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乳腺疾病的护理

乳腺疾病的护理

2012-05-04 9页 doc 47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0100

暂无简介

举报
乳腺疾病的护理参加人员:第二节 急性乳房炎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2、 教学内容 1 概念: 急性乳房炎系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周。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2病因: 1.乳汁淤积 ﹙1﹚乳头发育不良:妨碍正常哺乳。 ﹙2﹚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过少:不能全排空。 ﹙3﹚乳管不通畅:影响乳汁排出。乳汁淤积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入侵 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感染。 3病理生理 局部可出现炎性肿块,...
乳腺疾病的护理
参加人员:第二节 急性乳房炎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的与: 2、 教学内容 1 概念: 急性乳房炎系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周。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2病因: 1.乳汁淤积 ﹙1﹚乳头发育不良:妨碍正常哺乳。 ﹙2﹚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过少:不能全排空。 ﹙3﹚乳管不通畅:影响乳汁排出。乳汁淤积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入侵 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感染。 3病理生理 局部可出现炎性肿块,数天后形成脓肿。脓肿单房或多房性。浅脓肿可向外溃破或破入乳管自乳头流出;深部脓肿可向外溃破,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症。 4临床表现 1.局部 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热,压痛性肿块;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2.全身 炎症发展,寒战、高热和脉搏加快。 5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诊断性穿刺 波动明显部位或压痛最明显的区域穿刺,抽到脓液表示脓肿已形成,脓液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处理原则 1.非手术处理 (1)局部处理:①患乳停止哺乳,排空乳汁;②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 (2)抗感染 1)抗菌药: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根据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可被分泌至乳汁,避免使用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的抗菌药,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和甲硝唑等。 7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乳房炎症、肿胀、乳汁淤积有关。 2.体温过高 与乳房炎症有关。 8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 (1)防止乳汁淤积: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净或挤净乳汁。 (2)局部托起:胸罩托起乳房,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3)局部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 2.控制体温和感染 (1)控制感染:遵医嘱早期应用抗菌药。 (2)病情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监测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变化,必要时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降温措施: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4)脓肿切开引流后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9健康教育 1.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 孕期用肥皂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一次;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2.纠正乳头内陷 于妊娠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 3.良好的哺乳习惯 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将乳汁吸净,乳汁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婴儿不含乳头睡眠。 4.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 5.处理乳头破损 乳头、乳晕破损或皲裂时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乳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以抗菌药软膏,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诊治。 第二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人的护理 1 概念: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是女性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 2病因 内分泌失调有关。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增多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部分乳腺实质中女性雌激素受体的质与量的异常,致乳腺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 3临床表现 周期性乳房胀痛和肿块。 1.乳房疼痛 胀痛,有周期性,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结束后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 一侧或双侧乳腺弥漫性增厚。肿块呈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 4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观察和药物治疗。观察期间中药调理,或口服乳康片、乳康宁等;抗雌激素治疗仅在症状严重时采用,口服他莫昔芬。 2.手术治疗 肿块周围乳腺组织局灶性增生较为明显、形成孤立肿块,或B超、钼钯X线摄片发现局部有沙粒样钙化灶者,应尽早手术切除肿块并作病理学检查。 5 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与内分泌失调致乳腺实质过度增生有关。 6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 (1)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保持心情舒畅。 (2)宽松乳罩托起乳房。 (3)服用中药调理或其他对症治疗药物。 2.定期复查和乳房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恶性变。 第三节 一、乳房纤维腺瘤 1 概念: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的良性增生。 2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雌激素的作用活跃密切相关。 3 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于乳房外上象限,单发,少数多发。增大缓慢,质硬有弹性感,表面光滑,易于推动。 4 护理诊断/问题 知识缺乏:缺乏乳房纤维腺瘤诊治的相关知识。 5 1.告之病人乳头溢液的病因、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2.术后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按时回院换药。 3.定期回院复查。 第四节 乳 房 癌 1 乳房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近年来乳房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 ①雌酮和雌二醇与乳房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②乳房癌家族史; ③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和未哺乳; ④乳房良性疾病与乳房癌的关系尚有争论; ⑤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可增加乳房癌的发病机会; ⑥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2.转移途径 (1)局部浸润:癌细胞沿导管或筋膜间隙蔓延,继而浸润皮肤、胸肌、胸膜等周围组织。 (2)淋巴转移:主要途径有: 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静脉→远处转移。 