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出师表》习题

2012-03-04 4页 doc 54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20863

暂无简介

举报
《出师表》习题《出师表》习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出师表》习题
《出师》习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汉魏六朝散文选注》,作者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 表:是古代文章体裁的一种,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多用于陈述衷情。 二、重点实词 1、 崩殂:死亡。 2、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3、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4、 懈:懈怠。 5、 殊遇:特殊厚遇。 6、 开张:扩大。 7、 圣听:圣明的听闻 8、 光:发扬光大。 9、 恢弘:发扬、振奋的意思。 10、菲薄:小看,轻视。 11、引喻:称引、譬喻。 12、失义:不合道理。 13、宫中:指皇宫中的侍臣。 14、府中:指丞相府所属的官吏。 15、陟罚:指升降官吏。 16、臧否:指人物 17、作奸犯科:做奸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 18、宜: 19、平明:公平英明。 20、理:治理。 21、简拔:选拔。 22、遗(wèi):给予 23、悉:全,都。 24、咨:询问。 25、裨补阙漏:补救缺点和疏漏。 26、性行淑均:本性和行为善良端正。 27、优劣: 28、倾颓:倾覆衰败。 29、痛恨:痛惜,遗憾。 30、贞良死节:坚贞忠直,能以死报国。 31、布衣:平民。 32、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陋。 33、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34、枉:屈尊前来相访。 35、由是: 36、驱驰:奔走效劳。 37、倾覆:兵败。 38、尔来:从那时以来。 39、夙夜:早晚。 40、恐托付不效:实现。 41、不毛:不长庄稼。指未开发的荒凉地方。 42、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43、攘:排斥、排除。 44、损益:增减,兴革。 45、讨贼复兴之效:责任。 46、彰:显示、显扬。 47、咎:过失。 48、咨诹:询问。 49、善道:好道理。 50、雅言:正确的言论。 51、涕:眼泪。 三、写作目的 1、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 四、写作特色 1、 本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五、重点语句 1、 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 当时作者得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感激”的原因是什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 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 那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 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7、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8、 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9、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表明作者严于律己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1、结尾处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六、内容理解 1、 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答:①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②亲贤远佞。③因为“亲贤远佞”是“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听取忠谏之言,只有“亲贤远佞”才能“严明赏罚”。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答: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的愿望得以实现。 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答:报先帝、忠陛下。 作者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现作者痛惜刘备大业未竟的感情,也隐含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的沉思,以警其心。 为什么在分析不利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答:既让后主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危急,又让他树立汉室的信心。 第二段作者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了赏罚严明的建议? 答:针对后主刘禅跟宫中亲近,宠信宦官黄皓一类小人,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的哪两件事? 答:①“三顾茅庐”②“白帝城托孤” 第六段表达作者对刘备父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作者对先帝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说明了创业的艰难。②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出师做铺垫? 答: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出师做铺垫,作者自述本质是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引出下文。 11、本文以千古奇偶而古今称颂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作者的政治愿望、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点明刘备拥有怎样的品质? 答: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知人善任、胸怀宽广。 14、联系文中相关的情节评价一下刘备的为人? 答:“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看出他求贤若渴,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白帝城托孤”可以看出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七、灵活运用 1、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答:猥自枉屈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现在多用于讽刺。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计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不求闻达: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
/
本文档为【《出师表》习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