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2012-03-29 18页 doc 42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8600

暂无简介

举报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图机已经普及到许多基层医院。但作者也发现许多医生及脑电图技术人员对于脑电图的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脑电图存在着套用成年人脑电图标准的倾向。不了解婴幼儿及儿童脑电图的特殊情况。在脑电图记录描述中很明显是正常的描述,但结论中却给出轻度甚至中度异常脑电图的结论。而一些医生对于脑电图并不了解,看到异常脑电图的结论就告诉家属孩子患的是癫痫。对于癫痫大家都有种恐惧感,听到这个词,家属就心慌,开始了漫漫的天南海北的求医之路。而目前由于市场化的结果,医疗市场八...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图机已经普及到许多基层医院。但作者也发现许多医生及脑电图技术人员对于脑电图的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脑电图存在着套用成年人脑电图的倾向。不了解婴幼儿及儿童脑电图的特殊情况。在脑电图记录描述中很明显是正常的描述,但结论中却给出轻度甚至中度异常脑电图的结论。而一些医生对于脑电图并不了解,看到异常脑电图的结论就告诉家属孩子患的是癫痫。对于癫痫大家都有种恐惧感,听到这个词,家属就心慌,开始了漫漫的天南海北的求医之路。而目前由于市场化的结果,医疗市场八仙过海,各种广告层层叠叠,各种未经过检验的新方法新治疗仪器也层出不穷。许多患者最后家财散尽,病未见好。有的迷信各种祖传秘方,导致病情加重。在此种情况下,身为医者,更应该牢记责任,性命幸福相托,责任重大。医者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导致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变化。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自己份内的技能。脑电图与医生的阅读经验很有关系,同样的一份图,可能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更应该提高技能。为此作者愿意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于脑电图做一简单的介绍。 脑电图(EEG)电极放置方法:通常EEG记录中采用国际10-20系统法放置16-21个头皮电极,我们放置19个电极,包括2个耳极和1个接地电极。常规使用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单极导联)和不使用参考电极的双极导联(纵向导联或称为香蕉导联)记录。必要时加用横向导联和环状导联。记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记录时间过短,会影响记录的效果。 正常脑电图波型的判断中,应该注意2方面的内容。1.正常中的变异。①14Hz及6Hz正相棘波。主要见于4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于浅睡眠期,深睡时少见,与癫痫 发作无必然的关系。注意该波为正相,而一般的棘波为负相。②节律性颞区θ波爆发。多见于中颞区,为颞区长时间的4-7Hzθ波持续发放。多见于儿童清醒、睡眠早期。无临床意义。③6Hz良性棘慢波。该波主要发生于思睡期,时间很短,仅仅持续1-2秒钟。其与病理性的棘慢波区别在于其棘波波幅很小,而且随着睡眠加深而消失。④睡眠纺锤波变异。一般情况下辨认不难,但有些纺锤波波幅很高,持续时间很长,容易误认为是棘波。有的现就像棘慢波,必须注意辨认。2.儿童睡眠中的正常脑电图。在此点上,最容易误诊。①表现为在思睡期出现的中高波幅θ波活动。有时呈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慢波,有时表现为阵发性慢波活动。但该波仅仅出现在思睡期。②顶尖波。这是最容易判断为棘波,棘慢波的一种波形,为此一些患儿戴上了癫痫的帽子。该波的出现提示患者处于NREM睡眠Ⅱ期,常常出现在颅顶区,但颞区少见。该波本身就是尖波,但不属于异常。随着睡眠的加深,该波就会消失。这一点与棘慢波不同。③睡眠纺锤波。该波与顶尖波组成一个K—综合波。这些都是正常波,而非异常波。 脑电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癫痫的诊断。这也是脑电图最常用的方面。由于清醒脑电图的阳性率仅为40%—50%,为了提高阳性率,常常采用诱发的方法(下面具体的谈)。2.非特异性异常。包括各种脑炎、脑损伤、代谢性疾病等。主要表现为基本节律的变慢,常做清醒脑电图。有的人对于何时做清醒脑电图,何时做睡眠脑电图搞不清楚。如果想了解基本节律的变化,就做清醒脑电图。