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

2012-03-28 13页 doc 136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2312

暂无简介

举报
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 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
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
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闉跂支离无脤”、“ 瓮大瘿”都是一些腰弯及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肩肩”,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日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象中可以包含有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象十分怪异甚至丑陋,但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例如有庞眉大目者,孕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是因为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B.在《德充符》中,庄子以我能学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C.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D.虽然庄子认为“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但他并不排斥形体与精神双美兼得的现象的存在。 答案:B (文中只提到哀骀得到了妇女的爱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 B.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C.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而贯休笔下的人物形象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孕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闉跂支离无脤”、“ 瓮大瘿”一脉相承。 答案:B(文中只是以贯休人物画为例来说明庄子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未说只对贯休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影响。两者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因果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闉跂支离无脤”、“ 瓮大瘿”在形体及人格精神的美上都有相近之处。这体现了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 C.庄子指出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的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D.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并对丑怪之美予以肯定,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美学的领域。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儒家美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答案:C (偷换概念,文中说“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柳仲郢,字谕蒙。长工文,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咨赏。元和末,及进士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有父风矩,僧孺叹曰:“非积习名教,安及此邪?”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有禁卒诬里人斫父墓柏,射杀之,吏以专杀论,而中尉护免其死,右补阙蒋系争,不省。仲郢监罚,执曰:“贼不死,是乱典刑。”有诏御史萧杰监之,杰复争。遂独诏京兆杖之,不监。朝廷嘉其守。古 会昌会昌初,累转吏部郎中。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迁左谏议大夫。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仲郢切谏,宰相李德裕不为嫌,奏拜京兆尹。改右散骑常侍,知吏部铨。德裕颇抑进士科,仲郢无所徇。是时,以进士选,无受恶官者。 宣宗宣宗初,德裕罢政事,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周墀镇滑,而郑为属郡,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南尹,召拜户部侍郎。墀罢,它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监。数月,复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或言不类京兆时,答曰:“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乌可类乎?”擢剑南东川节度使。大吏边章简挟势肆贪,前帅不能制,仲郢因事杀之,官下肃然。居五年,召为吏部侍郎,俄改兵部,领盐铁转运使。咸通五年,为天平节度使。卒于镇。 大 仲郢方严,尚气义,事亲甚谨。李德裕贬死,家无禄,不自振;及领盐铁,遂取其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宰相令狐綯持不可,乃移书开谕綯,綯感悟,从之。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服用简素。父子更九镇,五为京兆,再为河南,皆不奏瑞,不度浮屠。急于摘贪吏,济单弱。每旱潦,必贷匮蠲负,里无逋家。衣冠孤女不能自归者,斥禀为婚嫁。在朝,非庆吊不至宰相第。主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六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右补阙蒋系争,不省 省:醒悟。 B.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 按:抑制,遏制。 C.德裕颇抑进士科,仲郢无所徇 徇:顺从,遵从。 D.衣冠孤女不能自归者 归:出嫁。 答案:B(查办。)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柳仲郢秉性“方严”的一组是(  ) ①非积习名教,安及此邪?    ②遂独诏京兆杖之,不监。 ③德裕颇抑进士科,仲郢无所徇。 ④遂取其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 ⑤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服用简素。 ⑥皆不奏瑞,不度浮屠。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D(①是间接表明。②是皇帝的行为,与柳仲郢无关。④是柳仲郢对李德裕知恩图报,关照李的家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仲郢的文才受到韩愈的赞赏,他的处事作风受到牛僧孺的欣赏。在处理禁卒杀人的案件中,他能够秉持原则并惩办凶手,因而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B.御史崔元藻因吴湘案而获罪,柳仲郢为崔元藻极力谏言,宰相李德裕也很欣赏柳仲郢在这件事情上的坚持,因此推荐他做了京兆尹。 C.