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金沙讲解

金沙讲解

2012-03-07 50页 doc 177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6067

暂无简介

举报
金沙讲解选摘自金沙遗址景区官方网站 (开头语)       现在各位朋友已经站在三千年前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金沙发现之旅吧。 (走进博物馆大门后)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它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介于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距离我们市中心天府广场约5公里。金沙遗址是在一个基建工地的施工中偶然被发现的。发现的当年,就被评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经过几年来的考古勘探与发掘,目前已经基本确认遗址的分布范围在5平方公里以上。在遗址内已发现了大型宫殿式建筑...
金沙讲解
选摘自金沙遗址景区官方网站 (开头语)       现在各位朋友已经站在三千年前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金沙发现之旅吧。 (走进博物馆大门后)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它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介于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距离我们市中心天府广场约5公里。金沙遗址是在一个基建工地的施工中偶然被发现的。发现的当年,就被评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经过几年来的考古勘探与发掘,目前已经基本确认遗址的分布范围在5平方公里以上。在遗址内已发现了大型宫殿式建筑、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住区、墓地等重要遗迹现象。在金沙遗址内已经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还有大量的陶器、象牙以及野猪獠牙和鹿角。这些发现使我们对金沙时期古蜀人的生活、生产、丧葬习俗、宗教祭祀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遗址的性质、年代等也有了基本的结论。从这个遗址的规模和一些高规格的重要遗迹、遗物的发现推测,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之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代蜀国的都邑所在。       金沙遗址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迷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可以说金沙遗址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揭示了一个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代文明。并将成都市的建城史从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       金沙遗址的发现如一声春雷,再次掀起了古蜀王国神秘的面纱。而金沙村这个成都市西北郊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在2001年初顿时成为西部的磁场,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未完待续) (从南大门到遗迹馆间)       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王乐泉、吴仪、李岚清、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成都市委、市政府在2002年底就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3年开始进行遗址的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2004年底金沙遗址博物馆立项建设,2006年底全面建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达456亩(3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等几个部分组成。建筑投资达3. 9亿元(不含土地费用)。园林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强调对遗址的保护,选择了大量长绿植物,如桢楠、银杏、水杉等。为了不破坏下面的地层,这些树木全部栽种在深达2米的垫土之上。       沿着我们左边的这条小路设置有“玉石之路”。我们远古的先民就是在一片荆棘中从遥远的高山上采选、运输出一块块玉石,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今天我们走在这条玉石之路,不知你能不能感受到古人玉石之路上的艰辛。在我们的右边竖立着古老沧桑的“乌木林”。成都平原在李冰修凿都江堰之前,水患较为严重,河流经常改道,上游发洪水时常将各种树木冲埋于古河道中,经过3000年—12000年后都不腐烂,由于这种树木从表面到树芯都是乌黑色,四川人称之为乌木,乌木的树种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乌木致密、有机质已分解完毕,不变形,不生虫,所以较为珍贵,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乌木一方”。金沙遗址和成都平原附近都发现有大量的乌木,这些都是活的“化石”,充分说明远古时代的成都平原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雕塑,它源于金沙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黄金饰品“太阳神鸟”金饰。其原件外径仅12.5厘米,厚度0.02厘米, 这件雕塑作品在原物的基础上放大了近30倍。由于其造型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是中国商周时期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也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2005年8月16日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2005年10月17日,太阳神鸟蜀绣制品又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2005年12月18日,这个永久性的纪念性雕塑作品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内揭幕。 (遗迹馆外)       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金沙遗址的遗迹馆。这座近圆形的斜坡式全钢结构建筑,总面积约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 米;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的发掘地点,保存有中国目前最为完整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同时,这里的考古发掘还在继续进行。