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城市经济地理学(上)

城市经济地理学(上)

2012-04-04 50页 ppt 6M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3394

暂无简介

举报
城市经济地理学(上)null城市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地理学E-mail:changkai-shi@163.com Tel:18971560025上篇 城市经济学上篇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 城市经济结构 第七章 城市人口经济 第八章 城市土地经济 第九章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第十章 城市环境经济采用教材(城市经济)采用教材(城市经济)主编:谢文蕙 邓卫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城市经济学》主要...
城市经济地理学(上)
null城市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地理学E-mail:changkai-shi@163.com Tel:18971560025上篇 城市经济学上篇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 城市经济结构 第七章 城市人口经济 第八章 城市土地经济 第九章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第十章 城市环境经济采用(城市经济)采用教材(城市经济)主编:谢文蕙 邓卫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城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2008年 [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版)2008年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郑长德、钟海燕《现代西方城市经济理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王雅莉 《城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null下篇 城市地理学下篇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第三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五章 城市职能分类与城市规模 第六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七章 城镇体系规划 第八章 城市土地利用 第九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和感应空间 第十章 城市问题采用教材(城市地理)采用教材(城市地理)主编: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城市地理学》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1983年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学概论》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8年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商务印书馆)1999年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 姜乃力, 《现代城市地理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null上篇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上篇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节 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从生产力角度 --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产品丰富而导致互通有无的交易行为;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因为交易的需要而产生“市场”; --市场选址往往在水源地附近,故有“市井”之谓;《周易·系辞下》记载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由于私有制的出现而导致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诞生; --统治阶级出于防卫的需要而修建城池、割据自守,故《管子·度地》云:“地之守在城。” 《吴越春秋》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四、“城”与“市”的有机组合产生了城市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二节 城市的界定、特征与构成 一、城市的界定 1.人口规模的 即以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人口达到某个规模时,就定为城市。联合国区域开发署建议城市的最低人口规模应为2万人。但各国相差悬殊。 2.人口密度的标准 即以单位地域空间内聚居人口的密度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人口密度超过某个界限时,就定为城市。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3.职业构成的标准 即以人口的职业构成、尤其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所占比例作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非农业人口比重超过某个界限时,就定为城市。它比前两者更能体现城市的特征。 4.行政区划的标准 即以政府的规定和立法宣布的结果作为是否设立城市的标准,为各国所普遍采用。但它容易扩大城市的实际规模,混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别。 二、我国设市及设镇的标准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三、城市的特征 1.密集性 --人的密集 --物质与资本的密集 --文化的密集 2.高效性 --高效率 --高效益 3.多元性 --多功能 --多类型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四、城市的构成 1.城市是一个复合的、宏观的大系统 --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建设系统 2.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 --物质与资金流通 --人员交流 --信息交换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 一、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 --是农产品的集散地 --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 --城乡分离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二、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 --是商业贸易的中心 --城市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 --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三、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 --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城乡融合、差别缩小 四、走向未来的城市 --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 --从集聚走向扩散,超级城市开始裂解 --城镇小型化、群体化和网络化,出现泛城市地区 --城乡一体化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病”的蔓延和恶化引起了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科都对此有独到的认识和解决之道。 1965年,美国学者汤普森(Wilbur Thompson)撰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标志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经济学才被引进我国。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揭示城市经济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运行规律;分析其中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要素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主要的城市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技术经济论证和社会经济决策依据的一门经济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城市微观经济问题 --城市宏观经济问题 --城市公共部门与城市管理问题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一节 城市化的涵义、起源与测度 一、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它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为: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渐演化成城市地区;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普及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二、城市化的起源 “城乡分离论” --认为自有城市之初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距今已有6000 多年; “产业革命推动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只能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城市化的本质,原因在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发展是个别的、孤立的、分散的和缓慢的;在城乡关系上,农村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工业革命令城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之从政治、军事堡垒一跃而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是大量的、普遍的、联动的和高速的;农村逐渐变成了城市的附庸。