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西游记_的精神文化指向

_西游记_的精神文化指向

2012-03-17 11页 pdf 1M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6203

暂无简介

举报
_西游记_的精神文化指向 2005年第 4期 � 明清小说研究 � NO, 4, 2005 � 总第 78期 The Research on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N ovels� G enera,l NO, 78 �西游记 �的精神文化指向 � 胡 金 望 � 摘 � 要 � �西游记�是一部深蕴儒、佛、道文化精髓的古典小说。 书中通过对取经过程的描写和孙悟空形象的塑造, 体现了追求人性自 由和人格尊严,礼赞奋斗抗争和渴望智慧力量的精神文化指向,从而使 作品在打上其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的同时, 透射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 类...
_西游记_的精神文化指向
2005年第 4期 � 明清小说研究 � NO, 4, 2005 � 总第 78期 The Research on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N ovels� G enera,l NO, 78 �西游记 �的精神文化指向 � 胡 金 望 � 摘 � 要 � �西游记�是一部深蕴儒、佛、道文化精髓的古典小说。 书中通过对取经过程的描写和孙悟空形象的塑造, 体现了追求人性自 由和人格尊严,礼赞奋斗抗争和渴望智慧力量的精神文化指向,从而使 作品在打上其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的同时, 透射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 类某种共同的生活意念和欲望, 具有精神文化教科书的艺术特征和永 久生命。 关键词 � �西游记 �� 精神文化 � 指向 �西游记 �是我国十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杰作。它的出现, 无论是 题材、艺术构思、形象塑造,还是审美趣味和喜剧风格,在中国小说史上 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说的题材虽然来源于唐初玄奘只身天竺取经 的真人真事,但经过九百年的故事流变,尤其是进入宋元民间 �说话� 和舞台演出之后,已基本脱尽早期佛教徒企图弘扬佛法的原旨。到了 明代, 在敏慧淹雅, �复善谐剧�的吴承恩笔下, 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 艺术品位的神魔小说,这现象在我国小说创作史上又具有独特的个案 意义, 因为�西游记�比起 �三国 �、�水浒�来, 作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 和显露的才华更充分突出。此外,从创作构思看,将一个原本宣扬宗教 的取经故事,锻造冶炼成深涵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浪漫主义传奇 小说, 这又为文学创作不在于题材能不能写,关键在于怎么写提供了光 辉的范例,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坚实基础上, �128� �西游记 �不仅打上了其赖以产生的时代烙印, 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 久生命。几百年来的 �西游记�接受史明, 它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 爱,时至今日,搬上视屏,更加普及而传神,达到了人人 �忘怀得失, 徒 存鉴赏 ��的审美佳境。究其原因,恐怕并不仅仅是由于其超现实的曲 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而且是因为它通过游戏 的手法,玩世的意味, 在 �使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 �� 的艺术描 写中, 深蕴着我们民族优秀健康的精神文化指向,代表着人类某些共同 的生活追求。 什么叫文化? 在当前文化学热十分兴盛的学术大潮中, 定义及阐 释已让人眼花瞭乱。仔细寻觅, 倒是梁漱溟先生的一段话切中肯綮。 他说, 文化就是生活的样子。那么什么叫生活? 生活就是人的各种意 念和欲望的种种表现和追求。因此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表现为人的 各种意念欲望的方式,人们满足欲望和意念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不同文 化。� �西游记 �作为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是精神文化的艺术表现。同 时,它作为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完成的小说,更富有理想的色彩, 因此也就更具有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生活意欲的精神文化 内涵。 