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

2012-03-19 10页 doc 55KB 1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7925

暂无简介

举报
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 第一部分 符号互动论的知识脉络 一、William James(詹姆斯) 1842-1910,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著有《实用主义》、《心理学原理》等 与杜威一起成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先锋,强调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暂时的,反对真理即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符合的观点,真理所存在的时间与其所发挥作用的时间一样长,真理是一定时期用来促进协调的工具。 心理学是“精神生活的科学”,其目标是理解精神心理过程的本质,即“感觉、意愿、知觉、推理、决断和爱好”的本质。 意识是一个流,一个过程,...
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
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 第一部分 符号互动论的知识脉络 一、William James(詹姆斯) 1842-1910,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著有《实用主义》、《心理学原理》等 与杜威一起成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先锋,强调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暂时的,反对真理即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符合的观点,真理所存在的时间与其所发挥作用的时间一样长,真理是一定时期用来促进协调的工具。 心理学是“精神生活的科学”,其目标是理解精神心理过程的本质,即“感觉、意愿、知觉、推理、决断和爱好”的本质。 意识是一个流,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多元素的结构。 思维的特点:个人性的,易变的,持续的,指涉外在对象的,针对性和排他性的统一 自我(self):人们在经验情境中把自己当做客体进行认知,形成经验自我(empirical self)和宾我(me). 经验自我的类型: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每种类型的两个层面:自我感觉(self-feeling),自我助推(self-seeking)即被每个自我推动的行为。 层次 经验自我的类型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自我欲求 由物质客体考察自我存在 身体性欲望、装饰喜好 纨绔习气、好获取性 爱家 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形成自我感觉 渴望快乐、被注意、被尊敬 好交往、竞争好胜、嫉妒、荣誉、爱、有野心等 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 智慧、道德、宗教崇拜、意识 自我评价 自夸、谦虚 财富带来的荣耀、害怕贫穷 社会和家庭荣誉、虚荣、势力、恭谦、羞耻等 道德感和意识优越感、纯洁感等等 自卑感、罪恶感 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纯粹自我(personal identity):在经验自我层面上,自我是一个统一体,人们有一种把他们自己作为客体的持续和稳定的知觉,人们找出他们的一些不同种类的经验自我并整合它们,体察其间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自我认同的方式:在意识流中把自我客体化,自我随着情境转化而变化,跨越情境时自我仍有整体感和稳定性。 二、Charles Horton Cookey 库利的社会学模糊、极端意识化和高度道德化。 社会是人们在互动中得以生产的 互动通过姿态的交换而发生 社会组织的模式创造了自我并使之维续 社会组织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希望把自己同更大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求得归属感 自我: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把自身连同其他东西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自我是在互动中产生的。个体在互动中互相体味他人的姿态,努力进入别人的观点来看自己,从别人的观点中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感觉,即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 自我的起源:自我是人们从婴儿期就开始在同他人的互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稳定的和可以预期的“人格”(personality)。这种人格是持续和稳定互动的基础。 自我和社会控制。自我是一种意识,即自我意识;还有社会意识,即个体对其他个体的感知和态度;公共意识,个体对交流群体中组织化了的他人的认知。 初次群体(primary group):以亲密的面对面联合和合作而形成的群体。