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1.单一指标法 (1)城市人口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2)非农业人口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3)城市用地比重法 即以某地区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2.综合指标法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快慢总是由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所决定,并在那些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兴盛起来。因为只有农业发达,才能: --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 --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 --为城市工商业提供市场; --为城市建设和经济活动提供剩余劳动力。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2.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冲破了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并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导致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原因在于: --最低临界值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 因此,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脱离了工业化的推动,或者工业化的进程严重滞后,都不能使城市化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3.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在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它取代了工业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尽管工业所占比重开始萎缩,但城市化进程仍未中断,并由第三产业继续推动下去。原因在于: --第三产业涵义广泛,产业群体为数众多,覆盖了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新的劳动力资源的补充;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生了新的经济类型和新的产业,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市之中,尤其是信息产业; --工业化主要推动城市“量”的扩张,第三产业主要促进其“质”的提高。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二、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1.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布赖恩•贝利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联系。以数学模型表示即为: Y=a lnX + b 式中:Y--城市化水平;X--人均国民生产总值;a、b--回归系数。 世界城市化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1989年)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之所以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存在客观相关性,是因为: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步伐。在众多的商品中,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大多数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的增长引起对它们的需求更快地增长,从而带动要素投入结构(资本、劳力、土地等)相应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使城市化步伐得以加快。 --城市化过程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一项投资研究表明,同样的资本投入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大约为1∶100∶1000;可见第二、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其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2.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集聚,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因此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3.科技进步与城市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将深刻地改变产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 先进的农业技术--机械化,集约化,企业化; 便捷的交通技术--小汽车,高速公路,城市捷运网; 发达的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因特网。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三节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一、城市化发展的 S 型曲线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 姆(R. M. Northam)发现:世 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 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 S 型曲线。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Y=1/ (1+Ce-rt) Y-城市化水平;t-时间; C-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的早晚;r-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的速度。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二、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在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高级阶段,发展速度再次低落,直至基本停滞。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在城市化的三个阶段,主要差异如下: 1.发展速度的变化 慢—→快—→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二”→“三” 3.动力机制的变化 农—→工—→商 4.空间形态的变化 点—→线—→面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三、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1.集中型城市化 即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时的城市,表现为像一个巨大的磁力场。 在城市化的起步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占据主导地位。 2.扩散型城市化 即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不断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将其周边的非城市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时的城市,表现为像一个强大的辐射器。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在城市化的中级和高级阶段,扩散型城市化占据主导地位。包括: --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 --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 3.就地型城市化 即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周边城市的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开发,或由于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或由于生产结构的转变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从而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就地型城市化是一种特例。包括: --资源开发型(矿藏资源;旅游资源等) --对外交通枢纽型(大型民用机场;铁路站场;高速公路节点等) --产业结构升级型(商贸类;工业类)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四节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一、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亦称聚合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它有两种表现形态: --同类企业的集聚: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彼此分享外部经济,促进良性竞争和新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节省顾客选购成本 --异类企业的集聚: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节省运输、仓储费用;克服由于单一产品下的市场不稳定所造成的经济波动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二、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适度的生产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学认为:在某个临界点之前,伴随生产规模的扩大(即产量的提高),会有平均总成本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该临界点便是企业的最佳规模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企业的总成本包括两类: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前者与产量无关,是一种刚性支出;而后者与产量相关(即产量的函数),是一种弹性费用; --随着产量的增加,分摊在每一产品身上的平均可变成本是不变的,但平均固定成本却是逐渐减少的,因而平均总成本是下降的。