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香道

2012-03-23 50页 ppt 13M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5098

暂无简介

举报
香道nullnull引言引言搞化学也要学习传统文化 学好国学才能做好化学 懂生活才能做事业nullnull 昨天我们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必须成为世界文化大国 。 nullnullnullnull什么是香? 什么是香? null国之瑰宝 《三字经》 根据历史记载,香是最早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礼佛的记载最早是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以后,“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表现出敬天法祖的精神。 香的定义 香的定义 一般的香,大多是指由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
香道
nullnull引言引言搞化学也要学习传统文化 学好国学才能做好化学 懂生活才能做事业nullnull 昨天我们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必须成为世界文化大国 。 nullnullnullnull什么是香? 什么是香? null国之瑰宝 《三字经》 根据历史记载,香是最早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礼佛的记载最早是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以后,“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现出敬天法祖的精神。 香的定义 香的定义 一般的香,大多是指由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化果等所制成的香之原料。常见的香料有旃檀香、沈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薰陆香、安息香等丰富的种类,甚至也有动物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香,如龙涎香、麝香等 香神(scentsation)香的定义香的定义香料大多出产于气候酷热的地区,由于热带地区人体容易产生体垢及恶臭,所以古来为了消除体臭,就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上,称为涂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内及衣服,称为烧香或薰香。 随着香料的不同,也要以不同的方式来散发香气,才能造成特别的效果,用香的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燃烧、薰炙及自然散发等三种方式,而配合不同的香器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须以燃烧的方式,而龙脑类的树脂性香品,则必须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将香放在炙热的金属或炭块上,让其散发香味。null香的定义 佛教中对香的定义则更为广泛,将鼻根所嗅的一切,都统称为香。佛教并将人类生活中这种美好的经验,重新诠释,使香超越了原始的意义,而用香来象征修行者持戒清净的戒德之香,乃至圣者具足解脱、智慧的五分法身,可以说是解脱者心灵的芬芳。香的定义香的定义在《佛说戒德香经》中,佛陀就以香来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熏十方。 在《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圣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null香的定义null 由于香美好的特质,在佛教中就成了供养佛菩萨重要的供品之一,甚至以香为说法譬喻、修持方法,让人依此而悟入圣道。 而香的气味能薰染真物,使环境芬芳美好的特质,也被用来比喻念佛者以念佛的缘故,薰染如来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香光庄严”。null香光庄严由于香与鼻根的密切关联,古德也有以闻香而悟道者 null焚香、装香料的香器,展现了香的具体之美。也以成香的文化中颇为独特的艺术。无论是在种类、材质、造型与色彩的显现上,都为人类的视觉与嗅觉心灵带来极大的喜悦。 这些丰富的香器种类,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型态的香焚烧或蒸薰的方式而产生。除了实际上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考量,香炉的型制、炉身的造型、色彩,更是琳琅满目,配合袅袅香烟,及美好的香味,让用香的情境达到极致。 在香器的种类上,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香囊、香球、香筒、香盒等不同类型用香的器具。香的定义null香之功用香之功用 中国传统香最原始最重要的作用即保健、疗病祛疾。其味不仅芬芳,可怡养性情、净化心灵,还有清心、安神、开窍等很多的养生功能。null 天然香料是一种成份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有人甚至把它比喻为一个混沌系统,多种香料搭配时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使人产生 “愉悦”、“感动”等微妙的身心体验 香之功用null以香悟道香之功用 香之功用 由于香美好的特质和飘渺弥漫的香烟,而被视为能上达天听,传达诚心的供养之意给佛菩萨及天神等。所以香也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并发展出供香的仪轨、方法及真言、手印等。由于香所象征的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为重要的供养, 用香来代表诸佛清净法身,或是以香来修持、说法。香品的使用 香品的使用 自古以来,东西方国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仪式上中都有熏烧香品(古称“烧香”)的习俗。不同的宗教、民族、地区,敬奉不同的神明,具体的仪式规程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基本的规范。对于一些纯仪式性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许不便严格奉行,但对于这些基本的规范仍然值得注意遵循: 正确的心态; 适当摆放花卉、灯烛及其他供品;香品点燃后的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不宜吹灭;注意敬香的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规律。