初级群体是个体与更大社会结构的连接,对于形成稳定的自我具有比其他个体更为重要的价值,是个人和其他社会群体的生命源泉。 三、杜威(1859-1952) 超越二元论,强调人类与世界的调适过程,强调认知行为与认知对象相互依赖,这样一个持续不断的调适是为了寻求确定性。 最初是通过宗教确定确定性,古代世界通过经验分类获取确定性,现代通过科学对自然规律把握来获取确定性,上帝的合法性丧失。 道德是人们在同情境调适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心智意识作为一个过程,是人类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得以表现的。心智意识就是对环境进行界定,把潜在路线显性化,想象不同路线的不同后果,抑制不恰当的反应,选择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 理论假设:个体身体的脆弱需要其同他人合作;人的有机体内外的那些利于合作和生存的因素会在日常生活中保存下来。 心智(mind):能用符号来标示环境中的客体;悄然预演对客体的各种路线;抑制不正当行为,选择公共行动的合适路线。即想象性预演(imaginative rehearsal)。心智是一个过程。 婴儿在同他人的互动中,在试错法中形塑自己比较稳定的心智,即形成惯常性姿态(convenational gestures)。 心智形成的:懂得惯常性姿态的意义,通过这些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动。 自我:主我与客我。从“自我想象”到稳定的自我,从嬉戏(play)阶段到团体游戏(game)阶段,形成“一般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角色和明确的“共有态度”。 社会:个体之间互动的组织化和模式化,是心智和自我控制的结果。社会的构成需要领会角色和对可选择性方案进行想象性预演的能力;需要自我将自身对象化,从“一般化的他人”来自我评价和控制。 五、欧洲古典社会学中的互动思想 齐美尔:从个体之间的互动来讨论“社会何以可能”,从情感社会学到卖弄风情的心理学。“通过迎合和拒绝的交替或者同时施展,通过象征、暗示、‘宛如遥不可及’地有效说是和否,通过给和不给,或者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有还是没有,她运用这样的两极张力方式,但却仍然使它们像一下子那样被人感觉到——这些都是卖弄风情的女人特有的,她通过这种无与伦比的反题和综合激发了男人对她的喜欢和渴望。在卖弄风情的女人行为中,男人感到赢得和不能赢得相互接近和相互渗透在一起,这就是‘价格’的本质,通过将价值变成价格的追随者的转向,卖弄风情使这种赢得对男人来说成为有价值的、令人渴望的东西。((表现较为乏味的卖弄,其特征是目光来自眼角,半侧着头。((” 涂尔干:涂尔干虽然否认集体意识由个人决定,或者说来自个体,但集体意识不表现在个体的行动和心理上就难以实现却是他不可否认的。所以,涂尔干在后期关于初民社会的集体意识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对以图腾崇拜为中心的原始宗教的仪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韦伯:虽然没有从经验上和理论上着重阐释符号互动论,但他所开创的社会学个人主义和“心态”研究恰恰使得心理学得以在后来同社会学结盟,形成符号互动理论。 第二部分 Schutz,A.:现象学社会学 二、对WEBER,MAX的批评 韦伯的起点是正确的,但韦伯的注意力不在论而在具体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诠释社会学做更深入地发掘,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韦伯对行动的意义的界定,对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分类,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的深刻影响。 第二,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观察式理解与动机性理解的区别并不存在,二者都是一个借助客观的意义联系对其行动赋予意义的过程。应代之以“直接经验世界”与“遥远世界”的区别,二者都是一个动机性理解的过程。 第四,韦伯对动机分析模糊。动机的两种类型:原因动机(because motive)和意图动机(in-order-to motive)。 第五,何谓社会行动的核心特征,韦伯分析模糊。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project),筹划意味着意图,行动的意义与意图相关。“影响他人”的意图动机与“以他人为取向”的意图动机。 三、“赋予行动以意义” 主观意义涉及“我”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是一个时间问题;客观意义涉及“我”如何与他人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的问题,涉及到符号和沟通。 “行动”(action):正在发生、进行的过程,是连续的意识过程,意识流 “行事”(act):已经完成的,冻结的和空间化的。 行动的筹划即虚拟的行事,行事是完成的行动。 人在行动中时,形成一个没有清楚意识的意识流。当意识到这一流动,人脱离了这种意识流,借用反思的方式关注“我”的体验,把行动切割成“行事”,行动的意义得以构成。 在“我”的意识中,存在各种“构造”(configuration),反思就是把这些构造联结成为一个综合体,形成“意义构造”。 “意义构造”的积累和丰富,组成“手头的库存知识”(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人们借助这些知识使得自然态度中的所有过去经验都获得有序安排。这些安排的基础就是各种意义构造形成的秩序模式,即“经验图式”/“解释图式”。 