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追寻人类本性的_类哲学_

追寻人类本性的_类哲学_

2012-04-13 6页 pdf 414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0107

暂无简介

举报
追寻人类本性的_类哲学_ 追寻人类本性的 “类哲学” 胡 海 波 【摘 要】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中, “类” 的人性观点更接近人的根本 。 基 于这个根本 , 人才能进行自由、 自觉的活动 , 真正 占有人的本质 , 成为自由、 自 觉的 “类存在” 。 人类发展史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发展史 , 应该被理解为人 的 “类本性” 与 “类意识” 发展的历史 。 人类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 要求我们反 思和确证人的 “类本性” , 理解与把握 “类意识” 生成、 发展 的历史与逻辑 。 “类哲学” 恰正是追寻人的 “ 类本性” 与 “类意识 ” 的思维...
追寻人类本性的_类哲学_
追寻人类本性的 “类哲学” 胡 海 波 【摘 要】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中, “类” 的人性观点更接近人的根本 。 基 于这个根本 , 人才能进行自由、 自觉的活动 , 真正 占有人的本质 , 成为自由、 自 觉的 “类存在” 。 人类发展史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发展史 , 应该被理解为人 的 “类本性” 与 “类意识” 发展的历史 。 人类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 要求我们反 思和确证人的 “类本性” , 理解与把握 “类意识” 生成、 发展 的历史与逻辑 。 “类哲学” 恰正是追寻人的 “ 类本性” 与 “类意识 ” 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点。 这 种哲学视角与境界 , 意味着当代中国哲学家对于人性问题的新看法 。 【关键词】 人类 本性 哲学 “类 ”就是宇宙这些联系中所体现出的终极 一 、 人创造了自己的 “类本性” 秩序与终极和谐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 、 变化都是宇宙类存在和演化的方式或环 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 � 人怎样才能把 节 、 阶段 , 它们具体的类存在方式与变化 握自己的本性 � 这两个问题对于人来说是 方式 , 是以 “此类 ” 和 “诸类 ” 的一般性 、 最难解答的千古之谜 。 自人类有始以来就 普遍性 、 共同点体现宇宙类联系的终极统 有无数思想家思考和探索人性或人的本质 一 、 终极一般 、 终极普遍 。 宇宙的终极秩 问题 , 得出这样或那样的答案 。 这些思想 序 、 终极和谐通过它们实现与显现 。 为我们今天继续理解人性问题提供了前提 宇宙的类性是无限丰富的 , 也是从低 条件 。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中 , “类 ” 的人性 级向高级进化的 。 人的类本性是地球上迄 观点最接近人性的本质 。 ‘类” 这个概念在 今为止所发现的最能动 、 最自觉 、 最具创 最原初的意义上含有事物 自身与外部事物 造性的类性 , 是宇宙之类性进化的文明形 的同一性 、 共同点和统一体之义 。 类的这 态 。 人的类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 当我 种同一性 、 共同性和统一体性质 , 使它不 们超越人的个体使用 “人” 这个概念时 , 往 仅是具体物 、 个别物的联系方式 , 同时也 往是在类的意义上突出人的一般性与普遍 是宇宙的存在方式 。 对于宇宙来说 , “类” 性 。 由 “人 ” 与 “类 ” 组合而成的 “人 是宇宙本然生成的复杂关系的丰富性 , 永 类 ” 概念 , 不仅仅是两个概念重合 , 在其 恒变化的过程性和绝对存在的整体性 。 实质上是强调人的类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 。 �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 ! ∀ 年 第 � 期 本质 。 人的 “类 ” 与动物的 “类 ” 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 是出 自动物又超越动物的人的 本性 。 在人产生以前 , 类体现为动物与外 物之间自在本能的共同点 。 人的类本性是 由动物的类性发展而来的 , 是类性的人化 产物 。人的类性具有 自然基础这一事实 , 标 志着人的类本性是客观的 , 而不是超 自然 的神秘物 。 据此我们获得了反对把人的类 本性神秘化的 自然基础 。 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当今时代 , 人性 问题上的误解是把人的类本性归结为物的 类属性 。虽然人与物之间存在着类的联系 , 但 “人的类本性和物的类属性却有着根本 的区别 , 是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 它们之 间的不同 , 正像人与物同源 , 而当人成为 人之后便与从出之物有了本质的不同是一 个道理 。 