大家在这里一方面可现场感受3000年前古蜀国宏大的祭祀场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这里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还可亲眼目睹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 (遗迹馆内)       2001年2月8日,金沙王国尘封已久的大门在这里被悄然地打开。从现有的现象分析,这里是古蜀王国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它沿着古河道的南岸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古蜀人最初很可能是在河岸上进行祭祀,仪式结束后将祭品埋在河滩上,用土进行敷盖。下次祭祀仪式后又将祭品掩埋,层层垒叠,从商代晚期直至春秋早期,经历了长约500年的漫长岁月。       祭祀区的发掘从2001年初就开始了,目前已经出土的金、铜、玉、石、漆木器、陶器等文物的数量已达6000余件,还有大量珍贵的象牙、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鹿角等。由于祭祀区的堆积情况极为复杂,出土的文物极其珍贵,很多文物还需即时进行保护,因此考古发掘的进度非常缓慢,发掘的面积和深度都还很有限。我们大量的探方目前只到西周晚期的地层,离生土还有近3米深。       在考古工作中,有较几个专业术语:一是“探方”,这是考古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我们现在看到地一个个小方格就是“探方”。通俗地讲,探方就是在平地上竖直向下挖一个正方形的土坑,但这个土坑不是随意乱挖的,先挖哪里,再挖哪里,要根据地层单位间的早晚关系来确定。有时根据具体情况或发掘的目的,可挖10米×10米的探方或2米×10米的探沟等多种形式。探方主要有三个作用:(1)控制地层:在一个范围内,每一点的地层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范围大了,对于地层的变化就不容易控制,在一个探方内,因面积较小,相对来说,控制地层要容易一些;(2)建立座标:就是每一个遗迹现象或出土文物在探方中都有一个确切的位置,都有一个座标;(3)方便。在考古发掘中,探方是记录或资料整理的一个基本单位。       二是“隔梁”,探方与探方之间的土梁就称为隔梁,隔梁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地层的变化。在隔梁壁的剖面上,有用手铲划的很多条线,这些线是用来区分地层单位的。划地层单位关系的线是做考古记录的重要步骤。当两个相邻探方内的地层单位全部发掘完后,会对隔梁进行考古发掘。互为相邻的四个探方间的隔梁都发掘完后,最后中间就会剩下一个四方形的土墩,它的作用是统领四个探方的层位关系,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被称为“关键柱”。它也是考古工地中最后一个被发掘的东西。       三是“地层”,地层是考古发掘的的依据。由于土质土色的不同而呈现出上下堆积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有早晚区别的。即早期的堆积在下,晚期的堆积在上。每一个时期的堆积土质土色都不同,出土文物也不相同。遗址中未有人类活动前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当人类居住或进行其它长期活动时,会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叫“熟土”。熟土层的形成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在堆积成分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呈现基本一致的色和质。但当遗址中人的活动或自然环境有所变化而使堆积成分也有显著改变时,新形成的熟土层和旧的熟土层在色、质等方面会产生差别,这样就出现了考古工作中可以辨别的不同熟土层。考古上把生土层、各熟土层统称为“地层”。遗迹和遗迹堆积的形成是和一定的地层堆积层面相联系的。层位与层位关系是地层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地层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划分层位、确定层位关系。因此,现在又称地层学为层位学。地层学确定年代的方法是依靠层位关系卡年代。而层位是堆积单位在堆积先后次序体系中的位置,因此,堆积单位的划分得粗与细,直接影响所卡年代的精度。所以堆积单位划分越细越好。田野考古学就是要凭借带有时空坐标的实物资料构建起“历史的骨架”,供人们去复原历史,或复原历史的某一部分。(以上内容可随机调整,视观众兴趣可长可短。重点是要对考古的基本方法有所交待)       在我们祭祀活动场所的发掘中,目前已经发现了60多处与祭祀有关的遗存。从遗存情况与埋藏物品分析,这里的祭祀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甚至同一个阶段里使用的祭祀用品还有较大的差别。       第一阶段的祭祀用品以象牙、石器为主,还有一些陶器、漆木器和极少量的玉器,时代约当殷墟二、三期(大约公元前1200前后)。       第二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金器、铜器、玉器作为祭品,第一阶段使用的象牙仍大量使用,但石器和漆木器则很少使用,时代约当殷墟三、四期之际至西周中期(大约公元前1100年--前850年)。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大量使用野猪獠牙、鹿角、美石和陶器,前一阶段大量使用的铜器、玉器、象牙的数量骤减,时代约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大约公元前850—前650年)。       在那里发现的11号遗存(指示位置),是第一阶段中用象牙和漆木器作为祭品的遗存。该坑掩埋于沙层之中,祭品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坑底首先放置较多的柱状象牙段和一件玉器,中层放置象臼齿、木胎虎头漆器和少量柱状象牙段,上层则放置10余根完整的象牙和一件镶嵌玉片的漆器,最长的一根象牙长达1.85米,是到目前金沙遗址发现的最大的象牙。       在第一阶段最盛行的祭品还有石璧、石饼形器和石璋。位居最前面的就是一件制作规整,直径达85厘米的特大石璧(一会儿大家可以在陈列馆里看到);石饼形器大多数用页岩打制而成,器体较薄,外缘制作较为规整;石璋一般只有器身部分,而无柄部,但刃部磨制较好,石璋多放置在石璧旁边。出土石璋的刃部均磨制较好,柄部还细刻有阴线纹,有的石璋上的阴线中还涂有朱砂。这批石器是作什么用的呢,我们认为是与祭祀活动有关。因为在这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与加工石器有关的加工工具、废料和作坊的残留痕迹,排除了石器加工作坊的可能;如果是半成品的堆放场所,也不可能堆积成这种形状。同时,这些石器均西北高东南低倾斜放置,层层叠压,形成扇形、环状的布局结构,这种倾斜的方向和金沙遗址的墓葬方向完全一致。我们都知道,墓葬的方向是古代民族丧葬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特别的意义。众多石璧的倾斜方向与墓葬方向完全一致,也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传说中古蜀人的祖先来自于西北的岷山之中,这样的摆放方向是否表现了古蜀人对祖先的一种缅怀呢?       在第一阶段,还发现了一处用石璧和石雕像为祭品的埋藏坑。(指示位置)。在整个祭祀区里,已发掘出土的石器近1000件,品种主要有璋、璧、钺、斧、锛、凿、跪坐人像、虎、蛇、龟等,这些器物大都已不具有实用性。出土时石虎张开的大嘴正对着石跪坐人像的胸部,旁边还摆放着一件石蛇和一些石璧。