如果想了解有无阵发性异常(痫样放电),就做睡眠脑电图。例如一位发热伴有抽搐的患者,该做什么脑电图?如果临床怀疑脑炎,就做清醒脑电图,因为脑炎的患者由于脑部功能受损,基本节律变慢。如果基本节律未见变化,结合临床(有无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差、抽搐甚至是嗜睡)排除脑炎。否则考虑脑炎。如果怀疑发热诱发癫痫发作(癫痫本身无发热),则应该做睡眠脑电图(睡眠诱发)。 诱发方法的选择:当常规记录时患者处于安静、闭目、清醒状态时脑电图未见异常,此时给予受检者以某种刺激,使脑部原有潜在异常电活动暴露出来的方法称之为诱发试验(方法)。常用的有过度换气、睁闭眼试验、睡眠与睡眠剥夺、间歇闪光刺激、药物(如戊四唑、美解眠)诱发等。这些诱发方法常规可使用过度换气、睁闭眼试验,间歇闪光刺激。其余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我们常规使用睡眠诱发(全身失神发作除外)。 睁闭眼试验。正常成年人基本节律为α节律,3岁小儿会出现α活动,发育良好的8岁儿童就会出现α节律。闭眼时两枕区基本节律为α节律,睁眼后该节律解体,代之的是同步化的低波幅快波。一般睁眼后1秒内枕部节律受到抑制。超过时间称为潜伏期延长,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有的患者闭眼时出现痫样放电,睁眼时消失,提示有光敏性癫痫及眼部运动诱发的癫痫。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该试验引起的脑电图改变最直接的原因是低碳酸血症。受试者闭目尽最大的努力做深呼吸3分钟,随后记录3分钟。正常的反应是双侧同步出现的高波幅慢波。但应该注意过度换气的患者当时往往出现语言及记忆力的下降,有的出现四肢麻木、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表现。除非脑电图上有明显的痫样放电(如全导出现3Hz的棘慢波),不应该将上述的表现解释为癫痫发作。过度换气诱发试验最常用于失神发作的诊断,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在过度换气中诱发出3Hz的棘慢波就不是失神发作。该试验对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也容易诱发出阳性结果。 睡眠诱发试验。睡眠对于许多癫痫样放电和癫痫发作具有激活作用。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癫痫的痫样放电仅仅出现在睡眠中,而且只出现在NREM睡眠的Ⅰ、Ⅱ期。过了此时间段,放电就会消失。对此作者深有体会,对于这一点也很重视。对于睡眠脑电图要求从清醒做到睡眠早期。提高痫样放电检查的阳性率。 常见的与睡眠有关的癫痫如下。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症、儿童良性Rolangic癫痫、儿童失神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额叶癫痫等。可见睡眠诱发的重要性。 常用的方法有自然睡眠,在婴幼儿中可以使用。睡眠剥夺。就是不要病人睡觉然后做脑电图。一般可用部分睡眠剥夺。药物诱导睡眠,常用的药物有水合氯醛,副作用小。我们一般采用药物诱导和部分睡眠剥夺联合使用的方法。一定要注意睡眠脑电图争取从清醒做到睡眠早期。对于婴幼儿刚刚入睡就应该做,不要等到睡熟后。对于儿童及成年人在刚刚口服药物后就可以安排检查,这样清醒及睡眠早期的脑电图都可以记录到。可以提高阳性率。 在做及判断脑电图中首先应该注意各种伪差。脑电图与心电图相同之处就是都是记录人体的电活动。但心电图只要电极位置正确,所记录的图形反应的确实心脏的电活动,不存在假的。但脑电图不同,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伪差。必须对此作出判断并且当时就标出来,否则事后很难判断。例如脑电图中使用的帽子,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电极与头皮接触松紧刚好合适,太紧了患者不舒服,太松了接触不好,影响电的传导。患者出汗后会出现基线漂移。电极放置位置在血管上出现血管波动的伪差。小婴儿头部枕在母亲的左胸前出现母亲的心脏波动的伪差。患者睁眼闭眼是前额肌肉活动的伪差。患者过度紧张频繁眨眼在前额导联出现瞬目的表现。母亲拍打孩子出现的伪差。周围打手机等信号引起的干扰等。因此医生在做脑电图的同时,一方面观察脑电图的描记,另一方面应该注意患者及周围的环境变化,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伪差的产生。然后才是对于脑电图的判断,尤其是异常脑电图的判断。 异常脑电图分为三种。1背景活动的异常。背景活动是指在脑电图的记录中普遍及持续性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脑波活动。背景活动异常包括节律的改变、频率的改变、波幅的改变、波形的改变等。