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2012-03-30 13页 pdf 2M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709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学术述评�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谭 � � 深� � � 作者谭深,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编审 (北京� 100732)。 � � 主要的课题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中 国农村贫困定性研究� 课题 (以下简称 � 12 村贫困 调查�) , 课题负责人王晓毅, 由核心课题组和 7 个 地方课题组组成。课题组在 2006 年对 6 个省的 12 个村做了深入调查, 其中涉及外出打工和留守问题。 成果主要有: �中国 12 村贫困调查� 理论卷、江 西 � 云南卷、四川 � 江苏卷、甘肃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学术述评�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谭 � � 深� � � 作者谭深,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编审 (北京� 100732)。 � � 主要的课题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中 国农村贫困定性研究� 课题 (以下简称 � 12 村贫困 调查�) , 课题负责人王晓毅, 由核心课题组和 7 个 地方课题组组成。课题组在 2006 年对 6 个省的 12 个村做了深入调查, 其中涉及外出打工和留守问题。 成果主要有: �中国 12 村贫困调查� 理论卷、江 西 � 云南卷、四川 � 江苏卷、甘肃 � 内蒙古卷 ( 共 4本,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 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 �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 的影响� 课题 (以下简称 � 流动与儿童课题� ) , 课 题负责人谭深, 主要成员包括: 罗琳、吴小英、杨 宜音、唐有财、许平、庄明等, 课题组 2006 � 2007 年对四川 T 县外出集中的一个村以及 T 县打工者集 中的广东衡镇做了访谈, 并在 3 个城市、3 个乡镇 分别做了流动父母、流动儿童和在乡儿童的问卷调 查。成果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 � �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 课题成果� , 2008 年, 未刊稿。 � � 邓微执笔: �婚姻关系与家庭关系� ,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 农村外出务工女性� 课题组: �农民流 动与性别�, 郑州: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0 年。 � � 38� 指留守妇女, � 61� 指留守儿童, � 99� 指留守 老人。 � � 近期关于 � 新生代农民工� (或 80 后、90 后农民 工) 的讨论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 而作为农民 工子女的进城流动儿童和在乡留守儿童, 正是新生代 农民工的巨大后备军。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 况, 对于今后几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从儿童权利角度看, 则这个 群体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在乡的, 都处于多种不利的结 构之中, 面临着教育、心理、健康等诸多的问题。比 较流动儿童, 在乡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 ( 或其中一 方) 不在身边, 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多。 应该说, 政府、研究者和媒体给予了农民工子女 较多的关注, 各种调查逐渐揭示了这个群体各个层面 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不少缺陷, 特别是早期 一些对留守儿童的调查, 有某种夸大留守儿童自身问 题、并且将这些不良问题归咎于父母责任的倾向。由 此可能造成对留守儿童在认识上的误导, 影响各种干 预行动和有关政策的思路。 本研究致力于寻找、辨析留守儿童存在的真实问 题。文章分两条线索: 一是对已有研究的再研究, 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经过筛选, 查阅来自 期刊论文中影响较大、且方法比较的文献, 作重 点解读, 从中提炼出现有研究中能够反映留守儿童真 实问题的主要结论; 二是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其他相 关文献的分析, 结合笔者 的研究经 历和参 与的调 查, �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延伸的分析。最终勾 勒出农民工子女问题被认识、被问题化的背景和脉 络, 并从结构和资源的角度, 提出留守儿童的边缘 化, 是由农民工 � 拆分式再生产� 的模式, 农村社会 的解体, 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等诸种不利的结构 交织而成,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它 加剧了其他不利结构造成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常识告诉我们, 农村留守儿童应当是与农民工同 时出现的群 体, 比流动 儿童出现更早, 人数更 多。 1995年我们在湖南 5个县调查了 266 名已婚的外出打 工者, 带子女外出的仅 12 人 (流动儿童) , 夫妻一方 外出一方在家带子女的有 196 人 , 夫妻双方外出将子 女托付给祖辈的有 52 人, 后面的两类即后来所说的 � 留守儿童�。当时的调查已经涉及了与后来差不多的 留守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 � 386199 部队� � 作为 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戏称, 至少在 90 年代早期即已 出现。 但在那个时期, 人们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农民工进 城给城市等流入地带来的影响, 以及进城农民工和流 动子女的权益上。而在流出地, 由于外出打工给农村 �138� 家庭带来了一定收入, 给地方带回一些资金, 还洋溢 着 � 外出一人 , 脱贫一户�、 � 返乡创业� 的乐观气 氛, 外出的收益一定程度遮蔽了农村正在出现的问 题。虽然许多的调查已经涉及农村的负面问题, 比如 城乡收入持续扩大和农村贫困问题, 公共服务匮乏问 题, � 三留守� 问题, 农村儿童辍学和新的 � 读书无 用论� , 等等, 但总体来讲, 对这些问题的关心还主 要局限在 � 农口� 和 � 教育口� 等政府部门和研究 者, 没有进入高层和全社会的视野。 直到 2000 年, 原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 李昌平上书国务院, 提出 �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 业真危险� , 引起高层重视, 国务院两次批示 � 要求 重视问题的严重性�; � 同时引爆了社会对 �三农� 问 题的大讨论。这个讨论出现在即将提出 � 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战略目标的中共中央十六大之前, 对于这届 党的大会和新一届领导层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为了 达到 � 小康� 的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成为重点问题, 而外出打工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由此将农村问题 与进城农民工问题联系起来。