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疝气治疗合集

疝气治疗合集

2012-04-25 28页 pdf 9MB 2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483

暂无简介

举报
疝气治疗合集 �煦疝胶囊�治疗疝气疗效观察 宋丽君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关键词:疝气; 煦疝胶囊;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68 � � 文献标识码: B � � 文章编号: 1006- 3234( 2002) 06- 0060- 01 � � 疝气乃临床常见症之一, 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女性患 者少见。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煦疝胶囊�治疗疝气, 取得 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 1 � 一般资料 19 例患者均取自 1999 年 2 月~ 2001 年 2 月,我院入院...
疝气治疗合集
�煦疝胶囊�治疗疝气疗效观察 宋丽君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关键词:疝气; 煦疝胶囊;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68 � � 文献标识码: B � � 文章编号: 1006- 3234( 2002) 06- 0060- 01 � � 疝气乃临床常见症之一, 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女性患 者少见。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煦疝胶囊�治疗疝气, 取得 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 1. 1 � 一般资料 19 例患者均取自 1999 年 2 月~ 2001 年 2 月,我院入院 病人,均为男性患者; 年龄最小 6岁, 最长 70 岁;病程最长 20 年,最短 3 年; 腹股沟疝 8 例, 直疝 3 例, 股疝 4 例, 脐疝 2 例,外科手术后复发疝 2 例。 1. 2 � 诊断 根据�腹部外科基础与临术� [ 1]而拟定, 临床表现为一侧 腹股沟部有光滑即有弹性条索状肿物,时大时小,出入无常, 疝囊小如鸽蛋,大如乒乓球者。 2�治疗 煦疝胶囊药物组成: 小茴香 50g , 橘红核 60g , 荔枝核 60g ,大茴香 30g ,吴茱萸 40g ,青盐 20g。制法:上药烘干研细 粉过箩, 装胶囊备用, 每日服 3 次, 每次服 4 粒~ 6 粒, 黄酒 或温开水冲服。若下焦虚寒者, 加桂枝尖, 炒山栀、川乌头; 阴囊冷痛者,加生姜 80g ,将其洗净刮皮, 切捣成汁, 每次 5ml 同黄酒冲服,或将姜汁装入小杯内浸泡阴囊约 10min, 每日 2 次;疝气上冲, 胸闷,手足厥冷者, 加陈皮、附子。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 1 � 疗效标准 依据同上[ 1] :临床治愈: 疝囊回位,半年内无复发; 显效: 疝囊治疗期间回位, 半年内偶有复发; 有效: 疝囊缩小, 不能 完全回位; 无效:疝囊无变化。 3. 2� 结果 见表 1。 � � 表 1 例( % ) 疝气种类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股� � 疝 4 3 1 0 ( 100) 直� � 疝 3 1 2 0 ( 100) 腹� � 疝 8 4 3 1 0 ( 100) 脐� � 疝 2 1 1 0 ( 100) 术后复发疝 2 2 0 0 0 ( 100) 4�讨论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 通过人体正常的薄 弱点或缺损间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祖国医学认为, 疝 气乃先天不足, 中气下陷或寒凝肝脉而引起。正如�医宗金 鉴�动科心法要诀白话解�云:�诸疝厥阴任脉病, 外因风寒邪 凝聚, 内因湿热为寒郁�。即疝气为任脉和厥阴经脉两经病 变,因素体虚弱,加之寒邪外侵, 流注于厥阴肝经, 留滞不行, 以致寒邪凝结而成疝。疝气多为寒疝、湿热忌寒而致。故本 文着重以寒疝着手, 治宜温里散寒,暖肝理气。方中大、小茴 香,橘红核, 荔枝核温经逐寒、理气止痛; 青盐软坚散结、理 气; 吴茱萸暖肝理气、湿中散寒。全方共凑温通任脉和肝经 之功效。 (收稿日期: 2002- 04- 21) 脂溢性脱发的辨证论治 葛正义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浙江 杭州 310003)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 生发� 号;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75. 9 � � 文献标识码: B � � 文章编号: 1006- 3234( 2002) 06- 0060- 02 � � 脂溢性脱发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 有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因此临床上缺 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门诊自 1990 年以来, 采用中 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脂溢型脱发 1180 例, 取得较为满意 �60� 河南中医药学刊� � � � � 2002 年� � 第 17卷� 第 6期 陕西中医 � � � � 年第 �� 卷第 � 期 暖肝煎加减治疗庙气病 � �� 例 神木县人民医院��� � � � �� 贺启智 愉林地区中医院 ��� � � � �� 贺清珍 减轻者为有效 � 主症无变化或重者为无效 �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 � 例 , 显效 �� 例 ,有效 拓 例 , 无效 �� 例 , 总有效率 �� � �� � 其中各类庙气疗效详 见下表 。 