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

2012-04-18 20页 doc 88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4604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 摘要:如何能够利用本科阶段有限的课时培养出合格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是许多高校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实践的方法:构建一种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和体会。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嵌入式系统;分层;实验体系        “嵌入式系统”课程是一门“软硬兼施”、涉及多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内容并具有较强应用针对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有其他门类专业的常规知识(如通信,...
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
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 摘要:如何能够利用本科阶段有限的课时培养出合格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是许多高校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实践的方法:构建一种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和体会。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嵌入式系统;分层;实验体系
      
  “嵌入式系统”课程是一门“软硬兼施”、涉及多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内容并具有较强应用针对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有其他门类专业的常规知识(如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等),被业界认为是一科入门门槛较高的学科。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认识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动手,缺少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很难开启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领悟力,也就难以使他们从容地越过本课程学习的门槛。
  
  1嵌入式系统课程学习门槛高的原因分析
  
  为了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学生学习时的困难所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以及与学生的直接沟通,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难于理解和感到困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 学习方法主要仍然按照与其他先修课程同样的方法进行,而这些课程大部分都自成体系,所面对的问题基本上在本课程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而嵌入式系统课程内容涉及到相关的多门课程的内容,所表现出的问题往往需要在其他课程内容中去寻找答案。
  (2) 嵌入式系统由于具有很强的应用针对性,不同的嵌入式处理器多数都是按照其应用领域量身打造的,其内部功能部件在类型和编程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由于缺乏对嵌入式处理器应用的知识,也就无法对嵌入式系统中门类繁多的外设功能部件建立起具有应用目标的认识。
  (3) 学生由于缺少实际的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甚至缺少必要的实践动手方面的训练,所以无法以应用者的视角去学习理解课程内容,所学的知识往往都只能呈现为一些孤立的概念,也就无法将以前所学的知识与本课程内容联系起来,更难以达到融会贯通地去学习理解课程内容。
  分析以上原因不难归纳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学生所接触的实际系统太少,由于缺乏自己动手实践,所学的内容仿佛都是些悬在空中的抽象概念。这些知识用在何处,如何用,更是让他们感到困惑。为此我们认识到,构建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体系的关键在于设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践动手教学环节。否则,即使安排了实验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只能产生学生应付差事,教师完成任务走过场的无奈结局。这也是我们在前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训。
  2实验 教学装置的研发
  为了能更方便地按照所规划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后续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我们自己设计开发了一款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装置。该系统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三星公司的S3C44B0处理器为核心,并本着易用、功能强、造价低、可扩展性好等原则,安排了外设功能组件的类型和电路结构。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板上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如下部件:
  ●S3C44B0X微处理器
  ●16MB SDRAM存储器
  ●2MB Nor Flash
  ●2路带RS232电平转换的UART口
  ●IIS音频接口
  ●带流控功能的两个主一个从USB接口
  ●10M以太网通信接口
  ●4个LED跑马灯,4个共阴八段数码管
  ●4×4矩阵键盘
  ●复位和外部中断3按键
  ●5个PWM定时器输出口
  ●IIC接口
  ●GPIO引出口
  ●8通道10位ADC模拟量输入口
  ●DAC0832模拟输出口
  ●128×64点阵液晶屏
  ●三总线引出口
  ●14针JTAG接口
  
