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1)

2012-03-09 4页 pdf 1M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4231

暂无简介

举报
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1)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年第 10 期 文化金融是指发生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活动中的所有金融活动。从金融的角度看,文 化金融是指金融工作中所有与文化产业、文化事 业相关联的金融业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 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 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前,我国第一 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标志着文化产业开始上升到国家的战略产业层 面。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由于文化产业本身的特 性和现状所限,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工具难 以与其有效对接,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仍然 相当严...
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1)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年第 10 期 文化金融是指发生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活动中的所有金融活动。从金融的角度看,文 化金融是指金融工作中所有与文化产业、文化事 业相关联的金融业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 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 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前,我国第一 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标志着文化产业开始上升到国家的战略产业层 面。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由于文化产业本身的特 性和现状所限,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工具难 以与其有效对接,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仍然 相当严重。因此,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研究开 发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成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 业力度的当务之急。 一、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休 闲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与销售活动的集合, 主要包含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其中,文化产 业的核心层包含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 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行业。 发挥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需要以文化 产业的核心层为主要对象,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 加快文化与金融服务对接融合的进程。但在这个 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必须通过文化金融服务创 新予以破解。 从我国文化产业现状看,由于文化产业本身 具有弱质性特征,在缺乏版权保护的市场环境下, 文化产业极易受到侵害,产业成长的动力不足,与 其他行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轻、薄、短、 小、弱”等特点。从国民经济产业构成角度看,文 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类别中仍处于落后地 位,并且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相当大 的差距,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上仍处于相对 落后的地位。根据《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 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美国在世界文化市场占 43%的份额,欧盟的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为 34%,日 本占 10%,澳大利亚占 5%,中国文化产业占世界 文化市场比重尚不足 4%。除此之外,我国的文化 市场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如文化产品市场和 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人才 市场等发展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都限制了我国文 化产业的正常发展,也为金融服务进入带来较大 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文化产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由于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和消费市场的不确 定性,文化产业表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 回报”的项目型融资模式特点,无论在间接融资方 面,还是直接融资方面,文化产业都面临着突出的 融资约束问题。 从间接融资方面看,文化企业在接受信贷服 务时必然要提供可抵押的资产,而多数文化企业 的资产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 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评估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等 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 □ 段桂鉴 热点聚焦 战略规划轻战术现象的延续。注意理性培养 人才,尤其在当前人才教育主要由高校负责的情 况下,要解决重理论知识灌输,轻职业素质和能力 培养的老问题。 要言之,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 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任何新兴产业都曾 遇到过的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问题。 (作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新华每日电 讯社总编辑) 23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年第 10 期 金融机构而言,为文化企业或者文化项目提供贷 款是全新的业务领域,缺乏可供借鉴的业务经验 和风险参照体系,而文化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金 融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 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多数文化企业的商业 模式和财务业绩难以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例如, 我国主板和中小企业板 IPO的条件之一,是企业 必须在最近 3年内的利润达到 3000万元),因此, 上市直接融资模式并非文化企业融资的普适路 径。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文化企业达到了上市融 资的要求,其作为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 运营业绩、利润来源以及主要盈利模式,这对于依 靠创新商业模式、发掘商业价值和保守商业秘密 的文化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2.