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2012-03-21 4页 pdf 2M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431

暂无简介

举报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12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90期)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范新干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 要 ] 考辨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而发现,字词典的反切折合中存在径依同小韵之字类推今音的操作失误,这 种操作程序往往导致今音误注,其中一个常见情况是,误移同音字之异读音而致反切折合失误,由此而在一书之内 和此书与彼书之间引起种种今音歧异。 [ 关键词 ] 反切 ...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12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90期) 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范新干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 要 ] 考辨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而发现,字词典的反切折合中存在径依同小韵之字类推今音的操作失误,这 种操作程序往往导致今音误注,其中一个常见情况是,误移同音字之异读音而致反切折合失误,由此而在一书之内 和此书与彼书之间引起种种今音歧异。 [ 关键词 ] 反切 ;今音 ;歧异 [ 中图分类号 ] H11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5442(2011)01-0012-04 《广韵》为立切小韵诸字的今音,在《中文大辞典》中歧成了 yù、yì 两类。例如 : 騽 甲.[ 廣韻 ] 為立切 yù( 中文 10-392) 曄 乙.[ 廣韻 ] 為立切 yì( 中文 4-1417 ) ① 为立切属于为母缉韵,今音理应折合为 yì,yù 音与反切明显不合。[1][p132、163] 被注字“騽”属 于历史词,为立切之外,古代并无可与现代 yù 音相对应的音切存在,与今为 yù 音的字,也不存 在通假、异体或古今字的关系,这些情况明,注中的 yù 音,不可能是与反切不相合的现代既 成读法,也不会是舍注中反切另依古音异读而折合的结果,也不会是舍注中反切另依有关相应 之字所作的改读处置,一句话,这里的 yù 音是在本乎为立切的基础上产生的。②该反切并不复 杂,就是简单地套用反切原理进行折合,也不至于产生今音误注,误音 yù 的形成,想必另有较 为特殊的成因。查《广韵 • 缉韵》为立切小韵,其中的“煜”字,在《广韵》、《集韵》中另外还有余六 切之读——今音折合为 yù,为立切而折合为 yù,就是误移余六切之读而形成的 :在给为立切 确定今音时,不是从切语入手联系历史音变规律进行折合,而是撇开反切依照同小韵的“煜”字 进行类推,操作时受到该字余六切之读的牵掣,因而导致误音 yù 的产生。 * 本文是 2005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书卷字今音歧异问调查研究”课题 (05BYY025) 的系列论文之一。 ①本文的引证涉及四部辞书 :《中文大辞典》,台湾 :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 年版 ( 十册本 ),该辞典的今音标注, 用的是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母,本文引用时都折合成了汉语拼音字母 ;《汉语大字典》,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年版 ( 合订本 ) ;《辞源》修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 四卷本 ) ;《汉语 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年版 ( 十二卷本 )。