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21例临床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21例临床分析

2012-04-25 2页 pdf 100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1989

暂无简介

举报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21例临床分析 Am J Chin Chn Med,Dec 2003,Vol 5,No 4 305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 21例临床分析 徐家朴。李慎惠 (湖南省株洲331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2) ·诊治经验· 主题词 胆囊切除术后; 慢性腹泻; 胆肠功能紊乱; 肠道茵群失调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患者应用舒胆通、喹诺酮类抗 菌素、肠道微生物制剂治疗,调节休息饮食,观察疗效。结果 21例中19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 慢性腹泻多由胆肠功能紊 乱,肠道茵群失...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21例临床分析
Am J Chin Chn Med,Dec 2003,Vol 5,No 4 305 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 21例临床分析 徐家朴。李慎惠 (湖南省株洲331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2) ·诊治经验· 主词 胆囊切除术后; 慢性腹泻; 胆肠功能紊乱; 肠道茵群失调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的防治 对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患者应用舒胆通、喹诺酮类抗 菌素、肠道微生物制剂治疗,调节休息饮食,观察疗效。结果 21例中19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 慢性腹泻多由胆肠功能紊 乱,肠道茵群失调所致。改善胆肠功能,能较好地防治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施行胆囊 切除术 617例。其中随诊的慢性腹泻患者 21例。 现报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32~65岁。 术前诊断胆囊结石并胆囊炎18例、胆囊息肉并胆囊 炎3例。其中16例术前 B超未发现胆总管扩张而 行Tv—LC术。5例术前B超发现胆总管轻度扩张 (直径8~10 mm)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 后恢复好。术后5~7 d出院。 1.2 发病情况 术后 l周 ~3月 内出现腹泻。腹泻均 2月以 上,最长的 1例女性患者腹泻长达 1年之久。主要 表现为长期反复腹泻,每月发作3~4次,每次持续 7~10 d,每 日4~6次不等。常于进食生、冷、油腻 食物,劳累或受凉后出现。6例同时伴有腹痛,主要 为左下腹绞痛,排便后缓解。大便性状多为稀便,无 明显脓血便。均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 3例患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1.3 实验室检查 17例血常规轻度贫血。10例白细胞、中性粒细 胞轻度增高。21例大便常规检查,18例高倍视野脓 细胞+~廿每,3例正常。17例作大便培养均未发 现致病菌。 1.4 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常规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2) 常规应用舒胆通片,40 mg,每日三次。(3)应qj肠道 微生物制刘,重建肠道正常菌群。(4)营养支持治 疗,补充叶酸、维生素 B ,、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5) 其它: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休息 1.5 结果 21例19例均治愈,随诊5年未出现类似慢性腹 泻情况。2例在治疗中,己明显好转。 2 讨 论 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 囊炎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术式已从常规的开腹 手术发展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术。胆囊切除术后,由于促胆囊收缩素(CCK)的靶 器官一胆囊切除后,导致血液中 CCK水平升高,使 肠道激素、神经肌肉功能紊乱,造成胆道功能障碍。 王进海等 应用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显像法)在生理情况下动态观察胆囊切除术后非胆 道梗阻患者的肝胆运动情况,发现有症状的胆囊切 除术后患者,肝管显像、胆总管显像时及肠显像时较 正常人延长。而无症状病人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系统要扩张代偿部分胆囊功能。 这种代偿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善。胆囊切除术 后,胆道代偿功能不全,造成胆汁分泌、排泄紊乱,可 能造成患者腹泻。舒胆通为一种非胆碱能阻断的解 痉药,对胆道平滑肌有松驰作用,特别对 addi’S括约 肌有选择性的直接松驰作用,降低胆管内压、促进胆 汁的分泌排泄。在本组病例中,我们常规应用舒胆 通治疗 ,效果明显。