文化产业版权资产的开发和运用问题 版权资产是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核心资产和 价值载体,与股权、债权、物权等财产权利相联系, 版权资产具有典型的所有权属性、财富属性和高 附加值属性,这些属性使版权资产成为文化产业 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财富来源。然而,国内从事文 化产业的企业将其所拥有的版权等无形资产更多 地视为一种资源,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资产,并且文 化企业和金融业对版权等无形资产也缺乏有效的 认识和管理。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需 要持续推进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进程,但版 权等无形资产如何资本化,包括如何明确和严格 保护无形资产权利归属和流转、如何评定和估算 版权无形资产价值的商业价值,这都成为文化产 业版权资产开发运用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文化企业的信用建设问题 文化企业的信用建设问题是困扰文化金融发 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既包括现代企业制 度的缺失所引起的文化企业的自身素质问题,也 包括国有文化企业、民营作坊式工作室以及业内 高层人员对融资信用的态度问题。另外,在文化 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经营联系性差、同一项目经 营主体众多、利润分散、虚假财务信息等问题。对 国内文化企业来说,并不能单纯依赖企业自身建 设以及企业家自我觉悟来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以及自身信用的前提下,国 家还需要逐步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打造功 能健全的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和投融资服务平 台,为文化产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4.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 投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几 大行业,相比之下,对中小企业、民生、文化服务和 消费等领域的贷款则相对较少。金融机构的信贷 结构过于集中的现状,显著地放大了金融机构的 业务运作风险。推进金融机构信贷结构的多元化 和均衡化,迫切需要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创新, 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就是可供选择路径之一。 二、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基本途径 金融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级形态,文化产 业要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没有完善的 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实现文化产 业与金融业的对接,首先要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 明确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基本途径。版权资产是 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载体,是文化金融服务 的关键要素。 1.以版权价值为核心,深度挖掘版权资产价 值,推动文化资源金融化 文化资源的金融化过程是通过“资源资产化、 资产资本化、资本产权化、产权金融化”这样一条 清晰的路线进行的。版权是文化资源金融化的主 要源泉。只有完成文化资源资产化、资本化、产权 化,与金融市场深度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包括商业 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甚至 是大众投资者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所接受,从而 完成文化资源金融化的最终转化。在推动文化金 融业务发展方面,版权资产价值的开发和运用具 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公开的版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创新版权 资产的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版权交易公开市场,可以充分发挥版权 交易市场在创新版权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过程中的 作用,切实保护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正当权 益。以版权交易市场为基础,促进文学、艺术和科 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和运用,推动版权要素大范围、 跨领域的高效有序流动,将有利于挖掘、推广、放 热点聚焦 24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年第 10 期 大、保护版权价值,有利于通过公开交易市场形成 合理的版权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在文化金融服务 过程中实现对版权资产价值的认定和解释。同 时,发挥版权公开交易市场的专业职能,创新版权 价值评估、版权流转监管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等服 务机制,协助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文化金融服务 能力,规避文化金融创新风险。 3.完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为文化金融服务 创新提供支撑平台 要不断健全版权作品登记、转让备案和 版权质押登记,提高作品登记、合同备案和版 权质押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锁定版权未来收益权, 为版权作品的确权、交易、质押、取证、维权等提供 全方位的支持,充分发挥版权公共服务对明晰文 化产品权利主体和权利状态、保障版权交易安全 的基础作用,使得版权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文化金 融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还 需要推动版权资产评估体系建设,为文化金融活 动提供基本的价值依据,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及 版权产品开发扫清障碍。 三、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若干重点 1.以版权服务为基础,组合多种金融业务和 金融产品,进行服务方式创新 文化产业所涉门类较多,尤其是文化产业核 心层,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轻资产”、“重创意” 的产业特点和“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型 融资特点。作为风险偏好水平极低的商业银行等 金融机构,在无固定可抵押(质押)资产、版权权属 不清晰、无担保机构担保、无产品完工保证的前提 下,很难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 单一的信贷融资服务。基于此,要突破文化产业 与金融机构对接的障碍,必须首先以文化产业的 核心资产——版权资产为价值载体,以优质版权 推选、版权登记、版权权属核查、版权价值评估、版 权交易监管、版权资产处置等一系列版权服务为 基础,通过系统组合信贷、抵押(质押)、担保、债 券、保险等多种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 务方式,从而有效规避融资风险。 目前,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参与共建的国际版 权交易中心凭借专业优质项目推选、版权权属核 查、行业资信调查、版权价值评估等服务,与国内 各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以“版权价值”为核心的组合 担保模式,即以版权质押、版权应收账款质押及版 权预售合同收益权为基础的“影视贷”信贷产品,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问题,为 影视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这是国 内第一次实现了以版权价值为核心的组合担保方 式,即无需实物资产抵押,无需担保,即可实现银 行放贷,这是文化信贷产品的一大突破。 2.