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植入埋藏型起搏器操作规程

植入埋藏型起搏器操作规程

2012-04-27 5页 doc 3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1192

暂无简介

举报
植入埋藏型起搏器操作规程植入埋藏型起搏器工作规程 1、 适应证选择 1.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特别是希氏束以内或以下之阻滞,伴有明显的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之症状; 2. 仍有进展可能的室内三分支阻滞,特别是HV间期>80ms; 3. 窦房结功能障碍,心室率经常3s; 5. 颈动脉窦过敏所致反射性心室率过缓,有明显症状; 6. 采用其他治疗方法,需保持合理的心室率; 7. 以折返为机制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别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暂不施行手术的情况: 1. 周身性感染疾病; 2. 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 3. 局部化脓; 4. 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
植入埋藏型起搏器操作规程
植入埋藏型起搏器工作规程 1、 适应证选择 1.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特别是希氏束以内或以下之阻滞,伴有明显的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之症状; 2. 仍有进展可能的室内三分支阻滞,特别是HV间期>80ms; 3. 窦房结功能障碍,心室率经常<50bpm,有明显症状; 4. 间歇发生长R—R间隔>3s; 5. 颈动脉窦过敏所致反射性心室率过缓,有明显症状; 6. 采用其他治疗,需保持合理的心室率; 7. 以折返为机制的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别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暂不施行手术的情况: 1. 周身性感染疾病; 2. 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 3. 局部化脓; 4. 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 5.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6. 严重心功能障碍; 7. 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8. 急性疾病之极重期; 9. 慢性疾病之临终期; 10. 未获患者同意。 2、 选择起搏方式: 1.VVI (1)一般性的心室率缓慢。 (2)间歇性长R—R间隔。 不适宜应用者: (1)VVI起搏时血压下降20mmHg以上 (2)心功能不良。 (3)已知有起搏综合征。 2.AAI (1)心房起搏130bpm不发生心室脱漏。 (2)HV间期<55ms。 不适宜应用者: (1)房室传导阻滞,包括潜在性的。 (2)慢性心房颤动—扑动。 (3)心房不能应激。 3.DDD:房室传导阻滞伴或不伴病窦综合征 不适宜应用者: (1)慢性心房颤动—扑动。 (2)心房不能应激。 4.频率适应性:心脏变时能力不良,患者活动力较强。 (1)VVIR:慢性心房颤动-扑动,心室率缓慢。心室率不能随运动而增快; (2)AAIR:心脏变时能力不良,心房有起搏反应,房室传导无障碍。 (3)DDDR:心脏变时能力不良,心房有起搏反应,房室传导有障碍。 5.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折返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能被期外刺激终止而无不良反应。反复发生恶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者选用ICD。 6.预计病人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属可逆性,而有昏厥症状者,般选VVI临时起搏。 7.心脏手术后为防止心率过慢或低排综合征。一般选用临时性房室顺序起搏。 3、 设备条件: 1.正规导管室:消毒环境,无菌手术操作,需配备影像增强器,心监测仪及记录仪,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及电极导管,呼吸机,麻醉机,气管插管用件,急救药品,急救及常规医疗护理物品等。确立科学#管理#。 2.起搏术专用器材:小手术器械包,起搏器及配套电极导线,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起搏器仪,各种起搏系统附属零件,加长线。 3.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约医师2人,技师2 人(心电图及X线技师各1人)),护师1人。 4、 术前准备: 1.术者看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做好思想工作,指导患者如何配合; 2.选择安装起搏系统的位置与途径; 3.核实各项设备器材完备合用; 4.患者少进饮食; 5.术野备皮; 6.建立下肢静脉输液通道; 7.有关药物皮试; 8.必需时可用镇静剂。 