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2012-04-09 3页 pdf 687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3443

暂无简介

举报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28 ●专家论坛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2期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于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哈尔滨 150086) 通讯作者:于波 Email:yubodr@163.com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 入治疗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77年9月, Gruentzig进行了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术(PTCA),在心血管领域,无疑是血运重建领 域应永远被铭记的一场革命。30多年间冠心病介 入治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从技术的革新和 ...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28 ●专家论坛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2期 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于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哈尔滨 150086) 通讯作者:于波 Email:yubodr@163.com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 入治疗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77年9月, Gruentzig进行了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术(PTCA),在心血管领域,无疑是血运重建领 域应永远被铭记的一场革命。30多年间冠心病介 入治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从技术的革新和 推广,还是到病例数的迅速增加,其已成为国内 外心血管医学研究领域的广泛热点。近年来,新 的介入诊疗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同时也对现有 的各种介入治疗的进行评估和探讨。本文就2011 年出现的若干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新的进展进行 简要概述。 1 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BVS)的应用 传统的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 (DES)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革命,但是它们没有从根本上 解决再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的问题。生物可吸收 支架现已成为关注的热点。如果它能很好地解决 晚期血栓形成和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问题, 生物可吸收支架将会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甚至是 “第四次革命”[1]。ABSORB试验是雅培公司开展 的前后共入选了130余例患者植入生物可吸收依维 莫司洗脱支架的前瞻性开放试验[2]。这项试验先期 共入选了3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随访。结果 显示,在预期的2至3年内支架被完全吸收,同时4 年内无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心脏严重不良事件的 发生率为3.4%,术后6个月至4年内亦无新的心脏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的第二阶段入选了101例 患者,9个月心脏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约为5%, 并且也没有血栓事件的发生。 2011年1月10日,雅培公司宣布这种名为 Absorb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通过了欧洲统 一认证(CE),这意味着Absorb将成为首个获 准用于治疗冠脉疾病的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 架。Absorb支架系统是用多聚乳酸制成的,用以 区别传统的“stent”,而被称为“Bioresorbable Scaffold”。这种依维莫司洗脱支架会在2年左右的 时间内随着冠脉病变的愈合而缓慢代谢并自行溶 解,可以避免传统的金属裸支架或药物洗脱金属 支架所可能引发的一些长期不良事件。同时治疗 后的血管在功能方面几乎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根据机体的需要而发挥舒缩功能以增加血流量。 Biotronik和Reva Medical等其他企业也正在 研制生物可吸收支架产品:Biotronik启动了一项 应用其研制的可吸收药物洗脱镁合金支架,Reva Medical则针对其开发的ReZolve生物可吸收药 物洗脱支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2 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目前P C I主要有两种常规途径:经桡动脉 (TRI)和经股动脉(TFI)。根据以往经验和 研究表明,经桡动脉途径因为其出血等并发症相 对低、患者耐受好等方面原因,优于经股动脉途 径。 RIVAL试验[3]是首个全面比较TRI和TFI在ACS 患者人群中预后方面的一项平行、随机、多中心 的试验研究。从2006年6月至2010年11月,试验 共入选7021例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3507例, 29 ●专家论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2期 经股动脉途径3514例。这些患者中,67%接受了 PCI治疗,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 者占28%。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 差异,其中约40%经桡动脉途径完成,介入成功 率相似。无论患者采取何种途径,两组患者的主 要终点(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非冠状动 脉旁路移植术出血的复合终点)的发生率相似 (3.7%︰4.0%,P=0.5000);次要终点(包括死 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但是经桡动脉途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 股动脉途径(1.4%︰3.7%,P<0.0001)。从操作 技术层面上来看,两种途径的操作时间总体相似 (35分钟︰34分钟,P=0.6200),但是经桡动脉 途径的透视时间高于经股动脉途径(9.3分钟︰8.0 分钟,P<0.0001)。同时经桡动脉途径因首次穿 刺失败而更换穿刺点的比例较高(7.6%︰2.0%,P< 0.0001)。 RIVAL试验针对目前关于经桡动脉和经股动 脉途径争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经桡动 脉途径PCI主要减少了血管穿刺并发症、出血事 件,但是延长透视时间。虽然两种介入途径PCI术 后30天的临床结果相似,但是接受经桡动脉途径 治疗的患者舒适度提高。最后,虽然经桡动脉途 径增加了透视时间,且学习曲线较长。在亚组分 析中经桡动脉途径手术量排在前1/3的中心就诊的 患者能够得到较大的获益,而在非常规使用经桡 动脉作为介入途径的中心,可能会导致其手术医 生操作时间延长和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3 PCI适应证的再评估 2 0 1 1 年 6 月, J A M A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Appropriatenes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的文章[4],评估了过去一年在美国国 家心血管数据注册研究(NCDR)中CathPCI注册 收集的全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情况。