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祭祀行为。       在第二阶段,发现较多用金器、铜器、玉器为祭品的祭祀遗存。祭品的数量差异也较大,有用几件的,也有用数百件的。这些物品基本没有使用的痕迹,等级较高,制作也很精细。从其基本功用和性质来看,宗教色彩极为浓厚。它们既是当时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实物载体,也是巫师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的媒介与法物,透过这些物品可以了解到金沙人的精神世界。       目前祭祀区内已出土了200多件金器,主要有“太阳神鸟”金饰、金王冠带、金人面具、金蛙形器等,工艺精湛,艺术表现力极强。2001年2月25日,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金饰就出土在这里(指示出土位置)。       祭祀区内出土器物最多的是玉器,总量已达到2000多件(指示位置),种类丰富,制作精细。玉器表面大多呈现出缤纷艳丽的色泽,与过去其他地区发现的玉器有很大的区别。       用象牙和玉器一起埋葬在这一阶段也较为流行,以10号祭祀遗存(指L10出土地点)最典型。该遗存面积仅1.5平方米左右,祭品分为两层,下层以玉器为主,上层则全部为象牙,共平放了7根。在这个遗存中出土的一件玉璋上雕刻有四组对称的肩扛象牙的跪坐人像,这件玉璋的出土对于研究古蜀人是如何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也为破解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象牙找到了可靠的依据。        在这里发现的一号坑(指象牙坑位置)是目前金沙遗址祭祀区发现的形状最规整,也是埋藏文物最集中的祭祀遗存。虽然由于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已不清楚,但从残存的坑部情况看,坑内的器物分层叠放。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多达8层,最长的象牙近1.6米。摆放极有规律,场面非常壮观。在这个坑的下层还埋葬着玉器和铜器等,由于还没有发掘至底部,玉器、铜器的数量还是未知数。       大家不禁要问,祭祀中用这么多的象牙,这些大象来自哪里?成都平原有野生大象吗?当年三星堆出土81根象牙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对象牙的来源作出了种种猜测。那时候,专家们似乎倾向于大象外来说,人们认为,这些象牙也许来自云南或者印度。当人们面对金沙如此众多的象牙时,这些大象的来源再次困扰着考古学家。与三星堆不同的是,这次,大象本地说占据了上风。而现在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境内根本没有野生大象,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是否预示着3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的气候与现在有较大的区别。经科学研究,距今3000年前后是全球的温暖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从文献记载看,在当时的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大象的存在。在甲骨文卜辞中有商王猎取野生大象的记载,中原地区还曾用象兵作战。       考古人员在这里的古河道里清理出了一些珍贵的乌木(指示位置),还在那边发现了体量巨大的古树根遗迹。此外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象的臼齿,麂骨,犀牛、猪獾、黑熊、牛、马等动物的牙齿以及两个较为完整的大象的下颌骨等,这些情况都反映出金沙时期的成都平原可能到处是茂密、高大的森林,成群的动物生活其间。可以推测这样的生存环境应适合野生大象的生存。因此金沙遗址发现的这些象牙,很有可能就是本地所产。       目前对象牙的保护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首先是由于考古发掘出土的象牙十分有限,保护研究很不深入,此前,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保护象牙成功的先例,其次是象牙的结构和树木的树轮相似,分层组成,一旦表层的象牙质受到破坏,很快就会风化成为粉末,再也无法固定,更无法保护。金沙遗址发现象牙后,文物保护专家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了就地回填处理和有机硅封存两种办法来对象牙进行保护。       在这里还出土了大量铜器,虽然大部分为小型器物,但种类和造型与三星堆出土的一些铜器非常相似,一些大型器物附件的出土,预示着这里可能还有大型青铜器存在。       在第三阶段,主要以大量的野猪獠牙、鹿角、麂角和陶器作为祭品,象牙、玉器、美石数量骤减。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处面积约300平方米的特殊堆积(獠牙堆积点),埋藏有大量的野猪獠牙、鹿角、麂角、完整的陶器和少量象牙、玉器、美石。经过统计,野猪獠牙数量达数千枚,并且都是野猪的下犬齿;在这里没有发现野猪、鹿、象及其它动物其它部位的骨头。玉器、象牙又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不可能作为生活垃圾随意扔弃。因此,可以肯定这处堆积不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场所。根据民族学及其它相应的考古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它应是与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遗迹。这类现象过去在国内其他遗址内从未发现过,非常特殊。       在这一阶段,还流行用龟甲占卜,以测吉凶。卜甲事巫师占卜的工具,大量的卜甲的发现,证明了金沙时期巫术活动的盛行。       还有使用大量陶器作为祭品的现象。例如28号遗迹,面积约13平方米。祭品主要是尖底杯和尖底罐,数量达100件之多。把这些种类很少,数量众多的尖底杯和尖底罐放置在一起,应是有意为之。如果是生活废弃物,各种各样的陶器都应该有。虽然陶器在出土时已很破碎,但可以看得出来,当初在埋藏这些陶器时基本上都是完整的。我们推测28号遗迹也当与宗教礼仪活动有关。       这里有一个大树根遗迹,它的面积达100平方米。这一个巨大的树根,可以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金沙时期古树参天的环境状况。       金沙祭祀活动区宏大的场面真实体现了古蜀王国雄厚的实力,繁多的祭品承载着先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古代工匠们非凡的创造力。大家可以从现场的情况看到,在我们眼前这片厚厚的土层中还埋藏着大量的文物,可以说目前出土的器物只是这个地方的“冰山一角”。在地层之中应该还蕴藏着关于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更多信息。相信随着这些泥土一层一层的揭露,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震憾。金沙遗址祭祀场所的发掘工作将有、有步骤的进行下去,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常常到我们博物馆来,和我们一起见证与目睹古蜀王国一个个秘密的揭晓。 (考古后期整理工作区)       刚才大家在参观过程中,已看到我们的考古工作人员田野工作的情形,现在请随我来看看考古后期整理工作的情况。       刚刚看到的那些器物在现场经过测绘、照相、登记、装袋等一系列工作后,就会送到这里来进行清洗,筛选、拼接、修复、绘图、拓片、整理、分析、研究编写报告等一系列后期工作。