在十六大报告中, 则第 一次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解决 �三农� 问题作为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大任务�。� 在 � 三农� 问题中, 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尤为突 出。一是农村少年儿童失学现象趋于严重, 导致学生 辍学的原因主要与经济因素和不断滋长的厌学情绪有 关; � 二是在当时的财政体制下, 教育投入成为乡镇 财政和农民的沉重负担。� 这两个问题都与教育资源 和财政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不合理直接相关。对于城 乡间流动的农民工子女, 他们进城难以分享城市的义 务教育资源, 父母往往只能将其留在农村, 成了城乡 二元结构背景下特定的 � 留守儿童� 群体。在讨论农 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同时,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 � 新� 的 群体也浮出水面。 2004 年 5 月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了 � 中国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标志着 留守儿童问题正式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 成为留守儿 童问题的报道、研究和干预 � 升温� 的重要推力。� 会议指出, 流动、留守儿童是 � 三农� 问题的副产 品,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 � 三农� 问题的最大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受制于 此。� 此番话点出了对留守儿童关注 � 升温� 的背景。 这次会议前后,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了几家研究机 构和高校组成课题组, 分别在各地调研留守儿童情 况, 这些调研报告成为最早、并被频繁引用的一批留 守儿童研究的文献。� 在此之后,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 数量迅猛增长, 研究的问题范围从在校教育发展到家 庭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 从学习问题到心理、行为、 安全、监护类型, 以及留守儿童的群体特征和人口特 征等等; � 媒体的文章更是犹如井喷, 其带有悲情色 彩的报道特别牵动人心。经过 20 年的沉默, 农村留 守儿童成为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 �139� 学术述评 � � � � � � � � 黄广明: �乡党委书记含泪上书 � 国务院领导动情批 复� , �南方周末� 2000年 8 月 24 日, 第 1 版。 参见温家宝: �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 , �人民 日报� 2003 年 2月 8 日, 第 2 版; 江泽民: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 , 2002 年 11 月 8 日, h ttp: / / new s. xinh uan et . com/ newscenter/ 2002 � 11/ 17/ content _ 632260. htm, 2010 年 10 月 20 日。 据上海教育科学院沈百福、王红的计算显示, 2000 年, 全国 15 � 17 周岁人口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只 有 74�7% ; 2001、 2002 年的 完成率 也分别 只有 75%和 76� 6%。由此可知: 近年来每年大约有 500 余万适龄儿童未完成初中教育, 其中近 200 万适龄 儿童未完成 6 年小学教育。转引自张玉林: �目前中 国农村的教育危机� , �农村教育� 2004 年第 4 期。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 课题组对河南、湖北和江西省的三个农业县的调查 表明, 教育财政支出占到了当地乡镇财政支出的 75%左右; 此外征收农民的 � 教育附加费� 1998 年 达到 165 亿元; 还有各种名目的 � 教育集资� , 仅在 1993 � 1999 年的 7 年间, 即超过 516 亿元人民币。 转引自张玉林: �中国城乡教育差距� , �战略与管 理� 2002 年第 2期。 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到会, 研讨会还邀请了 全国妇联、团中央、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教 科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见 �切实重视和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 � 中国农村留 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研讨会综述� , 2004 年 6 月 10 日, h ttp: / / w ww . cnier. ac. cn/ snx x/ juece/ snxx _ 20040610160722 _ 27. html, 2010 年 10 月 20日) �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 �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研讨会综述� , 2004 年 6 月 10 日, h ttp: / / w ww . cnier. ac. cn/ sn xx/ juece/ snxx _ 20040610160722 _ 27. html, 2010 年 10 月 20 日。 参见课题组 (吴霓 )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 告� , �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10 期; 周宗奎等: �农 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1 期; 范先佐: �农 村 � 留守儿童� 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国家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 7 期。 参见肖正德: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 展�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年第 1 期; 叶敬忠等: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年第 10 期; 周福林、段成荣: �留守儿童研究 综述� , �人口学刊� 2006 年第 5 期。 二、2002 � 2006: 留守儿童的全景描述 (一) � 问题� 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研究 由于对留守儿童群体知之甚少, 最初的研究集中 在各种调查上。鉴于 � 三农� 背景下, 留守儿童问题 从一开始就是作为 � 社会问题� 提出的, 多数的调查 倾向于了解留守儿童群体的负面问题。其间媒体报道 的极端案例和局部调查揭示的问题令人触目。如新华 社一篇报道提到对农村小学调查结果中的一系列数 字: 有 60%以上的 � 留守孩� 成绩较差, 相当一部分 已对读书失去了兴趣; 60%的 � 留守孩� 存在心理问 题, 还有 30%的 � 留守孩� 直言恨自己的父母。