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2012-04-28 4页 pdf 227KB 1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8697

暂无简介

举报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中州学刊 1998 年第 1 期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泓 峻 美是什么,被美学家们称为一个无法猜 破的谜。而人是什么同样是一个使人类思想 家们伤透了脑筋的课题。在美的本质与人的 本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于美的本质 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思考的基础上 的。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说法枚不胜 举,在这诸多种说法中, 存在着两种基本思 路。在一种思路里, 美被设定为静态的统一、 和谐、完满, 美的对立面则是分裂、冲突、残 缺。在另一种思路里, 美被设定为动态的自 由、活力、创...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中州学刊 1998 年第 1 期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泓 峻 美是什么,被美学家们称为一个无法猜 破的谜。而人是什么同样是一个使人类思想 家们伤透了脑筋的课题。在美的本质与人的 本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于美的本质 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思考的基础上 的。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说法枚不胜 举,在这诸多种说法中, 存在着两种基本思 路。在一种思路里, 美被设定为静态的统一、 和谐、完满, 美的对立面则是分裂、冲突、残 缺。在另一种思路里, 美被设定为动态的自 由、活力、创造, 美的对立面则是矫饰、萎靡、 平庸。这两种美学观念的分立从美学史的角 度来讲,集中体现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 不同审美理想中;从美学范畴上讲,集中体现 在/优美0与/崇高0的不同境界中。它们作为 两种不同意趣的美的观念, 对美学思想史的 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近代以来发生在美学 领域的冲突大多与两种美学观念的逻辑上的 不相容有关。但这种逻辑上的对立是一种很 表面的东西, 如果深入到两种美学观念的理 论逻辑背后,从它们所包含的人文关怀去看, 两种美学观念实际上从不同的视角, 面对同 一个问题 ) ) ) 现代人在科学理性主义时代如 何保证自己的精神生活免受其害。 在西方美学史上, 作为思想源头而存在 的前柏拉图时代的古希腊美学精神, 是由来 自日神的静观与来自酒神的狂放两种因素构 成的。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对原始的 希腊美学精神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既破坏了 日神精神的内在和谐, 又清除了酒神精神的 生命活力。在以后的西方历史上,这种将美 学精神进行理性主义改造的努力一直到现在 也没有停止过。这种美学努力与科学理性主 义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它实际上是科学理 性主义对人的统治的一个表现方面。但是, 在科学理性主义发展的过程中, 对它的怀疑 与批判也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的。早些时 候,卢梭在现实当中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带 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由此而生的人的孤 独,席勒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分裂, 康德则看到了现代人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思想对人的精神生活的侵害。于是,他们认 为,作为现实的不完满的补充,美应该是人与 自然的统一,应该是人的心灵的和谐,应该是 排除了现实功利的纯粹的精神。而到了 19 世纪后期, 尼采等人看到的是在科学理性主 义统治下的感性精神的枯竭, 人的生命力的 衰萎, 于是他们认为,作为现实的补充,美应 当是人的生命意志的发扬, 应当是自由的创 造。至少在近一二百年来, 西方美学思想的 更替与美学家们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认识是紧 紧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美学研究来讲,如果 抛开美学家们的这种深层关怀, 仅仅拿他们 的不同结论去品头论足, 很难对许多美学家 以及它们的美学理论以正确的理解与。 97 在对西方近代以来的两条美学思路进行 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 象:西方的这两条美学思路在中国美学思想 史上同样存在着。儒家与道家美学思想的对 立正体现在:前者追求的是和谐、中庸、完满 的境界;后者追求的是独立、纯粹、自由的境 界。而无论是儒家的美学观念,还是道家的 美学观念, 其内在的根据都同样是对人的认 识。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那里,人是作为道 德主体而存在的,因而美便体现为人与他所 在的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之中。由于任何偏 激的东西都可能打破平衡与和谐的局面, 因 而中庸便被赋予了绝对的美学价值。而庄子 则试图通过他的哲学与美学, 消除以儒家的 礼乐教化为代表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人性 的扭曲,从而达到个体的自由和无限。在作 这样的探索时,庄子提出了一种超功利的人 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 审美态度。日后存在于中国美学思想中的道 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的对立,其实就是原 始儒家美学精神与原始道家美学精神的对立 的展开。