唐宣宗初年,李德裕罢相,柳仲郢因被视为李的同党而被黜为郑州刺史,在郑期间,又受到上司周墀的欣赏,等到周墀做了宰相,柳仲郢被推荐为河南尹并被授予户部侍郎官衔。   D.柳仲郢性格方严,但也有宽柔的一面。在第二次任河南尹期间,他为政宽惠。在他兼领盐铁转运使时,又保举已故宰相李德裕的侄子李从质为推官以解决李家的经济困难。 答案:A(凶手并不是柳仲郢惩办而且也并未受到柳仲郢所期望的惩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乌可类乎? 对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其他地方的治理,要以施惠修养为本。怎能一样呢? (“辇毂”“ 先”“ 本”“ 乌”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 (2) 急于摘贪吏,济单弱。每旱潦,必贷匮蠲负,里无逋家。 所关注的是指斥贪官污吏,救济孤单贫弱之人。每遇旱涝灾害,一定借钱给穷得一无所有的人并减免亏欠的赋税,所以乡里没有逃亡的人家。 (“摘”“ 济”“ 贷匮蠲负”“ 逋” 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柳仲郢,字谕蒙。他擅长写文章,撰著有《尚书二十四司箴》,受到韩愈的赞扬。元和末年,柳仲郢考中进士科,任校书郎。牛僧孺征用他到武昌幕府任职,因他有父亲的风范,所以牛僧孺感慨说:“不是长期学习名教的人,怎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呢?”召入朝廷任监察御史,升任侍御史。有禁军士卒诬告乡里有人砍掉了他父亲坟墓上的柏树,用箭射死了那个人。执法官吏以擅自杀人论处那个禁军士卒,而禁军中尉出面要求减免禁军士卒的死罪,右补阙蒋系上奏争论,皇上没有醒悟。柳仲郢担任监罚之职,坚持上奏说:“不处死这样的罪犯,就是扰乱法令和刑罚。”皇帝下诏让御史萧杰监罚此事,萧杰也上奏争论。于是皇帝特意下诏让京兆府官员拷打那个禁军士卒,不用监罚。朝廷称赞柳仲郢守法。 会昌初年,柳仲郢多次转任为吏部郎中。当时皇帝下诏削减多余无用的官员,柳仲郢花了十天时间分条核查,减少了一千二百五十员,议论的人佩服他。升任右谏议大夫。御史崔元藻因审讯吴湘案而获罪,柳仲郢极力谏诤,宰相李德裕没有因此而怨恨他,反而上表奏请拜授他京兆尹。改任右散骑常侍,主持吏部考核事务。李德裕特别抑制进士科,柳仲郢从不顺从。当时,以进士身份被选中的人,没有授任不好官职的。 宣宗初年,李德裕被免去宰相,柳仲郢因与李德裕亲善而获罪,出任郑州刺史。周墀节镇滑州,而郑州是滑州的属郡,他的政绩特别突出,等到周墀被召入朝廷任宰相,便荐举他任河南尹,召入朝廷拜授户部侍郎。周墀被免去宰相,别的宰相厌恶柳仲郢,所以他被降任为秘书监。数月后,他再次出任河南尹,为政注重宽惠。有人说这和他任京兆尹时不一样,他回答说:“对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其他地方的治理,要以施惠修养为本。怎能一样呢?”升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大吏边章简仗势大肆贪暴,以前的节度使不能制服,柳仲郢藉事由杀死边章简,手下的官吏也肃然起敬了。他任剑南东川节度使五年,被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代理盐铁转运使。咸通五年,出任天平节度使。后来死在节镇任上。 柳仲郢正直严肃,崇尚气节,侍奉父母特别恭谨。李德裕被贬而死,家人没有俸禄,不能自救;等到他代理盐铁转运使时,便选拔李德裕兄长的儿子李从质为推官,主管苏州院的盐铁事务。宰相令狐绹坚持说这不可以。他就写信劝说开导令狐绹,令狐绹深受感动,听从了他的建议。他每每独自在家居住,也是衣帽整齐、神色严肃,服饰器用简单朴素。他们父子相继九次出任节度使,五次在京兆任官,两次在河南任官,都不上奏谈论吉祥的的征兆,不剃度浮屠僧人。所关注的是指斥贪官污吏,救济孤单贫弱之人。每遇旱涝灾害,一定借钱给穷得一无所有的人并减免亏欠的赋税,所以乡里没有逃亡的人家。士大夫家的孤女无能力婚嫁的,他就赠给谷物帮助置办嫁妆而婚嫁。在朝廷时,没有贺喜吊唁之事不去宰相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罪“自馆职斥宰分宁县时”所作。 8.试描述本诗颔联所描绘的画面,并分析“倦”“ 堕”两字的炼字效果。(6分) 月夜朦胧,只能仿佛窥见乌鹊的身影,而冬夜凛冽的寒气,却使它在翻飞绕枝时显出瑟缩寒噤之态。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投下一声悲切的哀鸣。(2分)“倦”字不但传出觅枝的乌鹊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2分) “堕”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心惊神凄的感受。(2分) 9.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5分) 颔联中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2分)颈联写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2分) 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士人的被贬官员的形象。(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论语·述而》)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⑶锦瑟无端五十弦,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0.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⑶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第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忿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揭发,又受到众人奚落,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 B.小说中的下层人们思想麻木,是非不明,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的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符合当时堕落的社会道德观念,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词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小说采用了虚实相间、详略得当的方法,巧妙的处理了赶集这样—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答案】CE(答C得2分,答E得3分,答B得1分,答A与D不得分。) 【解析】A项,“奥士高纳大爷捡到—个黑皮夹子,被冤家揭发”错误,奥士高纳大爷捡到的是一根绳子,他受到了冤家的诬陷。B项,“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的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的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项,“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 (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一是马具商的诬告,二是乡政府的审问,三是周围群众的奚落。(2分)②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2分)③这三股力量汇集一起,形成一种无形的罗网,而其核心又是社会的道德堕落、愚昧的偏见和可怕的习惯势力。(2分)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把握小说的主旨,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看看造成奥士高纳大爷的根本因素与人为因素,然后归纳总结,分条作答。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奥士高纳大爷是法国社会中一个勤俭、诚实的农民,作者着重描写的不是他物质生活的贫穷,而是精心刻画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2分)②将奥士高纳大爷置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群体精神麻木的思想状态下,围绕着诚实与说谎这一矛盾冲突,充分展示奥士高纳大爷的性格特点 。