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1989年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注:A栏为当年实际数;B栏为比较数。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普遍规律 三、优位经济效益 优位经济效益是指由优越的地理区位等因素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包括: --地理优位 --交通优位 --资源优位 四、外部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企业从外部的经济行为中获益而无需为其支付代价。它是城市经济中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要素集聚的根本动因之一。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1760~1850年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过50%的国家--英国,因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1851~1950年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1951年之后为城市化的普及阶段,许多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挣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赢得了民族自决和政治独立,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工业化道路,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 2.大城市超前发展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长 --大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3.城市带相继崛起 城市带是指由地理空间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融为一体的城市密集区或城市连绵区。它是由在宏观区域范围内起到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作用的超级城市的带动所至,并出现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放性强的地区。 三、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deurbanization),又称“反城市化”,是指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蔓延和周边小城镇迅速发展,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以美国为例,1950~1980年其城市化水平由64%提高到74%,年均增长0.33%;同期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3%增至43%,年均增长0.67%,后者是前者的2倍。这意味着每当有一人从农村转入城市,就会有两人从市区转向郊区。 1.逆城市化的表现 --在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郊区蔓延十分严重,形成广大的城市连绵区; --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下降并日益“空心化”;郊区成为人们(尤其是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主要的聚居区; --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2.逆城市化的成因 --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负效应,使集聚的成本高于效益; --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令城市辐射力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障碍,使外围远地一样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 四、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超前城市化 亦称“过度城市化”或“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伴随超前城市化,往往还会出现城市首位度畸高的现象,即人口过分聚集在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中。 城市首位度亦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用以反映该国家(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 2 属于正常;而大于 2 则说明由结构失衡、过分集中之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过度城市化还容易形成城市“贫民窟”(slum)现象。 2.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使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历程 一、城市化的史前阶段 二、城市化的起动阶段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三、计划体制下城市化的曲折历程 1949~1957年为正常上升期。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由10.6% 提高到15.4%,年均增长约 0.6个百分点。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1958~1965年为剧烈波动期。由于大跃进的影响,造成建设项目大上大下、城市人口大进大出,从而使城市化水平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1966~1977年为徘徊停滞期。“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令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并且在否定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先进作用、企图人为消灭“三大差别”的极“左”路线下,先后有3000多万城市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致使我国城市化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徘徊在17%~18%之间。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四、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经济搭上特快列车,也使城市化进程步入正轨。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同期水平,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3.6%,但仍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发展前景 一、计划体制下城市化滞后的根源 --农业基础长期薄弱,对城市的支撑力严重不足;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 --错误理解第三产业,忽视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城市发育不良、承载力低下; --户籍管理固化城乡分野、限制人口流动 ,切断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渠道。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二、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1.城市化的特点 --特大城市人口占据主导地位 1997年我国城市规模构成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且近年来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1998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4倍,地均GDP是其17.2倍;而且城市化水平也一直领先,1998年是中部地区的1.44倍、西部地区的2.16倍。 2.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在城市发展方针上的错误决策,导致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始终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极大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富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提升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人口总量巨大,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2002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2.85亿人,当年城市化水平为36%。若要达到世界平均50%的水平,则意味着有1.8亿人有待从农村转入城市,超过了日本或俄罗斯的总人口,相当于新添180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人口流动过猛,城市不堪重负、 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使得人口可以在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引发了大规模劳工潮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目前有流动人口6000多万,比法国或英国的总人口还多。