附表 分型疗效表 盔七,曰�,�����勺‘今口月了,勺�,通��,人��, �二,志八,匕�八�今召曲匕���心�人摘 要 � 采用暖肝煎加减治疗病气病 ��� 例 , 辫证为九痴 , 通 以暖肝 遥肾 , 行 气止 痛 为 主 法 , 总 有 效 率 �� � � � 。 提示本方对本病有缓解 疼痛 , 缩小肿块的作用 。 主题词 � 病� 中医 药疗法 复方 � 中药 � �治 疗应 用 � 暖肝煎 � 治疗应 用 医案 临床资料 本组 � �� 例 , 年龄最小者 � 岁 , 最大者 ��岁 ,其中 � � � 岁者 � � 例 , �石� �� 岁者 � � 例 , � �一 � � 岁者 �。例 , �� 一�� 岁者 �� 例 �病程在 � 年以内者 场。 例 , � � � 年者 �� 例 � 寒病型 � � 例 , 气病型 �� 例 , 水庙 型 �� 例 � 湿戒型 甘 例 ,血病型 �� 例 , 阴疮型 �� 例 , 阳 庙型 �� 例 ,热庙型 �� 例 , 虚庙型 �� 例 。 治疗方法 基本方 �暇肝煎 � � 构祀 、 当归 、获荃各 ��� , 小简香 、乌药、肉桂各�鲍 , 海沉香 � � � 寒病见攀丸 肿硬冷痛者加荔枝核 、 川株子各 �鲍 , 外敷白胡椒 �� 粒 , 白矶 � � ,千姜 ��� 共研末 , 蛋清调糊状 , 抹于患处 � 气病见阴囊肿痛 , 少腹结滞不舒 , 缓急无时者 , 加柴胡 、 香附、青皮 、当归 、 白芍 、沙参各 ��� �水病见阴囊肿胀似 水泡 , 按作水响者 , 加苍术 ��� � 车前子 ��� , 泽泻 、橘 核 、木香 、厚朴各 ��� � 湿庙见皋丸坠胀疼痛者 , 加赤获 等 �� � , 苍术 �鲍 , 车前子 �� � �血病见皋丸肿胀者上方 去艳 、桂 、简香 , 加桃仁、红花 、牛膝、丹参 、元胡 、川夸 、 苏木各 �� � � 阳虚庙见攀丸肿痛 , 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者 上方去肉桂 , 加生地 、 山莫各 � � � , 白芍 �鲍 , 黄柏 、知 母 、牛膝各 �� , 桅子 、川徕子各 �娘 �阴虚病见攀丸肿硬 冷痛 � 滑精早泄 , 阴囊缩小者加熟地 、山英各 �龟 , 附子 片 � � �热庙见来丸灼痛 , 少腹胀满 , 大便秘结 , 小便短赤 者上方去乌药、肉桂、沉香 , 加积壳、桅子 、木通 、黄柏各 ��� �大黄 � � , 银花 �娘 � 气虚疲见皋丸坠痛 , 气短自汗 者上方去构祀 , 加升麻 �� , 柴胡 �勺 , 干姜 � � , 川株子 、 荔枝核各 �� ,炙黄苗 � � � � 日 � 剂 , 水煎服 �� 为 � 疗程 。 疗效标准 抬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者为临床痊愈 � 主症体征消失 , 复感诱因有不适者为显效 � 主症及体征 证 型 寒 病 气 病 水 庙 湿 应 血 应 阴 戒 阳 病 热 庙 虚 庙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计 典型病例 孙某 , 男 , �� 岁。 以架丸肿痛 � 个月 , 伴 梦遗 � 周就诊 。 曾有遗精早泄病史 � 症见倾红唇赤 � 潮 热盗汗 , 腰脊酸痛 , 每遇劳累阴级坠痛 , 舌质红 , 脉细 数 。 辨证为阴虚火动 , 水失涵木 。抬宜滋水涵木 , 润燥消 炎 � 方药暖肝煎去肉挂加生地 、 山英各 ��� , 白芍 �� � , 黄柏 、知母 、牛膝各 � � , 振子 、川株子 、丹皮 、 地骨皮各 ��� , 温水煎。 服 � 剂症减 , 少腹仍有胀痛 , 照上方加木 香 、元胡各 又�� 、服 � 剂痊愈。 讨 论 庙气是指少腹痛引争丸 , 或塞丸肿痛的 一种疾病 。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 , 病气的范围较广 � 如尤 在径曾指出 � “戒者痛也 , 不特皋丸肿痛为庙 , 即腹中攻 击作痛 , 按引上下者 , 亦得名称病 , 所以昔贤有腹中之 庙 , 与攀丸之病之说 � ”本篇所讨论的主要是年丸之病 , 即陈修园所说 “庙者 �攀丸肿大 , 牵引少腹而痛”的疾 患 � 本病的原因不一 , 病机复杂 ,凡房劳、忿怒 、劳倦 、客 邪 , 而致阴寒内盛 � 水湿停留 、痰热疾滞 、气虚下陷等 , 均可引起 � 临床分以寒病 、气病 、水庙 、湿病 、血庙 、 阴 庙 、阳庙 、热庙 、虚病九种 � 由于本病发生的部位 , 乃是 任脉与厥阴经循行之处 , 又肝脉循少腹 , 络阴器 , 因此 一般认为庙气是属于肝经的病变 � 故以九庙型论治 , 方 用暖肝煎加减 , 治宜湿经散寒 、清热利湿 、活血益气 、补 肾益肝为主 , 获得满意的疗效 。 � � � � � 年 � 月 � � 日修回 � 积年心痛 浓煮小蒜食饱 , 勿著盐 。 效 。 胃 下 垂 【验方� 黄笑一两 , 焦术三钱 , 川朴二 钱 , 积壳钱半 , 草果仁二钱 , 大腹皮三钱 , 广 木香钱半 , 党参三钱 , 肉范三钱 , 砂仁钱半‘ , 干姜钱半 , 升麻一钱 。 胃炎者加半夏 , 陈皮 � 恶心呕吐者加蕾香 � 少腹寒者加艾叶�小菌 香 � 消化不良者加鸡内金 。 水煎温服 , 轻者三剂 , 重者五剂收效 。 治验 ��一某某 , ’ 女 , 三 十六岁 , 小腹胀满 � 食后有如下坠深渊之感 , 走路下坠特甚 。 检查� 腹壁平坦 , 胃叩浊音 。 小腹高隆 , ‘ 叩呈鼓音 。 服此方八剂痊愈 。 以 此方治疗多例 , 均获痊愈 。 ‘ 庙 」 气 芝麻二两 , 拌炒 。 去芝麻不用 , 只将补骨脂 � 瓦器中磨末 , 以酒为丸 。 每服三钱 , 开水送 下 。 油气 诸病初起 , 用新鲜地骨皮生姜各 四两捣如泥 , 绢包囊上 。 其痒异常 , 忍之 。 【秘方二】连蒂老丝瓜 , 烧存性 , 研末 每服三钱 , 热酒调下 。 甚者亦不过二三服 。 【秘方三】大菌香炒 、 青皮炒 、 乌药 、 良 姜各等分 , 共为末 � 空心温酒下 。 【秘方四】临卧时 ,在床以两膝盘坐 , 两 手在腰际前后上下擦之 。 如左手在前擦 , 右 手在后擦 , 每擦七次 。 更换两手 , 以四十九 次为度 。 须闭 日静坐不动 , 口须运气 , 气不 可急 。 手擦七下 , 运气 一 口 。 照法连行三日 , 可勿药 自愈 。 热庙 痛处如火 , 搜赤便艰 , 口 干畏热 。 芙蓉叶 、 黄叶各三钱 , 为末 , 以木鳖子仁一 个 , 磨 。 醋调涂囊上 。 【秘方二】如服小茵香 、 荔枝核等药不 效者 , 此热症也 。 取芙蓉花根去心用皮 , 捣 极烂 , 加大黄末 , 敷患处 。 二三 日必愈 。 小肠庙 茎缩囊肿者 , 浮水石为末 , 每 服二钱 , 木通 、 赤获荃 、 麦冬煎汤调下 。 【秘方二】小腹引翠丸 , 连腰脊而痛者 , 用四制香附 、 盐水炒茵香等分为末 , 空心酒 下三钱 。 