  3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
  
  在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必须要根据学生对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循序渐进地组织安排实验内容,而且前后实验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另外受到课程学时数限制,以及不同专业对课程深度、广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将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为三个层次:
  (1) 基础实验教学层次;
  (2) 提高型实验教学层次;
  (3) 综合应用型实验教学层次。
  3.1基础实验教学层次实验内容安排
  基础实验教学层次实验内容安排的出发点是使正常情况下的全体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内容规定的操作并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使他们能够建立乐于动手实践并独立完成实验的自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愿动手甚至讨厌作实验都是由于初次实验不成功造成的挫折感导致的。尽管有些实验内容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但基础实验教学考虑的收益对象是大多数没有动手经验的同学。该实验内容安排为16个实验学时,具体实验内容如下。可以看出,这些实验对于大多数信息类专业都是最基本的内容。
  (1) ADS开发环境及ARM汇编语言程序开发实验
  (2) ADS下C语言程序开发及目标程序烧写过程实验
  (3) 基于GPIO口的LED及数码管显示实验
  (4) 基于三总线的键盘电路编程实验
  (5) 44B0中断系统编程及应用实验
  (6) 44B0定时器编程及应用实验
  (7) 44B0异步串口编程及应用实验
  (8) GPIO,中断,定时,异步串口综合应用实验
  3.2提高型实验教学层次实验内容安排
  由于本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面向有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微电子、网络、软件等多个专业,而不同的专业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时数也不同。因此对于有进一步实践环节要求且有学时支持的专业开设提高型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需要16个实验学时,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 A/D、D/A转换实验
  (2) FLASH存储器编程实验
  (3) 液晶显示器编程及应用实验
  (4) IIC编程及应用实验
  (5) IIS编程及应用实验
  (6) PWM编程及应用实验
  (7) 综合设计实验: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
  3.3综合应用型教学层次实验内容安排
  由前面的两个实验环节所安排的内容可以看到,这些实验内容都是没有操作系统参与的,基本上都是针对单元功能电路进行。而综合应用型教学层次实验内容将基于操作系统进行,而且综合了不同数量的功能电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要求和兴趣选做部分实验内容。实验学时数为32学时。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 Boot Loader的设计与实现(参照U-boot 1.1.3功能)
  (2) µCLinux的移植
  (3) µC/OS II的移植
  (4) µCLinux下射频IC卡读写器驱动程序设计
  (5) µCLinux下基于Socket编程的Ping程序设计实现
  (6) µCLinux下Web服务器的建立与实现
  (7) µC/OS II下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8) µC/OS II下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结论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训练的许多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训过程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实际研究项目的自信和热情。许多同学积极参与到一些老师的科研项目开发中,有些同学则在参加各项全国性的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06年的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中,由这些同学组织的两支参赛队,一支获得了最高竞赛奖Intel杯,另一支也获得了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S3C44B0X RISC MICROPROCESSOR. SAMSUNG SEMI-CONDUCTOR, 2000.
  [2] 李岩. 基于S3C44B0X嵌入式μCLinux系统原理及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杜春雷.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胥静.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详解[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生产性、体现教学做一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就业岗位,使学生亲历职场,在校期间得到上岗能力训练。校内校外相结合,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差距。实训基地建设中,获得适合的校外实训基地难,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样地,校内实训基地也存在如何建设才能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下面以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为例,着重探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1 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实训基地建设首先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其次是满足社会培训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瞄准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设计,社会培训是为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设备投资效益。
  
  1. 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的整体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建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体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了解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构架设计基本知识,熟悉嵌入式软硬件模块设计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嵌入式软件实现技能、嵌入式硬件实现与调试技能、嵌入式系统测试技能,具有嵌入式产品营销及技术支持能力,具有较强事业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专业人才能力体系
  分为基础能力、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完成技能点的训练;单项能力是相关技能点的集合,能够形成单项任务的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是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学生上岗能力的综合训练。能力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3)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分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要与课程体系设计紧密结合,保证每门课程有效实施。
  (4)专业实训基地
  可分为公共基础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公共基础实验室借助学校共享实训基地:嵌入式系统实训基地主体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服务,突出学生嵌入式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用来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或专业延展能力,还可用来进行社会培训;顶岗实习结合了学生的就业岗位,以及主要就业去向。
  (5)专业嵌入式系统实训基地
  体现学生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嵌入式系统实训基地要突出职业特征、强化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2依据社会培训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肩负两项职能,一是学历教育,二是企业在岗或转岗人员培训。实训设备、实训内容和实训管理模式要与企业主流设备、主流技术和企业运作模式接轨,满足社会培训的需要。
  
  
  
  2 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 1确定建设目标
  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
  (1)实训基地功能
  融技能点训练、单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学生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服务区域经济,辐射周边地区。
  (2)实训基地规模
  建成5个能够分别容纳40名学生的实训室,包括:单项能力训练实训室3个,职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实训室2个,其中,单项能力训练实训室包括:嵌入式工控应用实训室、嵌入式网络应用实训室、嵌入式仿真实训室;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实训室包括: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室和嵌入式系统测试实训室。
  (3)实训基地教学形式
  基础能力训练属技能点训练;单项能力训练通常在仿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式大作业操作,训练内容可借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能力训练结合工作岗位,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工作经验,通常在真实工作现场环境下,进行分步骤全流程综合性工作操作,训练内容可借鉴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工作项目。
  (4)实训基地主要服务专业
  重点服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辐射带动“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5)基地主要服务社会
  校企合作开发,企业员工、社会转岗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嵌入式师资培训,等。
  
  
  