例如,阴历的初一、初三、十三、十五、节气、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等都是适宜敬香的日子(自前一天的子时之后即为次日,例如每月十四的夜11点后即为十五)。 注意敬香的地点。宗教祭祀场所、家中的神龛及其他清净安泰之地都是适宜敬香的地方。注意香品的选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使用较好的香品;尽量选用天然香料制作的熏香。品香四件事品香四件事一:心净、身净、香具环境净 焚香心净是一件庄严殊圣的事情,欲要达到焚香的目的与效果,净心是一件根本的事情。心不净而焚香,是走过场、是应付,不会有好的效果,更谈不上沟通。 身净是说明对焚香的重视与恭敬。所以焚香前要净手、净身,甚至沐浴更衣。重视的程度越高,则效果越好。不可怕麻烦,吃饭不是更麻烦吗?但必须要吃,为什么?需要! 保持环境和香具洁净就是一种修行、一种恭敬、一种功德、一种对自己的负责。 品香四件事 品香四件事二:香具要齐备 既要焚香、香具不可不重视, 香具要如法;特别是固定的佛堂、净室必须要有固定的、规范的香具。 香炉;香筒;卧炉;香插;香盘;香夹;香盒;香铲;香筷;灵灰;手炉;香斗;熏球; 香囊。null 品香四件事三:理香 即是在上香前要对香进行净捡,或开盘。理香时要心平气和,全身放松,动作轻缓,心浮气躁会把香理坏以及破坏香的效果。 如盘香,在开盘前要用手转圈轻轻摄开盘与盘之间相粘的地方,然后再开盘,线香要选择长度相同的为好。null四:选香 焚香一定要选择好的香品,才能有好的效果。好的香品应为纯天然的「合香」,即多种香药合成的香,这种香最好是选择传统配方的,这些配方是经过历史的验证,而且古人的配伍也十分严格,好香会一炷,有一种香的效果。 品香四件事null香道的定义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有关「香气的艺术」。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就是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 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香道的定义是什么?null 中国盛唐时期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的同时,熏香也成了艺术。达官贵人、富裕人家经常性地聚会,争奇斗香,使得熏香艺术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 同时也传入了熏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宗教用于“美”的目的。 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一种熏香盛会。是说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闻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后在享保年间《香道条目录》一书问世后,“香道”取得了飞跃发展。 null 类似日本“香道”这种香文化除了中国、 日本以外,其它文明古国也曾出现过。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心。这些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为了表现 他们的“天才”,在香气方面大做文章,香的知识成为每个到此场所的人所必备,他们谈论香就象今人谈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香气鉴赏会”逐渐深化成各种各样的“香道”。古罗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都没有像中国和日本那样普及并流传下来。 null “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正如同人们熟知的“茶道”的概念,“茶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喝茶和茶制品本身,而是通过茶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茶的文化。 null 香道来自于天然,天然的芳香植物生机盎然,她的芳香伴随着呼吸沁入心扉,天然的香气成分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精神得到放松,使人的内心变得宽阔与美好。芳香植物是非常的美,她的美不单单是她的色泽,更是那种自然的和谐的美,没有任何做作和修饰。与她相伴,人性会变得清纯而透明。由于人类的智慧,芳香植物的美得到了升华,她的体内蕴藏着许多美化人肌肤的好东西,人们把它们提取出来用来清洁、健美我们的肌肤,使我们的容颜象神话般的返老还童。 null嗅觉、及记忆力及性情之关系 香气 鼻部 嗅觉神经 边缘系统 杏仁核 记忆/学习/情绪 皮质 智能过程 视丘下部 脑下腺 肾上腺 控制侵略性 性的腺体 性反应null 香道是充满人情味的,它告诉我们如何去享受和爱护自然的美,又启迪我们如何运用她的美去创造生活的美,天然芳香花草茶、芳香食品、芳香天然洗涤剂、芳香贴花、用芳香植物制作的各种艺术品,都让人们在美的自由空间尽情享受,尽情发挥。 null 香道的“道”包含了道德、道路等含义,她向我们指明了一条芳香的道路,健康我们的身体,美化我们的肌肤,明亮我们的心灵,高尚我们的情操。与人宽厚善良、创造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心理能力;给环境以呵护与培育,培养人与自然环境的感情,使人性得以提升。 null香道 null “香道”是一种文化,她将贡献与热爱她的文化人,同时热爱她的人们会将这种文化发展下去,因为她是“香”的文化,她会随着“香”飘向万里晴空,飘向全世界。香道 之 道香道 之 道null香道 之 道null 振灵香屑,是能熏蒸草木,发扬芬芳……振灵之香成,则四海内外百草木之有香气者,皆可以入蒸香之鬲矣!振草木之灵,化而为香,故曰振灵。 明末董说 null 以一香变千万香,以千万香摄一香。如卦爻可变而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此天下之至变,易也。 - -------- 明 董若雨《非烟香记》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束上,筮着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易经》香道 之 道香文化的历史 香文化的历史 香作为一种文化,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新唐书·仪卫志》载,当时不仅室内设“蹑席、熏炉、香案”,贵妇身上也佩香具。唐高祖618年至唐德宗791年,通川、雁门、顺化、南海、上洛诸郡及属国向唐宫廷进贡香料数十次,可见香事活动的频繁。又通过鉴真大和尚东渡,传至日本及海外。宋代,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香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 香料的起源香料的起源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 帕米尔高原 牧羊人 食物 鼻子的享受 中国 印度 其它国家和地区古代香料贸易古代香料贸易黄金、宝石、香料 阿拉伯人 泉州的“香舶” 为了寻找香料而发现新大陆并完成环球旅行 东印度公司中国香料史 中国香料史 香药同源 屈原的《离骚》 汉代的博山炉 “鸡舌香”(刁存的传说) 盛唐时期 《本草纲目》 熏香 食品加香(五香粉、沙茶辣等)中国古代对外四大通道 中国古代对外四大通道 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麝香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 植物香料 樟科植物——芳樟、桉樟、脑樟、柠檬樟、肉桂、山苍子等。 