【秘方三】丝瓜烧灰 , 调酒服 。 【秘方 四】大菌香 、荔枝核炒黑各等分 � 研末 。 每服一钱 , 温酒调服 。 【秘方五】以陈壁土炙热 , 布包熨肾囊 , 冷即换 。 一 日数次 , 连熨数 日。 便愈 。 狐病 超越举 重 , 卒得狐病 。 用地肤子 五钱 , 白术二钱半 , 桂心五分 , 为末 , 酒服 三钱 。 · 忌用生葱 。 响病 木通 、 川谏各一钱 , 大茵香五分 , 飞盐兰分半为末 。 水酒空心调服 。 ·横梁应 � 小腹有块、 直冲心胸 。 此症最 难医治 。 妇人患此居多 。 用补骨脂一斤 , 黑 诸 疽 谷疽 即食积黄疽也 , 亦名食疽 。 用丝 瓜子烧末 , 每服二钱 。 因面得病者面汤下 。 �秘才二� 石膏 、 苍耳 、 黄连各等分 , 粥 饮汤和丸小豆大 , 每服四十丸 。 以愈为度 。 酒疽 茵陈 、 乳葛 、 桅子等分为末 , 田 螺一二个 � 擂烂 , 酒服 。 【秘方二】小麦苗 。 水和绞汁 , 每服六 七合 , 日三服 。 �秘方三 � 青括萎焙研 , 每服一钱 , 水 半盏 , 煎七分卧时服 , 五更泻下黄物 , 立愈 。 【秘方四】饮酒大醉 , 当风入水所致 。田 黄蔑二两 , 木兰一两为末 , 酒服一小匙 。 �秘方五】 田螺用水养数日 , 去泥 。 取 ��� 司匹林微汗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之功。以黄酒送 服引药直达头面受病之处。本法限于风痰阻于面部经络、 无全身症状者。如出现全身症状或半身不遂者非本法适应 证, 不宜服用。白附子有毒,不可过量。 (收稿日期 2004-11-08) 臁疮的民间疗法二则 梁佩丽 (山东省文登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264400)   笔者采用民间流传的疗法治疗臁疮 ,效果甚佳, 现介绍 如下。 验方一 处方: 甘石粉 20g , 密陀僧 10g ,冰片 2g。制法: 上药共 为细面, 鲜猪板油微火烊化(熟者亦可) ,加上药打成 30% 软膏。用甘草水洗净患处, 再涂药膏,用白纸覆盖即可。每 日换药 1 次。 注意: 夏季气候炎热, 猪板油易腐,故需适量加入白糖 以防腐。如是春、秋季节,可 2~3 日换药 1 次。 此方经临床验证效佳可取, 适用于病程较短的患者。 验方二 处方: 制乳香、制没药、轻粉、白芷各等份。制法:上药共 为细面, 用鲜猪胆汁调成膏。用甘草水洗净患处, 再涂药 膏, 每日换药 1 次。 注意: 如患者对轻粉过敏,可去轻粉加松香。 此方经多年临床应用, 效果很好。适用于病程较长、患 处青紫者。 (收稿日期 2004-08-24) 丹参敷脐治疗疝气疼痛 36例 李文丽 (山东省威海市卫生学校, 264400)   以丹参敷脐治疗疝气疼痛,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男性 36 例,年龄 6~36 岁,病程 1~12年。 治疗方法 丹参粉末 10g, 生姜 1 片, 黄酒少许, 均匀捣膏如泥,敷 于脐上, 上覆纱布固定,每日换药 1次, 一般 3 剂可愈。 治疗结果 36 例中治愈 33 例( 2 年内无复发 ) , 显效 2 例, 无效 1 例。 体会 《本草纲目》上记载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止疝痛”。可 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其对疝痛的治疗作用,故取丹参作为治 疝主药; 配以生姜 1 片,借助其挥发油(姜烯等)对皮肤极强 的穿透能力, 加速药物吸收; 配以黄酒少许,进一步增加丹 参中有效止痛成分的溶解度,提高疗效; 加之药物本身刺激 脐部神阙穴, 激发其固有的疏通气机之功效, 诸药合用最终 可达治愈疝痛之目的。 (收稿日期 2004-10-29) 扑尔敏外用治皮肤瘙痒 伦九芹 张小丽 张连欣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 262500)   配制方法: 将扑尔敏研成粉末, 按 10 片扑尔敏对 5ml 水配制。 用法: 用棉棒蘸配制液涂皮肤瘙痒处。 适应证: 小儿蚊虫叮咬、皮炎、过敏性丘疹等引起的瘙 痒。 (收稿日期 2004-10-14) ·综  述· 中西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 黎柳松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医院, 5450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兹将最近两年来 发表在《中国民间疗法》上有关治疗此病的各种有效方法和 经验总结综述如下。 综合疗法 巩南生、王芳[1]采用牵引法, 针刺命门、腰阳关、气海 俞、大肠俞、腰眼、秩边、环跳、委中、足三里、悬钟, 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并灸腰或腰骶正中, 治疗 112 例, 总 有效率 91. 9%。章宏辉、旷时恩[ 2]采用牵引 30min,推拿、点 揉、斜扳等方法, TDP 照射腰部患处 10min, 每日 1 次, 7 日 为 1 个疗程,治疗 60例, 有效率 95. 8%。蒋向东[ 3]采用电针 连续刺激腰夹脊穴 20min, 针刀痛点放血治疗加药物熏蒸 患处 30min,治疗 398 例, 总有效率 95. 2%。吴风皋[ 4]采用 骨盆牵引加推拿治疗合中药布包热熨腰部,治疗 100 例, 痊 愈率 89. 0% ,总有效率 100%。马贤军、魏士忠[5]采用分期 治疗 130 例, 总有效率为 98. 4%。黄慧玲、张永生[ 6]采用手 法整复并中药治疗 157 例, 总有效率 93. 1%。申洪庆等[ 7] 采用腰椎牵引 30min、干扰电治疗、超短波治疗 20min, 共 —61—2005年 2月第 13卷第 2期 中 国民 间疗 法 一步细致的观察。 如果在运蜂前给蜂群喂过稀蜜, 或曾采 回过大量稀花蜜,在这种方式的运输途中会 不会出现因箱内湿度过大巢门紧封, 密闭不 通风温度过高而造成蜂群的�热虚脱�死亡现 象,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防患于未然,为了 使单独的有益经验上升为带有普遍性指导意 义的真理, 我们不能不作出多种条件下的假 设选择和效果试验观测。以上稚言,欢迎莫 先生及各位养蜂界同仁批评赐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不 懈努力探索,为振兴中华蜂业携手共进! �蜂疗�蜂蜜与中药治愈疝气病、�倒开花�病 � � 1、我友赵某是退休教师,患疝气病达 8 年之久,长期吃药打针无效, 生活痛苦不堪, 几次轻生欲死。