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2012-04-10 4页 doc 27KB 1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3053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摘要:这篇论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西方的许多不同点,以及相同点。通过分析这些异同,可以大致由表及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概貌,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包容”和“理解”意识。 关键词:中西文化 相同 差异 大到国家之间的交流、小到个体之间的交流,都是“跨文化交流”。那么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应当了解什么,才能成功地进行交流呢?我认为,了解彼此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彼此...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摘要:这篇从物质文化、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西方的许多不同点,以及相同点。通过分析这些异同,可以大致由及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概貌,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包容”和“理解”意识。 关键词:中西文化 相同 差异 大到国家之间的交流、小到个体之间的交流,都是“跨文化交流”。那么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应当了解什么,才能成功地进行交流呢?我认为,了解彼此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的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彼此的相同与不同,才能“求同存异”,才能游刃有余。因此,这篇论文着眼于中西文化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探讨两种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自古以来“文化”的定义就众说纷纭,本文择取“三分法”,把文化分成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分别从这三个层面探寻中西文化的相同与不同。 中西物质文化的相同性 中西物质文化的相同可谓比比皆是。西汉时期葡萄传入我国,西瓜原产于非洲,相传为五代时期由商人传入我国。明朝时,中国就从国外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古代中国就有西洋镜,古罗马皇帝还赠送了一头狮子给当时中国的皇帝。到了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就越来越同化。天上飞着飞机,地上跑着汽车火车,海里航行着油轮,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以迅猛之势席卷世界,把世界带入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连为一体,普及的电脑和因特网让我们随时随地跟上世界的脚步,地球名副其实变成了一个村庄。西方人随时可以喝到中国的茶水,东方人也随时可以喝到西方的咖啡。中餐馆、西餐馆开遍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随时可以品尝异域美食。 甚至有人说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四个美国化,君不见中国的城市越来越像美国的城市图景:铺的是马路,跑的是汽车,夹道的是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是穿着同样现代服饰的人民。 中西物质文化的相同性已经深入骨髓,随处可见。世界越来越像同一个城市,信息的交流越来越自由和迅速。 中西物质文化的差异性 虽然中西方的物质文化逐渐趋同,但是仍然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在网络领域,中国人广泛使用QQ、人人网,而西方人通行的是FACEBOOK和MSN;比如在建筑文化上,中国的豪宅往往带有中国园林式的花园,而西方的高档住宅常配有游泳池和足球场;比如在餐具的使用上,中国人习惯用碗筷,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比如在结婚的时候,很多中国人穿唐装,而西方人习惯穿白色婚纱和黑色西服。不同的物质文化的背后往往是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又通过不同的物质文化体现出来。 中西制度文化的相同性 中西制度文化自古就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中国古代制度中有对爵位的划分,分为公侯伯子男,而西方也有类似对身份的划分,并延续至今。在比如在法律制度上,中西方都认同“杀人偿命”的基本原则,都遵循“惩罚依循罪行轻重而定”的原则。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都有废除死刑的趋势。 虽然当今国际社会区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共和制却广为接受。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共和制,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巴西等都是实行共和制,即使是实行非共和制的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其实也是实行的变相共和制,除了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世袭以外,掌握实权的国家元首仍靠选举产生。 中西制度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方制度文化的差异也是非常广泛的,小到饮食制度,大到社会制度都不一样。 比如在食仪上,西方奉行分餐制。落座后大家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吃完再吃第二道,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而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着吃,冷拼热炒砂锅火锅摆满桌,就餐者东吃一嘴西吃一口,几道菜同时下肚,这都与西餐的食仪截然不同。说到上菜顺序,中西方也不一样。中餐的上菜顺序一般是先上凉菜、饮料或酒,然后是热菜、主食和汤,最后是水果和甜点。而西方的上菜程序通常是:黄油面包、冷菜、海鲜、主菜、甜点、咖啡和水果。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和开胃酒并用。 在社会制度上,东西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的主流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上: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讲政体而否认国体,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金钱、超意识形态的和普适的,掩饰甚至否认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本质。事实上,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而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以私有观念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 中西精神文化的相同性 都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西方有罗密欧与茱丽叶,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其实不光是爱情,东西方的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共通的东西。比如对人类真情(友情、亲情)的歌颂,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讴歌,对假丑恶的批判。说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西方是有共同点的。比如空想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创建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国,比如在这之前,英国诗人就描绘过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乌托邦,而中国自古就有《礼运大同篇》,描述了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可见,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上,东西方人民的心愿是很相似的。 说到道德文化,西方十分重视惩恶扬善,在德国,拾金不昧者可以得到政府颁发的勋章,而在中国,近年来也出现了“感动中国”这样的弘扬社会正气的好节目。 说到教育,东西方的追求更是异曲同工,都在追求更加普及的教育制度,让所有青少年有一个相同的起点,国家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说到科技,当今世界已经连为一体,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只要有重大的突出贡献,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就曾获此殊荣。而我们大学生在大学里学的许多理论、知识,也是漂洋过海而来。比如我有一位经济管理系的好友,她说她感觉现在所学的所有理论都是美国学者的成果。其实就连我们跨文化交流学本身,也主要起源于西方,来自西方。 中西精神文化的差异性 西方哲学强调天人相分,追求政治民主与自由平等,发展资本主义,极尽可能地在有限资源中体现自己对自然的改造力、创造力,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加之海洋性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价值取向以及其他文化要素都有别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社会关系呈差序结构,人际关系推崇上下尊卑,文化取向以群体取向为主。这种宗法制社会结构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语言文字上来说,中西方的理解也不一样,比如Ambition,中国人往往把它理解成“野心勃勃”,总有那么点贬义,而英美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美国人则形容他人“积极进去,有开拓精神”。 结语: 这篇论文标题是“浅论……”,自然无法全面、彻底地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若想透彻地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写出一套书。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通过分析、总结搜集的资料,尽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西方文化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上的异同点。东西方社会都是立体化的,要想辨别其中的奥妙,只有身临其境。但是通过阅读搜集的资料、撰写这篇论文,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方文化上的知识,这些知识潜移默化中扩大了我对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我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也增加了我的文化包容性。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永秀、毕研韬,《跨文化传播的终极关怀》,中国知网 【2】李速立,《世界跨文化交流角度看文化冲突与文化导入》,2009.4.9,论文天下论文网 【3】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1 -
/
本文档为【浅论跨文化交流中中西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