各种桉树 香茅 薄荷 柏木 柑橘类 薰衣草 各种香花动物香料动物香料 麝香 麝鼠香 灵猫香 龙涎香 海狸香 香道与养生香道与养生null健康 有病 亚健康:人的“第三状态”,“非病”。 症状:抑郁、心理障碍、倦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腹胀、心慌、胸闷、易怒、烦躁、悲观、过敏、记忆力减退等等。 古代的芳香疗法古代的芳香疗法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特别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宗教徒们礼拜时,常常燃点艾叶、菖蒲、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一些病人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古代的芳香疗法常常用于治疗一些非严重性的疾病、传染病、慢性病。 中世纪人们使用芳香植物和香料从瘟疫中拯救了人类。当时人们把乳香、素馨、薰衣草、肉豆蔻、苦艾、没药、沉香、月桂、迷迭香、紫苏鼠尾草、玫瑰花、接骨木等香料加到篝火中燃熏,有效地阻止了瘟疫的蔓延。现代芳香疗法 现代芳香疗法 19世纪末,德国就已经开始把“森林浴”的效果应用到医疗领域上来。当时有人利用森林中天然的温泉泉水、郁郁葱葱的林木、鸟语花香开辟自然医疗区,对患者进行“安详的治疗”。 1928年法国医生加特斯特首次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芳香疗法,并创造了“芳香疗法”(aromatherapy)这个词。null 上一个世纪60年代初,法国政府在进行肺结核病普查时,发现蔻蒂(Coty)香水厂的女工们没有一个患有肺病。这个现象促使人们对各种香料、特别是天然精油的杀菌抑菌作用重视起来并深入加以研究。 null 塔吉克共和国有一个疾病防治所,专门对病人采取芳香疗法:在环境如画的森林公园中,让病人舒适地坐在安乐椅上,一面聆听悦耳悠扬的音乐,一面嗅闻各种芳香植物溢出的阵阵幽香,使病人沉静轻松,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以调节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健康。null日本长谷川直义介绍过用以治疗心身症的嗅香疗法,利用麝香的嗅香疗法可达到治疗眩晕症的目的,而桧树对平衡失调症有疗效。null大茴香油、春黄菊油、桉树油、云杉籽油等可治疗咳嗽、支气管炎等症; 薰衣草香气具有镇静药类的镇静效果; 芳樟叶油的香气抗抑郁效果良好; 茉莉、康乃馨、桂花的香气能够净化空气,抑制结核菌,使用丁香和檀香也可辅助治疗结核病; 薄荷和紫苏的香气能抑制感冒,减轻鼻塞、流鼻涕; 欧薄荷油、蔷薇油、桉树油、薄荷醇等可治疗口臭; 棕榈油、酒花油、玫瑰油等可用按摩、淋浴或制成药枕等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病。 null 在医院里,也有采用“闻香法”给病人治病,具体做法是:屋内备几种用于闻香治疗的特定芳香剂,然后由5-8名心身病患者与一名医生、一名护士组成的治疗组围桌而坐。护士先给每个患者分发一张纸,医生再从箱子里取出芳香剂,给患者闻香。芳香剂按一定的顺序循环,最后归集到护士手中。患者仔细地闻辨之后,把香气的名称记在纸上,然后由医生,成绩优秀的则给予鼓励。用这种方法,一般每种芳香剂一星期使用2次,各种芳香剂每使用12次为一个疗程。null 对于年老行走不便、卧床不起的心身病患者,可采用置香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给患者4种芳香剂,让他们置放于常用桌子的抽屉里、皮夹里、枕头下或揣系在怀里,每次置放3个月以上。病人经常闻到有益的香气就可早日恢复健康。 香味养生 香味养生 康乃馨和杏仁的香味,很容易使人回忆起令人愉快的、欣慰的往事,淡忘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老年人和心事重的中年人特别适合使用这种香味。 水仙花和紫罗兰的香味会使人感到温馨、舒畅,女性最适宜。null 菊花和薄荷香气可激发儿童的智慧和灵感,使之萌动求知欲和好奇心。儿童在菊花和薄荷香气环境中学习,会思路清晰、增强记忆、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 因此现在有人提出应在学校中多种植菊科植物和薄荷草,也有一些公司准备让学生的书包、文具、书桌等地方散发出菊花和薄荷香气来。 null 水仙花香可使人的大脑机能保持平衡。并能消除疲劳。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房间里使用水仙花香精,能减轻大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null 柠檬香气会使人感到愉悦,适用于客厅。 日本的鹿岛建设公司和资生堂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了通过气传系统施放“工作香气”的方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鹿岛建设公司在上午8时到10时用柠檬香气“唤醒雇员”,然后用淡花香气“让雇员集中精力”,午饭停放香气,饭后放树木香气使人放松,再放柠檬香气使犯睏的雇员精神振作,接下来又放淡花香气,最后在下班前放柠檬香气使疲劳的雇员振作精神,准备回家。 null 有人做过实验,打字员在闻到茉莉花香气时可以提高打字速度,而且减少差错。nullnull在驾驶室里置放薰衣草香精,能提高司机的注意力,保证其安全驾驶。将这种香精用于监狱囚房,能稳定犯人情绪,减少暴力行为。 null 香味养生的方法简单而多样: 可以采用香袋、香精瓶、药枕、按摩油、浴剂、香蜡烛、香织物、香纸张、香塑料、香橡胶、香涂料、卫生香、空气清新剂甚至特制的香皂、香妆品、加香人造花等,在不同的场合下闻各种有益的香味,达到养生的目的。 广义地说,利用室内和阳台、庭院多种芳香植物、经常到郊外、公园特别是林木茂盛的地方呼吸大自然的气息、享受鸟语花香也是“香味养生”的重要。null 养生贵在养心,心平则气和,神清则气爽。常闻对人有益的令人愉悦的香气,实是“养心”的最简便快捷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null 1.具有兴奋作用的香料:薄荷油、桉树油、柠檬油、香茅油、马鞭草油、丁香罗勒油、白干层油等。 2.具有催眠作用的香料:橙花油、黄菊油、檀香油等。 3.具有增进食欲的香料:紫苏油、月桂油、柠檬油、洋葱油、大蒜油、甘牛至油等。 4.具有节制食欲作用的香料:艾蒿油、桉树油、没药油、迷迭香油、樟脑油等。 5.具有抗抑郁作用的香料:芳樟叶油、薰衣草油、薄荷油、柠檬油、香柠檬油、茉莉油、玫瑰油、橙叶油、肉桂油、丁香油、安息香油等。 6.具有忌烟作用的香料:柑桔油、柠檬油、香柠檬油、丁香油、肉桂油、肉豆蔻油、姜油等。气味减肥和增肥 气味减肥和增肥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化学家迪特里希·瓦布纳教授认为,香味具有增肥或减肥作用是完全可能的。