一、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观照, �西游记 �描写的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宗教 故事, 但在这个外壳里面, 却深涵着极富精神能量的内核 � � � 追求人性 的自由。 孙悟空是这首自由之歌的主唱。他是大自然的儿子, 是日月精华 的结晶,是石头中蹦出来的猴子。猴子天性好动, 自由任性, 而且是人 类的祖先,这实际上宣告向往自由就是人的原始天性,具有与生俱来的 合理性。小说正是从这个石猴出生的神奇情节生发开去,进入追求自 由的传奇故事。 孙悟空凭借着智与勇,发现了水帘洞, 受到群猴的拥戴, 做了美猴 王,在仙山福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寻师访 道,学得七十二变,十万八千里筋斗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 他到龙宫 �129� 索棒。为永远过 �不受麒麟辖, 不服凤凰管 �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将 冥间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猴属一类统统勾掉。应该说, 这些愿望 和行为是十分自然和合理的, 然而闹龙宫,搅冥府却触犯了神权统治, 从此开始了与天庭的对抗。从他步步升级的三次闹天宫的过程来看, 根本原因还是以玉帝为代表的天宫统治者无视他的尊严,限制他的自 由引起的。第一次是由于玉帝老儿不会用贤, 只给他授予不入流的 �弼马温 �官职而反下天宫。第二次是由于王母娘娘设 �蟠桃大会 �,请 客名单上没有他 �齐天大圣 �而再闹天宫。第三次是天庭调二郎神相 助,将他抓住,送进老君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 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在此情势下,而被迫大闹天宫。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传奇史, 确实让人赏心悦目,拍手称快。但 是,就孙悟空动机而言,他的反抗并不是自觉的、主动的,而更多的带有 自发性,是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的延伸和发展。在创作意图上,作者想 把闹天宫写成重贤与轻贤的矛盾,认为孙悟空是一个超群绝伦的奇才, 应该予以高官厚禄。但玉帝轻贤,只给他一个未入流的小官,真是 �官 封弼马岂知音�。后虽封齐天大圣,、仍不能参加蟠桃大会。从这一点 出发, 作者认为孙悟空有理由反抗, 但一旦孙悟空提出 �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 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若还不让, 定要搅 攘,永不清平 �时,就认为是欺天诳上。所以在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 过程中,尤其在与二郎神斗变化时,就把更多的光彩给了二郎神。如让 孙悟空变麻雀、水蛇甚至好淫的花鸨, 而让二郎神变鹰、灰鹤等等。在 写与如来斗法时,孙悟空纵然有一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神通,也翻不过如 来佛的手掌心。可见作者对孙悟空并非一味赞美, 而是将他的反抗精 神和反抗能力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他提出要玉帝让位, 自己做皇 帝,只不过是在受压迫受控制之下自发的冲动口号,还看不到有改变统 治秩序的理性,这从他开始不知弼马温官职有多大,又曾问太白金 星天上有无 �齐天大圣 �之职等表现即可看出。弄清了这一点, 对他后 来表示 �知悔改过 �,性格上似乎矛盾的表现就容易理解了。 由此可见,小说写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是有限度的, 而写他酷爱自 �130� 由,张扬个性,维护尊严则是全书的基本格调。它不仅是前七回大闹天 宫的动因,而且还在后面取经故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由于闹天宫 的失败,孙悟空遭到严厉惩罚, 被压在五行山下剥夺了全部自由, 堪称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了再获自由,他作了妥协让步, 表示皈依佛门, 再修正果,但酷爱自由的本性始终在血液中流淌,从未减弱和消失,甚 至可以说,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就是摆脱束缚, 争取自由的过 程。这在取经途中的第一个回合中就表现出来。第十四回�心猿归心 六贼无踪�写孙悟空误中观音设置的圈套,戴上嵌金花帽,标志着他的 自由受到限制,紧箍就是束缚的物化和代名词。对此他心里不服, 举棒 要打唐僧,仍然是一种桀敖不驯的性格。面对紧箍咒的威力,他制而不 伏, �戴着枷锁跳舞 �, 总是千方百计想把紧箍退掉。如第二十七回孙 悟空第二次打杀变化的白骨精时,唐僧将 �紧箍咒 �颠倒念了足足有二 十遍, 还要赶他走。他要求念 �退箍咒 �, 退了箍子方肯离开。