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

2012-04-18 18页 doc 339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4604

暂无简介

举报
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 多核处理器技术是当前高性能微处理器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以Intel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微处理器厂商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多核微处理器系统,应用领域也从高端服务器向一般桌面系统延伸。如何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对当前软件产业的重要挑战。在已有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还没有课程能充分指导学生掌握多核处理器上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这直接制约了多核处理器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制约了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开设“多核软件设计”课程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
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
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 多核处理器技术是当前高性能微处理器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以Intel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微处理器厂商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多核微处理器系统,应用领域也从高端服务器向一般桌面系统延伸。如何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对当前软件产业的重要挑战。在已有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还没有课程能充分指导学生掌握多核处理器上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这直接制约了多核处理器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制约了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开设“多核软件设计”课程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基于多核课程开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了帮助大学培养掌握业界先进技术,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尤其是软件开发人才,Intel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多核技术”大学计划,除支持基于多核的应用开发研究外,还将主要支持基于多核的课程及实验建设,尤其是围绕多核技术编程的课程建设。该计划于2006年10月着手在中国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经遍及全国37所大学,共合作创建40个多核实验室,受到普遍好评。
  
  1进展顺利捷报频传
  
  在“多核技术”大学计划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的身影。随着项目的开展,他们在多核课程建设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2010“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的称号。近日,上述几所高校分别就“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程序设计”、“多核程序设计”、“基于多核的并行编程”、“编译原理课程”、“操作系统原理”、“多核架构及编程技术”以及“多核软件设计”课程建设的开展撰写了相关文章。文中,他们分别就多核课程的定位、特色、体系,以及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进行了阐述。
  从他们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高校在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中取得的长足进步。各高校不但考虑了教学紧跟技术更新步伐的问题,还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专业课加强了科研与教育的互动,选修课兼顾了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不但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多核课程,还积极在本科生教育中大力推进多核教程;不但在师资教育中加强与业界交流,在学生教育中也加强了与业界的互动。
  
  2齐心协力争创新高
  
  多核课程的可喜进展离不开多方的努力:教育部为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制定了良好的奖励机制;各学校领导尤其是院系领导对课程开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一线老师积极配合,不但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知识的更新学习中,还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教材及新教学模式的筹划之中。
  在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新课程创建开展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 设备。多核技术突飞猛进,硬件平台的进步十分明显,设备的更新直接制约着教学、实验和科研的开展。
  (2) 技术。多核技术发展迅猛,老师也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但要应对原有的教学工作,还要挤出时间学习先进技术,尽快将其转换成,传授给学生。他们面临着比多核实践工作者更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不但要在短时间内将新技术融会贯通,还要将新技术深入浅出地融入到教学、教案中,难度更高。
  (3) 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多核技术,老师们还面临着将多核技术汇编成教材的困难。课程的快速推出也给教材编撰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
  为了帮助学校顺利开展这一新兴课程建设,Intel公司与学校充分互动,并积极参与到多核课程特别是多核实验室建设中,着重协助学校解决设备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Intel不但对合作大学捐赠硬件设备、软件授权,还多次组织了高校老师参加Intel的技术培训,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从2006年4月到2010年5月,浙江大学通过自行购置及Intel捐赠,对实验设备、教学内容、实验设置等进行了多次更新。短短一年内,实验设备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目前,该校共配置有如下设备:
  (1)Intel core due计算机12台,软件12套;
  (2)80套Intel core due计算机;80套英特尔软件授权;
  (3)8核计算机、4核服务器各1台;
  (4)50套Intel core 2 due(酷睿2)计算机,等。
  
  3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在这次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调查中,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各高校都充分意识到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环境建设,力争做到以理论指导、课程实验为基础,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创与产业应用合的新的教育理念,创建先进的高校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杨剑峰、田茂、谢银波老师在他们共同合作的“武汉大学‘多核架构及编程技术’课程建设”一文中提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不妨把它作为本文的结尾,并借以勉励更多的学校携手奋进,共创多核的新教育时代: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微处理器的发展如此,课程体系乃至教学体系的建设亦如此。只有变化才有创新,只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才可能使高校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是发展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本刊将于本期开始陆续在每月上半刊刊登来自教育部、高校及Intel公司有关多核课程建设的动态、成果等信息的文章,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多核教育经验,请届时关注。)