这些流动人口呈现如下特点: ☆经济导向为主、逐渐高层化,即从初期的以农民工为主,转向有部分知识阶层、白领阶层、管理阶层加入流动大军。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流动范围集中、局部组织化,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沿海地区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是流动人口的集中之地;且呈现出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流动人口占城市人口比例也随之增大的规律,有的城市已达20%~30%。 ☆流动季节性强、流向规律化,这从一年一度春节期间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即可看出。 --各类开发区遍地开花,实则大多劳民伤财、“开而不发”; --部分城市领导人在政绩效应主导下以行政手段人为“加速”城市化进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造成城市化中的“大跃进”。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 1.城市规模的划分 《城市规划法》规定,我国城市规模按照市区非农人口分级为:小于20万人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 ~100万人为大城市;大于100万人为特大城市。 2.科学认识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层次差异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能力、建成区土地面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规模吸纳着一定的就业和人口规模,而一定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有一定的土地规模。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是否存在某种最佳的城市规模?是否存在城市生长的某一临界点,高于或低于这个点,城市的发展都处于相对不经济中?世界银行在《1984年世界发展》中指出:“从来还不能清楚地证实城市大到什么程度会出现不经济现象”。实际上,城市的最佳规模并不存在,原因在于: ☆影响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是多元化的,它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作用体系; ☆当规模效益开始对城市增长起抑制作用时,其它效益仍有可能综合地抵消其调控力,使增长得以持续; ☆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令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区域内外自由地流动,从而为城市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素”。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3.重新检讨城市发展方针 城市发展方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实施城市化进程时的战略选择,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阶段: ☆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反城市化”政策;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城市规划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以上方针反映出一个指导思想,即:大城市弊端多,应予严格限制;而中、小城市是适宜的,应予鼓励发展。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公正地看: ☆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十分明显,但多受到“城市病”的困扰; ☆小城市人均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但贴近农村、便于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中等城市似乎兼具二者之长,但也难免二者之短。 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并不天然地存在绝对优劣,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规定限制谁、鼓励谁。这是因为: ☆从空间角度看,各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应走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从时间角度看,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不同,应有不同的城市化战略;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从城镇体系的结构完整性看,不同规模层级的城市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从事物发展本身的动态性看,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暂时的概念,任何事物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演化;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看,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调控的力量而非人为的“限制”或“鼓励”。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有序地发展,形成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 中国城市化道路 4.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方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实施城市化进程时的战略选择,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围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核心作用,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辐射和带动区域的发展; ☆完善中小城市的功能,引导合理增长; ☆积极发展有条件的小城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理论与基本结构 一、经济区形成的理论依据 所谓经济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而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关于它的形成依据,可追溯到早期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论 又称“绝对成本论”、“地域分工论”,即: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按其在气候、土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民族素质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各自选择生产在生产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互相交换,从而对各方都有利。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 ☆如果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按照绝对优势进行生产,则必定形成一种国际分工; ☆由于互通有无,则必定出现国际贸易; ☆参加贸易的各方可比闭关自守、完全自力更生时获得更多、更廉价和更优质的产品; ☆ 整体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应用,全社会的效率最高。 但如果把这个理论完全付诸实施,很可能产生这样一种极端情况: 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在生产成本上拥有绝对优势,因此将独占生产领域;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因此将退出生产领域而沦为原料供应地,或干脆被摈弃在国际分工之外、只能成为单向贸易的接受者。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 2.比较优势论 又称“比较成本论” ,即:在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专门生产其在生产成本上相对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并互相交换,从而对各方都有利。 例如:现有A国与B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一定量的葡萄酒与一定量的毛呢是等值的,两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以劳动单位计,见下表所示。若按绝对优势论,显然A国垄断生产而B国什么都不生产。若按比较成本论,应A国生产葡萄酒而B国生产毛呢,互相交换后对各自比前一种方式更有利。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 二、经济区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机制 1.经济区的基本结构 ☆强大的经济中心——“点” ☆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面” ☆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线” ☆畅通的流通渠道和便捷的交往条件——“流” 2.经济区的运行机制 ☆横向联合、经济开放 ☆平等竞争、利益共存 ☆区域协调、优势互补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二节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类型 一、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 1.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2.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 ☆互补性 ☆中介性 ☆通达性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 3.