并援 引心理咨询专家的评价认为, 目前农村 � 留守孩� 中 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 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 产生了较大冲击, 给农村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 留守儿童的庞大数字与不良问题 � 刺痛了人们的 良知� , 一时间引发了舆论的同情和忧虑。这些问题 是普遍存在的吗? 留守儿童究竟状况如何? 更重要的 是, 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多大程度是由于父母不在家而 引起的? 与媒体报道不同的是, 研究者有可能通过自己的 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 从表面现象寻找深层原因, 从 有限的样本推论更加普遍的事实。 前三四年的调查涉及了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 道德、学习等各方面的状况, 提出安全、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以及隔代抚养等诸种问题, 应当说一定程度 上提供了留守儿童的全景描述。但是分析这些文章的 信度和效度, 笔者认为, 其中存在两个需要提及的 问题: 其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被夸大的趋势。有 相当一部分文章从 � 问题� 出发, 倾向于认为父母双 方或一方外出务工, 使他们留守的子女在各方面都出 现了问题。� 如有一篇调查的结论为, �调查表明, 有 55� 5% 的留守孩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 , � 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 不到满足, 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孩子, 使他们变得自 卑、沉默、悲观、孤僻, 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 的性格�。� 这个结论后来被大量征引。但是文章对研 究方法的交代很笼统, 具体的数据没有论证过程, 也 不清楚文中 � 留守孩� 指的是父母双方外出还是包括 一方外出的儿童。在其他文章的征引中这个含糊的判 断被指向了所有农民工的留守子女。还有一篇来自统 计部门的调查, 没有交代调查方法, 就总结出一系列 � 留守儿 童综合症� , 直 接认为留 守儿童 是 � 问题 儿童�。� 其二, 将留守儿童的不良问题简单归咎于父母的 外出。事实上我们在农村调查中, 也发现表现在留守 儿童个体的种种问题, 但是其中一些在父母没有外出 的 � 非留守儿童� � 那里也存在, 这些问题的原 因是非常复杂的, 也说明调查留守儿童, 一定要以非 留守儿童作为参照。但是早期有不少的研究忽略了这 一点。比如被笔者认为是第一篇出现在学术刊物上关 于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 由于使用了权威的心理学量 表, 引用率也很高。但是文章的问题是将 � 留守孩� 直接与 � 中国同龄人常模� 进行对比, 得出与前述文 章同样的结论, 认为 �焦虑、抑郁、苦闷、烦恼等消 极情绪困扰着� 留守孩, 使他们 � 性格日趋变得内 向、孤僻、冷淡、不善言谈�。� 而没有同样环境下的 � 非留守孩� 作为参照群体, 又如何能判定那些个性 缺陷是 � 留守� 带来的问题? 类似的研究引发出对留 守儿童父母如潮的批评, 比如父母 � 赚了票子, 丢了 孩子�、 � 亲生后母�、 � 鼓了钱袋子, 误了孩子一辈 子� , 等等。有综述批评了这种研究假设的片面性, 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应当以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 分 析哪些问题确实是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 哪些又是由 于其他因素导致的。� 这个时期有一些文献也提出了不同判断以及留守 儿童问题的复杂性。但是由于 � 问题� 的判断太触 目, 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基 调, 甚至 对后来 的研究和 社会舆 论, 造 成了某 种 误导。 (二) � 比较� 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研究 引入比较的视角后, 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社会 环境以及留守儿童群体内部的差异逐步凸现出来。 比如从学习来说, 一般的印象是: 由于父母外 出,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 化, 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留守子女的学习动机、学 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信心, 并进而影响到学习成 �140� 中国社会科学 � 2011 年第 1 期 � � � � � � � 周伟: �三成 � 留守孩� 直言恨自己父母 � 江西盘古 山镇的这项调查揭示了解决 � 留守孩� 问题的紧迫 性� , �新华每日电讯� 2005 年 3 月 29 日, 第 6 版。 参见叶敬忠等: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 �农 业经济问题� 2005 年第 10 期。 林宏: �福建省 � 留守孩� 教育现状的调查� , �福建 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 3 期。 王玉琼等: �留守儿童 � 问题儿童 � � � 农村留守儿童 抽查� , �中国统计� 2005 年第 1 期。 � 非留守儿童� 这个概念, 指的是有较大比例人口外 出的农村中非流动家庭的儿童, 仅在对应于 � 留守 儿童� 时有意义。 王东宇: �小学 � 留守孩� 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 探�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年第 5 期。 叶敬忠等: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 �农业经 济问题� 2005 年第 10 期。 绩。北师大教育学院课题组在调查前也是持这样的假 设。而 2001 年对父母外出的留守子女与父母在家的 儿童进行了比较调查后, 发现父母外出与否和孩子的 学习成绩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其原因是农村父母普 遍地教育观念淡薄, 而且事实上农村父母没有也无力 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 中央教科所的调查也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和对自身学习 成绩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有调查显示, 在留守儿童内部 � � � 父母都外 出与父母仅一方外出 � � � 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与其他 研究的定义不同, 该调查从亲子教育角度出发, � 留 守儿童� 组仅限于双亲都外出的孩子, 而单亲外出的 因为有父母一方抚育, 与双亲抚育的儿童一起被视作 亲子教育正常组。调查的结论是: 父母均不在身边、 不能直接的抚育确实导致不良的家庭环境, 引起或诱 发了儿童不良人格因素, 不良人格因素表现为或导致 了儿童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 这是一个比较早的对 人们常识中 � 留守儿童� 的细分。王东宇的另一篇文 章对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做了进一步的细分, 发现 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 低, 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 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 留守儿童, 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没有与兄弟姐妹 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 还有的研究发现不同调查对象的看法相距甚远。 