在美国, 平均每年约有600 000例PCI病例,大量的患者暴 露在PCI围术期并发症和长期的出血及支架内血栓 形成的风险之中。最近的研究显示,在非急性冠 脉综合征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PCI治疗与药物 治疗相比,可能只提供一个不甚理想的手段。文 章分析了最新的更新的NCDR CathPCI注册研究数 据,以评估现在在美国各地的PCI是否恰当。 该研究设计为一项1000多家中心参与的前 瞻性研究,收集了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9月 30日全美1091家医院的患者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数 据。结果显示在500 154例PCI病例中,355 417例 (71.1%)为急性适应证[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03 245例(20.6%);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05 708例(21.1%);高风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146 464例(29.3%)],144 737例(28.9%)为非急性适应 证病例。对于急性适应证病例组,350 469例PCI病例 (98.6%)被认定为适宜,1055例(0.3%)被认定 为不确定及3893(1.1%)被认定为不适宜。而在 非急性适应证病例组,72 911例病例(50.4%)被 认定为适宜,54 988例(38.0%)被认定为不确定 及16 838(11.6%)被认定为不适宜。多数被认定 为不适宜的非急性适应证PCI病例患者无心绞痛症 状(53.8%),或通过无创负荷试验认定为低风险 (71.6%),甚至未经过严格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 (95.8%)。在这个美国的大样本的队列中,几乎 所有的急性适应证的PCI病例是适当的,而对于非 急性适应证的病例来说,仍有一定比例的病例是 不合时宜的。 在我国,目前行PCI的目的往往集中在控制患 者临床症状及处理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情况,对 于部分非急性适应证患者行PCI治疗能否带来长远 收益是个未知的问题。2011年,我国经卫生部心 血管疾病诊疗管理信息网上报的PCI病例预期可达 30余万,如何从患者的实际角度出发,为患者选 择个体化的治疗方式,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 支架早期凝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的遗传分析 PCI治疗已经成为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的经典 治疗方式,特别是在患者存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病 变的情况下。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一种可能致命且 不可预知的PCI术后的并发症。尽管目前使用双重 抗血小板治疗已经减少了80%以上的PCI术后的心 血管不良事件,但支架内血栓形成作为一个并不 罕见的并发症仍然令人担忧。 2011年10月,Cayla等在JAMA上发表了一项对 30 ●专家论坛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卷第2期 与确定性早期支架血栓形成有关的临床和遗传因 素的分析的研究提示:带有某些基因或与使用抗 凝血药物氯吡格雷有关的特别因子的患者,更可 能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在其冠状动脉支架内出现血 栓[5]。 这项研究收集了于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间 在法国的10个中心123名接受了PCI治疗并有确切 早期支架血栓形成(30天内)的患者的DNA样 本。使用这些患者的DNA样本与246名没有发生支 架血栓的对照组患者的样本进行了检测。研究人 员在对15个不同基因内的23个遗传变异的调查中 发现,3个与氯吡格雷代谢和血小板功能有关的基 因型(CYP2C19、ABCB1和ITGB3)是早期支架 内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子。 该研究增加了对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并有发 生早期内支架血栓形成风险患者的遗传特征的理 解。将遗传因子与临床因素相结合可改善支架内 血栓形成的风险度分层。但基于这种综合性风险 度分层的对治疗进行的调整,是否能改善PCI术后 患者的预后还需要在将来在独立群组研究中得到 进一步确认。 以上几项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研究只 能反映一年来心血管病学发展的一个侧面。仓促 执笔中一定会有许多疏漏和不足,热点仅供大家 参考,同时也欢迎各位同道指正和共同探讨。期 待2012年在心血管领域会有更多的成果和进展, 也期待会有更多的中国心血管医生能跻身于世界 舞台之上。 参考文献 [1] Onuma Y, Serruys PW. Bioresorbable scaffold: the advent of a new era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d peripheral revascularization?[J]. Circulation, 2011, 123(7):779-797. [2] Dudek D, Onuma Y, Ormiston JA, et al. Four-year clinical follow-up of the ABSORB everolimus-eluting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 in patients with de nov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ABSORB trial[J]. EuroIntervention, 2011, 7(9):1060-1061. [3] Jolly SS, Yusuf S, Cairns J, et al. Radial versus femoral access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RIVAL): a randomised, parallel group, multicentre trial[J]. Lancet, 2011, 377(9775):1409- 1420. [4] Chan PS, Patel MR, Klein LW, et al. Appropriatenes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JAMA, 2011, 306(1):53-61. [5] Cayla G, Hulot JS, O'Connor SA, et al. Clinical, angiographic, and gene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oronary stent thrombosis[J]. JAMA, 2011, 306(16):1765-1774. 收稿日期:2012-01-09 ·信息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为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 一本集纸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国家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 教授主编,现为月刊(其中双月为心脑血管专刊)。刊号:ISSN 1674-7372,CN 11-9298/R。 本刊常设栏目:院士论坛、述评、专题笔谈、专家论坛、临床/基础研究、指南共识、病例报告、 继续教育园地、百家讲坛(视频)、会议纪要、医海拾零等。本刊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各领域相关流行病 学、预防、诊断、治疗等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实践经验,欢迎国内外专家、同行踊跃投稿。 编辑部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5号A901室 邮编:100022 Email:yixueqianyan@sina.com 电话:010-87723176 官方网站:www.chinesefms.com
/
本文档为【2011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