(2分)③小说紧紧扣住奥士高纳大爷“诚实”的性格这一特征,以洗炼精确的细节描写,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描写了他的性格发展,心理变化,写得细致生动,自然而无雕琢。(2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解答时,首先确定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侧重点,然后确定小说是采用何种方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最后分析归结答案。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观点一: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小说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题意内涵不够丰富,就不会增强小说意蕴的深刻性。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组织布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小说的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会自然。③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真实,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就不能标示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他是一位勤俭诚实的老实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小说写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个绳子,因而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至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反常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也是与小说的主题相融相符的。 (观点2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分析恰当4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8分。)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主题、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探究解读能力,解答时要阐明观点,围绕观点结合小说的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分条归结答案即可,切忌脱离小说本身另起炉灶作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精彩的表演 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远路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移居香港时,梅兰芳专心画画,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绘画这种艺术活动填补自己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为风范,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老友梅兰芳先生的风流神采,但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身形伛偻,声音嘶哑,这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他陷入深深失望中。 C.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自我断绝粉墨生涯,甘于淡泊平静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敌、洁身自好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D.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演,梅兰芳巧妙打扮,极尽疲弱衰老之态,让人觉得他已丧失演出条件,但在抗战胜利公演大会上,他的表演却异常精彩,让观众如痴如醉。 E.本文通过记述梅兰芳谢绝舞台、巧妙拒绝日本人邀演的过程,描写了他在中国京剧艺术上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坚贞高洁的感人形象。 【答案】AD(答A得2分,答D得3分,答B与C得1分,答E不得分。) 【解析】B项,川喜多长政与梅兰芳不是老朋友关系,它们只是有一面之缘。C项,“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错误,梅兰芳早在移家香港之前就已蓄须明志。E项,“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错误,本文没有描写梅兰芳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而是重在突出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2)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精彩表演。(2分)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的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2分)③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一语双关,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可结合文章的主旨和表现手法,分条归结整理答案。 (3)梅兰芳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格,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梅兰芳的崇高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案】①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2分)②高洁的做人品格。梅兰芳以孤傲高洁的画家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做人品格。(2分)③爱国爱民的情怀。抗战胜利后,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为祖国的胜利歌唱,表现出奉献人民、报答祖国的宝贵情怀。(2分)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本题的信息集中在第1—3段和文章最后一段,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可正确回答。 (4)有人认为,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不能因为政治而干扰艺术。梅兰芳因政治原因而放弃艺术表演的做法实不足取,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观点一:梅兰芳应该放弃艺术表演。艺术不能与政治分开,艺术要摒弃政治分歧, 不要和政治联系, 这是天真的想法。抗战期间,国土沦丧,人民生灵涂炭,日寇利用梅兰芳的艺术影响,强诱他媚敌表演,梅兰芳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梅兰芳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 观点二:梅兰芳应继续登台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艺和优秀作品激励人民克服时艰。