唐僧无 奈,只好作罢。在与妖魔的无数次战斗中,每当需请观音出来协助降伏 时,他都念念不忘提出要念松箍儿咒退掉头上箍子。直到最后到达西 天,取得真经之时,孙悟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 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这重要的一笔, 将孙悟空酷爱自由的思想性格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即不但自己要自 由,也希望人人都能自由。 同样,在维护人格尊严上, 孙悟空如同追求自由一样, 始终执着而 坚定。如在接受保护唐僧取经重任时,神佛那边也作了一定的让步,表 示做他的后盾。观音答应他叫天天应, 叫地地灵, 并给他三根救命毫 毛。取经途中,他需要与玉帝、如来、观音、唐僧发生多边关系,但一直 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尊严, 甚至对他们多有不敬之处。如见玉帝只唱喏 不下拜,骂观音 �一世无夫 �, 讥笑如来 �是妖精的外甥 �, 讽刺唐僧是 �脓包�等等。在妖魔面前,他更是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经常把大闹天 宫的光荣历史作为资本藐视对手。从某种意义上讲, 孙悟空保护唐僧 取经的成功,是其人格尊严的胜利。所以,小说最后借如来之口赞许孙 悟空 �隐恶扬善, 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 全终全始 �, 封他为斗战胜佛, �131� 头上紧箍 �自然去矣�。这无疑告诉人们只有英勇奋斗, 付出代价, 实 现理想,才能获得自由和尊严。 �西游记 �不仅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 张扬和歌颂了人性自由和 人格尊严,而且在天马行空般的描绘中,表现出人类要求超越时空的自 由观念,体现了人在时空中生活的主体力量。本来, 时间是无始无终 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无论在蛮荒时代还是文 明时代,为了求生存, 谋发展,总是希望征服和超越时间和空间,以获得 自由。 �西游记�正是通过幻想的故事情节, 神奇的人物描写传达出人 类这最初也是永久的美好愿望。在时间上, 小说是以人的生命和寿命 为本位作参照,既给人以具体真实的感受,又表现出中华民族乐生的时 间文化心理。如书中经常提到 �天上一日, 人间一年�。孙悟空魂魄在 阴间看到生死簿上自己只活三百四十二岁, 便挥笔将自己名字及猴属 之类一笔勾掉,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唐太宗通过魏征走阴间的后门, 延寿二十年。取经途中的妖魔之所以要捉拿唐僧, 无非是吃他一块肉 即可长生不老。比丘国王听信妖道胡言, 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 心肝做药引,以求强身健体, 千年不老。天宫蟠桃园中有三种蟠桃,第 一种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第二种六千年一熟,人 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第三种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 月同庚。五庄观人生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状如婴 儿,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 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孙悟空要玉帝让 位,如来佛为其辩护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 要夺玉皇 上帝尊位? 他自幼修持, 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 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 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可见玉帝之所 以稳坐天庭,不是他有什么超人德能,而是因为寿长。孙悟空虽然勾掉 了生死簿上名字,躲过轮回,但其生命力的坚强, 乃是因为吃了天宫蟠 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纵然刀砍斧剁, 无损一根毫毛。被压五行山下, 饥餐铜丸,渴饮铁汁, 不会死亡。诸如此类的描写, 表明�西游记 �在超 越时间的心理意识是紧扣人的本体而作出的种种奇妙的想象。它强调 的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 �只争朝夕�的时间意识 (在小说中看不出取经 �132� 队伍如何谋划行动路线,节省时间,争取早日到达西天, 而是重点写遭 受种种魔难和艰险 ) , 而是追求人生如何战胜死亡的威胁, 创造出蟠 桃、人生果、金丹、唐僧肉之类。这实际上是我国道教文化在文学作品 中的反映。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 手段之一就是炼丹 (包括内 丹、外丹 ),效果当然以失败告终。