5、 安装手术: 1.起搏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左利者优先右侧,右利者优先左侧。 2.选择静脉:静脉切开法首选头静脉,其次为颈外静脉,再次为颈内静脉。穿刺法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为颈内静脉。 3.患者连接监测导线,安置护理措施。 4.术者刷手,术野消毒,铺巾,透视机头包裹无菌巾; 5.静脉切开法:1%利多卡因局麻,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头静脉位于肩关节沟内,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颈外静脉位于颈阔肌之下,胸锁乳突肌之中段外缘。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之外侧。找到静脉后,进行插入电极导管之操作,头静脉和颈外静脉采用血管结扎固定导线,颈内静脉采用荷包线固定导线。 6.经皮穿刺法:患者取头低足高位,锁骨下静脉穿刺取位于锁骨中外1/3交点处,锁骨缘下2厘米。局麻皮下组织至锁骨膜。穿刺针平行于胸壁,指向胸骨上窝,在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刺入,边吸边进,达到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取位于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与锁骨头形成之三角区内,穿刺针与皮肤约成30°角,针尖略指向外侧,边吸边进,勿太深入,达到颈内静脉。穿刺入静脉后,插入导引钢丝,必须在透视下肯定导引钢丝已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才拔去穿刺针,送入血管扩张管与外鞘管。外鞘管进入上腔静脉后,拔去血管扩张管,及导引钢丝,把电极导线从鞘管内插入心腔,然后退出鞘管撕掉。 7.在透视下安放电极: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侧位观在前下方。心房电极如用翼状头者必须置于右心耳内,侧位观在前上方,正侧位观电极都随心跳而“左-右”摆动。如用螺旋电极者,不一定置于心耳内。导线在心房内留有适当长度。血管外导线用塑料小套缝固于皮下组织。 8. 测试:以心内电极为负极,皮下无干电极为正极,测试单极起搏指标。要求心室起搏电压阈值振幅<1V,电流阈值<2mA,心内R波振幅>5mV,R波斜率>0.75V/S,导联阻抗500~1000Ω。心房起搏电压阈值<1.5V,电流阈值<3mA,心内P波振幅>2.5mV,P波斜率>0.6V/S,导联阻抗500~1000Ω。测试过程中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咳嗽、翻身动作,考验电极安置牢固否。用5V起搏时膈肌没有激惹收缩。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按各种感受器类型要求进行测试。抗心动过速起搏器作诱发-终止心动过速的测试。 9. 做皮下囊袋:起搏器应埋于胸大肌外,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电极者,在锁骨中段下缘作2~3cm横切口。经头静脉切开放置电极者,在锁骨中线至肩关节沟间作斜切口。亦可作两个切口。一个顺肩关节沟纵切,寻找头静脉;一个锁骨下横切口,埋起搏器。经颈静脉放置电极者,必须作两个切口。导线经皮下隧道引入起搏器囊袋内。囊袋做在胸大肌膜的肌外松软组织间隙,大小与起搏器配合,以皮肤张力勿大为度。 10.将导线连接到起搏器上,按起搏器的接插方式固定牢靠。将起搏器塞进囊袋,电极面向外,多余的导线盘绕在起搏器的后面。心脏起搏时胸大没有激惹收缩。 11.切口的皮下组织和表皮分两层缝合。包扎敷料。压以小沙袋。1周后拆线。 6、 术后监测: 术后卧床1—2天,身体勿作大翻动。观察心律、血压、体温、局部及周身反应。可用抗生素3~5天。 7、 随诊: 1.填写起搏器登记表,寄回经营公司。 2.出院前作一次详细检查,包括照正、侧位X线胸片。 3.出院后3~6个月随诊一次,做好随诊记录,发现问题则增加随诊频度,及时解决问题。 4.随诊除观察起搏器的功能状况外,应根据患者的电生理特点,调整起搏器的有关参数,使起搏器的工作最适合患者的病理~生理要求,起搏器的输出能量降低到既有安全余地,又能节省能源,以延长起搏器使用年限。 8、 更换指征: 1.起搏器出现各种故障,不能用无创性方式解决者,属于故障性更换; 2.起搏器电源耗竭,如符合设计要求,属于自然寿限更换; 3.电源耗竭的更换指标,各类起搏器有其规定标准,应掌握各种起搏器的特殊性。但日常工作中有些共同性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起搏频率减慢,若起搏频率减慢10%,就需要更换。其次为脉宽增加,按需功能丧失等。 9、 更换手术要点: 1.用胸壁刺激法观察患者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依赖性强者,要在临时起搏保护之下做更换手术。 2.更换起搏器手术前要准备好原起搏器配用工具,以拆卸起搏器。 3.切开原囊袋,取出起搏器,卸下。测原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心内R(P)波振幅,导线阻抗,符合要求者原导线仍可用。不符合要求者应另插新的电极-导线。 4.新换起搏器与原电极-导线接头不配套者,采用连接器或铆接法相连。 5.最好切去原切口瘢痕。
/
本文档为【植入埋藏型起搏器操作规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