如华中师大的课题组发现, 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与 留守儿童的自我知觉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学校 校长和教师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有比较多的心理问题, 对他们的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评价 都较差; 而从学生自我报告结果来看, 留守儿童的心 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不如父母都在 家的儿童, 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 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基础信息 (一) 基本数据 几乎所有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 都建立在留守儿 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的共识上。但是关于留守儿 童的全国性的数量, 却有着种种说法。据罗国芬总 结, 在 2005 年之前, 关于留守儿童的数量, 从 1000 万到 1� 3亿有 4个不同的数据。� 2005 年和 2008 年 , 人 口 学 家 段成 荣 等 根 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 计算出全国流动儿童和 留守儿童的规模和结构。� 由于依据的是全国性调查 资料, 所使用的方法具一致性, 因此被广泛引用。� 表 1 为段成荣等计算的有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 童的规模。 表 1 � 2000年和 2005年农村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规模 2000 年五普 2005 年 1%人口抽样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0 � 14 岁 流 动儿童约为 1000 万人 0 � 14 岁 留守儿 童 约为 2000 万 人; 0 � 17 岁 留 守儿童约为 2443 万人 0 � 14 岁 流动儿童 约为 1403 万人 0 � 14 岁留守儿童 约为 4849 万人; 0 � 17 岁留守儿童 约为 5861万人 � � 资料来源: 2000 年流动儿童数据来源于段成荣、梁宏: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 , �人口研究� 2004 年第 1 期。该文显 示 � 14 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 14096842 人� , 并且 � 在全部 流动儿童中, 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 70� 9%� , 根据这个 比例, 笔者推算出农村流动儿童约为 1000 万人; 同年留守儿 童数据来源于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 �人口研究� 2005 年第 1 期。该文推算出 � 全国 14 岁及以下 留守儿童数量在 2290� 45 万人�, 笔者根据同文数据 � 农村留 守儿童所占比例 86� 5%� 再推算出 14 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儿 童为 2000 万人; 而 2000年 0 � 17 岁留守儿童数据和 2005 年 0 � 14 岁、0 � 17 岁留守儿童数据均源自段成荣、杨舸: �我 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 �人口研究� 2008 年第 3 期; 2005 年流动儿童数据则出自段成荣、杨舸: �我国流动儿童 最新状况 � � � 基于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 析� , �人口学刊� 2008 年第 6 期。 这个表格的数据仍有一些疑点, 常识告诉我们, 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应当与流动人口的数量相匹配。 如果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 �141� 学术述评 � � � � � � � � 朱科蓉等: �农村 � 留守子女� 学习状况分析与建 议� , �教育科学� 2002年第 4 期。 课题组 (吴霓)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 �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10 期。 范方、桑标: �亲子教育缺失与 � 留守儿童� 人格、 学绩及行为问题� , �心理科学� 2005 年第 4 期。 王东宇、王丽芬: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 因素研究� , �心理科学� 2005 年第 2 期。 周宗奎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1 期。 罗国芬: �从 1000 万到 1� 3 亿: 农村留守儿童到底 有多少� , �青年探索� 2005 年第 2 期。 参见段成荣、梁宏: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 , �人口研 究� 2004 年第 1期;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 儿童状况研究� , �人口研究� 2005 年第 1 期; 段成 荣、杨舸: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 �人口研 究� 2008 年第 3期; 段成荣、杨舸: �我国流动儿 童最新状况 � � � 基于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 数据的分析� , �人口学刊� 2008 年第 6 期。 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 5800 万的数据, 有些引用 的出处为全国妇联。见全国妇联课题组: �全国农村 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 2008 年 3 月 5 日, ht� tp: / / www . w omen. org. cn/ allnew s/ 02/ 1985. h tm l, 2010 年 10 月 20 日。 比 ( 2005 年 1% 人口抽样, 全部) 流动人口增加 296 万人� ( 这个数据被广泛使用) , � 农民工子女的数量 ( 0 � 17 岁留守儿童+ 0 � 14 岁流动儿童 ) 怎么会增加 3800 多万人? 但是如果单看 2005 年数据中留守在家的儿童占 农民工 0� 14 岁子女的 74%这个比例, 还是比较符合 各种个案和局部调查的; 同样, 两个年度数据比较, 也可以大致看出一个趋势, 即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加远 高于流动儿童。在 2001 年国务院明确提出了 � 两为 主� ( 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中小 学为主) 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路, 以及一系列针对性的文件之后, 农民工父母还是主要 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的家, 这是耐人寻味的。 从留守儿童的性别比来看, 根据段成荣等计算, 2005 年男孩占 53� 71% , 女孩占 46� 29% , 各个年龄 组都是男孩多于女孩。比较现有的数据, 发现无论哪 一年的调查、无论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 趋势都是 一样的 � � � 性别比偏高。而且 2005 年的数据还显示,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比高于全部农村儿童的性 别比。