引例之末括注中交代出处时,四部辞书分别简 称为“中文、大字典、辞源、大词典”, 后面的数目指册数和页码 ( 或者是合订本页码 )。 ②四部辞书中书卷字的今音之注,有两类特殊情况 :其一,撇开注中所示之音切,依被注字古代有关异读而折合的 结果 ;其二,撇开注中所示之音切,依被注字的相关之字 ( 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之类 ) 而作的改读处置。参看范 新干《论清音入声书卷字的今音声调歧异现象》——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届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本文所列举的都是与这两种情况无关的有效音例。 2011年第1期 13 上述之类今音误移现象在海峡两岸现代辞书中较为多见,其负面影响之一是造成今音歧异。 书内歧异之外,还有书与书之间的歧异。例如 : 阿葛切的 àn-è 歧异 � 甲.[ 集韻 ] 阿葛切 àn ( 中文 8-93 ) � ( 二 )è《集韻》阿葛切 ( 大字典 1370 ) 阿葛切属于影母曷韵开口,今音理应折合为 è,[1][p132、155] 该小韵的“按”字,另有於旰切之 读——今音为 àn,因此使阿葛切之字误移为 àn,形成 àn-è 歧异。 这类成因所导致的今音歧异,内乱和外乱往往是兼而有之的。例如 : 呵 ( 黑 ) 各切的 huò-hè 歧异 ( 一 )《汉语大字典》的 huò-hè 歧异 豰 ( 三 )huò《集韻》黑各切 ( 大字典 908 ) � hè《廣韻》呵各切 ( 大字典 882、883 ) ( 二 )《中文大辞典》的 huò-hè 歧异 � [ 集韻 ] 黑各切 huò ( 中文 7-212 ) 矐 甲 .[ 廣韻 ] 呵各切 hè ( 中文 6-1171) ( 三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字典》的 huò-hè 歧异 � 乙.[ 類篇 ] 黑各切 huò ( 中文 10-500 ) � ( 二 )hè《類篇》黑各切 ( 大字典 1909 ) 呵 ( 黑 ) 各切,今音应折合为 hè,[1][p125、155]huò 则是误移所致 :该小韵“�、矐”等,另有忽郭 切之读,因此使呵 ( 黑 ) 各切之字误移为 huò,形成 huò-hè 歧异。 当同小韵之字存在多类异读时,今音误移的误类往往会随之而增,以致形成多重的歧异格 局。例如 : 徒感切 tǎn-dǎn-dàn 歧异 ( 一 )《中文大辞典》的 dǎn-dàn 歧异 � 乙.[ 集韻 ] 徒感切 dǎn ( 中文 6-1314 ) � 乙.[ 廣韻 ] 徒感切 dàn ( 中文 8-816 ) ( 二 )《辞源》修订本的 dǎn-dàn 歧异 啿 dǎn《集韻》徒感切 ( 辞源 1-533 ) 嘾 dàn 徒感切 (1- 549 ) ( 三 )《中文大辞典》与《辞源》修订本的 tǎn-dàn 歧异 禫 [ 廣韻 ] 徒感切 tǎn ( 中文 6-1484 ) 禫 dàn 徒感切 ( 辞源 3-2286 ) ( 四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字典》的 dǎn-dàn 歧异 憾 丙.[ 集韻 ] 徒感切 dǎn ( 中文 4-273 ) 憾 ( 二 )dàn《集韻》徒感切 ( 大字典 988 ) 徒感切,今音应折合为 dàn,[1][p119、182、193]tǎn 和 dǎn 都是误移音 :该小韵的“黮”和“眈、髧”, 前者另有他感切之读,后者另有都感切之读,因此使徒感切之字误移为 tǎn、dǎn,以至形成 tǎn-dǎn-dàn 的多重歧异。 有些小韵之字及其注音字,既有误移因素,同时还存在其他致乱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往往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14 也会发生乱上加乱的多重歧异格局。例如 : 粗本切的 zǔn-cǔn-zùn 歧异 ( 一 )《中文大辞典》的 zǔn-zùn 歧异 墫 乙.[ 集韻 ] 粗本切 zǔn ( 中文 2-1340 ) 鱒 甲.