背景活动的异常并非特异性,只是说明存在着脑部的损伤,但不能做病因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可能做出最后的临床诊断。例如脑电图变慢说明存在着脑损伤,脑电图越慢,脑损伤越明显,但不能说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因为许多原因都会出现脑部的损伤。如中毒、感染、慢性脑病、全身代谢性疾病等。如果临床有发热、头痛、频繁的呕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昏迷,结合脑电图考虑脑炎。究竟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何种细菌病毒脑电图无法回答。还应该注意相同的年龄其脑电图的频率是一样的,但波幅可以相差很大,有的很高,有的很低。这主要与描记技术、颅骨的厚薄等有关。但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描记过程中波幅是一致的。 背景活动的异常主要包括①慢波性异常。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异常。表明脑电活动变慢,是脑损伤的表现。许多疾病只要出现脑损伤,就会出现脑电活动的变慢。包括全导广泛性慢波,局灶性慢波等,与损伤部位有关。波越慢,损伤越严重。但在判断慢波时应该记住不同年龄基本节律不同,慢波是指在与该年龄相比较显的慢。②快波性异常。包括药物引起的快波、如安定、鲁米那及水合鲁醛精神行为异常、发育迟滞、脑部结构的异常等。部分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快波。③爆发—抑制。这事一种严重的异常脑电图。一般医生见到此图就判断为癫痫性脑病如大田原综合征。但并非全是如此。该图形常见于婴儿癫痫性脑病就像前面所讲如大田原综合征,早期肌阵挛性脑病等。严重的脑损伤。大剂量中枢抑制药物。麻醉状态等。因此对于此图必须仔细分析。 2阵发性异常。就是癫痫样放电,也是脑电图最重要的方面。常见异常波包括。棘波:是癫痫样发放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时限为20—70毫秒。正相棘波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若其背景波正常,此放电多从远处传来,反之,若背景波异常,则可能源自该区或其邻近。当棘波呈节律性出现时表现为棘波群,提示有强直发作趋势。尖波时限为70—200毫秒。可以讲棘波是尖波中的尖波,但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亦为常见癫疒间样发放波型之一,常与慢波构成尖慢波综合,其意义与棘波相同,但常需与生理性尖波(如睡眠期顶尖波)相鉴别。在早产儿可以见到比较宽大的尖波,只是代表脑发育不成熟而已。棘(尖)慢复合波:癫疒间样发放的常见波型之一。3Hz者多为失神发作的典型波型;两侧对称同步1.0-2.5Hz者常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波型;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表明存在着多个放电灶,但如果超过3个放电灶,也可能提示损害是弥漫性的,范围比较广。多棘慢复合波是指在连续1个以上棘波之后紧随有一个慢波,常见于肌阵挛性癫痫,亦见于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高幅失律:是指持续弥漫性高幅慢波中夹杂着更重不同步的棘波、尖波及多棘波。可呈持续性,主要见于婴儿痉挛(West综合征)。 其他异常。周期性一侧癫疒间样放电(PLEDs):指EEG记录中一侧半球出现周期性癫疒间样放电,常提示有严重的急性脑损伤,预后不好。多数病例在PLEDs发放前或同时伴有临床癫疒间发作,主要见于新近发生的脑损伤的病例中,如急性脑梗死、恶性脑肿瘤及脑脓肿等。周期性波重复刻板,缺少变化性,是脑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提示有急性或亚急性弥漫性脑病。常见于单疱性脑炎、癫痫性脑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脑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①在对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上。有许多发作性疾病必须与癫痫鉴别。如晕厥、偏头痛、发作性睡病、睡眠中肌阵挛、抽动症等,必须通过脑电图来鉴别。②在癫痫分型中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的癫痫及综合征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EEG特征,通过脑电图可以对于一些癫痫及临床发作做出判断。如部分性发作:主要为脑电图中某一脑区局限性痫样放电,扩展或不扩展至同侧及对侧半球。