摘 要: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必须立足于培养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劳动岗位的高技能IT人才。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中心建设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然而,就业形势却异常严峻,IT人才似乎供大于求。然而,前程无忧网等国内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最近公布的“求职指数”信息表明,IT职位需求量最大,占总量近30%,这又表明了IT人才供不应求。我们不禁要问:学院推出的毕业生是IT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吗?我们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如何找准定位,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在就业中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高职高专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计是本科教育模式的“压缩饼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与本科生相比并不占优势;由于生源素质及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制,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也不够深入,这一点更比不上本科生。所以,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必须立足于培养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劳动岗位的高技能IT人才。本文尝试结合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思路。
  
  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1.1.1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主要是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技术人才而设计的一系列教育实施
  该专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通过“出口指导进口,市场需求决定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体系。为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见图1),以出口的“职业岗位能力”确定“公共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
  
  1.1.2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形成专业整体职业能力
  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来看,为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能力体系,我们采用“平台+方向”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注重学生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论教学,而后开设实践能力型课程,最后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具备初步软件开发和网络编程的能力。
  1.1.3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
  该专业在实施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专业能力素质的养成教育。力争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具体分为六大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都涉及2~5门课程,同时具有与知识模块结构相对应的能力要求。
  
  1.2课程体系改革
  该专业建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经常与相关高校及IT企业交流,并通过Imemet、会议交流、进修学习等多种渠道了解国内外该课程最新理论及应用动态;实施教学大纲定期更新制度;实施教学大纲网上发布制度,以保证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按课程类别实施教材定期更换制度,配合案例分析、辅助讲义,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同时,积极开展课程群建设工作,优化整合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建立程序设计课程群、硬件技术课程群、系统软件课程群、多媒体新技术课程群;按课程群组织教学研究活动。
  
  1.3引入企业的技能认证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
  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教育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不断探索并试验将国内外著名IT厂商的权威认证培训融入职业技术教育,使该专业毕业生普遍拥有若干IT技术专业认证证书,从而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同时,努力拓宽“双证书”的种类和层次,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加大“双证书”制度建设,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95%以上。
  
  1.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1.4.1 IT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与河南863软件孵化器公司、郑州翌硕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等IT企业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4. 2调整选修课结构,增开企业急需课程
  增设软件测试及其平台、J2EE程序设计、UML统一建模语言、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软件项目管理等面向应用的企业急需课程。
  
  
  1.4.3加强实践环节比重,设立系列课程设计
  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与课内实践学时比例为1:1,并记入课程平时成绩:单独设置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课程设计。
  
  1.5考核方式改革
  采取综合考核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成绩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建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以过程考核为中心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其中:
  (1)理论课程考核内容的深度、广度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成绩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听课情况、集中考试(闭卷、开卷)成绩综合评定。
  (2)技能课程考核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实训过程、实训成果、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和实训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2 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凸现“双师型”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优秀创新团队。
  近三年来,该专业将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建设力度,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的新教师要接受岗前培训,使教师适应职业教育的和特点;老教师在业务上、教学方法和科研上进行指点,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开展短期下企业锻炼学习,专业将其定期选派教师进修学习。
  
  2.1聘请“企业专业指导师”和培养专业带头人
  聘请“企业专业指导师”2人,要求其在IT企业工作至少8年以上,主持过大型项目开发,在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具有中高级职称。
  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要求其能够站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IT行业企业最新动态、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改革方向。
  
  2.2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引进1名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

8名,专业骨干教师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符合高职特色,并能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选送教师到IT企业锻炼学习。80%专业教师获得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30%专业教师获得技师证书。
  
  
  
  2.3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0名,精通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程序,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指导。
  
  3 实验实训中心建设
  
  3.1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该专业在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首先重点建设面向Java、NET方向编程、动漫设计及其全真软件开发实训实验中心,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仿真实验实训室建设,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实训与工作任务、实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把实验实训室建设成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集实践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的实训室。同时,继续完善实验(训)室管理办法,向专业学生开放实验(训)室,为学生自主提高专业技能提供实践平台。
  
  3.2 200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的建设
  按照该基地的建设规划方案,目前第二阶段即六个实训室、一个软件研发中心已组建完成,并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实训教学、师资培训。下一阶段学院继续投资40万元完善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提高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水平;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培养本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在职职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3.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与河南863软件孵化器公司软件、郑州翌硕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3~6个月,完善校企共管和考核的长效机制。
  同时,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要求现场指导老师提供实习指导现场

