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五章 自我意识

2012-03-13 15页 doc 120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15132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五章 自我意识第五章 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 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五章 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 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C.Rogers)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private self);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public self)。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 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Markus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the now self),还包括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 此外,施耐德(M.Snyder)与坎贝尔(B.H.Cambell)还提出实用自我(pragmatic self)与原则自我(principled self)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其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但不能回答:“你不饿。”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就物—我知觉分化而言,它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浅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出生第1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从3个月起,婴儿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 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 米德(G.H.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②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③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地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专栏5-1 我是谁?——自我的文化边界 自我的跨文化研究使用经典的测量工具——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即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跨文化的二十句测验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对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自我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维度的划分下,西方学者比如Makus等人认为自我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继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的分析构架。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个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等个体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相互依赖的解释。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杨宜音认为,Markus等人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分类用来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内涵与边界时并不具有包涵性。这种“互赖性自我”的简单分类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动力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尽管,“互赖性自我”已经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自我,但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一词无法表达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的主从关系,从而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自我中心特征。 杨中芳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她提出中国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即“个己”与“自己”,以示与西方“自我”概念的区别。“个己”表示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这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自己”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而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这种自我概念区别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维度简单、笼统的划分,在本质上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资料来源: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载《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第三节 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个体作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为着不同的目的,追求着不同的目标。例如,人们寻求有关自我的准确信息以了解自己,建立自尊,寻求能支持原有自我观念的信息,有意识地表现某些社会行为,以建立、维持、加强、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一切都涉及自我过程。本节将讨论四种重要的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 evaluation)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一)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费斯汀格(L.Festinger)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例如,当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常常通过了解其他同学作业的情况以确定是老师未讲清、作业题太难,还是自己能力太差。社会比较常发生在我们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研究发现,被试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境下,常将自己与其他被试比较,以减小自己的疑虑。 在J.休(J.Suls)与B.穆勒(B.Muller)建立的自我评价的发展模式中,他们通过对个体一生社会比较的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儿童期主要是一种时序比较;青春期前后的个体主要追求独特的自我;成年期主要与和自己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老年期的个体不仅与各类人群进行比较,同时也进行时序比较。