所以鲁迅曾以厌恶的口气说, 明白 了中国的道教,就明白了中国的一半,无情地戳穿了它骗人的把戏。但 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心理,表达了人类珍惜生命企求长寿的普 遍而原始的美好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又有自然而合理的文化成 份。况且,小说在具体描写中还作了大胆改造, 赋予了一定的思想意 义。如写妖魔等以吃唐僧肉和小儿企求长生,暴露其凶残本性。写孙 悟空等吃蟠桃、金丹、人参果等, 能与天地齐寿, 于己有益, 于人无害。 �西游记�正是以其奇妙的构想,形象化地表现出这一长生不老的意念和欲 望,而且十分生动有趣,让人在艺术世界中得到精神上的某种满足。 在空间上, �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奇而完整的幻想世界。天上有 神、道、佛联合组织起来的严密统治体系。道教首领太上老君似乎住得 最高, 在三十三天之上;佛祖如来似乎住得最远,在西方极乐世界; 神的 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住在天宫,却统治着神、鬼、人三界。而人间又有 四大部洲、大唐王朝、九个国度、奇山恶水、妖洞魔窟等。在这个广大无 极的空间里,神魔们均能驾雾腾云,上天入地, 来去纵横,体现了中华民 族空间意识比时间意识更丰富发达, 更有进取性的文化特征。小说以 现实中人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为参照, 运用极度的夸张手法, 肆意挥写。 如孙悟空点头径过三千里, 扭腰八百有余程, 一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然而他在如来手掌上 �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 却未跳出。铁扇公主芭 蕉扇一下能将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可以看 出,这种要求征服空间的丰富想象力, 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代夸父追 日,嫦娥奔月,西王母故事等神话传说的优良创作传统, 另一方面也融 合借鉴佛道文化中一些创造成果 (如道教中庞大的神祗体系和佛教中 三千大千世界和 �佛法无边 �的思想等 ) , 再结合作者所感受的现实世 界,进行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更有意义的是,空间的广阔必然要求活 �133� 动其中的人物本领高强,法术神奇,这样才能给人艺术上的真实感,如 孙悟空一出世,便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惊动玉帝。但他自从戴上 紧箍后,无论走到哪里,唐僧一念紧箍咒, 就头疼难忍等等。这种类似 于今天超越空间的信息遥感,确实想象得奇妙而超前,曲折地表达了人 类征服空间的自由愿望和美好追求。 自由和尊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 重要内涵。 �西游记�所体现的追求个性自由和尊严的精神文化特征, 既有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斗争精神的继承, 又有对明代中后期出现人性觉醒与个性解放的社会进步思潮的艺术反 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光辉而独特的孙悟空形象的出现,如同 �三 言 �中杜十娘, �牡丹亭 �中杜丽娘一样,带有个性觉醒和解放的色彩。 只不过杜十娘、杜丽娘等是现实题材作品中的人物,个性觉醒首先表现 在爱情婚姻生活上,而孙悟空是超现实的幻想世界中的人物,个性觉醒 主要表现在要自由, 求发展,讲尊严的主体意识上,从而带有一定的社 会政治特点。如束缚孙悟空自由, 压制孙悟空反抗的是天上神、道、佛 联合组织起来的统治体系,有着严格的等级,他们对大闹天宫的孙 悟空的共同态度是消灭,目的是安天, 手段有安抚与镇压两种, 从本质 上讲, 这正是人间生活的折光反映。孙悟空正是因为与他们斗争才使 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当然,对于孙悟空形象, 我们 不能像现实题材作品中的人物那样, 把他简单定性为 �农民起义 的代表 �或 �市民斗争的英雄�等,而应视为追求自由, 维护尊严,富于 反抗的精神人格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形象载体。�西游记 �的成 功之处,就在于它借用唐僧取经这个宗教故事的情节构架,设置一系列 矛盾和斗争, 通过孙悟空这个自由之魂的形象塑造, 对几千年来压抑、 束缚自由,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黑暗势力作了喜笑怒骂式的嘲讽和批 判,以一种进步的精神文化力量超越了前人,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学高 峰,同时还为后人标示出如何生活的文化指向。 二、礼赞奋斗精神和渴望智慧力量 �西游记 �所取材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本身就已经含有舍身求法,不 �134� 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火种。