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极其的细致与极大的耐心。       技术人员常常要在一大堆器物的碎片中,寻找探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们就像福尔摩斯一样,把各种不同形状的碎片根据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来进行拼接,最大可能的恢复它们的原貌。 在器物最大可能的修理复原后,就要分门别类地进行绘图工作、有纹饰、图案的器物还要做拓片工作,考古工作者会详细精确地描绘与记录下每件遗物的细部特征,最后根据这些特征编写出科学的考古发掘报告。 (未完待续) (走出遗迹馆)       在我们的对面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陈列馆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全钢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它与遗迹馆的外形一方一圆,一起构成博物馆内的两个主体建筑。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它们均采用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从大地上冉冉升起。其顶上的方格就像考古发掘中的一个个探方,显示着金沙遗址的大量遗迹尚未发掘,神秘的宝藏还未彻底探明。两座建筑就象两片叶子飘落在摸底河两岸的大地上,建筑在这里与地界充分的交融,在交界处模糊了彼此,让我们不要去惊扰这片神圣的土地和那些沉睡了千年的精灵,而那些已经被破译的远古信息却在清晰地再现与表达。       我们面前这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被称为摸底河,她由西向东把金沙遗址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几千年来她默默无闻的陪伴着金沙遗址,但是它到底源于何时,却不得而知了。而“金沙”这个美丽的名字,启用于何时,我们也不得而知。在金沙遗址范围内发掘的一座五代后蜀时期墓葬出土的墓碑上,将此处称为“金沙乡”,隶属当时的犀浦县,说明至少在五代时期“金沙”这一名称就已存在了,并一直沿用到现在。金沙遗址的命名则是在2001年。早在1995年~2000年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该遗址范围内的黄忠小区、三合花园、金都花园等地点进行过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商周时期的大型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遗存,其文化特征主要是以陶尖底盏、尖底杯、圈足罐、高领罐、簋形器等为代表,其性质为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序列中的“十二桥文化”,时代约当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当时的发现主要集中于黄忠村区域,因此将遗址定名为“黄忠村遗址”。(考古学遗址的定名常以发现地的小地名来命名)2001年2月初,一建筑公司在“三合花园”以南隔摸底河相望约800米处的成都青羊区苏坡乡金沙村一组(现在遗迹馆的位置)开挖小区下水管道,施工中发现了大量象牙、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组织人力,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探与发掘工作。并开始把金沙村的遗存与黄忠村遗址联系起来,认识到它们应是同一大型遗址的不同组成部分,考虑到发现大量珍贵文物的金沙村地点特别引人关注,就把包括黄忠村在内的遗址命名为“金沙遗址”。 (过摸底河后)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展览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厅,主要以金沙遗址所发掘的重要遗迹和遗物为主要内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科学、通俗、生动、活泼的方式,从古蜀金沙王国的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方面,全面展示金沙文明的辉煌与灿烂。我们接下来的参观将从二楼走下一楼,再从一楼走到地下一层。在地下一层里,不仅有我们的最后一个展厅《金沙之谜》,还有我们的4D影院,每隔20分钟(暂定)会放映精彩的四维特效影片《金沙传奇》(暂名),那里还有许多参与互动项目,它们将会诱发你的思古之情,让你重温古蜀文化的传统智慧,而各项有趣的游戏更会为你增添一份快乐与惊喜。在地下一层中还设有吧、礼品商店、咖啡厅、快餐店等休闲设施。有兴趣和时间的朋友,在我们的发现金沙之旅结束后,可以到这些地方去看看、坐坐。 (未完待续)  第一厅  《远古家园》      (介绍半景画)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故国家园远古时期的某一时刻:         碧野蓝天,万物萌发,薄雾淡烟,白云飘浮。茂密的森林由近至远,直达天边;重叠的建筑自大而小,横陈眼前。伴随着林间禽鸟的高唱,摸底河清波潋滟,流水淙淙,自然天籁之中,还夹杂着几声驯畜家禽的鸣叫。纵目天际,大气涌动。放眼春野,生机盎然。近处农田中,有人精耕细作,远方森林里,有人狩猎捕获,河中的独木舟上,有人放鱼鹰捕鱼,村寨院落边,有人进行手工制作,还有小孩在玩耍嬉戏,稚情欢歌……       当朝霞出来,西北远处的雪山在灿烂的阳光下开始散发出神圣的光辉。传说中古蜀族的祖先蚕丛、柏灌就是从这西北的高山中一步步走进了成都平原。而后来鱼凫王田于湔山时仙去,杜宇王最后归于西山。蜀族的兴起与山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西北的高山对于蜀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是古蜀人心里的神(圣)山,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蜀先民的福地。她开创了古蜀王朝流淌不息的文脉,护佑着古蜀人在这一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这是一首田园的牧歌,一派祥和的气氛,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相亲的美好画景。其实这是一幅虚构的场景,但却来源于众多考古学材料的学术支撑。金沙遗址及同时期其他遗存中出土的大量建筑遗迹与丰富器物,还有众多的动物植物标本等,都为我们复原这一场景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大量考古学资料证明,金沙时代成都地区的生态环境,曾是一个自然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繁多的天地。遗址中,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还有大量野猪犬齿、鹿角、麂骨、犀牛骨、马牙等,并埋藏有大量乌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人类遗存现象(脚下的陶器套箱),这一切,都向人们昭示出,数千年前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河渠纵横,植物繁盛,动物成群。在这舒适宜人的环境中,金沙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从事着农业、狩猎、渔捞、家畜饲养以及手工业等生产活动,世世代代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而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也为我们描述出了成都平原的美丽图景:       《汉书•地理志》说:“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       《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       《华阳国志•蜀志》叙:“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牦、犀、象、毡、毦,丹、黃、空青之饶……”。       