在物的身上和在人的身上虽然我 们都可以使用类这 个概念 , 它们的涵义却 是根本不同的 。 ”� 高清海教授这段论述说 明了人与物在类性上的联系与不 同二人的 类本性不同于动物的类属性 , 最显著的标 志在于 �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 自由的 自觉 的活动 。 ” 动物之间的类联系是由其 自在 本性所规定的本能性 、 天然性 , 彼此之间 的作用是外在的 , 不能形成对象性的活动 , 也不是 自觉的原则 。 在这种类联系中 , 不 会发生类的生活与类的意识 。 因此 , 动物 不可能成为类的存在物 , 只能有类的天然 属性 。 对于动物来说 , 类是限定性的规定 。 动物 由于类属性的先天固有规定 , 它的存 在方式 、 活动方式 , 生存领域等各个方面 都有着不可突破的限制 。 动物无法和超出 它的界限规定之外的东西 建立起新的联 系 。 因此 , 动物的生活是固定单调的 。 这 些客观事实证明 , 虽然一切事物都处于类 的联系中 , 但类并不就是物的本质 , 物是 “种” 性的 , 它只能属于它的种 , 具有种的 。 !∀ 。 本质与特征 。 人是真正的类存在物 。在人的世界里 , 类才成为人的本质 、 本性 。 因为在我们迄 今发现和知道的一切存在中 , 只有人才能 把处在宇宙类联系中的 自身自觉地当作类 来对待 , 把类作为自身的活动方式 。 这种 自觉性的活动使人可 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打 破自己生活 中的限制或界限 , 同任何不曾 发生关系的事物建立关系 。 这种自我超越 性使人成为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 创造新世 界的普遍性存在 。 人的这种超越和突破原 有生活界限的能力恰恰是人的类性在普遍 性的世界关系中的体现 。 人的类本性与动 物的类联系的这些不同 , 就在于 “动物和 类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 动物不把自 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 它就是这 种生命活动 。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 变成 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 他的生命 活动是有意识的 。 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合 一体的那种规定性 。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 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 正是 由于这一点 , 人才是类存在物 。 或者说 , 正 因为人是类存在物 , 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 物 , 也就是说 ,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 。 仅仅由于这一点 , 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 动 。 ’, # 马克思 的这段论述启示我们 � 在 “种”特性的意义上无论如何比较人与动物 的差别和不同 , 也找不到人区别于动物的 本性 。 同样 , 把动物的种特性混同于人的 “类特性 ” , 也不能发现人的本质 。 我们只 能在动物的 “种 ” 特性与人的类特性的区 别中才能真正理解人的类本质 、 类本性 。 是什么力量或因素使人和动物区别开 并获得人的类本质呢 ∃ 我们 “可以根据意 识 、 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 一 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 料的时候 ,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 区别开来 。 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 追寻人类本性的 “类哲学” 料 , 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 活本身 。 ”%这种现实的生产性活动不仅把 人和动物区别开 , “他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 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 , 表现他们生活的 一定形式 , 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 个人 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 因此 , 他们是什么样的 , 这同他的生产是 一致的—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的这段论述 , 从生产 活动出发 , 在本质上把握人和动物区别开 来 , 丰富化 、 历史化 、 个性化的特征 。 人 的这种类本性是在人 自己的生活中由人自 己的活动创造的 , 是人后天生成的。 也就 是说 , 人的本质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 , 它只能在人的生存活动方式中形成 。 