吴承恩以其天才的创造力,将这个极富 思想含量的宗教题材与神奇的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 小说富有鲜明而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 闪耀着主张奋斗和向往智慧力 量的思想光辉。 一部�西游记 �,可概括为孙悟空的英勇奋斗史。孙悟空与天宫的 矛盾, 从性质上说,是轻贤与重贤的矛盾, 从而使斗争具有了相当的思 想意义。孙悟空取经途中与妖魔的斗争, 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为妖魔 要吃唐僧肉,阻挡和破坏取经事业。这些妖魔或者是自然界有害动物 的化身,或者带有明显的剥削阶级特点和封建社会朝廷里权奸的特点, 代表着邪恶势力。所以孙悟空与妖魔的斗争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意 义。孙悟空与唐僧、猪八戒的矛盾,是取经集团内部认识上的矛盾。为 了及时识破妖魔的鬼蜮伎俩并彻底消灭之, 必须与恪守佛教戒律的唐 僧和具有浓厚私心杂念的猪八戒作不懈的思想斗争。孙悟空正是在这 三大矛盾纠葛和与妖魔无数次惨烈战斗中, 表现出嫉恶如仇,无所畏 惧,见妖必除,除妖务尽的可贵奋斗精神,终于获得了 �斗战胜佛 �这一 名副其实的光荣称号。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 �战斗英雄�或 �常胜将 军 �。小说以幻想的情节, 丰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描写,尤其是通过 孙悟空的英雄史,说明了取经在小说中退居次要地位, 有感染力, 占主 要地位的是取经过程中一系列斗争和各方面矛盾, 并富有寓意、象征和 哲理意味地告诉人们:只有奋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这种精神文化特征,应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具体言 之,是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中主张用世,积极进取的优秀成份。因为 佛教宣扬四大皆空, 人生苦痛, 主张出世; 道教企望长生不老, 羽化升 仙,珍视肉身本体,享受现世人生, 只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孙 悟空的思想本质一致。虽然小说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皈依佛 门,并且取经成功后被封为 �斗战胜佛�,但那是受题材制约而采取的 一种形式而已。这当然与作者吴承恩是个落魄书生, 从小受到传统儒 家思想教育,需要借用孙悟空手中威力无比的金箍棒扫荡天下不平的 创作意图有关。唯其如此, �西游记 �才具有了深刻的文化意义。殊不 �135� 知,神魔小说是明代中后期创作主潮之一,数量众多, 其中如 �封神演 义 �描写的亦是武王伐纣的传统题材, 里面的打斗变化亦颇见艺术想 象才能,而且作者期望与 �水浒��西游 �鼎足而三, 然终未为受众所认 可。原因就在于它所写的神魔之争缺少深厚的思想文化意义。当然, �西游记 �确实受到当时 �三教同源 �的影响, 也是它的创作特色之一。 但作者 �亦非语道 �, � �尤未学佛 �, �目的不在宣扬宗教。而恰到好处 的是, 作者借用佛道文化中玄虚荒诞的幻想世界,恣肆挥写笔下的人物 故事, 在超现实的艺术世界中抒发浪漫的人生理想,深涵着丰富的精神 文化, 从而使 �西游记 �在当时数量众多的神魔小说中一枝独秀, 别具 风采。 著名文化学家梁漱溟先生曾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将世界文化分 成三种,一、西方人的文化;二、中国人的文化; 三、印度人的文化。西方 人的文化叫意欲向前的, 即用奋取的态度完成自己的生活。并认为人 在开始的时候,就是这种态度, 要不然就活不了。中国人的文化是意欲 适中的态度,遇到问题,西方人去征服它, 而中国人则不向前看,而是向 旁边看的,是一种调和的自得其乐的态度和方式。印度文化是向后看 的,碰到困难就干脆把它取消, 认为一切都是空无, 都不存在�。这种 整体比较所得出的三种文化特征,应该说有它一定的依据,但只可视为 片面的真理。因为中国文化中也有意欲向前的精神内容。这首先当然 来自人类最初求生存、谋发展的奋斗精神,其次就是儒家文化中的积极 进取的用世观。这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宝贵精神文化。 �西游记 �中孙悟空身上的一往无前,奋斗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的 艺术显现,所以不管人类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都能给人有益的精神 营养, 激励人们的生活意欲永远向前。 作为在佛、道等宗教思想影响下的神魔小说, �西游记 �还以其前 所未有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人们渴望智慧与力量的文化心理。 书中描写了无数神通广大的法术, 威力无穷的法宝和巧妙绝伦的 战术, 均可视为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和心理、生理幻化。