在周围的这几个展柜里,展出的是金沙遗址及其附近同时期考古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动植物标本,有象的臼齿、鹿角、野猪的犬齿、黑熊的臼齿、马骨、狗骨、还有灵芝等。这一件件珍贵的标本正是金沙时期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金沙遗址位于北纬30。41,,东经104。,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特别的。这个纬度线具有神奇的魄力。在这条线上,有地球上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有地球上最荒凉的流浪的沙漠;这里有众多古代文明留下了的深刻烙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河文明、古希腊、苏美尔、玛雅、巨石、河姆渡、良渚、大溪等),这里有佛教的圣地,伊斯兰教的故乡,基督教的中心、道教的仙境,还有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最瑰丽的山体、最壮观的大潮、最汹涌的海流……,璀璨金沙是这条神奇线条上又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这是一个互动参与活动,当你击拍这个台面的任何一个位置,就能看到你想知道的世界早期文明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而在那边的触摸屏里还有一些关于金沙遗址动植物群的资料,你们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相关动植物知识。 (未完待续)  第二厅   《王国剪影》       自2001年以来,考古人员已在金沙遗址范围内50多个地点,进行了17000平方米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区、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区、墓地、陶窑等重要遗迹,出土了6000多件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精美器物以及数以万计的陶器。有序的建筑格局,先进的农业生产,精湛的手工业制作,规整的墓地,犹如一张张文明的碎片,又为我们拼接出一幅规模庞大、规划严密、社会组织结构清晰的古老都邑华美的文明画卷。       观看短片《考古金沙》       介绍模型:金沙遗址各发掘地点分布       1、 金沙遗址已发现的四大重要遗存(宫殿区、祭祀区、生活区、墓地)       2、 其他发掘地点       金沙庞大的遗址群及其浩繁的文物群体,大规模的建筑遗迹,表明了当年城市的宏伟规划;大量的农具与工具,折射出古蜀农业的繁荣兴盛;而堆积如山的陶器、精巧的冶炼制品,以及数量巨大的玉器群等等,则说明了金沙时代手工业的高度繁荣。我们的家园在远古时代就是如此地兴旺发达、可爱可亲。这些王国的记忆是由一个个考古发掘出来的文明碎片拼接出来的,而这些遗存就像一个雕塑群体,无可置疑地组构出金沙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勾勒出了金沙时期人口稠密,平凡充实的社会生活状态,也是一幅充满生气与活力的亮丽的王国生活画卷。       金沙遗址内广泛分布着各种居住遗迹,其间散布着大量房址、灰坑、窖穴、水井、水塘、陶窑等生活遗迹。       这是一个在遗址生活区里发现的陶罐,陶罐的下部已被打烂,它的上面还倒扣着另一个陶罐的上半部。原来这个陶罐是一个水井圈。当时水井的做法是在地面上先开挖一个较深的坑,坑中埋入一个无底的大陶罐作为井圈,周边再用卵石进行回填,起过滤水的作用。在生活区内房屋周围发现的一些水井,表明金沙人已开始了凿井而饮的生活方式。       水井的发明,是随着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也是早期人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产物。水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演变:土井—木构井—陶井—砖石井。水井的出现既提高了日常生活的质量,又方便了生产,它是生产力进步的一个标志。       在居住区中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座小型的房屋建筑,它们都是以木(竹)骨泥墙形式修建而成。金沙发现的小型的房屋有方形、长方形两类,面积多在20平方米左右,以单间为主。这类房屋在修建时由于没有直径较大的木柱支撑,很容易垮塌,重建的次数较多。       在它的对面是在“三合花园”内发现的一处大型房屋建筑的遗迹。这处房屋建筑基址是由5座(有的资料写的7座)房址组成的大型房屋。这5座房址经过3000多年的历史沧桑,地面部分都已经不存在了,仅仅残留下了基槽,基槽内留有较密集的小圆洞痕迹(考古人称为柱洞),由此推测仍然为“木(竹)骨泥墙”建筑形式。“木(竹)骨泥墙”式建筑是成都平原古老的房屋建筑形式。其修建方式为:先平整地表,开挖基槽,并于基槽内竖插圆木(或竹子)作为木骨,后于木骨上抹草拌泥,再经火烘烤成红烧土墙。屋顶一般是盖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成都的十二桥遗址就曾发现过保存完整的草屋顶。从这处房基的布局结构分析,6号房址位于北部,5号、9号房址分列东、西两侧,7号房址呈方形居中。从房基内的柱洞看,6号房址和5号房址的东基墙内的小柱洞在一条直线上,而6号房址南墙基内的小柱洞和5号、9号房址北墙基内的小柱洞的间距均为1.2米。由此可见这5座房址是经过精心设计,也是同时施工建成的一组建筑群。这组建筑群的面积有多大,由于没有完全揭露,目前还不清楚。从发掘的情况分析,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其中以6号房址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发掘长度在54.8米以上,宽近8米,至少有五个开间,面积在430平方米以上。这处建筑气势宏伟,规模巨大,布局上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在西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根据房址的面积、布局结构和周边的出土文物综合分析,推测这一建筑群很可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金沙遗址的宫殿建筑,极可能是金沙遗址上层人士或贵族的居所。       从金沙遗址已发现的房屋情况,可以看出平民之家,王者之居,已是井然有序,充分显现出金沙社会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       在金沙遗址许多房屋的周围发现了大量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坑。从这些坑内填土的质地、颜色和出土文物分析,很多都是生活废物的堆积坑,也有个别是储藏器物的窖穴,埋藏遗物大都以陶器为主。从坑中的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金沙人的生活状况。       这个灰坑里出土了大量的鱼骨,说明金沙人在食用完鱼肉后,把剩下的骨头就地埋在了房屋的旁边。这两个灰坑则埋藏着很多当时的生活用具,有陶罐、尖底杯等。       这个灰坑(H272)出土时只见到一大堆陶器的碎片,经过技术人员三个多月的拼对,竟然修复出了两件高达1米多的大陶瓮,还有七件小的陶器。