[ 集韻 ] 粗本切 zùn ( 中文 10-670 ) ( 二 )《汉语大字典》的 cǔn-zùn 歧异 蹲 ( 四 )cǔn《集韻》粗本切 ( 大字典 1557 ) � zùn《集韻》粗本切 ( 大字典 258 ) ( 三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字典》的 cǔn-zùn 歧异 � [ 集韻 ] 粗本切 cǔn ( 中文 6-1697 ) � zùn《集韻》粗本切 ( 大字典 1100 ) 粗本切为从母混韵,今音应折合为 zùn,zǔn、cǔn 都与反切不合。zǔn 音系误移所致 :该 小韵的“僔”字,另有祖本切之读,因此使粗本切之字受到牵掣,误移为 zǔn。cǔn 音则是切上字 多音所导致 :“粗”字古有清母和从母两读 (《集韵》聰徂、坐五二切 ),粗本切里用的是从母之 读,对这种情况未作细致考辨,取其清母之读而折合粗本切,因而导致误音 cǔn 的产生。[2][p164、165] 上述两类因素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 zǔn-cǔn-zùn 的多重歧异。 误移因素有时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致乱动因,形成连锁作用,导致乱上加乱的多重歧异格 局。例如 : 徒 ( 达 ) 合切的 tá-tǎ-tà-dá 歧异 ( 一 )《汉语大字典》的 tǎ-tà-dá 歧异 � tǎ《龍龕手鑑》徒合反 ( 大字典 1398 ) 崉 tà《集韻》達合切 (大字典 328 ) � dá《廣韻》徒合切 ( 大字典 1429 ) ( 二 )《中文大辞典》的 tà-dá 歧异 譶 甲.[ 廣韻 ] 徒合切 tà ( 中文 8-1165 ) � [ 字彙 ] 徒合切 dá ( 中文 8-1619 ) ( 三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字典》的 tà-tá 歧异 � [ 字彙 ] 達合切 tà( 中文 9-113) � tá《玉篇》徒合切 ( 大字典 1602 ) ( 四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词典》的 tà-dá 歧异 � [ 廣韻 ] 徒合切 tà ( 中文 1-1083 ) � [dá《广韵》徒合切 ] ( 大词典 1-1507 ) 徒 ( 达 ) 合切歧成了四类今音,其中的 dá 音与反切相合,tá、tǎ、tà 三音则是在误移的 基础上形成的 :该小韵的“�、�”等字,另有讬合切之读,讬合切为清音入声,由于清入调类的 演变缺乏明显条理,因此使某些徒 ( 达 ) 合切之字在误移的基础上形成了 tá、tǎ、tà 的声调 歧异。[1][p119、145、196] 以上说的是误移与历史音变线索模糊性的交织而导致的多重歧异,下面再看一例误移与 语音异变交织而导致的多重歧异 : 蜀庸 ( 常容 ) 切的 yōnɡ-yónɡ-chónɡ 歧异 ( 一 )《中文大辞典》的 yónɡ-chónɡ 歧异 �乙.[ 集韻 ] 常容切 yónɡ ( 中文 6-564 ) � [ 集韻 ] 常容切 chónɡ ( 中文 10-229 ) 2011年第1期 15 ( 二 )《中文大辞典》与《汉语大字典》的 yónɡ-chónɡ 歧异 � [ 廣韻 ] 蜀庸切 yónɡ ( 中文 9-1666 ) � chónɡ《廣韻》蜀庸切 ( 大字典 1809 ) ( 三 )《汉语大字典》与《中文大辞典》的 yōnɡ-yónɡ 歧异 � yōnɡ《集韻》常容切 ( 大字典 1145 ) � [ 集韻 ] 常容切 yónɡ( 中文 6-1766 ) 蜀庸 ( 常容 ) 切,今音应折合为 chónɡ,yōnɡ 和 yónɡ 则是在误移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小韵 的“鱅、鰫”等字,另有餘封切之读,餘封切,今音本应折合为 yónɡ,但该小韵的“庸、傭”等字,其 既成读法却为 yōnɡ,这种正变与异变的并存,使某些蜀庸 ( 常容 ) 切之字在发生误移时歧成了 yōnɡ、yónɡ 二音。[3][p32、33、34] 参考文献 : [ 1 ] 王力 . 汉语史稿 ( 上册 )[M]. 北京 :中华书局,1980. [ 2 ] 范新干 . 从《集韵》粗本切的今音歧异说起 [J]. 中国语文,2006,(2). [ 3 ] 范新干 . 论形声书卷字今音之注中的一类混乱现象 [J]. 古汉语研究,2003,(2). 【作者简介】范新干,男,湖北通山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从事汉语史研究。 【责任校对 :余月】
/
本文档为【从为立切的今音歧异说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