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7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2012-05-10 50页 ppt 17M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7322

暂无简介

举报
第7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null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主要内容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第四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高危儿新 生 儿 分 类第一节 概述null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第一节 概述null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2500~4000g。 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
第7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nullnull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主要内容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第四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高危儿新 生 儿 分 类第一节 概述null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第一节 概述null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2500~4000g。 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中出生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3.巨大儿 :出生体重超过4000g。第一节 概述null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null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 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第一节 概述null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null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异常妊娠史 ②异常分娩史    ③异常新生儿高危新生儿第一节 概述null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正常新生儿护理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null概念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4000g,身长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外观特点外观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外观特点外观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足月儿外 观四肢屈曲状 肌张力差早产儿null 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足月儿绛红,水肿,发亮,毳毛多早产儿皮 肤null耳 壳null乳 腺null足月儿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外生殖器(男)早产儿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null早产儿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足月儿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外生殖器(女)null跖 纹null新生儿皮肤特点录像皮肤特点录像文件null1.呼吸系统  新生儿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较浅,频率较快,40次/分左右。 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2.循环系统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90~16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3.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 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幽门相对较紧张,易发生溢乳。 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出胎粪,约2‾3天过渡到正常粪便。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胎粪null4.血液系统 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约占70%。由于胎儿血红蛋白对氧有较强亲和力,所以新生儿缺氧时往往紫绀不明显。白细胞总数较高,出生后第3天开始下降。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5.泌尿系统一般生后24小时内排尿,若生后超过48小时仍无尿,需要寻找原因。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易出现水肿或脱水症状。 排磷功能较差,易导致低钙血症。 肾对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不足,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6.神经系统脑相对较大,大脑皮层兴奋性低。 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下缘,故腰穿进针应在第4、5腰椎间隙。 出生时已具有暂时性原始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可呈阳性。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null腰穿进针应在第4、5腰椎间隙null新生儿神经反射录像神经反射录像文件null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7.免疫系统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但数月后逐渐消失。 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人的初乳中含较高IgA,可增强新生儿的机体抵抗力。null生理特点正常新生儿的特点8.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易散热。 寒冷时因寒战反射未建立,主要依靠棕色脂肪代谢来产热,产热量相对不足。 新生儿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室温过高时,引起体内水分过多丢失,出现发热称“脱水热”。返回null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null1.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新生儿体重早期变化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null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2.生理性黄疸null乳腺肿大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假月经null马牙4.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脂肪垫 “螳螂嘴”null新生儿粟粒疹5.