人们会把这些经验图式当作客观的意义联系。正是这些经验图式赋予行动以意义。 四、主体间性的理解 舒茨看来,每个人的意识流是外人无法进入故无法理解的。同时,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是不可重合的,因为这是基于不同人的生平情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经验图式和解释图式。 理解何以可能?在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五、社会世界的结构化 直接经验的社会世界的核心是面对面的情况,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直接性(immediacy)。参与互动的人会有意识地考虑面对他的人。这种针对他人的态度,即“你们取向”(thou-orientation),形成“你们关系”(Thou-relationship),“我”把“你”当作具体的人看待。 若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同情、相互参与对方的生活,就会形成“纯粹的我们关系”(pure-We-relationship),从而使“我”获得关于“你”的体验。 在间接经验即间接互动中,人们之间需要借助各种理念型来理解他人,把他们的行动看做是匿名的,于是形成了“他们关系”(they-relationship)。这种“他们关系”不仅是当下的,而且可能是“前辈的”(the world of predcessors)与“后人的”(the world of follows)。 这就是舒茨所谓的“社会世界的层化”(stratification of social world)。 六、生活世界 胡塞尔在研究科学危机时想象了一个先验的、无目的的、逻辑的、理所当然的前提,即“生活世界”(life world)。 舒茨把“生活世界”当作一个文化世界,是日常的人们所作所为的基础,是经验的,是“包含人所牵连的种种日常事务的总和”。 生活世界的人们对生活世界抱持“自然态度”(natural attitude),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take it for granted),不言自明的、无问题的,构成人们日常社会行动的前提。 尽管每一个个体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生活世界的存在帮助想象人们之间可以互相参与行动,可以具有相互的意义理解。因此,在生活世界中,他人和我是一样的(others like me)。 生活世界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在生活世界中,人们会形成若干自然态度: 他人是具有肉体的存在; 他人的身体具有和我自身在本质上一样的意识; 外在世界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同质的,意义也基本相同; 我可以与他们打交道,并相互采取行动; 我可以使自己为他人所理解; 一个层化的社会世界作为一个参照框架是预定的,是普通人的“自然世界”。 我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创造的。 七、现实世界的构造 舒茨借用詹姆斯的“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认为所有的现实都是主观的,称某物“真实”,意味此物处在与我们自身的特定关系之中。我们与事物的关系不同,现实秩序也不同。即詹姆斯所谓的“亚世界”(sub world)。 生活世界是多重的,不仅有日常生活世界,还有幻想世界、梦的世界,是多重现实(multiple reality)的世界。 现实秩序的差异并非本体论结构上的差别,而是我们针对这些对象的经验的意义特点使然,因此,这些现实的亚世界与其说是本体论上的,毋宁说是“有限意义域”(finite province of meaning),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认知风格。从一个意义域到另一个意义域需要跃迁(leap)。 至尊现实(paramount reality):日常生活中的现实至高无上,处在生活世界的中心地位,其他的现实相比而言只是“准现实”(quasi-),是这个现实的变种。 现实感:一个清醒的社会行动者赋予不同现实以不同的色调和地位。 具有自然态度的普通人,现实感首先体现在“至尊现实”尤其是他可以直接触及的领域。在“我”所生活的世界上,“我”的身体位置始终是各种行动的坐标系统的原点,而“此时此刻”(actual now)是所有时间视角的源头。在我可以触及的生活领域中,有一部分是我可以通过直接行动来改造和影响的,即“操作区域”(zone of operation)或“操纵区域”(manipulative zone),构成全部现实的核心。 超验感:对于潜在的可以触及的和曾经触及的但现在没有触及的,但我不会因为我不触及而不放心,而是相信这个世界即使没有我的参与依然存在和运转。 八、生活世界的知识构成 “手头的库存知识”是普通人在主体间性的世界中逐渐形成的。 普通人的生活历史即“生身情境”(biographical situation)。这个情境不仅是现在的,而且是历史的。一个人所进入的情境是和他所有以往主观经验的积淀密不可分。 “陌生人”:进入一个新群体,不具有这个群体的情境,或者库存知识,不能适应这个群体;这个人对于群体而言是“没有过去的人”,难以为群体中人所接纳。 “手头的库存知识”是不连贯的、模糊的,矛盾的,但对于生活而言足够了。这些知识为人们同人打交道、避免矛盾提供了“窍门”(recipe)。窍门性知识让我们“像往常一样来考虑问题”,是“理所当然的”(of course): 社会生活一如既往,可以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 我们可以依靠前人留下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可能遇上的各种事物,我们只要了解相关的某些知识即可; 我们所使用的这些“窍门”知识,并非我的私人事务,而是我的同伴所共同接受和使用的。 “类型化”:面对复杂情境,普通人总是可以将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境化(standardization),例行化,然后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 类型化强调库存知识并非体系性的,而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情境而不同的办法; 类型化针对不同的情境与人是不一样的,面对陌生人,类型化高,针对熟人,类型化低。 类型化是可以用习惯的方式来处理,是“例行化的”(routine functioning)和“得心应手的”。 关联性(relevance):在生活世界中,情境的构成,获取或运用知识,库存知识与具体情境之间的联系都受到关联性的限制。科学家是将他们的知识组成科学体系,普通人则根据关联性组织自己的库存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验和行为都基于关联结构”。所谓“关联性”,即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theme),我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在面对新的情境或者紧急情况时,行动者会将其转变为典型情况来出来。 主题关联:只有当人们注意到其变化时,新的类型化才成为可能,关注事件的新颖性。 动机关联:行动者对某问题感兴趣,对其有独特的解释,取决于动机关联。 解释关联:对新颖事件的进一步关注和解释。 九、社会学知识 一级建构(first order construct) 二级建构(second order construct) 科学知识变成“手头库存知识” 第三部分 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1、人是创造符号的动物 2、人是利用符号进行交往的动物 3、人在互动中领会符号的意义,感受并理解自己(self)和别人在互动的角色 4、心智在互动中发展,形成“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的能力 5、稳定的互动模式构成社会。社会的存续不仅在于人们具有思考和界定的能力,更在于人们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符号互动论的内部争论 米德之后,形成了两个对米德社会行为主义展开解释的派别:布鲁默(Herbert Blumer)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和库恩(Manford Kuhn)所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布鲁默坚持米德的传统,将之命名为“符号互动论”。 (一)个体的本质 B:人有将自身对象化,并将之同其他任何客体一起置于互动情境中的能力,人是其生活世界的积极的行动者和创造者。人的行为总是自发的和不确定的,所以进入情境时会自主地改变情境定义,改变自己的行为。 K:通过社会化,人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化的“核心自我”(core self),使人的行为具有连贯性和可预见性。 (二)互动的本质 B:互动是创造性的、建构性的和可变的,它在改变和再生产着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 K:核心自我和情境规定了互动,互动是释放的而非建构的,个人的行动受着自我和其他情境因素的制约。 (三)社会组织的本质 B:社会组织是暂时的、不断变动的。 K:社会组织的结构性存在。 (四)方法的本质 B:社会世界与其说是互动的原因,毋宁说是互动的结果,是个体行动者彼此解释、估量、定义和蓝图的产物。 K:社会世界决定论,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结构和情境了解不深入的结果。 B:社会学研究应该采取尊重经验事实的、直接的、无偏见的观察方法。研究本身就应被视为符号互动过程,要领会被研究的个体的角色,概念的价值和效度取决于观察而非相反。 K:追求研究方法的普遍性,概念的普遍性和可测量性。 (五)社会学理论的本质和可能 B:现实世界的高度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理论很难精确地把握。应该创造“敏感概念”,在不断的修改和观察中使其能接近变动的现实。 B:归纳性的社会理论建构路径,从现实中来。 K:理论应该是演绎的,是统一的体系性的。 三、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的拟剧理论 (一)生平: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 生于加拿大曼维尔。 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 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 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encounter)、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名化”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名化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名”,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 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得到广泛的赞同。