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2年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2-04-12 50页 doc 345KB 1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7422

暂无简介

举报
2012年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2012年贵州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 注:名词解释---句首加粗且有下划线 填空、单选、多选---加粗且有下划线 简答题---紫色加粗 论述题---绿色加粗 绪论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在受教育权上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贤人”和“君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不同阶级的人应受...
2012年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2年贵州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 注:名词解释---句首加粗且有下划线 填空、单选、多选---加粗且有下划线 简答题---紫色加粗 论述题---绿色加粗 绪论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在受教育权上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贤人”和“君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不同阶级的人应受到不同的教育。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系统的论述了儿童教育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此时期是萌芽阶段,教育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3.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4.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的《教育论》主张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教育 拉伊(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凯洛夫(前苏联)的《教育学》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论述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 5.布鲁纳(美国)提出结构主义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6.中学教育学就是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 第一章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体 (二)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 (三)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4.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6.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7.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人员的权利和机会 (五)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 (二)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人员 (五)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措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3.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人口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人口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人口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人口制约着教育人员 (五)人口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 (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其表现有: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1.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2.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指认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 (三)不均衡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的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四)差异性: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五)互补性:指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每个教育者都要努力发挥青少年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就存在。 3.中学生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 4.影响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指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 (四)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并起决定作用 (1)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不能决定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人的遗传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人的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6.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7.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自然环境中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环境 9.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从根本上给予影响 10.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有系统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专职人员,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 (2)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3)由时代发展的特点决定 (二)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1.教育的自身情况: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 2.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人际氛围、父母的文化水平 3.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风尚、政治制度 1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成熟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四章 1.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从教育目的的内部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二是指明教育者要实现的社会价值 从教育目的的外部结构来看,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国家的教育目的,简称教育目的;第二层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又称培养目标);第三层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作用 3.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4.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应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对象,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以其对社会的效益为衡量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现阶段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第三,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阶级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导致人片面发展的原因 第四,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五章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 2.学校教育制度从纵向上保证了学校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上看,各类学校之间相互交叉、衔接,学校类型日益丰富,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类型 3.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一)双轨学制:是指两只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已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人口状况 (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5.《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 6.《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7.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 8.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六、三、三”学制 第六章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一种职业人员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人员 2.中学教师是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3.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 (一)中学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延续、发展、创新人类社会 (二)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提高个体高效发展 4.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或把学生教好,也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他应获得的发展水平。其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 5.中学教师的素养 (一)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尊重学校是教师职业道德结构的内在体现,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依据 (二)教师的业务素养 1.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2.广博的文化知识 3.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4.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 (1)组织管理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6.中学生概述: (1)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2)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 (3)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7.中学生的教育原则:全面教育原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 8.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 9.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实现教育任务的保证 2.心理关系:就是人知情感关系 3.道德关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关系 10.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 11.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1.初级阶段 (1)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2)师生之间的广泛交往 2.深化阶段:要使师生关系不断深化,必须运用多种交往方式,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 3.巩固、发展阶段: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不克随意疏远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爱护关心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针对的给学生提出改进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计划 第七章 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斯宾塞(英国)在1859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课程一词,该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 2.课程的含义 (1)课程作为学科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3.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本身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4.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 5.课程是只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6.体验课程其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 7.影响课程的因素有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8.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9.教材包括教科书和相关辅助材料 10.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11.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标、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 12.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13.课程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 14.课程结构是指课的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一、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非学术性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显性课程主要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是指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需要,自由选择学习,而不是必须学习的科目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 15.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一)把基础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二)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 (三)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 第八章 1.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2.应试教育体现了以应对考试和进行选拔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 3.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 4.广义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5.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6.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7.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 第一,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使知行的培养统一 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或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知、情、意、行的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 第二,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 德育过程就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摸清学生的思想矛盾,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转化,使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事物的善恶与美丑,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第三,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性统一 第四,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8.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9.智育是人类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成果的主要途径 10.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 11.美育是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 12.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构建其劳动素养的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14.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15.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化、课程目标结构化、课程结构系列化、课程内容结构化 16.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1)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2)素质教育的目标 (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7.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 (2)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 (3)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 (4)增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 第九章 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一)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工作) (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的价值体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两方面 3.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一)使学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5.教学过程是知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6.教学过程的规律(简称教学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须的联系 7.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迅速的理解掌握知识,并得到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时,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8.