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2012-04-27 2页 pdf 172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5885

暂无简介

举报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疗养 医学 2009年 11月 第 18卷第 11 文 章编号 :1005—619X(2009)11-1001—02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116017 沈 阳军 区卫生 技术 干部 训练 中心 何玉玲 王东耀 116002 海军92373部 队 医院 应激是个体通过对外在刺激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并会引起 明显的生理与心理上的 反应。它导致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 “失衡”,表现为身 心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急性应激是指突发意外事件所 引起的人的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在现代生...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疗养 医学 2009年 11月 第 18卷第 11 文 章编号 :1005—619X(2009)11-1001—02 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116017 沈 阳军 区卫生 技术 干部 训练 中心 何玉玲 王东耀 116002 海军92373部 队 医院 应激是个体通过对外在刺激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并会引起 明显的生理与心理上的 反应。它导致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 “失衡”,表现为身 心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急性应激是指突发意外事件所 引起的人的较强烈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在现代生活中, 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急性应激现象在所难免。处理不好, 将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急性应激进行 积极的心理干预非常必要【l1。某年某工程处开凿隧道 ,因 石质不好出现塌方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后 ,幸 存者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应激反应 ,一些人表现出严重的 生理与心理症状。我们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到达现场,开展 积极的心理干预 ,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 1 突发事故后幸存者 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与幸存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 、心理测验 ,以及 团 体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我们发现了由事故而导致的主 要心理问题。 1.1 明显的躯体症状 一些人出现头痛、胃痛、恶心想 吐、头晕、胸部发闷、呼吸不畅、浑身难受、食欲不振等,这 些都是急性应激后的明显生理反应。 1.2 负性情绪弥漫 相 当多 的当事人没有从悲伤 中走 出来,想起来就想哭;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没有往 Et的欢 声笑语;恐惧和害怕 ,怕建筑物倒塌 ,晚上不敢去厕所 ,更 有人开始怕鬼 ,不敢碰遇难者的物品;烦躁 和焦虑 ,总想 发泄 ,有人想找人吵架或打架 ,坐卧不安 ,心神不宁;对家 人过分担心 ,总怕家里出什么意外 ;有的人则不愿意与人 接触,压抑和郁闷,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甚至有 轻生的想法。 lI3 心理压力明显增大 一些人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难 以集中;有的人总是不 自觉地回忆起令人悲伤的情景;有 的人沉浸在 内疚、自责之中不能 自拔 ,感觉 自己没有尽到 责任,在灾害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有相当多的人晚上失 眠或者被恶梦惊醒 。 1.4 对事故的认识偏激 一些人 ,特别是与伤亡人员有 较深交往和感情的人 ,认为这样的伤亡无法接受 和无法 令人容忍 ,有强烈的失落感 ;有的人认 为这种付出太不值 得,感到人的生命太脆弱;有的人想早点回家,希望尽快 离开工程队。 1.5 性格和行为发生明显变化 有的人原来非常开朗, 现在却寡言少语;有的人变得沾火就着,爱吵架甚至动手; 部分人变得懒散,总是无精打采;还有的人过于警觉,有强 烈的不安全感 ,甚至进到建筑物内就有要倒塌的感觉。 2 心理干预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面对施工人员 因急性应激反应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 · 1001 · 李 莉 我们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干预。 2.1 认真调查 ,准确了解幸存者心理动向 到现场后, 我们连夜对幸存者进行访谈 ,在听取 了现场工作人员介 绍情况后,又亲自找心理问题比较重并有一定代表性的 人员谈话,争取做到切实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 动 ,使心理干预更有针对性 。 2.2 调整认知,改变观念 为了克服由于事故而带来的 消极认知 ,帮助施工人员树立正确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 用 了较长的时间 ,对相关人员分4次进行 了题为 “保持乐 观生活态度,积极维护心理健康”的心理教育,使他们重 新树立 了正确的生死观念。 2.3 有 的放矢 ,解决 心理 问题 在教育的同时 ,我们针 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现场集体心理 咨询和疏导 。对他们提 出的100多个问题一一给予解答 ,初步解决 了他们迫切需 要解决的心理 问题 。 2.4 振作精神,积极开展心理训练 为了释放他们的心 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我们建议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 活,恢复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与此同时,我 们不仅把心理 自我调控方法手把手地教给他们 ,还具体 运用放松、集体心理训练等活动给他们减压。 2.5 个别辅导 ,不 留隐患 针对个别人员反应强烈的现 状 ,我们分别进行 了 “一对一 ”的心理咨询 和心理治疗 , 用谈话 、改变认知 、调整情绪 、放松、行 为训练和催眠等方 法 ,进行了单独的、面对面的心理干预。 3 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变化 经过我们进行积极、及时和有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 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1 情绪上的变化 经过积极 的心理干预 ,很多人情绪 有了积极的改变,不再压抑和郁闷,心情开朗了许多;恐 惧情绪也得到了很好 的控制;许多人认为 自己已经走 出 了事故 的阴影 ,不再悲伤和 自责 ;那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也 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3.2 认识上的变化 相 当多 的人学会 了更加 积极乐 观 地看待人生,认为与其悲悲切切地度过每一天,不如快快 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健康的重要 ,希 望自己更加健康快乐地活着;对事故也有了比较客观的 看法。 