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12-03-10 50页 ppt 847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0907

暂无简介

举报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null第二章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OPYRIGHT RESERVED 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 经济学教研室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均衡产出 消费理论 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机制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只考虑两部门经济(即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 仅有产品市场; 投资为常数:I=I0 ; 价格P不变; 企业愿意在既定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出,即总供给AS曲线被假...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null第二章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OPYRIGHT RESERVED 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 经济学教研室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均衡产出 消费理论 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机制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只考虑两部门经济(即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 仅有产品市场; 投资为常数:I=I0 ; 价格P不变; 企业愿意在既定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出,即总供给AS曲线被假设为完全平坦的。 忽略其它部分,假设GDP=NI=PI=国民收入, 即: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名称的由来。 二、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二、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商品和劳务上的意愿总支出,示经济的需求方面。 两部门经济中y=AD=c+i 注意:这里的投资=意愿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0。总需求与支出法核算GDP中的总支出的区别总需求与支出法核算GDP中的总支出的区别总需求是指意愿()总支出(Aggregate desired expenditures ) 支出法核算中的总支出AE (Aggregate expenditures)是指实际“生产的”,而不管是否销售的最终产品(劳务)均被视为已经发生了支出。 一般而言在消费、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方面两者没有差异。 关键在于意愿(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意愿投资+非意愿投资)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发生的投资中往往会出现非计划或非意愿存货投资,而这一部分并未形成需求。 所以,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或意愿总支出相等时的产出,即支出(需求)决定均衡产出(供给)。2、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两部门经济) ------支出决定收入的45度线模型2、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两部门经济) ------支出决定收入的45度线模型实际经济中AD (总支出AE)决定产出(收入)水平 AD=AE=y=c+i(支出决定收入的45度线模型)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 450线上任何一点总收入等于总支出。3、产量调整机制(AD决定收入)3、产量调整机制(AD决定收入)经济生产的产出量等于总需求时,经济就处于均衡水平。在均衡状态下,企业没有激励增加和减少产出。IU=y-AD为非计划存货投资存货调整:计划(意愿)存货与实际存货存货调整:计划(意愿)存货与实际存货当Y>AD时,产出超过了总需求,生产出产品买不出去。企业水平积压增加,实际存货投资大于计划存货投资,企业就会降低产量,使存货水平调整到计划水平。 当Y0。即使当yd= 0,消费也必须进行下去。 b、消费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 c、消费的增加一般小于收入的增加。 5、消费函数c=f(y)具有如下特征: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6、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MPC) MP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增加的消费量。 特点: MPC大于0,小于1,意味着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收入增加那么快。(MPC递减) 影响消费变化的主要是收入的变化,一般将MPC假设为固定不变。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7、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APC) 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随着收入的提高而降低。 (APC递减)家庭消费函数 说明收入与消费间关系家庭消费函数 说明收入与消费间关系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23C681012144567C=C(Y)45。二、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居民中不进行消费的那部分收入,而不管是否存入银行。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储蓄被视为收入的函数。 如果以 s表示储蓄,yd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可写为: s=f (yd) 1、储蓄函数的特点: A、 当收入为o时,由于存在着自发消费,因而储蓄为负值。 B、储蓄函数为收入的增函数。当收入增加时,储蓄s增加。 C、储蓄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储蓄函数储蓄函数2、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即:APS=s/yd 3、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 MPS=Δs/Δyd= d S / d Yd 4、线性储蓄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图示:图示:yo-as45度线 例:某家庭储蓄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页 例:某家庭储蓄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页 (1) (2) (3) (4) 收 入 储 蓄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APS)例: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例: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S681012141234S=S(Y)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如图:C,SOy45°C=C(y)S=S(y)1、二者互为补数,相加之和为总收入。 