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度量 借鉴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 在公式中,物质之间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城市的“质量”与两个因素相关:一个是城市规模,可用城市总人口来反映;二是城市经济能量,可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则城市A与城市B之间的经济引力可近似看作: 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 二、城镇体系的形成与特征 所谓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较强、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1.城镇体系形成的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的服务来解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即: ☆任何城镇都具有向其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而且该职能一般要在它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的位置来执行;因此所有的城镇都是规模大小不等、级别不同的中心地。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每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市场区是六边形的; ☆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各级中心地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三个原则,即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即k=3,k=4,k=7的原则。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2.城镇体系的特征 整体性 层次性 重叠性 开放性 动态性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3.城镇体系的类型 金字塔型 多核型 网络型 带状型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三节 中心城市 一、中心城市的地位与类型 1.中心城市的地位 2.中心城市的类别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城市 具有跨省影响力的地区性城市 省级中心城市 省内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二、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 1.中心城市的功能 工业生产中心 商品流通中心 交通运输中心 金融中心 信息中心 科学技术中心 文化教育中心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第四章 经济区、城镇体系 与中心城市2.中心城市的作用 领导作用 示范作用 龙头作用 创新作用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等等在内的变化。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 ,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二、发展——全新的概念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主要在于: ☆从性质上看: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意味着更多的产出;发展是一个质量概念,意味着更多的产出与技术和制度的变革。 ☆从范围上看:增长是经济量的变化;发展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包括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 ☆从原因上看:增长是由于投入量的增加所引起;发展则还包括投入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从时间上看:增长是一个静态结果;发展是一个动态结果,具有连续的和渐进的特征。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三、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1.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认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不是产值的绝对水平,也不是人均产值,也不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是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它可用霍夫曼系数来表示: ☆当4﹤H﹤6时,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当1.5﹤H﹤4,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当0.5﹤H﹤1.5,处于工业化的第三阶段; ☆当0﹤H﹤0.5,处于工业化的第四阶段;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2.工业发展阶段论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标准是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R: ☆当R﹤20%时,处于农业经济阶段; ☆当20%﹤R﹤40%,处于工业化的初兴阶段; ☆当40%﹤R﹤60%,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 3.产业成长阶段论 ☆农业化社会:一产占GDP比重高于二、三产 ☆工业化社会:二产占GDP比重高于三、一产 工业化前期:轻纺工业为主 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为主 工业化后期:机电仪一体化工业为主 ☆后工业化社会:三产占GDP比重高于二、一产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原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结为需求与供给关系的运动,因此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予以考察。 1.需求指向理论 它是指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或称输出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或称地方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2.供给基础理论 它是指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若供给基础好,就可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中来,从而促使城市的经济增长。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对此有直观的解释。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途径 城市经济增长(即产出增加),无非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第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第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发展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城市土地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劳动力资源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只有资本要素,即与资本运动相关的投资、储蓄、消费等行为,会直接决定城市经济的发展。其表达式为: g = S / K 式中:g--国民收入增长率;S--储蓄率;K--资本产出率 该模型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要想持续增长,或者提高储蓄率,或者降低资本产出率。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预测 1.短期预测--“投入产出分析”法 它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所创:所谓“投入”,是指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所需消耗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所谓“产出”,是指各部门的生产成果的表现形式和去向;每个部门的生产,都需以其他部门的产出为自己的投入,而自己的产出又是另外部门的投入;于是在各个部门之间就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网络,即“投入产出表”。 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预测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在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因为短期内要素结构不会发生剧变,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是稳定的,故可从最终产品出发预测总产出(总产值)。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2.长期预测--“索洛增长方程”法 用数学模型来表达经济增长中各影响因素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了技术进步概念,提出了“线性增长方程”,表达式为: y = a + αk + βl 式中:y--经济增长率; k--资金增长率; l--劳动增长率; a--技术进步速度;α--资金弹性系数;β--劳动弹性系数。 它表明:经济增长体现为资金、劳动和技术三个要素的增长;而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又存在如下关系: EA+ EK+ EL = 1 EA= a/Y,为技术贡献率; EK= αk /Y,为资金贡献率; EL= βl /Y,为劳动贡献率;且有α + β = 1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介绍 1.工业赶超战略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伴随经济增长的,是农业比重的持续下降和工业、服务业的相对上升。因此人们将工业部门的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
/
本文档为【城市经济地理学(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