这一方面说明金沙人当时可能有着丰富的物品,因此才需要如此巨大的陶器来储藏。另一方面也说明金沙人可能也有了一些大型的陶窑,才能烧制出如何巨大的大陶瓮。       在这一个面积不大的,形状较为规整的灰坑里(H328)出土了28件陶器。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陶器的形体非常特殊,有的中有镂空,上下相通;有的细如灯柱,造型优美,制作精细。这些器物看上去都不具有实用性,可能是一些陶质的礼器。        在生活区中和墓葬里还出土了大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其中有木质、铜质、石质、骨质的生产工具,此外还发现了一些陶纺轮(纺织工具)、陶网缀(捕鱼工具)、铜箭簇(狩猎)、石矛(狩猎)等。       《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在《华阳国志•蜀志》里还有一条重要的记载说:“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杜宇是以其高等发达的农业著称于世。《蜀志》又说杜宇王朝时,“以汶川为畜牧,南中为园囿”。刚才我们在第一个展厅里已看到金沙时期除发现一些野生动物外,还发现了大量家养动物的骨骼。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古蜀族可能是以繁盛的农业为主,同时还辅之以狩猎、捕渔等畜牧业。       这件长80厘米的木耜,2003年1月24日出土于“芙蓉园”北地点的一个水塘中。其形状很像现在的铲子,通体由一块整木制成。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一件农具,可以说它是我们的农耕之祖,也是成都平原稻作农业发达兴盛的重要物证。       耜是一种农作翻土工具,有木耜、骨耜、石耜等。耜是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而产生的。成都平原自然环境优越,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出现稻作农业。在公元前2500----前2300年的都江堰芒城遗址中,就发现有水稻硅酸体的存在。木耜作为一种翻土工具,可能在这时就已存在了。木质器物非常容易腐朽,很难保存下来,因此在考古中发现极少,这往往也给人们一种错觉:如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我们看到的工具一般是斧、锛、凿类的石器,实际上,在农业生产中大量而广泛使用的是骨器和木器,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便是明证——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耜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该遗址出土了上百件骨耜和1件木耜,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属河姆渡文化的其它遗址还出土了4件木耜。。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件木耜表明,在青铜时代的农业生产中,木耜是一种重要农具。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青铜时代,青铜农具并未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木质农具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只有到了铁器时代,铁制农具才真正取代了木质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金沙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器、铜器、玉石器、漆木器和陶器,充分显示出金沙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社会行业已有了明确的分工。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制品,是智慧勤劳的金沙先民聪明才智与审美情趣的折射与映照。       金沙遗址内已发现了176座陶窑,有的零星分布在居住区周围,有的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居住区的附近,由此推测金沙时期除了少量的家庭制陶外,可能还是以集中制陶作坊和集中烧制的窑场为主。金沙时期的陶窑,大多形似撮箕,窑室前低后高呈斜坡状,面积只有6平方米左右。从窑壁的烧结程度看,使用的时间都不长。       在金沙遗址居址区里,已出土了上万件陶器,还有数亿片陶器的碎片还在拼接中。陶器的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瓶、盉、尖底盏、尖底杯、尖底罐、高领罐、圈足高领罐、圈足罐、圈足盆、圈足钵、圈足杯、瓮、高柄杯形器、束腰形器座、圈足杯、扁壶等。这些器物大多是粮食盛器,有的是酒器,还有的可能是陶质礼器。       陶器是考古中发现最多,也是在时空上最富于变化的一类器物。因此成为考古学划分不同文化区域、文化阶段、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从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划分出了金沙遗址发展演变的三大时期。       金沙遗址出土的200余件黄金制品,种类丰富,工艺精湛。金器以金箔、金片为主,它们大多采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通过对金沙遗址出土的14件金器样品进行的成份分析,发现金沙遗址的金器主要由金、银、铜三种元素组成,含金量从83.3%至94.2%不等,其中以太阳神鸟金饰含金量最高。从金器元素含量组成分析,这些金器是用采集而来的自然金加热锻打而成。在制作上采用了锤揲、剪切、打磨、刻划、錾刻、模冲等多种技法。金沙遗址的金器是目前我国商周时期发现数量最多,器形是为丰富的一处。       金沙遗址出土金器均为自然金。根据地质的调查证明,金矿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周缘有广泛的分布,矿石种类以砂金为主。在盆地西、北周缘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尤其是河谷由窄变宽处、转弯处和支流交汇处,往往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涪江的平武县古城矿区、白龙江的青川县白水矿区、嘉陵江的广元市水磨矿区等。此外,在川西高原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的一些地段,也有品位很好的金矿分布。 这些金矿为盆地内青铜文化的贵重金属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金沙遗址已经出土了铜器1300余件,多数是小型器物,似乎都不能独立成器,极可能是大型礼器上的附件。铅锡青铜是金沙铜器中的主要材质类型,铅作为主要合金成分在金沙遗址中使用较多。金沙铜器铸造工艺技术仍沿袭三星堆时期的传统技法,大多为一次浑铸而成,多双面合范而成。有的器物可能为分段铸造,然后浑铸为一体,或采用附件、主体分铸之法,然后再将附件插入主体焊铆固定而成形。金沙铜器装饰技法有素面、墨绘、穿孔、铸纹、立体附饰等,以素面最多。铜器的铸后加工手段较为先进,许多范缝都经过打磨,很难寻觅。有的器物表面还经过抛光处理。       金沙遗址已出土玉器2000余件,数量巨大,种类丰富。金沙玉器多就地取材,在制作上常融合多种技巧,精雕细琢,光润细腻,闪耀夺目,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最大程度地凸显了玉器的坚毅、细润及自然之美。       “玉不琢不成器”。