  2. 2建设思路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
  (3)每个环节要体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4)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5)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6)能够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
  
  2.3实现功能
  (1)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教学
  (6)社会培训
  根据需要对社会人员和在岗人员进行转岗培训。
  (7)生产性培训
  对企业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8)承接生产任务
  综合实训室能够承接实际生产任务。
  
  2.4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主要是训练用设备。校内硬件教学资源要注重生产性和教学做一体,避免设备只能完成验证性实验,同时注意保持与企业实际应用的一致性。
  (2)软件资源
  训练内容、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均为软件资源。软件资源是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训练内容的设计要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结合企业对员工的日常技术考核项目;指导教师要由企业一线工程师承担,或是经过企业工程师指导、在企业经过顶岗实习的专职教师承担;实训基地要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相近或一致,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管理方式要模拟仿真企业和工作岗位,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3 实训基地实现途径
  
  3.1校企合作
  (1)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离开企业的合作与支持很难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链接,校内基地校外基地要有机结合。校内实训基地需要企业提供模拟仿真训练题目、提出对学生职业化素养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相对稳定,最好能够

批量需求毕业生,对学校提出定制要求,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对学生定制课程、定向培养。
  下图是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解决途径。
  (2)组成专兼结合教师团队组成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是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组织保障。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师徒关系,互取所长,互取所需,共同组成专业教师团队,开发课程、开发教学、指导实训,等等。
  
  3. 2政府支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应法制,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平台,整合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劳动部门的有效资源,为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保驾护航。
  
  
  
  4 实训基地发挥作用
  
  4.1 全面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最突出地表现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实训内容从技能点——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就业能力,形成体系,对学生实施培养。相应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等,都要随之发生变革。示范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给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带来强烈冲击,全面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4. 2带动高职专业建设与发展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目标是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链接,实训基地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建立在对学生将要就业岗位的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基础上。对就业岗位的分析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对上岗人员的技能、相应知识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实训基地,开发教材,组成教师团队,等等。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带动了高职专业建设与发展。
  
  4.3提高双师素质
  达到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指导实训的能力。专职教师通过接受企业顶岗实习的训练,或是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科技开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工程师通过与学校教师的交流或是接受教师资格培训,增强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实训或是顶岗实习。教师的技师素质、工程师的教师素质为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效益提供保障。
  
  4.4增强教师科技开发能力
  通常,学校购买的硬件设备来自制作教学仪器的厂家,多是完成验证性实验。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通过项目或是工作任务模拟仿真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开发能够训练学生项目工作能力或是生产产品能力的教学设备是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课题,也为教师科技开发创造了条件。开发出能够培养学生实际产品工作能力的实训设备,有利于发挥基地效益,增强教师科技开发能力。
  
  4.5教材建设
  教学做一体,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学仪器的可开发性、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等等,需要教材的重新组合和变更。开发出一套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材是实施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4.6培养学生综合实力
  对学生共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数据库应用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案例教学;团队教学;双主教学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高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包含数据库原理与数据库应用开发两个方面的内容。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当代数据库应用开发的主要方法为主,以Access为开发工具,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详细开发步骤和过程。
  该课程设置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的重点由基础理论逐步转为实践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除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外,我们还采用了案例教学、团队教学、双主教学等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针对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中尤以案例教学、团队教学、双主教学模式较为突出。
  
  1案例教学
  
  1.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我国正在慢慢推广开来。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理论和概念,获得的是内化的、理解的、能驾驭的知识,能立即用在实践中去处理类似的问题。案例教学不受限于教材本身,将