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null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录像特殊生理状态录像文件返回null护理评估正常新生儿护理 评估新生儿父母的健康状况、家族的特殊病史;产妇的既往妊娠史、分娩史;本次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的母婴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一般状况及对各种刺激所做出的回应等。null护理诊断及 合作性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 2.有体温失调的危险 3.有感染的危险正常新生儿护理null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刚娩出时,迅速清除口、鼻腔的粘液及羊水。 喂乳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然后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和呕吐引起窒息。护理措施正常新生儿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正常新生儿护理null2.维持体温稳定(1)适宜环境正常新生儿护理(2)保暖null3.预防感染(1)消毒隔离 (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4)预防接种 正常新生儿护理null4.健康指导(1)宣传育儿知识 (2)指导合理喂养 (3)新生儿筛查正常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筛查取足跟血指导合理喂养null新生儿护理录像日常护理录像文件null 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早产儿的特点外观特点(见正常新生儿节) 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5.泌尿系统 2.循环系统   6.神经系统 3.消化系统   7.免疫系统 4.血液系统  8.体温调节null早产儿的护理护理评估 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均不完善,易出现体温改变、呼吸暂停、感染或出血等,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患病率及死亡率越高,故应注意评估早产儿出生时胎龄及体重情况,生存环境和护理质量等。null护理诊断及 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低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自主呼吸受损 4.有感染的危险 早产儿的护理null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正常 2.合理喂养 3.维持有效呼吸 4.预防感染 5.密切观察病情 6.健康指导 早产儿的护理null1.维持体温正常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 体重低于2000g者应置暖箱内,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 体重超过2000g者在箱外保暖,可通过戴帽、母怀抱、热水袋等维持体温恒定。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参考数值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参考数值早产儿的护理null2.合理喂养根据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选择直接哺喂母乳、乳瓶、滴管、管饲或静脉等不同的补充营养方式。 生后2~4小时试喂5%~10%葡萄糖水,无异常给予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奶量与间隔时间早产儿奶量与间隔时间早产儿的护理null3.维持有效呼吸仰卧时可在肩下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 呼吸暂停时,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囊床垫等方法,帮助恢复自主呼吸。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 切忌常规吸氧,避免视网膜病变致失明。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仰卧时 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 早产儿仰卧时 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拍打足底早产儿的护理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早产儿的护理null4.预防感染 因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对感染的抵抗力更低,故消毒隔离更高,需更加严格控制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 早产儿的护理null5.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异常情况多,病情变化快,除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反射、大小便、面色等情况,定时巡回,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早产儿的护理null6.健康指导 帮助父母克服自责和沮丧的心理。可在提供消毒隔离的措施下,鼓励父母探视和参与照顾早产儿;示范并教会父母保暖、喂养、抱持、穿衣、沐浴等日常护理方法;对住院期间给予吸氧的早产儿,分别于3、6、12个月进行眼睛检查,以防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按期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护理管理 泸医附院新生儿科 张莲玉 早产儿护理管理 泸医附院新生儿科 张莲玉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身长<42厘米,体重<2500g的新生儿,其中体重<2500g为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g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10%。近年来,我国的早产儿呈上升趋势,我们病房每年收治的早产儿占新生儿病人的1/3.成活率由81%上升至95%以上,这其中护理是重要因素之一。 早产儿常发生的护理问题 早产儿常发生的护理问题·体温不稳定 ·呼吸功能不成熟 ·消化能力弱 ·易出现交叉感染 ·皮肤易造成损伤 ·外周静脉脆弱 ·发育性照护问题 ※ 体温不稳定 ※ 体温不稳定·环境温度低:体温低.、硬肿症—多脏器衰竭 ·环境温度高:发热、抽搐、循环障碍 护理目标:早产儿体温应维持在36℃~37℃之间。 护理措施: ·接诊时早产儿要置于开放式抢救台进行处理 ·调整温箱温度,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体温、状态,每天至少测四次温 ·掌握早产儿岀箱的最佳时机,根据胎龄、日龄、体重、体温、状态 ·创造适中的环境温度※呼吸功能不成熟※呼吸功能不成熟问题:呼吸不,易出现ROS、呼吸暂停 护理目标:保证早产儿呼吸和血氧分压正常 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仪器、人工巡视 · 解除一切可以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保证体温正常,保持气道通畅,减少胃食管返流,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暂停的急救方法:物理刺激、清理呼吸道、药物治疗 ·给氧指征:发绀气促、呼吸暂停、动脉血氧分压(PaO)<50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85% ·给氧原则:维持PaO50~80mmHg、TcSO90~95%※消化能力弱※消化能力弱 问题:呛咳、呕吐、胃食管返流、喂养不耐受、排便延迟 护理目标:促进消化系统成熟的同时,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护理措施: ·腹部按摩 ·观察喂养耐受情况,呕吐、腹胀、胃残留量>奶量1/4 ·营养支持 肠道内营养:① 经口喂养体重>1500g ② 经胃管喂养 ③ 经十二指肠喂养 肠道外营养:静脉补充 奶量(热卡)充足与否的指标:早产儿在体重增长期,每日增加体重25~30g,每日测体重。