以私募基金和信托计划作为文化金融创新 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的直接投资领域 文化产业私募基金与信托计划设计的基本思 路是对社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大量资本进行 打包并投资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单一或多个文 化资产或项目,尽可能地对冲单个项目的特定风 险,从而实现较低平均风险和较高平均回报的投 资目的。私募基金和信托计划能够有效实现风险 隔离,对于投资者权益提供基本保障,是最适合文 化产业融资的有效工具。目前,中国第一支私募 版权权益基金——北京中关村新媒体版权基金已 经设立,主要定位于新媒体版权投资、影视版权投 资以及版权企业股权投资三个方面。 3.发展专业化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为金融机 构介入文化产业提供一揽子解决和配套服务 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必须立足于一方面要为文 化金融创新提供一系列信用增进服务,另一方面 要开辟更多的文化金融增值服务渠道和模式。针 对当前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领域内专业调查、专 业评估、专业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有效整合 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内部的专业服务力量,为金融 机构介入文化产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配套服 务,包括版权价值评估、优质项目推选、行业信用 调查、版权交易监管、还款来源调查等,进一步弥 补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鸿沟”,降低金融机构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创新实践过程中的管理 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 4.金融机构要适应文化产业特点,进行业务 流程再造与管理创新 当前,文化产业融资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一 是中小企业的风险等级比较高,难以得到金融机 构的贷款;二是核心产品或资产价值难以评估,难 热点聚焦 2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年第 10 期 以获得股权投资和担保贷款;三是企业规模比较 小,但银行对其投入的人力成本、管理维护成本与 大企业一样,这影响了部分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 业发展的积极性。但是,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在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具 备高风险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和收 益性。因此,金融机构应突破传统的业务模式,开 发为文化产业量身定制的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满足不同行业文化企业的各项融资需求。 第一,建立开放式的业务模式,创新担保方式 (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接受版权质押、应收账 款质押、股权质押等多种组合担保方式;第二,根 据支持对象的不同特点,为文化企业制定个性化 的金融产品;第三,为文化企业设立专项授信额 度,并将文化企业列为优先支持项目;第四,建立 文化产业资深专家服务团队,为文化企业提供全 方位、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第五,开辟绿色通道 快速审批和多元化贷款申请渠道,最快速度满足 企业融资需要,且授信额度灵活;第六,制定积极 正向的激励,突出对文化企业贷款的奖励倾 斜;第七,借力与政府部门,PE(私募股权投资)、 VC(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和文化产业客户的良好 合作关系,为更多文化企业提供更超值增值服务。 5.建立健全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配套服务体 系,降低金融创新风险 文化金融创新配套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 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金 融机构的通力合作,形成完善、可靠的专业配套服务 体系,支持文化金融创新,降低金融创新风险。 发挥政府力量,为文化金融服务提供财政资 金配套支持。政府财政资金一方面可以为文化产 业进行直接投资,有效缓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创 业初期存在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引 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有效解决产 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投资短期效益与长远回 报之间的矛盾,促进政府的公共投资与文化企业 的商业投资有效衔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经济结构奠定基础。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多 种多样,除了直接投资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政策杠 杆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 贴、税收优惠以及对优秀的文化企业或项目给予 无偿资助和奖励。 鼓励建设一批专业从事文化金融服务的中介 组织。如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版权托管机 构、评估机构、信用管理机构、版权代理机构等, 成为文化金融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另外,版权 小额贷款公司、版权托管机构等面向版权行业的 专业金融服务平台的设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文 化产业发展。 设立专业担保机构,有利于化解文化产业投 资风险,解决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收益不匹配而支 持文化产业动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建立文化产 业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建 立“财政适当投入、文化企业联合出资、市场化运 作”的担保机制,为文化企业或项目申请银行贷款 提供担保,并进行一定比例的贴息支持,对银行和 担保机构的新增贷款或担保代偿形成的损失给予 一定的补偿。 设立版权托管机构,可以与产权交易、信托、 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企业提供版权资产管 理、版权资产运营、版权资产信息披露与分类展示 等综合性服务,促进版权资产金融化和增值开发。 设立版权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完善的版权资 源信息数据库,在聚集海量版权资源的基础上,建 立版权价值评估体系,实现版权升值各个阶段进 行全方位调查以及评估,同时,为版权所有者提供 版权相关的商务咨询服务,规划行之有效的升值 路线,促成版权交易以及合作。 加大金融与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 度。要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 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现代金融管理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 广,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手段进行实际操作,综 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 务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有关文化产业人才 培养的学校和机构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大 有关金融课程和实践课程数量,加快金融与文化 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 康发展。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 热点聚焦 26
/
本文档为【加快文化金融服务创新(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