与西方美学思想的此消彼长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两种美学 思路尖锐冲突的时候并不是很多, 许多时间, 它们平行发展着,相互补充着。这两种美学 思想最终转化成了两种人格理想 ) ) ) 君子与 才子。君子与才子这两种人格理想普遍地存 在于中国文人集体无意识之中,作为一种巨 大的内驱力, 对中国文人的人格形成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中国古典美学建 立的基础, 包括其最终的理论归宿都围绕着 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关注, 中国古典美学在更 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人学。 在进行美学思考时, 为人设定一种本质, 是思想家们观照现实的一种方式。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高度统一 的。美之所以为美, 因为它是人的本质的肯 定;丑之所以为丑,因为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与否定。而现实之所以是有限的、残缺的、需 要改进的, 就是因为人类心目中总有一个超 现实的、完满的存在。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中,美学家们让人看到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 中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 精 神状况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改善;而且,文明的 发展又使人类不得不去面对许多新的精神困 扰。人类面临的这些精神问题假如不得到解 决,那么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过程就将成为一 个背离人本主义目标的过程 ) ) ) 一个反人类 的过程。而人类发展的目标,就体现在他们 对人的本质的设定之中, 体现在他们的审美 理想之中。 然而,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思想家佛 罗依德则为美学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 ) ) ) 一 条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相分离的思路。这也 许与他作为 一个科学家的清醒有关。佛罗 依德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受潜意识支配的 生物,而人的潜意识世界是一个社会化的人 在情感和理智上都无法去面对的邪恶的深 渊。然而佛罗依德的潜意识理论在展开时, 必然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潜意识作为一种人 的原始欲望, 其中包含着许多可以被现存的 道德判定为邪恶的东西, 潜意识的不加抑制 的释放将充分暴露人的动物性的一面,从而 使现存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下去,个体的利 益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其它个体的伤害;而人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对现存的秩序、道德、法 律、传统观念的接受,则是一个违背了人的天 性的过程, 潜意识冲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压 抑,这种压抑毁掉了人的幸福感,甚至使许多 人精神崩溃。因此, 佛罗依德很清醒地意识 到了人性的邪恶,很清醒地意识到文明批判 的立场:假若人类文明必须以使人类失去幸 福感为代价, 甚至必须以人类的精神痛苦与 心理疾患为代价,那么这种文明肯定是值得 反思与怀疑的。佛罗依德的理论的人文关怀 正表现在这里,他的理论对 20世纪美学与艺 98 术理论的启发也在这里。佛罗依德所揭示出 的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两难处境,而在佛罗 依德所揭示出的两难处境当中,人是无法生 存的。假若只是揭示了事实真相而无法为人 类提供一条现实的摆脱困境的道路, 佛罗依 德理论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实际上, 作为一 个对人类命运无限关注的科学家,佛罗依德 确实在寻找这一矛盾的解决方案。他把这个 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了人性的升华上。佛 罗依德对艺术与美学问题的关注正是以此为 出发点的。他发现, 人类的有些活动,可以使 潜意识情结得以释放,又能为社会所接受,甚 至因此使人的社会层面/超我0感受更大的成 功。美(艺术)的欣赏与创造是佛罗依德所列 举的这种活动当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因 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考察时,我们发现佛 罗依德是把美学与艺术问题的探讨作为人类 摆脱困境的一种重要努力来对待的。 在西方美学史上, 19世纪以来一个值得 人们给予更大关注的事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 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建立是与 他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同时展开的,而马克思 的异化批判则与他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有关。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 在的, 它是阶级压迫与剥削的直接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彻底摆脱异 化的处境, 进入到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与剥削 的大同社会。