这似乎意味着, 外出打工提高了儿童的性别 比。这一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数据开发和研究。 再看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综合 2005 年 1%人口 抽样结果和几项多个地区调查, � 留守儿童中 , 大约 有半数是与父母一方 ( 多为母亲) 生活在一起的; 半 数是父母双双外出的, 其中多数由祖辈 ( 爷爷奶奶或 外公外婆) 照料, 少数被托付给亲戚朋友照料, 或兄 弟姐妹相互照料, 个别的自己独立生活。由祖辈照料 的所谓 � 隔代监护� 受到了较多的质疑, 在留守儿童 的诸种 � 问题� 中占据重要部分。 然后是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一般情况。 段成荣等对 2000 年五普资料的分析发现, 留守儿童 小学教育阶段在校率是很高的 ( 98% 以上) , 进入初 中教育阶段后急剧下降 ( 14 周岁留守儿童在校率仅为 88%) ; 而对 2005年 1% 人口抽样数据分析发现情况 有些变化, 小学的在校率低于 2000 年 ( 6� 11 周岁在 校比例为 96� 17% ) , 而初中在校率有所提高 ( 12� 14 周岁在校率 96� 18% ) 。但是不论是哪个调查, 都显示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好于农村非留守儿童。每 个年龄段中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留守儿童都 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个结果与前述对留守儿童教育状 况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上存在 的问题在非留守儿童中更为严重, 说明问题更多地集 中在现存的农村教育上。 (二)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一个群体还是两个 群体? 很多的研究都提出过如何识别 � 留守儿童� , 多 数研究集中于留守模式上, 即父母都外出才算 � 留守 儿童� , 还是只要有一方外出就算? 也有的提出 � 儿 童� 的年龄段是划定在 14 岁还是 18 岁; 还有的提出 父母外出一定的时间孩子才算 � 留守�。应当说以上 是需要考虑的, 而且从技术上解决也并不困难。 但问题在于以上的标准假设流动的只是父母, � 留守 儿童� 是不流动的。罗国芬比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个问 题, 在两篇文章中都尖锐地提出 , 留守儿童是个变动 不居的群体, 与 � 独生子女� 是某些个体终身的属性 不同, � 留守� 只是儿童阶段性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其 长久属性, 当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这种 �留守� 就随 之结束。因此, 没有一个 � 留守� 儿童, 而只有一些 有过或正在或将要经历留守状态的儿童。她甚至认 为, 在这个意义上, 也可以说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是 个 � 伪问题�。� 我们 �流动与儿童课题� 的调查显示, 在乡的儿 童 (包括 � 留 守儿童� 和 � 非 留守儿 童�) 中, 有 25%的儿童曾经随父母外出过一次或更多, 就是说他 们曾经 �流动� 过; 城市的流动儿童中, 除了有少量 出生在城市且从来没有在农村较长居住过以外, 其余 的人中有一半在老家与城市间往返两次以上, 其间他 们也会有留守的经历; 社区个案调查也显示同样的情 况。� 吕绍清等对 270 位留守儿童调查时发现, 近一 半人曾有过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从留守 儿童的角度, 吕绍清将此称之为 �动态留守� , � 在日 后的经历中, 这些孩子可能还会在流动与留守或非留 �142� 中国社会科学 � 2011 年第 1 期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5 2005 年全国 1%人口 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6 , 2006 年 3 月 16 日, ht2 tp: / / www . s tat s. gov. cn/ t jgb/ rk pcgb/ qgrkpcgb/ t20060316 _ 402310923. h tm , 2010年 10 月 20 日。 参见段成荣、杨舸: 5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 基 于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6 , 5人 口学刊6 2008 年第 6 期; 殷世东、朱明山: 5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基于皖北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6 , 5中国教育学 刊6 2006 年第 2期; 课题组 (吴霓) : 5 农村留守儿 童问题调研报告6 , 5教育研究6 2004 年第 10 期; 四川省眉山市妇联、四川省眉山市妇儿工委办: 5农 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6 , 5中国妇运6 2004 年第 10 期。 罗国芬: 5从 1000 万到 11 3 亿: 农村留守儿童到底 有多少6 , 5青年探索6 2005 年第 2 期; 罗国芬、佘 凌: 5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6 , 5青年探索6 2006 年第 5 期。 参见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0 课题成果之一: 5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课题报告6 (谭深执笔) , 2009 年 5 月 31 日, ht tp: / / 219. 141. 235. 75/ pw s/ tan shen/ defau lt . htm, 2010 年 10 月 20 日。 吕绍清: 5留守还是流动? ) ) ) 民工潮中的儿童研 究6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年, 第 103 页。 守之间转换。从这个意 义上说, 作为农民工子 女, / 流动儿童0 与 /留守儿童0 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两个 群体, 无论 /流动0 还是 /留守0, 都只是一种 /状 态0 , 而不能作为一种身份或标签。 此外,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 除了在老家与父母 的务工地往返外, 还有两种 /流动状态0 值得留意: 一是儿童监护环境改变带来的 /留守0 中的流动, 比 如原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后转到外婆家; 二是转 学 ( 不算升学) 带来的 /流动0 或 /留守0 中的流 动。¹ 可以说, 父母的流动, 给孩子带来的另一个重 大变化是生活环境的不稳定, 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 境、不同的社区环境、不同的人际环境和不同的制度 环境中成长, 这种不稳定对他们的心理、价值观和发 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还没有见到相关研究。笔者 认为如果对其进行研究的话, 时间长短、频率高低是 两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四、2007 ) 2010: 研究的细化和理论点 有研究者根据文献数量或学科性将 2007 年作为 留守儿童研究的一个分期。º 笔者在阅读有关文献时 也发现, 尽管 2007 年之后的文献, 仍然有不少局限于 对现状的描述, 而且使用的方法不规范, 但也出现了 对问题、对群体细分的研究, 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发 现和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点, 特别是在心理学方面。 