贯穿在案例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讲解,启发学生对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传授知识、技能的目的。
  1.2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目的性。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深刻理解数据库的理论和应用,我们首先采用了Access提供的经典案例“罗斯文商贸公司数据库”,该公司进行世界范围的特色食品的进出口。这是一个设计得非常好的数据库,通过对它的分析,学生在初学该课程时可以获得对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感性认识。
  (2) 真实性。罗斯文商贸公司数据库虽然是很好的案例,但罗斯文商贸公司的业务对学生而言很生疏,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又设计了案例“教学管理系统”,以某综合大学的主要教学管理工作为例,学校的主要教学管理工作有:
  ① 制定全校本专科教学工作、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和各种教学文件。
  ② 编制每学年(期)教学任务安排,包括教师排课、学生选课、教室安排等。
  ③ 学生成绩统计及补考安排。
  ④ 教师工作量统计。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教学管理工作越来越繁杂,手工管理的弊端日益显露。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了及时提供信息,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学校委托某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教学管理系统”。
  从问题的提出,本案例详细向学生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系统从系统分析到具体实现的开发步骤与方法。由于案例比较简单并且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因此学生很容易接受,能真正地深入案例、体验开发者的角色,能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能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例中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3) 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多种解决的途径,并能拓展学生较多的思维空间。
  Access的交互操作功能使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变得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案例“Access题库练习系统”,目的是引出VBA,加强对数据管理应用功能的扩展,使开发出来的系统更具灵活性和自动性,更容易发挥开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生动性。案例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的思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学生自己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作为案例,如摇滚乐资料查询系统、交通线路查询系统、大连酒店查询、电影热浪、吃在中国、二战著名战役、车迷俱乐部、凡高的画、电池租借系统、经济学院管理系统、阳光大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科利亚公司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由于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会“品头论足”,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数据库原理和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为后面的开发打下基础。
  1.3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案例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课堂讨论、集体交流;上机验证、总结归纳。
  (1) 提出问题、分析案例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
  (2) 课堂讨论、集体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案例的重点、难点、疑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对软件开发的理解,并提出自己对该案例的看法,共同交流切磋,相互借鉴。为了使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如何引导、如何开展、如何安排等问题有全局的把握。
  (3) 上机验证、总结归纳
  上机验证案例,并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归纳。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团队教学
  
  “重技能”是我们的教学特色之一,而实践环节是体现该特色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和技能的培养,团队教学是我们教学中的另一个模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前的实验常规,通过分组方式最大限度地要求学生间的团结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效率,因为学生之间的语言有时候比教师更有效。
  2.1团队教学的主要环节
  在团队教学中,我们提出了下列要求:
  ① 以不超过5人的小组为团队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类似于课程设计中的大作业);
  ② 每个团队推选组长,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
  ③ 选题广泛,但必须是真题,与实践相结合;
  ④ 各团队的课题不得重复;
  ⑤ 设计内容要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
  ⑥ 最后交付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完整的文档。文档中应包括对题目的分析、团队人员分工情况、数据收集过程、模块功能设计、源代码的注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完成本课题的心得体会以及下一步的设想等。
  2.2团队教学的特点
  (1) 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会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2) 在大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每个团队从寻找项目、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具体开发、调试、文档编写等一系列步骤,锻炼了和社会接触的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综合能力和研究能力。
  (3) 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学生变为主体。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路上的点拨和方法上的指导,但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束缚他们的思路。
  (4) 在对大作业进行最后评判时,根据设计的总体情况以及各小组成员的贡献给各人分别评分,应重点看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选题、数据收集、资料查询、项目分析、程序编制、文档编写,学生都获得了实际锻炼,并且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加强。尤其在进行选题时,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走向社会,和一些企业建立联系,并为小组争取到项目课题,如:科利亚公司数据库应用系统、南风集团数据库等。
  
  3双主教学
  
  双主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容易出现概念上的理解错误,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尤其对于一门新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其实在案例教学和团队教学中,也都已经体现了双主教学的理念。
  
  4结束语
  
  在实践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教学模式之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1引言
  
  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笔者在法兰克福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Frankfurt am Main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和工作期间,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些实地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对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深入挖掘我国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研究建构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金字塔体系的具体方法,以达到优化计算机教育,满足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目的。
  
  2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IT、IC、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人才严重短缺。我国每年IT市场至少需要100万人才,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以上,而我国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2010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十年的需求量为200万,这些都说明计算机人才的市场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稳中有升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1) 人才需求趋向“宽口径”、“复合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高校文理科院系普遍开设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独有优势。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想加强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靠拢,依靠自身专业特长,扩大就业渠道。
  (2) 岗位竞争激烈,素质要求提升:计算机科学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学生之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日益突出。在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优中选优”,素质要求不断提升。
  (3) 社会需求为主,市场导向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逐步形成。高校计算机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确定市场需求的办学定位,构建合理的计算机高等教育体系。
  计算机专业的高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开始下滑,新生录取分数线相比其他专业已明显下降。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建设,大量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时候,出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滑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现象导致计算机专业特色不明显;其次,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系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部分老化现象,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计算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做到与市场接轨,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3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及特色
  