在他们的理论中,社会比较成为自我评价变化的标志。 (二)自我估价 虽然个体常根据社会比较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但这并不排除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进行主观分析,有时个体就是通过这种自己对自己的分析、观察来进行自我评价的。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例如,通过自学以检验自己对自己学习能力的看法,通过操作车床以检验自己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当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特质没有把握时,常常趋向于通过完成任务对自己进行检验性评价。 二、自我增强 当个体接收的信息对其自我概念构成威胁时,个体的情感状态就会发生紊乱。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显的选择就是重新认识自我,让能够支持自我概念的表征开始运作,此时的个体往往喜欢自我增强。自我增强(self enhancement)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增强。 (一)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个体力图达到自我价值的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向下的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个体为了获取有关自己的准确信息常常做向上的或至少是同自己类似的人的比较,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与位置。但是,当个体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的比较就会大大挫伤其自尊心,这时个体就转而进行向下的自我增强的社会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当个体无法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时,为对付社会比较的痛苦,常常会贬低他人的能力或品性。 (二)选择性遗忘 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个体对消极事件(除车祸和葬礼)尤其是失败事件比对积极、成功的事件遗忘得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遗忘失败或缺陷可以使自我得到保护,但当个体相信自己随时间推移而有所进步时,却常常记起失败或缺陷。例如,希望自己苗条而未达目的的姑娘可能会说:“我虽然还不苗条,但比过去瘦多了。” (三)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或有利于自尊时,个体常常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常常全盘接受积极评价的反馈信息而拒绝接受消极评价的反馈信息。例如,考试失败的学生 说:“这是一次不能准确测试学生能力的考试。”而得了100分的学生则说:“这次考试真考水平。” 专栏5-2 能力胜任感 —— 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是20世纪后期心理学界对于自我研究的重要突破。20世纪80年代之后,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他晚年时期的学术兴趣中心,提供给自我领域一种新鲜的研究视角,成为自我现象领域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人们对影响自身的生活事件进行自我控制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我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的一种预期,对自我能够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的自我把握,这在个体的心理机能和潜能发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表现。班杜拉在自我效能研究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自我效能预期、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预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能力预期,自我效能感则是指对成功达到某个目标所需能力的知觉,当自我效能感内化到个体的价值系统中时,就成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信念。一般意义上讲,自我效能实际上是指个体对成功地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而不是行为本身或能力本身。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自我效能并不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而是具体的,是由活动、任务或情境的性质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个体可能会对能否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具有自我效能感,也可能会对某个任务领域内的行为产生自我效能,还可能会具有应付生活中多种领域的一般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具有认知性,与个人能力评价有关的任何信息,无论是亲身经历的还是替代性的,只有通过认知加工才具有启迪作用。自我效能具有动机性,虽然自我效能不完全是一种动机,但它能直接影响到个体执行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从而具有动机性功能。自我效能具有情感性,自我效能高低不仅受到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而且它也反过来影响着个体面对要处理和应对的情境、任务的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个体将认知的、行为的、社会的各种技能整合成实际的行动过程,服务于多种目的。同时,自我效能还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特点,也就是说,个体除了对自我能否完成某些任务具有知觉判断的能力,同时也在集体层面上具有集体效能信念,用以对集体能否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总体能力进行预期,从而预测团体的行为水平。 班杜拉在各个层次上对自我效能展开了研究,这包括自我效能的内涵与特点、结构与测量、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以及自我效能的发展性分析等,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另外,自我效能理论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比如学校教育、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职业领域、体育运动领域等,应用性研究成为目前自我效能理论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资料来源:郭本禹主编,《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四)缺陷补偿 个体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婚姻不成功者常说:“职业对我来讲比成功的婚姻更重要。”个体还常常用强调自己的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贬低消极品质的重要性来补偿自己的缺陷或不足。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五)自我防御性归因 归因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尽管归因理论强调按照有关自我环境的真实情况进行推论的重要性,但自我归因却经常是自我防御性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例如,考试失败者强调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而成功者却强调自己的能力和高水平的成就动机;考试作弊者强调客观环境压力,而未作弊者强调自己的道德品质;当决策导致坏结果时,人们总是强调环境所迫没有选择余地,而得到好结果时却强调决策选择的英明。 (六)自我设障 尽管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例如,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训练,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归于缺少训练。因此,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此外,个体还可以通过降低自我觉知来调节负面的情感,如借酒消愁,因为酒可以降低自我觉知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负面的情感状态。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self presentation)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一)自我表现的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表现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个体总是深思熟虑地去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象。例如,竞选者总是用许愿或恭维来取悦选民,提高其吸引力,扬长避短地进行自我宣传,强调成绩而隐瞒失误,等等。但在很多情况下,个体的公开形象和自我的实际情况也是相当一致的。因为,一般人都希望别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力图通过自我表现给人留下一个与自己真实情况相一致的公开形象;而且,当认为他人对自己形成了错误印象时,个体也会努力去影响他人以澄清对自己的知觉印象。 研究发现,自我监控(self monitor)与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关系。低自我监控者不善于自我表现,他们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自身的一致性,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态度与感受。高自我监控者则善于自我表现,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与情境保持一致,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尽管有时自我表现被用作哄瞒他人的策略性手段,但它对社会相互作用是重要的。没有它,我们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印象,难以向他人建立自己的公开形象,也难以平息一些能引起社会行为冲突的风波。当你踩了他人一脚说声“对不起”时,你并不是在使自己脱钩,而是在平滑的社会互动中剔去一根刺。正如戈夫曼所解释的,自我表现是社会互动的润滑剂。 自我表现与上述讨论过的其他自我过程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正像我们在社会比较、自我评估获取自我特征的信息时力求准确一样,在进行真实的自我表现时,我们也力求准确。其次,在许多情况下,策略性的自我表现能增进我们的公众形象与自我观念的一致性。例如,自我设障作为一种自我表现是为了维护个体偏爱的公众形象并在当时保护自尊。又如,当个体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公众形象时,这种形象可能被纳入自我观念中,以良好的自我描述博取他人赞誉的人,在其后的经历中更为自尊自重。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心理学词典》对其所做的解释是:“心理表象,根据理论倾向,它可指作是刺激的直接图示,刺激的精炼,刺激的心理编码,或刺激的抽象特征” 。因此,它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在思维中的替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何与周围世界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其他方面一样,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于是,每个人在个体发展早期就形成了有关我们是谁的心理表征。 一、自我图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构可以称为图式(schemas)。自我图式(self-schema)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 。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自我图式由那些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行为方面组成。因为每个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并不是同样重要的,所以不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成为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而各人的图式间关系和各人加工与自我图式有关的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个体的自我图式也是不同的。反过来,已形成了的自我图式又强烈地影响个人的行为。 通常,关于我们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了自我图式的核心,包括姓名、外貌、亲朋好友等。尽管每个人的自我图式各不相同,但这些基本元素几乎可以在每个人中找到。人格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自我图式中的独特特性。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就会起到选择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决定了个体是否关注信息、如何建构信息、信息的是否重要性程度以及随后对信息的处理。因为人和人之间组成自我图式的元素各不相同,所以对自我信息的加工也各不相同。正是有了这些自我图式方面的个体差异,才产生了个体的不同行为。 那么,如何判断个体自我图式的结构呢?社会心理学家假定,在做选择或回答时,个体觉得容易的问题,就是因为已经有了相应的、定义很好的图式。例如,当个体被问及自己是不是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人时,那些立即做出肯定回答的人,便有一个很强的竞争图式,并且这个图式已经成为他们自我图式的一部分;图式的存在使得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立即回答问题。而没有明确“竞争意识”图式的人就缺少快速信息加工的能力。有关自我图式的早期研究多数都是建立在上述推理的基础上。Markus以“独立——依赖”维度实验为例,把被试分为有很强独立图式的、很强依赖图式的和中间型三组,然后让他们坐在电脑前,根据屏幕上呈现的形容词选择两个按钮,一个表明“是我”,另一个表明“不是我”。被试的任务就是判断这个词是否可以描述自己,并按下相应的按钮。研究指出,独立图式组做出独立行为的频率高,依赖行为的频率低;依赖图式组刚好相反;而中间型组在两种对立行为维度上的频率分布则是一条水平线,做出独立和依赖行为的频率没有差别。具有某种图式的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依然会呈现出类似的行为,因此,被试在一条特质维度上是否会随情境而改变行为,就成为是否存在图式的必要条件。如果行为会随着情境而改变,则不具有稳定的图式;如果不随情境而改变,则说明个体具备了某种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的功能还在于为个体提供一个组织和储存相关信息的框架。当个体关于某一主题的自我图式很强时,理论上讲从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要比从零散储存的信息中提取要容易得多。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选取大学生为被试,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套40个问题的问卷,被试以按“是”或“否”的方式尽快做出回答。