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2012-03-18 3页 pdf 161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李婷,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李婷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俄国人迁入新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7 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随着《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 通商章程》的签订,开始有大批俄国人涌入新疆。1935 年,在新疆第二届民众代表大会上,俄罗斯族被列为新疆 13 个世居民族之一。在新疆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在多民族交流的过程中,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发生了变 迁。本文论述了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分析了影响其文化变迁的内、外部因素...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李婷,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李婷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俄国人迁入新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7 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随着《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 通商章程》的签订,开始有大批俄国人涌入新疆。1935 年,在新疆第二届民众代表大会上,俄罗斯族被列为新疆 13 个世居民族之一。在新疆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在多民族交流的过程中,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发生了变 迁。本文论述了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分析了影响其文化变迁的内、外部因素。 [关键词] 新疆; 俄罗斯族; 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2011)07 - 0078 - 03 一 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可能脱离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并 且,在不同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还会相互碰 撞,由此,他们的文化便会发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变化。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 内部因素包括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和人类认知的进步。 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变迁的中介体,决定文化在内、外 部因素的作用下是否产生变迁、变迁的速度及其方向。这取 决于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人的价值取向及其人们对于变 迁的态度等。这便是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人类认知的进 步在文化变迁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对其的认知会有所提高,这样的提 高方便了文化的改变,缩短了人们对新变化认同的时间,进 而对整个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 影响文化变迁的外部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不 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它与 人类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势必会 使人们利用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相应的文化。随 着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所 处的外部社会环境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与一个民族文化 的变迁息息相关。这些是影响文化变迁的外部环境因素。 人类文化不论开放或者封闭,不同文化间总会发生接触与交 流,最终相互产生影响。在异文化的影响下,会引起文化的 内部震荡和调整。因此,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是文化产生 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 移居新疆之后,俄罗斯人开始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当 中,他们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交错杂居,逐渐 适应了周边民族的生活方式,并且开始与之通婚。随着时间 的推移,在周边民族的影响之下,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在物 质、制度和精神层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 历史上,俄罗斯人向新疆的移民可以分成三批。 17 世纪末,俄国的吉尔加克人①因为信仰旧教,反对和 敌视新教,受到沙皇政府和东正教派的歧视和迫害。经过当 地哈萨克头人喀喇乌斯满台吉的容许,吉尔加克人便在新疆 津定居下来,并且人口日益滋繁,由最初的 500 多人增加到 了 4000 余人[1]9。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的吉尔加克人先 后迁居澳大利亚。 近代以来,迁入新疆的俄罗斯人,大多是与沙俄势力的 东扩,以及中俄签订的《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中俄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联系在一起的,在伊犁、塔尔 巴哈台、喀什和乌鲁木齐设立的贸易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 作用,俄国的移民大多散布在贸易圈内和贸易圈周围。据统 计,清宣统元年(1909 年)全疆有俄国商人 20000 人,占新疆 俄罗斯人口的 1 /2[1]12。十月革命爆发后大部分移民继续留 在了新疆。 在俄国国内革命战争后,溃败的白军在红军的阻截下走 投无路,裹挟着大批难民涌入新疆和内蒙古。这次来到新疆 的移民规模大、数量多,因此可以看作是三次移民的高潮。 据统计,当时先后逃到塔城的白军有 11000 余人,难民五、六 千人[2]19。从民族成分上看,这批人中大多数是中亚民族,少 数为俄罗斯族。截止 1920 年 5 月底,先后逃入伊犁的白军 败兵累计约 5100 余人,难民 2000 余人[3]39。其中,少数为中 亚民族,多数为俄罗斯族,不少人是哥萨克军官。