  德国高等教育明确地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目标是研究型、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应用型的专业学院,英文名称于1998年统一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译为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基本学制为4-4.5年;职业型的职业学院,属于新型学校类型,其教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基本学制为3年。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具有层次性,充分面向市场需求
  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分类培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部门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分类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2) 强调教育平等,学术自由
  教育平等和学术自由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和科研统一是德国大学的原则。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政策使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了教育平等的原则;德国科学审议会指出:“大学是科研最重要的场所,国家必须维护科学的自由”,其中综合型大学侧重基础研究,应用科学大学侧重应用性研究。
  (3) 注重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进行合作教育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 其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直接与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接轨,目标十分明确,突出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的专业学院与职业学院都安排有实践学期,学生在实践学期中到企业进行实习,校企间的合作教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充分利用资源,强调自主学习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采用全日程排课,实验室对所有教师、学生随时开放,这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率。德国大学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可自由选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没有固定教材只规定参考书目,课程的信息涵盖量比较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5) 宽进严出管理,保证教育质量
  德国各大学和专业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常常通过实行严格的完全学分制、中期考试等方法,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些学校的淘汰率甚至超过50%,在高等教育免费的情况下,这种宽进严出的管理保证了德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德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与其高等教育的结构合理、培养到位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4构建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金字塔体系
  
  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时期,计算机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型劳动者,使我国计算机人才的整体素质达到国际水平。要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建构符合国情的金字塔型计算机高等教育体系。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只需要其中的一少部分人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一部分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或软件工程师,一大部分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者。
  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培养的经验,构建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金字塔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研究型计算机教育注重国际接轨
  我国计算机教育只有50年历史,经验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差。因此,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发展要注重国际接轨,发扬科研、学术自由的精神,积极进行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科建设方面,要紧跟计算学科发展进程,借鉴国际名校经验进行学科改革,例如对IEEE-CS/ACM的Computing Curricula 进行研究,改革我国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做到教学内容国际化,选用国外优秀的计算机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依据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发展向国际名校靠拢;可积极吸收外国留学生,为计算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 中间层院校要进行适当分流
  计算机专业现有771个学科,这700多个学科中有600多个开办时间不超过10年,大多属于地方性大学办学,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担负着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其三大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为技术成果转化作贡献,为培养接受过科学方法训练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作贡献”。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高等专业学院的毕业生。我们要借鉴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的发展经验对中间层次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适当分流:一部分院校要以发展计算机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实行教学型大学办学模式;另一部分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间层次院校进行适当分流有利于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改变计算机毕业生就业扎堆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而是应该涵盖本科、研究生培养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3) 职业院校发展注重市场导向
  德国的职业院校是典型的职业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直接接轨,学生的理论课余实践课之比为1︰1,每学期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知识,12周在培训企业进行实践训练。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时期,市场对担负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任务的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市场需求对信息化人才的定位是:既具有计算机知识又具有用人单位所需的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经验,我国计算机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我国目前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计算机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训基地,计算机职业教育要和企业间达成双方互利的人才培养

,加大学生实践训练深度,做到直接面向生产岗位的职业培养。
  (4) 计算机专业要定位明确,各层次协调发展
  计算机高等教育的金字塔体系的构建,既要有金光闪闪的塔尖,又要有扎实牢固的塔身,更要有坚实博大的塔基。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教育平等,学术自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虽有不同但学校间并无太大差级的有效经验,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要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
  当然,我国计算机专业要得到较好的发展还有很多经验需要借鉴,例如:进行全日制排课使学校的教师、教室、实验室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加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使学生拥有一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大学相关课程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比分析了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与国外相关课程的差别与差距。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实践教学;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1引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10个相关的实验,学生不仅验证了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也动手设计完成了一些复杂的实验题目,例如计算机微指令的设计。但是受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学时的限制,实验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自主设计类题目的数量和难度也不足。“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作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后续课程和重要实践环节,扩充了组成原理的实验教学,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实验题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及其各部件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各大学都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来完善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的认识,锻炼对软硬件进行开发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1]。
  