后来, 我给他介绍用蜂蜜加 中药铁篱寨果煎水饮用, 只服两剂药却奇迹 般的治好了病, 他及全家异常高兴! 1997年 我邻居张某近 80岁,患疝气 10多年,服过中 西药无数,曾去过很多大医院均未治好,我又 向他介绍上述方法试用, 只吃三剂药就治好 了病, 至今未复发。服用方法: 将铁篱寨果 50g 洗净, 弄碎, 放进 1000g 水中煎至 500g 左右时,倒出药液, 再加蜂蜜 50g 搅匀饮用。 日3次,每次 80g 左右, 空腹服,服药期间忌 食辛辣食物和剧烈活动。2、老年妇女( 50岁 以上)患�倒开花�病是损害身体健康的大病, 发病时疼痛难忍,寸步难行, 甚至卧床不起, 生活不能自理。我姑母 70 多岁, 身患此病, 多方医治无效。后来,我给她治疗,用旱三七 (中药) 50g 粉碎备用, 每次用 10g, 加水 1000g煎至 500g 左右时, 将药汁倒入碗中, 稍停片刻,再加蜂蜜 50g, 搅匀, 趁热饮用,发 汗,晚上睡前服,一天一次,只服药 5次,却神 奇般的治好病! 现在她面色红润, 精神饱满, 与以前相 比,判若两人, 她高兴极了! 逢人便说: �三七 蜜治好我多年的大病! � 河南省民权县程庄乡小胡庄( 476811) �胡彦居 蜂胶治鼻炎、咽炎效果好 � �蜂胶有很强的杀菌、消炎、止痛作用, 可 治鼻炎、咽喉炎等许多病症。 我的邻居一位中学生王某、女、16岁,患 咽炎 2年多,经常服用中西药, 效果不佳, 后 来,经人劝说, 仅服用蜂胶两周就治好了病。 她父母非常高兴! 激动地说: �蜂胶治咽炎特 效! � 另一位友人张某 60多岁了,患鼻炎五年 多,久治不愈, 后来让他服用蜂胶, 每日 3次, 每次 1g, 嚼服含化, 3天后咽喉疼痛缓解, 接 着坚持嚼服两周后痊愈, 三年来再未复发,后 经许多人试用,皆受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特奉 献出来,让患者试用。 河南省民权县程庄乡小胡庄( 476811) �胡彦居 �19�1999年第 4期� � � � � � � � � � � � 养� 蜂� 科� 技 金元四大家对疝气的认识 朱 � 星,王明强*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 � 摘要 � 金元四大医家对疝气均有精当的论述,如刘完素认为疝气因寒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 张从正论疝 有七,治疗方法则以下法为主;李东垣则提出了男子疝气与妇人瘕聚带下治法相同的论点;朱丹溪则认为疝气 专主肝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为湿热郁于内而寒气束于外, 且常挟有痰饮食积或瘀血等。 � � 关键词 � 疝气; 文献;刘完素; 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 肝;肾;天台乌药散 � � 中图分类号 R256�45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1003- 5699( 2012) 02- 0111- 02 � �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为外科常见病。临床上以 阴囊、小腹疼痛肿起, 涉及腰、胁、背以及心窝部、脐 周,伴有四肢厥冷, 冷气抢心, 止作无时为主要表现。 历代医家论疝, 名目繁多, 众说不一。有以病态立名 如狐疝,有以病因立名如寒疝, 也有以病位立名如筋 疝。笔者通过对金元四大医家著作的研读,发现其中 不乏有对疝气的认识,现将其择要探讨如下。 1 � 刘完素认为疝气因于寒,与肝肾有关 在刘完素著作中,对疝气的论述内容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刘完素对疝气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却有了初 步认识。他是在�内经��丈夫颓疝, 谓阴气连少腹急 痛也�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认为�少腹连卵肿急绞痛 也。寒主拘缩也。寒极而土化制之, 故肿满也� [ 1]。 可见他认为疝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乃因于寒。而对于 疝气的病位他认为以肝肾为主, 如他在�黄帝素问宣 明论方�卷二�诸证门�中曰: �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 小腹,肿或痛, 肾虚寒, 水涸竭� [ 1]。故在治疗上用蒺 藜、附子等药或茴香楝实丸等温里行气止痛。可见刘 完素对疝气的认识可谓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2 � 张从正认为疝有七,皆归足厥阴肝经,治以下法为主 相对于刘完素来说,张从正对疝气的论述则较为 详细,他在�儒门事亲�卷二�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 九�中对疝气的病因、病机、治法均作了详细描述。认 为诸疝皆归肝经,并分别从脏腑、经络、腧穴、运气、脉 象等各方面反复论证了厥阴肝经, 环绕阴器, 上入小 腹,且厥阴主筋, 故为疝者, 必本于厥阴, 诸疝皆属足 厥阴肝经之疾的观点。 张从正为了便于辨证,还将疝分为七类,即寒疝、 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而各疝的病因病 机均有不同。寒疝的病因病机为因坐卧湿地, 或寒月 涉水, 或冒雨雪, 或卧坐砖石,或风冷处使内过劳, 而 致寒湿之邪凝聚, 侵犯肝经。其临床表现为其状囊 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 或控睾而痛;而水疝因饮水 醉酒,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所致。 � [ J] .光明中医, 2010, 25( 1) : 58-59. [ 13]李贯彻,孟祥福, 李光. 中医治疗老年脑血栓形成后痴呆 [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 2006( 4) : 9-10. [ 14]孙元莹,吴深涛, 王暴魁. 张琪教授治疗老年痴呆经验介 绍[ J] .甘肃中医, 2007, 20( 9) : 15-16. [ 15]董军梅,李桢, 安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 40 例临床 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07, 55( S1) : 132-133. [ 16]黄政叶,杨连合. 