其中,30个问题不需要借助自我图式加工信息就可以容易地回答。其余的10个问题,则需要用自我图式来加工有关信息。结果显示,被试更有可能记住那些他们回答过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研究者指出这一发现正是存在自我图式的证据。“当被问及某一词是否可以描述他们自己,被试需要通过自我图式加工这个问题。因为自我图式中的信息更容易获得,所以,自我指向的词比那些不通过自我图式加工的词更容易被记住” 。自我图式的信息处理对涉及自我的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并且对涉及自我的刺激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和再认。 二、可能自我 自我认知中有一类是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相关的,即本章前面提及的“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 。“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象。” 它们包括我们渴望成为的自我,比如健康的自我、成功的自我、快乐的自我;也包括我们不希望成为的自我,比如疾病缠身的自我、贫穷的自我、抑郁的自我。可能自我还包括人们希望将来具有的品质,比如热情善良、忠诚。可能自我不单是一些想象的状态或品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表征着希望和梦想,也表征着恐惧和焦虑。作为人格建构的一部分,可能自我也具有跨时间维度的相对稳定性。 可能自我有两项重要功能。其首要功能是激励未来的行为。由于自我图式包含了可能的成份,因此具有动机的功能。在行动前,我们会考虑这种选择是否能让我们达到将来的自我?“可能自我是行动取向的表征,它使个体的内部结构和外显行为之间建立起更明显的联系。任何可能自我都能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要切实有效地调节行为则必须转化为运作的自我概念。当个体趋向于一个目标时,“积极的可能自我”(positive possible self)主导作用并成为运作的自我概念。如果这些积极的可能自我能保持一定的水平,并且与之竞争或相佐的可能自我能够受到抑制,那么这些积极的可能自我将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组织、指导和激励。反之,个体所恐惧的可能自我占据了运作的自我概念,行为表现就会杂乱无章且受到损害,直到一个积极自我战胜这个消极的自我” 。可能自我的第二个功能就是评价与解释的功能,即为现在的自我(the now self)提供了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相关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揭示了可能自我与潜在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1990年,Oyserman和 Markus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罪犯建立起的可能自我就是罪犯,在这些青少年罪犯中,把社会期望的目标作为可能自我的人非常少。 如此当这些青少年犯罪把成为罪犯的可能自我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时,那么他们长大后成为罪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对青少年来说,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三、自我不一致 社会心里学家还探索了不同自我意识间的关系。Higgins在自我意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自我不一致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认为个体的自我表征有两大认知范畴:主体自我和他观自我。其中,主体自我包括三种不同的自我认知表征(Higgins,1987,1989,1999):首先,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实际自我”(actual self),即对自己实际是什么人的看法。这与其他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概念相似。其次,还有一个“理想自我”(ideal self),即希望成为什么人,包括梦想、抱负和人生目标等。第三,还有“应该自我”(ought self),即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什么人,包括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他观自我主要包括:他观的实际自我,即他人认为该个体实际是什么人;他观的理想自我,即他人希望该个体是什么人;他观的应该自我,即他人认为该个体应该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按照该理论,个体的自我表征就是通过上述六种形式体现出来的。 主观现实自我与他观实际自我反映的是自我概念,而其他自我表征的具体形式则构成“自我导向标准”或“自我指引”(self-guides)。“自我不一致”正是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冲突。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是个体自身评价的两个标准,也是个体完善自己时所努力的方向。如果实际自我不符合这两个标准,或者说当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引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可能会引起心理和躯体的不适。根据研究,当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不一致时会产生失望、不满、悲哀等与沮丧有关的情绪;当实际自我与应该的自我之间不一致时则产生恐惧、烦躁、抑郁等与焦虑有关的情绪,它们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往往会促使人们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减少差异(Higgins,Bond,Klein,&Strauman,1986;Strauman& Higgins,1987,Higgins,1999)。 此外,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方面还显示了不同文化下自我不一致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Kitayama、Markus等人(1997)比较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对自我的影响时发现,美国人倾向于自我批评,当体验到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往往预示着抑郁。但是在日本,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更严重,却没有引起更高水平的抑郁。 专栏5-3 挑战自我的传统形象——实体还是建构? 古希腊有一个神叫阿波罗,他向人类下过一道神谕“认识自己”。没想到,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困扰着人们,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争论仍然无休止的进行着。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内,自我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研究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这类现象都是隐藏在个体内部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所以不容易研究。现代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是建立在一个关键的前提假设基础之上,从而构造出了一系列自我的形象。现代心理学的关键假设就是:自我跟其他的实体或者自然物体一样,是一个实体,它能够被明确地加以表述。虽然在这一个前提假设下提出了诸如自我的特质理论、角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多种形式的自我分析,但它们始终还是遵守着这个假设。比如,特质理论将自我实体等同于“人格”,包含着个体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智力、自我意识、需要、态度等心理要素。