每个 人怎样创造 自己的生活 , 他也就有着怎样 的本质和特征 , 就有着怎样的命运 , 就有 着怎样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个性 。 由于人的 类本性所具有的这种现实性 , 类本质与个 体生命并非同一物 , 它也就不是表现为个 体生命活动的某种抽象的共同性和普遍 性 。 相反地 , 类本质作为人的本质的统一 性 , 不但必须以个体的差别性 、 多样性乃 至对立性为内容 , 而且它也只能在无限多 样的个性中去体现自己 、 实现自己 、 完成 自己 。 这样的类本性和类关系 , 体现在人 的个体身上 , 一方面表现为不 同个体的统 一性 、 聚合性 、 凝聚性由它把个体活动紧 密地联结在一起 & 另一方面 , 这种联结 、 聚 合为统一活动的关系 , 又构成了促使个体 充分发挥各自独立个性的创造作用的前提 和条件 。 所以 , 对于人的个体来说 , 他既 是生存于统一的类活动 、类生活之中的 , 又 有着丰富于个性的个体活动和个性生活 。 人的活动和生活具有无限多样的丰富内 容 , 这也就是人的活动和生活的自主性和 自由性 。 在类本性与个性的统一中 , 人以 文化的方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合理的生 活秩序和生活美德 。 人在创造自己的类本 性的过程中 , 追寻着人的美德 、 与生活实 践的合理性 。 类本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所具有的无 限发展 、 无限丰富的完善过程 , 即历史的 生成过程 , 具体地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历史 。 所以 , 人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的类本 性发展 、 丰富和完善的历史 , 是人从 自在 的类存在和 自为的类存在最终走向自在自 为的类存在的不断类化的发展过程 。 马克 思关于人类本性发展 “三阶段 ” 的理论深 刻地揭示出人的类本性从依赖性到独立性 再到自由性的内在联系。 这个过程本身就 是类性的 。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 人性发展 有着绝对与相对的双重属性 , 人的实践与 创造是绝对的 , 怎样实践和创造什么是相 对的 。 这种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内容及其发 展史就是人的类本性的发展史 。 二 、 从 “类意识 ” 到 “类哲学” 的 思想历程 正像 “类本性 ” 是人的本性一样 , “类 意识” 早在古代的思想与文化中就有了萌 芽 。 中国先秦老子的 “道” 与 “德 ” , 孔子 的 “仁 ” 与 “中庸 ” , 都以天地 、 人际 、 身 心的整体意识表达了对类本性的理解 和领 悟 ∋ 在西方古希腊 , 类的思想萌芽和 自发 意识可以追寻到荷马史诗时代 。 荷马史诗 中的社会秩序理想包含着当时人们对于人 的类关系 、 类状态的憧憬与安排 。 古代思 想家之所以较早地会产生这些观念 , 与那 时人对自然的依赖 , 人与人的依赖状态不 无关系 。 人的类关系在历史的起点上以原 始的方式直观的体现 , 在个体人的能力不 强 , 人力相对自然力量来说弱小的生活现 实中 , 人需要体现类关系的理论 。 所以 , 无 。 !(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 ! # 年 第 � 期 论是中国的 《道德经》、 《论语》、 《孟子》、 《中庸 》, 还是西方的 《荷马史诗》、 《理想 国》、 《政治学 》, 都很注重人的类关系问题 。 这些传世经典共同强调的主题都是如何安 排类的生活秩序 , 怎样协调好天人关系 。尽 管这些著作还没有明确提出 “类” 的概念 和思想 , 但却为解决类的问题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 。 类意识在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中获得了 神秘主义的扩展 。佛教以佛为世界的根本 , 对人进行类的神学教化 。 在佛学经典中以 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为教化的 目的 , 以 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为内容 , 认为人生就 是自己 , 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 , 知觉 这个道理就是佛菩萨 , 不懂这个道理就是 凡夫俗子 ∃ 视修行为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 误的看法 、 想法 、 说法 、 做法加以修正 ∃ 通 过 竺觉正净 ” 和 “戒定慧” 之学的修行纲 领达到以上 目的 。 基督教中有着强烈的神人一体的宇宙 意识 。 在古罗马时期 , 宇宙的正义和罗马 的正义在人的生活 中是并行的 。 对这种双 重认识提供经典记述的西塞罗指出自然法 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普遍适用性 , 它既要 求平等约束每个人 , 又要求每个人对待他 人要符合自然法 。人类之所以共享这种法 , 是因为所有人都具有理性 。 具有理性的人 认为 , 人人都拥有正当的理由 , 正当理由 即是法 , 它是人与神 、 与其他所有人共享 的东西 。 所以 , 整个世界被看作是包括神 和人的一个城邦 。 