辨证治疗脑萎缩 40 例[ J] . 辽宁中医杂 志, 1995, 22( 1) : 15-16. [ 17]邵凤扬,刘涛. 应用介类虫类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机理探 析[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1, 28( 11) : 691-692. [ 18]郑功泽,周莺歌. 中风痴呆从痰瘀论治[ J] . 上海中医药杂 志, 1996( 1) : 14. [ 19]李鹏, 吴林.温脾益神汤治疗老年痴呆 20 例[ J] . 新中医, 2009, 41( 10) : 80. [ 20]衡先培, 孙鸿辉.张发荣论治老年期痴呆的经验[ J] . 四川 中医, 1997, 15( 2) : 4-5. [ 21]黄冬度. 中药治疗老年痴呆 49 例[ J]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 19( 9) : 465. [ 22]谢美玲.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40 例[ J] . 新中 医, 1997, 29( 11) : 60. � � 作者简介: 张宏伟( 1985- ) ,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 � * 通信作者:陈 � 民, Tel: 15040153012, E-mail: hyacinth 1999 @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1- 10- 18) �111�� � 2012年 2月第 32卷第 2期 �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2012 Vol. 32 No. 2� � � � � � � 包鱼史里」旦竺竺鱼些鱼 �� 例慢性胃炎、 胃溃疡病的耳部信息检测 江 西省萍乡市 中医院 陈余建李建国 钟 继春 柳年华 黄卫华 王淑琴 几���日���日勺口����口�日侧吮甘�口日�压��因��月��帕翻目� 我院在� � !一� � !年期间 , 应用耳部信息检测 诊断�� 例慢性胃炎 、 胃溃疡病 , 方法简便有效 , 检 诊率较高 ,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现报道如下 � 一般资料 本组�� 例患者 , 具有慢性胃炎、 胃溃疡病的临 床症状、 休征、 病史 , 经�线检查或胃镜检查 , 确 诊为慢性 胃炎、 胃溃疡病 � 其中男�� 例 , 女加例 , 年龄� �“�� 岁 � 病程 � � 年以内�� 例 , �、 � 年�� 例 , � 年以上”例 � 检测方法 检测前要求患者在检测的前一天停止给药与饮 栖 , 检侧当夭早上空腹 � 在白然光线下 , 患者取端 坐位。 由医师对患者耳廓各区进行直接观察局部变 形变色 , 并作记录 � 然后 , 用耳部信息诊断仪测定 生理电位 , 依次检测耳廓消化系统各区各穴的音响 和电位 , 将检测结果按区 、 穴记录 � 检刹结果 一 、 耳区音响枪测 � 断续波 � � �� 例中 , 胃区 有改变的�� 例 , 肝区有改变的�� 例 , 月卑区有改变的 � � 例 , 大肠区有改变的�� 例 , 脑点有改变的�� 例 , 内分泌区有改变的 � 例 , 小肠区有改变的�� 例 , 胃 单侧有改变的�� 例 , 胃双侧有改 变 的� �例 � 二 、 耳部各电位区祖测 � 胃区超过生理电位的 有� �例 � 最高电位为�� 毫安 , 最低电位为 � 、 �� 毫 安 , � 肝区超过生理电位的有�� 例 , 脾区 有�� 例 , 大肠区有�� 例, 脑点有�� 例 , 内分泌区有 � 例 , 小 肠区有�� 例 , 胃单侧有�� 例 , 胃双侧有�� 例 � 三 、 耳部视诊变形变色 � 充血�� 例 , 苍自 � 例 , 结节 � 例 , 脱屑 � 例 , 隆起 � 例 。 四 、 耳区变形变色部位 � 胃区变形变色�� 例 , 脾区 � 例 , 小肠区 �� 例 , 大肠区 � 例 , 脑点�例 � 本组 �� 例慢性胃炎 、 胃渡疡患者被检测结果 , 与� 线检查 、胃镜检查结果丛本特合 � 讨 论 � 、 本组检测结果衷明 � 耳部胃区 出现断续波 �‘例 , �们性率为�� 肠 � 耳部胃区 电位超过生理电位 �� 例 , 阳性率为�� 肠 � 耳部胃区视诊有病理反应现 象�� 例 , 阳性率为�� 例 � 从检测阳性率来看 , 慢性 胃炎 、 胃溃疡患者的耳部病理信息变化明显 。 � 、 慢性胃炎、 胃溃疡患者的耳部信息变化 , 主要表现在耳部胃区 , 与胃有关联的脏器反 应 点 � 区 � 也相应发生变化 � 这与中医理论相吻合 � � 、 耳部信息检测灵敏度高 , 辅以耳那视诊 , 可作为慢性胃炎、 胃溃疡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对 鉴别病种 、 判断病位等间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 � 尸、口门� 尸、口, 曰月七 护、 、夕 , � 沪、曰川‘口, 以、口 、� 、‘妇龟口 勺曰尸、口内如护, � 尸知, 曰内 如 、� 户 、口 , 沙、� 、砂 � 上接封三 � 《岳阳楼记 》 � “锦鳞游泳 � ” “锦鳞 � , 即漂亮 的鱼 � 《黄帝内经 素问注序 》� “鳞介 咸 分 � 。 “鳞介� , 即鱼类和甲类 ‘ 词义的变王和修辞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 在 许多情况下 , 由于修辞手段的经常运用 , 引起 了词 义之变迁 � 最常见的是 �划俞 、 借代法 , 如用 “苦“ 衷示难受 , 用 “鳞” 表示鱼 , 是很形象的 � 久而久 之 , 就引起了词义的变迁 � 其中有些比较稳定的 , 如羽 、 申 、 文 、 从 、 鳞等的喻代义 , 已为社会公 认 , 收入辞书 � 以上所列 , 多为直接引申 , 而语言运用的实际 情况 比这还要复杂得多 � 一个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 中 , 不仅可以从本义推演出引中义 , 而且还可 以由 引申义再推演出引申义 � 那就是间接引中了 � 无论宜 接引申还是 间接引申, 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 , 都是 可以用上列九种关系说明的 � 治疗病气验方 汝南县人 民巨院 李利亚 药物 � 壁虎一只 � 以活壁虎为好 � 、 生鸡蛋一 枚 。 