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原发性者为两侧全导同步痫样放电活动,若为局部痫样放电开始,逐步进展为两侧同步放电,则本质应为部分性癫痫,不能作为全身性发作,选药不同。失神发作:典型者为爆发性3Hz棘慢复合波,这也是很少的从脑电图上就可以对临床发作类型做出判断的一种癫痫。若为肌阵挛性失神发作则可为爆发性多棘波多棘慢波。肌阵挛性癫痫:呈爆发性多棘波多棘慢波或多棘波群。Lennox-Gastaut综合征:呈两侧同步1.0-2.5Hz棘(尖)慢波综合发放。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表现为爆发抑制型或持续型高幅失律。(3)协助癫痫病灶的定位。脑电图的定位主要根据有无局限性背景波异常、局限性疒间样放电来决定。在儿童中痫样放电灶有时容易发生转移,具有游走性的特点。应该牢记脑电图上的放电灶并不一定是致痫病灶。因此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脑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的资料方能进行准确定位。④有助于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疗效判定及停药时机的确定。抗癫痫药物应根据临床分型和脑电图的表现进行选择。由于观察的局限性,对于局部发作继发全身发作的患者,对于开始局部起病的细微发作往往忽视,只是注意到全身发作时的表现,容易误诊为全身发作,其实为局部发作。其疗效的判断亦应根据临床发作是否减少及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改善情况调整抗癫痫药物的剂量、类型。确定是否合并用药或停药的时机及时间等。⑤脑电图对癫痫预后的判断。凡脑电图严重失律、弥漫性或多灶性癫痫样放电,且存在时间长,不能随着临床发作的减少而好转者预后较差。背景正常,痫样放电频度极少,经治疗后消失者预后多良好。不容易复发。 脑电图在儿童癫痫诊断的局限性。①癫痫为一临床诊断,其诊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脑部的痫样放电以及由此产生的临床发作事件。少数正常儿童中脑电图存在着痫样放电,不能因为存在着痫样放电就诊断为癫痫。必须随访。大量研究证实健康儿童中,有2.0%-5.0%的儿童呈现痫样放电。但随年龄增长,大多数异常图形在青春期前自行消失,仅有5%左右的儿童出现癫痫的临床发作。在成长过程中遇有头外伤、颅内感染等因素可能会促使临床症状出现。②一半左右真正的癫痫患儿在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中缺乏痫样发放波,加上睡眠等多种诱发技术,依然有20%-30%的患儿检查结果阴性。进行长程连续监测,虽会提高阳性结果,但对少数监测中无发作者,仍有假阴性可能。可能与痫样放电灶过小、太深或本身放电频率太低有关。例如额叶癫痫脑电图阳性率就低,与其位置较深有关。一般说来,临床发作愈频繁,其异常阳性率就愈高。增加检查次数可增加阳性检出率。服用抗癫疒间药物可能减少发作间期脑电图的痫样波发放频率,但不会对其发放产生根本抑制。 儿童脑电图判断中常见的误区。目前临床感觉到儿童脑电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主动就医的人明显增多,导致许多过去被忽视的临床表现受到重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医生的水平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在儿童脑电图的判断上,存在着必须纠正的误区。现在简介如下。(1)描记时间过短:绝大多数痫样放电的发放是间隙性的,记录时间过短,就会减少异常脑电波的发现概率。常规EEG的一次描记时间不应少于20min。但经常见到记录时间过短,有的甚至不到5min,仔细询问,回答是刚刚进去就出来了,达不到判断的目的。(2)忽视睡眠描记在儿科EEG检查中的重要性:许多癫痫的痫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而且仅仅出现在思睡期及睡眠早期。若仅仅完成清醒描记,阳性率仅达40%左右,若加上睡眠描记,可使其阳性率增加至80%.这就要求做脑电图必须把握好时机。患者既不能清醒,也不能睡得太深,否则影响效果。故若不注意描记时的睡眠时相,即使进行了睡眠诱发,仍然达不到提高异常阳性率的目的。(3)少部分学龄前及学龄期正常儿童清醒描记中存在的插入性头部后位慢波活动或短程慢波节律容易误认为异常慢波爆发,得出癫痫的诊断。(4)正常儿童过度换气中及换其后3分钟内常有明显的高幅慢波活动,甚至3Hz慢波爆发, 有时慢波形态高尖,经常被误判为棘波、尖波或棘慢复合波。(5)儿童思睡和觉醒期也常有中、高波幅慢波增多或爆发,这是正常现象。加上各种背景波的伪差,也同样被误判为痫样放电。(6)正常儿童睡眠顶尖波波幅可以很高,基底时限窄,形态很像棘波。而且儿童顶尖波形态多样化,非常容易被误认为棘波、尖波。这一点临床非常常见。与痫样放电的尖波棘波区别是睡眠顶尖波很少出现在颞区,而且只出现在睡眠早期。