如孙悟空有七十 二变 (具体是哪七十二变, 小说未一一坐实, 而是根据斗争需要随心所 �136� 欲,如拔一根毫毛可变成千万只猴子等 ) , 有善识妖魔的火眼金睛 (任 凭妖魔怎样千变万化,均能看清其本来面目 ) ,有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 如意金箍棒 (可大可小,大到顶天立地, 小到好似一根绣花针藏在耳朵 里 ) ,还有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作者将他武装得几乎无所不知,无 所不能,堪称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当然书中其他妖魔也均有各自的法 术和奇异的法宝,如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对一年四季燃烧不息的火焰 山,一扇息火,二扇生风, 三扇下雨, 威力无比。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能 将孙悟空烧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兕怪的 �金钢琢�能把孙悟空的如 意金箍捧套去,弄得他两手空空等等。但是孙悟空在与形形色色的妖 魔战斗时,无论多么激烈残酷, 曲折艰难, 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他。原 因就是他不仅神通广大,而且足智多谋,战术巧妙, 充满着无穷的智慧。 具体说来有三点。一是钻肚皮。如为获取芭蕉扇, 他变只小虫子随着 茶水一道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为降伏黄眉老妖,他变个西瓜, 乘着 妖怪张口时钻进其肚子里。在这种打入心脏致敌于死命的战术面前, 妖魔没有不被降伏的。二是变成妖魔打入敌人内部,掌握敌情,骗取宝 贝,最后战胜之。如在与金角、银角大王和赛太岁等妖怪的战斗中就采 用这种战术。三是调查妖魔来历, 一一收伏。如通天河中妖怪原是观 音莲花池中的金鱼,金 洞中兕怪原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小雷音寺的黄 眉大王原是弥勒佛身边的司磬童子,狮驼国的妖怪原是与如来有亲的 大鹏等。孙悟空在与这些妖魔作殊死战斗时, 往往法力不支, 产生怀 疑,便千方百计找到这些妖魔的主子共同收伏之。正是这些变化无穷 的斗智斗勇使小说产生了理想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乃是一种智慧与 力量的美在起作用。因为智慧和力量是人独具的功能和品格, 人正是 在征服对象 (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 )的过程中证实自己存在的本质力 量。我们在阅读 �西游记�时, 不管孙悟空与妖魔鬼怪谁胜谁败, 也不 管妖魔是土生土长,还是从上天偷着跑下来的,总是被他们打斗变化中 的智慧与力量所吸引,并且产生一种意欲:明知那些神通法术是不存在 的,但却希望它出现, 而且自己也想拥有 (如象孙悟空那样变个 蟟虫 叮在别人身上侦察其行踪, 变个小妖混入妖洞骗取宝贝等等 ) , 这就是 �137� 一种渴望智慧和力量的文化心理。 �西游记�正是以丰富生动的超现 实想象和描写,在艺术世界里满足了现实中人们的意念和欲望,赢得了 读者的喜爱。同时,激发人们开启智慧之门, 不断想象和创造,朝着自 己理想的生活目标去努力。 �西游记 �蕴涵着智慧与力量的精神文化内容, 是其具有永久艺术 生命的重要基石。从文化渊源上探究, 应该说得力于佛教和道教文化 的启发和借鉴。因为佛教宣扬时空无限, 智慧如海。道教鼓吹法术变 幻,超人功力。两教都创造了广阔丰富的主观世界,形成了各自的形象 体系并相互融合。它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的影响可能比较大 (如炼丹、画符念咒, 因果报应, 轮回之说等 ) , 但一旦与以虚构和想象 为特征的文学创作相结合, 尤其与富有进取精神的儒家文化嫁接和融 合,就有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西游记 �成功的艺术实践就是有力的 证明。书中孙悟空的广大神通和手中的金箍棒,就是智慧和力量的符 号,有关他变幻莫测的战斗过程的精彩描写,就是作家吴承恩既善于吸 收前人文化成果又敢于艺术独创的才力体现。从这个意义说, �西游 记 �本身就是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 注: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第 297页。 �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之神魔小说 (中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 版, 第 139、140页。 � �转引自庞朴�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年版, 第 182页。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编辑:王学钧 �138�
/
本文档为【_西游记_的精神文化指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