艺术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对大众产生影响,艺术家往往是无意识地承担了政治重任。任何艺术都具有观念性,一旦将蕴含在艺术中的观念强化,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便凸现出来。正义或邪恶, 艺术永远是表达, 承载的东西。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不应放弃自己的舞台,他应该以自己的艺术去召唤抗敌的血诚,以优秀的作品去激励人民,以他清圆的唱腔化为对正义的坚守,对丑恶的批判。 (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恰当4分,就以上任一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8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进行探究的能力。首先应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只要不脱离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乌坎事件峰回路转,政府从早期称“有境外势力推波助澜”,转而强调“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B.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世界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说三道四的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甚嚣尘上。 C.“三星”在标准专利问题上大做文章,以此在全球各地对“苹果”展开反诉,其目的是希望使整个专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从而达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D.前段时间,张国立之子张默因吸毒被拘。近日,美国一代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又被疑因吸毒而亡。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明星吸毒事件变得如此司空见惯? 答案:D ( A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C(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D(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但该词侧重于某人认为某事常常见到,主观性强。在此应用为体现客观性的“屡见不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驻苏丹维和官兵纷纷表示要拿出实际行动捍卫同胞利益,他们提出“同胞一天不安全,官兵一天不上岗”并拒绝执行维和任务。 B.以前,我们往往以孩子掌握汉字的数量取代其掌握的质量,结果虽然孩子对某些字能够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而一些考试,更是在生僻字的考查上乐此不疲。 C.根据中国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的,该套房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D.据白方礼白西骞校长介绍,昨晚央视舞台上白方礼小学30名孩子推着老人生前骑的三轮车,目前正在北京巡展,巡展后将被纪念室收藏。 答案:C A(成分残缺,在“并”前加“的口号”。)B(语序不当,把“虽然”移到“孩子”后。)D(搭配不当,把“着”改为“的”。)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铅色水鸫的行为最具代表性。它常守候在溪面浮凸不动的岩石上,然后沿着岩石群逐一跳跃,捉捕溪岸附近肉眼难见的蜉蝣与蚊蚋科小虫。溪涧的天地小,溪鸟的领域感自然十分强烈,铅色水鸫更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不容二鸟,两者之间势必起冲突。我却未看见小剪尾打赢过铅色水鸫。 1 它的体积约莫麻雀大,攻击性却勇猛凶悍。 2 究其原因,原来它的习性类似铅色水鸫。 3 日后我也发现只有小剪尾独独会遭受铅色水鸫的排斥。 4 不但觅寻的主食来源一样,体积也相似,而且活动的位置都是岩石滩。 ⑤ 在溪涧王国里,这种场面算是最激烈的争斗。 ⑥ 我经常看见大它半倍的小剪尾遭到驱逐,落荒而飞。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⑤③②④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①③⑤②④ 15.B 本段文字选自刘克襄《溪涧的旅次》。 16.请为下面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5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答案:教育部要求小学生增加背诵、减少识字引发争议。 16.观察下面古代的一只瓷碗,通过想象和联想写一段不少于一百字的描写性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5分)                                                                                 16.经过多少岁月的洗礼,一只古代的瓷碗依旧完美清晰,依旧润泽闪光,像篱笆前桃花边一位羞涩含笑的村姑,却又率性、淳朴大方。那一身道道的印痕,没有规则,却又自然地展现着一种秩序的美。让人想到当初的它,在烈火的包围下,在火舌一次次的亲吻下,它又经受了怎样穿心裂肺的疼痛,从而成就了今日的美丽。(抓住事物特点的色泽与花纹各1分,修辞各1分,描写1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方舟子作为打假英雄,近年来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造假腐败现象。如打人教授肖传国事件,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事件和李开复学历门事件。近期,方舟子质疑韩寒部分作品可能由其父代笔的事件又闹得沸沸扬扬。但同时,他又是反对中医的代表人物和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坚定支持者。对于他的行为,有人认为他无事生非,纯属神经病,有人认为他喜欢抛出奇谈怪论,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炒作,有人认为他就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还有人认为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眼中那只能够刺激马儿精神抖擞、快速奔跑的马蝇。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对于方舟子这样人物的存在意义,就像材料中所列举的那些观点一样,当今中国社会并无定论。本题考查对方舟子现象的理性认知,考生不但要看到他勇于打假,还学术界一片纯净天空的无畏举动,还要看到他反对中医和坚定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饱受公众争议的行为。考生在写作时要有理性的批判精神,既要对方舟子存在的正面意义和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清晰理性的认识。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得分范围 评分标准 一类卷 60-50分 情感健康,语言流畅,结构思路清晰,辩证思维突出,叙议合理,内容充实。 二类卷 49-42分 辩证思维略有欠缺,语言较好但内容不够充实(缺乏事例佐证)。 三类卷 41-36分 叙议不分,所举事例侧重点偏离题意,缺乏辩证思维,论据不能支撑观点,语言不通顺。 四类卷 35分以下 思想偏激,偏离题意(举例,议论过程中立意偏移),更换题目,表达不清,套作抄袭。 9 / 13
/
本文档为【豫东豫北十校第三次联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