奶量控制,因体重不同而异奶量控制,因体重不同而异 出生体重 开始量ml 每日增加量ml <1000g 0.5~1.0 0.5~1.0 1001~1250g 1~2 0.5~1.0 1251~1500g 2 1~2 1501~1750g 3 2~3 1751~2000g 5 3~5 最终喂养量:140~160ml/㎏/d※易出现交叉感染※易出现交叉感染护理目标:有效控制、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理措施: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做好监督 ·接触患儿前洗手 ·各项处置集中做,减少侵袭性操作 ·空气、物品及设备严格按照消毒处置 ·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一定分开※皮肤的损伤※皮肤的损伤问题:先天性:大炮表皮松解症、宫内感染 后天性:操作不当(刮伤、刺伤、皮肤剃破) 护理不周到(外踝破、臀炎、尿布疹、皮肤糜烂、压疮) 护理目标:保证皮肤的完整性 护理措施: ·细心的观察,周到的护理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监护仪探头要按时更换部位 ·减少早产儿的哭闹 ·留置针视针柄受压 ·按时更换体位※外周静脉脆弱※外周静脉脆弱问题:·血管壁薄,顺应性差,易损伤血管 ·血浆渗透压高,药液易外渗造成局部坏死 ·需24小时维持输液,周围静脉难以长期保留 护理目标:建立持续、通畅、理想的静脉通道,保证早产儿给药途径的通畅 护理措施: ·提高静脉穿刺水平,避免反复穿刺 ·头皮静脉薄,血管较脆弱、药液易外渗使局部出现皮肤水肿、苍白甚至坏死,修复较慢,建议选择四肢静脉穿刺 ·腋下静脉穿刺技术的应用 ·PICC的推广应用※发育性照护※发育性照护根据每名患儿的个体需求所设计和实施不同的照护模式,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率,减少哭闹和呼吸暂停的次数。 护理目标:使早产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内尽可能相似,并帮助早产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宫外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促进早产儿生理平衡。 护理措施: ·保持安静减少不良刺激 ·把灯光调暗,遮盖暖箱,非营养性吸吮,被单包裹,安抚拥抱肤触※几点体会 ※几点体会 ·高度的责任心、爱心 ·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相关的工作经验 ·选好懂业务、富有责任感的责任护士 ·做好卫生宣教,指导家长护理早产儿null第四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现象。null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黄疸 分类主要介绍病理性黄疸null1.新生儿溶血病 2.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3.新生儿肝炎 4.先天性胆管阻塞 5.母乳性黄疸 6.遗传性疾病 7.药物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null【护理评估】 评估患儿母亲的健康情况,是否有肝炎病史;询问患儿是否有引起黄疸的病因,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管阻塞、缺氧、酸中毒及低血糖等;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大便颜色、病情进展情况等。(一)健康史null(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黄疸表现特点①黄疸出现早 ②黄疸程度重 ③黄疸进展快 ④不退或退而复现 ⑤血清胆红素过高null胆红素脑病(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严重表现   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µmol/L时,游离的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null(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新生儿溶血病: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肝炎:生后2‾3周出现黄疸,并且逐渐加重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 先天性胆管阻塞:生后1‾3周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皮肤呈黄绿色,大便呈灰白色 3.不同病因所致黄疸特点null【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有关知识缺乏,会产生恐惧或忽 视病情。 null【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血清胆红素浓度 总胆红素 足月儿>205.2µmol/L 早产儿>257µmol/L 血常规 血型测定null【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光照疗法 输入血浆和清蛋白 肝酶诱导剂 换血等疗法null【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null【护理措施】(一)预防胆红素脑病 1.加强保暖 2.喂养调整 3.蓝光照射 4.按医嘱用药 5.配合换血治疗 6.密切观察病情null【护理措施】(二)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本病的常见原因、如何观察黄疸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介绍黄疸的预防知识。并发胆红素脑病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时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返回null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严重脑损伤。早产儿多见,出血量少者,多可痊愈,出血量大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脑性瘫痪、运动和智能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null缺氧窒息血管内压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脑内 毛细血管 缺血性损伤脑内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动脉压压力被动性血流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脑血管扩张动脉压nullnull 臀牵引机械性损伤天幕、大脑镰撕裂、脑表浅静脉破裂硬脑膜下出血null【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评估产前、产时、产后母亲、 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null【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神志改变、呼吸改变、颅内 压增高、眼部表现 、瞳孔改 变、肌张力改变、其他 。 null【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发病早,家长没有心理准备,且对本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感到茫然,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对孩子存活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出的厌恶甚至遗弃,会带来一些社会性问题。