、实习报告鉴定,企业提供实习鉴定,等,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以企业为主的考核委员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3.4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目前,该专业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共有5个,为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计划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同时逐步完善相关的创新实践条件,在专业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组织本专业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进行锻炼,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带动本专业其他学生的学习。

[1]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教学与考证结合的教改体会和做法:考证为什么选择“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笔者所在系首次组织参加“高新考试”失利原因的剖析;以应用设计和考证为课程目标的“目标驱动教学法”的运用,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进行改进等。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教学;考证;计算机高新考试;目标驱动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考证,我们选择了“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现在这个理念在高职院校已经深入人心。而要就业,就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书。故“双证书制”是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行的一种制度。
  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而言,为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我们选择了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注:后面简称“高新考试”)。我们做出这一选择,主要是:(1)“高新考试”的社会认知度高。“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的社会化职业技能考试,它的证书是学生日后就业非常权威的资格证书。(2)内容实用。它摒弃了那些实用价值不大的理论考试,只考实际操作,旨在测评考生掌握计算机各类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3)测评科学、公平。它使用智能无纸化的考试平台,考试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判。(4)试题公开、模块众多,可随时开考。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志向去自由选择考试模块,能“趁热打铁”,这些都能促使学生乐于报名参加。
  
  2首次组织参加考证,结果令人很不满意
  
  2005年年末,我们首次组织04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加“高新考试”,选择的模块是“应用程序设计编制(VB平台)”。由于是首次,我们非常重视,委派了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任课。有60多学生报名参加了这次考试,但只有30多人通过,结果令人很不满意。我们没有因此而退缩,毕竟我们还有30多人通过了,说明我们的教学还是有些成效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失利中找出原因。
  在分析会上,教师们谈出了这样一些很直接的失利原因:(1)首次组织学生参加考证,没有经验,学生也很不适应。(2)考试准备不足。如有关“高新考试”的试题汇编等资料没能及时交给任课教师。(3)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不完全一致。“高新考试”中的某个单元内容我们没有讲过。
  经过反复分析查找,大家还得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失利原因,就是“三个不够”,即“教育理念不够新,教学方法不够多,教师水平不够高”。如:我们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实际需求还未能很好接轨,教育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的讲授,其它诸如上机、作业、测评等都是围绕讲课转的一些辅助手段。一些适合高职教育的新颖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采用。我系计算机专业的部分教师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缺少在IT工作岗位上的历练,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们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存在问题,才能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3再战,我们改进了做法
  
  2006年,在05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准备参加“高新考试”的时候,我们改变了做法。
  3.1 “攻城”——要选择好突破口
  那时,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先考“VB”,还是先考“VFP”。我们经仔细斟酌,感到这两个考试平台都是系统较庞大、知识面较宽的。但比较而言,VFP只考与数据库有关的操作,内容较为单一。攻城,当然要选择容易突破的地方作为突破口。最终,我们选择了先参加“数据库应用(VFP)”考试。
  3.2教学总体设计——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法”
  我们把与“VFP数据库”有关的理论课、上机课、强化训练课和应用设计课统在一起,通盘考虑,教学总体上是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法”。我们把设计“小型图书管理系统”和通过“数据库应用高新考试”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在总目标之下,设置了“表的创建”、“表的操作”、“数据库管理”、“查询”、“视图”、“报表”、“编程基础”、“表单菜单”等八个分项目标。每个分项以掌握“高新考试”规定的操作作为分目标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用“学生成绩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主线贯穿。
  采用“目标驱动式”教学法的好处是:(1)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是非常具体、十分明晰的。(2)学生对学习内容能积极反应,反应能即时反馈。(3)教学是通过一个个小步去进行的,学生在达到一个个分目标后,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有成就感。
  3.3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进教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获得的。因而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有好的效果。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具体分为学习掌握、强化与应用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我们把每个分目标的学习分为“认知实习——理论教学——掌握实习”三个过程。在认知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创设的学习情景中,依靠已有的学习经验和主观动机,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个过程对促进学生主动思维、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的。但这种学习的效率往往不够高。故教师的引导帮助乃至课堂教学仍然是很有必要的。第二小步,是课堂理论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以具体直观的方法阐明一个范例,使学生对“个”的特征有个认识;阐明整个“类”的特征,引导学生完成由“个”的认识上升到对“类”的认识;对已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学生认知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反馈和矫正。在第三小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练习,通过测评,在确认已经掌握分目标的要求后,可进入下一分目标的学习。反复进行这三个小步,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
  在第二阶段,我们设置了3天的强化训练和7天的应用设计。强化训练,可使学生能很好地归纳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目标所要求的操作技能。应用设计,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水平,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学习会有质的变化,领悟到更本质的东西。
  3.4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由前所述,我们搞的这个教学模式,实际是在基于集体授课形式的教学方法中,揉进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些方法而形成的。我们力图用这个模式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统一。我们感到,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更重要的,教师还必须是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提出目标。目标不仅要具体明晰,还要做到精准,要符合“高新考试”的要求,要适合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发展情况。(2)营造情景。因为,学习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情景,就像主持人主持了一个好的节目,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3)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的工作前面已经述及了。笔者在此还要说明的是,其实建构主义也并非不要课堂教学,只是它把教师的讲课也看作是一种环境的互动。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故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就应该是“启发式”,而不能是“照‘片’宣科”。(4)及时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把握学习的目标,提供正确的方法,矫正认知上的偏差,纠正操作上的错误。教师及时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5)组织测评。学习终究是要通过测评来检验其效果的。测评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学习成效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及时调整学习内容、方法和进程,从而促进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对每一个分目标都是要进行测评的。
  