一般美德是完善了的 自 然 , 正义被定义为与 自然相符的东西 。 所 以 , 正义的成就即是由于我们天生的本性 之故而求得的成就 。 西塞罗的这些看法表 明 , 基督教把神 、 自然和人看作一个整体 。 这恰恰是神学化了的类意识 。 宗教形式中类的意识是以神灵而不是 以人为主宰的 , 人在这种扭曲的类关系中 。 �% 。 以失却 自身为代价换得自身 。 德国哲学家 费尔巴哈正是针对这个弊端发起了对宗教 神学的批判 , 第一个明&确地在人的类本质 意义上使用 “类” 概念 。 “类 ” 是他取代上 帝 , 批判 宗教的手段 , 也是他的 “人本 学 ” 的核心概念 。 费尔巴哈确认 ∋ “相对地 说 , 也即对我这样一个特定的人来说 , 类 当然只是抽象 , 只是思想 。 此外 , 我们也 用类来指谓人的本性 , 这个意义乃是与头 一个意义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 因为 , 人 的本性仅仅依靠 ‘我 ’ 与 ‘你 , , 男人与女 人的对立性才得以存在 。 ’,%人与自身的关 系 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是费尔 巴 哈规定 “类 ”概念的基本关系 。在人与自身关系上 , 类体现为同人的个体相对立的普遍性 & 在 人与动物的关系中 , 类则体现为与动物本 质相对立的人的本质的特殊性 。 在明确类 本质规定性的前提下 , 费尔巴哈强调类是 人的 “内在生活” 或 “类生活 ” 。 人对 自身 类本性的意识就是 “类意识 ” 。 这种类的本 质 、 意识只有通过人与他人以任何一种形 式相联系的关系才能获得现实性 。 从 思 想 渊 源 上说 , 费尔 巴 哈 关于 “类 ” 的理论是来自黑格尔的 , 是黑格尔关 于生命的类普遍性与个体性统一思想的继 承与发挥 。 在黑格尔看来 , 生命矛盾的发 展进程就是主体从 “个体存在 ” 最终提升 为 “ 自为存在 ” 即类的过程 。 黑格尔特别 强调部分或多样性只能在全体或统一性中 得到说明 , 生命就是一个个体性的活生生 的过程的类思想 。 在黑格尔那里 , 类与辩 证法是一致的 。 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 “类 ” 思想影响 着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 。 马克思在 《!)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通过 “类意识 ” 、 “类本质” 、 “类存在 ” 、 “类生活 ” 、 “类劳 动 ” 等术语 , 在实践性的思维方式和共产 主义世界观中 , 表达了 自己对人性 、 人的 追寻人类本性的 “类哲学 ” 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立足于实践 , 把人的类本质视为实践的创造物 。 人在实 践中为了人并通过人占有 、 创造 、 完善自 己的类本质 。 长期以来 , 马克思的这些观 点在人的观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 。 中 国哲学界一度忽视 “类” 的问题 。 人的类 本性 、 类理论甚至类概念都被误解为仅仅 属于费尔巴哈式的旧哲学 , 是唯心史观的 内容 。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哲学理论的发 展 , 也不利于中国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合 理解决 。 针对当前人类面临的社会生活问 题 , 近年来一些学者重新发掘和阐释马克 思关 于 “类 ” 的理论 观 点 , 提 出 了 从 “类” 去理解人和哲学的本性 , 理解人与社 会发展的问题 。 高清海教授关于这个问题 连续发表了 《人的 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 ” 引论》等论文 , 系统地论证了人 的 “类本性 ” 与 “类哲学 ” 问题 。 高清海教授在论文中阐述了自己对马 克思 “类 ” 思想的理解 , 详细地论证了自 己为什么提出 “类哲学 ” , 以及为什么必须 从 “类 ” 的观点去理解人和哲学的问题 。 他 认为 , 无论从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及 自身 生存发展的众多现实性社会问题 , 或是从 哲学一向是抽象化地理解人因而经常失落 了人的理论困境来说 , 都要求我们对人和 社会有一个总体的 、 本质的 、 更符合于当 代人类发展精神的理解 。 认识人 , 首先不 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 , 而在于你怎样去看 人 。 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先定的本性去引出 人的本性规定 , 或是以对象化的思考方式 把人拆零 , 从不同方面去规定人的本性 。这 些方式采用的都是认识 “物 ” 的思维方式 , 即都是在以 “物种 ”的规定方式理解人 。 这 就是历史上人总是被抽象化理解的主要认 识根源 。 必须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 按照马 克思所提出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认识 解决人的 问题 。 人在实践中所结成的是 “类” 关系 , 因而有必要继承和发展 “类 ” 概念并创立 “类哲学” 理解和把握这种关 系 。 