人们的嗅觉是反应最快的知觉,香味在一刹那间就能进入大脑。大脑在短时间内产生CART或神经肽D。精油沐浴 精油沐浴 薰衣草油有镇静、促进胆汁分泌、愈创、利尿、通经、催眠、降血压、发汗等作用,香气又极佳,“像香水一样”,是目前备受推崇的天然精油。我国新疆、陕西等地都有基地生产,质量不错。 null柠檬油有驱风、清净、利尿、解热、行血、止血、降血压、清凉作用。我国四川产的冷榨油质量很好,云南、广西也有少量生产。 要注意柠檬油和香柠檬油香气是不一样的,疗效也不一样,不要混淆。 null迷迭香油有镇咳、驱风、治疗低血压、健胃作用,也有促进胆汁分泌、利尿、通经、发汗作用。清凉、尖辛的药草香气,有些像薰衣草、桉树叶、樟脑、肉豆蔻油的香味,给人以清爽之感,香气强烈、透发,而且留长。欧洲人比较喜欢,原产于地中海区诸国,我国原来只有各地的花圃中零星栽培,目前有几个地方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基地。 null丁香油也有驱风、愈创、健胃作用,香气也较好。主产于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印度的摩鹿加等地,我国也引种并少量生产供应,丁香油有花蕾油、叶油、梗油、净油(由丁香花蕾浸膏提取)之分,花蕾油与净油疗效较好。 null薄荷油有驱风、通经、健胃作用。我国出产的是亚洲薄荷油,而美国与欧洲各国产的是椒样薄荷油,后者香气较好,清甜优美,但疗效二者差不多。 null肉桂油有通经、止血、健胃作用,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是我国较早出口的著名精油之一。《神农本草经》将肉桂列为上上药。肉桂油香气辛烈而暖甜,深受欧美人士的喜爱,但亚洲人觉得“药味太重”,较少用于沐浴。 null百里香油有驱风、促进胆汁分泌、利尿、通经、去痰、治疗低血压、健胃、发汗作用,主产于西班牙、摩洛哥、土耳其等国。我国也有出产。百里香油香气强烈粗糙,是清凉带焦干的药草香,具有强的杀菌力,所以用百里香油沐浴还可杀灭水中及皮肤上的病菌,对一些皮肤病有疗效。 null人通过五官得到的信息重现时都会引起回忆,但由于从视觉和听觉得到的信息重现太过频繁,一般不受到大脑的重视,唯独闻到某种不常闻到的气味时,能引起种种回忆、浮想联翩,这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古人读书时有焚香帮助记忆的做法,也是这个道理。 null一种可以防止老人痴呆症用的香料组成物,让160名(男、女各80名)65岁以上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嗅闻这种香料组成物,另一组为对照组,每日嗅闻5次,每次2分钟,疗程一个月。应用这种香料组成物使老人痴呆症的症状减轻的男女合计占全体的86%,其中完全复原者达到15%,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防治效果。 香味和睡眠 香味和睡眠 正常人的脑电波可分为γ波、β波、α波、θ波和δ波五种: γ波:又称兴奋波,每秒超过30赫兹的波; β波:又称紧张波,每秒14—30赫兹的波; α波:又称安静波,每秒8—13赫兹的波; θ波:精神恍惚波,每秒4—7赫兹的波; δ波:又称熟睡波,每秒2.5—3赫兹的波。 null 人在清醒闭目养神时,α波每秒8—11赫兹,当嗅闻到某些香味时,α波可以慢慢下降到每秒6—7赫兹,即进入精神恍惚状态,也就是“打瞌睡”,进而再降至每秒4—5赫兹,安然入睡;相反地,当嗅闻到另一类香味时,α波可以迅速增加至10一13赫兹,此时人完全清醒,如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甚至会出现β波,大脑进入紧张状态,指挥全身防止“不测”。大脑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是不行的,因为这容易引起疲劳。 null香味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都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可以这样理解,由于鼻子是大脑唯一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大脑直接“闻香”,不同的香气刺激大脑立即作出反应,而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它指挥着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有秩序的工作和应付各种紧急状况。因此,少量的香料分子就能通过大脑这个“最高司令部”对全身各处“发号施令”,做到药物所不能做到的事。这就是“芳香疗法”同一般的药物疗法完全不同之处。 嗅商嗅商嗅商高的人幸福指数也高。 提高嗅商的方法: 参加各种“芳香养生”活动; 有条件的人可以参加各种“香文化”活动,或者各种与嗅 闻香味有关的活动,如品酒、品茶、品烟、烹调、赏花 等等; 在家“自学成才”——买几本介绍香水、香花、香料、香精的科普书和几十种“芳香疗法”常用的精油,每天细细嗅闻一个精油的香味,“钻研”这个精油的特点、用途、“功能”等有关知识,掌握并熟悉这几十个精油的知识和香味特征后,可以动手试调几个香水香精,“手艺”慢慢精通时,嗅商也就达到一定的水平了。香道 的历史香道 的历史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 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 三是普及性,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对祖宗要烧,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在庙里烧,在厕所也烧;过节要烧,平常也要烧;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香,对美人焚香,雅而韵,妙不可言;作为一种门第身份,所谓沉水熏陆,宴客斗香,以显豪奢;虔敬时要烧,有焚香弹琴,有焚香读书;肃杀时也要烧,辟邪祛妖,去秽除腥;有事要烧,无事也要烧,烧本身就是事,而且还会上瘾,称为“香癖”,就仿佛现代人的抽烟饮茶一样。 null中国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 由祭司执行。 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 其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十三经注疏》)  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 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点: 一是香品原始,为未加工的自然物,还不是后世正规意义上的“香料”(树脂加工而成); 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如后世的“香炉”; 三是专用于祭祀,而祭祀由国家掌握,即,烧香还没有生活化,民间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谓《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荐,而沉水熏陆无闻也。