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常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胃肠道 功能障碍。齐清会等 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当日胃 电图正常波所占百分比较术前明显降低,低频波所 占比例明显升高。胃电图的幅度明显降低,直至术 后第三天仍未恢复正常。胆囊切除术后,由于胆道 代偿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障碍,带有感染细菌的胆 汁以及不注意饮食、休息均可引起胆肠功能紊乱,导 致腹泻。 (下转第310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lO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3年第5卷第4期 围 J,电烧时电效应可大于5 lnlTl。 2.2 胆囊动脉处理不当 胆囊动脉处理不当是造成 LC术后出血再次开 腹的另一主要原因。在分离胆囊动脉时由于三角区 组织炎性水肿,辨认不清,术中操作者在估计胆囊动 脉处上钛夹,在未辨清是否有其他分支的情况下,一 律予电灼胆囊三角区及胆囊床,而漏扎胆囊动脉的 其他分支,造成术后结痂脱落而出血,本组有 1例是 此原因再次开腹。同时有的胆囊陷于肝内,在急性 炎症期,术者为了暴露好胆囊三角,往往向头侧膈顶 部过度牵拉,加上剥离过深,有时将胆囊从胆囊床上 撕脱下来,造成胆囊床创面因腹压减小而术后出血, 本组有 1例因此原因而再次开腹。因此我们认为大 部分胆囊动脉在胆囊后方行走,暴露出胆囊三角后 无须再解剖胆囊动脉,可在靠近胆囊壶腹部,将胆囊 三角区的组织上钛夹,可将胆囊动脉连同周围组织 在内一同夹闭,这样既可防止胆囊动脉损伤造成出 血,同时夹闭也比较牢靠,防止钛夹脱落,造成术后 出血。但在游离胆囊时一次电灼组织不宜过多、过 厚,以防胆囊动脉分支、或迷走胆管漏扎。其次游离 胆囊时不能为了更好暴露胆囊三角将胆囊过度牵 拉,而撕脱胆囊造成创面广泛出血。在胆囊剥离后 应常规电凝胆囊床,一方面可防止出血,另一方面可 防止一些从肝脏直接进入胆囊的迷走胆管漏扎,以 防胆漏⋯ 2.3 术中的副损伤 术中的副损伤如胃肠道损伤也是 LC术后再次 开腹的原因之一。术中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同时视野显露欠佳,使用电凝方法不当,动作幅度过 大等均易造成胃肠等电灼烧伤或电热传递损伤。本 组中有 1例是因此原因而造成术后 3~5 d灼伤处 胃穿孔而再次开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避免 LC术再次开腹,关键 取决于对胆囊三角的熟悉和术者的操作技巧,同时, 术中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中转开腹,不可盲目追求 LC术的成功率。本组病例大部分发生在前200例, 证明术者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是避免副损伤的一个 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邵如庆,张爱蓉,卢德高主编.电视腹腔镜手术入门.北京:北京 科技出版社,1999:98、45 [2] 陈i)ll~n,毛静熙,周正东,等.1JC术处理Color三角817例体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7):435 [3] 瞿子荣,何东北.I~6例严重并发症教训与分析. 中国实用外 科杂志,1996,16(11):695 (上接第 305页) 赵晨阳等 发现胆囊炎患者往往合并有细菌性肝 炎,其发病率高达 95%~98%。正常的胆汁能够抑 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细菌性肝炎所分泌的带有感 染的胆汁进入肠道,势必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造成 患者腹泻。胆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氏 菌以及克雷伯氏菌。张金池等 研究表明,喹诺酮 类抗菌素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均在 15%以 下,是胆道感染时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本组病例大 便培养均为阴性,可能与患者检查前常规服用喹诺 酮类抗生素有关,不能排除肠道菌群紊乱。本组病 例中,LC发病率远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与 LC患者 住院时间短(平均5 d之内),术前术后抗感染的力 度不够有关。我们后期 LC患者术前术后常规口服 喹诺酮类抗菌素(术前3 d至术后 1~2周),腹泻患 者明显减少。胆囊切除术后,在控制胆道细菌感染 的同时,应用舒胆通降低胆管内压,应用肠道微生物 制剂重建肠道正常菌群,配合自身的饮食调节,改善 已失调的胆肠功能,能较好地防治术后慢性腹泻。 参考文献 [1] 王进海,张宪学,罗金燕,等.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 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6,12 (4):210~211 [2] 齐清会,曹沛宏,韩耀辉.胆囊切除术后胃电图及胃肠道压力变 化.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0):611—613 [3] 赵晨阳,周雪英,聂福华,等.胆囊炎胆石症 100例肝治检分析.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4(1):33 [4] 张金池,张一帆.胆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动态监测. 肝 胆胰外科杂志 ,1998,10(1):37~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21例临床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