  4结束语
  
  现在,在我系05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的“高新—数据库应用(VFP平台)”中,报名参加该项考试的有162人,通过了119人,通过率为73.5%。由成绩表可知,考生的最高分为92分,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考生获得满分。这个成绩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也要看到,尚有约四分之一的考生未能通过,今后我们仍须继续努力。
  文中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蔡莉, 刘梓红, 赵勇.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摘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农业类高校中实现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逐步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表现出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动态”特征。应该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改进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正确选择教学的内容,改革课程的体系和教学的模式,更新已有的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农业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① 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觉得没必要学习专业课程或者学习不够投入;而另一部分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他们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此外,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升入大学,习惯了中学的灌输式教育,对大学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②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相矛盾。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系统讲授,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
  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实施资源共享,共同讨论制作多媒体教学,将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具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效果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大大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课堂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当讲授新的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了多个概念和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压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件在网上共享、开通网络答疑室、课外定期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教材及课件的内容,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及掌握。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学中采用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照本宣科,对书上已有的、学生自学即能掌握的知识尽量少讲,布置学生自学完成;而对书上没有的、又非常实用的知识或技巧则通过实例演示说明。
  实验课教学中教师按实验课的进度,为学生规定每次上机实验的内容,使学生有目的地完成课堂内容,教学效果显著。我们已经全面实现网上收发学生作业、网上答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所有课程在局域网络上机考试。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学,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讲授思路、方法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掌握已有知识与探索未知相结合、重点讲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但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各种方法和手段的叠加,而是对教学工作开展以下研究的结果:① 理论联系实际,对所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行教学内容组合的研究;② 加强实验指导,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程序的研究;③ 按照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基本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④ 规范实验教学,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下面是在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一些具体实践过程。
  (1) “汉字处理及Word”教学
  Word 2000是一个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如目录的制作、样式和模板的制作及使用等操作,“分页符”和“分节符”的使用,等。甚至“回车符”也有很多人不能正确使用,而导致操作时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用一篇学生的毕业论文为例。
  在此论文中,为了能使“摘要”后的“目录”另起一页,学生使用了多个“回车符”,这是很多人都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问题,我们强调“回车符”是产生段落的“字符”,特别强调它同一般要被输入的文章内容一样,也是“字符”,而不是用来另页的。此问题若与“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中的ASCII码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而又可以讲到“段落”排版中大家易出现的问题,并可引出与“段落”相关的“样式”的概念及其应用,若再由“样式”讲到“模板”,进一步扩展后,还可联系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的概念。
  此论文中的“目录”不是一个会随论文内容的修改而改变的“目录域”,而是很费时费力地制作出的“常量”目录,教学中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用插入目录命令插入“目录域”,并讲到“域”的概念,还可联系到程序设计中的“程序”及“函数”的概念……
  总之,通过“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 采用“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
  上机实验题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写明操作的步骤,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说明,逐条操作,即可完成实验内容。这种形式的实验题适于学生上机实验的早期,使学生能迅速上手,增加学习的信心。
  另一种形式是以提问或问题的方式提出实验要求,目标明确,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必须在认真听课、课后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完成。
  例如在讲授完“操作系统及Windows 2000”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典型问题,如:
  “我想让Windows启动时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怎么办?”,“我想给我的计算机加个屏幕保护,在我离开的时候不让别人动怎么办?”,“我的机器很慢,我怎么看到有哪些程序正在运行呢?”,“我忘了一个文件放在哪儿了,怎么找?”
  这些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表明,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本课程的计算机导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2001年开始在高中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我们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上,由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增加了网络使用与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并增加了教材中少见、而学生需要掌握的其他新知识(如常用工具软件和常用设备的使用等内容),为农业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和教学手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在吉林省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本校教师编写非零点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2005年6月出版),这是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凝结。
  该教材重新整合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对原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在内容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浓缩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的教学,增加了网络应用和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和应用软件、常用设备和常用工具软件、程序设计等知识,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面,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该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基本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2005年6月获院级优秀课程、2010年6月获吉林省省级优秀课程。
  
