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2012-03-07 9页 pdf 352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431

暂无简介

举报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1 期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刘太杰 张玉来 十九世纪新语法学派提出“语音演变没有例外”,“凡有例外必 有另外的规则存在”的学说 ,旨在强调语音演变的规则性。但事实 上任何规律都会有“例外”,如何解释这些例外 ,本世纪以来形成了 许多理论 ,如“词汇扩散理论”、“音系变异理论”等。李荣先生在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一文里指出 :规律都有例外 ,例外检验规 律。本文不依哪家理论为主 ,仅以汉语语音演变的实际材料 ,来探 讨一下汉语不规则例外发生的各种因素 ,为“不规则字音”研究提 ...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1 期 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 刘太杰 张玉来 十九世纪新语法学派提出“语音演变没有例外”,“凡有例外必 有另外的规则存在”的学说 ,旨在强调语音演变的规则性。但事实 上任何规律都会有“例外”,如何解释这些例外 ,本世纪以来形成了 许多理论 ,如“词汇扩散理论”、“音系变异理论”等。李荣先生在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一文里指出 :规律都有例外 ,例外检验规 律。本文不依哪家理论为主 ,仅以汉语语音演变的实际材料 ,来探 讨一下汉语不规则例外发生的各种因素 ,为“不规则字音”研究提 供一些线索。 普通话字音的发展大致是规则的变化 ,即符合字音的演化规 律。但是也有些字音是不规则的 ,即在某一历史平面上观察与字 音的一般发展规律相背。如“明、盟”,《广韵》武兵切 ,二字同音 ,按 “规则变化”今音也当同音。但普通话里“明”读 míng (不加括号的 是汉语拼音 ,加方括号“[ ]”的是国际音标。下文同) ,“盟”读 méng ,成为两个不同音的字。按照三等字变细音的规律 ,míng 为 规则变化 ,méng 为不规则变化。尽管不规则字音的字数不占主 流 ,但关系重大。国家语委等部委 1985 年 12 月正式颁布的《普通 话异读词审音表》,明确指明《审音表》的审音依据是“以符合普通 话语音发展规律为原则”的 ,因此不规则字音如何审定就成了大问 251 题了。 一  历史来源不同的不规则字音 有一类不规则的字音 ,从中古《切韵》系韵的反切来折合成 普通话的读音 ,拼读不出规则的读音 ,倒像是来源上有问题。这里 举几个例子。“铅”,王力先生说“‘铅’读 [ t®‘ian ] ;颇难理解。”①并 称之为“偶然”发生的不规则字音。《广韵》、《集韵》、《韵会》均为与 专切 ,《玉篇》役川切 ,喻母字 ,在后起的韵书如《中原音韵》、《蒙古 字韵》等里面仍然保持这种类的对应关系。按音变规则应读为 yuán ,但普通话却读成了 qiān ,为舌面前音声母 ,阴平调。《说文》: “铅 ,青金也。”历史文献里历代都有“铅”字 ,显然不是后起字。清 赵培梓《增补剔弊五方元音》“正字表”里注“铅 ,音坎 ,似锡而贱。” 已有 kān 这一早期读法。现代多数官话方言读为 qian 类音 ,吴方 言读为[ k‘2]声母音节 ,其他南部方言多数读 ian 类音。由此可见 从《切韵》以下来考察“铅”字的读音规则是很困难的。按照李方桂 先生《上古音研究》的系统 ,“铅”字应作如下演化 :   [ 3 k‘wrjan ] [ k‘wjan ] →[ k‘juan ] →[ k‘ian ] →qian[jwan ] → [ juan ] ianüan词审 很显然 ,官话方言继承的是[ k‘wjan ]音 ,《切韵》可能未收此字音。 “鼻”,《广韵》毗至切 ,阴声韵去声 ,按规则应读为 bì,但是从 《中原音韵》以来官话方言及普通话多读为 bí,是典型的入声演化 的读音。按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推定“鼻”字应作如下演化 :   [ 3 sbjit ] [ sjit ] →[ sit ] (未显示)[ bjit ] →[ bit ] [ bi (去) ][ bit ] →bí 系) 《切韵》未收[ bit ]一读 ,仅有[ bi (去) ]一读。 “脸”字也很有意思 ,《广韵》“羹属也 ,力减切。”