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有关音乐的成语

有关音乐的成语

2012-03-10 11页 doc 93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2827

暂无简介

举报
有关音乐的成语☆异曲同工   拼 音 yì qǔ tóng gōng   解 释   1、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2、亦作“同工异曲”。曲调不同,却同样美妙。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效果。   出 处 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示 例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汉 唐 短歌,名为绝唱,所谓异曲同工。”   清 陈梦雷 《拟<古诗十九首>》诗序:“移宫变羽,《广陵》复睹遗音;异...
有关音乐的成语
☆异曲同工   拼 音 yì qǔ tóng gōng   解 释   1、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2、亦作“同工异曲”。曲调不同,却同样美妙。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效果。   出 处 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示 例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汉 唐 短歌,名为绝唱,所谓异曲同工。”   清 陈梦雷 《拟<古诗十九首>》诗序:“移宫变羽,《广陵》复睹遗音;异曲同工,《白雪》不为孤响。”   朱自清 《欧游杂记·莱茵河》:“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 莱因河 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   用 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不约而同、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灯 谜 二重奏;各类白酒皆全优   英 文 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chieve equally satisfactory result <different tunes rendered with equal skill   典 故 西汉时期有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以词赋见长,司马相如是汉景帝时期的人,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辞藻华丽;扬雄是汉成帝时人,作品有《甘泉赋》《河东赋》,主张修政。唐朝文学家韩愈评价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扣人心弦 kòurén-xīnxián 解 释:形容感染力很强的事物使人心情无法平静。 ☆歌舞升平   歌舞升平 ( gē wǔ shēng píng )   解 释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出 处 元·陆文圭《<词源>跋》:“淳佑、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用 法 复杂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 例 柳亚子《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纪事》诗:“胡姬也学祝华封,~处处同。”   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起来。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近义词 天下太平 ☆莺歌燕舞 拼 音 yīng gē yàn wǔ   解 释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 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宋·姜夔《白石词·杏花天影》:“金陵路,莺歌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事 例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鸟语花香、莺吟燕舞   反义词 鸡犬不宁 英 文 a scene of prosperity ☆四面楚歌 【注 音】sì miàn chǔ gē 【释 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 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用 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 ;指孤立无援 【示 例】晋•陈寿《三国志•吴琮传》:“高祖诛项,~。”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 楚歌四面 反义词: 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歇后语】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霸王被困;楚霸王困于垓下 【典 故】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木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一唱百和 (yī chàng bǎi hé)   解释: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哪一个不是宋诗呢?那也是承了乾嘉极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唱百和,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   示例:项挂百八念珠,手执九龙锡杖,~,宣卷谭空,铙钹钟鼓,声喧若沸。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十二回   用法: 作谓语;指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解 释 唱:同倡。一个人歌唱,三个人跟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 处 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 例 清·谭嗣同《报刘淞芙书》:“然称心而言,绝无依傍,~,局度雍容。”   近义词 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 驴鸣狗吠 夫唱妇随 ( fū chàng fù suí )   解 释 随:附和。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出 处 《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贬义; 指夫妻和睦。   示 例 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祷祝。自此上下和睦,~。(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词 男唱女随   反义词 情同陌路 歇后语 老两口演戏 一鼓作气   读音( yī gǔ zuò qì )   释义 “鼓”,敲战鼓;“作”振作;一,“第一次”。指战斗刚开始时士气最旺盛,现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   出 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全局意思是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   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歇后语 水里的蛤蟆   灯 谜 通风;风箱;皮老虎   英 文 press on to the finish without letup   典故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   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紧锣密鼓   注音:jǐn luó mì gǔ   释义: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出处:刘绍棠《狼烟》四:“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示例:经过一阵~之后,新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以报时后因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   琴心剑胆   发 音 qín xīn jiàn dǎn   释 义 琴心指的是内心丰富,善良,敏感;剑胆指的是态度凌厉,果决,该出手时就出手。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外修为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 处 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释 :在古代,弹琴(多指古琴)、弈棋(多指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今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 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示例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无所不通。”   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不拘描龙绣凤,件件皆精,~,般般都会。”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人琴俱亡( rén qín jù wáng ) 解 释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用 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示 例 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所谓'~'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近义词 人琴俱逝、睹物思人、人琴两亡 例子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折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 解释 “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由来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释义:亡:死去,不存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典故: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含糊糊回道:“大概是管马吧。”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呢?”他回道:“我不懂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马死掉可多?”他干脆说:“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死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色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小偷一听,惊慌地逃跑了。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昌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饲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后来,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当时有个术士(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书市摇摇头:“代人去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去世。徽之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 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多久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释 [ 原文 ]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 ]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 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 孤犊之鸣 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语性   贬义词   【示例】:~,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近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灯 谜:牧童拉二胡   示例: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歇后语:抱着琵琶进磨坊 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余音绕梁   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 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结构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余音袅袅   近义词辨:都形容声音绵长不绝。余音绕梁强调声音没有离开,形容声音给人难忘的印象;余音袅袅则强调声音细弱绵长,形容声音绵延不绝,非常柔美。   反义词:不堪入耳   英 文: leave a lasting and pleasant impression   典故: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过了几天,韩娥要走了,人们好像韩娥还在的时候一样,觉得韩娥依然在唱歌。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造句:听完他的小提琴演奏,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阳春白雪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释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结构】“阳春”和“白雪”构成并列结构。   【用法】常作主语、宾语,也作定语。   【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高山流水 拼音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 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示 例   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清音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近义词   知音难觅 典 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轻歌曼舞 拼音( qīng gē màn wǔ ) 解 释 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出 处 《群音类选·玉如意记·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曼舞,任 星移斗横。”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竟将为~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 反义词 载歌载舞 ☆靡靡之音   发音 mǐ mǐ zhī yīn   释义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软绵绵、萎靡不振的音乐。现指含低级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   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近义词 靡靡之声   示例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
/
本文档为【有关音乐的成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