(7)导联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参考导联上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出现伪迹。此时应该与双导互相参考,以免误判。(8)婴幼儿睡眠纺锤波因波幅高,持续时间长达数秒甚至更长时间,经常被误判为棘波、尖波。 脑电图假阴性的原因。即确实是真正的癫痫,但脑电图却没有发现痫样放电。为什么?主要问在(1)记录时间过短,没有做睡眠脑电图。(2)脑部的放电90%都被颅骨及软组织吸收,只有少数的放电被记录下来。放电位置深在,放电能量本身小等都会导致记录阴性。例如额叶癫痫头皮脑电图阳性率非常低。因此一次脑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癫痫的诊断,尤其是临床发作明显者,多次脑电图可以提高阳性率。必要时可以做特殊(如深部电极)脑电图。 有些癫痫发作期脑电图特征性表现与发作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癫痫的分类具有诊断意义。掌握这些特殊的脑电图表现很有临床意义。例如典型全身失神发作时双侧全导对称同步的3Hz棘慢波节律爆发、肌阵挛发作时广泛性多棘慢波持续爆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时广泛性棘节律逐渐演变为越来越慢的棘慢波节律爆发、全身强直发作时广泛性10-20Hz棘波节律持续爆发、婴儿痉挛发作时的高波幅慢波随后出现低电压快活动(发作间期则为高峰紊乱)等。大田原综合征及早期肌阵挛脑病脑电图的爆发-抑制图形。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在睡眠期明显增多。 癫痫持续状态的脑电图,若为惊厥性癫疒间状态,主要表现为节律性连续性棘波、棘慢波、多棘慢波、节律性尖波或节律性慢波形式,随后随着持续状态的停止突然停止于周期性低平电位。而对于非惊厥性癫痫状态,没有典型的发作,容易误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此时脑袋泥土识别成为主要诊断依据。常见于全身发作的失神发作、局灶性发作的颞叶癫痫等。发作期脑电图共同特点为脑电活动变慢。颞叶癫痫病侧颞区有较多尖慢波发放,失神发作状态可见3Hz棘慢波持续性发放。发作间期脑电活动背景恢复。 脑电图在中枢感染中的应用。1.对于病毒性脑炎及其他中枢系统感染,脑电图的主要变化是基本背景的变慢,有的表现为全导背景活动的变慢,有的表现为某一部分局灶性节律变慢。有的表现为持续性,有的表现为阵发性。脑电图变慢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脑电图越慢,说明损害越严重。对于病情的轻重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做病因的诊断。例如对于病毒性脑炎不能判断出是何种病毒感染。同样脑电图的变慢只是说明存在着脑部的受损,但不能做出脑炎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如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是抽搐才能做出脑炎的诊断。而部分高热惊厥的患儿脑电图也会出现节律的变慢。但脑炎的脑电图恢复需要3月甚至更长时间,而高热惊厥脑电图恢复的要快得多,一般仅仅需要2周。脑炎的患者临床恢复要明显快于脑电图的恢复。2.特殊脑炎的脑电图。在少数情况下,某些脑炎性损害时脑电图可出现一些相对特殊的改变,对于诊断具有提示作用。①周期性复合波,为短时爆发出现的双侧脑波以相似的间隔反复出现,可以表现为尖波、棘波尖慢样复合波等,主要见于儿童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麻疹慢病毒感染后期的脑电图改变,但近年来非常少见,故临床上应用的机会很少。(2)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PLED)。这也是一种周期性放电改变,在儿童多见于脑炎(如单纯疱疹脑炎),其他依次为:缺氧性损害(如脑软化灶)、全身性系统感染、脑肿瘤、脑梗死、中毒以及脑部慢性病灶等,常伴有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或其他代谢异常。一般认为其周期性尖(棘)波发放提示脑灰质损害,其放电后相对静止的时期提示白质损害,两者混合出现提示有广泛的破坏性病变,同时还伴有内环境平衡紊乱。PLED为一过渡性脑电图的改变,随后就发展成其他形式的异常脑电图。(3)三相波。多出现在弥漫性低波幅背景之上,多是双侧同步出现,额区最大,随后是后头部。该图形最初见于肝性昏迷,后来发现多种代谢性疾病都会出现。该图形提示预后不好。 临床下放电。早在1936年,Gibbs等就报道了脑电图出现明显的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伴或不伴慢波等)但临床上没有癫痫发作或偶然与发作。