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名化》(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交谈方式》(1981)等。 (二)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二者之间最多是松散的耦合关系。 有些宏观现象不能通过微观互动分析来解释。 互动秩序(interaction order)所包含的内容不能仅仅通过宏观来说明。一方面,宏观结构制约着互动,有时引导着互动的一般形式;另一方面,互动秩序具有自给自足性,常常会与宏观结构矛盾。 用自然主义的态度而非自然科学的态度来研究互动关系。 (三)剧场比喻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用“舞台”比喻,在《分析框架》中用“剧院”比喻,“剧场”成了戈夫曼理论的标签。 剧场中的人是演员而非傀儡:结构功能主义与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差别。 剧场比喻:人们是演员,通常愤世嫉俗地、欺骗性地相互演出节目,他们操作脚本、舞台、道具和角色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构成剧场的要素: 文化脚本,即标准化的规范 个人如何控制他人的印象并扮演角色 注重舞台与道具,即物质空间 强调上演(on staging)时的姿态、空间、道具以及环境中其他工具的使用 自我是条件性的,更多地取决于文化脚本、舞台和观众,而非自我概念和自我感觉永久的和暂时的结构 特别强调表演如何建构一个剧场,即对现实的心绪、定义和感觉 (四)自我呈现 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建构了其剧场理论。 基本观点:个体有意地“提供”和漫不经心地显示一些符号给他人,让后者获得如何做出反应的信息。通过这种“符号媒介”,“情境定义”得以发展出来,形成一种“协作行动的计划”。在这种情境定义下,人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每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的行动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自身”,控制他人。 第一,表演包含“前台”的建构。“前台”首先是一个物理空间,其次则是表演者自己的主动建构,如表情机制,呈现(告诉他人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地位,及其在社会、工作或创造性劳动中礼仪情态的符号),风格(告知他人自己所愿意扮演的角色的符号)。 人们希望自己的前台的各个构成部分保持一致性。 第二,剧场实现(dramatic realization):个体对姿态的运用,对行为的符号的灌输。 第三,理想化:努力呈现自身,使自身行动成为社会正式公认价值的一部分甚至示例。 第四,保持表情控制。 第五,从事误导性表演。 第六,企图神秘化。 第七,寻求表演看起来的真实性。 剧组(team):人们必须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别情境定义。观众与表演者两个剧组。 幕前(front region) 幕后(back region) 外部(outside):不能进入后台,否则会造成紧张关系。 剧组演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在观众面前保持特别的情境定义。 当演员试图破坏剧组所营造的情境定义时,需要加强社会控制。 (五)焦点互动 焦点互动(focused)与非焦点互动(unfocused) 焦点互动:人们在某一时间里积极有效地把感觉和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焦点时发生的。 在Encounters中,戈夫曼系统考察了作为焦点互动的相遇的特点: 集中注意于某一视觉和认知的焦点 对于言辞交往具有双向互惠的开放性 高度的行为相关性 面对面的密切注视,最大化相互间的感知和审视 “我们”这样一种团结感的出现,以及这种感觉的交流 具有开始、结束、进入、退出的正式标识或仪式 有一系列对不正当行为的纠错程序 在interaction ritual中,戈夫曼指出,人们在日常互动中都有一套模式化的仪式来展开互动。仪式对于互动的作用: 调整个体,参与互动; 让他们认识到相应的不相关性归责、转化规则、使用途径规则和交谈规则; 对互动中的个体进行引导; 帮助互动个体纠正破裂和事故; 维持风度与尊重。 风度:让人信任的举止、衣着和仪态 尊重:规避性仪式;展示性仪式。 角色:在他人面前可见地实施的一系列行为,与他人的行为拟合。 行动者的角色建构。 角色远离 角色痴迷 自我:是否存在稳定的自我?自我是高度情境性的。 面子(face)。人在互动中会设置一条航线。互动沿着航线行进,面子得以维护,航线不为互动方接受,或者偏离,丢面子。 当航线出现问题时,面子如何维持?急中生智、反讽、得体的举措等等。 谈话。通过谈话集中注意力。 防止自说自话。 例行化的反应。 话头(footing)转换。谈话背后的理性化因素、背景、基本承诺。 嵌入性(embedding):话题的同时呈现,层次性。 砸台(scene)-尴尬 (六)非焦点互动 在Relations in Public 和Behavior in Public中,论述了非焦点互动。 非焦点互动指在公共场合里的互动,没有关注点。 身体修饰(body gloss):定位修饰,谨慎修饰,表演投入修饰。 自我领地:公共场所自我领地的丧失,对个人而言是致命的。 通过标识(marker)使自我领地清晰可见起来。 经验的结构和组织 Frame Analysis中,讨论关于社会情境中对经验的主观组织。 框架(frame):人们在情境中对事物的解释或对行为链条的解释,是通过可感知的、环绕着它的蓝图和其所引发的框架来进行的,起着标示边界和参照系的作用。 初级/基本框架(primary frame):不依赖于对事物先在解释的框架。 