新疆省政 府多次与苏俄交涉,要求招回难民和败兵,塔城先后遣返败 兵共计 4529 人,其中军官 150 人,留下 5716 人;伊犁遣返败 兵 3780 人,留下 1170 余人[4]18。留在新疆的俄罗斯人成为 新疆最早的俄罗斯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87— 语文学刊 2011 年第 7 期 1935 年,新疆召开了第二届民众代表大会。会议上对新 疆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作了具体,并通过了相应的决 议案。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数量很少) 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列入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中。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按 照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的意愿,废除了“归化族”这个称 谓,改称俄罗斯族。 中国俄罗斯族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他们 在中国每个省份约有分布,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 自治区的俄罗斯族人口则更为稠密。 1944 年来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口变动表 年份 1944 1949 1953 1980 1990 2000 人口数 19392 19452 22166 560 8065 8935 注:1944 年数据来源于 1932 年 3 月 24 日《新疆省政府致省 外交办事处并布尔津县县长锡厚令》;1949、1953、1980、 1990、2000 年得数据来源于李风波的《新疆俄罗斯族人口的 数量变动与分布变迁研究(1949—2000 年)》。 1953—1980 年,中苏关系恶化,受此影响,苏联自新疆遣 返俄侨,之后受“反修防修”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影响,俄罗 斯族纷纷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造成该阶段俄罗斯族人口急 剧减少,呈负增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很多俄罗斯族恢 复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因此,1980—1990 年这一阶段,俄罗斯 族人口急剧增加。 新疆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北疆靠近边界的地区,以伊 犁、塔城和阿勒泰居多。在这三个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数 量分别占地区人口数量的 45. 2%、54. 8%、56%,多为哈萨克 族和维吾尔族。因此,俄罗斯族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 族之间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则在所难免。 三 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 首先,在饮食习惯上,传统的俄罗斯族主食为列巴和煎 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俄罗斯族在定居新 疆之后,他们的饮食在本民族原有的烹饪方法的基础上,又 吸收、融合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形成了中西合璧的 独特的俄罗斯族饮食文化。他们在用餐时既可以使用刀叉, 也可以使用筷子,日常生活中,他们既食用馒头、油饼等中式 食物,也食用列巴、苏波汤等俄式食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 移,传统的俄罗斯饮食只有年长的俄罗斯族老人才会制作, 年轻一代则多被汉族同化,饮食也与汉族无异。 在服饰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族服饰,男的大多穿制服、马 裤、皮靴或皮鞋,有的也穿分岔长袍,大裆长裤;女的大多穿 无领绣花短衣,下穿自织的棉布长裙,腰系一条花布带,也有 穿连衣裙的。而新疆俄罗斯族的着装多受汉族的影响,只有 俄罗斯族的老年人的衣着保持了这些传统的款式,年轻的一 代则主要身穿汉族服饰。 在居住方面,从前居住在新疆城市的俄罗斯族居民大多 自成一条街或一条胡同。现今,俄罗斯族的城镇化水平非常 高,已达到 83. 5%,加之,新疆俄罗斯族居住并不集中,并与 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因此,新疆俄罗斯族就渐渐丧失了他们 原有的居住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人在初来新疆时, 将他们的火墙堆砌技术也一并带到了新疆,之后,此技术渐 渐为其他民族掌握,现今,新疆的不少农村地区冬季仍然使 用火墙取暖。 其次,俄罗斯人来到新疆并带来了先进的劳动工具、国 外的养殖和种植品种。移居新疆的俄罗斯族有相当一部分 都精通手工业技术,主要包括家庭纺织、食品加工、鞣制皮 革、绣花扎花等。新中国成立后,各种现代传媒的普及以及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俄罗斯族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 了冲击,如:皮革鞣制、手工刺绣等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 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俄罗斯族的生产工具和养殖种植品种 被更为先进的工具和品种所取代。俄罗斯族的传统文化中, 逐渐渗入更多的现代科技因素。 再次,新疆俄罗斯族文化变迁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才培养 机制方面。 人才培养方面,俄罗斯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因为 俄罗斯族的居住有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这种居住条件 对集中进行俄语教学十分不便。除了少数俄罗斯族可以在 俄罗斯小学、莫洛托夫学校等几所专门针对俄罗斯族学生的 学校接受俄语教育之外,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族都用汉语接受 教育。除此之外,俄罗斯族的教育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1954年开始,苏联从新疆遣返苏侨,历时九年多。从 1953 到 1964 年,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由 22166 人减少到了 1191 人, 仅是原来的 5. 37% ②。人口迅速减少,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文 化传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开 始了,俄罗斯族学校和俄罗斯班被当做修正主义砍掉,致使 俄罗斯族青少年中出现文盲。受居住条件和社会政治因素 的影响,新疆的俄罗斯族丧失了接受系统的俄语教育的机 会,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俄罗斯族对俄语的使用能力下 降、适用范围变小,俄语不再是民族内部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而成为家庭内部使用的语言,并且完整的对话也仅仅限于老 人和老人之间。 新疆俄罗斯族操持的语言基本上和俄联邦通用的语言 一致,属于俄联邦的南方方言,只是俗语使用相对较多,语调 相对较硬,语流较慢。