远古时期制作一件玉器,需经过采料、选料、开料、切割、打孔、刻纹、镂空、掏雕、打磨、抛光等多项工序,耗费经年累月的功夫,才能完成其制作。       与今人对玉的认识不同的是,中国古代人类认为“石之美者为玉”。这里有一些玉料,其表面色泽艳丽,体现了金沙人一些选料的。从这上个展柜里丰富的玉料来看,金沙人对玉料的选择已很广泛了。通过调查与鉴定,初步确认金沙的玉料大多来自成都平原西北部的高山中,另有部分材料可能取自附近河滩地点。       这是金沙遗址祭祀场所中发现的一件奇石,器内外均有似水墨画般的图案,通过矿物学鉴定,确定它是一个水冲石,由于长期埋藏在水中,受周围水藻等有机物质的吸附影响而形成,古蜀玉工在选择玉料过程中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件大自然的杰作,因此对该器未做任何加工,而是完全保留了其自然的形态,直接用于祭祀活动。金沙玉料自然呈色丰富多彩,玉工在开料加工时,便依此特点因料施工。       这是一件未完工的半成品玉料,它上面残留有对剖玉料的痕迹。它的另一面则保留下了一些网格状纹饰。       这是一件保留片切割的玉璋。器中间残留下一道切割台痕,两侧切割的末端线非常平直均匀,台面仅高出低面0.1厘米,可见切割工具极薄,应是采用铜质的片状工具来完成。该器在加工完后曾做打磨抛光处理,但是在较低的一面上还是残留了少许深浅不一的擦痕。这些擦痕与切割线平行,应是片状工具来回快速拉动解玉砂锯切割玉料而形成的。       这件标本极为重要。该器为两件尚待分离的璋。器至主阑部断开,柄部尚未切割完毕,璋向内的两面上清晰地保留着呈抛物线的线切割痕迹。线痕中间略高,两边较低,切面上凹凸不平,深浅平一,是利用线切割方法剖玉的结果。这件玉璋成为研究我国商周治玉工艺的极为难得的一件重要标本。这件标本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它还反映出玉器加工中的一种特殊技艺-----成形对开技术,就是把两件玉璋同时制作,做完两外侧的纹饰以及两侧突出器外的扉牙装饰后,从中间用线切割的办法将玉器一分为二,由于此器尚未完工,其内侧阑部则无纹饰。此种方法使琢玉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省工省料,大大提高了制玉的效率。       在这件玉璧的圆环两面分别刻划着七组清晰的同心圆圈纹,每组圆圈纹由疏密相间、极细的阴线纹组成,两面的线纹基本对称,距离相等,深浅相间,线条婉转流畅,打磨精细,抛光细腻,很像今天的密纹唱片。这件精美器物的出土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金沙玉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像这样精密的同心圆圈纹饰应该是由砣具加工完成的。但早期的砣机是一种半机械化的装置,要由人的双脚踩踏来带动轮盘转动,这样的装置由于受力的不均,常常琢出的纹饰线纹不均,甚至纹饰还常有歧出现象。而金沙这件玉璧从线纹观察则应是由一种匀速且快速旋转的轮盘工具来加工完成的。这个工具很像今天使用的电动机床类的装置。但金沙时期这种装置不可能由电力来带动,推测更可能是由急速的水流带动皮带高速旋转来完成的。       玉器上的圆孔主要是用木、竹、骨、石等管状形工具加砂蘸水不断在玉料上旋转碾磨而成。金沙玉器的钻孔技术非常发达,常根据器物的厚薄、大小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钻孔。这件保留着管钻痕迹的玉琮,在孔壁内留有管状器物碾磨粗砂所留下的旋转痕,及两面对钻时在中部残留的错位台痕,其中上面的钻孔较大,且向侧面倾斜(移位),下面的孔钻得较规整。这件器物完成后,孔壁未做打磨处理,因此可以让我们了解其钻孔的方法和过程。       这是一件采用镂空技术加工的透雕图案。镂空技法早在辽宁红山文化及浙江良渚文化中就已出现,商周以后的玉器也常把钻孔技术与线切割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镂空装饰,使玉器造型更丰富,立体感和动感更强。此时的镂空方法多是利用弓弦原理,先打小孔,再以线为弦配合解玉砂来回拉锯。 这件环链形器(图十二),三个小型玉环,环环相套,说明玉器加工中已出现活环掏雕的技艺,极为精巧。在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一件侧身玉人头顶后部有采用这种工艺加工的套环。       由于古代玉料来源稀少宝贵,因此古人对玉料十分珍惜,常把使用过的或有损坏的器物改制成另一件器物。这是一个凹弧刃玉璋的上部,刃尖一角残损。器上有三个穿孔呈三角形排列,上端孔较大,下端两孔似尚未穿完,就出现故障,于是便用黑色物质填补,又在器上端中部重打一孔改作为一件佩饰。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观看一段关于金沙制玉工艺流程的小短片,它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幻影成像技术制作完成的。(2-3分钟)       了解完金沙人的生活生产情况,让我们来看看金沙人的丧葬习俗。远古时代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故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对逝者的安葬十分重视。金沙人又是如何埋葬他们的亲人呢?考古人员在居址区附近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墓葬,说明有一部分人死后就埋在居住区的附近。但是更多的时候金沙人则是埋入了集中的墓地。这些墓地中的墓葬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墓葬之间很少有叠压和打破的关系,说明每一个墓地是有一定规划的。这些墓葬都为土坑墓,墓坑都为西北----东南向,(这与房屋、祭祀堆积方向一致),头朝西北或东南,或许这种形式与金沙人的祖先崇拜或某种宗教观念有关吧。过去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的宝墩文化中发现的墓葬以及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墓葬也都是这个方向。这个现象应该不是偶然的。传说中蜀族的祖先是从西北方向的高山中一步步走进了成都平原,然后在这里繁衍生息。西北的高山可说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蜀先民的福地。也许三星堆人和金沙人的这种方向性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希冀灵魂不死而追溯先人的迁徙路线返归故里的观念吧! 大家看,这里有三座成人墓葬,其中一个人的墓里一件物品都没有,而且从人骨情况看,应是二次葬,估计他生前可能是一个穷人;旁边这个人的墓葬里有了两三件陶器,财富的拥有可能比上一个好些;但第三位墓葬里的随葬品却很丰富,无论是数量与种类都远远超过了这两人。随葬器物的种类有玉器、铜器、陶器等,总数达    件。其中他下身放置的这件铜钺非常精美,代表了墓主人生前崇高的地位。从这几座墓葬我们知道当时社会已有较强的财富观念及贫富分化现象。这里还有一座小孩的墓葬里,从他的身形上,这个小孩可能只有十几岁,现在我们仍能感到他的稚气与活泼。金沙还发现了一些合葬墓,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金沙人的婚姻状态,推测当时可能已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结构。       目前金沙遗址已经发掘的墓葬已超过2000座,发现金沙人的葬式大都为仰身直肢(可能为一种代表睡眠的姿态,含有请死者放心安睡之意),流行双手抱于胸前。也有少量屈肢葬。盛行二次迁葬。除少量船棺葬具外,未发现其他的葬具。约半数的墓葬有随葬品,但数量都不多,随葬品一般是陶器和石器,仅个别墓葬有少量玉器和青铜器。从目前已发掘的墓葬情况看,规格都不高,随葬品数量、等级也不算高。但仍可看出金沙遗址内已有明显的社会分层与等级划分。       当我们浏览过金沙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可以看到,金沙的社会形态已包括了大型的建设基址、大型的祭祀活动、一般的生活区域、墓地、窖穴、陶窑作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和宗教用品等丰富内容。