马克思指出,在这个社会中,人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的本质力量才 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而在作这种思考时, 马克思把他所说的人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的 社会也称为/审美的社会0, 从马克思对异化 劳动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 人的类本质 ) ) ) 劳动 ) ) ) 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 ) ) ) 美的创造这些概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 的劳动的异化, 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而人的 异化,同时也就是人的审美能力与美的创造 能力的丧失。因而,异化劳动的克服,就不仅 仅是一个哲学、政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美 学问题。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就是这样与他的 哲学思想与政治学思想深深地融为一体;与 他对现实的人的命运的关注以及他对人类未 来命运的思考深深地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 美学的人文关怀之博大是其它美学流派无法 比拟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 的变体,尽管在许多地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除/结构主义马克思主 义0之外, 几乎所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都 对马克思理论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倾向表现 出了极大的兴趣。人的异化以及异化的消除 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占据了整个 美学和哲学研究的中心。从本质上讲,西方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人文思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关注的实际上是 20世纪 西方整个思想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 ) ) 即在一 个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存在的问 题。而对于他们来讲, 消除人的异化的任务 似乎变得更加艰巨了。 20世纪的美学,不但要面对来自现实领 域的人的异化,而且还同时面对着哲学与美 学理论自身的异化。在 20世纪,科学理性主 义思潮对美学理论的渗透更加深入,一些美 学家所从事的实际上是把人从美学中清除出 去的工作,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理论占 据了 20世纪美学理论的统治地位,产生了深 刻而又广泛的影响。这种理论倾向试图证明 的是,主体不过是人的一种幻觉,而制造了这 种幻觉的是非主体性的符号、语言、结构。这 种对主体加以排斥与消解的倾向,在世纪之 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以及接下来的欧 美新批评中就已有表现, 到了五六十年代 , 在结构主义美学理论那里成为一个公开的口 99 号。发展到后结构主义者那里, /浪漫的主体 的概念0已经被宣布为人类的一个古老的梦 想了。在后结构主义美学家的视野中, 不仅 是主体,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无中心、无内 核、无隐秘、无本质的能指的集合。因而, 同 这种理论的作战,成了 20世纪美学人文关怀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结构主义为代 表的排斥主体的美学理论来讲,科学性是它 们的一把保护伞,他们声称,他们只关心真理 而不考虑价值,他们的理论只不过揭示出了 人的真实的生存状况。但是,在对这种科学 主义论调进行反驳时, 许多人文学者明确指 出,把人在研究自然时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方 法引进到人的精神问题的研究中来, 本身就 是一种误会, 是一种/理性的谮越0。对于人 文研究来讲, 无论如何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 的, /任何东西,只要窒息了高尚的冲动,产生 了不育的妖怪, 那它就是虚假的。0 (西班牙 M#德#乌纳姆诺5堂#吉诃德评注6第 114- 115页。转引自约翰#麦奎利520世纪宗教思 想6。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在结构主 义、后结构主义宣布主体已经成为人类的一 个遥不可追的旧梦的同时, 许多思想家则在 一个以人的精神的死亡为特征的后现代语境 中进行着艰苦的重建主体的努力。这种努力 赋予了当代美学以更加深刻, 更加强烈的人 文色彩。 (泓 峻:洛阳师专中文系 教师 邮 编: 471022) 责任编辑:凯 声 中州学刊 1998 年第 1 期 关于谢月兆生平的两个问题 奚彤 云 谢月兆是南齐/ 永明体0诗歌的代表作家, 对后世 颇具影响。关于他的生平事迹, 近人伍叔谠先生5谢 月兆年谱6 ¹ 及郝立权先生5谢宣城诗注6 º 已有初步 考证。当代学者在伍谱、郝注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研 究,如陈庆元先生5谢月兆诗歌系年6 » , 葛晓音先生 5谢月兆生平考略6 ¼ , 曹融南先生5谢宣城集校注6 ½ 后所附谢月兆年谱。此外曹道衡、沈玉成二位先生5南 北朝文学史6 ¾ 有关章节也涉及了谢月兆生平的问题。 有些问题,诸家说法不尽一致,故作此文谈一下自己 的想法。 竟陵王开西邸的时间 5梁书#武帝纪6 ¿ 云:/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 学, 高祖与沈约、谢月兆、王融、萧琛、范云、任日方、陆 亻垂等并游焉, 号曰:- 八友. 。05南史# 梁本纪6 À 也有 相同的记载。在竟陵王府与诸人唱和, 是谢月兆诗风 形成阶段中的重要事迹, 竟陵八友的聚合也是南朝 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每每被研究者所提及。然而 关于竟陵王/ 开西邸0的时间, 有永明二年 ( 484) , 永 明五年( 487)两种说法,未能统一。5南北朝文学史6 第八章注一持/ 永明二年0说。它认为: / 5通鉴6卷一 三六系此事于永明二年。有的研究者据5南齐书#竟 100
/
本文档为【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