方法与疗效 � 把鸡蛋 一 端破一小 �〕, 把壁虎装 入蛋内 , 外敬软泥如铜钱厚 , 理入火灰内 , 烧至有 炸裂声 , 弃泥 、 壳 , 顿服 � 一般服后两小时左右 , 患者 自觉腹气上提 、 阴囊回编如常而愈 � 若一 次未 达预期疗效 , 八小时后 , 可再服一次 � 治疗十余例 中 , 均 � 、�次 ����愈 , 表现为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 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筋疝则主要因 房劳所伤,其症见阴茎肿胀,或溃或脓, 或痛而里急筋 缩等;血疝因重感,春夏大热, 劳动使内,使气血流溢, 渗入脬囊,留而不去所致。临床可见疝如黄瓜在少腹 两旁,横骨两端约中;气疝因气机郁滞所致,如小儿见 此病则多为先天病。气疝可见少腹肿胀而痛,上连肾 区,下及阴囊的症状;狐疝多因肝失疏泄所致,症见状 如瓦状物,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上下往 来;颓疝则因�地气卑湿所生�[ 2] ,可见阴囊肿而下垂, 如升如斗, 不痒不痛的症状。可见, 病因病机不同故 临床表现也不一致。 而对于疝气的治疗, 因疝气皆归肝经, 而肝喜条 达而恶抑郁,故肝郁则达之。治当以通为顺, 以顺为 贵,取下法为主。如为寒疝, 宜温剂下之;水疝,以逐 水之剂下之;筋疝, 以降心之剂下之;血疝,以和血之 剂下之;气疝,以散气之药下之;狐疝, 以逐气流经之 药下之;颓疝,以祛湿之药下之。遗憾的是,张从正未 在每法之后列出具体方药。尽管如此, 这些已为后世 提出了可遵循的方法。此外, 他还指出了对于使用下 法去其病之后, �可调则调,可补则补,各量病势,勿拘 俗法� [ 2] , 可见其临床用药的灵活之处。 3 � 李东垣认为男子七疝与妇人瘕聚带下治法同归于一 在李东垣的著作中, 并未如子和一样对疝病进行 系统的专篇论述。但他在�东垣试效方�卷九�杂方 门�中认为, �治男子七疝, 痛不可忍,妇人瘕聚带下, 皆任脉所主,阴经也,乃肝肾受病, 治法同归于一� [ 3]。 可见其对疝气的认识是在张从正论�七疝�的基础上, 认为男子疝气与妇人瘕聚带下病机及病位相同,故治 法也一样。因此其在�医学发明�列出了丁香楝实丸、 天台乌药散、茴香楝实丸、川苦楝散等治疝病,可见其 用方仍宗完素, 乃以散寒疏肝,行气止痛为主。尤其 是他创制的天台乌药散, 用治寒侵肝脉,气机阻滞的 疝气为后世所沿用。如�温病条辨�中即有�寒疝, 少 腹或脐旁, 下引睾丸, 或掣胁下掣腰,痛不能忍者, 天 台乌药散主之�之说。 4 � 朱丹溪认为疝气病因: 专主肝经,不可只作寒论, 因于湿热郁内、寒气束外 朱丹溪认为, 疝气之甚者, 睾丸连小腹急痛也,疝 气为足厥阴肝经之疾。而对于疝气的发病原因,自�素 问�以下,历代医家认为疝皆为寒,而丹溪则提出了疝 气不可只作寒论的观点。故对于疝气的病因病机,他 则认为是湿热郁于内,而寒气束于外所致。故他在�格 致余论�疝气论�中曰: �此证始于湿热在经,郁而至久, 又得寒气外束, 湿热之邪不得疏散,所以作痛, 若只作 寒论,恐为未备�[ 4]。而对于疝气湿热的产生,他则认 为是�大劳则火起于筋, 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 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本经火积之久,母能生子虚, 湿气便盛�[ 4]。故�凡火郁之甚,湿气便盛, 浊气凝聚, 并入血隧,流于肝经,为寒所束,宜其痛甚�[ 4]。 对于疝气的治疗,他基于疝气专主肝经以及湿热 郁内,寒邪束外为其发病主要原因的观点, 认为疝痛 可有痰饮食积兼死血的产生。故在治疗上,以祛湿理 气为主, 除了使用清热祛湿的药物外,常配以活血化 瘀及消积化痰的药物。如他创制的治之要药� 守效 丸� [ 4] , 以苍术、白芷祛湿,川芎活血行气, 山楂消食, 枳核理气化积, 半夏、胆南星化痰。而橘核散则以橘 核散气止痛,栀子仁以除湿热, 用乌头以散寒郁,以吴 茱萸散寒止痛, 桃仁活血化痰。全方药味虽少, 却各 有所治,可见丹溪用药之精当。 总之, 刘完素认为疝气因寒发病, 与肝肾关系密 切;张从正则对疝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认为疝 气皆归于肝经,论疝有七, 并对各疝的病因机、临床表 现及均有详细论述, 治法以下法为主,唯一遗憾的是 未能列出具体方药;而李东垣则提出了男子疝气与妇 人瘕聚带下治法相同的论点,并创制了天台乌药散以 治寒疝; 朱丹溪则认为疝气专主肝经,其产生的根本 原因为湿热郁于内而寒气束于外,且常挟有痰饮食积 或瘀血,故在疗上也是针对其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可 见,金元四大家对疝气的认识是各有特点,日趋完善, 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挖掘。 参考文献: [ 1]宋乃光.刘完素医学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 2]徐江雁, 许振国.张子和医学全书[ M ]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2006: 48. [ 3]张年顺. 李东垣医学全书[ M ]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80. [ 4]田思胜, 高巧林,刘建青. 朱丹溪医学全书 [ M] . 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2006. � � 作者简介: 朱 � 星( 1975- ) , 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 究方向: 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经验的整理研究。 � * 通信作者: 王明强, Tel: 13985435876, E-mail: zhuxing75@ sina. com。 (收稿日期: 2011- 10- 03) �112�� � � � � � 2012年 2月第 32卷第 2期 �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2012 Vol. 32 No. 2� �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年 9 月第 29 卷第 9 期 ·549· 文章编号:1005-0957(2010)09-0549-03 ·“973 计划”专栏· 疝气的艾灸治疗特点分析 黄琴峰 1,刘立公 1,顾杰 2,吴焕淦 1 (1.