其用甚重,采制粗略。” 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第二期,从汉武帝到三国,可称引进期。 汉武帝于中国香事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二期,从汉武帝到三国,可称引进期。 汉武帝于中国香事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其一,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 其二,武帝时期香品渐走向实用化,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垄断,使香进入生活日用。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武帝大规模开边, 就在这时期,产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传入中国。 《说郛》卷35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又按汉武故事亦云,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宫。 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 然则烧香自汉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伊朗境内),《香乘》卷二引《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树皮胶,即树脂,是为真正的香料。  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这个传说还传到日本(见《源氏物语》)第48回)。 香事繁盛,香具应运而生,不久,中国第一个香炉也发明出来了,称为“博山炉”。传说上面还有刘向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宋火青烟。”(见《香乘》卷38)。刘向为宣帝时人。从此,香品与香炉配,使中国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 然而,从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东汉三国,在这三百多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庭和上层贵族之中,极为名贵,难得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香乘》卷2引《五色线》称:“魏武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为馈赠之礼品。又《香乘》卷7引《三国志》称:“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足见焚香即使在宫庭中也还是一种奢侈。 第三期,是普及期。 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第三期,是普及期。 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西(域)香”由“南(两广、海南)香”所取代。“迨炀帝除夜,火山烧沉甲煎不计其数,海南诸香毕至矣。”(《香乘》卷1)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价格降低,为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二是佛道二教从六朝以来大发展,轮番跻身于国教的至尊地位;二教尚香,“返魂飞气,出于道家;旃檀枷罗,盛于缁庐。”(颜氏《香史序》)从而,信徒汹汹,风气大展,造成烧香走向普及。只不过,这时固有儒教还与释道二教时相对抗冲突,传统士人抵制特别是佛教,而使繁盛香事略为减色。 迨至宋代,三教融合,烧香之俗,也御风而行,大家一致崇尚,士人拜祭孔子时也烧起香来。 明屠隆总结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士助情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null 在熏香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大陆,唐宋以后的一千年里,由于战乱频繁,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日渐式微,这炉幽香传至清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null 香文化上升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成为“香道”。 香道也是一种文化,是精神文化,道德升华,是香文化的使用艺术。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道”,首见《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为天地万物由自然而生,天地万物由自然而运化。天地之间,一切事物变化生息均属“自然”,“自然”,是道的自性,“自然”是道的最大的和谐。香道又是一门生活美学,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远古巫术活动有“香”,崇拜中有“香”,宗教中有“香”,节庆中有“香”,历代帝王喜“香”,闺中妙龄爱“香”,古典名着生“香”, 文人诗词颂“香”,中药百草发“香”,香包飘“香”,品茗饮酒留“香”,养生保健缘“香”…“香”有生命,是一种生命现象,正如庆阳香包有寓意,有寄托,庆阳的“二十四节气香”、“春夏秋冬香”有内涵,有深蕴,庆阳的种种香事活动,生活用香以及花香、酒香、中草药香的市场潜力,需求极大,都是一种资源,值得开发的精神文化资源。香道是历史的,是生活的, 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香道是历史的,是生活的, 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和物和人紧密相连的文化事象的行为方式。通过民俗文化体现人文精神内核,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精神追求和寄托来表现,用集体或个人的智慧、制作、技巧、艺术、艺术承传体系、思想内涵等等对它进行精美的创造和承传。是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群体中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的有突出价值的文化形态或文化表现形式、文化表现活动,和民族、民间遗产概念是相同的。香道文化是人民承传文化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自然传承的历史遗迹,是许多文化遗产的记录。 香器与香具 香器与香具 香的制作香的制作中国传统香是以天然香草药作为原料配制而成,具有强身健体、怡养性情、启迪才思等优势和特点。 我国传统香的制作与中药及道家的丹药很相似,它是以天然香料和中药材为原料,按照香料的选择、炮制、香方、配伍、火候等特定的程式和法度来完成。古代使用的香以“合香”为主,单一香药制成的“单品香”较少。