每个人的内心结构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组合和独特构造。 现在看来,那些被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认识自我的传统观点,却深深陷于危机之中。传统的自我观点招致了来自不同潮流的质疑和抨击。首先对传统自我研究提出挑战的是葛根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首先质疑,在人内在的心理世界中是否真有这样一种稳定的、结构性的自我存在?社会建构论认为,内在心理结构的存在都是为了说明、解释人的行为而构想出来、对人的行为期制约作用的内在因素。人的“自我”正是这样一种为了揭示人类的行为而构想出来的“可能的存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既然人类的自我是一种构想出来可能存在,就应该允许对自我研究另作假设。于是,社会建构论提出,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自我”,内在心灵是一个流动的舞台,人的自我是被社会所“建构”的,而且永远处在被建构的过程中。问题是,自我建构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话语分析心理学解答了这个问题。 受到建构论的影响,话语分析学者彻底地解构了所谓“实体的”自我形象,运用话语分析的立场和对自我进行了重新分析。他们认为,并不存在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不断加以建构的,语言是建构的积极媒介。语言并不是客观实在的反应,而具有行动的力量,对话语的关注就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在自我研究领域体现在将关注点从实体的自我观转移至建构的自我观,不再谈论自我是什么,而是谈论自我如何在话语中被建构和表现。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存在于那里等待我们去发现的自我,而只能是在现在和过去所做的历史性经验与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中发现多种形式的自我形象。 资料来源:乔纳森·波特等著,肖文明等译:《话语和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章小结: 社会心理学对于自我以及自我意识的研究已经具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社会心理学家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探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章主要介绍了自我意识的界定、内容、产生、发展以及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即自我的认知表征理论。简单地讲,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对自己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而对于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则存在着多种观点。詹姆斯认为,可以将人类的自我分成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罗杰斯认为,自我可以分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两种;后期发展的心理学家如Fenigstein等人则认为,可以将自我分成私我与公我两种意识;Murkus等人根据自我的认知特点,认为自我可以分成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两种形式。对自我的内容结构可谓是百家争鸣,见仁见智。个体的自我意识具有一个过程,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通常认为,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以及自我词汇的掌握构成了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生理以及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加之个体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自我意识便在与社会、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0世纪后期,对于自我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逐渐将自我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对自我内部认知、动机、情感的层面上,进而产生了自我控制、自我增强、可能自我、自我图式等理论,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了解,也促进了自我理论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思考题: 1.自我意识是什么? 2.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理论对自我意识的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3.人类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4.试分析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自我增强?个体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哪些? 6.什么是自我图式?自我图式对于自我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 推荐阅读书目: 1.乐国安主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美)霍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四、五章。 �参见霍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8页。 �参见霍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参见徐瑞青:《国外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第73-74页。 �参见李晓冬:《Markus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述评》,载《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4期,第59-61页。 � 转引自唐奈尔森·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1987年英文版,第64页。 �参见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78页。沈杰:《试论社会学“互动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社会学与现代化》1989年第1期。 �雷伯:《心理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25页。 � Markus, H., 1977,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63—78. � Rogers,T. B., Kuiper, N. A. & Kirker, W.S.,1977,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677-688. � Burger,J.M.著, 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 同② � Ruvolo,A.P.,& Markus,H.R.,1992,Possible selves and performance: The power of self-relevant imagery. Social Cognition, 10,95-124. � Oyserman, D., & Markus, H.R., 1990, Possible Selves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9, 112-125.
/
本文档为【第五章 自我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