  3课程体系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① 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当再是零起点,必须尽早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②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 1引言
  
  随着IT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都希望能够招聘到理论基础扎实,掌握行业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进入企业后经过简单培训就能直接参与到团队工作中的软件人才。然而,IT技术更新速度较快,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参与企业实际软件开发的机会和时间去掌握行业主流技术,积累工程经验,并将这些技术及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实际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指出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这里所说的“金字塔”,即为如图1所示的一种层次结构,“这三种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性质的角度产生的”,处于底层的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
  
  图1 计算机人才层次结构
  
  为了能使高等院校的软件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几年来,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及规范,明确指出计算机科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提出了一项很重要的建议,即大力加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专业中工程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
  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系与实训中心合作,将实训融入软件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之中,构建可教学化实训体系,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之路。
  
  2引入实训体系的思考
  
  由东软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创建的可教学化实训体系,是在企业实际项目的背景下,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相应的知识点,采用 小班型教学的模式进行授课。从基础知识的讲解到最终项目的完成,边讲边练,并穿插相应的阶段考核,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实践训练体系。实训过程中,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学生转化成“企业员工”,采用日报制等企业式管理模式,构造虚拟企业开发环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掌握企业所要求的各项技术技能,又实现了对开发流程、管理规范和团队合作深入了解,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链接。
  在大学生创业与实训中心目前构建的实训体系中,Java项目实训与嵌入式项目实训是两个比较成熟的实训体系,每个实训体系都分为四个阶段,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内完成,其内容及考核要求如表1所示。
  
  表1实训安排计划表
  
  其中的技术基础讲解阶段是在复习以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开发专用技术讲解及练习阶段是通过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来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且使学生了解项目开发流程,而实训项目开发测试阶段才是实训的真正核心,最终在实训项目总结考核阶段检验学生实训的成果。
  按照传统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教学安排,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相对独立,与课堂教学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状态,虽然体系相对严密,但并不能构造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在前三年学过的课程与毕业前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而且单纯的实训更强调实践能力,着重于技术工具的运用,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在毕业前才进行某个方向的实训,只能掌握某一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专业拓展和就业面,因此,只有将实训体系合理融入教学计划,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
  
  3坚持实践不断线的探索
  
  东软信息学院一直秉承“知识的应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从建院初期,就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率先在国内提出了“1321”模式,即一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其中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在引入实训体系之前,安排实践学期教学内容的思路是:强化理论学期课程,并补充理论学期由于课时限制而无法开设的课程。因此,三个学年的实践学期分别定义为概念实习、技能实习和项目实习,各年度的实践学期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内容相对独立,体系不够完善。
  引入实训体系之后,安排实践学期内容的思路调整为:以毕业实训为最终目标,贯彻“实践不断线”,强调实践的延续性及关联性。因此,在理论学期的课程安排上也为最终的实训为目标,并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提供给学生后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前两个学年的实践学期分别进行两个小型项目训练,第三个实践学期与最后一学年上学期一起进行项目实训,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整体的安排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路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前两个理论学期中,除了在课程设置上融入了原本在实训第一阶段讲解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添加了多门理论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足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今后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发展。在第一学年的实践学期(第三学期),将进行嵌入式实训方向中的小项目训练;在第二学年的实践学期(第六学期),将进行Java实训方向中的小项目训练。这样,所有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掌握了将来两个实训方向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既有利于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方向选择,又有利于学生就业时选择就业方向。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可以选择在Java方向或者嵌入式方向进一步通过全面实训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在第三学年的实践学期(第九学期),开始进行该方向的实训,一直持续到第四学年上半学期(第十学期),第四学年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三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刚刚结束的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及实践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课题,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进行了优化安排之后,理论学期课程与实践学期内容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学生学完理论后就进行实践应用,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强化理解,也将掌握得更加牢靠;而且,整个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呈现“紧耦合”状态,实训主线贯穿清晰,层次分明,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也更加具体化;同时,所有的实践学期都相辅相成,安排更加合理,也贯彻了“实践不断线”的整体思路。
  