大多数香药都要经过“炮制”(特殊的处理)才能用于制香。 .香具的家族.香具的家族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 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便于使用不同类型的香品,同时也是一些美观的饰物。【香炉】【香炉】 香炉是最常见的香具,其外形各式各样,如博山炉、筒式炉、莲花炉、鼎式炉等等。材质多为陶瓷或铜、铝等金属,也有石、木等材料。明清以来流行铜炉,铜炉不惧热,而且造型富于变化。其他材质的香炉,常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手炉】【手炉】 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带有提梁)的小熏炉,用于取暖,也可薰香。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镂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纹样;材质多为黄铜或白铜。【香斗】【香斗】香斗,又称长柄手炉,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常薰烧香粉或香丸。唐代即已流行。【香筒】【香筒】香筒是竖直熏烧线香的香具,又称“香笼”(以区别于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插线香。其质材多为竹、木或玉石,也有高档的象牙制品。【卧炉】【卧炉】 卧炉,用于横向点燃线香,也称横式香熏。类似于香筒,但横竖方向不同。【薰球】【薰球】薰球又称香球,呈圆球状,带有长链,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两半球之间以卡榫连接。内套数层小球,皆以承轴悬挂于外层,最内层设有焚香的小“杯”,无论薰球如何转动,小杯始终能保持水平,杯内香品也不会倾倒出来。其设计精巧,即使把薰球放到被子里也不会倾覆熄灭,故也称“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的陀螺仪相似。【香插】【香插】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或棒香)的带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有各种款式,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香。 【香盘】【香盘】香盘,是焚香用的扁平承盘,多以木料或金属制成。【香盒】【香盒】 香盒用于放置香品,又称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型,多以木、铜、铝等制成,大小不等。既是容器,也是香案、居室的饰物。 【香夹】【香夹】香夹用于夹取香品。【香箸】【香箸】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香铲】【香铲】香铲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香匙】【香匙】香匙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香囊】【香囊】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以便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袋,也常把绣袋再放入石、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香道工具香道工具 香道工具繁复,有大有小,种类繁多。一般来说,装香道工具的箱子称乱箱。装点火工具的容器称香筋建,点火工具包括银叶挟、香夕、香筷、茑(一种别针,包香包用)、羽帚、火筷、灰押,统称7种工具。装香木和银叶的银器称重香盒。银叶实际上是一种镶有金边的薄云母片,点香时将银叶放在火上。试香、组香时使用的盘子称试香盘。本香盘亦称银叶盘。装香牌的简称牌筒。纸制四角形容器称折居,装对答用香牌。包裹试香包和本香的包称总包。香包没有统一规格,只是香包使用的纸要比总包薄一些。割香工具割香工具割香工具共五种,包括锯、小刀、厚刃刀、槌、凿子。割香时使用的台子称割香台。大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多为10公分左右。 闻香炉高6至8公分,直径6至7公分左右。闻香炉一般要求成双成对,这些还只是香道工具中的主要部分。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在佛教传入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同时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于是,香从生活中的附属用品,一跃而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场景。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在室内薰香的习俗,焚烧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其实薰香源自古人薰烟以趋灭蚊虫,并消除秽气。 古人燃香也可以说是清净环境,中国在尚未产生专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铜炭炉来薰香。 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就已开始了,但是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周礼》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中国香炉的形制始于战国时期铜炉,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 材质有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瑵珐琅、画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种类丰富。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在春秋时期,已出现专供室内取暖的铜炭的“王子婴次炉”。而这类铜炭炉后世仍然沿用。汉代开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炉——博山炉。博山,相传是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盖上雕镂的山峦之形,山上有人物、动物等图案。当香炉中飘出袅袅香烟,就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雾。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 在汉代,专为焚香而设计的香薰已经出现,大理的薰香器从各地的汉墓出土,可以知道当时薰香习俗已经很普遍。汉代薰香的风气,南方比北方更为盛行。广州地区四百余座汉墓中,共出薰炉一一二件。----《汉官仪》汉 蔡质中国历代香器概述中国历代香器概述在广州、长沙等地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已经出土了不少豆形薰炉,而中原地区出现得稍晚。