在同周边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 族交往的过程中,新疆俄罗斯族的语言也受到了这些民族语 言的影响。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和伊宁市的俄罗斯族除操用 俄语和汉语之外,还有不少人能够熟练地使用维吾尔语。分 布在塔城、伊犁、阿勒泰地区的俄罗斯族处在哈萨克族占优 势的居住环境中,他们与哈萨克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接 触频繁,大部分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了哈萨克语。值得注 意的是操双语、多语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俄罗斯族,并且,他 们只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口语,只有极少数的俄罗斯人 是正式进入学校学习过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语言文化知识 的。由于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脱离主体文化的影响,因此, 其语言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语言词汇的更新发展方面, 俄语会借用汉语、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的词汇。同样,在维 吾尔语和哈萨克语里面也有大量的俄语词汇。 最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俄罗斯族文化的精神层面也 有所变化。 新疆俄罗斯族的宗教文化发生了变化。俄罗斯族信仰 —97— 文化视点 李婷 / 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 东正教,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都曾有过东正教堂。新 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俄罗斯族不分老幼,都过着严格的宗教 生活,每天在家中进行晨祷和晚祷,星期日集中去教堂做礼 拜唱圣歌、颂圣诗,听神父宣教布道。初生婴儿要接受洗礼, 被认为是入教的仪式。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新疆乌 鲁木齐和塔城的东正教堂被拆毁,声像、《圣经》被焚烧,教堂 的各种精美艺术品被破坏无遗,而塔城的东正教堂东正教堂 里面的文物也被一扫而空,从此关闭。此后,东正教教堂的 数量急剧减少,俄罗斯族又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这使他 们的宗教意识慢慢淡化,很多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渐渐脱离 宗教的影子。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因为教会势力的垄断,婚 礼必须在教堂举行才有效,否则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在 60 年 代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就很少见了。由于教堂关闭,原 本在教堂举行的受洗仪式改在家中举行,父母为孩子选定了 “教父”“教母”,就请神职人员来家里举行简单的受洗仪式。 从前的“教父”“教母”的称呼现在已经改称为“干爸”“干妈” 了,宗教意义也被世俗的意义所代替了。 四 自俄罗斯人迁居新疆以来,在同周边的汉族、哈萨克族 和维吾尔族交往的过程中,在新疆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的 影响下,俄罗斯族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变迁。 文化变迁在俄罗斯族文化的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俄罗斯族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交错杂居、交 往频繁,甚至还互相通婚,这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接触和碰撞 在所难免。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俄罗斯族吸收了周边其他 民族的文化,使自身文化更加丰富、更适合当地环境、更具当 地特色,为新疆俄罗斯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 间。 俄罗斯族的文化对当地文化也有所影响。俄罗斯族的 文化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周边民族利用俄罗 斯族文化中相对来说更为先进的部分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文 化。 文化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以一事一物的变化为终点。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也是如 此,在新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它还会不断地发生变迁。 【注 释 】 ①俄罗斯族的一支,属于信仰基督教旧教的俄罗斯族人。十 七世纪后期,俄国境内的旧教与新教的斗争十分激烈。十八 世纪初期,这种宗教斗争直接反映到统治集团的政治斗争 上,彼得大帝竭力支持新教,残酷镇压旧教徒;其太子则积极 支持旧教,反对新教。结果,旧教失败,无数旧教徒被迫出 逃,出逃旧教徒的后裔被称作是吉尔加克人。 ②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 资料》和 2003 年《新疆年鉴》。 【参 考 文 献 】 [1]俄罗斯族简史编写组.俄罗斯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 2008. [2]杨增新.补过斋文牍[C]/ /癸集二. [3]江梅.新疆俄罗斯人研究 1840—1944 [4]杨增新.补过斋文牍[C]/ /癸集三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 (上接第 77 页) 时代在变迁,我们需要继承旗袍本身那种纯粹的东西, 但更需要变革创新、丰富其内质,使其多元化。只有这样,才 不至于让旗袍出现在不恰当的时候而惊呼它的没落,才能让 女性因旗袍而美丽,让旗袍因女性的美丽而更加炫目。而一 系列的变革发展更能让人看到“国粹”创新后将焕发的巨大 生机,因为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都会被淘汰,国粹也需要与 时俱进。在设计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应用正确的经营模式,中 国旗袍必然会在世界服装界大放异彩! 【参 考 文 献 】 [1]岳永逸.飘逝的罗裙[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 [2]袁杰英.中国旗袍[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过伟,王光荣.越南传说与民俗风情[M].广西民族 出版社,2006. [4]范康宁. 浅谈旗袍的发展与演变[J]. 艺术理论,2010 (10). [5]王祺明,郑程.旗袍淡出日常穿着的缘由探讨[J].国外丝 绸,2006(6). [6]罗必果.浅论越南国服的文化魅力[J].南宁职业技术学 院报,2009,14(5). —08— 语文学刊 2011 年第 7 期
/
本文档为【析新疆俄罗斯族的文化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