2)癌细胞沿内侧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再经同样途径侵入静脉血流而发生远处转移。 (3)血运转移:癌细胞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循环而致远处转移。 3 病理生理 1.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湿疹样乳房癌。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属早期,预后较好。 (3)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分化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腺癌等。分化较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 (5)其他罕见癌或特殊类型乳房癌:如炎性乳房癌和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4常见乳房癌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1) 早期:乳房无痛性、单发小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甚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尚可推动。 2) 晚期:乳房癌晚期可出现: 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皮肤表面出现多个坚硬小结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延伸至背部及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 ,呼吸受限。 皮肤溃破:癌肿侵犯皮肤并破溃形成溃疡。 2)乳房外形改变: 肿瘤增大乳房局部隆起。 累及乳房Cooper韧带,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称酒窝征。 乳头扁平、回缩、内陷。 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 1)淋巴转移:患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推动,继之数目增多并融合成团,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 2)血运转移:转移至肺、骨、肝,出现相应受累器官的症状。 5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乳房钼靶X线摄片。 (2)B型超声检查:清晰显示乳房各层次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和质地,能显示直径在0.5cm以上的乳房肿快。 (3)组织活检 (4) 细胞学检查。 6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2)身体状况 1)局部: 2)全身: 3)辅助检查: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结果。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2.术后评估 皮瓣和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有无水肿,肢端血循环情况,患肢功能锻炼计划的实施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病人对康复期保健和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7 护理诊断/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 与手术前担心乳房缺失、术后乳房切除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有关。 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 8 护理目标 1.病人能够主动应对自我形象的变化。 2.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患侧上肢肿胀减轻或消失。 3.病人能复述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且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9护理措施 1,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 (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取得其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2.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 (1)术前严格备皮: (2)体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3)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 (4)加强伤口护理 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 ①手术部位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 ②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与胸壁紧贴;皮瓣颜色暗红,血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及时处理。 ③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腋窝部血管受压,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④绷带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日,包扎期间不能自行松解绷带,瘙痒时不能将手指伸入敷料下抓搔。 2)维持有效引流: 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适宜,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 ③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 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l~2日,引流血性液约50~200ml,逐渐变淡、减少。 ⑤拔管:术后4~5 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考虑拔管。 (5)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2)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避免患肢下垂过久。 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促进淋巴回流。 3.指导病人作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1)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2)术后l~3 日: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 (3)术后4~7 日:可坐起,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作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4)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作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术后10日左右皮瓣与胸壁粘附已较牢固,循序渐进地作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的锻炼。每日 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应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内容应逐渐增加;术后7~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 10护理评估 1.病人焦虑、恐惧有否缓解,情绪是否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否正确接受手术所致的乳房外形改变。 2.置引流管期间病人有否出现感染征象,创面是否愈合良好,患侧肢体有否出现肿胀,功能有否障碍。 3.病人是否掌握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11健康教育 1.活动 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行功能锻炼。 2,避孕 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房癌复发。 3,放疔或化疔 放疗期间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白细胞计数。 4.义乳或假体 提供病人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 (1)介绍假体的作用和应用。 (2)出院时暂佩戴无重量的义乳,乳房硕大者,为保持体态匀称,待伤口一期愈合后即可佩带有重量的义乳。 (3)避免衣着过度紧身。 (4)根治后3个月可行乳房再造术,但有肿瘤转移或乳腺炎者,严禁假体植入 5.乳房自我检查 2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查乳房一次,宜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绝经后妇女宜在每月固定时间定期到医院体检。40岁以上的妇女、乳房癌术后病人每年行钼钯X线摄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房癌或乳房癌复发征象。乳房癌病人的姐妹和女儿属发生乳房癌的高危人群,更要高度警惕。乳房自查方法包括: (1)视诊: (2)触诊:
/
本文档为【乳腺疾病的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