从这种出土不少专为薰香而作的香薰看来,薰香的风气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广的,而许多高级香料也是从南海输入中国。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西汉时龙脑香在广州已非罕见之物。 汉通西域后,还从陆路自西方输入苏合香。《班固与弟超书》:“窦侍中令载杂采七OO匹,白素三OO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这是汉代以杂丝、白素等布料,要买月氏马及苏合香。《后汉书》“西传传”说大秦国“会合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汉<乐府诗> 注:都梁为古代著名的香草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中国历代香器概述汉代的香品中,有干燥的草木植物、树脂类的龙脑香、苏合香。草本植物的茅香干燥之后就是可燃物,为能充分燃烧,通常在炉身的底下会有通气孔。有的设计炉身较浅,炉盖隆起,而且在炉盖上备有数层镂孔。这类炉具的容积也较大。同时为了容纳自进气孔落下的灰烬,通常也设有承盘。 龙脑及苏合香等树脂类香品,必须放在其他燃料上薰烧,因这类炉身较深,以便置烧红的炭块,有时加银箔或云母片,再放上树脂之类的香品,使其徐徐薰烧。出土的汉代香薰中就曾留有炭料、香料。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两晋南朝的香具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两晋南朝的香具东晋南朝士大夫中,以香沐浴,以香薰衣的风俗开始盛行。薰衣的风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就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为了薰香衣、被特制的薰笼。 三国的荀□好薰香,文献中记载:“荀令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竭。”由于荀或经常让自己的衣服薰上浓郁的香味,所以当他到别人家中之后,他坐过之处往往留下香气,经过三日还没有散去。在东晋时文人也以白旃檀的芬芳来比喻学养的渊博。null在两晋南朝流行的香薰式样之中,从三国吴到南朝晚期圆罐式及豆式有承盘的香炉式样大略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孙吴中期至西晋末年(公元二五四——三一六年) 第一期的香薰,造型简单,整体为罐形,侈口鼓腹、圈足,上腹镂刻三排圆形镂孔,没有承柱和底盘。 第二期:东晋前期“东晋立国至穆帝升平以前”(公元三一七——三五七年) 第二期的香薰,薰体为短直口圆腹罐形,腹部有大三角形镂孔,承柱亦为上下小大的圆柱体,承盘则为平底钵形器。 第三期:东晋后期至南朝刘宋时期(公元三五七——四七九年) 第三期的香薰,酱油,罐形薰体,小口鼓腹,腹部满布密集的长三角形镂孔,圆柱形承柱,粗短而直,承座则为宽沿盘形。 第四期:相当于南朝中晚期“齐、梁、陈”(公元四八O——五八九年) 第四期并未发现见香薰等器具。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两晋南朝的香具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隋唐的香具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隋唐的香具 自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焚香礼忏在奉神明或祀天地祖的仪式中,几乎经常可见。甚至,有在行道上以香铺地,使香的需求量更大。在《文昌杂录》卷三中记载:“唐宫中每有行幸,即以龙脑、郁金布地。” 唐代的香具,也开始有新兴的式样。如:多足香薰、薰球、及长柄手炉,质地多为金属器或鎏金银器。唐代流行有提炼的金属香球、香薰。唐代的多足带盖铜香薰十分独特,也有附提炼者。 唐代帝室曾多次迎送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再送回法门寺。法门寺的文物中鎏金银香薰、鎏金银香球,是为皇室迎送舍利真身所专门制造的。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宋元明清的香器 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及香盒。这点从宋代绘画取香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流行将香料压成“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点燃。 宋代曾大量进口香料,北宋时香药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腊、渤泥、蒲端、安南等地其地盛产乳香、龙脑及栈香,朝贡品中也以香药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政府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  宋代香药输入量虽大,但仍供不应求。宋人普遍用香,焚香用量大。祭祀庆典、官府的宴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祝寿等场合,无不用香。  宋人还有所谓的“试香”,于幽室外焚香,有时在庭园内的“诗禅堂”试着燃点新制的合香,品评香的气味、香雾的形状和焚烟的久暂,是宋朝人生活情趣中重要的节目之一。 宋人对于合香的薰烧法特别讲究,香品点燃之后,并不投入火中,香炉内铺厚厚的有保温作用的炉灰,拣一小块烧红的炭块埋于正中央,再薄薄地盖一层,灰只露出一点。用薄银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银片上薰烤,香气自然舒发,没有烟燥气。讲究一点的,炭块就不只是用普通的木炭,而是精制的炭团。 此外,宋人也使用香篆。南宋杭州城的住宅区内的各种服务业中,就有专门为人“供香印盘”的服务业,他们包下固定的“铺席人家”,每天去压印香篆,按月收取香钱。 在宋代的香炉中,有许多特殊的造型,如现藏于芝加哥艺术馆,宋影青鸟形香炉(十一——十二世纪),炉盖有一只似鸳鸯的水鸟蹲伏着,炉身贴两层莲瓣纹,也有承盘。盘底有如意云头花式足。香炉就从鸟嘴逸出,炉身挖有小气孔,而使香烟从上面的鸟嘴飘出。宋代另外流行一种豆形香炉,形如高足杯。null中国历代香器概述 宋元明清的香器 到了元、明、清代,则流行成套的香具,例如元代流行“一炉两瓶”的成套香具。明代十六世纪的绘画中就已出现“炉、瓶、盒”。这种组合式香具乃是为了方便作为储放香箸、香铲之用。 明朝嘉靖官窑也有所谓的“五供”,五供是一炉、两烛台、两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于祭祀及太庙、寺观等正式场合。明代盛行铜制香炉,这与宣德时期大量精制宣德铜炉有关。宣德年间,曾使用泰国进贡的数万斤铜料,铸制三千三百余件的“宣德炉”。明晚期民间大量制作铜香炉,设计精良。