这种仅有脑电图上具有痫样放电而不引起临床可见的癫痫发作称为临床下癫痫放电(SED)。据统计临床下癫痫放电在从未诊断为癫痫的儿童、成人精神病患者和其他脑部疾病患者中都有发生。未经过治疗部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因此正常儿童偶发的痫样放电临床一般不诊断为癫痫,也不需要抗癫痫治疗,但需要随访。如果出现明显的临床发作就需要治疗。因为癫痫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病人而不是治疗脑电图。 但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通过测试发现50%左右的临床下癫痫放电患者可引起短暂认知受损表现。左侧半球痫样放电容易引起言语性认知受损,而右侧放电则易损害空间立体觉等功能。其特点是短暂发作的认知障碍,随临床下癫痫放电的反复发作而周期性出现。患者常表现为言语迟缓、停顿、重复计数、阅读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时延长等。影响其学习训练能力。 对于临床下放电传统的癫痫治疗原则以控制临床发作为目的。不需要治疗。但长期大量的异常痫样放电确实是导致精神行为发育倒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语言能力的损伤。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通过抗癫痫药物抑制临床下放电确实可以明显改善某些患者和实验动物的临床症状。因此可以使用具有抑制痫样放电作用的药物。目前首选丙戊酸,必要时可与氯硝西泮联合应用。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会使临床及脑电图恶化,应该慎重使用。 临床下放电有几个特殊情况需要注意。①具有脑发育障碍的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小儿。例如儿童孤独症中7% -20%中仅有脑电图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Rett综合征、小儿脑瘫等发育障碍的患儿也常见临床下的痫样放电。这类患儿除原发病的特征外,常伴有明显的精神、行为、语言及认知功能损伤。对于此类患儿是否使用抗癫痫治疗,必须慎重对待,否则会加重病情。②获得性癫痫性失语中约1/4的患儿没有癫痫发作,但脑电图有痫样放电。可以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可抑制癫痫样放电,改善语言和认知功能。因此对于临床下放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癫痫治疗的停药。理想的标准有两条①临床发作控制2—4年。②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没有痫样放电。但实际情况是确实有少数患者临床发作控制多年,但脑电图却没有恢复正常。对于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是否停药?停药后癫痫复发的几率有多大?许多医生感到困惑。 有些癫痫如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临床可以控制,但脑电图可能多年不正常,报道40岁以后才有可能正常。停药容易复发,治疗可能需要终生进行。 在癫痫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因素中,起病的年龄、癫痫发作的类型、是否具有神经病理性损害及脑电图是否异常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执行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应当尽可能的延长服药时间,或适当增加所服药物的剂量,等待脑电图恢复正常后再停药。另有人则强调治疗癫痫临床发作,而不是治疗脑电图,只要临床上患儿保持无发作已达相当长时间,无论脑电图正常与否都可以考虑停药,进一步延长服药时间不仅对脑电图恢复无有效的帮助,反而可能增加长期用药造成心理、经济负担。我们的经验是首先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复发。对于临床发作停止3—4年,脑电图虽然不正常,但没有明显恶化者,只要智力发育正常,影像学未见异常,服药采用最小剂量就可以控制发作的延长服药6月—1年,随后逐步减药,减药速度要慢,一旦出现发作,就恢复到上一次药物的剂量。具体应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 以上是对脑电图的简介,具体临床发作的每一种类型的脑电图,具体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脑电图情况可以参阅相关的部分进一步了解。
/
本文档为【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