关于留守时间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一项测试发现, 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半年是一个关键时期。该项研究将 留守儿童划分为留守 3 个月组和留守半年组, 发现在 农村留守 3 个月的儿童仅仅只在自尊和情绪控制维度 上与普通儿童有显著性差异, 而留守半年的儿童则在 诸多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留守时间 的增加, 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有进一步下滑的趋 势。» 另一项测试发现 5 年是一个拐点, 留守时间 5年 以上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 1 ) 2 年、3) 4 年的儿童, 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¼ 按留守儿童年龄组的分析。全国妇联 2008 年的 研究报告按年龄 分层, 将 农村留守 儿童分 为幼儿 ( 0 ) 5 周岁) 、义务教育阶段儿童 ( 6 ) 14 周岁 ) 和大 龄儿童 ( 15) 17 周岁) 三个部分, 清晰地梳理了这三 部分儿童各自生活的境况、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如留 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 养; 缺少父母亲情呵护和亲子交流, 对幼儿认知、情 感、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接受正规 学前教育的机会少, 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 学前教育补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 出问题是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 寄宿制教育需加强 和规范; 进城生活面临困难。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突 出问题是父母流动对学业完成具有一定影响; 多数农 村大龄留守儿童就业层次较低、缺乏社会保障; 大龄 留守女童的性侵害问题值得关注, 等等。½ 赵俊峰等人的实验还发现, 4 ) 5 岁留守儿童的错 误信念理解能力低于同龄父母在身边的非留守儿童。 其中, 单亲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的情况好于父母均在外 打工的留守儿童。¾ 对于留守儿童, 母亲的角色更重要吗? 从对儿童 心理的影响来讲, 母亲的角色更为重要, 这一点无论 是理论上还是各种调查中都没有疑义。如一项对小学 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测试结论认为, 父母之间是否在 身边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影响是有差别的, 其中母亲的 影响最大。¿ 另一项对初中学生依恋感的调查也说明, 无论是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 童, 均呈现出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最强, 对朋友依恋质 量次之, 对父亲的依恋质量最低的趋势。À 因此, 单 亲留守的如果是母亲, 对于儿童心理没有太大影响。 而一项对儿童健康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全部留守 儿童样本中 , 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最佳, 次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 最差的是仅母亲外出的 留守儿童, 其患病风险最高、就诊率最低, 处于最为 不利的境地。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果, 研究者分析 认为, 这反映了留守儿童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困 境, 即只能依靠经济支持来弥补在健康人力支持方面 的不足; 而劳动力市场和家庭内部传统的性别角色定 #143# 学术述评 ¹ º » ¼ ½ ¾ ¿ À 参见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0 课题成果之一: 5在乡儿童调查问卷数据报告6 (唐有财执笔 )、5流 动儿童调查问卷数据报告6 (唐有财执笔) , 中国社 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 5农民工流动对儿童 的影响课题成果6 , 2008年, 未刊稿。 参见康辉等: 5 2007 ) 2009 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 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6, 5 现代农业科技6 2010 年第 3 期; 高慧斌: 5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略论6 , 5河 北师范大学学报6 (教育科学版) 2010 年第 4 期。 郝振、崔丽娟: 5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6 , 5中国青 年研究6 2007 年第 10 期。 胡心怡等: 5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 理健康的影响6 , 5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 2007 年第 15 卷第 5 期。 全国妇联课题组: 5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 告6 , 2008 年 3 月 5 日, ht tp: / / www . w om en. org. cn/ alln ew s/ 02/ 1985. html , 2010 年 10 月 20 日。 赵俊峰、史冰洁: 5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 理解能力的比较6 , 5河南大学学报6 (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6 期。 刘霞等: 5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 感的关系6 , 5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6 2007 年第 4 期。 范丽恒等: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依恋特点6 , 5河南大 学学报6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6 期。 位, 又决定了母亲的角色是提供照料服务, 在劳动力 市场上是没有优势的。双亲外出打工的家庭, 经济条 件相对比较好, 故而在儿童健康方面可能有更多投 入; 母亲留守, 儿童可能得到更多的健康照料; 但是 女性外出务工, 其经济状况低于夫妇双方外出打工或 男性外出打工的家庭, 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儿童日常照 料的可得性。因此, 与男性相比, 女性外出会给留守 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带来更少的收入效应, 以及更大的负面作用。¹ 留守儿童的消极心理还来源于被 /污名化0 产生 的歧视知觉。北师大的一个研究团队指出, 一个时期 以来,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生活在留守儿童身边的 人们以及一些研究者大量的负面描述夸大了留守的消 极作用, 留守儿童被 /污名化0 的倾向比较明显, 进 而使被 /污名化0 的儿童产生了歧视知觉。以往的研 究也表明, 歧视知觉能够使个体意识到自身处于弱势 群体的地位, 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 影响。