2、APC与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 APS与MPS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Sy, s<0,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c0,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t3~∞—老年期,c>y,s<0,t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5、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5、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即恒常收入假说,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 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1、前提(P—permanent,永久;t—transitory,暂时) (1)y=yp +yt, c=cp +ct (2) 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2、应用: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长期收入,现实消费=长期消费,所以现实APC<长期APC,现实APS>长期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消费才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 比如:假定某人的永久收入为一个加权平均值: θ为权重 Yp =θY+ (1- θ)Y-1 若θ=0.6,Y=12000,Y-1 =10000,则Yp =11200,若C=c Yp =0.9 Yp ,则当前收的MPC为cθ,明显低于长期MPC。6、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6、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 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1、(两部门经济,并假定投资为给定的量)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度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法)。c,iOy45°Cc+iy0y1y2数学表示: y=c+i=c+s   y=c+i=a+ßy+i y=(a+i)/(1- ß )y0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 y1,y2为不均衡的国民收入(供求不相等)null2、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投资-储蓄法)s,iOyy0y1y2y0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 y1,y2为不均衡的国民收入(供求不相等)is数学表示: (投资—储蓄法) s=-a+(1- ß)y      i=i i= s y= (a+ i)/(1-ß)3、结论3、结论均衡国民收入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计划投资i。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i↑,ye↑; i↓,ye↓。 第二:自发消费a。 a↑或自发储蓄 –a ↓, ye ↑。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 。 越大,(1- )越小,ye越大第五节 乘数第五节 乘数乘数是测度影响因素变动之影响程度的工具,它是一种倍增放大效应,因产生倍增效应的路径之不同,影响对象之不同,存在多种乘数。 一、凯恩斯的乘数:关于投资的乘数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政府支出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的关系的理论。 乘数理论的含义是,当投资增加时,收入将增加,且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k>1), k就是投资乘数。 二、恰当应用乘数一、凯恩斯投资乘数一、凯恩斯投资乘数2、投资乘数传递机制:本节研究和解决的问是: 增加一单位投资,到底能增加多少单位的收入? 1、投资乘数:是指一单位计划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乘数机制 乘数机制 乘数机制乘数机制故: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增量是: ⊿y=1 / ( 1 – ß ) × ⊿i 设K为投资乘数,则有: = 1 / MPS 3、乘数效应3、乘数效应4、乘数机制意义4、乘数机制意义 产出将随着自发支出(包括投资)的变化,而发生数倍的变化。 解释了经济波动部分原因:自发性支出的微小扰动,通过乘数机制就会放大为总体经济的大幅度波动。 边际倾向越大,乘数也越大。null投资乘数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称为乘数效应。 (1)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 (2)一国应存在着过剩的生产力或经济在未充分就业下运转。 (3)有充足的货币供给。 (4)投资品生产部门收入的用途。 (5)其它因素。5、乘数效应的制约条件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1、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 2、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例:求c=1600+0. 75yd , g=2000,i=1000 t=800,均衡收入?null3、比例税(税收量随收入变动而以一定比例变动)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例:求c=1600+0. 75yd , g=2000,i=1000 税率t=0.2,均衡收入? 4、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图)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图)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图)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1、定量税: T↑→(S+T)左上移 →Y0↓ 2、比例所得税: t↑→S+t(Y)的斜率↑ →Y0↓ OI+GS+TOI+GS+tY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假设政府支出不影响私人投资,T为定量税) y=c+i+g= a+ß(y-t)+i+g y = 即: kg= 一、 T为定量税下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a+i+g-ßt1-ßnull2、税收乘数(税收对消费的影响)y=c(yd)+i+g;yd=y-T;其中 β 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定量税;I和G与T无关。 两边对T求导数: = · = β - β 即:kT= null3、政府转移支付(TR)乘数y=c(yd)+i+g;yd=y-T+tr;T与tr无关。 两边对tr求导数: = · = β( +1) 即: kTR = = 显然:kg>kT;kg >kTR4、平衡预算(Δg = ΔT)乘数(kb)4、平衡预算(Δg = ΔT)乘数(kb)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对这种变动的影响。 Δy= kg Δg + kt ΔT= Δg + ΔT = Δg = ΔT 即:kb=1。 二、比例税(T=To+ty)下的四种乘数(由于消费函数的变化使乘数变小) 假定 t固定.二、比例税(T=To+ty)下的四种乘数(由于消费函数的变化使乘数变小) 假定 t固定.(1)政府购买乘数: y=c(yd)+i+g ;yd= y-T+tr =y-(T0+ty)+tr =(1-t)y-T0+tr ; y两边对g导数得: = · + 1 = β(1-t) +1 即:kg= (2)税收乘数(2)税收乘数y=c(yd)+i+g; yd= y-T+tr =y-(T0+ty)+tr y两边对T求导数: =(1-t)y-T0+tr = · = β(1-t) -βy 即: kT=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y=c(yd)+i+g;yd=y-(T0+ty)+tr;。 y两边对tr求导数: = · ( - t · +1) 即: ktr= (4)平衡预算(Δg = ΔT)乘数(4)平衡预算(Δg = ΔT)乘数是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变化时,均衡产出的变化比率。 Δy=kg·Δg+kT·ΔT = Δg + ΔT 即: = = = kb<1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y=c+i+g+x-m c=a+ßyd yd=y-T+tr T=T0+ty i=i g=g tr=tr x=x m=m0+ ⋎y 则:y =二、对外贸易乘数:二、对外贸易乘数: 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
本文档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