铜香炉的盛行与当时盛行燃烧各种品级的沈香木块有关nullnull香道与宗教香道与宗教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连结;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在民间的沿袭和普及与宗教对香的推崇、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汉后期佛、道二教的崛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用香风气的扩展,也使香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促进了南亚、西亚等地香药的传入,对香文化发展贡献很大。因二教都注重香的使用,随着宗教理念的深入,信徒的普及,香品的 使用也更深入民心 (一) 操 作 方 法(一) 操 作 方 法 1.香在佛教中的作用 2.中国香道与宗教香道与宗教香在佛教中的作用 香在佛教中的作用 香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佛教经书对香有丰富的记载,诸佛圣众也有大量关于香的论述。佛教认为香能与智慧相通,把香看作修道的助缘,借香来讲述心法与佛理。上香更是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开光、传戒、放生等各种佛事活动都要用香,大型活动更要以上香为序幕,上香前后还有郑重仪式。佛陀在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陀本人及其它圣众都认为香是最重要的供养。香对人身心有很大影响,好香如正气,亲之近之则大为受益。居士、僧人在打坐、诵经等日常功课中用香,寺院内外也处处薰香,以营造良好的修炼环境。佛医学中对沉香、檀香、安息香等香料配方大量使用,用于消毒除菌、防治瘟疫、治疗各种皮肤病等等,对我国中医学发展也颇有贡献。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从考古的发现得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能有用于熏烧的器具出现;但在见诸于文字的史载中,则要到周朝才有正式的焚香纪录。文物学家刘良佑表示,中国的用香文化,始于疆域的开发与对外交通的发展,从而发现并进口了香料;周朝时,由于政治的分合,在国土向南开发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香料,自此用香逐渐形成周朝贵族的时尚之风。 到了汉朝,香料主要来自西域中亚及南海诸国的献贡;汉末至魏晋六朝,由于佛教的东传与盛行,焚香于是形成供养诸佛的仪轨,升华为凡圣之间沟通的桥梁;隋唐时代,由于文治武功均盛、海路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佛教鼎盛,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用香风气相当普遍,沿袭至宋朝,便在文人雅士间形成了以精致清丽见长的品香文化。当时品香风气之盛,从香药收入占市舶司最大宗可以看出,而品香香料,又以自南洋取得的沉水香、多伽罗香最为珍贵。不过,刘良佑提到:「玩味朱火青烟的品香之乐所费不赀,以至在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战事四起,所以这项须配合着雅致与闲情的风雅之事,便湮没在漫天的精致的品香文化虽然在俗世因缘的流转间逐渐淡没了;但对于渴望离苦得乐的芸芸众生而言,轻缓飘邈的馨香,仍是他们寄托宗教情怀的依藉。因信仰之故,佛教于是能持续地以它强调趣向清净解脱的用香仪轨,深刻影响汉地子民,使香的传承历久方炽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谈到佛教的用香,自然是与印度的用香文化有着若合符节之处。在印度,由于天气酷热,为防人体孳生体垢、恶臭,乃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称为「涂香」;或焚香料熏室内及衣服,名为「烧香」或「熏香」。 《大智度论》卷三十记载,烧香仅能行于寒天时,而涂香在寒、热天均可行之;寒天时杂以沉水香,热天时则杂以旃檀香。 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佛教将涂香、烧香作为供养佛及众僧的方法之一,《贤愚经》卷三里提到,为了迎请佛陀,所以要在供养仪礼中烧香;《法华经》卷四亦谓:香、抹香、涂香、烧香等,为十种供养之数种供养。 佛教强调拈香供佛,拈香除了具有形式上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燃香礼佛者能藉此外在行仪熏染自性清净,贴近佛菩萨本怀。拈香一瓣,满室馨香;在清爽芬芳氛围中,尘世的纷扰、纠葛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轻逸、持稳;凝神静观袅袅香烟,藉此,人天的距离被拉近了,诸佛菩萨如现眼前,怀慰着众生的疾苦。香,可谓是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 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有具体形貌的香,虽然气韵纯润,但散发清香的时间总无法持久,亦受空间的限制难以远传;此外,对于身处异邦的佛教徒来说,要觅得一瓣好香更是有其困难。目前定居美国,并担任德州大学佛学社课程讲师的傅佩芳表示:「其实燃香供佛最上乘者,并非是一些需花大把银钞购买的珍贵香材,而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心香。」在恒常的晨昏定课里,她虽不常直接焚燃香品,然虔敬之心并未因此有所减损,因为「我是以最上乘的供养,也就是以『戒定慧香』供养诸佛菩萨的。」以心香供佛,其虔敬之意不但能感通诸佛菩萨,更对自身觉性的开发大有助益,所以在佛典中,就有多处是以香来譬喻德行完满者,如香气远播,且不受顺逆风势的影响。 null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里蕴藉了这么深妙的意涵,无怪乎禅宗会常引香之名,如将坐禅称为「坐香」等,以提醒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开发自性中的芬芳。 香是人类共通的经验,它能勾动我们种种美好的感受、体验;佛教的用香更是性灵升华的助缘,它能使我们在信仰的感通间荡除凡情,开发自性清净。 null 香不在多,心诚则灵。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凝神静观缕缕清烟,或笔直冉冉而上,或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旺炽澎湃如坠五里雾中;时而形单孤拔如绝壁卓然静逸。潜心摄受入鼻根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态,如梦似幻,似假还真,一如众生实相,皆是存在与虚无相续间的泡影。透过对香的观照,能感得这层深意,无怪乎香严童子能够闻香入道、孙陀罗难陀能观鼻息出入如烟而证得圆通了。香在佛教中的作用香在佛教中的作用佛教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关系,为此,佛教界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提倡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营造好的修炼环境。 当前,“禅香”作为一种诗意的精神生活方式,广
/
本文档为【香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