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 间接知识,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直接知识,即个体从直接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认识。 学生要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深刻的理解它和运用它,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做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直接知识,间接的书本知识也就学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间接知识的教学,又要适当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既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知识的基础上,学好间接知识,又要使学生在学好间接知识的前提下,将亲身得来的直接知识、直接经验、感性认识条理化、理论化。 9.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智力、能力和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其主要的规律表现为: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0.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 (2)教学的教育性是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3)教学的教育性,也受师生关系的影响 1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学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教学效果测评 12.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13.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 (1)教育目的 (2)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3)实践依据 14.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1.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让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3.让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各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重视师生的反思活动 (三)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 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方面为: 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方面为: (1).实行班额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第十章 1.教学设计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规划,并形成操作 2.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3.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 (1)教学的实际需要 (2)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3)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特点 4.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和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5.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目标分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选择 6.目标分析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系统中起着“纲举目张”之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在描述中学教学、学习目标时,应注意: (1)中学教学目标的内涵 (2)对中学生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7.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基础的基础 8.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 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0.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教师的素养条件、学校的设备条件 11.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性。 12.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程序、作用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环境 13.教学模式选择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要考虑下列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条件等 14.教学模式的运用 运用教学模式时,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注意灵活运用,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15.教学模式要有创新 第十一章 1.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2.教学语言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等的行为方式 3.教学语言技术的作用 (1)传递教育信息 (2)启发学生思维 (3)提高语言水平 4.板书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标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5.板书包括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 6.板书的作用 (1)增强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揭示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联系 (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帮助理解和记忆 (4)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5)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7.结束技术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室,为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简单回忆 (2)揭示要点 (3)巩固应用 (4)拓展延伸 8.结束的作用 (1)对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印象,强调重点和关键 (2)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 (3)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发展 (4)获得反馈,掌握思维进程 9.教学组织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10.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 (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中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从注重只是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4.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5.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第二章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2.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敏锐性;系统性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二)观察更具持久性 (三)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4.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8.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三)对问题请教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四)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10.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 (四)情感逐渐稳定 (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 (3)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2.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3.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2)大胆的特点; (3)成人化的特点; (4)舆论宽容的特点; (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发展迅速、变化快; (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 4.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 (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 第四章 1.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取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第五章 1.个性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点: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积极性 3.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 1.自我意识高涨 2.反抗心理 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当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6.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本质属性) 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2)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9.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 10.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11.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12.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13.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二)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14.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他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15.创造力的构成 (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16.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18.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章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20.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有了预计性 (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力方式的统一体。 2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核心地位 23.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24.高中生平等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25.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倾向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4)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7)心理发展特点。 26.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 (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 (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6)合理运用惩罚。 第六章 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力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 3.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 4.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 。 5.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引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 太多、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 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8.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9.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 10.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11.中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向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 12.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13.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 16.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17.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管理 4.他人支持的利用 18.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19.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2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1.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班干部的选拔 (二)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2.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3.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1)制定活动计划 (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3)出来活动的偶发事件 (4)活动总结。 第八章 1.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和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2.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注意力集中、认知活动积极、师生情感和谐融合 3.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4.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新旧知识相联系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3)简洁明了 (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5.课题教学导入的技巧:直接式、温故知新式、实验式、联系实际、故事式、因势利导式、激趣式、设问式。 6.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 (1)要有计划性; (2)要讲求新颖; (3)要讲求逻辑性; (4)要重视诱导性; (5)把握提问的数量、难易度; (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 (7)提问对象有四忌(忌偏爱、忌惩罚、忌讽刺、忌齐答) 7.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精心设计问题 (2)把握发问时机 (3)善于启发引导。 8.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 (1)首位照应,紧扣中心; (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9.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归纳式;概括中心式;比较式;激发情感式;发散式;联系巩固式;活动操作式。 第九章 1.社会化就是一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最基本因素 3.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4.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偏离行为主要有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5.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攻击行为、犯罪、自杀、 6.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7.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8.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 1.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校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4.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一)厌学 (二)学习压力 (三)学习困难 (四)考试焦虑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放任心理 原因:一是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往生活当中遇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三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表现为人格障碍;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5.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四)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三)父母过高的期望 (四)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一)社会意识的污染 (二)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三)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二)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三)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 (四)情绪、情感的因素 6.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 (三)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上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学会赞美他人 (二)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多倾听 四、注意教育中的心理卫生 (一)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二)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常规的教学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三)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五)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一章 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
/
本文档为【2012年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