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体十二经络

2012-04-23 14页 doc 951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07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体十二经络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图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
人体十二经络
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图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戌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时因胆汁排毒代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人体穴位,经脉运行图(详解)   人体经脉遍布全身各处,主要有十二大经脉,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些都称为人体的「正经」。  而除去正常的经脉,人体还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经外奇脉等奇经八脉。  一般的东方武者都能够贯通连接身体各大穴道的主要经脉,即十二正经,只有达到阶位境界的武者才能够打通奇经八脉。  任、督、带三脉在奇经八脉中最为主要,三脉如通,其它五大奇脉也将随之而通,经络畅通,气血充盈,真气运转生生不息,内劲浑厚,绵绵不绝。  除去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之外,还有许多未知的经脉不为人知。另外即便是已知的各大经脉之间也有许多细微的经脉相连。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以外的脉络一般都是闭塞的,非修为高深的武者不敢轻易尝试打通。因为变数太大,危险性非常高。  通常来说修为越高,打通的经脉越多,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没有人敢强行闯关。  做一个大胆的尝试,他想分离出小部分真气强行冲击未知的经脉领域,以强横的真气冲关,打通一些不了解、但却真实存在的经脉。  人体的胸部是脉网的集中区,十二正经中的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还有奇经八脉皆密布于此处。  1。认穴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再人体组织上的交汇扦接处必有穴位。若干经脉交汇处为要穴。如果要害穴受伤,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死亡。认识穴位,掌握穴位的所在经络和位置,百无一错,才能凑效。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五脏合于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十二经常脉合于十二时辰:子、丑、、、亥。各穴位合于周天位置,以统帅全身之机枢。         人体周身有108个要穴。其中36个穴是致命穴,亦称“死穴”。死穴又分为软麻、昏眩、经和重4种穴,各种皆有9个穴。生死搏斗当中,作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身亡。 一。头颈部位要穴(9个)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头顶)         经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寸处。(眉心向上入发际)         经属:督脉,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汇。被击中后头晕脑涨。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一寸处。(同眼保健*)         经属:寄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太阳穴后下方,耳中上方,摸之有凹陷感)         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同眼保健)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偏上(鼻子和嘴唇中间偏上2 处)         经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  7。哑门穴         位置: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接凹陷处。(后脑勺连脖子处中心线)         经属: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耳后后脑勺与脖子交接处,哑门穴与耳朵中间1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昏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穴(14个)  1。膻中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经属:任脉。足太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击中内气散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膻中穴下沿中线摸到肋骨突起处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心之募穴。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就是肚脐眼。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终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四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会。击中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从锁骨数下来第三根肋骨处向两侧平移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第六肋。         经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冲击肝、脾,震动隔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曲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因内部右侧为肝脏,左侧当脾下方,故击中后冲击肝脏,破坏隔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穴  1。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穴与肩峰连结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点中,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点中,阻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点中,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点中,下肢麻木、不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足掌心三分之处,当曲足指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点中,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一门高深的技击术。在武侠小说家的笔下,高手随意一指便可以让对手或哭或笑,或伤或死,很是神奇。         其实点穴术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布着十二条经络,三百六十五个穴道。其中有三十六个穴道被称为「死穴」。这些穴道如果受到内功高手的击打,便可能导致人全身或局部麻痹、晕倒甚至丧命。这种奇妙的手法便是「点穴术」。         解除点穴的效果除了时间一到,穴道自解外,就必须由高手击打相应的穴道,或用内力推拿,使血脉恢复正常的运行。         现代的武术高手常在搏斗中,击打对手某些薄弱部位或敏感组织,令对手产生酸麻和疼痛,从而失去抵抗能力,取得胜利,这些部位通常都是「穴道」的所在。1928年,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上海用「少林一指禅点穴法」击败当时的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英格。后来英格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介绍交手经过,对「自己当时身体如同被电击了一样」表示惊诧不解。这就是现实中点穴的效果。         中医同样也根据穴道对人体的影响,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刺激穴道,调整人体血脉的运行,达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附:内力         中国武术中所说的「外力」是指人类天生的力量,而「内力」则是指人类通过锻炼,所产生的内在强大能量,也称为「内劲」。         武术高手在修炼内功时,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调整呼吸,锻炼人体的内部机能。经过长时间的内功修炼,不但可以使人的反应能力变的更加敏锐,还可以激起人体内部的潜在能量,从而锻炼出强大的内力。         眼睛能看的到的招式是外力的呈现,而内力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只要配合相应的招式,内力就可以发挥很强大的威力。我们常在公园里看到老人家在打的太极拳,其实就是一种很强调内力修炼的内家拳法。正确的调整呼吸,凭借内力的运用,即使一位老先生也一样可以打倒一个强壮的大汉。这就是运用内力「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道理。  手太阴肺经 PAGE 9
/
本文档为【人体十二经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