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2.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 【摘要】 运用计算机对 130 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疗疝气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病多灸任脉穴、肝经穴、脾经穴 和经外奇穴;多灸足趾部穴和患部穴,也有人灸对侧的穴位;除常规灸法外,还可采用隔盐灸、醋熏灸、太乙神针、熨法等方法, 而刺激量必须要足够。 【关键词】 灸法;疝气;综述;文献计量学;评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6.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0.09.549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xibustion Treatment for Hernia HUANG Qin-feng1, LIU Li-gong1, GU Jie2, WU Huan-gan1. 1.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hanghai 200030,China; 2.Orient Securities and Stock Company Limited,Shanghai 200002,China [Abstract] Moxibustion treatment for hernia in 130 kinds of ancient books was analyzed using a compu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xibustion was often performed on points of the Ren meridian, the liver meridian and the spleen meridian, extraordinary points, toe points, and points in the affected part. It was also down on contralateral points. Salt moxibustion, vinegar moxibustion, Taiyi moxa stick moxibustion and hot medicinal compress were used besides routine moxibustion. Enough stimulation intensity was necessary. [Key words] Moxibustion; Hernia; Review; Literature metrology; Evaluation study 疝气,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或为小腹疼痛,或为男子 阴囊肿痛,或为腹内脏器经腹壁薄弱处或缺损处向体 表突出(如现代医学中的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 疝、脐疝等)。运用计算机对 130 种古医籍中用艾灸治 疗疝气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共涉及文献 89 条, 穴位 60 个,合计 143 穴次,在各种方法中遥遥领先。因 为艾灸可以振奋人体阳气,增强自身调整功能,使病理 状态得到改善,使突出的脏器回复到正常位置;本证又 以寒型和气型为多,而艾灸有温阳散寒,行气活血之 功。艾灸的常用穴及其次数为大敦 16、气海 11、二趾 奇穴 10、三阴交 9、小腹奇穴 8、关元 7、阴部奇穴 6、 章门 5、大趾奇穴 5、中极 3、中脘 3。常用经脉及其 穴次为任脉 35、肝经 27、脾经 12。常用部位及其穴 次为小腹 60、足阴 35、胸脘 18、腿阴 14。对文献及 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疝气的艾灸治疗特点如下。 1 循经取穴特点 1.1 多灸任脉穴 《素问·骨空论篇》云,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 上毛际,循腹里”,“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故灸 治本证多取任脉穴,共 35 穴次,占诸经之首。常用穴为 气海、关元等,如《扁鹊心书》:“疝气:灸气海穴自愈。” 《东医宝鉴》:“诸疝,取关元灸三七壮。”《医心方》: “治寒疝及冲心痛方:灸脐上三寸,名太仓,脐下二寸, 名丹田,各五七壮炷,并要穴;又方:灸上管七壮。” 1.2 多灸肝经穴 因为本病病位在小腹部(含生殖器),而肝经“循阴 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因此艾灸亦多取肝经穴, 共计 27 穴次,占诸经之第 2位。如《资生经》:“太仓 公诊司空命妇曰,疝气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 灸其足厥阴脉左右各一所。”肝经穴中最常灸的是大敦, 共 16 穴次,占全身诸穴之首,如《胜玉歌》:“灸罢大 敦除疝气。”《类经图翼》:“大敦:凡疝气、腹胀、足 肿者,皆宜灸之,以泄肝木,而脾胃之土自安。”肝经艾 灸的常用穴还有章门等,如《奇经八脉考》:“小儿□ 疝,可灸章门三壮而愈。” 1.3 选灸脾经穴 脾经“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故也可治疗本证, 共计 12 穴次,占诸经之第三位。特别是其三阴交穴, 为足三阴经之交会,乃灸治本病之要穴,共 9 穴次,占 全身经穴的第三位。如《串雅全书》:“疝气偏坠:灸 两足三阴交穴尤效。” 此外,古人艾灸多取经外奇穴,共计 50 穴次,超过 各经(包括任脉与肝经)的穴次,显得十分突出。因为人 类使用艾灸较早,彼时经络学说尚不完备,故多取经外 奇穴,后被流传下来;后世也有不少人选用了新的经外 奇穴,这显示出腧穴的部位和功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在奇穴中,最常灸的是足趾部的独阴穴,共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作者简介:黄琴峰(1951 - ),女,副研究员 ·550· Shanghai J Acu-mox, Sep 2010, Vol 29, No 9 9 穴次,如《奇效良方》:“独阴二穴,在足第二趾下横 纹中,是穴治小肠疝气……可灸五壮。”