《玉篇》同。显 然跟现代普通话的意义不合。《集韵》“颊也 ,居奄切。”跟现代普通 351 话义合音不合。从这两个读音看都难以确定“脸”字的音变过程。 现代方言很少有《集韵》读法者。根据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研 究》,“脸”的上古音为[ 3 kljian ] ,后代读 [ k2]、读 [ l2]都应视为规则 演变 ,但《广韵》、《集韵》所收都不全。最后形成了《集韵》的意义 , 《广韵》的读音这种局面 ,似乎产生了不规则字音。这类所谓不规 则字音是因为从早期一个历史平面来推论后一个历史平面时 ,因 为早期一个个历史平面音系不是后一个历史平面音系的直接源 头 ,所以就形成了假象的“不规则字音”。鉴于这种原因 ,我们得承 认《切韵》系韵书在收字定音上不是无所不包的 ,有些字音它没有 收入。 二  语音简约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从早期某一历史平面看 ,一个字有几个又读 ,这些又读反映的 语言现象很复杂。②但是就普通话音系来看 ,语音发生了简约现 象 ,又读发生了归并。如果仍然从又读的角度推论字音的演化 ,那 么消失了的读音和归并后的读音就容易被认为发生了不规则字 音。比如“浪”,《广韵》鲁当切 ,又来宕切 ,按规律分别应为 láng 和 làng ,前者专表水名“沧浪”,后者表“波浪”等意义 ,但现代普通话 只读后者 ,前者消失。“钊”,《广韵》古尧切 ,又指遥切 ,按照规则应 读为 jiāo、zhāo ,两者音义相同 ,普通话仅存 zhāo 音 ,而无 jiāo 音。 “守”,《广韵》上声有韵 :“主守 ,亦姓 ,出《姓苑》,书九切。”又去声宥 韵 :“太守 ,舒救切”,应一为上声 ,一为去声 ,今一律读为上声。这 类例子很多 ,如 : 防 :符方切 fáng (存) ,符况切 fàng (亡) 炀 :与章切 yáng (存) ,余亮切 yàng (亡) 跨 :苦化切 kuà(存) ,苦故切 kù(亡) 装 :侧阳切 zhuāng (存) ,侧亮切 zhuàng (亡) 毁 :许委切 huǐ(存) ,况伪切 huì(亡)   去 :丘据切 qù(存) ,羌举切 qǔ(亡) 451 弓召 :尺招切 chāo (存) ,尺沼切 chào (亡) 三  字形影响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文字本来是语言的符号 ,但有时候文字反过来影响字音 的读法。这主要是形声字类化、合并字形、起用旧字形等原因造成 的。汉字有读“半边”的传统 ,因为形声字的“半边”并不一定准确 地表示它的读音 ,如果按照这个“错”了的“半边”去读 ,就形成了不 规则字音。如“悝、恢”,《广韵》苦回切 ,应为 kuī,“悝”符合规则 , “恢”受“灰”的影响读为 huī,成为不规则字音。“态、贷”,《广韵》他 代切 ,应读为 tài ,“态”是规则字音 ,“贷”受“代”影响读为 dài ,成了 不规则字音。这类例子很多 ,兹不赘述。③ 合并字形往往也带来假象的不规则字音。如果原来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字 ,合并成一个字 ,这个字就成了多音字 ,从这个字早期 的读音来推论新并进来的读音 ,就成为不规则字音。如“干”合并 进了“十早人干”,由原来的“古寒切”一读 ,变成了“古寒”“古案”两读 ,有 了 gān、gàn 两音 ,如果从“古寒切”看 gàn 音 ,势必就是不规则字 音。其他如 : 适 :适 ,施只切 shì(外来) ;适 ,苦栝切 kuò(本来) 宁 :宁 ,直吕切 zhù(外来) ;宁 ,奴丁切 níng (本来) 起用旧字形也容易引起“不规则字音”的产生。如“这”,《玉 篇》里已出现 :“宜箭切 ,迎也。”《广韵》鱼变切 ,按规律应读为 yàn。 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个“鱼变切”的“这”字被用作表示指示代词的 “者”,“这”遂读成了 zhè。又如“体”,本表示“粗貌 ,又劣也”,《广 韵》蒲本切 ,应读为 bèn ,其实就是后来的“笨”字 ,可是简化字拿它 来代替了身体的“体”字 ,“体”于是又有了 tǐ音。语音与文字的交 互影响在汉语来说是很突出的 ,这种原因造成的不规则字音只能 从文字上寻找规律。 四  文化背景影响而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背景往往影响到字的读音。其主要的原因 551 是避忌心理的影响。比如“死”,《广韵》息姊切 ,按规则读为 sǐ,无 同音字。