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留 守儿童, 并且不存在年级、性别和留守时间上的差 异, 说明这种歧视知觉在留守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 而双亲在外打工更容易被看作是 /没有父母要0 的儿 童, 因此他们可能对外界的歧视更加敏感。º 关注 /曾留守儿童0。留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会 不会随着留守的结束而消失? 留守经历是否给留守儿 童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一项研究将曾经有过留守经历 的儿童作为一个类别, 比较与其他群体的社会适应情 况。研究发现: 五类儿童的社会适应总分存在以下趋 势: 一般儿童的得分均为最高, 流动儿童得分较高, 单留守儿童居中, 曾留守儿童较低, 双留守儿童均为 最低。与一般儿童相比, 曾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 水平低, 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 尤以小学生或女生明显。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 关: ( 1) 父母中途回家后, 家庭经济收入骤减, 儿童 感受到物质生活水平可能由此下降。这种变化可能对 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2) 曾留守生活可能对儿童心理 适应造成了不利影响, 也可能儿童对留守生活适应不 良是绝大多数打工父母中途回家的原因。» 另一项研究关注的是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心理健 康。通过对大学生分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的回溯性访 谈, 认为留守经历的确对儿童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有 影响, 与负性情绪产生、低自尊等有关。本研究首次 发现并报告了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情绪、行为、 自尊以及人际关系, 为下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 依据。¼ 儿童的积极应对。北师大的研究团队在对儿童生 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留守儿童的总 体生活压力事件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是在各 项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 虽 然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利的事件, 但 /留守0 并未直接作用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其 间存在着其他的因素起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 包括: 经济条件, 来自父母、学校、同伴和其他方面 的社会支持, 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应对方式。比如, 留守儿童普遍比同龄儿童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他们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弟弟妹妹等; 此 外, 一部分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 通 过这些亲社会行为, 逐渐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扩 展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留守儿童的这些积极行为 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性因素,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父母外出这样的生活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不利 影响。½ 家庭的积极应对: 社会资本和家庭策略。姜又 春对湖南潭村的研究指出, 留守导致的家庭成员在 /时) 空0 上的隔离虽然给儿童造成心理上、情感上 的一些负面影响, 但是并没有影响家庭的完整性和 家庭成员 ( 包括儿童 ) 的认同感。其原因就在于农 村固有的亲属网络提供了他们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本。 围绕 / 抚育孩 子0 这 个中 心, 人们 按照 / 由近 及 远0、/由亲及疏0 的差序来选择代为养育孩子的亲 属。这些血缘性、亲缘性的社会性抚育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亲子关系因为 /时) 空0 分离而造成的 情感缺失。¾ 我们的 /流动与儿童课题0 在社区的调 查也发现, 一般的外出夫妇都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 庭资源做调整, 形成父母外出和孩子留守的不同周 #144#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1 期 ¹ º » ¼ ½ ¾ 宋月萍、张耀光: 5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 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6 , 5人口研究6 2009 年 第 6 期。 申继亮等: 5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 的关系6 , 5河南大学学报6 (社会科学版 ) 2009 年 第 6 期。 范兴华等: 5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 应比较6 ,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6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5 期。 李晓敏等: 5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 系研究6 , 5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6 2010 年第 1 期。 参见胡心怡等: 5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的影响6 , 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 2007 年第 5 期; 刘霞等: 5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 应特点6 , 5中国教育学刊6 2007 年第 6 期; 申继 亮、武岳: 5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对环境作用的再 思考6 , 5河南大学学报6 ( 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1 期。 姜又春: 5家庭社会资本与 /留守儿童0 养育的亲属 网络))) 对湖南潭村的民族志调查6 , 5南方人口6 2007 年第 3 期。 期。如从 3 岁后到小学阶段, 家庭的积累还没完成, 花费却增多, 但孩子逐渐可以离开成人的照顾, 而祖 辈体力尚可, 因此, 这是父母外出最集中的两个时 期; 孩子进入初中, 刚步入多事的青春期, 独立性和 反抗心理正在形成, 而祖辈的精力和体力都在下降, 这个年龄的孩子 /不听话0 , / 管不了0, 这时是家庭 转折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得不重新做安排, 或把孩子 接到务工地, 或父母的一方回到家乡。