框架操作。拟制和仿造 第四部分 常人方法学 一、何谓常人方法学 Garfinkel Harold说,1954年他发明了ethno-method-ology,指涉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社会互动中的方法的研究。“常人方法学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动时,将其看做(社会)成员的方法,成员用它们使日常生活看起来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种实践目的使行动是可讲述的(reportable),也就是可说明的(accountable)。” 常人方法学以研究司空见惯但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理所当然的日常现象,从中洞察社会的构成。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立场: 社会学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既包括宏大的,亦指涉琐碎的。 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 加芬克尔:帕森斯的博士生,1949年跟舒茨建立联系,1952年博士毕业,1954年参加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赞助的一个陪审团研究项目,发现陪审员的工作完全不是教科书上那样亦步亦趋,而具有高度的权宜性。1967年出版著名的Studies of Ethnomethodology,名震一时,但到80年代,常人方法学的激进性逐步消解,走向没落。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影响很大。 二、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来源 1. 帕森斯的理论:以反帕森斯的方式获得灵感和视角,即对帕森斯理论的去神秘化。 2.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如类型学、袖里乾坤、多重现实 3.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语言游戏、语言家族、规则的建构 4. 符号互动论:戈夫曼的影响 5. 涂尔干、韦伯、齐美尔的影响 三、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回答。 秩序需要规则,规则在哪里?一般结构功能论者认为规则先在于人的行动,如“社会事实”,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 加芬克尔认为, 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 规则与其在行动之前,毋宁说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依据。 如果说确实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这个基础只是认知的而非规范的,基础也是动态的,过程的(-ing)。 四、日常行动的逻辑 1、行动的权宜性(contingency):行动非按照事先的规则进行,而是依场景(setting / scene)状态,相机行事,永无终点。 破坏实验(breach experiment):看规则破坏后人们的反应,即恢复规则的各种努力。 2、行动的场景构成 任何社会行动都处在一个局部的场景中 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 局部性行动具有局部的索引性,即需要援引其他情境来展开互动。 索引性(indexity) 指互动要依赖“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索引性表达和索引性行动是无止境的。日常行动的索引性只能是局部的。一个问题:thick description何以可能? 4、行动的反身性(reflexivity)与可说明性(accountability) 在互动中,部分意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某些情境是可知的,即可说明的,但如索引性所表明的,还有很多的意义和情境是不可以穷尽的。 反身性(反思和自我指涉、自体再生):行动与说明的相互建构性,行动者对自己行动的说明既是一种行动,也是一个索引性表达,这种索引性表达又进入情境中,构成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构成规则。 五、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 1、对日常生活中实际发生的谈话的分析。 2、不仅关心会话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如发生的具体场景、文化区域、参与者的社会身份等,更关心会话的内在环境即语境(context)问题,如语言选择、语序(sequence turn)、插话等谈话本身的结构。 3、把会话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分析,关注日常会话中参与会话的人维持会话继续的各种方法,强调会话者对场景的自我组织。 会话的类型: 关于会话轮次即语序的分析 制度性会话分析 六、工作研究(work studies) 陪审团研究是最早的工作研究。 集中在科学研究上,把科学工作程序当作一个日常生活的实践来研究。如LATOUR的LABORATORY LIFE。 评论 毁誉参半 从激进到保守 常人方法学能够重回社会学的马刺地位吗? 11
/
本文档为【符号互动理论与现象学社会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