“玺、徙”,《广韵》斯氏切 ,按规则也应读成 sǐ,但是这样读 就跟“死”同音 ,“玉玺”、“迁徙”等词就读成了“玉 sǐ”、“迁 sǐ”,实不 吉利 ,故当规避 ,就读成了 xǐ音。“糙”,《广韵》七到切 ,应读为 cào ,但跟一个秽字音同 ,避而读成 cāo。“牝”,《广韵》扶履切、毗忍 切二音 ,应读为 bì、pìn ,前一读音实际就是“尸穴”的音义 ,《金瓶梅》 等小说就如此使用 ,但后来“牝”仅存 pìn 一读 ,另造新字“尸穴”表示 “扶履切”的音义 ,并由去声改为阴平 ,免得跟更多的字同音。 “入”,《广韵》人执切 ,应为 rì,跟“日”同音 ,但今普通话“入”读为 rù,跟规则音变不同 ,这是因为 rì有性行为的含义 ,故避而不读。 五  训读影响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在普通话里某一些字音本来有规则的读音 ,但是这些字有时 被用来表示别的字的意义 ,从而赋予它一个与原来读音没有联系 的读法 ,这种现象就成为训读 ,这个训读相对于本来的读音就成了 不规则字音。这也是一种文字影响字音的现象 ,因为情况特别 ,故 单独列为一类。比如“木月骨”,《广韵》:“户骨切 ,果子木月骨也 ,出《声 谱》。”这是果核的“核”的读音。“核”,《广韵》:“果中核 ⋯⋯下革 切。”两字同义 ,“核”行用 ,“木月骨”音转嫁给“核”,“核”遂有 hú音。 “石”,《广韵》常只切 ,本读 shí,但从很早“石”就表示量词“担”,人 们也就赋予了“石”一个 dàn 音。又如“凸”,《广韵》陀骨切 ,凸出 貌。《新华字典》及《审音表》注 tū,可是 1949 年版的《国音字典》注 有 tū、dié、gǔ三个音 ,后两个都是训读音。 训读现象其实质是文字借用问题 ,这一现象不但借用字形 ,而 且赋予借字一读音。这些训读音也可以称为“借音”。训读字之间 多数意义相同或相近 ,如“核”与“木月骨”意义相同 ,也有意义没有联 系的。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 “凹”,《集韵》於交切 ,读 āo ,又读 wā。wā为“洼 (洼)”的训 读。“洼 (洼)”,《广韵》乌洽切。 651 “螫”,《说文》:“虫行毒也 ,从虫赦声。”《广韵》施只切 ,读 shì。 “蜇”,《广韵》“螫也 ,陟列切”,应读 zhē。可是有人把“蜇”的读音 赋予“螫”,“螫”遂有 zhē一训读。 “骰”,《广韵》度侯切 ,读 tóu ,一种赌具。可是不知为什么“色” 也可表此物 ,读 shǎi ,“骰”遂被读成 shǎi ,tóu 音反而无人再读。 我们这里讲的“训读”跟一般意义的“同义换读”相比 ,范围要 大一些 ,其中包括了非同义词之间的借读。 六  方言影响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往往互相影响。方言的某一字音影响了普 通话的读法 ,从普通话的角度看 ,这些读法就成了不规则字音。比 如“搞”,《集韵》丘交切 ,同“敲”,应读为 qiāo ,今普通话的“搞”字义 原为“搅”字义 ,读 jiǎo ,但南方方言读 gao 等音 ,人们遂将“搞”字 当成“搅”,并读成 gǎo。 普通话里有一些本为2ng 尾的字 ,现代被读成了2n 尾 ,如“贞、 祯、桢”,《广韵》陟盈切 ,应读 zheng ,今却读 zhen ,这是受了2n、2ng 不分的方言的影响产生的。“弄”,《广韵》卢贡切 ,应为 lòng ,今读 有 nòng 音 ,这是受了 n2、l2不分的方言的影响。 又如普通话里有一些地名的读音比较特殊 ,这是因为“名从主 人”的缘故。“从主人”的读法从普通话角度来看往往不合规则。 例如 ,“乐亭”河北人读成 laoting ,“获鹿”获鹿人读成 huailu。如果 真的要落实“名从主人”的原则 ,这两个地名中的 lao 和 huai 就要 进入普通话 ,而一旦进入就跟普通话的读音规则相背。 七  语音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规则字音 语音系统的发展是渐变的 ,某一音变现象往往不是一下子完 成的 ,经常表现为某一类字变了 ,另一类字没有变 ,这种情况就导 致了音系发展的不平衡。从变了的字音看尚未变化的字音 ,就成 了不规则字音 ,反之亦然。例如梗摄二等开口喉牙音字 ,在普通话 里的读音情况是 : 751 eng : geng 更埂更 (~加)   ing : jing keng 坑 qing heng 亨衡 xing 行杏幸 eng ing 硬莺樱 有的读成了 eng ,有的读成了 ing ,从发展方向上说 ing 为规则音 变 ,eng 为不规则音变 ,无论从变与不变角度说都形成不规则字 音。 梗摄三等开口庚韵唇音声母字的读音情况如下 : eng : beng          ing : bing 兵 peng ping 平 meng 盟 ming 鸣 “盟”meng 为不规则字音 ,读 ing 是规则字音。 