庞大的金沙遗址,呈现出规划布局谨严,功能区分明晰的总体格局。群体化的建筑体系,大规模的手工业制造等,勾勒出一个城市设施齐全、使用功能完备、生产力布局规模庞大、社会组织结构严密、权力高度集中的古蜀文明社会的风貌。 (未完待续)    第三厅   《天地不绝》        人类并非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人类的精神追求才是其作为万物之灵最可宝贵的心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正是一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远古人类对宇宙自然、天地万物、四方神灵、祖先神祗有着极高的敬畏、感恩心理和神秘的理解。他们相信人外有神、万物有灵,并逐步形成与神“对话”的系统化仪式。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即涵括了人们的神圣信仰与礼制观念。先民们在社会重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时常举行各种虔诚的祭祀仪礼,表达对各类神灵的敬仰与崇拜,其目的是希冀与天地间诸多神灵达到沟通,以求得诸神的保护与庇佑,同时也深寓着他们对于终极的追问和关怀。        金沙遗址发现的大型祭祀活动场所,面积达1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达5米,延续时间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早期,尤以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一时段的遗迹、遗物最为密集,表明古蜀的祭祀文化相当发达且有很强的绵延性。各类祭品与祭法之差异,则标明了神巫文化系统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这是一个通向金沙人神秘祭祀场所的悠长的通道,现在请屏住你的呼吸,用你的心去聆听那来自三千年前的神鸟的鸣叫,还有天空中飘荡着的天簌般的声响。让我们静静地地走进金沙人的神巫世界,去感受一场与天地神灵沟通的祭祀圣典,去体昧一次金沙人的心灵之旅。       第一组  青铜立人        这是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件青铜立人,他看上去与三星堆二号坑中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双拳中空,似乎握着一个物品 ,神情肃然地站在高高的地方,好像正在主持一个神圣而重要的仪式。他们的脸型也大致类似,都为方颐;耳垂都有穿孔。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太多差别。金沙遗址的青铜立人体态矮小,大眼圆睁,嘴微微张开,脑后拖着三股一体的长辫子,头戴圆涡形帽圈,服饰为单层中长服,脚下有一插件。这都与三星堆青铜立人不同。        金沙铜立人头上戴着的涡形帽圈,造型与“太阳神鸟”金箔中的太阳图案极为相似,应当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头罩太阳光环,手持献祭之物,站在高处的小铜立人,俨如一个光明的使者或太阳神的化身,正在主持神圣的祭祀活动,生动地反映出金沙人对太阳神地崇拜。        所有参观过铜立人像的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手中握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器物?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拿着迎接太阳的神树枝,有人说是两手各持有一个玉琮,有人说是珍贵的象牙,也有人说是拿着木制或竹制的法具神筒,还有人认为什么也没拿,双手的姿势可能是巫师做法时的一种手势。        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相似的铜立人形象,反映出了两个遗址÷有着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或类似的宗教仪式规范,昭示了两个遗址间密切的传承关系。         对于铜立人像所表现的人物的身份,学术界有大巫师、蜀王、或大巫师兼蜀王等多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种说法,立人像所代表的都不会是当时的下层人物,而应当是职掌了宗教权力或行政权力的族群或王国的上层贵族。        第二组  象牙        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但每一次祭祀活动中使用象牙的数量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体量巨大完整的象牙极有规律、整齐的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有被切成饼状的象牙,还有加工成圆柱状或棍状的象牙,也有取象牙尖祭祀的。这些方式都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        大家不禁要问,祭祀中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的象牙?象牙又是祭祀什么呢? 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殴杀水神之法。据《周礼•秋官•壶涿氏》记载:“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河流长期泛滥成灾,用象牙祭祀,可能是因为象牙具有镇杀水中精怪的作用。        第三组   石器        1、石磬        2006年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直播金沙遗址现场发掘情况时,在祭祀区西北角一个探方内出土了两件石磬。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它可能源于某种石制片状的劳动工具,如石铲之类。先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石制工具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便用来为乐舞伴奏,于是出现了磬。古代最为常见的石磬是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或近于直线;或上下均作倨句形。磬的质料大多是石制,也有玉制或铜制的。目前所知,早期原始形制的石磬有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石磬,系打制而成。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石磬,也系打制而成。这两件磬为夏代遗物,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商代石磬形制多样,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一件早商时期石磬。在磬体上雕刻各种精美动物纹饰的石磬在商代墓葬中时有发现,《诗经•商颂》中有描述殷人祭祀乐舞的诗句:“鞉鼓渊渊,嚖嚖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可知磬在当时是一种主要乐器。商时一件单悬的石磬,后世称“特磬”。商代还出现按音列组合起来的磬,称“编磬”,多为三件一组。        《周礼•考工记》书里还记述了磬的制作工艺和校音方法,
/
本文档为【金沙讲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