null【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和有皱缩红细胞有助于诊断,但正常者不能排除本病,病情危重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2.头颅CT和B超可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判断预后。 null【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 镇静、止惊 降低颅内压 止血 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治疗并发症 null【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null【护理措施】1.协助降低颅内压 减少刺激 缓解颅内高压 纠正缺氧 密切观察病情 null【护理措施】2.补充营养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能量和水分供给。null【护理措施】3.健康指导 向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效果及可能的预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家长接受新生儿患病的事实;如有后遗症,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脑代谢激活剂。 返回null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细菌,也有因病毒、霉菌等引起者。null1.致病菌   以葡萄球菌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和气管插管技术的广泛应用,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有增加趋势。 病 因null新生儿败血症羊膜囊感染、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 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时消毒不严等 脐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各种器械消毒不严2.感染途径病 因null经胎盘感染病 因产道细菌上行羊水穿刺消毒不严null病 因null病 因脐带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null医源性感染因素 病 因null(一)健康史    评估母孕期是否有感染性疾病、羊膜早破或羊膜囊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患儿通过产道时及娩出后有无细菌感染史;患儿反应、体重增长、体温变化等情况及有无黄疸、出血倾向等。【护理评估】null(二)身体状况 ①一般表现:一般情况差 ②出现黄疸 ③出血倾向 ④休克及其他表现【护理评估】null(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患儿病情较重,以及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不确定性,抗生素治疗过程长等因素,会使家长产生自责、焦虑;若为产时感染引起,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抱怨、不信任及不愿合作等。【护理评估】null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护理评估】null(五)治疗要点 合理使用抗生素 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护理评估】null 1.体温调节无效 2.皮肤完整性受损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null 患儿体温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皮肤完整性恢复;能进食并能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体重恢复正常。【护理目标】null【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正常   体温过高时: 调节环境适宜的温、湿度 松解包被 多喂水 温水浴 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null【护理措施】体温低时: 预热后的柔软棉被包裹 母怀抱 热水袋 必要时应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 null【护理措施】2.清除局部感染灶    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皮肤黏膜破损等,促进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遵医嘱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药物毒副作用。null【护理措施】3.保证营养供给    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但主张少量多次,耐心喂哺;吸吮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饲喂乳;病情危重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天测量体重1次。null【护理措施】(4)预防化脓性脑膜炎    积极控制感染,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情,如面色青灰、突然尖叫、频繁呕吐、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等化脓性脑膜炎的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重新评估患儿的身心状况,调整护理计划。null【护理措施】  (5)健康指导    向家长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当新生儿发生脐部、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感染时,应及时彻底进行治疗。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说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树立家长对患儿康复的耐心和信心。返回null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及其他多种原因(早产、感染、窒息)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发硬和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null寒冷 早产 缺氧 感染病 因null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 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薄 棕色脂肪含量少 缺乏寒战产热方式 摄入能量少     产热能力差,散热多,易发生低体温发病机制null 重症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能量摄入不足,致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发病机制null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其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缓慢,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病机制null(一)健康史    评估室温、保暖、喂养、胎龄及分娩情况,是否有早产、窒息、受寒、感染等因素存在;评估患儿体温、食欲、反应、尿量及硬肿变化等情况。 【护理评估】null【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发病初期表现低体温、反应低下、食欲差或拒乳、哭声低弱、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等。 1.低体温 体温常低于30℃ 2.