高清海教授依据自己对人类发展以及 认识类的考察与 , 提出人的发展历史 是人类逐渐走向类化的自我实现过程 , 哲 学的发展历史同样是日益走向类化的 自我 认识过程 。 以往的全部哲学 , 可以说都是 在不 自觉地寻求着不同于 自然意识的类哲 学意识 。 如果说人经历的群体本位和个体 本位是实现类本位的必要环节 , 那么从追 求超现实规定的本体论哲学到立足个人体 验的认识论哲学 , 从两极对立的形上意识 到本质统一的辩证哲学 , 从原始融合的 自 然观念到后来分裂的理性意识 , 都是走向 自觉的类意识 、 类观念 、 类理论的必经过 程 。 “类哲学 ” 是对哲学思想真实内容的本 质理解 , 是人逐渐走向成熟 , 哲学的 自我 意识和哲学理论走向自觉的生活形态 。 在 这个意义上 , 类哲学不是对人的问题的终 极解答 , 它主要是把握人与人的世界的思 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 三 、 实现 “类本性 ” 的生活呼唤 依照类哲学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 对人的本性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人 的类本性是人的真实本性 。 人的这一本性 内在地要求我们 , 用类哲学的思维方式和 方法思考和理解人的问题 , 建立 “类 ” 的 观念和理论 , 在实践中按照类本性的要求 去行动 , 合理地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 创 造 “类 ” 的生活世界 。 “类 ” 作为人的整体性 , 是依照人的类 本性 、 类生活 、 类活动的要求所确立 的人 类活动的终极准则 。 “类” 在人的类关系上 蕴含着人的全部生活关系的整体性统一 ∃ 在人的类过程上体现为历史的否定性超 。 � (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 ! ∀ 年 第 � 期 越 ∃ 在人的类活动上产生实践的合理性创 造 ∃ 在人的类生活上形成丰富性和谐 。 总 之 , “类 ”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类本性之真 , 获得类利益之善 , 创造类文明之美 。 任何 脱离类的根本原则仅从某种特定关系的要 求出发所理解的原则 , 都有可能是不合理 的 。 类是权力的 目的 , 社会的目的 , 是一 切人所追求的目的 。 我们常说的 “公道 ” 、 “公理 ” 就是 “类 ” 道 、 ‘类” 理 , 它具有 全人类性 。 追寻人类本性的 “类哲学 ” 将 以其终极性的准则整合形形色色 、 歧见丛 生的人性与生活观点 , 消除其狭隘的功利 和效用的局限性 。 “类” 只能被具有 “类意 识 ” 、 “类思维” 的理性所理解和把握 。 正 如人的类本性不能被 “种意识 ” , “种思 维” 所理解一样 , “类 ” 往往被人们以同样 的意识与思维所误解 。 因此 , 转变思维方 式与认识方法 , 是形成自觉的类观念的前 提 。 针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矛盾与社 会冲突 , 类的准则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 把人的单纯依赖性和 独立性转变为依赖性与独立性相统一的人 类性 ,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 把人对自然进 行征服的对立性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性 ∃ 在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上 , 把单纯的 现实利益和抽象的价值理想转变为追求现 实利益与价值理想相统一的生活意义 ∃ 在 国家关系上 , 把狭隘的国家本位和抽象的 世界本位转变为民族国家世界性融合的人 类共同体 。 走向类的存在是人类发展的未来 。 能 否实现这个理想 , 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走出 自身封闭的单子式 自我的存在状态 , 每个 个人获得类本性 , 每个民族国家获得世界 性 , 人类才能走出困境 , 走向未来 。 把这 个可能变成现实的追求 , 呼唤着 “类 ” 的 理念 。 人的类本性是人类发展的确证 , 任 何对人的类本性背离的观念与行为 , 都不 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发展。 � ∗高清海 � 《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 “类哲学 ”引论 + , 《学术月刊》 !, , − 年 , 第 . 期。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 卷 , 人民出版社 !, / , 年版 ∋ 第 , − 页 ∋ 第 , − 页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0卷 · 人民出版社 !, / . 年版 ∋ 第 .∀1 .( 页 ∋ 2 3 费尔巴哈 �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 , 商 务印书馆 , !, ) ∀ 年版 , 第 ∀.) 页 。 4作者胡海波 , !, (− 年生 , 现系东北师 范大学政治 系副教授 、 哲学博士 。 + 【责任编辑 崔月琴】
/
本文档为【追寻人类本性的_类哲学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