  2国外大学相关课程情况介绍
  
  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大四学生开设了“进阶微处理器设计”课程[2],通过长达3个月的课堂教学和动手实验,教授学生有关计算机原理和嵌入式SOC开发的相关知识。在实践方面,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一步步加深对计算机的了解。主要实验包括:设计实现一个视频接口,从而可以通过在面板上的操作,实现在屏幕上画曲线[2];实现音频接口的驱动,模仿一个球下落时的声音[4];仿真一个使用DDA数值微分分析法测量电路功能的模拟系统[5]。在指定题目的实验之外,还要求学生自选题目完成一个大作业,通过这些自选题目的选择[6]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对相关课外知识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已经能够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硬件系统。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开设了“数字系统设计”这门课[7],实验方面的主要题目包括:通过命令将指定内存的内容显示到LED上[8];修改DE2开发环境的指令格式[9];设计一个既能显示文本又能显示图形的混合模式的视频显示控制器[10]。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开设了两门相关的课程。第一门课程是“SOC设计与合成”[11],实验方面只要求学生在2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完成一个MP3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第二门课程是“数字系统实验课程”[12],通过14周的实验要求学生实现一个数字系统。这个系统要能够完成AD转换,实现LCD面板的显示,从键盘可以输入信息,连接游戏杆进行操作,实现扬声器功能以及VGA显示器的显示。麻州大学安默斯特分校开设了实验时间长达3个半月的“计算器结构”课程[13],主要实验题目有:使用一个连接到开发板上的摄像头,通过开关控制拍照,然后将拍下的图片存储到开发板的内存中[14];将实验中拍到的图片进行JPEG压缩,传到PC上看最终显示结果,通过转换不同的JPEG压缩算法,看图象压缩后的差别[15];通过开发板播放MP3歌曲[16]。全美电机系排名前五名的密西根大学安埃布尔分校为大一学生开设了“信息实验”课程[17],它将全班学生分为八队,每队在期末专题要利用Altera DE2 FPGA多媒体平台独立制作出一部电子琴。多伦多大学开设了“数字系统”课程[18],实验方面设计了一个3周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自选题目,在DE2平台上设计一个数字系统。滑铁卢大学开设了“计算机实验”课程[19],主要实验题目包括:设计一个8位的计算器,要求类似于生活中的计算机,只有单一输入[20];设计一个电子系统,功能类似于电子乒乓游戏[21]。以上的实践课程都采用Altera DE2作为开发环境,如图1所示。
  
  3国内大学相关课程情况介绍
  
  我国的大学也开设了一些类似的课程。复旦大学开设了一门60学时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主要包含计算机部件实验和CPU设计实验。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共安排48学时的实验,每三名同学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硬、软件组成相对完整的全新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调试任务。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于2005年秋季学期开设了“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该课程以应用实践为视角,进一步提高学生硬件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主要包括18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和60个学时的实践教学,采用南京伟福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COP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如图2),通过FPGA扩展板(如图3)在COP2000实验仪上完成实验。FPGA扩展板由两块FPGA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它的核心器件是Xilinx公司的20万门XCV200的FPGA芯片。它的实验题目以CPU设计为中心,主要包括:寄存器设计、元件例化、实验仪基本部件测试、给定指令系统的处理器设计、处理器功能测试、处理器外设接口设计、处理器与外设接口功能测试等。通过我们设计的实验题目,学生对CPU的原理和结构有了深刻的体会,通过实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
  
  4对比与分析
  
  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我院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部件和微处理器的设计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掌握有关硬件设计工具的功能和用法,有效地锻炼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这个教学目标已经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同。我院的这门课实验学时达60学时,属于非常多的实验时间,而且我们在这60学时内安排了7个实验,相比其他学校的最多5个实验,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教学队伍方面,由于这门课的指导量很大,所以每个班级在实验时都有一个专门的老师和TA,相比国外整个一门课只有2~3名教师的情况,我们大大增加了指导老师的数量,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在上课时主要采用个人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前几个简单的实验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后面较难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3~4人,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大的课题,目前国外大学也基本采用这种工作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硬件平台方面,由于国外采用的Altera DE2平台的性能较好,因此可对CPU之外的音视频模块、存储模块等进行二次开发,目前我们采用的COP2000实验仪由于硬件限制还无法完成相关类似题目的实验。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课程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在实验目标方面已经与国外一流大学接轨,在学时数、配置实验教师数量上我们所提供的条件已经超过了国外一流大学,但目前由于受到硬件开发平台的限制,我们实验题目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增加一些类似于“开发MP3播放器”之类的让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和效果更直观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硬件知识、软硬件开发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向琳,左德承,罗丹彦,张展,唐朔飞.“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3).
  

摘要: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体制和模式,探讨性提出提高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硬件;课程体系;教学;教材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硬件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技术基础指软件技术基础和硬件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语言、通信和网络原理,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指本专业常用软、硬件的应用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中,硬件基础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软件开发、网络技术还是工业控制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硬件支持非常了解。由于目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使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在硬件课程的设置、教学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
/
本文档为【社保玩期指还请悠着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