  4 实践成果及总结
  
  目前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8届学生已经进入了实训阶段,明年将走向社会,接受市场的检验。从目前实训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实训乃至整个实践体系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在在学习期间不仅在理论知识上而且在实践动手能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毕业前的实训,更增强了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增加了就业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体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实训体系的成果,但是还需要听到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相信在08年这一批学生毕业时,必能显现出我院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突出能力。同时,我院也将继续完善实训方案,继续探索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管理层、教师层以及学生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数据结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1现状分析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美国ACM和IEEE/CS于2001年制定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课程体系以及我国在2002年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都赋予“数据结构”课程极高的地位。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特性,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正确、合理地组织数据、选择最优的存储结构,有效甚至高效地设计算法,从而提高软件整体质量。
  一般来说,师生对“数据结构”课程都相当重视。按理说,教和学的效果也应该不错,然而,在笔者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对于一些非国家一类院校而言情况更加严重。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管理层方面的原因。尽管管理层也承认“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学生考研、本科教学评估、教师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但力度仍然不够。因为“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客观性决定了对这门课程应该投入的程度,但事实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考核的重心偏向了理论,而对实践却没有有效的监管和考核措施,使得学生对实践的重视仅停留于表面,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也正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反过来又制约了对“数据结构”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二是学生方面的原因。许多学生比较浮躁,对所学的原理、知识没有作深入思考、领会,遇到问题不愿去深入分析,往往是浅尝辄止,拘泥于表面,对知识间的联系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仍然习惯于中学时代的题海战术,还未能完全适应大学的教育模式,因此,极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数据结构”的兴趣。其三是教师方面的原因。该课程的中心地位决定了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必须相当深入,对教材内容要极其熟悉,对授课对象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教材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对实验环境、实验流程要相当熟悉,否则,极易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失去工作热情,满足于不出教学事故的消极状态。
  
  2解决的对策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该如何把握好“数据结构”的教与学呢?经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管理层面起,充分认识“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特点,一方面充分重视实验教师的培养与考核,对主讲教师与实验教师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年终考核上,不仅仅只考核主讲教师的课堂表现,更要重视实验教师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加重实验教学比例,加强实验考核。对实验不仅设立单独的学时,还可以通过设立单独的学分,以强化学生投入实验的积极性。
  对教师层面来说,又可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方面,由于“数据结构”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覆盖面广、科学性和工程性并重的特点。在高校综合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各大学专业课程不得不压缩专业课程学时的背景下,要在较短的课内学时中把课程的要点讲解清楚,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是关键。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版本很多, 大多数教材基本都能涵盖数据结构要求的基本知识内容,但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的组织及表述上差异较大,而且算法的描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的选用主要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前期的语言基础,还有实例的可操作性。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学生很贴近的例子,采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数据结构”,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什么是“物理结构”,阐明数据结构的本质是“数据的组织”。比如:在学习线性结构时,可以以学生的学籍表为例,学生的转学、休学、留级以及查询等活动分别对应线性表的插入、删除、定位等操作。讲到操作的具体实现时,先用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设计算法的思路,再在具体的物理存储结构上用相应的描述语句实现。总之,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手段上,现在大多都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事实上,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粉笔形式依然不可完全替代。对有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的表达出来是完全可行的,对于算法的描述采用多媒体形式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有些特别需要思考的地方,如果采用多媒体就会抢占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况且,即便是采用多媒体,也要学会把握屏幕的切换速度和节奏。另外,也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网站上除了教师的教案和课件以外,还可以开设交流互动平台,供学生、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业或课程设计、具有代表
/
本文档为【云计算让CRM得到延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