3.3 掌握 了一些 自我心理调节 的方法 一些人学会 了 心理 自我调节 ,如通过认知来调整心态 ;通过情绪控制来 控制行为 ;通过控制呼吸、放松等来控制心理和行为等。 3.4 行为上 的改变 晚上走路不再害怕 ,也不再萎靡不 振 ;晚上不再失眠;开始了正常的娱乐活动 ,如打扑克等, 恢复了往 日正常的行为方式。 3.5 生理上的症状基本消失 4 对心理干预的再认识 通过对此次因事故而导致的急性应激 的心理干预 , 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 ,也愈发感到心理干预的必要 ,并 对心理干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面对各种急难 险 重任务 ,出现各种急性应激障碍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平 时 对急性应激 的预防以及应激后的及时有效的干预。 4.1 提高应激耐受力 人对应激的耐受能力,就是对应 激的忍耐限度、容忍能力 。也就是说 ,在这个可容忍的范 围内,人们可 以接受一定 的刺激 ,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也是 正常的,是可以接受的。超出了这样的范围,这些刺激将 引起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反应 。 4.1.1 要提高认知水平 一个人的认 知水平不仅包括知 识与能力 ,而且还包括个人的道德 、信念、价值观 、人格特 征和生活经验等因素。 4.1.2 要灵活应用应付方法和策略 面对应激,人们可 能作出各种行为反应或采取各种自卫机制。这些应付方 法和策略分别适合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 运用多角度思维的方法接受眼前发生的意外事情 ,用 “合 理化”的方法安慰 自己等。 4.1.3 要增强适应能力 人的适应能力不是天生的 ,是 在后天 的生活中逐渐地培养起来的。人应该学会接受新 的环境 、新的事物 ,也应该学会逐渐改变 自己,以不断提 高适应能力 。 4.2 培养健康的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在应激条件 文章 编号 :1005—619X(2009)11-1002—02 高血压 Chin J Convalescent Med,Nov.2009,Vo1.18,No.11 下能从实际出发,对周围环境作客观观察和分析,从而能 作出正常 、有效的反应 ;在平时能面对现实 ,以切合实际 的方法处理问题,善于与工友、同事相处,乐于助人,人际 关系良好,能获得社会支持。因此,健康的人格有益于心 身健康 ,自然也有益于提高应付应激的能力。 4.3 继续加强对应激后 的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指根 据人 的个性特点 、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有针对性地对人 的心理问题加以疏通和引导,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 心理问题不会 由于几次心理疏导就全部解决 ,也不会 由 于原有 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就不再产生新 的心理 问题。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是一个普遍的 趋势。因此 ,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特别是对那些 经历过事故的人和心理问题的重点人 ,更应该加强心理 疏导工作。 4.4 谋求社会支持 应激发生后谋求社会 支持是非常 必要的。建立健康 、友好 、协调的关系 ,在需要时能相互帮 助和支持。可以广泛发动亲友和社会各界关心相关人员, 因为来自于亲人、亲友和社会各方面精神上和物质上的 理解和照顾 ,可以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改变应激情境下消 极情绪状态、不良行为和自我认知评价降低等现象。 参考 文献 【1]王东 耀.部 队官 兵心 理卫生 【M].北京 :解放 军 出版社 , 2003:67—68. (收稿 日期 :2009-O7-31) 病的诱因及心理生活保健 310007 南京 军 区杭州疗 养 院 张尊 祥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我国 最大的流行病之一,被公认为心血管系统的代表性心身 疾病。人的血压在中老年时期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 随着年龄 的增加而增加 ,进入老年期后收缩压可能继续 增加 ,而舒张压则趋于稳定或下降 ,因此老年人高血压更 常见 ,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 。正常人收缩压≤ 18.6 kPa,舒张压 ≤12.0 kPa,如果连续3次不在 同一天测 量的血压都超过正常,就可以确定自己患了高血压, 应及时就诊 。根据 1959、1979与1991年三次全国高血压抽 样普查,其患病率分别为5.1%、7.7%、11.9%,几乎每10 年增2150%。最近一次调查与10年前相 比,高血压发病率 又上升了33% ,保守估计 ,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至少两 亿 。更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 食 习惯的改变 ,高血压患者在 中青年人中已不少见 ,并有 逐年攀升的趋势,此病已不是老年人的 “天下”了。 高血压病人 中绝大多数发病因素不清楚 ,此类高血 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 ,其余少数人血压的升 高成为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是 内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接果。除遗传因素外,如 体重增加血压也升高,体重减轻血压也随之下降,有资料 表明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人体重的2—6倍 。食用 钠盐过多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酒过度可使血压 升高,每日饮用含65 g酒精的酒或100 g白酒,高血压发病 率就会升高。长期 的精神紧张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 的 关系,如司机、高空作业、会计等职业的人高血压患病率 较高。 1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血压的高低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血容量,循环 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 ,没有足够的血量充 满其中是不会产生血压的;二是心室收缩的力量,它是推 动血流的动力 ;三是血液流过血管壁产生压力。以上所说 的各种环境因素都是通过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或 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 ,或使血容量增加来使血 压升高的。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除饮食、吸烟、年龄、遗传等因素 外,与社会心理应激程度、个性特点、心理矛盾、情绪变化
/
本文档为【对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