《东医宝鉴》: “诸疝上冲,气欲绝,灸独阴神效。”其次为小腹部的奇 穴,共 8 穴次,如《医宗金鉴》灸小腹部三角穴:“疝气 偏坠灸为先,量口两角折三尖,一尖向上对脐中,两尖 下垂是穴边。”《古今医统》灸“小腹上横纹斜尖”治 疗“诸疝”。 2 分部取穴特点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知,艾灸多取小腹、足阴、胸脘、 腿阴之穴。灸小腹穴者,如《资生经》:“舍弟少戏举 重,得偏坠之疾,有道人为当关元两旁相去各三寸青脉 上灸七壮,即愈。”《医宗金鉴》:“带脉主灸一切疝, 偏坠木肾尽成功。”灸腿阴、足阴者,如上述灸肝经大 敦穴,又如《古今医统》:“治七疝,须先灸三阴交、大 敦穴。”灸胸脘部穴者,如《医心方》:“治寒疝及冲心 痛方:灸乳下一寸。”《名医类案》:“滑伯仁治一妇, 病寒为疝,自脐下上至心,皆胀满攻痛,而胁疼尤 甚……为灸章门、气海、中脘。”其中“乳下一寸”、 章门、中脘均属胸脘部。在艾灸取穴中值得提出的是 古人多选足趾部穴与患部穴。 2.1 多灸足趾部穴 在艾灸时古人多取足趾部穴,因为本病病位在人 体躯干的下端,根据对应学说,下肢末端穴,即足趾部 穴(含井穴)与之相对应;足趾部的神经末梢丰富,用艾 绒直接烧灼之刺激十分强烈,故能取得良好疗效。上述 灸独阴穴即为是例,又如《太平圣惠方》:“华佗疗男 子卒疝,阴卵偏大,取患人足大指,去甲五分,内侧白肉 际,灸三壮,炷如半枣核大,患左取右,患右取左。”此穴 当为大敦。《肘后方》:“小儿阴疝,发时肿痛,依仙翁 前灸法,随左右灸(足大指第二节横纹正中五壮。姚云 足大指本三壮)。”《续名医类案》:“赵雪山因劳后五 更起早感寒,疝气痛不可忍,憎寒战栗……将患人两脚 掌相对,以带子绑住,两中趾合缝处,以艾炷麦粒大灸 七壮,灸完痛止,神效。”古人又取上肢末端穴,如《神 灸经纶》:“手小指端,治□疝,灸七壮,左灸右,右灸 左。”这是上下肢末端部相对应的缘故。 2.2 多灸患部穴 古人也取病变局部穴位予以艾灸,此属局部取穴 法,如《儒门事亲》:“灸疝法:放疝边竖纹左右交弦, 灸七壮。”《名家灸选三编》:“治疝气,肾偏坠法:在阴 茎根两旁,各开三寸是穴,灸二七壮。”均为例。因为疝 气常表现为肠管突入阴囊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阴囊 肿痛,因此古人也灸阴囊局部的奇穴,如《奇效良方》: “囊底一穴,在阴囊十字纹中……小肠疝气,肾家一切 证候,悉皆治之,可灸七壮。”《外台秘要》:“刘氏疗小 儿疝气,阴囊核肿痛,灸法:如一岁儿患,向阴下缝子下 有穴灸三壮,”上述灸取任脉气海、关元及小腹部的经 外奇穴,当也属局部取穴法。 2.3 穴位左右的选择 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古人一般灸取患部同侧的 穴位,如《名家灸选三编》:“治疝气睾丸肿痛法(竹田 家古传):随睾丸偏坠左右,左痛者,灸左踝骨下三壮, 妙效。”《续名医类案》:“张建东秘传治一切疝气神 方……患左灸左,患右灸右,俱患则左右俱灸。” 但因人体经络左右对称,交会联系,因此古人又常 灸对侧的穴位,如《神应经》与《续名医类案》用脐下 “三角灸”治疗本病,均是“患在左即灸右,在右则灸 左,两边俱患,即两穴皆灸。”《太平圣惠方》:“华佗疗 男子卒疝,阴卵偏大,取患人足大指,去甲五分,内侧白 肉际,灸三壮。”“患左取右,患右取左。”由此可见,临 床究竟应该选择灸患侧穴,还是灸健侧穴?古代常有意 见相左者,故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3 艾灸操作特点 关于艾灸的具体方法,除了一般常规操作外,还有 以下几个方法。 3.1 隔盐灸 《针灸集成》:“疝气冲心:以面末和水作孔饼, 按脐上,以炒盐填,厚五分,灸大炷,以微温为限,百壮 至五百壮,每岁春秋灸毕。”隔盐灸脐可使热量均匀传 播,又可避免皮肤的烫伤。 3.2 醋熏灸 《续名医类案》:“骆元宾十年患疝,形容枯槁, 李视之,左胁有形,其大如箕,以热手按之,沥沥有声, 甚至上攻于心,闷绝良久,以热醋熏灸方醒。”醋性温, 入肝经,有较强刺激性。 3.3 太乙神针法 “太乙神针”乃灸法之一种,是在穴位上铺就数层 布或纸,然后将点燃的艾条按在布或纸上,以刺激穴 位。《太乙神针》一书所载治疗本病的穴位有气海、中 极、三阴穴、大敦;《万应神针》一书所载的穴位为太 冲、三阴交、独阴以及脐下三角灸穴等。《串雅全书》 则称之为“百发神针”。上述三书所载艾条中的药物有 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均有活血行气,温阳散寒的作用。 3.4 熨法 熨法是用热的物体(熨斗、药物或其他物体)来刺 激体表穴位,属“热疗”范畴,与艾灸有相似之处,也有 良好的温阳散寒,理气活血,补虚通经的作用,但比一 般艾灸的作用面大。古人也采用熨法治疗本病,如 《古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年 9 月第 29 卷第 9 期 ·551· 今医统》:“疝气:盐熨法,用食盐半斤,炒极热,以故帛 包熨痛处。”“疝气:用布帛扎圈置脐上,用盐填入一寸 厚,用熨斗熨之。”此乃用食盐熨或用熨斗隔盐熨,而 《寿世保元》则用黄土饼作为熨疗的工具,“周少峰亲 家患疝气,偏坠肿痛,不可忍者,遇一秀才,传一方,用 黄土,水和作干泥,拍作大饼,火炷柱架,火上烘热,熨 痛处,冷则再易,立愈。” 关于艾灸的刺激量,古人认为必须要足够,否则疗 效不佳。如《资生经》:“有一兵患小肠气,依此方灸 足第二指下文五壮,略效而再发,恐壮数未多也。”《类 经图翼》认为气海“治小肠气痛……四时宜多灸。”古 人甚至灸至百壮,如《医心方》:“治寒疝及冲心痛方: 灸穷脊上一寸,百壮;又方:灸脊中百壮。”为了增加刺 激量,古人还采用足趾的合绑灸法,如《采艾编翼》治 疗本病时,将患者“左右脚两次指合回,以带束住,本人 仰卧床上,以坚小艾合灸两指头七壮。”上述灸足趾部 穴中,《续名医类案》亦将中趾相对,以带子绑住,灸趾 头合缝处。将足趾绑住,一则利于固定,二则利于两趾 头上穴位同时下火艾灸,这样可以加强刺激,从而取得 疗效。至于艾灸强刺激所适应的病情、时机,以及所适 宜的穴位,尚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4 现代的艾灸应用 现代临床也用灸法治疗疝气,共检得文献 12 篇, 这是对古代艾灸经验的继承。如有学者[1]取阴交、气 海、关元,用灸架熏灸 60~90 min,又寻
/
本文档为【疝气治疗合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