又如普通话里 yong 音节无阳平 ,原来属喻母应读 yóng 的一 组字“荣蓉容融”等随着日母字读成了 róng ,遂成为不规则字音。 原来应当四声俱全的 yong 音节 ,缺了阳平 ,这种音系调整的不平 衡现象是语言变化的自然现象。其原因有待研究。 八  偶然变化产生的不规则字音 有些不规则字音是偶然发生的 ,从规律上讲不是必然产生的 结果。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有必要先说一说。 1. 语流音变 有些字音在另外的字音前后容易发生变读 ,这种变读是偶然 的 ,并不是一定发生 ,往往产生在固定的词语里 ,音变后的读音也 是特定环境下的读音 ,无普遍性。   苤兰 pilan →pila        栅栏 zhalan →zhala 棉花 mianhua →mianhu 豆腐 doufu →douf 2. 音素性质的接近 有些字音的变化 ,是朝向相近音素发展的 ,这种字音也往往是 不规则字音。如“枪”,楚庚切 ,应读 chāng 或 chēng ,可是读成了 851 qiāng ,这是因为 ch 与 q 都是塞擦音的缘故。又如 : 余准切 :尹 yǐn ,允 yǔn 息晋切 :信 xìn ,汛 xùn 这两组字本来各自同音 ,可是韵母有的读 in ,有的读 ün ,这是因为 i、ü读音相近而造成的。 除了上述两种可以找得出的偶然原因以外 ,还有一些字的读 音难以做出解释。如 : 食陵切 :乘 chéng ,绳 shéng 莫浮切 :矛 máo ,牟 móu 人要切 :饶 ráo ,绕 rào 盲、虻 :武庚切 méng 冷 :力鼎切 lěng 等 :多改切 děng 到 :徒到切 dào、dáo 打 :都挺切、德冷切 dǎ 偶然发生的不规则字音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古代的入声字 ,它 们往往不仅韵母发生异读 ,而且声调也没有规律。如 : 陟革切 :谪 zhé,摘 zhāi 呵各切 :壑 hè,郝 hǎo 色故切 :措 cuò,醋 cù 市若切 :勺 sháo ,妁 shuò 之六切 :祝 zhù,粥 zhōu 熟 :殊六切 shú、shóu 以上我们从八个方面大致分析了普通话中产生不规则字音的 原因 ,肯定还是不全面的 ,许多造成不规则字音的条件还有待于进 一步考察。至于普通话审音工作中如何审定这些不规则字音 ,容 另文讨论。 951 附注3 本文曾经唐作藩先生审阅 ,特此致谢 ! 文中错误之处 ,当由笔者负责。 ①王力《汉语语音史》第 637 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②《广韵》又读字的情形 ,可以参考赵振铎《〈广韵〉的又读字》,载《音韵学研 究》第一辑。 ③形声字的类化读音问题 ,可以参考王力《汉字的形体及其音读的类化法》, 载《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 ;黎新第《形声字读音类化现象探索》,载《音韵 学研究》第一辑。 参考文献 李  荣 1982  《广韵》的反切和今音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方言语音对应关 系的例外 ,三篇均载《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 厉  兵 1987  异读词中的训读问题 ,《语文建设》第 4 期。 林  涛 1992  少数字今读与《广韵》小韵反切规律音相异之因 ,载《广韵四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罗常培 1956  现代汉语问题 ,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 编》,科学出版社。 王  力 1965  论审音原则 ,《中国语文》第 6 期。 张清常 1993  《中原音韵》新著录的一些异读 ,北京音里面的一字异读现象 , 汉语汉文的一字多音问题 ,三篇均载《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周有光 1979  现代汉字中的多音字问题 ,《中国语文》第 6 期。 (刘太杰  张玉来  250014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编辑  曹志耘) 061
/
本文档为【普通话不规则字音产生的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