¹ 华中师大和 全国妇联的报告也发现, 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比 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更加详细的分类看 出, 双亲外出并与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儿童中, 0) 5 周 岁所占比例最高, 达 401 19%。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 / 和母亲单独留守0、/和父亲单独留守0 的比例都在 增长。º 五、结构和资源: 另一个分析视角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对现有研究中所反映的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做个简略归纳。 首先是农民工子女总体结构状况。目前还没有针 对农民工子女的全国性调查, 根据现有调查初步描述 如下: 全国农民工子女中有 25%左右随父母在外 ( 流 动儿童) , 75%左右留守在家。» 但是看儿童的流动和 留守经历: 有 1%左右出生及主要生活在城市, 从未 返乡; 有一半或更多的从未随父母外出; 调查时的流 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有相当一部分曾经在城乡间钟摆式 地流动过, 有流动和留守两种经历。¼ 此外, 还有一 些由于父母返乡被视作 /非留守0 而过去 /曾留守0 或 /曾流动0 的儿童。 在教育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义务教育状况 好于非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与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兴趣并没有显著影响。 在心理方面, 父母的外出虽然可能使儿童出现一 些不良情绪, 但不一定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儿童心 理问题的出现及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其一是留 守的模式。关键在于母亲是否在身边, 母亲留守的儿 童在教育、心理、健康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太大区 别。1/ 3 以上的留守儿童处于这种模式中。而母亲单 独外出, 父亲留守对于儿童来说是最不利的模式, 甚 至比双亲外出更为糟糕。这已经不单纯是 / 母亲依 恋0 所致, 而是与劳动力市场及家庭的性别分工密切 相关。其二是父母离开时儿童的年龄。父母特别是母 亲如果在儿童幼儿期就离开, 亲子关系的缺失会使儿 童产生分离焦虑。其三是与父母分离的时间。与父母 分离时间过长, 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这 种长期分离始于幼儿期, 可能进一步影响儿童人格的 形成。但是调查也显示影响儿童心理的并不仅仅是这 些与父母外出直接相关的因素,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 歧视的知觉、是否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社区的环 境、学校的环境等, 都可能作用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 康。而真正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 , 往往是几种因素的 叠加或相互作用。比如母亲单独外出或者父母长期不 能与孩子相聚往往与经济状况不良有关系, 而贫穷又 与歧视和歧视知觉连在一起。事实上, 这样的儿童才 是当下农村中真正的弱势。 因此, 可以说, 根据已有的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 的大多数是正常的, 与父母没有外出的儿童没有显著 的区别, 他们不是 /问题儿童0。 之所以能够如此, 可能出自几种原因: 首先是如 前所述, 父母的苦心安排和儿童的积极应对; 再就是 与教育、/三农0、农民工子女相关的法律和国家政策 的有效推进; 三是来自外部 (包括国际组织、国内媒 体、研究者、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等 ) 支持力量对留守 儿童的投入, 等等。 然而, 留守儿童的正常只是相对于非留守儿童而 言, 而且仅指留守儿童的近期情况。这里的 /非问题 化0 的目的, 是为了扭转将留守儿童反映的所有不足 归咎于父母外出和父母责任这样的简单判断。如果从 长远来看, 农村家庭的留守现象 ( 包括儿童、妇女、 老人 /三留守0 ) 已经是一个难以逆转的事实, 而且 正呈扩展之势, 说明中国农村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 正在发生深远的变化。毫无疑问, 留守儿童、流动儿 童甚或包括农村大部分儿童, 是这场变迁的直接参与 者和变化结果的直接承受者。那么, / 留守儿童0 处 于何种结构的交织之中? 这些结构的变化对他们来说 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更为关心的是, 有哪些社会资 源可以帮助留守儿童? (一) 拆分型家庭模式和传统支持资源 研究者在分析农民工问题时 , 提出农民工并非形 #145# 学术述评 ¹ º » ¼ 参见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0 课题成果之一: 5流出地) 流入地: 流动对儿童影响调查的社区个 案6 (谭深执笔) ,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 心: 5 / 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0 课题成果6 , 2008 年, 未刊稿。 参见范先佐: 5农村 /留守儿童0 教育面临的问题及 对策6 , 5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6 2005 年第 7 期; 全国妇联课题组: 5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 告6 , 2008 年 3 月 5 日, ht tp: / / www . w om en. org. cn/ alln ew s/ 02/ 1985. html , 2010 年 10 月 20 日。 参见段成荣、杨舸: 5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6 , 5人口研究6 2008 年第 3 期; 5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 况))) 基于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 析6 , 5人口学刊6 2008年第 6 期。 源于我们 /流动与儿童课题0 的调查。 成于单项的户口制度, 而是一整套的制度和安 排, ¹ 这些制度稳定下来, 就形成中国社会的 /三元 结构0 , 而农民工的家庭分居模式也是这个第三元结 构的组成部分。º 从农民工开始流动至今 20 余年, 这 样的模式一直在延续, 成为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的存在 方式。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 /离散家庭0, 并指出这 是大规模分散式人口流动持续的结果, 这一结果给农 村家庭结构功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则提出 /拆分型家庭模式0 的概念, 意在强调这样的结果与 制度和结构的联系。 /拆分型家庭模式0 由 /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 式0 衍变而来。1985 年布洛维 ( Buraw oy ) 撰文提出, 俄国工业化时代在城乡迁徙的移民工人将本应完整的 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拆解为两部分: 部分在城镇 ( 劳动 者个人的再生产 ) , 部分在乡土村社 ( 抚养子嗣老 弱)。¼ 而中国当代的农民工, 也面临这样的模式。作 为低技术的劳动力, 他们只能得到低廉的报酬, 其收 入需精打细算, 才能勉强维持自身在城市的基本生活 和补贴农村家用, 难以积累下整个家庭在城市长期生 活的高额费用; 作为外来人口, 他们也得不到本地市 民
/
本文档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