皮肤硬肿 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多器官功能损害null【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因对本病病因、护理、预后等知识的缺乏,常出现内疚、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评估其家庭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null【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血糖、血电解质、尿素氮、肌酐、X线胸片等。 null【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复温 供给能量和液体 合理用药null【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低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感染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损害null【护理目标】 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能量摄入充足,体重开始增长;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null【护理措施】1.复温    积极复温是护理的关键措施,应根据患儿的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复温方法。 (1)自产热复温 (2)外加热方式复温 (3)其它方式复温null【护理措施】2.合理喂养    根据患儿的吸吮、吞咽、消化能力,选择适宜的营养供给方式,保证能量和水分的供给。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供给的能量和液体需加温至35℃左右。null【护理措施】3.预防感染 ①实行保护性隔离。 ②做好病室、暖箱内的清洁消毒。 ③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④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null【护理措施】(4)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遵医嘱正确用药,并观察疗效与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硬肿范围、尿量,有无DIC、肺出血等,详细记录,并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null【护理措施】(5)健康指导 介绍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疾病知识,指导家长对患儿加强护理,并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提供新生儿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等知识,从而避免本病的发生。返回null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牙关紧闭为特征,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null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芽胞抵抗力强,能耐煮沸1小时,干热150℃1小时,需高压消毒、碘酒或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才能将其杀灭。病 因null 接生时用未消毒的剪刀、敷料等,可使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脐部感染时的缺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由于最先侵犯三叉神经,所以早期常表现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此外,毒素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等。发病机制null(一)健康史 询问接生时是否无菌操作、生后脐部护理及脐带脱落情况,了解痉挛出现的时间、特点。【护理评估】null【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3~14天,多为4~8天,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病初表现为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出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伴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和便秘。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醒。任何轻微刺激均可诱发或加重痉挛发作。null【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家长和周围人群的卫生意识及对本病病因、特点、护理及预后等认识程度;评估其居住环境、卫生习惯及经济状况等。null【护理评估】(四)治疗要点 中和毒素 控制痉挛 控制感染 保证营养 对症治疗 null 1.有窒息的危险 2.组织完整性受损 3.有受伤的危险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null【护理措施】1.控制痉挛,预防窒息 ①患儿住单独房间、专人看护;病室安静、避光;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必要的操作最好集中放在镇静药发挥最大疗效时进行,动作要轻、快;静脉输液最好使用留置针,避免刺激加重病情。null【护理措施】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缺氧、青紫者选用头罩间歇给氧,避免鼻导管给氧,减少刺激;当病情好转,缺氧缓解后应停止用氧,以防氧疗并发症的发生;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null【护理措施】 ③遵医嘱用药,需注意破伤风抗毒素用前须做皮试,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不必做皮试,但价格较昂贵;联合或交替使用止痉药物,因应用剂量较大,需密切观察毒副作用如蓄积过量引起呼吸停止。null【护理措施】2.脐部护理 ①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脐部后涂碘酊,敷以消毒纱布,保持清洁、干燥,直至愈合。脐部有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接触脐部的敷料应焚烧处理。 ②遵医嘱脐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单位,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 null【护理措施】3.预防受伤    剪短患儿指甲,戴并指手套,在手掌中放一纱布卷保护掌心皮肤不被损伤,床栏周围放置软垫,抽搐发作期间勿用力按压患儿。null【护理措施】4.保证营养    病初痉挛频繁时应暂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痉挛减轻后用管饲,插胃管前应先给止痉剂,喂后取侧卧位防窒息;病情好转后,间隔用奶瓶喂养来训练患儿吸吮及吞咽功能。null5.健康指导    指导家长做好脐部护理,讲授有关育儿知识;推广无菌接生,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接生时未严格消毒者,须配合医生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并重新结扎、消毒脐蒂处,同时肌注TAT1500~3000IU或TIG75~250U。【护理措施】null小 结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四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小 结 第四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null
/
本文档为【第7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