是,在课下,我们现在的学校还没有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或者让学生自己课下做实验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完成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方面的等学习任务,但在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动手实验却是不能进行的。但是,这个预习中往往还包括对于实验结论的预习、对于实验结论的应用等内容。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你没有做实验,对于结论是怎样的、是否是正确的没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经验,却要应用这个结论去解决问题。那实验到什么时候去进行呢?在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或者展示时,再进行学生实验或者干脆就演示算了。那么,这个实验还有什么意义呢?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的一个著名学校中听课,就发现这样一节课:学习内容是连通器,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包括连通器实验、连通器应用。学生把连通器的特点、应用都学习完毕了,在展示过程中,才让一组学生演示了连通器的特点。孩子们都已经把连通器的知识应用了,来个马后炮:连通器有这样一个特点。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没有把物理实验与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果消弱了实验的作用,让一节课显得很滑稽。 科学探究的教学和实验教学一样,也有类似的问题:探究和实验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基础。没有完成前一个环节,后一个环节就是空中楼阁,这个环节的学习就没有信度。比如,没有进行实验,那么实验结论的应用就觉得别扭。同样的道理,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猜想出了差子,那么接下来的实验设计等环节,对正确知识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要说这样的猜想有价值,也就在于让孩子的思维更开放一些,但是,我们在锻炼孩子思维、教给孩子方法的同时,还让要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教学,是容不得偏颇的。实验中出了问题,没有收集到正确的数据,那么,就不会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那么,直接进行结论的应用,可以吗? 这种情况,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一次反馈矫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教与学。但在“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中,预习的模块过大,再加上是学生在课下自行进行的,得不到必要的反馈与矫正,就已经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这种学习,割裂了知识的逻辑联系,只是生硬地记住了结论。这与课改重视过程的要求是违背的,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太好。 如何把“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与实验、探究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教师们研究的课题。 第三,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什么是教学情境,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其主动积极学习所设置的实际事物、相关背景、知识实例、学习环境等。 我们知道,做间接经验的知识,都是对现实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总结。也就是说,知识的内容应该是非常生动、丰富的。但是,知识这一间接经验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干巴的。如果学习者能透过文字这种符号把知识理解掌握,那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没有理解,只是记住了一大堆干巴巴的符号,那就是机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情境的创设对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而物理,尤其是初中物理内容主要是对自然界、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事物规律的总结,这个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情境有着比在其它学科中更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创设大量的情境,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理解、掌握知识提供大量的基础性的感性资料,有利于学生快速的总结、理解规律。 例如,在《流体的压强》教学中,有一个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在简单地复习了压强及大气压强的知识后,教师出示了六个事列:冬天的炉子着得更猛(农村学校中授课,学生有着这方面的感性经验);夏天外面刮风,门会快速地关上(当时是秋天,教师当场开窗,演示了这个现象);路边的纸片等小物件会主动跟踪快速驶过的汽车(引导学生说出);漏斗吹乒乓球,乒乓球却反常地不下落(教师演示);足球运动员射门时踢出的香蕉球;自动靠拢相撞的军舰“奥林匹克”号与“哈克”号。出示了六个事例后,学生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孩子们从前四个事例中模模糊糊地感知到:是流动的空气造成了这种现象,但还不是流动的空气直接吹到物体上对物体施加了力。之后又分析到后两个例子也是同一种情况。非常简单:是力的现象;好象还学过:气体的压强;生活中还非常常见……情绪高涨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有效的猜想,设计了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在课结束的科学地解释了这六个现象。 要这堂课中,情境的作用有二:一是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精神状态好,主动、热情;二是为总结物理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六个相似的情境事例,再加上教材中的三个演示实验,规律性非常强,有利于孩子们的探究性学习。 上海在课改中,自己编写了物理教材,编排及教学的范式就是:情境——探究——应用。这也间接地说明了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篇幅或者设计理念的原因,目前来看,用来供学生学习用的学案,习题较多,用于情境创设的事例较少,相关的学习背景等就更不用说了。建议,缩减习题的内容比例,适当增加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也不一定通过印制的学案,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精美的图片、视频、音频等,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手段。 第四、适当引入物理原始问题。 关于物理原始问题,刑红军的《对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的思考》有着详细的论述,本文相关观点基本上摘自刑文。 所谓的原始问题,就是在现实中存在的、没有经过处理的(抽象、剥离等)的实际问题,这与物理教材中的习题是有着区别的。习题是在原始问题的基础上,把无关的背景与条件剥离掉,把含糊的、隐蔽的条件具体化、数字化,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应用物理规律的演算、推导能力。 在压强部分,教师给孩子们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这就是一个原始问题,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有用的已知部分是隐蔽的,需要的量是含糊的。与之对应的习题是:小明重400N,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原始问题是活的物理,解决原始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是个创造的过程,是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 因为是解决活生生的物理,学生对原始问题有着深厚的兴趣;因为条件是隐蔽的、含糊的、开放的,学生就要在复杂的情境中进行辨晰,去除无关的因素,对模糊的条件有根据地进行赋值,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之后,才能回到习题的层面上来,利用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演算和推导。这个过程,正包含了课改中要求的、原来的教学忽视的因素——过程与方法。解决原始问题,是一个对孩子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训练的有效手段。同时,因为物理原始问题来源于生活,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入原始问题,其实就是学以致用,让来源于生活的物理再回到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 注重实验与科学探究,用物理的方法去学习物理;创设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的资料;适当地引入原始问题,学以致用。这样,才是用真正的物理教学,是物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PAGE - 4 -
/
本文档为【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科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